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正深基坑整体计算与单元计算的区别

合集下载

理正岩土常见问题-基坑支护

理正岩土常见问题-基坑支护

常见问题基坑支护1.基坑因各边土质条件不同,基坑深度不同,则产生土压力不同,软件在整体计算中如何考虑?答:划分成不同计算单元即可。

2. 5.2版比4.31版计算结果有差异,为什么?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五点:(1)4.3版的验算过程中没有考虑土钉本身的抗拉强度,而5.1版中是考虑了。

所以如果该工程正好是由这一条件为控制,所算结果自然不同,如要对比两个版本的计算结果,应该把5.1版钢筋直径加到足够大;(2)4.3版土条宽度是软件内部设定的,不能交互,而这一设定值是0.5,所以如要对比两个版本的计算结果,应把5.1版中土条宽度也设成0.5;(3)4.3版只用了全量法,所以如要对比两个版本的计算结果,5.1版中也应用全量法;(4)4.3版没有考虑“搜索最不利滑面是否考虑加筋”,所以如要对比两个版本的计算结果,在5.1版中该选项应该选否;(5)由于新规范中调整了钢筋的抗拉强度,这也是原因之一。

3.基坑软件整体计算,单元分区中是否加锚杆,对计算结果有影响吗?答:没有影响。

锚杆只在单元计算里起作用。

如要在整体计算中起作用,要在建模时在锚杆的位置加弹性支撑。

4.在基坑支护设计中,遇到主动区土体加固的情况,在计算中能否将主动区与被动区土体的C、Φ值分开输入?答:根据C、Φ值换算出被动土压力调整系数,在其他规范算法中输入此系数。

5.基坑软件排桩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计算时,地面超载何时对排桩计算不起作用?答:通常是当超载距坑边距离较大时,通常为距排桩1倍桩长以外的超载,由于应力的传递影响不到桩,所以对排桩内力没有影响。

6. 基坑软件中锚杆的刚度如何取?答:有四种方法:(1) 试验方法(2) 用户根据经验输入(3) 公式计算方法(见规程附录)(4) 软件计算。

具体做法是先凭经验假定一个值,然后进行内力计算、锚杆计算得到一个刚度值,系统可自动返回到计算条件中,再算;通过几次迭代计算,直到两个值接近即可,一般迭代2~3次即可。

理正学习笔记

理正学习笔记

理正深基坑--------------学习笔记 1、单元计算理正计算软件基于国家十种规范及规程来进行计算; 计算方法:2、整体计算支护结构的真三维有限元分析3、地面超载一般取一个均布荷载(值为10KPa ); 距离为距基坑底口的坑边距;如果坑边有道路的情况,则取一个集中荷载,荷载值取30KPa (主要考虑到泵车),而且集中荷载一定要考虑作用深度和作用宽度;4、单元计算基本信息中有2项是自动计算的1)嵌固深度2)冠梁刚度采用近似计算;冠梁侧向刚度估算公式:冠梁侧向刚度估算简图式中:K——冠梁刚度估算值(MN/m);a——桩、墙位置(m);一般取L长度的一半(最不利位置,从挠度的角度讲,梁中心的挠度最大)。

L——冠梁长度(m);如有内支撑,取内支撑间距;如无内支撑,取该边基坑边长。

EI——冠梁截面抗弯刚度(MN.m2);其中I表示截面对x轴的惯性矩(软件自动计算)。

注:冠梁的截面惯性矩I为IX,《软件说明》中对此值的说明有误,后续将纠正。

5、土层信息需要输入的土层信息1)土层厚度;2)土层的重度(γ=KN/M ³);3)土的粘聚力(C m=KPa);4)土体的内摩擦角(Φ=°);5)与锚固体的摩擦阻力(也叫做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q sik=KPa);6)填写土层信息时,土体一般采用水土合算,中砂、卵石采用分算。

