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挖空
文言文韩愈《祭十二郎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山西运城2021-2022学年高二下开学考)

山西运城芮城中学高二年级2月月考2022.02三、古代诗文阅读(28 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节选)呜呼!吾少孤。
及长,不省所怙。
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韩愈《祭十二郎文》节选)1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C.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D.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李密先颂扬圣朝,表明自己想效忠;再叙写朝廷征召之殷,感恩新朝对自己的重用,坦言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消除晋武帝的疑虑。
高二语文《祭十二郎文》 考点知识整理

韩愈《祭十二郎文》考点知识整理一、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和哲学家。
字退之,河南孟州人。
世称韩昌黎,也称韩工部。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
苏轼曾评价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代表作是《马说》《师说》等.二、字音(闻汝丧sàng 薨hōng 其孥nú汝遽jù去嗣sì尚飨xiǎng万乘shèng 殁mò不省xǐng所怙hù窆biǎn三、文言知识1.重点实词(1)乃能衔(含着)哀致(表达)诚(2)不以一日辍汝而就(就职上任)也(3)吊(抚慰)之孤(4)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恨)2.重点虚词其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难道,语气助词其后四年,而归视汝那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邪?表选择的连词其物质,不知悲几时?表示假设的连词3. 通假字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皆不幸早世:通“逝”死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终葬先人之兆:通“垗”墓地悠悠苍天,曷其有极:通“何”,什么4.古今异义:又可冀其成立邪。
古:成长立业。
而齿牙动摇。
古:松动。
几何不从汝而死也?古:过不了多久。
5、固定句式:1)“唯……是……”格式。
(惟兄嫂是依,“唯才是举”、“唯你是问”、“惟利是图”都是这种格式。
)2)“其……其……”格式。
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是做梦呢?还是传送的消息不确实呢?)其然乎?其不然乎?(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四、课文结构第一部分(“1-3),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年时的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身。
第二部分(4-9)写十二郎之死。
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死期。
第三部分(10-12)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祭十二郎文》第二课时一、细节描写的作用:1.显示人物性格2.揭示文章主题3.推动情节发展4.渲染气氛,创造典型环境5.标志时代特点6.巧妙展示人物心理7.贯穿全文,成为情节发展的纽带8.使文章增添生活气息,抒发情味或乡土特色9.展示精神世界。
祭十二郎文 (节选)韩愈阅读答案附翻译

祭十二郎文(节选)韩愈阅读答案附翻译(节选)祭十二郎文阅读答案翻译韩愈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
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与练习附答案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与练习附答案韩愈《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一、通假字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3、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4、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二、一词多义1、诚: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2、幸: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3、以: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4、省:①不省所怙(知道,动词)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5、孤:①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6、长: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③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7、终:①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尽,动词)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8、致: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②将成家而致汝(使……来,使动)9、就: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10、知:①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②死而有知(灵魂,名词)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动词)“其”的用法 (一)、代词1. 人称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
指代人、事或物,相当于“名词﹢之”,可译为“他(她)的”“他(们)的”。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其,代嫂嫂)——我当时虽然能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其,代韩会)——你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其,代汝之子和吾之子)——年轻力壮的人尚且不能保全,像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们成人立业呢?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代死讯)——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2)有时活用第二人称。
译为“你的”。
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其孥。
【K12学习】高二语文《祭十二郎文》知识点复习

高二语文《祭十二郎文》知识点复习【原文欣赏】《祭十二郎文》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唿!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
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唿!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
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逝。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唿!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唿!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唿哀哉!呜唿哀哉!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知识点本篇文章为同学们整理了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知识点,文章中包括:原文、译文、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作者简介、课后练习题,下面就一起来学习吧。
原文:祭十二郎文唐代:韩愈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
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
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
祭十二郎文挖空练习

《祭十二郎文》挖空练习韩愈年、月、日,季父..(叔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才)能衔.(怀着)哀致.(表达)诚,使建中远.(名作状,在远方)具时羞.(通“馐”,美味食物)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知道)所怙.(依靠),惟.兄嫂是.依(惟.…是.…,文言中宾前的一种句式)。
中年..(名作状,正值中年)兄殁.(死)(于)南方(省略句),吾与汝俱.(都)幼,从.(跟随)嫂归.(送回)葬河阳。
既.(不久)又与汝就食..(谋生)江南。
零丁..(通“伶仃”)孤苦,未尝一日相.(动作偏指一方,你)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死)。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两代)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初次,才)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才)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探望)坟墓,遇汝从嫂丧.(灵柩)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句式特点:状后),汝来省吾。
止一岁,请归取.(接)其孥.(妻子儿女)。
明年..(古今异义,第二年),丞相薨.(去世)。
吾去(离开)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佐戎..(辅佐军务)徐州,使.(派遣)取.(接)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名作动,东边居住)亦客.(名作动,异乡做客)也,不可以久;图.(打算)久远者,莫如西.(名作状,向西)归,将成家..(古今异义,安家)而致.(使动,使...来)汝。
呜呼!孰谓.(料到)汝遽.(突然,匆忙)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古今异义:青年男子),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比喻微薄的俸禄)。
诚.(如果,果真)知其如此,...(客居京城谋生),以求斗斛之禄虽.(即使)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离开)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
吾书.(名作动,写信)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动作名,视力)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古今异义:牙齿松动)。
祭十二郎文挖空练习

