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安全事故案例

合集下载

深基坑工程事故案例

深基坑工程事故案例

发生在90年代初期的基坑工程事故
案例2. 地下连续墙的垮塌

基坑面积2600m2 ,周边长度260m ,开挖深度 12.35m,采用 600mm厚、24m深 的地下连续墙,设 四道支撑,第一道 钢筋混凝土支撑, 其余为609mm的 钢管支撑
几点教训

设计:荷载用标准值,抗力用设计值, 设计表达式两端不匹配,降低了安全度。 钢支撑直接支承在与其斜交的地下连续 墙上,没有用围檩,更无平衡剪力垛。

5. 施工过程中监测的报告称基坑的变形 不大,但与发生破坏的结果不符。后经 过公安部门的侦查,证明监测隐瞒了事 实真相,报告了假的数据。 6. 为什么要隐瞒数据?对谁有好处?局 外人只能猜测,可能是掩耳盗铃罢了。 7. 施工单位缺乏软土地区的工程经验, 对软土地区基坑工程的主要问题理解不 深刻,侥幸心理的支配,酿成大事故。
2采用水冲法施工泥浆沉淀池设置在基坑顶部南北两侧距基坑外缘12m15m10m10m滑坡发生在挖到基坑底面浇筑垫层后正在绑扎箱涵的钢筋时没有进行任何的位移观测因此没有发现滑坡的预兆突发性的事故塌入基坑中的土方5000立方米泥面涌高6m10m的高差形成的压力差超过了软土的承载能力
深基坑工程案例分析
同济大学 高大钊 2013年9月
s S k S d Rd
Rk
R

施工:未按设计 图纸的要求施工 ,包括超挖、不 及时支撑,坑底 没有加固。
监测:没有及时发现险情,没有发出警 报。 管理:邻近工程的负责人发现问题,向 这个项目的经理提出忠告,但项目经理 却置若罔闻,没有引起警觉。事故发生 前晚,已发现预兆,但没有及时采取工 程措施抢险。

90年代中期的基坑工程事故
案例3.拱圈围护结构的垮塌

模板支撑和基坑事故案例滨州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

模板支撑和基坑事故案例滨州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

模板支撑和基坑事故事例事例一:邹平县鹤伴公馆7.14 模板支撑坍塌事故一、事故经过2012 年 7 月 14 日,邹平县鹤伴公馆工程进行屋顶混凝土浇注作业时,下部模板支撑系统忽然坍塌,在屋顶的10 名作业工人随混凝土一同坠落,下边放灰的 2 名工人亦被混凝土和脚手管掩埋,造成 4 人死亡,8 人受伤。

二、直接原由1、纵横向水平杆件单方向设置,以致这一方向步距无穷增大;2、模板支撑系统剪刀撑严重缺乏;3、模板支撑系统未与已浇构造连结;4、施工方法存在缺点:事故发生部位梁板柱同时浇注;5、相邻立杆对接扣件在同一平面内;6、未依据规定组织方案编制和专家论证审察。

事例二:经济开发区9.8 模板支撑坍塌事故一、事故经过2010 年 9 月 8 日,经济开发区中海 4 号星在混凝土浇筑时,发生坍塌,造成 2 人死亡,8 人受伤。

二、直接原由1、模板支撑方案未专家论证;2、模板支撑基础在回填土上连续降雨支撑基础降落;3、支撑系统不坚固;4、梁板柱同时浇筑。

事例三:潍坊峡山4·30 模板支撑坍塌事故一、事故经过2015 年 4 月 30 日,潍坊市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潍坊实验中学演艺中心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一同坍塌事故,造成 4 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负约460 万元。

二、直接原由1、未按规定编制演播厅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施工方案;2、满堂支撑架基础不坚固,支撑架体搭设不规范、任意施工;3、支撑系统未与周围已达成构件靠谱拉接;4、支撑系统所使用的钢管、扣件、可调托撑等材质不合格。

事例四:淄博高新区付山企业碳酸钙厂烧结工程烧结车间事故一、事故经过2006 年 9 月 30 日,由山东建设建工企业第七有限企业施工的淄博高新区付山企业碳酸钙厂烧结工程烧结车间,工程为单层混凝土框架构造,长22 米,宽 12 米,高 13.1 米,在进行车间顶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坍塌,造成作业面上7 人坠落,此中 3 人死亡,1 人小伤。

