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感恩教育实施实施方案
知恩感恩教育实施方案

知恩感恩教育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知恩感恩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的教育模式,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培养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恩感恩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因此有必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以推动知恩感恩教育在学校的全面展开。
二、目标设定。
1. 培养学生感恩意识,使其懂得感恩父母、老师、朋友以及社会;2.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关爱他人的品质;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意识和行动。
三、实施方案。
1. 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感恩教育主题班会,通过讲故事、观影、演讲等形式,引导学生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恩朋友的帮助之恩,感恩社会的关爱之恩,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
2. 设立感恩教育专栏。
学校网站、校报等媒体设立感恩教育专栏,刊登学生的感恩故事、感恩心得等文章,鼓励学生通过文字表达对身边人的感恩之情,营造感恩的校园氛围。
3. 组织感恩教育实践活动。
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包括探访养老院、慰问留守儿童、义务劳动等,让学生亲身参与感恩活动,感受到给予他人帮助的快乐,培养其关爱他人的情怀。
4. 开设感恩教育课程。
在校园课程设置中,加入感恩教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感恩的重要性,学习感恩的方法,培养感恩的品质。
四、实施方案效果评估。
1. 制定感恩教育评估指标。
根据感恩教育的目标设定,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包括学生感恩意识的提升情况、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关爱他人的具体表现等。
2. 开展定期评估。
每学期对感恩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表现观察等方式,收集学生的感恩教育学习情况和实际行为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3. 定期总结和分享。
每学年末对感恩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和分享,通过召开教研活动、撰写教育论文等形式,分享感恩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方法,促进学校感恩教育工作的不断提升。
2024年学校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2024年学校感恩教育活动方案____年学校感恩教育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基本要求。
通过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珍惜学校提供的学习机会,感激家庭对他们的养育之恩,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二、活动内容:1. 主题演讲比赛:邀请学生参加感恩教育主题演讲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和感恩心得,提高他们的演讲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思考感恩的重要意义。
2. 学生感恩素养展览:组织学生开展感恩素养展览活动,学生可以通过画画、写作、摄影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父母、老师、亲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感恩之情。
通过展览,让学生们彼此分享感恩的体验和感受,传递感恩的正能量。
3. 家庭感恩分享会:邀请学生的家长参加感恩分享会,通过家长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和家庭的感恩传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庭的感恩价值观,同时也加强家校合作,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4. 家访活动:组织学生和老师开展家访活动,走进家庭,了解家庭情况,感受父母的爱和辛劳。
通过家访活动,让学生更加体会到父母的辛勤付出,增强对家庭的感恩之情。
5. 社区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让学生从实践中感悟到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和乐趣,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品质。
6. 感恩礼仪教育:开展感恩礼仪教育活动,教育学生懂得感恩的表达方式和礼仪规范,包括送上谢意的方式、感谢信的书写、送礼物的选择等。
通过礼仪教育,培养学生懂得合适表达感恩之情的能力。
7. 感恩主题班会:以感恩为主题,组织班级开展一系列班会活动,包括感恩心得分享、感恩礼仪学习、感恩行动计划制定等。
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在班级集体中共同感受感恩文化的力量。
三、活动实施方案:1. 活动时间:将感恩教育活动安排在每年的感恩节前后,时间为11月份。
2. 活动组织方式:由学校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德育处等相关部门共同策划、组织、实施活动。
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相关推荐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精选18篇)为确保活动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活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
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篇1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让大家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从而在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情怀,无论对待父母,朋友,亲人,快乐也好,悲伤也好,都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学会感恩,心存感恩,当你学会感恩,心存感恩,生活也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
二、活动时间20XX年11月27日(11月的第4个星期四是感恩节。
)三、活动地点校园四、活动前准备1、利用网络收集有关感恩节的背景知识,相关故事,歌曲征集等。
2、制作感恩卡,征集“感恩心语”3、准备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
4、校园宣传活动:黑板报,橱窗张贴有关感恩节的知识,感恩演讲稿,感恩心语等。
5、各班学唱《感恩的心》及手;语表演。
五、活动过程1、宣传感恩节的由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感恩节。
