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白蛋白紫杉醇说明书

核准日期:2008年06月30日修改日期:2009年12月10日2010年09月29日2011年08月03日处方用药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英文商品名:Abraxane®英文名称:Paclitaxel for Injection(Albumin Bound)汉语拼音:Zhusheyong Zishanchun(BaidanbaiJiehexing)【成份】每瓶含紫杉醇100mg及人血白蛋白约900mg。
紫杉醇是药物活性成分,人血白蛋白作为辅料起分散、稳定微粒和运载主药作用。
紫杉醇化学名称:5β, 20-环氧-1,2α, 4,7β,10β, 13α-六羟基紫杉烷-11-烯-9-酮-4,10-二乙酸酯-2-苯甲酸酯-13-(2R,3S)-N-苯甲酰-3-苯基异丝氨酸酯。
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47H51NO14分子量:853.91【性状】本品为白色至淡黄色无菌冻干块状物或粉末。
【适应症】适用于治疗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6个月内复发的乳腺癌。
除非有临床禁忌症,既往化疗中应包括一种蒽环类抗癌药。
【规格】100mg【用法用量】对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建议使用剂量26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每3周给药一次。
肝功能异常:尚未进行对肝功能异常患者使用本药的临床研究,对血胆红素>1.5mg/dL的患者,本药的适宜剂量尚不清楚。
肾功能异常:尚未进行对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使用本药的临床研究,在随机对照试验中,排除了血肌酐>2mg/dL的患者。
对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本药的适宜剂量尚不清楚。
降低剂量:治疗期间如患者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ANC<500/mm3持续1周或1周以上)或出现严重感觉神经毒性则应将后续疗程的治疗剂量减到220mg/m2。
如再次出现上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或感觉神经毒性则应再将随后的治疗剂量减到180mg/m2。
紫杉醇三种剂型(紫杉醇注射液,紫杉醇脂质体,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效与安全性比较

紫杉醇三种剂型(紫杉醇注射液,紫杉醇脂质体,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效与安全性比较紫杉醇(PTX)最初是1963年从美国西部的太平洋杉树皮和木材中分离得到的,后来发现紫杉醇对离体培养的鼠肿瘤细胞有很高的活性,从而开始将紫杉醇应用于抗肿瘤治疗的研究,并于1992年获得批准上市。
PTX通过抑制微管蛋白解聚,保持其稳定,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最终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目的。
由于PTX高度亲脂性,微溶于水,注射剂中必须经纯化的聚氧乙烯蓖麻油和USP级的无水乙醇接近等比例的混合溶剂作为溶剂,而聚乙烯蓖麻油是比较强的致过敏物质,在PTX应用前必须应用种类多样、步骤繁杂的抗过敏预药物,降低紫杉醇注射液的过敏反应。
而随着医药技术的变革,PTX的制备工艺得以改善,溶解度提高,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国内临床应用的剂型有三种,主要区别在于辅料不同,包括:紫杉醇注射液、紫杉醇脂质体及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1]。
1.1PTX三种剂型配置与用法区别从目前国内销售的药品说明书可发现三种注射液辅料与应用的区别:1.2PTX三种剂型的过敏预处理传统紫杉醇注射液因其过敏不良反应的高发,需要对患者进行用药前抗过敏处理,而脂质体PTX理论上可以和白蛋白结合型PTX一样不需要进行用药前预处理,而直接注射给药。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利用白蛋白结合释放的特征,去除了助溶剂,提高紫杉醇的溶解性,缩短滴注时间,大大减少了临床用药,从而避免预处理药物的不良风险,提高了患者的顺应性。
1.3 PTX三种剂型的药动学差异因为PTX 注射液的辅料与制作工艺的差别,三种剂型在药动学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2.1三种剂型的疗效比较因改善药物严重的过敏风险而改变药物的溶剂和制作工艺是否会对原料药PTX造成疗效上的减退呢?近年来,不少医疗工作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系列严格的临床试验,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来自粱娟的研究[2]表明:脂质体PTX疗效不低于传统剂型。
而来自谢天等的研究[3]也表明在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下,白蛋白结合型PTX的疗效要明显高于传统剂型。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说明书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说明书说明书简要信息:【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适应症】适用于治疗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6个月内复发的乳腺癌。
除非有临床禁忌症,既往化疗中应包括一种蒽环类抗癌药。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用法用量】分散溶解后每毫升悬浮液含5美国紫杉醇。
对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建议使用剂量26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每3周给药一次。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给药前不需给予患者抗过敏药预处理。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注意事项】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应该在有化疗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
