食品营养学教案

合集下载

饮食营养健康教育活动教案(通用6篇)

饮食营养健康教育活动教案(通用6篇)

饮食营养健康教育活动教案饮食营养健康教育活动教案(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饮食营养健康教育活动教案(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吃东西前要洗手,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不吃腐烂变质的东西。

2、吃东西要坐下来安静的吃,不在外边边跑边玩边吃,做到定时吃东西和水。

活动准备:1、果皮箱一个,配有相应的墙饰标记图。

2、幼儿一日活动时间表一张,各种水果每人一份(幼儿也可自带)。

活动过程:一、游戏:开火车,带领幼儿参观活动室,认识卫生角。

1、给幼儿编号,认识自己的毛巾杯子,知道自己喝水、洗手要用自己的水杯毛巾。

2、认识“果皮箱”及相应的墙饰标记图,了解果皮箱的用途。

3、浏览幼儿一日活动时间表,让幼儿了解什么时间改吃东西、什么时间该喝水,增强定时作息的意识。

二、尝试活动:吃水果1、洗水果:通过洗水果活动,让幼儿知道生吃瓜果要洗净的原因(如,农药残留,尘土、病菌等)2、吃水果:吃水果前要先洗手,尝试用自己的毛巾擦手;坐下来安静的吃东西。

告诉幼儿不在外边边跑边玩边吃,并让幼儿知道其原因。

3、“喂”果皮箱:吃完东西要把果皮果核及包装袋等放到果皮箱里。

三、定时喝水1、让幼儿知道喝水要喝白开水,并明白道理。

2、让幼儿定时喝水,知道不要在剧烈运动后马上喝水,喝水时要等水不烫在喝,要慢慢的喝。

活动延伸:1、结合有幼儿日生活,随时提醒幼儿要注意饮食卫生。

2、常与家长沟通,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一、活动目标1、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2、了解浅显的营养学的知识,知道人体生长发育需要从各种食物中吸取不同的营养。

认识到偏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3、养成不挑食、注重营养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

二、活动准备1、录象、课件2、课前把各种菜的卡片贴在黑板上,用布挡着,准备好快餐盘。

食品营养学绪论教案

食品营养学绪论教案

食品营养学绪论-教案.总结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营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作用。

3. 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营养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品营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作用。

2. 教学难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相互作用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食品营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营养学知识。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食物营养成分的作用及正确的饮食习惯。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食品营养学绪论的课件,包括基本概念、研究内容、食物营养成分等。

2. 案例材料:收集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 讨论话题:制定小组讨论的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食品营养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食品营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3. 案例分析:分析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营养成分的相互作用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营养观念,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营养观念。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让学生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作用。

2. 使学生掌握食品加工、烹饪对营养成分的影响。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作用。

2. 教学难点:食品加工、烹饪对营养成分的影响。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作用。

2. 演示法:展示食品加工、烹饪的过程,分析其对营养成分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讨论如何合理选择食物和烹饪方法,以保持营养成分。

九、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各类食物营养成分及作用的课件。

2. 演示材料:准备食品加工、烹饪的实物或视频材料。

小班食品营养课程教案

小班食品营养课程教案

小班食品营养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食品的健康饮食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食品的营养成分和作用。

2. 如何进行健康饮食。

3.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食品模型、食品营养成分表、食品制作工具等。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心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谈论一些有关食品的趣闻,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食品的营养成分和作用(20分钟)。

通过PPT展示,让学生了解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以及它们在身体中的作用。

教师可以结合食品模型进行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3. 健康饮食知识(20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康饮食,如何搭配食物,以及饮食中的一些误区。

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4. 动手制作食品(30分钟)。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食品制作材料,让学生分组进行制作。

例如,制作水果沙拉、蔬菜卷等。

通过动手制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健康饮食。

5. 分享和总结(15分钟)。

每组学生将自己制作的食品进行展示,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制作过程和成果进行点评,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和作用,培养健康饮食观念,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食品营养知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食品营养学--维生素教案

食品营养学--维生素教案

食品营养学--维生素教案食品营养学—维生素教案引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对我们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维生素是一类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身体的正常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教案旨在介绍维生素的定义、分类、功能以及食物来源。

定义和分类维生素是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物质,无论是维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是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维生素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其溶解性,维生素可以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维生素B群(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

