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句式变换详解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句式转换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通过对不同句式的转换掌握,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句式转换进行归纳总结。

一、陈述句转感叹句陈述句是我们日常交流中最常见的句式,而感叹句则能够更加生动地表达情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陈述句转感叹句的方法:1. 在陈述句中加入疑问词:陈述句:这个花园真美。

感叹句:这个花园怎么那么美呀!2. 在陈述句中使用感叹词:陈述句:你的礼物真好。

感叹句:你的礼物太棒了!3. 在陈述句中使用感叹词和修饰语:陈述句:他唱歌很好听。

感叹句:他唱歌真是太好听了!二、陈述句转疑问句疑问句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陈述句转疑问句的方法:1. 在句首加上疑问词:陈述句:他是你的朋友。

疑问句:你的朋友是他吗?2. 加上助动词或情态动词:陈述句:他会游泳。

疑问句:他会游泳吗?3. 句子结构颠倒:陈述句:那只小狗是谁的?疑问句:谁的是那只小狗?三、陈述句转祈使句祈使句用于表达命令、请求或建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陈述句转祈使句的方法:1. 去掉主语:陈述句:你应该好好学习。

祈使句:好好学习。

2. 用动词原形开头:陈述句:你在外面等我。

祈使句:等我在外面。

3. 使用感叹词加强语气:陈述句:请安静。

祈使句:安静!四、选择疑问句转陈述句选择疑问句通常用于询问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选择关系。

将其转换为陈述句能够更清晰地表达观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选择疑问句转陈述句的方法:选择疑问句:你喜欢吃苹果还是橘子?陈述句:你喜欢吃苹果和橘子。

选择疑问句:你想去公园还是图书馆?陈述句:你想去公园和图书馆。

五、简单句转复合句将简单句转换为复合句能够丰富句子结构,增强表达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简单句转复合句的方法:1. 加入连词,如"因为"、"所以":简单句:我正在学习,我希望考试取得好成绩。

复合句:我正在学习,所以希望考试取得好成绩。

小学四年级语文复习句型转换讲述讲解

小学四年级语文复习句型转换讲述讲解

小学四年级语文复习句型转换讲述讲解句型转换一、修改病句。

1、陈明光荣地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

2、我们班的王晓英经常不断帮助别人做事。

3、走进公园,我听到了鸟儿的叫声和花香。

4、电灯是爱迪生发现的。

5、上课时,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6、我把作文中用错的不正确的词语改正过来。

7、语文是我们应该学好的几门基础学科。

8、全班坐在教室里,津津有味地听老师讲故事。

9、这是一个十分非常可爱的小女孩。

10、我们都担心明天会不会下雨。

11、从孩子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

12、《故事大王》符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

13、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涌现在我们的面前。

14、快活地飞上蓝天。

15、没有停的药物试验又继续进行。

16、从今天起,我一定改掉不良的坏习惯。

17、因为明天下雨,所以我们还去春游。

18、李建的足球打得很棒,排球也踢得不错。

19、考试结束了,他首先第一个走出教室。

20、蓝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弯弯的圆月。

21、星期天,李叔叔来到车站保持公共秩序。

22、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

23、我现在基本上把不好的学习习惯完全改正了。

24、打乒乓球是许多同学十分喜爱的运动。

25、王年今年又荣获“三好学生”。

26、公园里,我们到处可以看到盛开的鲜花和悦耳的鸟叫。

27、文娱晚会上,舞蹈和音乐真好看。

28、三天前的那顿晚餐丰当丰满。

29、他们忍不住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30、今天的气温十分干燥,令人难受。

31、数学对他特别感兴趣。

32、夕阳的余辉被湖水染红了。

33、陈师傅试制和设计了这种新型控制器。

34、为了病人早日康复,正不分昼夜地忙碌着。

35、全校师生都积极植树劳动。

36、在毕业考试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7、他对周围的事物,观察得很详细。

38、李青有时天天跟张明在一起打球。

39、一切任何困难都吓不倒我们。

40、北京是美丽的一座城市。

十、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1、我有一条热爱的红领巾,她向一团火漂在我胸前。

遇到困难的时后,告诉我要有战胜困难的绝心和勇敢。

小学语文知识点:句式转换全解析

小学语文知识点:句式转换全解析

小学语文知识点:句式转换全解析句式变换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的过程, 属于语言运用方面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语言运用的基础,也将是以后高考关注的内容。

下面是句式转换知识梗概:一、反问句与陈述句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述).你看了比赛。

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专题06句式变换-解析版-2023年四年级语文暑假专项(统编版)

专题06句式变换-解析版-2023年四年级语文暑假专项(统编版)

专题06 句式变换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陈述句与被字句、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表达效果会有差别。

◆主动体:主动去影响别人的事物。

◆被动体:被别人影响的物体。

1.陈述句:主动体+表动作的词+被动体。

例:咆哮的江水吞噬了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

2.把字句:主动体+把+被动体+表动作的词。

例:咆哮的江水把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吞噬了。

3.被字句:被动体+被+主动体+表动作的词。

例: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了。

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主动体)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被动体)是动作的被执者。

