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句式变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句式变换(有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句式变换(有答案)班级姓名成绩一、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金奎叔握住了鹅的长脖子。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静寂的、梦幻的。
(改为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
(用加点词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巫婆在河里沉下去了就扑腾了几下。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0分)1.会场上很安静,静得能听见同学们的呼吸声。
(仿写句子)小溪里的水真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仔细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照样子写一种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生气”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1)生命力;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按要求写句子。
1.运动会上,赛事都是热烈。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秋天的夜晚,蟋蟀住在它舒服的住宅里悠游自在地唱着歌。
2018年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式变换专题训练(引述句和转述句互改)

2018年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式变换专题训练(引述句和转述句互改)姓名:六、改为转述句。
1、小黑石说:“我天生是稳定不动的。
”2、老师对小明说:“我的自行车坏了,要借你的工具用一用。
”3、姐姐对李明说:“明天是星期天,我带你去图书馆看书。
”4、列宁问:“我应该排在哪一位同志的后面?”5、周恩来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6、他跑到连长身边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7、陈老师对李平说:“你知道昨天傍晚谁把班上椅子修好的吗?8、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9、董存瑞说:“我保证完成任务。
”10、李伟说:“我要像白求恩那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11、妈妈对小红说:“说实话,我不生气了。
”12、刘欢对爸爸说:“我还要等我的同学。
”13、杨林说:“我要做完作业才去游泳。
”14、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15、父亲对孩子们说:“你们应像花生那样做有用的人。
”16、刘红说:“我要到刘江家去还书。
”17、陈小红对老师说:“我叫陈小红,是从张家村来的,我要读书。
”18、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19、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20、张兰对李芳说:“我们一起看电影去吧!”21.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22. 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您批评我吧!”23.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24. 大孩子说:“爸爸,你看那树多高。
”25. 爸爸说:“我星期天去旅游。
”26. 外公说:“这是向天椒,特别辣。
”27. 我说:“我这个老班长下岗了。
”28. 爸爸感冒了,他说:“明天我要去医院看病。
”29. 他说:“我明天去电影院看电影。
”30. 房东太太说:“我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我高兴得不得了……但我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
”31. 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32. 桑恩喊道:“我在学校。
知识点专题08 句式变换 (讲义+试题) 三升四年级语文(含答案)部编版

【暑假衔接】专题08 句式变换句式变换就是在保持原来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把句子的表达形式按一定的要求从一种形式改变为另一种形式的练习。
在小学三、四年级,要学习的句式变换是小学经常会遇到的一项语文基本功考察题目。
在三年级主要学习的句式变换是“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互换以及“直述句”与“转述句”的互换,养成正确运用句式转换的良好习惯,整体提高语文素养。
1.句式变换原则。
(1)不改变原意。
(2)不能增删改变内容。
(3)可增删个别词语。
(4)注意层次及逻辑关系。
(5)尽量避免重复。
2.三年级主要学习的句式变换的种类。
(1)把陈述句改写成“把”字句。
如:我叠好了被子。
⇒我把被子叠好了。
(2)把陈述句改写成“被”字句。
如:我们克服了困难。
⇒困难被我们克服了。
(3)“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改。
如:董存瑞把敌人的碉堡炸毁了。
⇒敌人的碉堡被董存瑞炸毁了。
又如:小树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
⇒狂风把小树吹得东倒西歪。
(4)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互改。
如:王芳是个好孩子。
⇒王芳不是个坏孩子。
又如:外国人承认中国人了不起。
⇒外国人不得不承认中国人了不起。
(5)因果关系的句式变化。
如: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是因为它离地球太远了。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它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6)把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
如:李老师说:“同学们不好,我不安心。
”⇒李老师说,同学们不好,她不安心。
(7)不同语气句子的句式改变。
①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改。
如:作为一个市民,应该遵守公共道德。
⇒作为一个市民,难道不应该遵守公共道德吗?又如:这么远,箭怎么能射得到呢?⇒这么远,箭不能射得到。
②陈述句和感叹句的互改。
如:黄山的景色很美。
⇒黄山的景色真美呀!(8)把句子改为比喻句或拟人句。
如:①雨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
⇒雨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桥悬在上空。
②小鸟飞来。
⇒小鸟唱着歌飞来。
专题06句式变换-解析版-2023年四年级语文暑假专项(统编版)

