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谱-仙翁操

合集下载

古琴指法及符号图表

古琴指法及符号图表

古琴指法及符号图表古琴指法及符号减字谱的指法符号,是由文字谱的谱字减笔缩写而来的,开始较繁,各谱使用也不一致。

经历代琴家的改进,废弃不用的,归并同类的,简化复杂的,逐步统一起来,到清末已相当规范。

《琴学入门》所用的谱字,仅112个,其他各谱也大体相同。

在改进记谱后,还可减去一半,大约采用四五十个符号,就可以代替。

精简部分,大多是右手的复合指法和左手的装饰指法。

减字谱的谱字,也就是指法符号,大多和现代汉语相吻合,现分三类叙述如下:(1)古琴右手指法符号弹琴是用左手按弦,右手弹弦,弹的部位,一般在岳山与一徽之间,高音区的按音亦可在一徽左右,以便取音柔和。

右手向徽弹出叫“出”,向身弹入叫“入”。

不论弹入弹出,都略倾向琴面,音较丰满。

且入弦勿深,一般不要超过指尖或甲背的三分之一。

弹弦只用大、食、中、名四指,小指禁而不用故叫禁指。

四个指头分别向两个方向弹入弹出,产生了擘、托、抹、挑、勾、剔、打、摘等八种指法,叫右手基本八法,其余复合指法、特殊节奏及和声指法,都是由这八种基本指法演变或组合而成。

,尸(擘):用大指甲背弹入,大指中末二节微弯,仰卧掌下,弹时急倒竖,虎口放开,其运动在中节与腕力并用。

食中名三指平直,中节粘连,末节参差。

禁指微翘,甲尖稍仰。

乇(托):大指倒竖,虎口张开,先肉后甲,向外托出。

其运动在中节与腕力并用。

弹后大指仍伏掌下,食中名三指平直,中指中末二节稍低于食名二指,指缝稍开,禁指如前。

木(抹):用食指弹入,先肉(触弦)后甲(拨弦)。

食指屈其根节,伸其中末二节,大指中末二节微弯,侧伏于食指下,指尖距食指约一弦。

每抹入必将食指箕斗落在大指甲尖抵住。

其运动在食指中末二节之力。

中名二指俱平直,指缝稍开,高低参差,禁指如前。

(挑):用食指甲背弹出。

食指屈其中末二节,大指微弯,以甲尖抵住食指箕斗,向外挑出。

其运动在食指中末二节,大指帮贴用力。

中名二指微弯,余势与抹同,禁指如前。

勹(勾):用中指弹入,先肉后甲。

古琴减字谱、指法大全(建议收藏)

古琴减字谱、指法大全(建议收藏)

古琴减字谱、指法⼤全(建议收藏)减字谱:⼜称指法谱,是中国古琴的⼀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

因为它是将古琴⽂字谱的指法、术语减取其较具特点的部分组合⽽成,故名“减字谱”。

减字谱是对⽂字谱记谱法的⼀次重⼤改⾰,是⼀种沿⽤千年⽽未被取代的古⽼记谱法。

由唐末琴家曹柔创⽴的古琴⽂字谱,是由⽂字谱减化⽽来。

这种记谱法使⽤减字拼成某种符号记录左⼿按弦指法和右⼿弹奏指法,它是⼀种只记录演奏法和⾳⾼,不记录⾳名、节奏的记谱法,其特点为:“字简⽽义尽,⽂约⽽⾳赅”。

减字谱指法符号简释⼤全⼀.⾳⾊符号 :散⾳。

即弹奏空弦。

:泛⾳。

左⼿指当琴徽处轻轻⼀点,右⼿同时弹弦。

:按⾳。

左⼿在琴⾯上按弦⽽弹。

按⾳弹法不在某⼀⾳或段落前注明。

:泛起。

泛⾳句或泛⾳段落开始。

:泛⽌。

泛⾳句或段落⽌。

⼆.右⼿指法 :擘。

⼤指向内弹。

:托。

⼤指向外弹。

:抹。

⾷指向内弹。

:挑。

⾷指向外弹。

:勾。

中指向内弹。

:剔。

中指向外弹。

:勾剔。

勾剔连作。

:打。

名指向内弹。

:摘。

名指向外弹。

:历。

⾷指连挑两弦或三弦,与挑的区别在于历的节奏较快。

 :急历。

⾷指连挑两弦或三弦,历的弹法⽐挑的节奏快,急历更有强调快弹的意思。

左⼿“跪”的古写法符号与右⼿“急历”符号相同。

:蠲。

在同⼀弦上急速抹勾,连续出⼆声,这是蠲⼀根弦的弹法。

如果是蠲两根弦,并不是按前法先后连作两次,⽽是在急速连抹相邻的两根弦后,名指随即捂住前⼀弦的余⾳。

这两种弹法的蠲节奏相近,弹奏动作则完全不同。

:轮。

在同⼀弦上急速摘、剔、挑,连续出三声。

:半轮。

在同⼀弦上摘、剔,连续出⼆声,其速度通常会⽐全轮慢。

、:琐、长琐。

在同⼀弦上急速剔、抹、挑三声为琐,若继⽽连续抹挑数声为长琐,长琐可加⾄六到⼗三声,通常七声使⽤较多。

、 :如⼀声。

在此符号之前的两声(有时也会数声)要同时弹出。

如相差⼋度时的按、散⾳⽤剔弹出,如同⼀声。

有时急速弹出的前后两声或数声也称作“如⼀声”。

乐以忘忧的现代人物

乐以忘忧的现代人物

乐以忘忧的现代人物张俊波,福州人,出生于1969年。

现为福建省古琴协会会长、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闽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古琴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闽南师范学院文学院客座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儒家乐教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古琴考官;龙人古琴研究院研究员。