6、土体的弹性抗力系数地基弹性系数的物理意义是土体在受到压力时,地基对压力的单位体积上的土体抗力值,单位kn/m3。

而地基的体积抗力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故就产生了地基弹性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 ,至于m 的取值可以查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摘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4.1.6土的水平反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宜按桩的水平荷载试验及地区经验取值,缺少试验和经验时,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m =0.2φ2−φ+cυb-------4.1.6式中:m-土的水平反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 /M 4);c 、φ—一土的粘聚力(kPa 。

理正岩土常见问题-基坑支护

理正岩土常见问题-基坑支护

常见问题基坑支护1. 基坑因各边土质条件不同,基坑深度不同,则产生土压力不同,软件在整体计算中如何考虑答:划分成不同计算单元即可。

2. 版比版计算结果有差异,为什么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五点:(1) 版的验算过程中没有考虑土钉本身的抗拉強度,而版中是考虑了。

所以如果该工程正好是由这一条件为控制,所算结果自然不同,如要对比两个版本的计算结果,应该把版钢筋直径加到足够大;(2) 版土条宽度是软件内部设定的,不能交互,而这一设定值是,所以如要对比两个版本的计算结果,应把版中土条宽度也设成;(3) 版只用了全量法,所以如要对比两个版本的计算结果,版中也应用全量法;(4) 版没有考虑“搜索最不利滑面是否考虑加筋”,所以如要对比两个版本的计算结果,在版中该选项应该选否;(5) 由于新规范中调整了钢筋的抗拉强度,这也是原因之一。

3. 基坑软件整体计算,单元分区中是否加锚杆,对计算结果有影响吗答:没有影响。

锚杆只在单元计算里起作用。

如要在整体计算中起作用,要在建模时在锚杆的位置加弹性支撑。

4. 在基坑支护设计中,遇到主动区土体加固的情况,在计算中能否将主动区与被动区土体的c、e值分开输入答:根据C、①值换算出被动土压力调整系数,在其他规范算法中输入此系数。

5. 基坑软件排桩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计算时,地面超载何时对排桩计算不起作用答:通常是当超载距坑边距离较大时,通常为距排桩1倍桩长以外的超载,由于应力的传递影响不到桩,所以对排桩内力没有影响。

6. 基坑软件中锚杆的刚度如何取答:有四种方法:(1) 试验方法(2) 用户根据经验输入(3) 公式计算方法(见规程附录)(4) 软件计算。

具体做法是先凭经验假定一个值,然后进行内力计算、锚杆计算得到一个刚度值,系统可自动返回到计算条件中,再算;通过几次迭代计算,直到两个值接近即可,一般迭代2~3次即可。

7. 单元计算中,内支撐的支锚刚度如何计算答:水平刚度系数kT计算公式:(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附录C). 2aEAs式中:kr——支撑结构水平刚度系数;a------ 与支撑松弛有关的系数,取〜;E——支撑构件材料的弹性模量(N/mm2);A——支撑构件断面面积(n?);L——支撑构件的受压计算长度(ni);s——支撐的水平间距(ni),在软件中交互;Se——计算宽度(01),排桩用桩间距,地下连续墙用1。

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

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

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摘要:一、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的定义与区别二、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的具体步骤和计算方法三、理正深基坑整体计算的具体步骤和计算方法四、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五、总结与展望正文:正文一、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的定义与区别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是土木工程中,针对深基坑工程设计的两种不同计算方法。

单元计算是指将深基坑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对每个单元进行力学分析计算;整体计算则是将整个深基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力学分析计算。

这两种计算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相转换,但大多数情况下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

二、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的具体步骤和计算方法1.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了解深基坑的形状、尺寸、土壤参数等信息。

2.将深基坑划分为若干个单元,通常为矩形或三角形。

3.对每个单元进行受力分析,包括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

4.根据单元的受力分析结果,计算每个单元的应力和变形。

5.对每个单元的应力和变形进行校核,确保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

三、理正深基坑整体计算的具体步骤和计算方法1.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了解深基坑的形状、尺寸、土壤参数等信息。

2.将深基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包括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