这些维生素在体内不易储存,因此需要每天从食物中获得。

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这些维生素能够在脂肪中溶解,可以在体内储存一段时间,因此不需要每天从食物中获取。

功能和作用不同的维生素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维生素及其作用:1. 维生素C: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铁的吸收,预防感冒,减轻疲劳等。

2. 维生素A:维生素A对视力保护至关重要,同时也对维持皮肤和黏膜的健康有帮助。

3. 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骨骼的健康发育。

4. 维生素E: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

5. 维生素K:维生素K在血液凝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和凝血功能的正常运作。

食物来源我们可以通过摄入含有维生素的食物来获得足够的维生素供给。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维生素食物来源:- 维生素C:橙子、柠檬、草莓、西红柿等。

- 维生素A:胡萝卜、菠菜、南瓜、红椒等。

- 维生素D:鱼肝油、蔬菜、瘦肉等。

- 维生素E:坚果、橄榄油、鳄梨等。

- 维生素K:葱、菠菜、西兰花、大白菜等。

总结维生素在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维生素的分类、功能以及食物来源对我们选择合理的饮食和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摄入多样化的食物,我们可以获得足够的维生素供给,保持健康的体魄。

健康领域饮食营养教案(精选12篇)

健康领域饮食营养教案(精选12篇)

健康领域饮食营养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健康领域饮食营养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健康领域饮食营养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吃各种食物(果冻、鱼、热汤、水果等)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学会正确进食方法。

2、明白吃饭时不包饭和裹饭,细嚼慢咽才有利于健康,不要一边吃一边说话。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挂图活动过程:一、教师通过与幼儿谈话,引出活动主题1、教师:小朋友,你们平时都爱吃什么东西呢?零食是我们小朋友爱吃的东西,你们都吃过哪些零食呢?引导幼儿回答。

2、教师:刚刚小朋友都说了很多自己爱吃的零食,那除了零食以外,我们还要吃饭菜,小朋友,你们吃过的饭菜又都有哪些呢?教师引导幼儿积极回答。

二、引导幼儿了解进食可能遇到的危险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饭菜可口,零食好吃,但是如果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不注意,也会很容易发生危险的哦!2、教师说一说因为饮食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

如:有些孩子因为吃果冻造成窒息,有些小朋友中午把饭含在嘴巴里面睡觉也造成窒息等等。

三、让幼儿自己发现由于进食不当所产生的危险1、教师:小朋友,现在请你们说说你们在吃东西的时候应该要注意哪些事情呢?2、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在进餐时有哪些不正确的方式,应该要怎么样做,才能够避免危险的发生。

3、教师小结:吃饭时不能含饭在嘴巴里面,吃鱼的时候应该慢慢吃,防止被鱼刺卡到;汤太烫的话应该等一会儿再喝等等。

只要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慢慢吃,多加注意,就不会发生这些危险。

四、出示挂图,进一步了解进食时要注意的安全1、教师: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这幅图里面都有什么内容呢?图上面是怎么样提醒我们在进食的时候要注意的事情呢?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3、教师小结:细细滑滑的食物要一小口一小口咬碎以后再咽下,我们在吃水果时要及时吐核,吃有刺的食物时要慢慢吃,过热的食物要等到稍凉以后再吃。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案【优秀4篇】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案【优秀4篇】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案【优秀4篇】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中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

本节教学可以说是本章的一个小结,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内容都能用于解决本节所涉及的问题,本节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的活动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

目标分析: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怎样做到合理营养。

(2)、关注食品安全;掌握食品安全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1、能为长辈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并亲自下厨烹饪。

2、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分析、解决、总结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亲自为长辈烹饪可口的饭菜,关心长辈的饮食和健康。

2、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重点和难点:重点:1、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

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难点: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从目标可以看出,学生要能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那么前提就应从例子上也能判断出怎样的饮食是不合理,怎样的饮食是合理。

这种合理最后归纳为能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包括了对食物的成分和吃的量的一个认识,是日常生活常识、信息与现有科学知识相结合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教材开展了一个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是把情感与知识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教育,体现了知识的应用和造就了亲子活动的沟通平台。

所以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和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幼儿园食品营养知识教育教案 幼儿园食品营养

幼儿园食品营养知识教育教案 幼儿园食品营养

知识教育教案一、概述在幼儿园阶段,营养知识教育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的营养摄入与日常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通过食品营养知识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他们正确的营养观念,从小学习关注食品安全与营养均衡的重要性。

