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魂》教案
中国军魂,教案

篇一:2014年下学期九年级教案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第1课教学内容:1、唱歌《游击队歌》2、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教学目标:知识:能用轻巧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
能力:以视、听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歌曲要素与情感表达的手段。
情感:通过演唱和欣赏教学,使学生了解在日寇侵略、国土沦丧的危急时刻,全国军民团结一心、奋勇杀敌的斗争历史,感受游击健儿勇敢顽强、机智灵活的形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学生聆听。
教师提问:①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的曲名吗?②歌曲是什么风格?(2)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进行曲的特点吗?进行曲具有强弱分明、雄壮有力、结构规整等特点,一般具有明显的行进节奏。
2、学唱《游击队歌》(1)节奏练习(2)视唱a段旋律,教师提问:这段旋律是什么调式?(3)学生边看谱边聆听《游击队歌》a段。
教师提问:①歌曲的力度、速度有什么特点?②为什么要运用这种力度、速度来演唱?(4)师生交流①歌曲演唱力度开始较弱,随后渐强,声音轻巧、灵活,富有弹性;以中速演唱;具有进行曲风格。
②歌曲刻画了游击队员勇敢顽强、机智灵活的形象,演唱时,声音应轻巧、灵活而富有弹性。
(5)按节奏朗读a段歌词,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节奏准确,咬字清晰;声音要有气息的支持,才能轻而不虚。
(6)学唱a段歌词,应用轻巧、灵活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7)学生边看谱边聆听《游击队歌》b段。
(8)教师提问:b段旋律有哪些变化?(9)师生交流:b段前面两个乐句,多次使用同音重复,节奏与a段形成对比;歌曲最后两个乐句重复了a段素材,与之形成呼应。
(10)学生学唱b段歌词。
(11)学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3、拓展练习(学唱三部合唱片段)(1)教师用钢琴弹奏低声部,演唱第一声部,学生学唱第二声部,师生合作,感受合唱的魅力。
(2)学生也可自主选取一个声部进行学唱,三个声部相互配合演唱这两个乐句,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九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第一课《游击队歌》 1 课时授课目的1、可以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游击队歌》认识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2、感觉体验《游击队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味,可以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3、积极参加歌唱、聆听、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
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立力,依照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创作表现歌曲。
授课要点1、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境地。
2、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授课方法感觉、体验式欣赏法,启示、引导式授课法,自主、创新式学习法。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黑板,打击乐器授课过程一、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导入新课1、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
(一)初次欣赏,整体感觉(二)二次欣赏,解析歌曲音乐要素:旋律:流畅、轻快——表现:战士的机智、灵巧。
速度:轻快——表现:热情、积极。
节奏: 4音乐特色:弱起小结、节奏密集、富于变化,表现作战深入仇家后方、神出鬼没。
(三)再次欣赏,划分结构A段(第 1~8 小节 )采用了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军号式的光明音调。
它巧妙地、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坚毅、机智灵巧、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
B段(9-16小节)分两大乐句.第一乐句的节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得沉着、坚定。
其旋律线先抑后扬,并在句尾出现离调。
这所有与前段形成鲜亮比较,进一步展现了游击战士坚定、勇敢、豪迈、乐观的精神容颜。
第二乐句再现了 A 段的第二乐句,从而与第一乐段形成一。
在这里,特别清楚地表达了游击战士抗战终究的信心。
歌曲的音域、演唱力度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解析:①44②44音域:① 由低音区经四度跳进到中音区,旋律线曲折② 中音区旋律线条平稳力度:① 中弱、轻快地、有弹性地② 中强、饱满、洪亮、声音坚定师:划分结构,你认为可分为几段?——两段学唱( 1)掌握歌曲的节奏《游击队歌》的节奏爽朗、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拥有鲜亮的进行曲风格。
中国军魂 教案

中国军魂教案
教案标题:中国军魂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军魂的内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军魂的认同和尊重;
3.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1. 中国军魂的内涵和特点;
2. 中国军魂对国家和人民的意义;
3. 如何培养和传承中国军魂。
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军魂的深层含义;
2. 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设备;
2. 班级墙报、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3. 中国军魂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源。
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中国军魂相关的视频或音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了解中国军魂:介绍中国军魂的内涵和特点,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呈现,让学生对中国军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探讨中国军魂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军魂对国家和人民的意义,通过小
组讨论、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
4. 分析中国军魂的传承:介绍中国军魂的传承方式和途径,鼓励学生思考如何
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中国军魂;
5. 激发爱国情感:通过故事、影视剧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奉献精神,让学生感受中国军魂的伟大力量;
6.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强化对中国军魂的认同和尊重。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了解更多中国军魂的相关知识,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研究或展示
活动;
2. 可以邀请退伍军人或军事专家到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军魂;