专题06 句式变换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陈述句与被字句、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表达效果会有差别。
◆主动体:主动去影响别人的事物。
◆被动体:被别人影响的物体。
1.陈述句:主动体+表动作的词+被动体。
例:咆哮的江水吞噬了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
2.把字句:主动体+把+被动体+表动作的词。
例:咆哮的江水把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吞噬了。
3.被字句:被动体+被+主动体+表动作的词。
例: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了。
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主动体)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被动体)是动作的被执者。
改写方法:第1步:先找主语、动作和对象,先不看其他修饰词;第2步:“把”或“被”前后两个部分调换位置,其余的照写。
二、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一)陈述句改反问句1.有“不”去“不”,无“不”加“不”;将陈述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或者将陈述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2.在陈述句前加“怎能、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3.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4.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例: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
改: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二)反问句改陈述句1.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2.删掉疑问词和语气助词。
(怎么、难道、哪能、吗、呢)3.把问号改成句号。
例:这时候天快黑了,你还过冈,岂不枉送自家性命?改:这时候天快黑了,你还过冈,这是枉送自家性命。
口诀:三加三减一换第1步:找是否有否定词,有则删,无则加上;第2步:删去/增加疑问代词(难道、怎么);第3步:删去/增加语气助词(呢、吗);第4步:句末的问号和句号互换。
(三)陈述句改感叹句要在句中加上表示强烈感情的“太”“真”一类词语,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换成感叹号。
例: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陈述句)改: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啊!(感叹句)例:骆驼队前面飘扬着鲜艳的旗帜。
四年级句型转换专项训练

四年级句型转换专项训练
在四年级语文的学习中,句型转换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句型转换的训练,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增强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和把握。
下面,就让我们来进行一些四年级句型转换的专项训练吧!
1.陈述句变为疑问句:
原句:我喜欢跳舞。
疑问句:你喜欢跳舞吗?
2.疑问句变为陈述句:
原句:你在做作业吗?
陈述句:你在做作业。
3.陈述句变为否定句:
原句:她会游泳。
否定句:她不会游泳。
4.否定句变为陈述句:
原句:我没有玩游戏。
陈述句:我玩游戏了。
5.肯定句变为感叹句:
原句:这里真漂亮!
感叹句:太漂亮了!
6.感叹句变为肯定句:
原句:太好了!
肯定句:真好!
7.选择性疑问句变为陈述句:
原句:你喜欢苹果还是橙子?
陈述句:你喜欢苹果和橙子。
8.陈述句变为选择性疑问句:
原句:我们去游泳吧。
选择性疑问句:我们去游泳还是打篮球?
9.句子的人称和时态变换:
原句:他们在看电影。
变为我:我在看电影。
变为过去时态:他们在看电影。
通过以上的四年级句型转换专项训练,我们可以加深对不同句式和语法结构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语文运用能力。
在实际语言表达中,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些句型转换来达到自己想要表达的目的。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多加练习,取得更好的语文成绩!。
四年级句式变换(按要求写句子)

按要求写句子。
1.月光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续写句子。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4.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妙处。
(1)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5.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6.静静的湖面上布满荷叶,把湖面盖得严严实实。
(使用修辞手法,使句子更生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施工时,我们要防止不发生事故。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水花飞溅。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一条长长的瀑布奇迹般地出现了。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梅雨潭是一个让人如痴如醉的地方。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
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
(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大尾巴向上翘着。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在书林中挖掘到无穷的宝藏。
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式变换练习(把字句、被字句)

句式变换变换句式就是在保持原来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把句子的表达形式按一定的要求从一种形式改变成为另一种形式。
陈述句与“被”、“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
例如: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苍蝇和蜘蛛。
(陈述句)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儿包住了。
(把字句)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
(被字句)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的被执行者。
变换的具体方法1.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
2.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一大滴松脂)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 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
3.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苍蝇和蜘蛛)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
训练题一、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
1.同学们交还给我一项任务。
2.姐姐送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3.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4.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5.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6.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7.乌云遮住了太阳。
8.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9.激流冲跑了那块人们洗衣用的礁石。
10.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11.北纬 17 摄氏度以北不能种橡胶的极限,终于被我省科技人员冲破了。
12.北风吹来,地面上的害虫都冻死了。
13.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14.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15.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16.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18.工人们开凿出了一条越江隧道。
17.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
18.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19.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
20.敌人的一架飞机被英雄的人民空军击落了。
二、下面句子改成“被”字句。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3.蒙蒙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4.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句式转换——反问句、转述句、双重否定句课件