本教案旨在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幼儿了解食品营养知识,提高他们的营养意识和饮食品质。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分类和功用① 通过图片、绘本、模型等形式,向幼儿介绍常见食品的分类和功用,如谷物类、蔬菜类、水果类、肉类、奶类、豆类等食品。

并简要介绍他们的营养成分和作用。

② 利用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幼儿参与其中,从而增强他们对食品分类和功用的印象。

2. 营养知识启蒙① 利用图表等形象化工具,向幼儿介绍主要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② 搭配食品模型,让幼儿动手操作,亲自感受不同食品所含的营养成分。

3. 饮食健康① 通过图示和实例,引导幼儿学习饮食健康的基本原则,如适量、均衡、多样等。

② 利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幼儿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并提出相关建议。

4. 食品安全① 讲解食品安全知识,示范正确的食品存储和处理方法,学习如何避免食品中毒和维护身体健康。

② 设置情境活动,让幼儿在模拟环境中学习正确的食品卫生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① 了解各类食品的分类和功用;② 掌握主要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③ 掌握饮食健康的基本原则;④ 了解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

2. 能力目标①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类能力;② 提高幼儿的自学和合作能力;③ 培养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① 培养幼儿对健康饮食的兴趣和认识;② 提高幼儿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瓶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介绍食品分类和营养知识。

2. 互动教学法: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304041课程总学时/学分:36/2课程类别:旅游管理专业选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重点讨论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和食品的营养价值,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营养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加工贮藏对食品中营养素的影响,熟悉不同人群对食品的营养要求及合理膳食的构成。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完成如下要求:1.掌握营养学的基础知识。

2.熟悉各类营养素的功能、营养价值以及在生产、加工、贮藏过程中,可能出现降低食品营养价值的各种因素,并了解其来源和供给量。

3.熟悉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4.了解不同生理状况的营养。

5.掌握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6.了解食品营养强化的概念和要求,了解食品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方式:多表现应用方面的内容,形式上运用多种媒体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给学员留下深刻的记忆并激起强烈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绪论(2 学时)1.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包括加工)2.食品营养学简介(包括概念、发展历史、研究内容、与其它学科的关系)3.我国食品营养工作的发展4.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建议本章教学要求:教本章重点食品、营养素及人体健康的关系;本章难点我国食品营养工作的发展。

第一章蛋白质(4 学时)1.蛋白质的组成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3.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4.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5.蛋白质的需要量及供给本章教学要求:本章重点掌握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必需氨基酸的概念;本章难点掌握食物蛋白质的分类及各类蛋白质的主要限制氨基酸,膳食蛋白质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第二章脂类(3 学时)1.脂类的一般组成2.脂类的生理功能3.脂类的消化吸收4.脂类的供给量及食物来源本章教学要求:本章重点掌握脂类的分类;本章难点掌握必需脂肪酸及营养特性,脂类的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第三章碳水化合物(4 学时)1.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2.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3.膳食纤维的作用4.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与食物来源本章教学重点:本章重点掌握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类,;本章难点掌握膳食纤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营养学教案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通过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及基本概念教学,使学生懂得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掌握食品营养学一些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一些生活中的营养误区,从食品营养入手防治慢性病。

教学重点、难点:食品营养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包括贯穿营养学的参考摄入量等的概念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讨论法提问法参考书目与资料:略教学过程:本章(共两课时)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共分七步。

第一步:导入:介绍国内外食品营养学的历史与现状,从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入手引发学生学习食品营养学的兴趣(15min)第二步:讲授概念(共30min):包括贯穿营养学的重要概念:营养、营养素、营养学、营养价值、营养密度、营养标签、营养学评价、恩格尔系数、RDA、ADI、DRIs、EAR、RNI、AI、UL,其中简单介绍制订EAR、RNI、AI、UL取代RDA的渊源和意义。

着重讲述DRIs、EAR、RNI、AI、UL。

DRIs即dietarly referece intakes,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其中包括四项内容:EAR、RNI、AI、UL。

讲清EAR、RNI、AI、UL的关系和作用。

EAR:即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订的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RNI:即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5%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RNI=EAR+2SDAI即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s,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是在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不足而不能计算EAR和RNI时,可以设定AI来代替RNIUL即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r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是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似不致引起不利于健康的作用。

