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学习完《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训练,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加深对操作系统基础理论和重要算法的理解,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设计要求: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出发,通过设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达到以下教学要求:1、鼓励并优先个人独立选题设计,可从下面设计题目中选择,也可以自拟相关题目;如要合作,每组最多两名同学,且设计文档不能相同;2、题目选定后报给班长,班长要注意班级内题目的平衡,根据所选题目进行协调,不要都选一样的题。
3、设计完成后由老师进行统一答辩,答辩时不能对自己提供的设计进行讲解的同学,视为抄袭;4、要求每位同学写出一份详细的课程设计报告(A4纸),同组者程序相同,但报告要自己独立完成。
5、最后每位同学要将自己的设计报告和电子文档(包括报告和源程序)交给学习委员,并由学习委员统一刻盘后上交。
三、设计内容:课题一、编制银行家算法通用程序,在实现资源分配时,能够有效地避免死锁的产生。
课题二、处理机调度算法设计目的:在多道程序和多任务系统中,系统内同时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可能有若干个。
也就是说能运行的进程数大于处理机个数。
为了使系统中的进程能有条不紊地工作,必须选用某种调度策略,选择一进程占用处理机。
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模拟处理机调度算法,以巩固和加深处理机调度的概念。
设计要求:1.进程调度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算法、时间片轮转法,短作业优先算法,动态优先级算法2.可选择进程数量,每个进程由一个进程控制块PCB来标识。
3.根据个人能力可实现其中的两种以上调度算法。
课题三、用多进程同步方法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设计要求:(1)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有界缓冲区进行操作后,即时显示有界缓冲区的全部内容,当前指针位置和生产者/消费者线程的标识符.(2)生产者和消费者各有两个以上.(3)多个生产者或多个消费者之间须有共享对缓冲区进行操作的函数代码.提示:(1) 有界缓冲区可用数组实现.课题四、设计一个虚拟存储区和内存工作区,编程序演示下述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并计算访问命中率:要求设计主界面以灵活选择某算法,且以下算法都要实现1、先进先出算法(FIFO)2、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LRU)3、最佳置换算法(OPT)课题五、编程序实现下述磁盘调度算法,并求出每种算法的平均寻道长度:要求设计主界面以灵活选择某算法,且以下算法都要实现1、先来先服务算法(FCFS)2、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SSTF)3、扫描算法(SCAN)4、循环扫描算法(CSCAN)课题六、编程模拟多进程共享临界资源:要求产生3个进程:1、两个进程模拟需要进入临界区的用户进程,当需要进入临界区时,显示:“进程x请求进入临界区…”,同时向管理进程提出申请;申请返回,表示进入了临界区。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基层教学单位:自动化系学号110103010126 学生姓名顾剑波专业(班级)过控2设计题目Yeelink物联网温度、湿度远程采集系统设计技术参数1、控制器采用单片机。
2、掌握系统基本的工作原理。
3、选出具体的元器件,绘制硬件电路图,包括基本的外围电路。
4、编写相应的软件程序,能仿真。
设计要求1、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原理的简要说明和软件的编程);文稿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字迹应工整、清晰(打印也可)。
2、绘制硬件图A2图纸一张,可用铅笔绘制或用计算机绘制打印,应符合相关制图标准。
3、设计说明书应包含封皮、任务书、目录、正文、总结、参考文献、设计体会等部分。
工作量1、绘制硬件图A2图纸一张。
2、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作计划第一周:1、了解工艺过程;2、查阅相关资料;3、开始设计硬件图;第二周:1、完成硬件图纸设计;2、编制程序;3、撰写设计说明书;4、答辩参考资料1、《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2、《微机原理及应用》3、相关资料指导教师签字陈志旺车海军基层教学单位主任签字李海滨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
2014年12 月 13 日燕山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摘要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许多新兴产业随之产生并蓬勃兴起,正是在这种浪潮下Yeelink物联网平台应运而生。
Yeelink是一个开放的通用物联网平台,主要提供传感器数据的接入、存储和展现服务,为所有的开源软硬件爱好者、制造型企业,提供一个物联网项目的平台。
使得硬件和制造业者能够在不关心服务器实现细节和运维的情况下,拥有交付物联网化的电子产品的能力。
Yeelink 平台的最大特点,在于不仅仅能够提供数据的上行功能,还能够实现对家庭电器的控制功能,快要到家前想洗个热水澡,还是要提前把空调打开?很简单,用手机的智能App,这些就是举手之劳。