3.计算整体结构的应力和变形。

4.对整体结构的应力和变形进行校核,确保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

5.根据整体计算结果,调整深基坑的设计方案,以满足工程安全、经济、合理的要求。

四、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某深基坑工程,由于施工现场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整体计算。

项目工程师采用了单元计算方法,将深基坑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对每个单元进行力学分析计算。

通过这种方法,既保证了工程的安全性,又提高了工程设计的效率。

五、总结与展望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是深基坑工程设计中两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单元计算适用于施工现场条件限制、整体计算复杂的情况;整体计算则适用于对整个深基坑的安全性、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工程。

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

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

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深基坑是指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当地下水位高于地面或者需要挖掘超过6米深的基坑时所采取的一种施工措施。

深基坑的相关计算包括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两个部分。

1.地下水的影响:深基坑内部由于存在地下水,水压会对基坑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计算地下水水压力以及水压力的分布情况。

2.土体的力学特性:深基坑开挖时,土体会受到应力改变的影响。

因此需要计算土体的强度参数,包括摩尔库仑强度、内摩尔摩擦角等。

3.深基坑结构的稳定性:深基坑除了开挖所需的土方工程外,还需要设计支护结构来维持基坑的稳定。

因此,需要计算深基坑结构的稳定性,包括土体和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变形情况等。

4.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控制:在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土体和支护结构会发生一定的变形。

因此,需要计算变形控制指标,如挠度、沉降等。

整体计算是指对整个深基坑的力学特性和结构稳定性进行综合计算和分析。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计算:1.地下水压力的变化分析:深基坑附近的地下水位不断变化,因此需要计算地下水压力的变化分布情况,以及对深基坑的影响程度。

2.土体变形的分析:深基坑的开挖会导致土体的变形,因此需要计算土体的变形情况,包括沉降、收敛、位移等。

3.支护结构的设计:深基坑需要设计支护结构来保证基坑的稳定。

因此,需要计算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以及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4.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评估:深基坑的施工是一个复杂且危险的过程,因此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通过计算和分析深基坑的力学特性和结构稳定性,可以评估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深基坑的计算可以分为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两个部分。

通过对深基坑内部力学特性和结构稳定性的计算和分析,可以指导深基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并确保深基坑的安全可靠。

理正软件学习指南1[1]

理正软件学习指南1[1]

第二章单元计算2.1使用手册2.1.1总体介绍单元计算的总界面为:1.单元计算的操作流程:设定工作目录--> 进入单元计算--> 选择支护类型--> 交互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 交互原始数据或读入数据--> 各种计算--> 施工图前处理--> 施工图--> 生成报表--> 数据文件存盘--> 退出。

2.工作目录本系统要求设定一个工作目录,计算中所生成的中间文件,原始数据文件,结果文件等均生成在此工作目录下。

同一个工作目录下可做任意多个单元的计算,只要在系统提示存盘时起不同的文件名即可。

3.支护类型单元计算的支护类型有排桩、连续墙、水泥土墙、土钉墙、天然放坡五种。

支护结构选型可参照《规范》3.3。

可通过下列工具条切换,也可通过菜单切换。

4.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可参照《规范》3.1,在下图所示的工具条中交互。

5.数据保存单元计算的数据可以保存到磁盘上。

原始数据:系统规定文件名为*.DYD;计算结果数据:保存与原始数据同名的*.DY A文件中;包括内力计算结果、选筋结果及其它计算结果。

数据文件的读、写通过“文件”菜单中的“读入数据...”、“保存数据...”功能实现。

6.显示控制可通过“显示控制”菜单中的功能打开或关闭工具条、状态条;也可调整图形窗口与交互窗口的大小;还可调整图形窗口中图的显示状态。

2.1.2排桩1.排桩设计的操作流程:基本数据交互--> 嵌固深度计算--> 结构计算-->截面计算-->锚杆计算--> 抗倾覆验算-->整体稳定性验算-->抗隆起验算-->抗管涌验算--> 选筋-->锚杆选筋-->冠梁信息-->环梁信息-->生成施工图-->查看施工图--> 生成报表--> 查看报表。