在南后街的福建非遗博览苑里,一阵古琴声悠悠入耳,沿着“咿呀”作响的木梯登上小阁楼,掀开垂帘,一位身穿短衫、神态儒雅的长者正在细致地指导学生弹奏古琴。

暖暖的阳光穿过嫩绿的枝叶,透进窗棂,显得安然、沉静、悠远。

古琴,亦称瑶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

2003年,古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掀开传承新篇章。

坐在琴室,伴着学生空灵的琴音,张俊波沏了一壶白茶,将其与古琴的不解之缘娓娓道来。

他18岁开始学琴,先后拜入古琴大家李禹贤、成公亮门下,一晃眼就是30余年。

有人曾评价张俊波的琴“技近乎道”,他却只想好好做一个“传承人”,以弘扬古琴文化为毕生追求,乐在其中而忘却烦忧。

张俊波与古琴结缘,还要从他17岁时说起。

那时,张俊波从广播剧《高山流水》中听到《泣颜回》《高山》《流水》三首古琴曲,独特的音韵深深地吸引了他,从那一刻起,他迷上了古琴。

古琴究竟是什么?一无所知。

张俊波利用业余时间,搜寻一切与古琴有关的信息,还去福建省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和音响资料。

他至今还记得,当时看过《古琴初阶》《古琴曲汇编》《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古琴曲集》及《琴曲集成》等书籍。

“我对古琴书籍的执着探寻甚至征服了古籍部的工作人员,读到许多不向公众开放的古代线装琴谱,也许是这些琴谱太少有人问津了,连管理员看我的眼神都是怪怪的。

”看多了,手就痒,买一张古琴就成了张俊波最大的梦想。

好在,父母十分支持他,可跑遍福州乐器行都没见到卖古琴的。

就在沮丧万分之际,张俊波从广播里得知贵州有一位农民李光宇能制作古琴,于是马上写信给电台主持人“于山”,询问对方的联系方式。

一张图学会古琴54种指法(值得收藏)

一张图学会古琴54种指法(值得收藏)

⼀张图学会古琴54种指法(值得收藏)减字谱:⼜称指法谱,是中国古琴的⼀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

因为它是将古琴⽂字谱的指法、术语减取其较具特点的部分组合⽽成,故名“减字谱”。

由唐末琴家曹柔创⽴的古琴⽂字谱,是由⽂字谱减化⽽来。

这种记谱法使⽤减字拼成某种符号记录左⼿按弦指法和右⼿弹奏指法,它是⼀种只记录演奏法和⾳⾼,不记录⾳名、节奏的记谱法,其特点为:“字简⽽义尽,⽂约⽽⾳赅”。

减字谱是对⽂字谱记谱法的⼀次重⼤改⾰,是⼀种沿⽤千年⽽未被取代的古⽼记谱法。

苏宁拼购节,定⾦10倍翻⼴告1、散:只⽤右⼿演奏,左⼿不触弦。

展开剩余90%2、托:右⼿⼤指向外弹出。

此⼿势称为“虚庭鹤舞”、“风前鹤舞”。

3、擘(劈):右⼿⼤指(⽤指甲)向内弹⼊。

注:(托、擘)两⼿势的要义是触弦果断,但同时要松。

4、抹:右⼿⾷指向内弹⼊。

此⼿势称为“鹤鸣在阴”。

5、挑:右⼿⾷指向外弹出。

注:(抹、挑)两⼿势的要义是:⾷指触弦应和拇指的托擘⼀样坚定,但不可过急,动作应平滑。

6、勾:右⼿中指向内弹⼊。

称之为“孤鹜顾群”势。

7、剔:右⼿中指向外弹出。

注:(勾、剔)两⼿势的要义是:中指的弯曲应如野鸭的脖颈⼀样:弯曲⽽不可⽣硬有⾓,弯曲过度则触弦过急。

8、打:右⼿⽆名指向内弹⼊。

称之为“商⽺⿎舞”势。

“商⽺”是⼀种传说中的鸟,据说只有⼀条腿。

9、摘:右⼿⽆名指向外弹出。

注:(打、摘)两⼿势的要义是:与⾷指中指平滑的动作相反,名指的触弦应短⽽脆。

10、全扶:⾷、中、名三指各⼊⼀弦,同时弹奏出⼀个声⾳,称为“风送轻云”势。

11、历(度):右⼿⾷指轻轻地依次向外挑两到三根弦。

注:(全扶、历)均应触弦轻且细腻,这样声⾳才能融为⼀体。

12、撮:和弦性质,两⼿指分别拨动两弦,使之同时发声(需要拨动的弦数分别写在“撮”的减字“早”的竖划之两侧)。

称之为“飞龙拿云”势。

⼀般的撮为“托勾”,相反的是“擘剔”,称为“反撮”(“反撮”的写法是在撮的减字上⽅写⼀“反”字)。

古琴减字谱对照表

古琴减字谱对照表

古琴减字谱对照表古琴学习古琴的减字谱也是指法符号,每个部分都是文字的缩写而来,历史上早期的古琴谱是比较繁琐的,后来经过历代琴家的改进,逐步统一,到清末时期已经相对规范。