简单地说,就是可以把你采集到的数据提交到Yeelink,同时Yeelink会以一定的形式展现出来。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进程、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核心知识;2. 了解操作系统的历史发展,掌握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特点及使用场景;3. 掌握操作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和常用的调度算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操作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分析系统性能瓶颈、优化系统资源分配等;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操作系统编程能力,如进程创建、线程同步、文件操作等;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学会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尊重知识产权,遵循法律法规;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提高学生的系统分析和编程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计算机系统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功能、类型及特点,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操作系统的起源与发展- 操作系统的功能与类型- 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2. 进程与线程:讲解进程与线程的概念、状态、调度算法,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进程与线程的定义与区别- 进程状态与转换- 进程调度算法3. 内存管理:分析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策略和技术,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 虚拟内存技术- 页面置换算法4. 文件系统:介绍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存储原理,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燕山大学os课程设计说明书

1. 概述 (3)1.1. 目的 (3)1.2. 主要完成的任务 (3)1.3. 使用的开发工具 (3)1.4. 解决的主要问题 (3)2. 使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2.1. 线程 (3)2.2. 线程的同步 (4)2.3. 模态对话框 (4)2.4. 原理 (4)3. 总体设计 (4)3.1. 确定基本的技术路线 (4)3.2. 软件的总体结构 (4)3.3. 创建的进程和线程 (5)4. 详细设计 (5)4.1. 利用的进程操作的函数、原语、API (5)4.1.1. 信号量创建函数 (5)4.1.2. 互斥对象的创建. (5)4.1.3. 线程创建函数 (6)4.1.4. 等待函数 (6)4.2. 模块内部的流程和实现算法 (6)4.3. 全局变量的声明 (8)5. 编码设计 (9)5.1. 开发环境的设置和建立 (9)5.2. 编译环境的设置 (9)5.3. 程序设计时要注意的事项 (10)5.4. 主要程序的代码设计及注释 (10)5.5. 解决的技术难点、经常犯的错误 (14)6. 测试时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4)7. 软件使用说明及运行结果 (14)7.1. 基本功能 (14)7.2. 需要运行的环境 (15)7.3. 安装及运行 (15)7.4. 操作 (15)7.5. 运行结果 (15)8. 总结 (16)8.1.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完成情况 (16)8.2. 收获和感受 (16)8.3. 经验总结 (16)9. 参考文献 (17)1. 概述1.1. 目的通过使用程序设计语言设计一个程序,模拟生产者消费者和搬运者对产品操作的过程。
1.2. 主要完成的任务图1 Buffer 操作(1) 可以随机产生字符数据,由put 操作放入Buff1,buffer 中容量单位是字符。
(2) 提供良好图形界面,显示Buffer 的操作过程。
(3) 可以设定各Buffer 的容量、PUT 、GET 、Move 操作的个数;(4) 可以设定PUT 、GET 、Move 操作的速度;(5) 实时显示每个Buffer 中数据的个数和数据的内容,空闲Buffer 的空间的个数;(6) 实时显示线程、进程所处于等待(阻塞)状态的个数(7) 程序运行结束,显示汇总数据:总的运行时间;Buffer 中数据的个数;已放入BUFFER 的数据个数;已放已取的数据个数;平均每个buffer 中的数据个数。
程序设计说明书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操作系统题目:多道程序缓冲区协调操作班级:软件工程2班开发小组名称:多道程序缓冲区协调操作小组课题负责人:马灿课题组成员:马灿姓名:马灿学号:100120010039班级:软件工程2班自评成绩:A课题开发日期:2012.01.目录1概述 (4)1.1.目的 (4)1.2 .主要完成的任务 (4)1.3.使用的开发工具 (5)1.4. 解决的主要问题 (5)2.使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5)2.1.基本概念 (5)2.2.基本原理 (5)3总体设计 (6)3.1基本的技术路线 (6)3.2软件的总体结构 (6)3.3模块关系 (6)3.4总体流程 (6)3.5创立的进程、线程 (6)4.详细设计 (7)4.1.线程操作的函数 (7)4.2.三个缓冲池对应三个空区信号,通用函数 (7)4.3三个缓冲池对应三个数据信号 (7)4.4互斥信号 (7)5.编码设计 (8)5.1开发环境的设置和建立 (8)5.2程序设计时要注意的事项 (8)5.3关键控件的特点和使用 (9)5.4主要程序的代码设计及注释 (9)5.5解决的技术难点、经常犯的错误 (14)6. 测试时出现过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4)6.2.