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式转换方法讲解与练习(学生专用)
小学四年级的语文必考知识:3类句式转换解题方法与练习(附答案)

把下面的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动人。
我们不能够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春风吹绿了野外。
是春风吹绿了野外。
我们不能够做自擅自利的事。
答案:这个真实的故事难道不使我深受动人吗?我们难道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吗?春风难道没有吹绿了野外吗?难道不是春风吹绿了野外吗?我们难道能做自擅自利的事吗?把以下陈述句改为把字句、被字句我们战胜了这个困难。
大水冲走了八只大铁牛。
雨水淋湿了战士们的衣服。
答案:我们把这个困难战胜了。
这个困难被我们战胜了。
大水把八只大铁牛冲走了。
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
雨水把战士们的衣服淋湿了。
战士们的衣服被雨水淋湿了。
更正病句贯彻《小学生守则》今后,发生了显然的变化。
我们沿着这条公路,不要一小时,即可到达县城了。
我们伟大的祖国在社会主义阳关大道上。
这个班级的同学是全校睁开学雷锋活动最好的班级。
同学们积极投入爱国卫生运动,把教室打扫得整齐整齐、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过去,我做作业马虎潦草,很不认真,不经常拖拉,禁止时完成。
六一节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愉悦的心情到达学校。
我们要正直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
钱小红加入了少先队员。
黑板的上方挂着“先进班集体”。
诚然天气这么冷,所以她依旧坚持长跑。
春天来了,桃花、梨花、桂花都绽开了。
夏天果园里好多水果都成熟了,有苹果、葡萄、枇杷、水蜜桃、还有西瓜、西红柿呢!《桃花心木》一文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种树。
答案:贯彻《小学生守则》今后,小学生的行为发生了显然的变化。
我们沿着这条公路,不要一小时的时间,即可到达县城了。
我们伟大的祖国走在社会主义阳关大道上。
这个班级是全校睁开学雷锋活动最好的班级。
同学们积极投入卫生运动,把教室打扫得整齐整齐、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过去,我做作业马虎潦草,很不认真,经常拖拉,禁止时完成。
六一节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怀着愉悦的心情到达学校。
我们要正直学习态度和明确学习目的。
钱小红加入了少先队员的行列。
黑板的上方挂着“先进班集体”的奖牌。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句式转换解题方法与练习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句式转换解题方法与练习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句式转换解题方法与练习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
)3. 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李老师兴奋地说,他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免费】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型转换知识点+练习(全)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型转换知识点+练习(全)一、改病句三个步骤:①读句子、理句意②查排审、找病因③改句子、保原意(改得少、改得巧)练习:1、我们要尽快改正、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错误。
2、他穿着一件灰布上衣和一顶蓝帽子。
3、我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和悦耳的歌声。
4、这一大片菜地里,种着各种蔬菜:黄瓜、西瓜、茄子、扁豆、桃子、西红柿。
5、在联欢会上,李丽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6、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7、下课了,同学们一窝蜂似的有序地走出教室。
8、陈爷爷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二、缩句缩句就是把那些修辞手法都去掉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的”前面的通通都去掉②“得”的后面都去掉.(如:屋子里热得象蒸笼)"得"后面的都只是修辞前面这个热的,所以缩出来的句子就是:屋子热。
)③你缩出来的句子要符合以下的6个基本句式的其中一个:a谁是什么b 什么是什么c谁干什么d什么干什么c谁怎么样e什么怎么样练习:1、伶俐可爱的燕子从南方赶来了。
2、我们躺在一块被山风吹得干干净净的石头上。
3、孩子的身子像一颗炮弹似的扑通一声落到大海里。
4、数万名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天安门。
5、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耍。
三、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方法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练习:1、我们劝阻同学吵架是对的。
2、失败了还得干,不能知难而退。
3、晓彬是我的好朋友。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5、看到你有苦难,我必须帮助。
四、将反问句改换成陈述句方法: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句式转换题是小学阶段考试必考点,但很多孩子遇到这类题简单的能做,稍微难一点就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对难点没有掌握,总结句式转换中常常遇到的五个类型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小学四年级语文句式变换详解

(一)“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二)把直接说的话改变为第三者的转述。
例如:妈妈对小明说:“你的作业要尽快完成,明天,我要带你去学钢琴。
”改成转述句是:妈妈对小明说他的作业要尽快完成,明天,妈妈要带他去学钢琴。
注意点:一是改变标点,不用冒号和引号,改用逗号;二是改变人称,把“你”“我”改成“他”“妈妈”即与引号前的人称一致起来;三是需要时可作少量的文字改动。
(三)改变说法,做到语言美。
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老太太上车,一个小学生连忙让座,应怎么说呢?应说:“老奶奶,请您坐这儿!”注意点:如说“喂,老太婆,坐这儿来!”就很没有礼貌。
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学会使用“请”“打扰”“对不起”“谢谢”“没关系”,接电话时,要用“您好!请问……”等。
(四)陈述句改成反问句例如:他是三好生。
改成:他难道不是三好生吗?又如: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我激动,感到自豪。
改成: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我怎能不感动,怎能不感到自豪呢?注意点: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要把句中表示肯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的词,句末的句号改成问号,并加上“吗”、“呢”等。
也可以在句子开头加上“难道”等。
反之,把句子中表示否定的词和句末的“吗”、“呢”等去掉,把问号改为句号。
(五)句子合并例如:1、年轻的妈妈请大夫。
2、大夫给孩子看病。
合并后为:年轻的妈妈请大夫给孩子看病。
注意点:第一句中动词“请”的后面是“大夫”,第二句句首也是“大夫”,所以去掉一个“大夫”。
(六)写有两个以上连续动作的句子。
例如:战士们摸进山坳潜伏下来。
注意点:这一句中有“摸”,“潜伏”,是“战士们”的两个连续动作,这一类句子中间不加逗号。
四年级句子句型转换方法练习及答案