《琴学入门》是初学者习琴很好的入门资料。

减字谱可以和现代汉语相吻合,取汉语整个字的一半或偏方部首。

顾梅羹先生的《琴学备要》已谈及指法是用来表达意境的技巧,释及细微,各家各谱自有其取音之法,会有些差异解释和用法不同,务必字字分清,不可牵混假借忽略过去。

一、古琴减字谱怎么看?二、音色符号:散音。

即弹奏空弦。

:泛音。

左手指当琴徽处轻轻一点,右手同时弹弦。

:按音。

左手在琴面上按弦而弹。

按音弹法并不在某一音或段落前注明。

:泛起。

泛音句或泛音段落开始。

:泛止。

泛音句或泛音段落停止。

三、古琴右手指法弹琴是左手按弦,右手弹弦,弹的位置在岳山和一徽之间,高音区的按音也可在一徽左右,以便取音柔和,右手向徽弹出叫“出”,向身体弹入叫“入”,不论弹出弹入,都略倾向琴面,音就会丰满。

且入弦勿深,一般不超过指尖或甲背的三分之一。

右手弹弦只用大、食、中、名指,小指不用故叫禁指。

四个指头分别弹入和弹出,产生了尸(擘)、乇(托)、木(抹)、乚(挑)、勹(勾)、(剔)、丁(打)、(摘)等八种基本指法,叫右手基本八法,其余的复合指法、特殊节奏及和声指法,都是由这八种指法演变或者组合而成。

尸(擘):大指向身体内入弦,大指中末二节微弯,仰卧掌下,弹时急倒竖,虎口放开,中节和碗里并用。

食、中、名三指平直,中指粘连,末节参差,小指微翘,甲尖稍仰。

弹的即时不宜太重,取清脆之音。

乇(托):大指倒竖,虎口张开,先肉后甲,向外出弦。

其运动在中节与碗力并用。

弹后大指仍伏掌下,食中名三指平直,中指中末二节稍低于食名二指,指缝稍开,小指微翘,甲尖稍仰。

木(抹):用食指向内弹入。

先肉(触弦)后甲(拨弦),食指屈其根节,伸其中末二节,大指中末二节微弯,侧伏于食指下。

指尖距食指约一弦。

每抹入必将食指箕斗落在大指甲尖抵住。

《神奇秘谱》

《神奇秘谱》

《神奇秘谱》《神奇秘谱》臞仙神奇秘谱序粤自苍精之君,按五行之德,以定五音,乃制琴瑟,始有琴焉。

赤精之君,削桐为琴,绳筋为弦,而又继其制也。

轩皇以递钟之琴会神灵于西山,以歆神明之德,此三圣之所兼备也。

然琴之为物,圣人制之以正心术、导政事、和六气、调玉烛,实天地之灵器,太古之神物,乃中国圣人治世之音,君子养修之物,独缝掖黄冠之所宜。

索(奈)何俗浇道漓,淳风斯竭,致使白丁之徒、负败之辈、娼优之鄙、夷狄之俗、恶疾之类,一概用之,曾无忌惮,乃致妖气侵淫,厌毁神物。

斯琹之不祥,物之不幸。

贵物贱用,道有不古者矣。

刘向曰:“贵物不加于臣下,礼乐不陈于四夷”,况其琴乎?予乃恻然兴慨,每为痛惜。

于是拯颓风于既往,追太朴于将来,故作是序以正之,使师之所授者,必择其人而传焉,故无诋毁于玄造,而皇大音之妙也。

然琴谱数家所载者,千有余曲,而传于世者,不过数十曲耳。

不经指授者恐有讹谬,故不敢行于世以误后人。

予昔亲受者三十四曲,俱有句点,其吟猱取声之法,徽轸之正,无有吝讳,刊之以传,后学观是谱皆自得矣,非待师授而传也。

诚为万金不传之秘。

止上卷《太古神品》一十六曲乃太古之操,昔人不传之秘,故无点句,达者自得之。

是以琴道之来,传曲不传谱,传谱不传句。

故嵇康终其身而不传,伯牙绝其弦而不鼓,是琴不妄传,以示非人故也。

予谓《琴操》泯于世者多矣,遂名琴生桂岩李吉之、兰谷蒋怡之、竹汉蒋康之、玄圃何勉之、静菴徐穆之五人,屡更其师而受之,而琴道乃正。

大概其操间有不同者,盖达人之志也,各出乎天性,不同于彼类,不伍于流俗,不混于污浊,洁身于天壤,旷志于物外,扩乎与太虚同体,泠然洒于六合,其涵养自得之志,见乎徽轸、发乎遐趣、诉于神明、合于道妙,以快己之志也,岂肯蹈袭前人之败兴而写己之志乎?各有道焉。

所以不同者,多使其同,则鄙也,夫细之甚也。

今是谱乃予昔所受之曲,皆予之心声也,其一字一句,一点一画,无有隐讳。

其名鄙俗者,悉更之以光琴道,故不凡于俗,刊之以传于世,使天下后世共得之,故不致泯于后学。

仙翁操

仙翁操

仙翁仙翁那得道的仙翁——漫谈琴曲《仙翁操》宋大年《仙翁操》与陈抟琴曲《仙翁操》最早见于《东皋琴谱》,现在我们弹奏的这首《仙翁操》是清末的抄本,配有唱词。

此曲不仅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传统开指小曲,而且还可以作为按音调弦法来使用,因其散音按音相间弹奏出的音响效果颇像“仙翁”两字的读音,所以得名《仙翁操》。