问题2 (14)6.1.问题1 (14)7.软件使用说明 (14)7.1基本功能 (14)7.2需要运行的环境 (14)7.3运行 (15)7.4操作 (15)8.总结 (15)9.参考文献 (16)1概述1.1.目的通过实现多线程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掌握对线程、互斥信号及其同步机制的学习,巩固对线程实验的代码的实践能力,加深对相关基本概念的理解,将学习内容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而本实现界面的目的是通过动态演示,模拟多线程生产者消费者及其进程同步和互斥的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1.2 .主要完成的任务有多个PUT 操作要不断循环地向Buffer1送字符数据,有Move1操作不断地将Buffer1的数据取到Buffer2,Move2操作不断地将Buffer2的数据取到Buffer3,有多个GET 操作要不断地从Buffer3中取数据。
燕山大学操作系统课设要求

计算机09,信息安全09操作系统课程学习总结会议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任务安排时间:1月9日(星期一)、1-4节地点:四教(108)教室全体同学必须参加内容(1)对在操作系统课程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同学进行表彰;(2)对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任务进行部署;(3)邀请有经验老师和研究生讲解课程设计中方法和技术。
课程设计具体要求0操作模式(1)课程设计按班分小组进行,每小组最多2人;(2)小组设课题组长一名;(3)每个小组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4)自我评定成绩(ABCDE),每个小组最多只能有1个A,按贡献大小降序排列。
(5)将评选出优秀的课程设计,并对其表彰,并在网站上展示。
1 提交的材料(1)提交软件发布运行版本、源程序、课程设计说明书(电子版在网上提交);http://202.206.245.23/oscai/网上以操作系统课程第3次作业形式提交,将软件发布运行版本、源程序、课程设计说明书(电子版)压缩,以压缩文件形式提交。
作业名称以学号命名。
若果是一个小组的话,以小组成员学号简写形式命名提交。
如0701********,0701********两个同学一组的话,提交作业名称为0701********-02(2)提交课程设计说明书(打印版):格式要求见4.10节描述;(3)2012年01月 14 日前检查提交,不许携带病毒。
2评分和验收标准2.1评分标准(1) 软件设计、演示及讲解55分(2) 设计说明35分(3) 使用说明10分2.2验收标准教师根据设计报告、软件的运行演示和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评定成绩。
(1)设计报告规范、完整,概念原理论述清楚、软件设计结构合理,独立完成设计,软件运行正常,创意新颖,能够突出表现多道程序运行的特点,回答问题准确明了,可以评为优秀(A)。
(2)设计报告规范、完整,概念原理论述清楚、软件设计结构合理,独立完成、软件基本运行正常,能够表现多道程序运行的特点,回答问题正确,可以评为良(B)。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在Linux环境下模拟实现命令解释器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班内序号:一.程序概述1. 命令解释器的源程序保存在服务器上的路径为:home / 1-31 / j j . c的目录文件中。
可执行程序保存在服务器上的路径为:home / 1-31 / j 。
2. 该命令解释器所完成的功能如下:输入pwd指令来查看目前所在的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名称。
简单得说,每当你在终端进行操作时,你都会有一个当前工作目录。
一般开启终端后默认的“当前工作目录”是用户的“主文件夹”。
输入dir指令显示目录,显示指定目录下或当前目录下的信息,包括文件名等等。
输入cd +<目录名或路径>指令改变当前文件路径,实现将当前用户的当前工作目录更改至cd 命令中指定的目录或文件夹。
如果未指定目标目录名(即只输入“cd”或没输入目录名或文件名),则输出错误信息。
输入newdir +<目录名>指令创建一个新的目录或文件夹,如果创建已存在的目录,则输出创建失败。
输入deldir+<目录名>指令删除一个指定的目录或文件夹,若删除不存在的目录或文件,则显示删除失败。
输入exit指令退出命令解释程序二.概念原理strcmp(str1,str2)函数就是比较参数中两个字符串str1 和str2的大小(大小写敏感,即"A" != "a"),如果完全相等,返回0,如果str1 < str2(按照字母顺序比较),返回-1,如果str1 > str2,则返回1。
本程序的strcmp()函数就是比较t1与6个指令的大小,来输出相应的信息。
chdir()是C语言中的一个系统调用函数,功能:改变工作目录,用法: int chdir(const char *path);返回值:成功返回0 ,失败返回-1。
mkdir()创建由dir-name命名的目录。
要求创建目录的用户在当前目录中(dir-n ame的父目录中)具有写权限,并且dirname不能是当前目录中已有的目录或文件名称。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河南城建学院《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UNIX/Linux文件系统分析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指导教师:邵国金耿永军陈红军班级:0614082学号:061408261姓名:贠炳森同组人:叶矿辉、陈宇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11年1月7日前言在现在计算机更新如此迅速的时代要学好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别是操作系统的学习,不仅要努力学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还要经常在图书馆看些有关这方面的书籍,而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也要注重和同学的交流,经常尝试性的做些小的操作系统,对自己技术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技术,除了需要刻苦努力外,还需要掌握软件和操作系统的原理与设计技巧。