2、读一篇《感恩的心》故事3、进行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
聆听孩子心灵深处感人至深的感恩故事。
4、放歌曲《感恩的心》,师生同唱,并进行手语表演。
课间时候,这首歌会不断地回响在我们的校园中,每一个同学都要会唱。
同时我们利用校园广播在每个班级播放这首歌的,让同学们一边唱一边做手语,用心去感受每一段旋律,每一句歌词。
我们把这首歌教会给父母亲朋,教会给身边更多的人,让我们一起用一颗感恩的心来歌唱来生活,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充满了爱与希望。
5、写一段祝福,将感恩铭记在心。
将祝福写在感恩卡上,送给你应该感谢的人,以表达你的感恩之情。
将优秀“感恩心语”张贴在校园橱窗。
六、活动意义我们愿每参活动的人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可贵,生活的美好,都能够向你身边的人真诚的微笑。
在水中放进一块小小的明矾,就能沉淀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们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则可以沉淀许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许多的不满、不幸。
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感恩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的教育方法,通过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人际关系以及社会责任感。
下面是一个感恩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以便更好的引导学生感恩,并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一、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提高其对他人、环境和社会的感恩意识。
2. 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管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活动内容:1. 感恩主题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感恩主题的班级会议,通过分享、讨论和回顾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和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 组织学生参加感恩主题的课堂活动,包括感恩绘画、写感恩信、制作感恩手册等。
2. 社区志愿者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例如参观养老院、帮助残疾人或贫困学生等。
- 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所拥有的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的,并学会更加珍惜和感恩。
3. 家庭作业承诺- 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作业计划,形成家庭作业承诺。
通过履行家庭作业承诺,学生能够感受到关爱和支持,并学会感恩父母的辛勤付出。
4. 社区感恩行动-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感恩行动,例如帮助环卫工人清理垃圾、组织衣物捐赠活动等。
- 通过亲身行动,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并学会感恩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5. 反思和总结-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以回顾活动的成果和收获,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 借助班级会议、班级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
三、活动实施方案:1. 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并通知学生和家长。
2. 配置必要的设施和教学材料,如会议室、绘画工具、纸张等。
3. 确定活动负责人和组织人员,并分工合作。
4. 在活动之前,利用班级会议、课堂讨论等方式,向学生宣传活动的重要性和目标。
5. 在感恩主题的课堂上,介绍感恩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回忆和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中学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2篇)

中学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中学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的一项重要教育工作,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并且有助于提升学生快乐生活的能力。
本文将提出一项中学感恩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以促进学生感恩之心的培养。
一、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感恩的意识和习惯,使他们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社会;2. 帮助学生理解感恩的真正含义,明白自己受益于他人的付出,并意识到感恩是一种责任和义务;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品质;4. 通过感恩活动,促进班级和学校的凝聚力和团结力。
二、活动内容1. 感恩日记每日尝试写下自己当天所感恩的事物和人物,并反思他们对自己的影响。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感恩日记与同学分享。
2. 家长感恩专题讲座邀请专业人士举办家长感恩教育讲座,讲解感恩的重要性和方法,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3. 社区义务劳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义务劳动,如清洁街道、为老人扫雪、志愿者活动等。
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并认识到自己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4. 感恩礼物制作引导学生制作感恩礼物,例如手工制作贺卡、书法作品等,并邀请学生将这些礼物送给他们感激的人。
5. 感恩故事分享组织学生分享一些感恩故事或亲身经历,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语讲述并回顾对于他们而言重要的感恩经历。
6. 学校感恩行动学校组织感恩行动,向为学生成长和教育付出的父母和老师们表示感谢。
可以在活动中进行表彰,例如颁发感恩证书。
7. 课堂感恩教育在各个学科中融入感恩教育的内容,例如语文课上讲解感恩相关的名言警句,历史课上讲述感恩的历史故事等。
8. 学生感恩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感恩演讲比赛,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声音和言辞表达对他们所感恩的人和事。
三、活动方案1. 计划阶段:确定活动的目标和内容,编制活动详细计划,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
2. 宣传阶段:制作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单,通过班会、家长会等途径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2024年大学校园感恩节活动实施方案