要了解《仙翁操》这首琴曲,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下唱词中所提到的仙翁陈抟。

陈抟,字图南,赐号“希夷先生”,为宋初著名道教学者,他继承了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并把黄老的清静无为和儒家的修身养性以及佛家的禅观会归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等。

传说中陈抟非常善睡,并将睡觉发挥到了极致。

他在华山清修,服气辟谷,每日仅饮酒数杯。

华山道士见他的住处从来没有升起过炊烟,觉得非常奇怪,暗地里观察,见他终日无所事事,惟有鼾睡而已。

有一次,道士几个月没见着他,以为他搬到别处去了,来到柴房搬柴,却见他在柴草底下呼呼大睡。

又有一次,有个樵夫在山下割草,见山凹里有一具尸骸,上面已经落满了尘埃。

樵夫心中怜悯,准备挖坑将其掩埋。

拖起来时,认得是陈抟先生。

只见陈抟把腰一伸,睁开双眼,说:“正睡的快活,为什么把我搅醒了?”由以上的故事我们可以得知陈抟老祖是一位十分清静散淡的人,而我们弹奏这首《仙翁操》时也正有这种感觉。

此曲曲调平和淡雅,曲意悠远恬静,十分符合上面故事中对于陈抟老祖的描写。

《仙翁操》的起、承、转、合《仙翁操》此曲短小精悍,全曲共有十个乐句,每句用音不多,由四到七个音组成。

乐句与乐句之间句读分明,层次感极强,有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之感。

在这十个乐句中我们竟然可以感觉到起、承、转、合的意味。

第一部分从6366起到635566止,为第一个层次,后一句是前一句的丰富与扩充,就像文章的起笔开篇一样,我们称之为“起”,以后的乐句以此为基础平缓展开。

第二部分从523355起至261122止,为第二层次。

乐句承接“起”的前意平稳地向前推进,我们称之为“承”。

古琴琴谱集成细目[精华]

古琴琴谱集成细目[精华]