工程建设事故常见案例

工程建设事故常见案例

工程建设事故常见案例一、脚手架坍塌事故。

1. 案例情况。

有这么一个建筑工程,那施工队为了赶工期,在搭脚手架的时候就开始“偷工减料”。

本来应该用标准规格的钢管,他们却弄了些薄皮的、质量不咋地的钢管来凑数。

而且啊,在搭建的时候,工人也没按照规定的间距和连接方式来弄。

就像搭积木似的,随随便便就把那脚手架给搭起来了。

结果呢,有一天工人们都在脚手架上干活儿,脚手架上还堆了不少建筑材料,突然“轰”的一声,整个脚手架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塌了下来。

好多工人直接就从半空掉下去了,那场面真是惨不忍睹。

这一塌啊,不仅伤了不少工人,还把旁边刚砌好一部分的墙也给砸倒了,工程进度一下子就被拖后了老多,还得重新搭脚手架,又得花钱又得费时间。

2. 事故原因分析。

首先就是材料的问题,那些不合格的钢管根本就承受不了应有的重量。

就好比让一个体弱多病的人去扛重物,肯定是扛不住的呀。

其次就是施工工艺不规范,工人没有严格按照安全标准搭建,没有把脚手架搭得稳稳当当的,就像盖房子没打好地基一样,能不出事儿才怪呢。

再加上在使用过程中,超载堆放建筑材料,这就像是在骆驼背上不断加稻草,最后那根稻草一放上去,骆驼就被压垮了。

二、建筑基坑坍塌事故。

1. 案例情况。

在一个城市的商业建筑工程中,那基坑挖得可深了。

施工方呢,为了节省成本,在做基坑支护的时候就大打折扣。

本来设计要求要用高质量的混凝土灌注桩来做支护结构,他们却用了一些比较便宜、质量不太可靠的材料。

而且啊,在开挖过程中,没有及时对基坑进行监测。

有一天下了一场大雨,那雨水就一个劲儿地往基坑里灌。

因为支护结构不牢固,再加上雨水的浸泡,那基坑的土就像融化的冰淇淋一样,开始往基坑里面滑。

整个基坑就坍塌了。

旁边的道路也跟着遭殃,出现了裂缝,附近的一些居民楼的地基都受到了影响,居民们都吓得够呛,施工方这下可捅了大篓子。

2. 事故原因分析。

成本控制过严,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

就好像一个人想省钱,结果连饭都舍不得吃,最后身体垮了一样。

9种基坑坍塌事故的原因及案例

9种基坑坍塌事故的原因及案例

9种基坑坍塌事故的原因及案例基坑坍塌事故是指在挖掘、施工或运输等过程中,地下挖掘物或土体失稳而引发的意外事件。

这类事故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以下将详细介绍9种基坑坍塌事故的原因及相应的案例。

1.不合理的地质勘察地质勘察不周全或出现错误导致的基坑坍塌事故较为常见。

例如,在施工前未对地下水情况进行详细勘探,导致地下水涌入基坑,进而引发坍塌。

2004年美国马里兰州布尔斯基坑工地发生的事故就是由于地质勘察不足而导致的基坑水涌事故。

2.不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一些基坑坍塌事故是由于支护设计不当引起的。

例如,支护结构刚度太小,无法承受周边土体的压力;或者使用了不合适的支护方式,无法有效固定周边土体。

2024年中国湖南省岳阳市棗子街发生的一起基坑坍塌事故就是由于支护设计不当造成的。

3.过度开挖过度开挖是基坑坍塌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开挖深度超过土体的承载能力时,土体容易发生失稳,导致基坑坍塌。

2024年深圳工地发生的基坑坍塌事故就是由于过度开挖引起的。

4.基坑水固结与土体液化基坑开挖过程中,水分会引起土体的固结,从而削弱土体的稳定性。

特别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水固结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更为明显。