只有在诊断及治疗设施完善的条件下,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才能得到及时和准确的处理。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药效特性与其它配方紫杉醇制剂不同,请勿将本药与其他配方紫杉醇制剂互相替换或混合使用。
治疗前如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低于1500/mm3,不应给药。
为监测患者在给药期间可能出现的骨髓毒性,建议对使用本药的所有患者定期进行外周血细胞计数检查。
如在给药前中性粒细胞数低于1500/mm3或血小板数低于100000/mm3,不应继续给药。
治疗期间如患者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500/mm3持续1周或1周以上)或出现严重感觉神经毒性则应将后续疗程的治疗剂量见到220mg/m2.如再次出现上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或感觉神经毒性则应再将随后的治疗剂量减到180mg/m3。
对于出现3度感觉神经毒性的患者应暂停给药,待神经毒性恢复至≤2度后方可继续治疗,并在后续治疗时需降低剂量。
男性病人如接受本药治疗,建议在治疗期间采取避孕措施。
育龄妇女和接受本药治疗,应建议患者避免怀孕。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禁忌】治疗前如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低于1500/mm3,不应给予本药治疗。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性状】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明粘稠液体。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说明书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说明书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英文名称:Paclitaxel for Injection (Albumin Bound)商品名称:Abraxane成份:每瓶含紫杉醇100mg及人血白蛋白约900mg。
紫杉醇是药物活性成分,人血白蛋白作为辅料起分散、稳定微粒和运载主药作用。
适应症:适用于治疗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6个月内复发的乳腺癌。
除非有临床禁忌症,既往化疗中应包括一种蒽环类抗癌药。
规格:100mg用法用量:2对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建议使用剂量260mg/m,静脉滴注30分钟,每3周给药一次。
肝功能异常:尚未进行对肝功能异常患者使用本药的临床研究,对血胆红素,1.5mg/dL的患者,本药的适宜剂量尚不清楚。
肾功能异常:尚未进行对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使用本药的临床研究,在随机对照试验中,排除了血肌酐,2mg/dL的患者。
对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本药的适宜剂量尚不清楚。
3降低剂量:治疗期间如患者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ANC,500/mm持续1周或1周以上)或出2现严重感觉神经毒性则应将后续疗程的治疗剂量减到220mg/m。
如再次出现上述严重中性粒细2胞减少或感觉神经毒性则应再将随后的治疗剂量减到180mg/m。
对于出现3度感觉神经毒性的患者应暂停给药,待神经毒性恹复至?2度后方可继续治疗,并在后续治疗时需降低剂量。
物配制和给药注意事项:本品是一种细胞毒类抗癌药物,与其他有潜在毒性的紫杉醇类化合物一样,应小心处理,建议戴手套进行操作。
如皮肤接触到本品(冻干粉或已溶解的悬浮液),应立即用肥皂和水彻底冲洗。
局部接触后的可能症状包括刺痛、烧灼感和红肿。
如粘膜接触了本品,应用流动水彻底冲洗。
建议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对注射部位密切观察,警惕任何可能出现的血管渗漏现象。
按照要求,应将滴注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减少与滴注相关的局部反应。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与传统注射剂相比,新型制剂在降低或去除过敏反应、减小药物毒副作用、提高肿瘤靶向性及耐受剂量等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
精品课件
Practical Pharmacy And Clinical Remedies,2016,Vol. 19,No. 4
管中接装过滤器。若有,不可使用孔径小于15um的滤器。 预处理:本药给药前不需给予患者抗过敏药预处理
精品课件
静脉滴注前药物配制注意事项:
本品在分散溶解前是一种无菌冻因干稀块释状物手或法粉不末当:而出现气 12不..应在 用少无无于菌菌1分操注钟作射。下器,将0每.9瓶%氯用0化.9钠%氯注泡被化射,拉液钠会长2注0导,m射l致空液沿2瓶药间0m内物结l壁分纳构缓散米发慢溶微生注解入。粒变,时间 3. 请勿将0.9%氯化钠注射液直接化注,射从到而冻导干块致/药粉效上,下以降免,形成泡沫。 4. 注入完成后,让药瓶静置至少影5响分治钟,疗以效保果证冻干块/粉完全浸透。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精品课件
8、消化道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和口腔黏膜炎。
本组患者均在输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前 30 min 给予
了预防性止吐治疗;
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呕吐物及大便颜色、性质与量; 有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及时清除患者呕吐物,腹泻者注意肛周护理。指导患者
进食低脂、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避免进食生、冷、 不洁食物,少量多餐,多饮水;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2018年11月7日 湖南省肿瘤医院
精品课件
主要内容
注射用紫杉醇说明书