2024年大学校园感恩节活动实施方案嘿,各位亲爱的校园小伙伴们,感恩节就要来啦!在这个充满温馨与感动的日子里,我们打算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感恩盛宴!就让我带着你们一起策划一场精彩绝伦的感恩节活动吧!一、活动主题:感恩有你,同行共进二、活动时间:2024年11月22日三、活动地点:大学校园四、活动对象:全校师生五、活动内容:1.感恩表白墙在校园的中心区域设立一面感恩表白墙,同学们可以将自己对亲人、朋友、老师等想要表达感恩之情的话语写在表白墙上。
还可以在表白墙上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寻找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起分享感恩的故事。
2.感恩演讲比赛邀请同学们参加感恩演讲比赛,以“感恩有你”为主题,分享自己与感恩有关的故事。
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设置丰厚奖品,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
3.感恩音乐会邀请校内外知名音乐人,举办一场感恩音乐会。
音乐会以感恩为主题,演奏感恩歌曲,让同学们在音乐中感受感恩的力量。
4.感恩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同学们参加感恩志愿服务活动,如关爱老人、帮助贫困学生、环保公益活动等。
通过实际行动,传递感恩精神,让感恩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5.感恩美食节在校园内设立感恩美食节,同学们可以品尝到来自五湖四海的美食。
同时,还可以参加美食制作比赛,一起分享美食背后的故事。
6.感恩晚会举办一场盛大的感恩晚会,邀请师生共同参与。
晚会内容包括感恩歌曲演唱、舞蹈表演、小品相声等,为大家呈现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六、活动筹备1.筹备组:成立感恩节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宣传推广:通过校园广播、海报、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感恩节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
3.场地安排:提前预约活动场地,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物资准备:提前准备好活动所需物资,如表白墙、演讲比赛奖品、音乐会设备等。
5.安全保障:确保活动期间的安全,如消防、医疗等。
七、活动流程1.开幕式:校领导致辞,宣布感恩节活动正式启动。
2.感恩表白墙:同学们在表白墙上留言,分享感恩故事。
2024年中学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2024年中学感恩教育活动方案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积极乐观态度、培养学生爱护社会环境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恩的意义,我们将在2024年中学学校开展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
以下是我们的活动方案:一、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1. 主题讲座:请专家学者或社会知名人士开展主题讲座,介绍感恩的重要性及妥善表达感恩之情的方式方法。
通过讲座,让学生知道感恩的意义和价值,让他们深入地思考与他人的关系,从小事入手,感恩身边的人和事。
2. 板报展览:组织学生制作感恩主题的板报,展示学生对家长、老师、朋友、同学等的感恩之情。
不仅展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让他们通过制作板报来思考自己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值得感恩的事情。
3. 写作比赛:通过写作比赛的形式,鼓励学生撰写感恩的作文,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评选优秀作品并在校内刊物上发表,激励更多学生关注感恩主题。
二、组织感恩亲子活动1. 亲子感恩午餐会: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感恩午餐会,让孩子们亲自为家人制作一道感恩菜品。
通过亲手动手制作菜品,并邀请家长用心品尝,让孩子们深深地体会到亲情的重要性。
2. 感恩合唱晚会: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排练并表演一场感恩合唱晚会,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参与。
在晚会上,学生们可以表达自己对家长的感恩之情,同时也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表演的机会,培养孩子们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开展感恩志愿者服务活动1. 慰问孤寡老人:组织学生到养老院或孤寡老人家中进行慰问活动,为他们送去温暖与关怀,陪伴他们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刻。
通过和老人们的交流,学生们可以感受到老人们对家庭、亲情的思念,从而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2. 社区环境整治: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环境整治活动,清理垃圾、美化环境,提高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实际行动,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环境的重要性和影响,从而激发他们对社会的感恩之心。
四、感恩专题班会每个班级定期组织感恩专题班会,让学生们在班级集体中分享自己对家庭、朋友、老师的感恩之情。
2024年小学关于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2024年小学关于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方案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和正确人生观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校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
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我校决定开展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1.组织感恩主题班会
每周一次班会以感恩为主题,通过讲故事、表演小品、观看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感恩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和行为。
2.开展感恩征文比赛
组织小学生参与感恩征文比赛,鼓励他们通过文字表达对身边人的感恩之情。
优秀作品将在学校网站上发布,让更多人分享感恩的力量。
3.举办感恩演讲比赛
通过举办感恩演讲比赛,培养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同时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传递感恩的意义。
最优秀的演讲将在校园广播中播放,影响更多的同学。
4.开展感恩行动
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感恩行动,如探望孤寡老人、义务清洁校园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体验感恩之乐,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5.举办感恩展览