此外,当土体中存在较多的细颗粒物质时,地震或震动等因素可能导致土体发生液化,进而引发基坑坍塌。

2024年台湾新北市发生的基坑液化坍塌事故就是典型案例。

5.施工期间的不良操作不良的施工操作也会引发基坑坍塌事故。

例如,在挖掘过程中使用不合适的机械设备或方法,无法有效控制土体坍塌风险;或者在支护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2024年中国上海外高桥发生的一起基坑坍塌事故就是由于施工期间的不良操作引起的。

6.设计缺陷一些基坑坍塌事故是由于设计缺陷引起的。

例如,无法有效抵抗地下水压力、不合理的支护结构布局等。

2024年巴西圣保罗发生的基坑坍塌事故就是设计缺陷导致的。

7.降雨和气候因素降雨和气候的影响也是基坑坍塌的原因之一、降雨会导致土壤湿润,增加土体的重量和压力,进而影响土体的稳定性。

基坑工程案例分析-第二部分(共3部)

基坑工程案例分析-第二部分(共3部)
影响; 充分考虑土方开挖通道及动荷载对支护结构的不利影响; *土方开挖应做好对支护结构成品的保护; 严格控制临时坡比,避免临时坡体失稳造成坡体滑移,引起立柱及工程桩偏
位,甚至危及作业人员及设备安全; 严格按设计要求限制基坑外超载; 严禁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开挖到底后应在24h内及时施工垫层,并尽快施工
案例十一:欧洲城C区基坑工程滑坡案例
边坡失稳造成坡顶开裂
边坡支护关键控制要点
严格按设计要求坡度放坡开挖; 应随开挖及时做好土钉及面层锚喷施工; 做好地下水及大气降水的疏排工作,避免坡外及坑内土体被水体浸泡
降低强度; 严格按设计要求限制基坑外超载; 严禁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开挖到底后及时施工垫层及底板。
冠梁的宽度、高度、配筋;冠梁与排 桩的连接。
2)、地下连续墙
钢材、电焊条、商品混凝土的产品合格 证及检验报告。 配筋规格、净保护层、构造筋间距等。 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等级。 试成槽所确定的泥浆配比记录及施工过 程中的泥浆比重测试记录。 槽段间连接接头形式(刚性、半刚性) 。
地下连续墙与地下室结构顶板、楼板、底板 及梁连接时是否预埋钢筋或接驳器(接驳器 每500套为一个检验批,每批检查3件,复验 内容为外观、尺寸、抗拉试验)。
案例三:某机关游泳池基坑工程漏水事故案例
事故原因: 双轴深层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不佳,造成止水帷幕质量缺陷,随着基 坑开挖,基坑内外存在水头差,在水压力作用下,冲破止水帷幕,造 成基坑渗漏及水土流失。坑内涌水。
案例三:某机关游泳池基坑工程漏水案例
基坑内涌水
案例四:卓越·SOHO基坑工程漏水案例
基坑内采用水泥袋反压
案例十七:银城育才公寓基坑工程案例
事故原因:河西软土地区土的流变性明显,土方开 挖西向推进,挖土高差达7.6米。造成立柱桩变形移 位,最大达1.2米。另外支撑梁未采取路基箱梁等保 护措施,机械在上行走,导致梁开裂。 采取措施:土方对称开挖