注射用紫杉醇说明书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适用于联合化疗治疗失败或辅助化疗6个月内复发的转移性乳腺癌。
如无显著禁忌症,病人在使用本品前应接受过蒽环类药物治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注射用紫杉醇说明书,欢迎阅读。
注射用紫杉醇商品介绍通用名: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生产厂家: 美国American Pharmaceutical Part批准文号:药品规格:100mg*1瓶药品价格:¥6100元注射用紫杉醇说明书【商用名】注射用紫杉醇【通用名】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英文名】paclitaxel For Injection(Albumin Bound)【汉语拼音】ZhuSheYongZiShanChun【主要成分】紫杉醇【性状】【适应症】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适用于联合化疗治疗失败或辅助化疗6个月内复发的转移性乳腺癌。
如无显著禁忌症,病人在使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前应接受过蒽环类药物治疗。
卵巢癌和乳腺癌及NSCLC的一线和二线治疗。
头颈癌、食管癌,精原细胞瘤,复发非何金氏淋巴瘤等。
【用法用量】转移性乳腺癌联合化疗失败或辅助化疗6个月内复发的患者,推荐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剂量为每3周一次26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以上。
肝脏损害:对于胆红素1.5mg/ml的病人,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剂量未定。
药物减量:使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过程中,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计数500/mm2,持续一周或更长)或严重的感觉神经病变,应在之后的治疗中减量至220mg/m2。
反复出现的重度中性粒细胞缺乏或严重的感觉障碍,剂量应减至180mg/m2。
3级感觉神经病变应停止治疗直至感觉障碍缓解至1~2级,并在之后的治疗中进一步减量。
操作注意事项: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是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和其他毒性较强的紫杉醇化合物一样,操作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时要小心谨慎。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abstract].
Proc
Am
Soc
Clin
On.col.
0
0
25
50
75
Days postim plant
nab-Paclitaxel
120
CrEL Paclitaxel
100
肿瘤中纳米白蛋白紫杉醇的 曲线下面积(AUC)是传统紫杉醇的
1.33倍 (P < .0001)
80
60
40
0.01
0.1
1
10
100
Hours
纳米白蛋白紫杉醇和传统紫杉醇的给药剂量均为 20mg/kg,实验在人类乳腺癌细胞的裸鼠移植瘤中进行
纳米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nab ® -Paclitaxel,Abraxane) 唯一应用白蛋白纳米技术构建的用机制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相关临床研究数据 -乳腺癌数
-非小细胞肺癌 -胰腺癌 -黑色素瘤 -卵巢癌 -胃癌
• 小结
.
2
nab-paclitaxel 研发背景 (nanoparticle albumin-bound paclitaxel)
tolerated dose (MTD) of nanoparticle paclitaxel (ABI-007) and Taxol in 5 human tumor
xenografts of varying sensitivity 2002;21:116a. Abstract 462.
to
paclitaxel
10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传统紫杉醇相比,起始的游 离紫杉醇药物暴露更高
以平均值±标准差显示的游离紫杉醇浓度-时间关系1,2
1000
紫杉醇脂质体白蛋白结合型

紫杉醇脂质体白蛋白结合型
紫杉醇是一种常用的抗癌药物,但由于其溶解度低和毒副作用大而受到限制。
脂质体是一种微小的脂质囊泡,可以包裹药物并提高其溶解度,同时白蛋白作为载体可以增加药物的循环时间和靶向性。
因此,将紫杉醇与脂质体和白蛋白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些问题。
研究表明,紫杉醇脂质体白蛋白结合型具有更好的药物释放特性和更高的抗肿瘤活性,同时减少了毒副作用。
这种药物输送系统可以通过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的方式,将药物精确地输送到肿瘤组织,从而提高了药物的疗效。
此外,紫杉醇脂质体白蛋白结合型还可以通过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毒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这种新型的药物输送系统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未来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总之,紫杉醇脂质体白蛋白结合型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输送系统,具有较高的药物载荷能力、良好的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这种药物
输送系统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传统紫杉醇在具有临床意义的剂量范围内的药代动力学曲线不是线性的
– 原因可能是溶剂胶束困住了药物使之不能释放4
Cremophor®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BASF. nab®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Celgene Corporation. AUC, area under the curve; Cmax, maximum plasma concentration; PK, pharmacokinetics.