改写方法:第1步:先找主语、动作和对象,先不看其他修饰词;第2步:“把”或“被”前后两个部分调换位置,其余的照写。

二、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一)陈述句改反问句1.有“不”去“不”,无“不”加“不”;将陈述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或者将陈述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2.在陈述句前加“怎能、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3.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4.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例: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

改: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二)反问句改陈述句1.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2.删掉疑问词和语气助词。

(怎么、难道、哪能、吗、呢)3.把问号改成句号。

例:这时候天快黑了,你还过冈,岂不枉送自家性命?改:这时候天快黑了,你还过冈,这是枉送自家性命。

口诀:三加三减一换第1步:找是否有否定词,有则删,无则加上;第2步:删去/增加疑问代词(难道、怎么);第3步:删去/增加语气助词(呢、吗);第4步:句末的问号和句号互换。

(三)陈述句改感叹句要在句中加上表示强烈感情的“太”“真”一类词语,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换成感叹号。

例: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陈述句)改: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啊!(感叹句)例:骆驼队前面飘扬着鲜艳的旗帜。

部编版小学语文重点知识讲解:句式变换全解

部编版小学语文重点知识讲解:句式变换全解

部编版小学语文重点知识讲解:句式变换全解一、“把”字句和“被”字句。

示例1:BBC美食节目报道了阿大葱油饼店。

执行者被执行者BBC美食节目把阿大葱油饼店报道了。

阿大葱油饼店被BBC美食节目报道了。

示例2:韩国三星公司没有召回中国市场上的三星Note7手机。

二、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

示例1:“最美野长城”被修成水泥路令人痛惜。

示例2:我十分佩服深圳“鸽笼房”的设计师,6平方米居然做到了五脏俱全。

示例3:谁如果做真卷抄答案,我一定撕了他的卷子。

三、引述句和转述句。

示例1:表情帝傅园慧说:“我确实尽力了,我已经使出洪荒之力。

”示例2:乔任梁的化妆师对记者说:“前两天还在拍清代戏,他确实心情不太好状态也不好。

”示例3: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贝多芬问盲姑娘,盲姑娘爱听吗?他再给盲姑娘弹一首曲子吧。

)示例4: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他就把璧交给秦王。

)四、陈述句和反问句。

示例1:岳云鹏的《五环之歌》废话连篇。

示例2:谍战剧《麻雀》最近正在湖南卫视热播,爱看革命剧的我当然会看。

示例3:明白了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反问句改陈述句难道还会难吗?五、修辞句。

示例1:她的脸红了。

(改为比喻句)(她的脸红得像个大苹果。

)示例2:泉水从洞口涌出。

(改为拟人句)(泉水从洞口唱着歌儿欢快地流出。

)六、句子组合。

示例:将下面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保留全部信息。

①2013年12月10日在南非FNB体育场举行了曼德拉的追悼大会。

②曼德拉是南非前总统。

③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追悼会上发表了讲话。

④奥巴马在讲话中赞扬曼德拉是“历史的巨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1: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3年12月10日南非FNB体育场举行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追悼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中赞扬他是“历史的巨人”。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技巧解读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技巧解读

句型之间的转换1、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例如: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学习知识。

认识句子对我们后面的修改病句、句式变换等很有帮助。

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如:我游览了长城。

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

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

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一、直接引述改成间接转述在说话与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即改成第三者转述。

一般的说来,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变化:1、标点变化。

要将表示直接叙述的冒号改为逗号。

2、人称变化。

要将直接叙述句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即“我”改为“他”“我们”改为“他们”)第二人称一般改为人名。

3、文字变化。

可以改动少量文字。

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原则:第一,不改变原句的意思;第二,句子通顺,无语病。

例子:①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我是温家宝爷爷,你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

”(直接叙述)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他是温家宝爷爷,让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

(间接叙述)②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直接叙述)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要向导得想想办法。

(间接叙述)同伴焦急地要向导想想办法。

(间接叙述)练习: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一个意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反问句表达。

小学四年级语文常见句式变换方法与技巧

小学四年级语文常见句式变换方法与技巧

小学四年级语文常见句式变换方法与技巧一、扩句和缩句扩句是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扩句时要注意:(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2)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缩句是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保持句子最基本的成分。

缩句的方法:其实,缩句就是去掉修饰的部分,只要留下句子的主干。

哪些是修饰部分呢?1、去掉“的”字前面的词语例:深红的太阳发出夺目的亮光。

这个例句只要去掉“深红的”和“夺目的”就行了。

可是,有些句子中的?的?字不出现隐含在句中,我们可以先不起来,然后再缩句。

例:船夫而驾驶技术特别好。

此句只要变成“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的好”,缩句就容易多了2、去掉‘地’字前面的词语例: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