九种基坑坍塌事故案例分析

九种基坑坍塌事故案例分析

四、围护结构底部地基承载力失稳
• 围护结构底部地基承载力失稳是指重力式围护结构的底面压力过大,地基承载力不足引起
的失稳。由于在围护结构的外侧还作用着土压力,因此其合力是倾斜的。在倾斜荷载作用下, 地基土发生向坑内的挤出,围护结构产生不均匀的沉降,可能导致部分围护结构的开裂损坏。
如天恒大厦开挖深度约5m,淤泥及淤泥质土的厚度近20m,工程桩采用1000m钻孔灌注嵌岩桩,开
五、围护结构滑移失稳
• 围护结构滑移失
• 2004年6月4日中午,汉口新华下路新华豪庭的基坑护坡突然出 现塌方,一墙之隔的中鑫汽车修理公司的维修车间坍塌 。
稳亦主要发生在重力 式结构中,在坑外主
动土压力的作用下,
围护结构向坑内平移。 抵抗滑移的阻力主要 由围护体底面的摩阻 力以及内侧的被动土 压力构成。当坑底土 软弱或围护结构底部 的地基土软化时,墙 体发生滑移失稳。
七、围护结构的结构性破坏
• 围护结构的结构性破坏是指围护体本身发生开裂、折断、剪断或压屈,致使结构失去了承载能力的破坏模式。 如支撑体系不当或围护结构不闭合;也可能是设计计算时荷载估计不足或结构材料强度估计过高,支撑或围檩截
面不足导致破坏;此外,结构节点处理不当,也会因局部失稳而引起整体破坏,特别在钢支撑体系中,节点多,
华瑞大厦位于卓刀泉南路与雄楚大街交汇处,一幢26层高层建筑,基础埋深 约-10.8m。基坑支护地面以下约6m,坡率1:03喷锚支护,6m以下为人工挖孔桩锚
杆支护。2005年6月26日,基坑西侧产生滑坍,支护桩严重内倾,部分护坡桩断裂;
西侧坡顶地面沉降,坡面外鼓;南侧、东侧坡顶地面(含人行道产生裂缝),险情严 重。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红粘土层遇水后强度迅速降低,导致浅层滑坡

最新 建筑基坑安全事故案例

最新 建筑基坑安全事故案例

海珠城广场位置
基坑位于江南大道与江南西路
十字路口的西南角
基坑周长约330米
开挖深度为20.3米
2005年7月21日12时左右,在广州海 珠区江南大道南珠城海广场深基坑发生 滑坡,导致3人死亡,4人受伤,地铁二 号线停运近一天,七层的海员宾馆倒塌, 多家商铺失火被焚,一栋七层居民楼受 损,三栋居民被迫转移。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3-D Pie Chart
Text2 Text3 Text1
Text4
Text6 Text5
加固排险
设计因素
1. 支撑和地下连续墙设计存在严重的问 题是造成结构局部破坏的主要原因。 支撑与墙体连接部位没有设置围檩支 撑,连杆系节点设计不当,抗剪强度 不要求,地下连续墙设计强度不足。 2. 邻近基坑比本工程先完工,降水可能 导致地下土流失,引起马路下方土体 局部掏空,使本工程情况更加严重。
保护钢角撑和龙门架
爆破拆除海员宾馆北楼
基坑滑塌的原因分析
⑴本基坑原设计深度只有16.2米,而实际开挖深度 为20.3米,超深4.1米,造成原支护桩成为吊脚桩, 尽管后来设计有所变更,但对已施工的支护桩和锚索 等构件已无法调整,成为隐患。 ⑵从地质勘察资料反应和实际开挖揭露,南边地 层向坑里倾斜,并存在软弱透水夹层,随着开挖深度 增大,导致深部滑动。 ⑶本基坑施工时间长达2年9个月,基坑暴露时间大 大超过临时支护为一年的时间,导致开挖地层的软化 渗透水和已施工构件的锈蚀和锚索预应力损失,强度 降低,甚至失效。
建筑基坑安全事故案例
建筑科学研究院
案例一:广州海珠城广场基坑坍塌事故
海珠城广场基坑周边概况: •基坑位于广州江南大道与江南西路十字路口的西南角。 •基坑周长约330米,开挖深度为20.3米。 •基坑东侧距地铁二号线隧道结构边线为5.7~6.6米(隧道 埋深约20米),南侧距7层海员宾馆和7层隔山1号楼约16 米,西侧距马涌约6米。 基坑东侧、西侧边坡和南侧东段、北侧东段边坡上部 高6m采用土钉墙喷锚支护,6m以下采用人工挖孔桩与三 道钢管角撑支护,人工挖孔桩桩底深度为20.0m。基坑其 它地段边坡采用土钉墙喷锚加两道预应力锚索支护形式。

地基基础事故分析与处理案例

地基基础事故分析与处理案例

目录案例一 (2)案例二 (2)案例三 (3)案例四 (3)地基基础事故分析与处理案例案例一2005年5月10日早上,浙江萧甬铁路余姚西至驿亭区间,由于地方一砖瓦厂取土,造成铁路地基土体移位,路堤发生整体下沉事故,导致铁路中断行车,杭州至宁波间途经该处的旅客列车受到影响。