古琴琴谱集成細目目錄:第一冊【古逸叢書碣石調·幽蘭】【白石道人歌曲·古怨】江炳炎序古怨錢希武跋趙與訔跋又跋朱孝臧跋【事林廣記】(椿莊書院本)琴譜總說開指黃鶯吟宮調商調角調徵調羽調彈琴要則整琴要訣【事林廣記】(泰定本)撫琴要略開指黃鶯吟左右手字譜【太古遺音】群書要語琴賦琴制尙象論琴議篇三聲論撫琴論撫琴勢制度指法字譜琴本制起法象絲附木論琴材論彈琴要則琴壇十友琴經須知琴不妄傳手訣琴譜總說斫琴法(下佚)【太音大全集】題辭卷一造琴法度造絃法論徽論絃制度撫琴論撫琴勢上絃勢抱琴勢上絃調絃手法卷二歷代琴式卷三指跋辨指手勢圖卷四群書要語彈琴賦彈琴法儀式琴制尙象論琴議篇三聲論琴本制起法象絲附木論琴材論琴體說論絃彈琴要則琴經須知琴不妄傳卷五琴譜總說指法手訣右手指法左手指法左手指法譜字譜唐陳居士譜訣外調轉絃轉絃宗派名數發端右手指法左手指法琴操辨議古琴曲調名【神奇秘譜】朱權序目錄卷上太古神品遯世操十段廣陵散四十五段華胥引古風操高山流水陽春八段玄默招隱酒狂四段獲麟七段秋月照茅亭五段山中思友人三段小胡笳六段頤真卷中霞外神品廣寒遊九段梅花三弄十段神品商意神品古商意慨古三段忘機二段隱德三段廣寒秋三段天風環佩三段神遊六合十段長清九段短清八段白雪九段鶴鳴九皋十段猗蘭十一段神品角意一段凌虛吟三段列子御風十段神品徵意徵意山居吟三段禹會塗山十四段樵歌十一段神品羽意雉朝飛十四段烏夜啼九段卷下霞外神品神品無射意黃雲秋塞三段龍朔操八段大胡笳十八段大雅九段神品碧玉意八極遊六段神品蕤賓意泛滄浪三段瀟湘水雲十段神品凄涼意神品楚商意離騷十八段神品商角意神化引三段莊周夢蝶八段楚歌八段神品姑洗意飛鳴吟三段秋鴻三十六段【五聲琴譜】懶僊序懶僊五聲正變琴訣春雨十一段汶陽八段僊山月九段鴻飛九段盟鷗十二段【浙音釋字琴譜】卷上列子殘譜存八九十段徵意關睢九段南熏歌六段天臺引殘譜存五到十一段禹會塗山十二段思舜九段師賢八段山居吟四段蕤賓意漁歌調漁歌十八段瀟湘水雲十段泛滄浪三段商角意楚歌八段神化引三段夢蝶八段羽意烏夜啼雉朝飛飛鳴吟秋鴻三十六段黃鐘意龍翔操八段大雅九段秋月照茅亭五段山中思友人三段小胡笳六段頤真四段黃雲秋塞三段大胡笳十八段凄涼意華胥引三段離騷十八段澤畔吟四段屈原問渡陽關三疊殘譜存一至八段【謝林太古遺音】張鵬序右手指法左手指法卷一南風歌思親操湘妃怨岐山操拘幽操關睢曲文王操克商操文王曲越裳操履霜操鶴鳴九皋卷二漪蘭操將歸操龜山操亞聖操別鵠操雉朝飛楚歌蔡氏五弄八公操昭君怨黃鐘意卷三歸去來辭梅花曲十段思歸引風入松歌聽琴賦五段伯牙吊子期陽關曲春江曲雙清傳正氣歌古秋風新增客窗夜話太古遺賦何莊跋【黃士達太古遺音】黃士達自序前赤壁賦后赤壁賦【新刊發明琴譜】黃龍山序上絃勢用指法上絃手法調絃手法手勢圖右手訣法左手訣法思賢操七段瀟湘水雲十段秋江晚釣八段莊周夢蝶八段白雪九段屈原問渡八段神遊六合十段猿鶴雙清十二段樵歌十一段昭君怨八段關睢八段禹會塗山十四段楚歌八段大雅九段客窗夜話九段烏夜啼九段陽關八段梅花三弄十段文王思舜八段猗蘭十一段盛德頌八段陽關三疊三段十八學士登瀛洲五段【梧岡琴譜】陳經序勾琴總字母右手指法左手指法神品宮意梅花引陽春清都引神品古商意奇品商意亞聖操白雪長清猗蘭鶴鳴九皋猿鶴雙清歸去來辭夷曠吟角意商角意莊周夢蝶神品徵意文王操關睢禹會塗山樵歌鶴舞洞天神品羽意雉朝飛佩蘭烏夜啼復古調南風暢黃鐘意昭君引神品凄涼意楚歌屈原問渡瀟湘水雲妙品姑洗意飛鳴吟秋鴻黃獻后序第二冊【風宣玄品】朱厚爝序張鯤序卷一指跋辨指指法儀式造琴法造絃法論徽論絃鼓琴訓論鼓琴要則左手指法琴調徽法琴制撫琴勢撫琴論上絃法抱琴勢彈琴家數歷代琴式手勢圖卷二神品宮意陽春十五段圯橋進履三段廣寒遊八段酒狂五段梅花三弄十段一撒金二段古風操高山流水玄默招隱蔡氏五弄五段思親操獲麟六段卷三神品商意客窗夜話九段思賢操八段瀛洲六段雪窗夜話十二段卷四猿鶴雙清十段長清九段短清八段神遊六合十段忘機二段隱德三段將歸操越裳操履霜操陋室銘搗衣曲歸耕聽琴賦五段伯牙吊子期正氣歌風入松八公操南風歌大明一統湘妃怨醉翁吟卷五風雷引八段猗蘭十一段古交行十段天風環珮三段廣寒遊三段春江三段概古三段歸去來辭五段白雪九段鶴鳴九皋九段廣陵散四十五段卷六神品角意列子御風十段凌虛吟三段神品商角意神化引三段莊周夢蝶八段李陵思漢八段遯世操十段卷七神品徵意樵歌十二段文王思舜十一段雁過衡陽十二段山居吟三段渭濱吟三段禹會塗山十四段關睢十段