3. 组织学生参观军事博物馆或举办红色教育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军魂的
伟大历史和文化底蕴。
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 军旅之歌教案之军旅之歌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播放歌曲《中国军魂》
学生随歌曲进入教室
初步感受音乐
导入新课
1、观看电视连续剧《亮剑》片段, 结合画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思考问题并讨论回答
激发学生的探究心 理
2、了解进行曲
学生介绍
让每个学生都能参 与课程
讲授新课
1、介绍进行曲
听音乐感受其独特的音 乐风格
7、教师伴奏
学生学唱
拓展训练
欣赏《中国军魂》
听辨歌曲主题
深入体会歌曲
2、欣赏《中国军魂》,能够听辨歌曲的主题,能运用进行曲的知识分析所欣赏音乐 的主要特点。
3、会背唱《一二三四歌》,能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歌曲表情需要,运用饱 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表达解放军战士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中国军魂》,能够听辨歌曲的主题
教学难点:能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歌曲表情需要,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 情的声音演唱歌曲《一二三四歌》
对音乐知识进一步 了解,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2、介绍合唱的几种表现形式
3、欣赏歌曲《中国军魂》,教师介 绍作品
感受作品的情绪及要表 达的情感
加深学生对音乐作 品及主题的认识
4、欣赏《中国军魂》主歌》
学生欣赏
初步感受歌曲
6、介绍歌曲
学生谈感受
进一步感受歌曲
锦州市第十八中学七年级音乐导学案
上课时间
3月8日
课题
军旅之歌(一)第1课时
累计3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军旅歌曲的欣赏及演唱,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情感,并 使学生对军旅歌曲风格有所体验,感受解放军战士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精神 风貌和乐观态度。学习解放军为祖国、为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增强国防意思。
中国军魂教案

中国军魂教案教案主题:中国军魂学科:语文年级:初中课时:1节课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中国军魂,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中国军魂的理解。
2. 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中国军魂。
3. 能够通过学习中国军魂,增强爱国情感,发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军魂的内涵和价值,理解中国军魂对于强国兴军的重要意义。
2. 通过阅读带有中国军魂元素的文章,体会中国军魂的力量和精神。
教学难点:1. 能够理解中国军魂具有坚定的信仰、激情伟力和奉献精神等方面的特质。
2. 能够通过阅读文章准确捕捉与中国军魂相关的比喻、暗示等语言表达,并认识到这些语言表达的思想内核。
教学方法:1. 演讲式教学。
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阐述中国军魂的内涵和价值,让学生对中国军魂有初步了解。
2. 朗读式教学。
通过朗读带有中国军魂元素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语言和情感上感受中国军魂的力量和精神。
教学过程:Step1. 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工具播放一段有关中国军魂的视频或图片,并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中国军魂,它包含哪些特质。
Step 2. 演讲式教学(15分钟)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阐述中国军魂的内涵和价值,让学生对中国军魂有初步了解。
在讲解中,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军魂是指爱国主义精神在军人身上的体现,具有坚定的信仰、激情伟力和奉献精神等方面的特质。
2. 中国军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队建设的精华,也是中国强军之路的重要支撑。
3. 发扬中国军魂是强国之志,壮军之道,是中国军队建设和军事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Step3. 朗读式教学(30分钟)选择一篇文学作品,要求其带有中国军魂元素,比如《五星红旗永不倒》或《我和我的祖国》等。
让学生依次朗读课文,并听取老师的点评。
在点评中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表达。
让学生准确捕捉与中国军魂相关的比喻、暗示等语言表达。
2. 内容理解。
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语言表达的思想内核,感受中国军魂的力量和精神。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泾川二中音乐学科教案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第一课时主备人:薛敏审查人:音乐备课组备课组长:薛敏教务处审核:教学内容:唱歌《游击队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塑造的机智、勇敢、紧张、愉快的游击战士形象。
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形象地歌唱,生动表现歌曲内容。
3.借助歌曲展开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引发学生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
教学难点: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方法:教法:欣赏法、演示法、讲授法学法:欣赏法、视唱法、练习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播放影片《举起手来》片段(借助影片熟悉战争年代的特定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热情。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影片吗?生:抗日战争时期师:影片片段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首革命题材的歌曲——《游击队歌》。
(二)新课教学1.作者简介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湖南邵阳人。
他有许多著名的作品,被我们所熟知的有《天涯歌女》、《嘉陵江上》、《四季歌》、钢琴曲《牧童短笛》、管弦乐曲《森吉德玛》,还有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游击队歌》。
2.认识节奏型师: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节奏型X X X X X X X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师:如果我们把时值和速度用高低快慢来区分的话,时值越高,速度越快,16分音符的速度比8分音符快一倍,8分音符的速度比4分音符的速度快一倍。
3.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游击队歌》。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听这首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播放歌曲)生:弱起师:非常好,这首歌曲的第一小节是弱起小节,如果乐曲从小节的若拍或弱位置开始,而且第一小节的拍型总时值不完整,就叫做不完整小节或弱起小节。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教学设计《游击队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