事故原因:为一砖瓦厂取土,造成铁路地基土体移位,路堤发生整体下沉。

地方相关部门说,事故地段地处软土地基,地质情况比较复杂,事故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确定。

处理措施:萧甬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指挥现场抢修工作的陈姓工程师勘察现场后,立即制定了抢修方案:做好地基处理——先修因移位而塌陷的公路,再通过公路运石方,把下陷后悬空的铁路填平,同时稳固拱起来的流泥土,保证土层不再流动。

案例二北京百盛大厦二期工程,基坑深15米,采用桩锚支护,钢筋混泥土灌注桩直径为800mm,桩顶标高-3.0m,桩顶设一道钢筋混泥土圈梁,圈梁上做3m高的挡土砖墙,并加钢筋混泥土结构柱。

在圈梁下2m处设置一层锚杆,用钢腰梁将锚杆固定,其实锚杆长20m,角度15度到18度,锚筋为钢绞线。

该场地地质情况从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粉质粘土,粘质粉土,粉细砂,中粗砂,石层等。

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和承压水两种。

基坑开挖完毕后,进行底版施工。

一夜大雨过后,基坑西南角30余根支护桩折断坍塌,圈梁拉断,锚杆失效拔出,砖护墙倒塌,大量土方涌入基坑,西侧基坑周围地面也出现大小不等的裂缝。

事故原因:1.锚杆设计的角度偏小,锚固段大部分位于粘性土层中,使得锚固力较小,后经验算,发现锚杆的安全储备不足。

2.持续的大雨使地基土的含水量剧增,粘性土体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大大降低,导致支护桩的主动土压力增加。

同时沿地裂缝(甚至于空洞)渗入土体中的雨水,使锚杆锚固端的摩阻力大大降低,锚固力减小。

3.基坑西南角挡土墙后滞留着一个老方洞,大量的雨水从此窜入,对该处的支护桩产生较大的侧压力,并且冲刷锚杆,使锚杆失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2004年开始,我国房屋和市政工程建筑 施工事故连续三年以较大幅度下降。
全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统计(一)
年度
安全事故
起数 同比下 降%
死亡人数
人数 同比下 降%
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
起 同比 死亡 同比
数 下降
下降


广东省 死亡人 数
200 114 11.46 132 13.12 42 12.50 175 18.60 105(2)
⒈工程勘察:勘察不详、不准、疏漏、失误。
⒉工程设计:对支护参数进行设计时,需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 及与之紧密相关的边壁破坏模式的选定。
⒊工程施工:施工质量、施工工艺、材料质量、施工机械化程 度、施工速度和时机、管理水平均可能成为工程事故的直接 原因或间接原因。
⒋工程监理:监测现场担负着监督处理施工是否按图施工的重 任,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起数 死亡
20
47.62%
21
48.8%
24
61.54%
76
43.42%
86
50.6%
91
62.33%
13
30.95%
8
18.6%
4
10.26%
66
37.71%
29
17.1%
19
8.90%
5
11.9%
5
11.6%
3
7.69%
20
11.43%
17
10.0%
11
7.53%
建筑基坑工程事故的原因主要有:
保护钢角撑和龙门架
爆破拆除海员宾馆北楼
基坑滑塌的原因分析
⑴本基坑原设计深度只有16.2米,而实际开挖深 度为20.3米,超深4.1米,造成原支护桩成为吊脚桩, 尽管后来设计有所变更,但对已施工的支护桩和锚索 等构件已无法调整,成为隐患。
⑵从地质勘察资料反应和实际开挖揭露,南边地 层向坑里倾斜,并存在软弱透水夹层,随着开挖深度 增大,导致深部滑动。
海员宾馆北楼部分坍塌
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
东边约20米深的支护桩吊脚临空 对地铁隧道安全产生威胁
南侧距7层隔山1号楼约16米 基础桩外露并部分滑落、部分断裂
部分承台脱空
加强对基坑及周边建筑物的监测
采用长臂泵车,灌注混凝土
采用人工喷护
在坡体基本稳定前提下,堆沙包 围堰,浇筑混凝土至断裂面以上 500mm
44
4
200 101 11.28 119 9.89
55
3
43 ↑2.38 170 2.86 84 12.15 39 9.30 146 14.12 68(2)
6
8
200 559 5.25 7
1~8 月
671 2.61
全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统计(二) 事故类型分析(占死亡人数,%)
临边作
手架上
拆卸塔
除龙门架
(井字架) 总计