细胞膜穴样 凹陷和囊泡
由gp60受体和窖蛋白介 导的跨细胞转运 SPARC
进入肿瘤细胞 诱导凋亡
紫杉醇诱导肿 瘤细胞凋亡
肿瘤细胞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传统紫杉醇相比,游离紫杉 醇的暴露更高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白蛋白为 基础的颗粒
传统 紫杉醇
蓖麻油 溶剂胶束
紫杉醇
1. Gardner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08;14(13):4200-4205. 2. Desai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06;12:1317-1324.
相同剂量的纳米白蛋白紫杉醇给药后在人类肿瘤异体 移植瘤中紫杉醇的积聚比传统紫杉醇更高效
紫杉醇 (nCi/g)
140
nab-Paclitaxel
120
CrEL Paclitaxel
100
肿瘤中纳米白蛋白紫杉醇的 曲线下面积(AUC)是传统紫杉醇的
1.33倍 (P < .0001)
80
60
40
0.01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疗效提高的临床前证据
T u m o r v o lu m e (3)m m
T u m o r v o l u m e3)( m m
T u m o r v o l u m e (3)m m
等毒性剂量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泰素对不同荷瘤裸鼠的疗效比较
肺癌
(每组N = 5,IV qd x 5 天)
nab-Paclitaxel 260 mg/m2: 30分钟注射
CrEL Paclitaxel 175 mg/m2: 3小时注射
更高的 Cmax
100
未结合的紫杉醇浓度 (ng/mL)
1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Time (hours)
• 白蛋白紫杉醇的溶解更快,游离紫杉醇浓度的达峰时间更早,更快分布到组织 • 白蛋白紫杉醇的游离紫杉醇峰浓度约为传统紫杉醇的10倍(1284 vs 122 ng/ml,
纳米白蛋白紫杉醇与传统紫杉醇相比显示 更好的肿瘤/正常组织选择性
相同浓度
纳米白蛋白紫杉醇与传统紫杉醇 的浓度比
肌肉 脑 脾 肾 肺 肝 心
肿瘤
低46% 低32%
低51% 低42%
低49% 低19%
低56%
高26%
0
0.2
0.4
0.6
0.8
1
1.2
1.4
放射性标记的药物注射于人乳腺癌移植瘤荷瘤小鼠一小时后组织分布的比值1,2.
图标来自参考文献 1 to 3. 1. Gianni et al. J Clin Oncol. 1995;13(1):180-190. 2. Ibrahim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02;8(5):1038-1044.
3. Celgene Corporation. Data on file. 4. Sparreboom et al. Cancer Res. 1999;59(7):1454-1457.
0.1
1
10
100
Hours
纳米白蛋白紫杉醇和传统紫杉醇的给药剂量均为 20mg/kg,实验在人类乳腺癌细胞的裸鼠移植瘤中进行
• 荷瘤小鼠接受等剂量白蛋白紫杉醇后肿瘤组织总紫杉醇药物暴 露剂量比泰素高33%
Desai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06;12:1317-1324.