因为各个步骤的操作都非常简单,此处不再逐一说明,只将特别注意的几点说明如下。

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

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

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摘要:I.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的定义与区别A.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B.理正深基坑整体计算C.两者的区别II.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的方法与步骤A.计算前的准备工作B.单元计算的具体步骤C.结果分析与调整III.理正深基坑整体计算的方法与步骤A.计算前的准备工作B.整体计算的具体步骤C.结果分析与调整IV.理正深基坑计算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A.工程背景与问题B.计算过程与结果C.实际应用效果与意义正文: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是深基坑工程中两项重要的计算工作。

通过这两项计算,可以评估深基坑的稳定性,为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但许多工程人员对这两项计算存在误解,认为它们是同一概念,其实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是指将深基坑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对每个单元进行稳定性分析。

这种分析方法主要关注单元内的力学平衡,通过计算单元的抗滑力、抗倾倒力等参数,判断单元的稳定性。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容易掌握,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深基坑。

但缺点是忽略了单元之间的相互影响,可能会导致整体稳定性分析的不准确。

与之相比,理正深基坑整体计算则更加复杂。

它是在单元计算的基础上,考虑所有单元之间的相互影响,对整个深基坑进行稳定性分析。

这种方法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计算过程更复杂,但分析结果更加精确。

整体计算的结果可以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适用于对工程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在实际工程中,理正深基坑计算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深基坑的稳定性。

例如,在某个工程中,通过理正深基坑整体计算,发现某个部分的稳定性不足,工程人员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是深基坑工程中两项不可或缺的计算工作。

通过这两项计算,工程人员可以全面评估深基坑的稳定性,为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

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

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
(实用版)
目录
1.理正深基坑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2.理正深基坑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的区别
3.理正深基坑弹性计算方法的具体应用
4.结论
正文
理正深基坑是指在土体深处进行的开挖工程,其深度远超常规基坑,因此需要特殊的计算方法和工程技术来进行设计、施工和安全监控。

在理正深基坑的计算方法中,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是两种常用的方式。

单元计算是指将深基坑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对每个单元进行独立的计算和分析。

这种方法适用于基坑形状复杂、土体性质差异较大或者施工条件不同的情况。

通过单元计算,可以更精确地考虑每个单元的受力情况和变形特性,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与之相比,整体计算则是将整个深基坑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计算和分析。

这种方法适用于基坑形状简单、土体性质均匀的情况。

通过整体计算,可以简化计算过程,降低计算的复杂度,但可能会忽略掉某些局部的特殊情况,导致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略有降低。

在理正深基坑的弹性计算方法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弹性理论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可以考虑土体的弹性特性和基坑的变形特性,从而更准确地预测基坑的变形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理正深基坑的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应根据基坑的实际情况和计算要求来确定。

第1页共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两者的计算对象和计算方法不同
单元计算:以单桩或单位宽度的地下连续墙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常用方法有经典方法和弹性方法。

整体计算:以整个基坑体或整个基坑支护结构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一般都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很难手工简化计算。

有限元的计算主要有两种模型:全有限元分析及支护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②考虑的因素不同
单元计算中,对支撑结构的刚度,不容易确定。

因为支撑结构的刚度不仅与本身有关,也与周围杆件和边界条件有关,在单元计算中不能考虑周围杆件对其刚度的影响。

同时,也不能考虑基坑变形的影响,因为在不同工况下发生变形后,支撑结构的刚度是随施工过程不断变化的。

这在单元计算是无法考虑的。

整体计算中,可考虑周围支护构件、内撑构件、施工工况对基坑支护结构的位移、内力的影响。

③计算的结果不同
单元计算中,有支护构件的内力、配筋计算、锚杆计算、稳定计算等结果。

无内撑结构的结果。

整体计算中,有支护构件、内撑构件的位移、内力结果,未进行锚索(杆)及稳定验算。

更多常见问题解答,请访问理正论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