作业 吊
物料提升

2005 19.20 12.66 10.06 8.38 50.30
2006 17.94 11.16 10.59 9.26 48.95
全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统计(四) 三级以上事故分析
年度 2004 2005 2006
坍塌
高处坠落
中毒和窒息
建筑基坑安全事故案例
中铁四局南京城西干道改造工程指挥部三经理部
近年来,我国建设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逐 步完善,建筑安全监管队伍逐步发展,各方 责任主体安全意识逐步加强,特别是建筑施 工事故总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2006年,全国撤销了1877户无安全生产许 可证企业的施工资质,停止了14211个无证 单位的施工。
基坑位于江南大道与江南西路 十字路口的西南角
基坑周长约330米 开挖深度为20.3米
2005年7月21日12时左右,在广州海珠 区江南大道南珠城海广场深基坑发生滑坡, 导致3人死亡,4人受伤,地铁二号线停运 近一天,七层的海员宾馆倒塌,多家商铺 失火被焚,一栋七层居民楼受损,三栋居 民被迫转移。
•基坑东侧距地铁二号线隧道结构边线为5.7~6.6米 (隧道埋深约20米),南侧距7层海员宾馆和7层隔 山1号楼约16米,西侧距马涌约6米。
基坑东侧、西侧边坡和南侧东段、北侧东段边 坡上部高6m采用土钉墙喷锚支护,6m以下采用人工 挖孔桩与三道钢管角撑支护,人工挖孔桩桩底深度 为20.0m。基坑其它地段边坡采用土钉墙喷锚加两道 预应力锚索支护形式。
⑶本基坑施工时间长达2年9个月,基坑暴露时间 大大超过临时支护为一年的时间,导致开挖地层的软 化渗透水和已施工构件的锈蚀和锚索预应力损失,强 度降低,甚至失效。
⑷事故发生前在南边坑顶因施工而造成东段 严重超载,成为了基坑滑坡的导火线。
⑸从施工纪要和现场监测结果分析,在基坑 滑坡前已有明显预兆,但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更没有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也是导致事故原 因之一。
事故调查结果和处理结果于2005年9月 20日在广州日报A5版公布:对7个建设责任 主体及其20名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罚或处分, 其中7名主要责任人因涉嫌触犯刑法被司法
机关依法逮捕;对事故发生负有监管责任 的14名行政人员给予降级或降级以下的行
政处分和责令作出深刻检讨,并责成相关 单位对市政府作出书面检查。
案例二:昌都大厦基坑事故
昌都大厦位于黄浦区广东路、福建路与湖 北路之间,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开挖面积约 5000m2。
1994年9月1日上午7时许,昌都大厦在开 挖到基底深度13米,第三道支撑未及支护时, 突然在广东路一侧发生坍落,塌方地段长22米、 宽10米、深5米。造成地下连续墙倒塌,马路 路面下陷500m2,下陷最深处达6~7m。地下所 埋设各种管线(包括煤气管,自来水管,雨水 管,各种电缆等)遭受严重损坏,煤气外溢, 大面积停气停水停电,交通中断,造成了重大 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⒌工程建设方或大发包方:工程建设方或大发包方盲目压价、 层层分包、不恰当地参与选择或强行拍板某种支护方案或降 水措施等所引起的。
⒍规范:有些规范的某些规定显得不尽科学、合理、适用。
案例一:广州海珠城广场基坑坍塌事故
海珠城广场基坑周边概况:
•基坑位于广州江南大道与江南西路十字路口的西南 角。
•基坑周长约330米,开挖深度为20.3米。
年度 高处 坍塌 物体 起重 触电 总计
坠落
打击 伤害
2005 45.52 18.61 11.82 5.87 6.54 88.36
2006 41.03 20.61 12.79 8.78 6.20 89.41
全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统计(三) 事故部位分析(占死亡人数,%)
年度
洞口和 各类脚 安装、 安装、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