如何学习和掌握操作系统技术的原理与实际技巧呢?除了听课和读书之外,最好的方法恐怕就是在实践中练习。
例如,自己设计一个小型操作系统,多使用操作系统,多阅读和分析操作源代码等。
但由于我们的条件和学时有限,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没有给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
本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是给同学提供一个集中实验的机会。
希望同学们通过该设计加深对所学习课程的理解。
本设计是基于课程中学到的UNIX系统调用,使用操作系统环境是Red Hat Linux 9,言语开发环境是Linux的GNU C或C++。
我做的课程设计是:Linux/Unix文件系统分析。
在Linux系统下,使用与文件相关的系统调用实现对物理设备文件的读写,参照Linux系统源代码以及Grub 系统的源代码,对不同介质上的FAT格式文件系统进行分析。
要求在Linux环境下设计出C语言程序,实现以下功能:1)分析UNIX SysV/Linux系统引导记录的作用;2)分析UNIX SysV/Linux的超级块及其结构,并建立相关数据结构,通过编程实现UNIX SysV/Linux文件系统内各部分的定位。
3)至少要实现对给定i节点文件的只读访问目录一.系统环境 (3)1.1硬件环境 (3)1.2软件环境 (3)二.设计目的及要求 (3)三.总体设计 (5)四.详细设计 (6)五.调试与测试 (6)六.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6)七.Linux/Unix文件系统分析源程序清单 (7)7.1 头文件 (7)7.2 示例程序 (10)八.运行结果及分析 (16)8.1 linux文件系统读取 (16)8.2 UNIX文件系统读取 (18)九.心得体会 (19)十.参考文献 (20)Linux/Unix文件系统分析一.系统环境1.1硬件环境cpu为pentium4双线程技术,频率为2.8GHZ,内存为256M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操作系统题目:多道程序缓冲区协调操作(模拟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课题负责人: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题开发日期:2014年1月13日自评成绩: A目录1概述--------------------------------------------------------------------------------------31.1 目的--------------------------------------------------------3 1.2 主要完成的任务----------------------------------------------3 1.3 使用的开发工具、开发语言------------------------------------3 1.4 本软件解决的主要问题 ---------------------------------------42 设计的基本理念、概念和原理------------------------------------------------42.1 设计的基本理念----------------------------------------------4 2.2 基本概念----------------------------------------------------4 2.3 基本原理----------------------------------------------------53 总体设计----------------------------------------------------53.1基本的技术路线:面向对象--------------------------------------------------------5 3.2模块关系及总体流程-------------------------------------------54 详细设计----------------------------------------------------74.1 变量设计----------------------------------------------------7 4.2 线程的设计--------------------------------------------------7 4.3 button按钮的设计-------------------------------------------85编码设计----------------------------------------------------95.1开发环境----------------------------------------------------9 5.2注意事项----------------------------------------------------9 5.3主要代码设计------------------------------------------------9PUTTER线程的设计---------------------------------------------------9 MOVER1线程的设计---------------------------------------------------10 GETTER1线程的设计--------------------------------------------------11 “开始”按钮的设计--------------------------------------------------12 “结束”按钮的设计--------------------------------------------------14 5.4解决的主要难题----------------------------------------------16 6测试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167工程总结----------------------------------------------------16 8参考文献----------------------------------------------------16多道程序缓冲区协调操作演示程序设计说明书1概述1.1目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不可缺少的,最常用的软件,也是核心的,最接近于计算机硬件的软件。