陈述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的用词方法
1、表示判断。“是”“了”用“不可能不”“谁也不能否认” 2、表示非常肯定。“一定”“必须”用“非……不可”“不能不” 3、表示不情愿、不得已。“只能”“只好”“只得”用“不得不” 4、表示全部。“全”“都”“全部”用“没有(谁/一个)……不”
“无不” 5、表示推测。“会”“可能”“能”“应该”用“不可能不”
二、判断下列句子是直述句还是转述句,填在括号里。
1.老师激动地说:“你们知道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
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 直述句)
2.张佳高兴地告诉妈妈,她在书店买了一本曹文轩的《草房子》。
( 转述句) 3.王晓对大家说:“我叫王晓,是从咸阳转来西安的。”(直述句) 4.爸爸说我想去爬山的话他就带我去。( 转述句)
句式转换
目录
01 陈述句与双重否定句
0 直述句与转述句 023陈述句与反问句
0 1 陈述句与双重否定句
陈述句与双重否定句
陈述句是指陈述一个事实或者 说话人的看法的句型。 陈述句 又分为肯定的陈述句和否定的 陈述句,简称为 肯定句。
双重否定句即否定两次, 表示肯定的意思。语气比 肯定句更为强烈,起到不 容置疑的进一步的肯定, 加强了肯定的效果。
2
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我不是没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3 谁也不能否认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4
我必须承认你在这方面非常有天赋。 我不能不承认你在这方面非常有天赋。
5 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佩服小明。
我们班没有一个同学不佩服小明。
6 爸妈都不在家,我只好自己动手做饭了。
0 3 陈述句与反问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句)
③一串串________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 落进深潭。(比喻句) ④浪潮很大,像______________。(比喻句)
“把字句”和“被字句”
一般陈述一件事情,可以用陈述句,也可以 用“把”字句和“被”字句。如“他弄脏了衣 服。”“他把衣服弄脏了。”“他的衣服被弄脏 了”这三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 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 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互改的方 法是:先找出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 确定它们之间的主动与被动关系。再根据要求完 成句子。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具体的、 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比方抽象 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 临时赋予某种物以人的语言、动 作、行为或思想、感情、性格等 的一种修辞方法。
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①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拟人句)
一、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不会让人觉得舒服。
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怎会让人觉得舒服呢?
2、这场比赛不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
这场比赛怎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呢?
3、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难道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不值得赞扬吗?
4、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
三、将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是真理。 2、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杭州的西湖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3、人们怎么不希望车子能停下来,不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人们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4、母亲对我的嘱咐,不正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 母亲对我的嘱咐,正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
5、作为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作为少先队员不应该讲文明,有礼貌吗?
二、将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打仗不是为了多杀人。 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毒刑拷打算不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3、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1、把下列句子分别改成“把字句”和“被乌云遮住了太阳。
L、呼呼的北风吹得路边的小树摇来晃去。
M、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 N、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全写完了。 O、我打碎了花瓶。 P、她抱起了熟睡的孩子。
Q、风刮倒了大树。
R、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陈述句改反问句要注意三点: 1、词语的变化。如果陈述句是肯定的意思,可加入“难 道……不……”或“怎能……不……” :如果陈述句是否定 的意思,则加入“难道……”或“怎能……”,再将原句中 否定的意思改为肯定的意思。 2、标点的变化。陈述句改反问句后一定要将句号改为问 号。 3、语气的变化。陈述句改反问句后要添加疑问词。如果 添加的是“难道……不……”或“难道……”则疑问词为 “吗”;如果添加的是“怎能……不……” 或“怎能……”, 则疑问词为“呢”。
1、把下列句子分别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A、一阵猛烈的炮火,摧毁了敌人坚固的工事。
B、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C、悦耳的歌声吸引住了全班同学。
D、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E、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F、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G、敲门声惊动了树上的小鸟。
H、洪水冲垮了小桥。
I、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
反问句改陈述句与之相反: 1、词语的变化。如果反问句是肯定的意思,则去掉 “难道……不……”或“怎能……不……” ;如果反问 句是否定的意思,则去掉“难道……”或“怎能……”, 再将原句中肯定的意思改为否定的意思。 2、标点的变化。反问句改陈述句后一定要将问号改 为句号。 3、语气的变化。反问句改陈述句后一定要去掉疑问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