5种常见句式变换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为“。
”。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为“?”。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一、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直接引语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间接引语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张童对我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告诉我,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二、间接引语改直接引语间接引语改为直接引语,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告诉我们,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对我们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缩句 1、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例:山民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可以缩写为:话包蕴着哲理。
扩句 1、要知道扩句的目的是把一个句子修饰得更好。
2、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加进去。
3、扩句后变成:“时间、地点、方向+修饰词+名词+修饰词+动词+修饰词+名词”例:老师讲了故事。
可以扩写为:课堂上,语文老师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有趣故事。
“把”字句和“被”字句首先在陈述句中分析出名词1、名词2和动词。
然后按下面格式改写:(1)改为把字句:名词1+把+名词2+动词(2)改为被字句:名词2+被+名词1+动词上面这个句子根据模板的变换结果就是:把字句:大水把庄稼淹没了。
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型转换方法整理

扩句和缩句01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面添上附加成分,如同在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完整、具体、生动。
例子:1、太阳升起。
金色的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升起。
可以看出,前一个句子的意思是完整的,但是不具体、不明确。
后一个句子在前一个句子的基础上加了“金色的”“东方地平线”、“缓缓”等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完整、具体、生动。
扩写句子应注意的问题是:1. 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成分、基本意思、语气和语调。
2. 扩充的词语要与原句搭配得当。
3. 添加的词语要注意排列顺序。
02缩句与扩句刚好相反,要删去句子中的“枝”和“叶”,既删去附加成分,使句子表达得更加简洁,缩句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如:“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无可奈何的拍打着翅膀。
”经过缩句,抓住句子的主干“小麻雀拍打着翅膀”,就知道这句话写小麻雀。
缩句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是否正确。
如:“宁宁同学光荣的被评为‘三好学生’的称号。
”一经缩句成为“宁宁被评为称号”,我们就会发现这句话不通,词语搭配不当。
缩写句子应注意的问题是:1. 删去“的”前修饰成分。
2. 删去“地”前的修饰、限制成分。
3. 删去“得”后补充说明成分。
4. 删去数量短语。
5. 起修饰限制的时间地点要去掉。
6. “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是不能删的。
7. “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有可能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8. “不、无、没有”等否定词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陈述句与反问句03陈述句直接陈述所要表达的意思,语调比较平稳。
04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更加肯定,感情强烈,语调更高。
如:作为一个市民,应该遵守公共道德。
作为一个市民,难道不应该遵守公共道德吗?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1.修改的时候,去掉开头“怎么、难道”……2、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也就是将句子中原来的:“不是”改为“是”、“不能”改为“能”,“不会”改为“会”……3、将肯定词改为否定词,也就是将句子中原来的:“是”改为“不是”,“能”改为“不能”,“会”改为“不会”……4、结尾的时候去掉“呢”、“吗”,最后,句末的“?”改为“。
四年级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

四年级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含答案)01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02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转换时,这和那要进行转换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那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复习----句式方法汇总与练笔一、知识梳理(一)反问句与陈述句(二)对话转述(三)缩句、扩句(四)修辞(五)病句(六)关联词二、初出茅庐(一)反问句与陈述句方法宝典◇句型含义:1、陈述句。
(叙述一个事实,句末标点用句号)如:这支笔是我的。
2、反问句。
(答案在句中)如:发生了这样的事,怎么不叫人生气呢?3、设问句。
(自问自答)如:《呼风唤雨的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得是现代科学技术。
”◇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方法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实战演练◇反问句变陈述句的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宝典◇陈述句变反问句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删去“很”“都”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
”变“?” 。
实战演练◇陈述句变反问句的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对话转述方法宝典◇直述句与转述句的互换(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转述的互换)符号的变化:1、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2、转述句改直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人称的变化1、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第一人称“ 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说:“ 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 他” 或“ 她”应改为第一人称“ 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 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4.在把引述内容改为转述句中,引述内容中如果有“这”,务必在改为转述句中把“这”改为“那”。
如:周总理对何其芳说:“我今天要批这些文件。
”改:周总理对何其芳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实战演练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军在电话中对我说:“下个月我一定到你那儿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缩句、扩句方法宝典◇缩句1、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3、缩句后一般变成:(1)主语+谓语动词+宾语(2)谓语动词+宾语(3)主语+谓语动词实战演练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扩句练习1、风吹小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来到沙滩上。
(至少扩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玩游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修辞方法宝典1、拟人:把物体比作人来写2、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3、排比:三个句式相同或相似4、把字句与被字句实战演练◇把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柳树的枝条随风摆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下列句子改为排比句。
1、天上的白云真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下列句子改成比喻句。
1、海浪激起的泡沫,美丽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
1、十七孔桥把湖岸和湖中心的岛连接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厚厚的积雪把树木的枯枝都压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
1、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姑娘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母亲紧紧搂住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病句方法宝典◇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
1、成分残缺(1)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受到了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分赘余(1)联欢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和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经常阅读、看科幻小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意不明(1)李红有时候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搭配不当(1)今天联欢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真好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很喜欢参加自然博物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前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序不当(1)我们学校师生全体去参观科技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优美的一支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战演练◇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 金华双龙洞的奇特风景,真值得我们欣赏和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