当摄入量超过UL而进一步增加时,损害健康的危险性随之增大第三步:讲述食品营养学的研究内容(10min)第四步:讲述学习营养学的重要意义及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15min)第五步:列举主要参考文献(5min)第六步:讨论学习食品营养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自身食品营养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5min)第七步:布置课后作业:你认为你的膳食结构有什么问题?如何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试分析我国为什么有这么高的与食品营养相关的非传染性慢性病病发率。

教学后记:学生比较喜欢营养学发展趋势以及实际案例,可以考虑合理内容:第二章食品的消化与吸收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食物与人体内的消化方式及消化过程2、了解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3、认识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难点:1、消化与吸收的概念2、如何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3、影响消化吸收的因素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提问法、讨论法参考书目与资料:略教学过程:本章(共两课时)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共分七步。

第一步:请学生回答上堂课提出的问题,从如何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入手,切入正题消化吸收。

机体的营养与健康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正常的胃肠功能,讲解食物营养素消化吸收的重要性,从而要求学生注意良好的饮食习惯的建立(5min)第二步:介绍消化吸收系统概况(15min)第三步:详细讲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方式、消化过程(25min)第四步:讲解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15min)第五步:讲解影响食物消化和营养素吸收的因素,要求学生注意消化吸收系统的健康,联系实际,科学饮食(15min)第六步:讨论学习本章学习应该着重注意哪些问题,从消化吸收角度谈自身应该如何合理安排膳食(15min)第七步:布置课后作业:你认为从消化吸收角度应该如何合理安排膳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防治消化系统疾病?布置下堂课预习内容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和能量,同时提出问题:影响人体基础代谢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为什么?教学后记:本章内容可以结合与消化吸收有关的医学内容适当讲述,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简述其与营养素缺乏的关系,此亦为学生兴趣所至。

内容:第三章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和能量教学目的:1、对能量和营养素的种类、数量、生理功能、RDA(DRIs)及食物来源要有基本了解2、掌握食品加工对食品营养素的影响3、了解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的方法4、了解各营养素之间相互关系5、了解营养素过剩与缺乏对人体的影响教学重点、难点:1、人体所需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2、各营养素的生理功能3、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4、食品加工对食品营养素的影响5、各营养素的RDA与需要量6、各营养素的需要量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讨论法,启发式教学结合实际生活举例引导教学参考书目与资料:略教学过程:本章(共17课时)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共分八步。

第一步:请学生回答上堂课提出的问题,讨论实际生活中能量需要的影响因素,能量与健康的关系,从而懂得合理摄入能量的重要性(5min)第二步:讲解能量一节(本节2个课时),分四小步:1概述与几个概念(20min);2 影响人体能量需要的因素(35min);3 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10min);4 几种产能营养素的食物能值和生理能值(20min)。

注:每次课后布置作业,课前回答问题。

本节作业为:如何控制能量摄入?第三步:讲解糖类一节(本节1个课时),分三小步:1 概述与生理功能(20min);2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10min);3 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和适宜摄入量(10min)。

注:每次课后布置作业,课前回答问题(5min)。

本节作业为:膳食纤维的合理摄入量为多少?如何从膳食纤维的角度设计糖尿病人的饮食?第四步:讲解脂类一节(本节1个课时),分三小步:1 概述与生理功能(20min);2 必须脂肪酸的生理功能(10min);结合实际生活中“好脂肪、坏脂肪”举例说明(5min);3 脂肪的食物来源和适宜摄入量(5min)。

注:每次课后布置作业,课前回答问题(5min)。

本节作业为:如何合理设计膳食中油脂的摄入?为什么我国血脂异常人数多?第五步:讲解蛋白质一节(本节4个课时),做重点介绍,同时举例说明推荐摄入量的制定方法,分六小步:1 概述(5min);2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20min),讲述与免疫有关功能时结合自己已发表文章着重介绍食品与免疫(10min);3 必需氨基酸和限制性氨基酸(10min),同时举例说明氨基酸的功能(10min);4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10min);5 蛋白质互补作用(5min);6 氮平衡(10min);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其中蛋白质的量(5min)、蛋白质的质量(5min),氨基酸的生物有效性(45min);7 蛋白质的需要量(10min);8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和推荐摄入量(15min);9 简单介绍加工对营养价值的影响(15min)。

