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蒹葭》赏析

【导语】《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也是诗歌的永恒主题。《诗经》中描写爱情和婚姻的篇幅占了很大的比重,大约有60篇,将近占全部的五分之一。《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真挚,纯朴而自然,描绘了古人对爱情幸福的渴望与追求。而《诗经》中最被人熟知、也最为人称道的爱情篇章,除了首篇的《关雎》,便是这首《蒹葭》了。

一、【创作主旨】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关于这首诗的创作主旨,由于“伊人”的身份不明,历来意见不一,目前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

一是“刺襄公”说。证据有二,分别来自《毛诗序》和今人苏东天的《诗经辨义》。

《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

《诗经辨义》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

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认为“伊人”即“贤才”。

《诗经通论》云:“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

《诗经原始》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

三是“爱情”说。支持此说的人最多,有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都认定“伊人”为恋人、情人、心上人。

如吕恢文说:“这(《蒹葭》)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由于此诗之本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

二、【诗文简析】

开篇两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从蒹葭和白露的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展现了一种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的色彩,因而对下面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烘托作用。

三、四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则交代了主人公所追慕的对象“伊人”及其所处的地点,表现了主人公对伊人的思念甚笃,望穿秋水,急切地张望、寻求。“伊人”,一般指与主人公关系亲密、为其崇敬和热爱而无法忘怀的人,其具体所指将在下文中有所讨论。“在水一方”既是指地理位置的隔绝不通,也意味着精神上的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心境。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飘渺阻隔而难即,故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情和空虚惆怅的情感。

后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而不可即心境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描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多扰我,寻途漫漫无穷尽,也不知道终点可否到达。“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叙述顺流追寻时的幻想:行程处处顺,伊人时时在,然而终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著之意可见其深;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归不得,惆怅之情愈幽。由此可见,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心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个别几个词,其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这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蒹葭“苍苍”、“凄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过渡到凄青,再过渡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逐渐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主人公当时所在的环境越来越清冷,内心越来越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况与过程,形象地刻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主人公天刚放亮就来到河边,一直等到太阳东升,令人感受到他焦急和惆怅的心情慢慢弥漫开来。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方”、“湄”、“涘”三字的变换,便把伊人在彼岸等待主人公和他盼望与伊人相会的心理活动与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另外,“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以凸现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全诗以秋水、蒹葭、白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主人公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伊人的心情。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形象、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正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所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三、【思想蕴涵】

诗中的“伊人”究竟指谁,是造成本诗理解分歧的主要原因。如果按一般“爱情”说的观点,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

现了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其精神是可贵可嘉,其感情是真诚真挚,其结果是迷茫渺茫,其处境是可悲可哀。

然而将这首诗单纯地看成是一首爱情诗歌,是无法挖掘出其中最有普遍价值、最令人共鸣的象征意义的。从诗中,我们不光感受到的是主人公的执着和惆怅,还能体会到一种以“追寻者——河水——伊人”为结构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艺术意蕴典范。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可以引申为阻隔,所以但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我们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人生中一切可望而不可即情境的一个艺术典范。从它的结构上分析:“追寻者”自然是我们自己;“伊人”,是我们热烈而急切追求的人或事物,如贤才、友人、爱人等,又如功业、理想、前途等;这里的“河水”,是现实人生中一切可能阻碍我们追寻“伊人”的障碍,可以是高山、深海、天地等地理障碍,亦或是生死、宗法、礼教等精神阻隔。“在水一方”象征的可望却难靠近的意蕴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饱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空间。

由此,古人把《蒹葭》解释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的象征,今人把它视作爱情诗,恐怕都有一定道理,故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四、【艺术特色】

1、朦胧美。《蒹葭》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波浩渺,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主人公的身份是模糊的,追寻“伊人”的缘由也是无从知晓。“伊人”形象也是模糊的,但其高洁、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指向中,和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中呼之欲出。“伊人”所在空间位置更是十分模糊:诗人在河畔翘首伫立,透过薄雾与苇丛,凝视“在水一方”,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当然,由于主人公和“伊人”的抽象化,使整个追寻人物、追寻事件、追寻内容都变得虚幻朦胧起来,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事实的虚化、朦胧,诗的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飘渺而耐人寻味。

2、意境美。细品诗中文字,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状,空中雾霭迷蒙,弯曲之河道,水中之小洲,宛然在目。此时,我们痴情的主人公,徘徊水畔,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中的伊人。那伊人好像在水的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可望而不可即,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伊人宛在,觅之无踪”,但其身影又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时远时近,时隐时现,时有时无,闪烁不定。此情此景又使这位追求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读来只觉情调凄婉,境界幽邃,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