组织学生参与感恩主题的艺术作品制作,包括画画、手工、摄影等,举办感恩展览,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感恩的力量。
6.策划感恩活动周
每学期定期安排一个“感恩活动周”,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全面展现感恩的重要性,让感恩之风在校园蔓延。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相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能力,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使学校成为一个充满感恩氛围的地方,也让小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感恩、感恩生活、感恩他人,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感恩,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态度,希望我们的孩子们都能从小学习感恩,让感恩之风在他们心中永远飘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感恩教育实施方案————————————————————————————————作者:————————————————————————————————日期:2学校感恩教育实施方案根据我校的校情,决定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对全体学生全方位地实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学校“感恩文化”,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老师之恩,养育之恩,知遇之恩,帮扶之恩……使“滴水之恩当报涌泉”之情感生根、开花、结果。
一、指导思想: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训。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感恩意识的人,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长、老师的付出,同学的帮助,社会的关爱与扶持,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长的关爱,同学的帮助,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扶持,对别人为自己的付出知道感恩。
进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
让学生懂得: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勤奋学习,真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我们就会明白事理更快地长大,我们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未来。
我校在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将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
(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3)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强调实践育人,注重养成教育、体验教育。
(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强调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要与各项管理有机融合。
二、感恩教育的目标: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做人的起码支点。
所以,从感恩教育入手,使学生感悟到: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应该感谢老师;他人关心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人,使“滴水之恩当报涌泉”之情感在学生心中生根、开花、结果。
从而让他们树立起责任意识,以积极的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要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做到:1、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知恩”。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明白,在这个社会里,爱从来都是双向的,谁都没有只奉献不回报的义务,谁也都没有只索取而不付出的权利。
人人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父母、老师、朋友、他人、学校和社会的恩惠,人人都需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这一切。
一个人再强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对他人施予的恩惠即使再小也要铭记于心,没有感恩心的人格是不完整和不健康的。
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能在正视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能顾及他人,学会感恩、懂得感恩,使人更豁达,心胸更开阔,不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生仇、记仇甚至报仇。
用感恩的心来融化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养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
有感恩心的人会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感激之情,会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气。
2、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学会“图报”。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
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明白,感恩与“图报”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知恩不报非君子”,不会感恩、不愿意感恩或者知恩不报,既是缺乏修养、自私自利的表现,又是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现。
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自己是受恩惠的,由此产生回报恩情的一种冲动。
懂得对生活和对别人心存感激,学会理解关爱他人。
通过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图报”能力,学会如何去报答父母、老师、朋友、他人、学校、国家和社会。
3、通过感恩教育还要更高层次地让学生明白在知恩图报的同时施恩不图报。
当我们能够做到知恩图报时,还当抱着宽容心态去帮助自己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即“施恩”。
“施恩”的前提是“不图报”,否则你就不会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去帮助别人。
4、通过感恩教育还要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让学生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三、组织领导:学校专门成立了“感恩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各班班主任为本班实施感恩教育的责任人。