其特点是内容繁多,概念抽象,因此造成理解困难,掌握不易。
本软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直观的演示,使学生能够感性的明白掌握多道程序及其进程同步和互斥的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1.2主要完成的任务(1)可随机产生字符数据,由生产者的put操作不断将生产的字符数据放入容器1(Buffer1)中。
(2)通过搬运者的Move1操作要不断地将容器1(Buffer1)的数据取到容器2(Buffer2)中。
(3)通过搬运者的Move2操作要不断地将容器1(Buffer1)的数据取到容器3(Buffer3)中。
(4)通过消费者1的GET操作不断的从容器2(buffer2)中取出数据(5)通过消费者2的GET操作不断地从容器3(Buffer3)中取出数据。
(6)生产者,搬运者,消费者的数目,buffer容量可自己设定,但数目不宜过多;默认为生产者5,消费者1为5,消费者2为5,Move1为2,Move2为2,buffer1容量为10,buffer2容量为10,buffer3容量为10。
(7) PUT、 Move1、Move2、 GET1,GET2每次操作一个数据,在操作的过程中数据不丢失,每个Buffer每次只能接受一个PUT或一个Move或一个Get,多个操作不能同时操作同一BUFFER。
(8)能够实时显示Buffer的操作过程,以及每个Buffer的当前放入的数据,每个buffer中的数据的个数。
(9)能够对生产者,搬运者,消费者的速度进行自由控制。
(10)当程序运行开始后,计时器就开始计时,直到运行结束,显示运行的总时间。
(11)运行结束后,能够汇总总运行时时间、已生产产品数、消费者1已消费产品数、消费者2已消费的产品数、总消费的产品数。
1.3使用的开发工具、开发语言开发工具:VS2010开发语言:C++C++是面向对象的一种编程语言,窗口程序设计中MFC已经将windows最底层的API函数以类的形式封装好,使用方便。
其特点有:1.面向对象;2.平台无关性;3.安全性;4.健壮性;1.4本软件解决的主要问题对Buffer操作的多线程同步问题,利用操作系统的P、V原语操作和C++语言的Thread线程对put、move、get等多线程进行协调处理,实现了多线程并发执行的原理。
用程序演示了操作系统中经典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问题。
2 设计的基本理念、概念和原理2.1 设计的基本理念使用VS2010创建了一个基本对话框类,并在对话框中添加了基本需要的所有控件:(1)buffer1,buffer2,buffer3三个LISTBOX控件,用于显示各个buffer 中的当前内容。
(2)添加了3个编辑框控件,分别用于对3个容器(buffer)容量的控制。
(3)添加1个编辑框控件用于输入数值确定线程执行速度。
(4)添加5个编辑框控件,用于对生产者,移动物流,消费者数量的控制。
五个线程用于对buffer容器的控制(PUTTER,MOVER1,MOVER2,GETTER1,GETTER2):(1) PUTTER线程产生随机字符,并放入buffer1中,实现生产者的生产过程。
(2) MOVER1,MOVER2线程分别将buffer1中的数据移动至buffer2 和buffer3中。
(3) GETTER1,GETTER2线程分别将buffer2和buffer3中的数据字符移出,实现消费者的消费过程。
多个变量分别统计需要显示的数据:(1)三个变量分别统计buffer1,buffer2,buffer3中的数据并实时显示出来。
(2)五个变量进行数据汇总,显示最后的运行总时间,生产者生产数量,消费者消费数量。
通过MFC的对话框中按钮实现对所有线程的控制:(1)“开始”按钮:开始所有线程,实现多线程程序同步。
(2)“结束”按钮:结束所有线程,并显示数据汇总情况。
2.2基本概念面向对象,进程,线程,线程的同步,线程的互斥,多道程序。
2.3基本原理经典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同步原理,通过互斥体和互斥信号来实现线程的等待,线程间的同步问题,线程之间的协调的问题。
3.总体设计3.1基本的技术路线:面向对象运用面向对象的设计理念,设计所要求的PUTTER,MOVER1,MOVER2,GETTER1,GETTER2五个线程,达到信号量的控制,变量的值确定,实现BUFFER一次只能操作一个动作,实现线程的同步,阻塞以及他们之间的协调问题。
3.2 模块关系及总体流程图1. 模块关系图2.总体流程4.详细设计4.1变量设计g_hMutex1,g_hMutex2,g_hMutex3:三个互斥体,分别控制一次只能对buffer实现一次操作。
g_hFullItems1,g_hFullItems2,g_hFullItems3g_hEmptyItems1,g_hEmptyItems2,g_hEmptyItems3:六个信号量,分别控制buffer中是否有空闲空间以及是否有数据可供移动,并进行互斥操作。
clock_t类型的 start,finish变量,通过调用clock()函数得到线程运行的总时间。
struct PThread{int ptid;CpacDlg * dlg;}; 定义线程的结构体,用于线程通过结构体参数调用窗口类,从而实现线程对窗口的控制。
SIZE_1 , SIZE_2 , SIZE_3:编辑框控件添加的变量,从而实现动态对容器buffer容量的控制。
SPEED:控件添加的变量,实现对线程速度的控制。
Produce_Num ,Consumer1_Num ,Consumer2_Num ,Move1_Num ,Move2_Num:控件添加的变量,实现对生产者,消费者,物流移动数量的控制。
Con1_Num ,Pro_Num ,Con2_Num ,Con_Num:控件添加的变量,实现最终的数据统计汇总显示。
Buffer1,buffer2,buffer3:ListBox控件添加的控制变量,用于显示各个buffer中的字符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