注:每次课后布置作业,课前回答问题(5min)。

本节作业为:如何开发新的蛋白质食物资源?第六步:讲解维生素一节(本节4个课时),分六小步:1 概述(5min);2讲述水溶性维生素,其中重点介绍我国居民比较容易缺乏的四种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20min)、维生素B2(20min)、维生素B3(20min)、维生素C(20min),其他如维生素B5、B6、B7、B11、B12等则简单介绍(5min)。

分别从结构、稳定性、生理功能、缺乏病、营养水平鉴定、食物来源和参考摄入量六个方面讲述。

并结合实际生活中实际事例说明;3讲述脂溶性维生素,其中重点介绍我国居民比较容易缺乏的两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20min)、维生素D(20min),维生素E、维生素K则简单介绍(20min),分别从结构、稳定性、生理功能、缺乏病与过量中毒症状、营养水平鉴定、食物来源和参考摄入量六个方面讲述。

并结合实际生活中实际事例说明;4 讲述和讨论食品加工对维生素的影响(10min);5 讲述各类人群的维生素营养(10min);6 介绍导致维生素缺乏的主要原因,这也是学生应该在实际生活中主要注意的事项(5min)。

注:每次课后布置作业,课前回答问题(5min)。

本节作业为:如何防止维生素的缺乏?如何合理补充维生素?第七步:讲解矿物质一节(本节4个课时),分五小步:1 概述(5min);2矿物质的功能(5min);3 成碱性食品与成酸性食品(10min);4重点介绍我国居民比较容易缺乏的两种重要矿物质,钙与铁,分别从概述(2*5min)、生理功能(2*10min)、影响吸收的因素(2*10min)、缺乏症状(2*10min)、食物来源和参考摄入量(2*10min)五个方面讲述,其他如锌(15min)、硒(15min)、碘(15min)等也做部分介绍,其他则简单介绍,并结合实际生活中实际事例说明;5讲述各类人群的矿物质需求(20min)。

注:每次课后布置作业,课前回答问题(5min)。

本节作业为:如何防止矿物质的缺乏?如何科学补钙和科学补铁?第八步:讲解水分一节(本节1个课时),分三小步:1 概述(5min);2 生理功能(10min);结合实际生活中“水的大战”举例说明科学饮水的重要性(10min);3 水的损失(10min);4 水的来源和需要量(5min)。

注:每次课后布置作业,课前回答问题(5min)。

本节作业为:实际生活中应该如何科学饮水?教学后记:本章要着重注意与食品化学以及生物化学内容的重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尤其是矿物质、维生素部分)调节课时,同时应注意联系现实生活简述营养素缺乏病的预防内容:第四章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教学目的:1、掌握各类食物中主要营养素的种类、含量和质量等营养特点与存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2、熟悉提高各类食物营养价值的方法3、了解提高膳食营养的有效措施教学重点、难点:1、粮谷类、豆类、水果蔬菜类及动物性食物的营养特点2、提高粮谷类和豆类食物营养价值的途径3、各食物混合食用的必要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讨论法参考书目与资料:略教学过程:本章(共三个课时)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共分八步。

第一步:请学生回答上堂课提出的问题,营养素和能量是从食物中来的,从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和能量入手,切入与讲解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5min)第二步:讲解粮谷类、薯类食物的营养特点及其营养价值(20min)第三步:讲解豆类食物的营养特点及其营养价值(20min)第四步:讲解水果、蔬菜类食物的营养特点及其营养价值(20min)第五步:讲解肉类食物的营养特点及其营养价值(20min)第六步:讲解蛋类食物的营养特点及其营养价值(15min)第七步:讲解鱼类食物的营养特点及其营养价值(20min)第八步:讲解奶类食物的营养特点及其营养价值(15min)本章提问:如何根据食物的营养特点合理安排你的膳食结构?教学后记:鉴于食物品种的不同和地质以及气候等诸多方面对食物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本章主要阐述我国五大类食物中代表性食物的重要的营养特点内容:第五章食物营养强化教学目的:1、了解食品营养强化的意义,基本要求2、了解常用食品强化剂的种类3、掌握食品营养强化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食品营养强化的基本要求2、强化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讨论法参考书目与资料:略教学过程:本章(共两课时)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共分八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