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卷八神品羽意佩蘭十六段雉朝飛十四段烏夜啼九段神品凄涼意離騷十八段楚歌八段屈原問渡八段澤畔吟四段華胥引卷九神品姑洗意飛鳴吟三段秋鴻卅六段神品蕤賓意陽關九段瀟湘水雲十段泛滄浪三段寄情操十二段漁歌十八段卷十神品無射意昭君出塞七段大雅九段大胡笳十八段小胡笳六段黃雲秋塞三段山中思友人三段頤真秋月照茅亭五段神品碧玉意八極遊六段【琴譜正傳】何遷序上絃勢抱琴勢手勢圖勾琴總字母精考詳明字母彈琴須知啟蒙彈琴法論余卷一梅花文陽春文孤芳吟三段梅花三弄十二段神品宮意梅花引十段陽春十三段鶴鳴九皋十段猿鶴雙清九段卷二文君操文南風歌文搗衣曲文正氣歌文履霜操文陋室銘文湘江怨文鶴鳴九皋九段歸去來辭六段夷曠吟三段角意御風行八段商角意莊周夢蝶徵意文王操十段石上流泉六段清都引十段長清九段猗蘭十一段神品徵意文王操十段卷三昭君文豳風歌二十段神品古商意奇品商意亞聖操七段白雪鶴舞洞天三段神品羽意雉朝飛十三段佩蘭十三段烏夜啼九段復古調南風暢八段黃鐘意昭君引八段卷四陽關文風入松文神品凄涼意楚歌九段吊屈原十段屈原問渡六段神品蕤賓意瀟湘水雲十段斷金吟三段古交行十三段妙品清商意神品姑洗意飛鳴吟三段秋鴻卅六段客窗夜話八話卷五樵歌文清虛吟三段廣寒遊十段關睢七段澤畔吟四段離騷十八段九疑吟三段瀟湘水雲十段關睢八段禹會塗山十二段樵歌十一段漁歌十段卷六雪窗夜話文芻牧吟四段牧歌十八段風雷引八段春江八段盡善吟二段簫韶九成鳳凰來儀二十三段清夜聞鐘七段扣角歌八段秋風十二段篝燈吟三段雪窗夜話十段黃獻后序第三冊【西麓堂琴統】唐皋序卷一敘論追古十則中聲琴準異同三聲原音訂定五音調五音審辨七音之辨卷二十二律調外篇七字法律呂圖卷三外篇五聲正變節奏要訣樂書紀琴經須知卷四琴本制起法象制度琴制所象論徽整琴要訣整絃奧法抱琴法上絃勢上絃手法論絃釋絃調絃手勢調絃法撫琴論撫琴勢撫琴訣轉絃宗派五士操圖上絃例琴壇十友卷五用指譜法左手用指圖左手字譜例佚右手字譜例佚左、右手字譜例佚字譜佚右手指法釋譜佚左手指法釋譜佚左、右手朝揖釋譜佚品絃訣說譜佚泛聲品絃佚按聲品絃佚卷六調絃品宮意修褉吟三段陽春十段康衢謠七段沖和吟三段谷口引十三段圯橋進履七段梅花三弄十段卷七達觀吟三段廣寒遊十一段流觴八段高山八段流水十段幽蘭十段卷八商意天風環珮三段騎氣九段白雪九段飛電吟三段風雷八段隱德三段春江十段鶴鳴九皋九段卷九商意膠漆吟三段古交行十二段扊扅歌六段思賢操五段亞聖操七段憶顏回七段懷古吟三段猗蘭十一段杏壇十一段卷十鷗鷺忘機三段長清十段短清十段長側十段短側九段清夜吟三段江月白九段雪窗夜話十段卷十一秋風十段猿鶴雙清十段春江晚眺六段瀛洲六段一葉知秋八段梅梢月十段商角意籧栩吟三段莊周夢蝶卷十二角意蒙棘引三段蒼梧怨十二段掇蜂吟三段履霜操十段凌虛吟三段列子御風十段卷十三擊壤歌八段襄陵操八段子猷訪戴九段僊山月九段烈女引五段采真遊七段角徵羽意南風暢卷十四徵意卿雲歌五段會同引三段觀光十四段關睢八段渭濱吟三段文王思士十段思親五段石上流泉八段洞庭秋思三段醉漁唱晚十段卷十五徵意山居吟三段靜極吟四段漁歌十八段龍歸晚洞九段霜夜鴻四段雁過衡陽十一段卷十六羽意玉樹臨風三段烏夜啼十一段春曉吟三段雉朝飛十二段鶴舞洞天三段佩蘭十四段卷十七羽意謀父匡君九段雞鳴度關八段瑤天笙鶴九段春思十二段伯牙吊子期三段卷十八黃鐘意李陵思漢九段太簇意定慧引三段遯世操十二段凌雲吟三段八極遊六段姑洗意飛鳴吟三段秋鴻三十六段卷十九蕤賓意泛滄浪三段瀟湘水雲十一段欸乃十六段處泰吟三段遠遊八段卷二十無射意黃雲秋塞三段胡笳大雅憶關山三段漢宮秋八段大呂意崆峒引三段崆峒問道十段夾鐘意越裳吟三段越裳操十段卷二十一仲呂意逍遥吟三段逍遥遊九段林钟意神人畅八段岐山操七段南吕意谨微十段應鐘意漢節操十段昭君怨九段卷二十二慢商意廣陵散四十四段又廣陵散譜四十五段卷二十三凄涼意澤畔吟四段又澤畔吟三段離騷二十段屈原問渡九段宋玉悲秋八段楚歌十段卷二十四復古吟歷山吟三段虞舜思親九段無媒意臨邛引三段鳳求凰十段孤館遇神十二段碧玉意秋夜吟三段秋宵步月八段玉女意僊珮迎風四段卷二十五泉鳴意鳴鳳吟鳳翔千仞九段孤竹君十段間絃意明君十二段清羽意桃源春曉七段忘憂五段【歩虛僊琴譜】徵意渭濱吟文王關睢靜極吟漁歌山居吟樵歌會同吟塗山羽意鶴舞洞天佩蘭雉朝飛烏夜啼【杏莊太音補遺】齊嵩序杏莊小象王偉題杏莊道人小像贊金白贊趙應春贊太音紀原太音體