【过程与方法】能积极参与听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并从中体验上音乐课的乐趣。
【知识与技能】能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来背唱《游击队歌》。
教学重难点: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
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小卡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播放视频《咱当兵的人》,师生一起跟唱,体验军旅歌曲的特点。
(军旅歌曲大多反映了军人热情、乐观、坚强、豪迈的性格,同时,它也表达了人们对军人的一种情感。
)2.介绍作曲家和创作背景,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听赏不同演唱形式的《游击队歌》①听赏合唱版本《游击队歌》,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
通过一些影视作品,如《地道战》《南京大》《铁道游击队》等,联合所了解的历史,谈谈歌曲的时代背景,游击队员的作战方式,学生眼中的抗日战争。
②观看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片段,再一次听赏《游击队歌》。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旋律采用级进、四度跳进逐渐上行的写作手法,节奏紧密、富于变化。
歌曲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生动刻画了游击战士坚强、勇敢、豪迈、乐观的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③聆听《游击队歌》(轮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表现形式以及音乐的艺术魅力。
帮助学生分析歌曲的几种演唱形式,区分合唱与齐唱、轮唱与重唱、领唱与独唱。
3.学唱歌曲:①学生轻声视唱旋律,注意后拍起唱的弱起节奏。
②随琴用lu模唱旋律,声音要求轻巧、有弹性。
③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④学生跟琴唱词。
4.分析歌曲结构:①分析歌曲结构(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A—B—A)②歌曲第一乐段的旋律、节奏特点,接纳什么样的声音演唱? (旋律:级进、四度跳进逐渐上行。
中国军魂教案

《我国军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了解我国军魂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 掌握我国军队的历史发展脉络和主要成就。
-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堂讲授、图片展示、视瓶播放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
- 引导学生撰写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和总结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激发学生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 培养学生的军人气质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弘扬我国军队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我国军魂的内涵和体现。
- 我国军队的历史发展成就和重要战役。
2.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军魂的精神实质。
- 如何引导学生将我国军魂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讲解我国军魂的内涵、历史发展和重要意义等基础知识。
2. 案例分析法-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我国军魂的体现和作用。
3. 小组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4. 多媒体教学法- 运用图片、视瓶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5. 实践教学法- 组织学生参观军事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实地感受我国军魂的力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激昂的我国军队阅兵视瓶,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提问学生:看完这段视瓶,你们有什么感受?我国军队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 引导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国军魂。
(二)讲授新课1. 我国军魂的内涵- 讲解我国军魂的定义,即我国军队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它包括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等核心价值观。
- 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故事,阐述我国军魂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军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唱《中国军魂》,并且能够说出歌曲的音乐风格和包含的感情,用自信、积极向上的声音合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活动探究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中国军魂的内涵,提高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积极奋发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通过歌曲学唱、经典台词回顾以及经典片段的欣赏、模仿表演等活动,体会“亮剑”精神。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师:我相信很多同学都看过《亮剑》这部非常经典的电视剧,那么同学们知道它是属于哪种题材的电视剧吗?
生:……
师总结:抗日体裁,包含英雄主义、友情、爱情等等(简单介绍电视剧及主要演员——李云龙的扮演者李幼斌)。
2、接下来老师要和大家分享在电视剧中老师最喜欢的一句台词: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要求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和气势朗读一遍)
师总结:台词在电视剧中能够真实鲜活的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主人公李云龙的这种“亮剑”精神彰显了伟大的中国军魂。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电视剧《亮剑》的主题曲《中国军魂》。
三、新课教学
1、完整聆听第一遍歌曲,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引导学生分析作品音乐情绪、风格、演唱形式。
(四四拍、中速、进行曲风格、男声合唱)
2、介绍电视剧音乐相关知识。
3、教师范唱。
4、教唱歌曲。
5、学生跟着音乐有感情的合唱歌曲.
四、音乐实践表演活动
1、《亮剑》经典片段欣赏与模仿——李云龙舍妻炸城楼。
人物:李云龙、秀芹、和尚、日本军官……
地点:城楼
事件:新婚期李云龙妻子秀芹被日本人抓住做人质,李云龙带领独立团前去营救。
2、播放经典片段视频。
3、分析四位主角当时语气情绪变化,请四位同学进行表演模仿。
(同时播放《亮剑》中突围背景音乐)
4、老师总结学生表演情况,并互相评价。
五、小结
同学们,打仗需要亮剑精神,生活学习需要亮剑精神,社会人生需要亮剑精神,中考更需要有亮剑精神,逢敌必亮剑,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气势。
我们就该拥有这样一种气势,吞天地、贯长虹,浩然不止。
学习了这节课,你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亮剑”精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