激素预处理 生长因子支持 延长神经病变的持续时间 体液潴留
延长输液时间 需要特殊的输液管道
溶剂型紫杉醇促使循环中胶束的形成
• 循环中的胶束将使紫杉醇 困在血浆中
大的胶束
• 导致非线性药代动力学, 致使紫杉醇的抗肿瘤活性 不是剂量依赖性的
对照组血浆
血浆+溶剂型紫杉醇
1. Aapro et al. EJC Suppl. 2008;6:3–11 2. Hamad et al. Expert Opin Drug Deliv. 2008;5: 205–219
白蛋白
平均大小 130 nm
紫杉醇
进入血液 循环
浓度低于阈值时,分散溶解为独立 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复合体
白蛋白-紫杉 醇复合物
白蛋白 紫杉醇 SPARC
与gp60受体结合
gp60 受体
肿瘤血管内皮 细胞
激活caveolin-1形成 囊泡穿过内皮细胞
肿瘤间质
与SPARC结合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随着与SPARC的结 合而在肿瘤中累积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作用机制
溶解
白蛋白结合 型紫杉醇
体内分布
白蛋白与受 体结合
肿瘤细胞
成纤维细胞 白蛋白和紫杉醇
通过小泡被转运
内皮细胞
小泡向内皮下 空间排空
白蛋白 紫杉醇
白蛋白受体
SPARC和其他细胞外基质中的白蛋白结合蛋白
关于SPARC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功能中重要性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8
nab-paclitaxel 独特的作用机制: 主动转运与靶向肿瘤的过程
紫杉醇是一种广谱抗癌药,但是高度不溶于水, 需要 使用助溶剂(如聚乙烯蓖麻油等),其导致:
降低化疗疗效
溶剂胶束包裹了紫杉醇
增加毒性反应
超敏反应 增加骨髓抑制 神经轴突变性和脱髓鞘反应
使用不方便
需要常规支持治疗 溶剂可使增塑剂滤出
改变生物利用度 可能与缺乏剂量依赖性抗肿 瘤活性有关 影响合并用药的疗效
3. Brouwer et al. Drug Metab Dispos. 2000;28(10):1141-1145. 4. Kumar et al. Res Commun Chem Pathol Pharmacol.1993;80(3):33171-344
与溶剂型紫杉醇相比,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药代动 力学呈线性关系, 有助于医生根据需要调整用药剂量
P<0.0000001),AUC约为3倍 (969 vs 361 h ·ng/ml, P=0.00002)
1. Gardner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08;14(13):4200-4205. 2. Celgene Corporation. Data on file [DOF-CA019].
Days postimplant
Desai N, Yao Z, Soon-Shiong P, et al. Evidence of enhanced in vivo efficacy at maximum tolerated dose (MTD) of nanoparticle paclitaxel (ABI-007) and Taxol in 5 human tumor xenografts of varying sensitivity to paclitaxel [abstract]. Proc Am Soc Clin Oncol. 2002;21:116a. Abstract 462.
白蛋白 紫杉醇
6
白蛋白紫杉醇 独特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学分布
白蛋白 紫杉醇
白蛋白受体
SPARC和其他细胞 外白蛋白结合颗粒
内皮细胞
白蛋白与受体结合, 触发胞膜窖形成和 血液中白蛋白以及 紫杉醇的胞吞作用
白蛋白和紫杉醇通过 囊泡的携带穿过 血管的内皮细胞
内皮下空间 肿瘤细胞
囊泡排空入内皮下 空间,完成胞吞作用
50
CrEL Paclitaxel: 3-hour infusion
40
nab-Paclitaxel: 30-minute infusion
Total paclitaxel 1,2 AUC (µmol/h/L)
30
20
10
0
0
100
200
300
400
Dose (mg/m2)
• 即使在30分钟注射时间下,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药代动力学曲线也与剂量更成比例
• 紫杉醇是一种广谱抗癌药,对多种恶性肿瘤显示出 较肯定的临床疗效。也是乳腺癌、卵巢癌和非小细 胞肺癌标准治疗方案的主要构成成分
• 传统紫杉类药物的局限性
– 紫杉类药物难溶于水,因此需要特殊的溶剂(有毒):
• CrEL®(聚乙烯蓖麻油),用于溶解紫杉醇 • 吐温80®(美洲卜内门公司),用于溶解多西他赛
纳米白蛋白紫杉醇(Abraxane):第一个基 于纳米技术平台无需溶剂的靶向化疗药物
• 利用独特的纳米技术使疏水性紫杉醇与白蛋白结合,无需使用有毒溶 剂
• 利用了白蛋白天然的独特转运机制(gp60-窖蛋白-SPARC),使紫杉醇 更多分布于肿瘤组织,达到更高的肿瘤细胞内浓度
纳米白蛋白紫 杉醇颗粒
2D概念图
Tumor volume (m 3m)
2000 1750 1500 1250 1000
750 500 250
0 0
Connttrrooll ABbIr-a0x0a7n3e03m0 gm/kgg//kdgo/sdeose Taxooll3300 mmgg/k/kgg/d/doosese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