制諸稱徽絃屬義七絃考字譜源流勾琴總字母曹氏減字法彈琴啟蒙彈琴須知操縵引徐門正傳杏莊律呂約義施良臣書卷一宮意考沖和吟三段陽春十三段孤芳吟三段梅花三弄十段嘉遁吟三段谷口引十三段清虛吟三段廣寒遊十段商意考思歸吟三段猗蘭十一段資益吟三段風雷引八段滕六吟三段白雪九段君子唫三段猿鶴雙清九段歸去來辭六段春江八段卷二斷金吟三段古交行十三段昭昭吟三段長清九段短清八段顏回七段譜目作亞聖鶴鳴九皋十段角意考凌虛吟三段列子御風八段商角意神化吟三段莊周夢蝶八段徵意考會同吟三段禹會塗山十二段純一吟三段文王八段霜夜吟三段雁過衡陽十一段風波吟三段醉漁唱晚十段湘江吟三段漁歌十段山居吟三段樵歌十一段關睢八段卷三羽意考感懷吟三段雉朝飛十三段親善吟三段佩蘭十三段物感吟三段烏夜啼九段復古考意南風暢八段黃鐘意考秋塞吟三段凄涼意考楚歌九段澤畔吟四段離騷十八段屈原問渡六段蕤賓意考樂極吟欸乃十八段九疑吟瀟湘水雲十段姑洗調考飛鳴吟三段秋鴻三十六段方夢陽跋杏莊老人賦【杏莊太音續譜】吳炳序琴曲佚4、5頁盡善吟殘譜全佚(與琴譜正傳六卷收曲同)簫韶九成鳳凰來儀殘譜佚(與琴譜正傳六卷收曲同)耕莘吟三段耕歌二十段芻牧吟四段牧歌十八段浮海吟三段泣麟悲風七段懷佳人吟二段秋風十二段憂時吟三段扣角歌八段篝燈吟三段雪窗夜話十段飛瓊吟二段石上流泉六段慨古吟漁樵問答六段沉壁吟二段江月白十段九畹吟三段幽蘭八段知己吟三段龍歸晚洞九段正器吟二段玉斗八段幽懷吟蔡氏五弄五段龍馬吟石床枕易八段高明吟天文九段博厚吟地理八段三才吟人物八段萬象吟物類十段遊于禮跋陸燁跋第四冊【太音傳習】楊懋序朱齊序操縵引卷一琴體說彈琴論上絃法辨指審音正調品絃外調轉絃抱琴法字譜源流右手指法左手指法彈琴啟蒙五音正調五聲考諸操目錄卷二宮意殘譜沖和吟三段陽春十四段原注:即龍門挑浪引陽春又譜八段孤芳吟三段梅花三弄十段亦名梅花引、玉妃引資益吟三段風雷引十段嘉遁吟三段谷口引十三段清虛吟三段廣寒遊九段圯橋進履七段酒狂四段高山流水卷三商意懷古吟猗蘭十一段滕六吟三段白雪九段君子吟三段猿鶴雙清十二段斷金吟三段古交行十段昭昭行十段長清九段短清八段春江七段秋風十二段客窗夜話九段思賢操七段歸去來辭五段湘妃怨四段雪窗十四段鶴鳴九皋十段卷四角意凌虛吟三段列子御風九段商角意神化吟三段莊周夢蝶徵意會同吟三段禹會塗山十三段純一吟三段文王思舜十段山居吟三段樵歌十二段湘江怨三段漁歌十二段霜夜吟三段雁過衡陽十二段關睢十段羽意感懷吟雉朝飛十四段親善吟三段佩蘭十四段物感吟三段烏夜啼九段卷五黃鐘意秋塞吟三段龍朔操八段復古調南風暢八段姑洗意飛鳴吟三段秋鴻三十六段殘凄涼意凄涼意又譜澤畔吟四段殘離騷十八段殘屈原問渡八段蕤賓意樂極吟欸乃歌十八段九疑吟三段原注:亦名泛滄浪瀟湘水雲下段葉筌跋李仁后序【五音琴譜】沈藩保定王德軒序勾琴總字母卷上神品宮意陽春十六段梅花三弄十四段圯橋進履六段神品商意思賢操七段客窗夜話七段靜觀吟三段古交行十一段懷古吟三段猗蘭操十段天風環珮三段風雷引九段猿鶴雙清十四段歸去來辭五段漁樵問答六段白雪九段水僊曲七段卷下神品角意凌虛吟三段列子御風十一段神品徵意渭濱吟三段關睢十段山居吟五段樵歌十一段神品羽意瑞龍吟五段雉朝飛十四段烏夜啼八段莊周夢蝶九段欸乃歌十八段陽關八段離騷十八段飛鳴吟四段【重修真傳琴譜】楊表正序無名氏序劉御序自贊默莊贊養望贊卷一琴操目錄聖賢名錄從授真傳琴友姓氏琴學須知彈琴雜說十二律呂論律呂十二配合卦氣隔八相生論五聲五音論樂器源流論樂記篇音論卷二學記篇論立教集論樂不妄傳論琴有七要論琴有九德論琴有所忌論有八琴有所宜論五士操論絲木合論擇琴材良論絃中不合文音論鼓琴訣則論琴制起法論琴面諸稱琴背諸稱琴彈發指要論辨琴聲音輕重論素琴論霹靂琴論琴焦尾論百衲琴論一絃琴論七絃論鼓琴要則十一則彈琴啟蒙琴須知統論彈琴指法手勢力;產琴學起法論說上琴要法說定絃要法調絃入弄泛音調弄卷三宮意一段遇僊吟五段陽春十五段梅花三弄十二段浩浩歌三段金陵吊古九段高山四段流水八段招隱三段忘機二段隱德三段卷四酒狂六段前出師表十段后后師表十段進履七段陳情表五段牡丹賦一段陋室銘大學章句四段廣寒遊九段玄默五段獲麟六段醒心集五段卷五商意思賢操七段客窗夜話十段秋江晚釣八段歸去辭六段漁樵問答九段前赤壁賦八段后赤壁賦六段猿鶴雙清十二段春江曲風入松相思曲履霜操卷六商意滕王閣序十四段雪窗十段白雪九段對月吟十二段猗蘭十一段湘妃怨四段伯牙吊子期聖德頌八段岐山操文王操拘幽操越裳