各班在学校统筹安排下,由班主任负责本班"感恩教育"活动的落实,切实抓好该项工作,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实施方案、作好具体安排、检查、督促。
各责任教师要紧密配合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各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内容,创造性地、有针对性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本方案的实施情况将纳入模范、星级班级的考核中。
四、具体措施:家校结合,齐抓共管: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必须坚持家校结合,要求家庭教育配合学校做好该项工作。
同时做到四个结合:与日常教育活动相结合;与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时代社区教育相结合。
五、活动方案:(一)宣传发动阶段时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校广播台、橱窗阅读栏、班会、学科渗透等为阵地,全方位地进行感恩教育的宣传发动。
1、通过国旗下演讲及向全体师生宣传我校感恩教育实施方案,全员发动。
2、各班制订《班级感恩教育活动倡议书》,并进行倡议书班级学生签名活动,对优秀的倡议书在学校集会中宣读并在校宣传窗张贴,创设校园感恩氛围。
3、以班级为单位,召开“让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的主题班会,并将主题班会活动简述上交到政教处。
4、各班出一期感恩教育专题板报或手抄报,学校组织检查评比。
5、音乐教师在音乐课上教唱感恩歌曲,如《妈妈的吻》、《念亲恩》、《长大后就成了你》、《感恩的心》、《说句心里话》、《白发亲娘》、《母亲》、《儿行千里》、《常回家看看》、《爱的奉献》、《烛光里的妈妈》、《为了谁》、《丹顶鹤的故事》、《五星红旗》、《春天的故事》等。
(二)全面实施阶段1、感谢父母养育我:要对自己的父母感恩。
因为他们不仅赐予我们生命,更把我们养育成人。
感激父母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父母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同学、爱社会。
(1)、各班级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主题为"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的班会。
①算一算自己自从进入学校后,平均每天学习了多少小时,又浪费了多少时间,并对自己入学来的学习等方面的收获作出自我评价。
②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
③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
④每个月月底时向家长汇报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思想情况,费用开支情况。
(2)、布置爱心家庭作业。
每周利用双休时间为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3)、开展"孝心"活动,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等。
(4)、开展"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为主题的“一封家书”活动,要求每一位在校学生以此为题,给父母写一封家信。
(5)一学期为父母制作一件小礼物,问清父母的生日并在生日时说一句祝福的话(若是在校期间可以打电话)。
(6)周末出门随时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活动内容。
走读生每天出门和回家时都要向父母道别和问好,以免父母挂念;住宿生每周给父母打两次电话汇报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思想情况;每周将自己最出色的作业本带回给父母欣赏一次。
2、感谢老师教育我: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老师是我们人生路上的领路人。
正是老师们春风化雨式的教育解开了学生成长路上的心结。
(1)、开展“老师颂”演讲比赛,“诵名句,承传统”读书活动,“学榜样,正气节”读讲故事活动,“定标准,辨是非”主题班会,“论世情,说美丑”知耻感恩辩论会,“知善恶,积善行”知耻感恩实践活动,“记进步,谈收获”知耻心与感恩心培养评价活动,进一步将“感恩”教育引向深入。
(2)、开展《我爱我师》征文活动,每班选送两篇,在"校园之声"广播站广播或在宣传橱窗中张贴。
(3)、举行作文比赛,参考题目:《世恩难忘,师情永存》、《给老师的一封信》、《母校-我成长的摇篮》或可自选题目。
(4)、开展以“五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为主题的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
要求所有学生会讲十字文明用语(谢谢、请,你好,再见,对不起),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老师早”、“老师好”,声音宏亮。
遇见年长者(不管是校内工友、教师家属,还是校外来校办事人员)自觉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您早”、“您好”,声音宏亮。
(5)、教师节,帮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道一声“老师辛苦了”。
(6)、组织“感谢师恩”感恩贺卡制作大赛。
3、感谢同学帮助我:同学是学子们心中最纯也是最真的朋友。
朝夕相处,心有感谢,也许从没表达。
通过活动,使同学们学会感谢同学,学会表达对同学的感谢之情。
他们不仅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陪伴着自己度过了十多个春夏秋冬,更与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安慰,在交流中获得欢乐和充实。
(1)、开展"我为同学做一件好事"活动,要求班主任对活动情况有记录。
(2)、回忆班内对自己帮助较大、恩情较大的一名同学,然后把他对自己的帮助恩情通过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恩心情。
可利用班会课各班级搞演讲比赛或进行校内书信评比活动。
(3)、开展以“同学如手足”为主题的作文比赛,感激同学间的爱心相助;以及给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等活动,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4)、开展"今天我值日"活动。
体会班干部工作,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5)、开展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实践活动。
可结合对生活中有困难的同学捐款、看望敬老院等开展,要求每班上交一篇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6)、回忆对自己帮助较大、恩情较大的1-3个人,然后把他们对自己的帮助恩情通过一封信、电话等表达同学间的感恩心情。
4、感激自然的赐予之恩:开展爱护自然,爱护环境活动。
要求每一个同学主动植一棵树,养一盆花,认养保护一片绿地或一棵书,自觉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愿者。
开展讴歌大自然对人类恩赐的书画、摄影和演讲比赛等,使学生能够形成感激自然给予的情感,使“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成为同学们的自觉行为。
5、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等形式,使学生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至关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