此句在去掉“古老的”同时,还要去掉‘地’字前的“沉沉地”。

同样有些“地”字也会隐含起来,方法同上。

例:清澈的小河缓缓流向远方。

我们同样得在“缓缓”后补“地”,然后将它去掉。

3、去掉‘得’字后面的词语例:调皮的小姑娘高兴得跳起来。

“得”字后面的“跳起来”要去掉。

4、去掉表示数量的词语例:月台两头的杏树引来一群蜜蜂。

“一群的”要去掉,当然,“月台两头的”也要去掉。

5、去掉表示介绍时间、处所、方向、方式、目的等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有固定格式,如“在”、“上”、“从”、“到”、“用”等等,很容易将他们找出来。

例:胜利的红旗在陆堑小学上空迎风飘扬。

“在陆堑小学上空”介绍了红旗所在的位臵,所了以我们应将它去掉。

6、“着、了、过”不能删除例:他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大苹果。

“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是不能删除的。

应当缩为:他吃着苹果。

二、陈述句、“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这三种句式的变换只要根据各种句式的结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变换后语句通顺,符合要求即可。

三、“直接引用”与“间接转述”的互换1、改换人称。

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式转换方法讲解与练习(学生专用)

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式转换方法讲解与练习(学生专用)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复习----句式方法汇总与练笔一、知识梳理(一)反问句与陈述句(二)对话转述(三)缩句、扩句(四)修辞(五)病句(六)关联词二、初出茅庐(一)反问句与陈述句方法宝典◇句型含义:1、陈述句。

(叙述一个事实,句末标点用句号)如:这支笔是我的。

2、反问句。

(答案在句中)如:发生了这样的事,怎么不叫人生气呢?3、设问句。

(自问自答)如:《呼风唤雨的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得是现代科学技术。

”◇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方法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实战演练◇反问句变陈述句的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宝典◇陈述句变反问句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删去“很”“都”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句式变换详解
(一)“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二)把直接说的话改变为第三者的转述。

例如:妈妈对小明说:“你的作业要尽快完成,明天,我要带你去学钢琴。


改成转述句是:妈妈对小明说他的作业要尽快完成,明天,妈妈要带他去学钢琴。

注意点:一是改变标点,不用冒号和引号,改用逗号;二是改变人称,把“你”“我”改成“他”“妈妈”即与引号前的人称一致起来;三是需要时可作少量的文字改动。

(三)改变说法,做到语言美。

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老太太上车,一个小学生连忙让座,应怎么说呢?
应说:“老奶奶,请您坐这儿!”
注意点:如说“喂,老太婆,坐这儿来!”就很没有礼貌。

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学会使用“请”“打扰”“对不起”“谢谢”“没
关系”,接电话时,要用“您好!请问……”等。

(四)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例如:他是三好生。

改成:他难道不是三好生吗?
又如: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我激动,感到自豪。

改成: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我怎能不感动,怎能不感到自豪呢?
注意点: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要把句中表示肯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的词,句末的句号改成问号,并加上“吗”、“呢”等。

也可以在句子开头加上“难道”等。

反之,把句子中表示否定的词和句末的“吗”、“呢”等去掉,把问号改为句号。

(五)句子合并
例如:1、年轻的妈妈请大夫。

2、大夫给孩子看病。

合并后为:年轻的妈妈请大夫给孩子看病。

注意点:第一句中动词“请”的后面是“大夫”,第二句句首也是“大夫”,所以去掉一个“大夫”。

(六)写有两个以上连续动作的句子。

例如:战士们摸进山坳潜伏下来。

注意点:这一句中有“摸”,“潜伏”,是“战士们”的两个连续动作,这一类句子中间不加逗号。

注意与这一句相区别:她一边看书,一边听音乐。

这是同时进行的动作,无先后之分,因而不是表示连续动作。

(七)变换提示语的位置。

1、我说:“爸爸,也许它不会死……”(提示语在前)
2、“爸爸!”我说,“也许它不会死……”(提示语在中间)
3、“爸爸,也许它不会死……”我说。

(提示语在句末)
注意点:提示语位置
(八)分别用三个四字短语,扩展下面的句子。

1、校园是美丽的,这里,,。

2、学生是可爱的,他们,,。

3、老师是令人尊敬的,他们,,。

答案提示:1、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教室明亮。

2、学习刻苦,天真活泼,尊敬师长。

3、和蔼可亲,知识渊博,教学严谨。

(九)、用“闪电、雷、雨或水”写一段话。

注意点:要学会运用联想、想像,使句子生动形象。

写法一:(比喻句)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幕,一阵阵沉闷的雷声如同战鼓轰鸣,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

写法二:(拟人句)一道闪电,一声清脆的雷鸣,天神犹如接到命令,立刻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华沙倾注到人间。

(十)在自己的书房中挂上一副对联。

注意点:要多读题目,平时多观察周围,才能用得自然贴切。

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