操思親操將歸操龜山操杏壇操尅商操八公操殘形操思歸引別鵠卷七角意列子御風九段凌虛吟三段神化引三段夢蝶八段商角意楚歌十二段慢角意蘇武思君九段遯世操十操八極遊六段華胥引三段大雅九段頤真四段卷八徵意關睢十段禹會塗山十二段樵歌十一段南熏歌二段山居吟四段思舜九段師賢八段天臺引十一段卷九羽意雉朝飛十四段烏夜啼九段鳳求凰蕤賓意漁歌調漁歌十八段秋鴻三十六段卷十黃鐘意昭君怨八段小胡笳六段黃雲秋塞三段秋月照茅亭五段山中思故人三段凄涼意屈原問渡八段秋江送別九段陽關三疊三段離騷十八段澤畔吟四段清江引陳書箴跋姚士畏跋第五冊【琴書大全】肖大享序蔣克謙序卷一序琴卷二聲律上卷三聲律下卷四琴制卷五歷代琴式卷六琴徽卷七琴絃卷八指法卷九指法手勢圖卷十彈琴卷十一曲調上卷十二曲調下卷十三曲調拾遺卷十四聖賢上卷十五聖賢下卷十六記載卷十七雜錄卷十八琴文卷十九詩上卷二十詩下卷二十一附言譜目神品宮意不分段陽春十六段梅花三弄十三段圯橋進履三段清都引十段亦作廣寒遊沖虛吟三段亦作步蟾宮讀書吟二段神品商意懷古吟三段靜觀音三段漁樵問答六段猿鶴雙清十四段懷水僊九段漪蘭十三段天風環珮三段風雷引九段牧歌十一段白雪九段長清九段鶴嗚九皋十段隱德四段飛珮吟不分段亞聖操五段陋室銘客窗夜話思賢操二妃思舜鶴猿祝壽醉翁吟詩神品角意列子御風莊周夢蝶凌虛吟扣角吟卷二十二神品徵意關睢樵歌禹會塗山雁過衡陽山居吟文王操洞庭秋思神品羽意水龍吟佩蘭雉朝飛鶴舞洞天烏夜啼九段春曉吟三段妙品黃鐘意大雅十段南風暢八段昭君引八段神品蕤賓意漁歌瀟湘水雲十段消憂吟四段妙品清商意神品姑洗意飛鳴吟秋鴻卅六段趙鵬程跋第六冊【玉梧琴譜】卷上彈琴總規勾琴總字母神品宮意沖和吟三段陽春十三段高山四段流水八段梅花三弄十段神品商意懷古吟三段白雪九段猗蘭十一段古交行十一段風雷引八段漁樵問答六段猿鶴雙清九段清夜聞鐘八段卷中客窗夜話十段思賢操五段神品角意凌虛吟列子御風神品徵意山居吟樵歌禹會塗山關睢神品羽意水龍吟佩蘭雉朝飛漢宮秋神品商角意神化吟莊周夢蝶卷下神品黃鐘意朝會吟大雅神品蕤賓意滄浪吟欵乃歌瀟湘水雲赤壁賦神品慢宮意獲麟操神品復古意南風暢神品凄涼意澤畔吟離騷神品姑洗意飛鳴吟大明一統【三教同聲】明德引孔聖經釋談章清靜經殘佚末尾【文會堂琴譜】卷一制度總規第一取材第二打絃第三修整第四收藏第五博考第六卷二歷代琴式第七鼓琴事法第八宜忌雜數第九鼓琴樂事第十音律概論第十一調名第十二卷三曲名第十三指法字譜第十四手勢第十五聖賢名錄第十六卷四琴操第十七調絃入弄泛音入弄五徽調弄宮意梅花圯橋進履尋芳吟陽春水龍吟清夜聞鐘開指魯商意商意顏回思賢操鳳求凰湘妃怨客窗夜話歸去來辭前赤壁賦瀛洲懷古吟懷水僊漁樵問答春江雙鶴聽泉雙清白雪桃源吟風雷引古交行雪窗夜話猗蘭卷五角意蒼梧引列子扣角歌莊周夢蝶徵意關睢耕莘吟耕歌山居吟樵歌會賓吟禹會塗山石上流泉羽意鶴舞洞天雉朝飛漢宮秋佩蘭烏夜啼卷六商角意牧歌蕤賓意陽關昭君怨漁歌瀟湘水雲黃鐘意胡笳十八拍凄涼意屈原楚歌離騷清商意飛鳴吟秋鴻復古意南風暢全菴附赘第十八【蔵春塢琴譜】彈琴總規勾琴總字母卷一神品宮意和氣吟洞天春曉幽蘭神品宮意沖和吟陽春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卷二神品商意懷古吟白雪猗蘭長清牧歌古交行風雷引漁樵問答猿鶴雙清清夜聞鐘天風環珮客窗夜話思賢操卷三神品角意凌虛吟列子御風溪山秋月神品徵意山居吟樵歌簫韶九成鳳凰來儀耕歌卷四漁歌雁過衡陽禹會塗山亦名上國觀光關睢神品羽意水龍吟佩蘭雉朝飛卷五鳳翔霄漢羽意神品漢宮秋神品商角意神化吟莊周夢蝶神品黃鐘意朝會吟大雅神品蕤賓意滄浪吟欵乃歌瀟湘水雲赤壁賦卷六神品慢宮商意獲麟操神品慢角意神遊八極神品復古意南風暢神品凄涼意澤畔吟離騷神品姑洗意飛鳴吟秋鴻【三才圖會續集】人事目錄鼓琴圖五指名圖手勢圖辨指八法勾琴總字母左右手指法宮意商意角意商角意徵意羽意第七冊【綠綺新聲】南山像五指名圖指法要論琴學須知彈琴啟蒙十三徽律論右手指法左手指法宮意商意角意徵意羽意思賢操客窗夜話梅花三弄猿鶴雙清胡笳十八拍欸乃歌陌上桑四思歌【真傳正宗琴譜】琴序通俗小說太古遺音陽春酒狂商意考復聖操思賢操客窗夜話聽琴吟歸去來辭白雪猿鶴雙清秋聲賦漁樵問答秋江晚釣角意考列子御風樵歌山居吟禹會塗山鳳求凰雉朝飛鶴舞洞天漢宮秋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