祭十二郎文挖空练习在某年某月某日,我叔父季父(以下简称季父)听闻你去世七天,才能够表达我的哀痛之情,让我向你十二郎的灵魂献上美味食物和诚挚的悼念:哀哉!我从小孤苦无依,长大后也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只有XXX是我唯一的依靠。
中年时,我的兄长在南方去世了,我和你还是孩子,跟着嫂子一起回到了河阳。
不久之后,我们又一起去江南谋生。
我们都是孤苦伶仃,从未分开过。
我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逝。
先辈们先后承继,先是孙子你,后是我。
两代人只有我一个人了,孤苦伶仃。
嫂子曾经抚摸着你,指着我说:“XXX两代,只有这一个了!”你当时还太小,可能已经不记得了。
而我虽然记得,但也不知道她的话有多么令人悲伤。
我十九岁时第一次来到京城。
四年后,我回来看望了你。
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省探望坟墓,遇到了你从嫂子那里送来的灵柩。
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佐XXX,你来看望我。
只有一年时间,我请你回去接你的家人。
明年,丞相去世了。
我离开了汴州,但你没有来。
那一年,我去徐州辅佐军务,派人去接你,但你还是没有来。
我想你在东边,也是个客人,不能长久留在那里。
我打算回到西边安家,让你来找我。
哀哉!谁知道你会这么突然离开我而去!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一直以为虽然暂时分别,最终还是会长久在一起。
所以我离开你,到京城谋生,只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
如果我知道你会这样,即使是万乘之公相,我也不会离开你一天。
去年,XXX去世了。
我给你写信说:“我还不到四十岁,视力模糊,头发斑白,牙齿松动。
想起我的父亲和哥哥们,他们都健康而早逝。
像我这样虚弱的人,能活多久呢?我不能离开你,你也不愿意来,恐怕我会在不久之后去世,而你会承受无穷无尽的悲伤!”谁知道年轻的人去世,老年人却还活着;强壮的人夭折,病弱的人却能够长寿。
很遗憾,这篇文章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
但是,有一些段落存在问题,需要删除。
下面是改写后的文章:哀哉!我们应该尊重神灵,向他们献上祭品。
在古代,人们相信神灵能够保佑他们,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祭十二郎文
年、月、日,季父
..(叔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才)能衔.(怀着)哀致.(表达)诚,使建中远(
..名作状,在远方)具时羞.(通“馐”,美味食物)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知道)所怙.(依靠),
惟兄嫂是依(宾前)。
中年
..(名作状,正值中年),兄殁.(死)(于)南方(省略句),吾与汝俱.(都)幼,从.(跟随)嫂归.(送回)葬(于)河阳(省略句)。
既.
(不久)又与汝就食
..(通“伶仃”)
..(谋生)江南。
零丁
孤苦,未尝一日相.(动作偏指一方,你)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死)。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才)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探望)坟墓,遇汝从嫂丧.(灵柩)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状后)汝来省吾。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妻子儿女)。
明年
..(古今异义,第二年),丞相薨.(去世)。
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
年,吾佐戎
..(辅佐军务)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名作动,东边居住)亦客.(名作动,异乡做客)也,不可以久;图.(打
算)久远者,莫如西.(名作状,向西)归,将成家
..(古今异义,安家)而致.(使动,使...来)汝。
呜呼!孰谓.(料到)汝遽.(突然,匆忙)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
少年
..(古今异义:青年男子),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客居京城谋生),以求斗.斛之禄
...(比喻微薄的俸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离开)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
吾书.(名作动,写信)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动作名,视力)茫茫,而发苍苍,
而齿牙动摇
..(古今异义:牙齿松动)。
念诸父与诸兄,
皆康强
..(健康强壮)而早世。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
..(名作状,早晚)死,而汝抱.(忍受)无涯之戚.(忧伤)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早死)而病者全.(使动,使...全)乎!
呜呼!其.(是)信然邪?其.(还是)梦邪?其.(还
是)传之非其真邪?(固定句式)信也,吾兄之盛德
..(美好品德)而夭.(使动,使...夭折)其嗣乎?汝之纯明
..(纯洁聪明)而不克.(能)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宾前)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名作动,继承)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实在)难测,而神者诚难明.(形作动,明白)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
或脱而落矣。
毛血日.(名作状,一天天地)益衰,志气
..(古今异义:意志,元气)日益微,几何
..(古今异义:多少时间)不从汝而死也。
死而.(表假设,如果)有知,其几何离;(宾前)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汝之子始.(才)十岁,吾之子始五岁。
少而强者不
可保,如此孩提
..(古..(小孩)者,又可冀.(希望)其成立
今异义:成家立业)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近来)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吾曰:“是.(代词,这)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
”未始以为忧也。
呜呼!其.(难道)竟.(终究,最后)以此而殒.(使动,使...丧失,死亡)其生乎?抑.(还是,表选择)别有疾而至斯.(这,指死亡)极乎?
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
(判断句)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
盖.(大约)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而,表转折)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
东野与(给)吾书,乃.(才)问使者,使者妄.(胡乱)称以.(表顺承)应之乎。
其然乎?其不然乎?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
..(守完三年丧期),则待终丧而取.(接)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立即)取以来。
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
兆.(通“垗”,墓地),然后惟其所愿
....(才算了却我的心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通“殓”,指给死人穿衣入棺)不凭.(临,在旁边)其棺,窆.(下葬)不临其穴。
吾行.(动作名,所作所为)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恨)!(宾前)彼苍者天,曷.(何,为什么)其有极.(尽头)!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希望)其成;长(使动,使...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也许能够)飨.(鬼神享用极品)!
1.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我自幼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好靠哥嫂抚养。
2.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假如真的知道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因此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3.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
4.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
我的行为辜负了神明,才使你这么早死去,我对上不孝,对下不慈,既不能与你相互照顾着生活,又不能和你一块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