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练习题与习题答案
经济学概论练习题3及答案

第三部分(下篇第1-3章)一、名词解释1、总供给p.1332、总需求p.1333、国民生产总值p.1374、国内生产总值p.1385、国民收入p.1386、消费函数p.1417、储蓄函数p.1428、乘数效应p.1449、投资乘数p.14410、自愿失业p.14911、非自愿失业p.15012、充分就业p.15013、摩擦性失业p.15114、结构性失业p.15115、周期性失业p.15116、通货膨胀p.15317、经济周期p.16018、经济增长p.165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B)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D)A.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4、下列哪一项计入GDP?(D)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材;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5、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D)。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
6、在一个由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A)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7、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B)A.销售税;B.公司利润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
8、下列项目种,(C)不是要素收入。
经济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04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三、练习题(一)填空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普遍存在于一切物品的消费中,对于这一规律可以用和两个理由来解释。
答案:生理或心理的原因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2.顾客买一件衣服,愿意购买原价180元的款式,但是付款时发现商家做活动打折优惠至160元,那么我们把那20元称作。
答案:消费者剩余提示:消费者心理宁愿付出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就是消费者剩余。
3.效用是人们从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一般来讲效用具有和的特征。
答案:满足感相对性主观性提示:效用是人主观上对某种物品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感是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的。
4.消费者的表示为对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组合的排序。
答案:偏好提示:偏好是人们在购买一种或多种商品或服务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就是对商品或服务的排序选择。
5.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
答案:上升达到最大下降提示:本题考查的是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总效用先越来越慢地递增后递减。
6.边际效用是指消费最后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
答案:满足感的增量提示:这种增量可以是正数也可以为负数。
7.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
答案:消费者剩余8.在劳动供给决策中,随着工资的增加,替代效应使劳动供给,收入效应使劳动供给答案:增加减少提示:替代效应指工资增加引起的工作对闲暇的替代;收入效应是指收入的增加引起人们对劳动闲暇的增加,从而引起劳动供给的减少。
9.在消费与储蓄决策中,决定消费者储蓄决策的是。
答案:利率提示:消费者是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来决定储蓄或消费的,如果银行利率足够高,那么消费者会选择储蓄; 如果消费者认为银行利率低于资金的时间价值,那么就会选择消费。
10.在考虑到投资的风险时,家庭投资决策取决于一项投资的。
答案:未来收益率提示:消费者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收益,所以家庭投资决策最终取决于一项投资的未来收益率。
经济学练习题+答案

经济学练习题+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当消费者的收入减少时,预算线( )。
A、不变动B、都有可能C、向左下方平行移动D、向右上方平行移动正确答案:C2、竞争市场中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厂商面临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局面,他应该()A、减少产量B、提高价格C、降低价格D、增加产量正确答案:D3、对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A、平均成本最低B、总收益最大C、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D、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正确答案:D4、使用50单位的劳动,一个厂商可以生产出1800单位的产量,使用60单位的劳动,一个厂商可以生产出2100单位的产量,额外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是 ( )A、36B、30C、35D、3正确答案:B5、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A、平均产量递增B、平均产量递减C、平均产量不变D、都有可能正确答案:A6、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A、投入越多,产出越大,从而产品价格越低B、要素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减少C、要素的边际产出递减D、要素所生产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正确答案:C7、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
A、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B、消费者偏好C、消费者收入D、所购商品价格正确答案:B8、等产量曲线上任意两点的产量肯定是A、都有可能B、无关C、不等D、相等正确答案:D9、在我国,对新汽车需求的价格弹性dE= 1.2,需求的收入弹性ME=3.0,其他条件不变,收入增加2%对需求的影响;A、汽车需求量增加 6%B、汽车需求减少6%C、汽车需求量减少6%D、汽车需求增加 6%正确答案:D10、引起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是()。
A、该商品价格上升B、该商品价格下降C、生产该商品的技术进步了D、收入水平提高正确答案:D11、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____时.需求量____:A、上升,增加B、下降,减少C、上升,减少D、上升,不变正确答案:C12、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通常是用来指A、外部效应B、公共物品C、信息不对称D、垄断正确答案:B13、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5%.需求量因此变动2%.那么该商品的需求( )。
(完整版)经济学练习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第二章一、选择题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以下要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不变?()A 商品自己的价格;B 个人偏好;C 其他商品的价格;D 个人收入2、保持所有其他要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以致()。
A需求量增加;B需求量减少;C需求增加;D需求减少;3、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方向变化,是由于()。
A 收入效应的作用;B 取代效应的作用C收入效应和取代效应同时发生作用;D以上均不正确;4、有以下要素除哪一种外都会使需求曲线搬动?()A 花销者收入变化;B商品价格变化;C 花销者偏好变化;D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变化。
5、商品 x 和商品 y 是相互取代的,则 x 的价格下降将以致()。
Ax 的需求曲线向右搬动; B x 的需求曲线向左搬动; C y 的需求曲线向右搬动; D y 的需求曲线向左搬动。
6、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的影响是()。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搬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搬动;C互补品的供给趋向向右搬动;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7、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
A需求函数的斜率;B收入变化对需求的影响程度;C花销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响程度;D以上说法都正确。
8、若是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曲线的需求弹性()。
A 同样;B不一样;C 可能同样也可能不一样;D依切点所在的地址而定。
9、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所以其价格弹性也不变,这种说法()。
A 正确;B不正确;C 有时正确,有时不正确;D 难以确定。
10、假设某商品的价格从10 美元下降到 9 美元,需求量从 70 增加到 75,则需求为()。
A 缺乏弹性;B丰饶弹性;C 单一弹性;D难以确定。
第二章一、选择题1、假设商品 x 和商品 y 的需求交织弹性是—2,则()。
A x 和 y 是互补品;B x和y是取代品;C x 和 y 是正常商品;D x和y是低质品。
2以下哪一种情况使总收益增加? A 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 B 价格下降,需求缺乏弹性; C 价格上升,需求丰饶弹性;D价格下降,需求单位弹性。
经济学练习题一

答案:C
7、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B.政府给贫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答案:B
8、凯恩斯理论中的乘数可应用于 ()
A.当投资增加时
B.仅当在有闲置资源
的经济中增加投资时
答案:×
8.根据IS-LM分析,假如投资和货币供 给同时增加了,利率将趋于上升。
答案:×
9、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有助于刺激经 济发展。
答案:√
二、选择题
1、如果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同时发生了, 对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影响是 ( )
A.价格和数量都上升 量都下降
B.价格和数
C.数量增加,价格的变动不确定 D.价格 上升,数量的变动不确定
(2)错。MC曲线在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以上部分,才是竞 争企业的供给曲线。
(3)错。在竞争市场,短期内,企业的产量可能在AC下降 或上升水平上;只有在长期均衡时,企业的产量才处在最低 平均成本水平上。
4、某国的情况下:人口2500万,就业人数 1000万,失业人数100万。
(1)如果摩擦失业与结构失业为60万人,自 然失业率应该是多少?
2、假定企业的工资提高10%,请用生产理论 的基本原理说明劳动力价格的提高是如何导 致一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
解答:
M最P在小L 其化/PL他,<条使件得MP不MK变P/PL的K/P,情L=为况M使下P产K,/量P当K最,PL大那提化么高或企10成业%本, 必定增加资本投入,减少劳动投入,即用资 本替代劳动。
D. 这个说法不正确,因为垄断者收取高价就会降低 需求,对自己没有好处
经济学练习题与习题答案5篇

经济学练习题与习题答案5篇第一篇:经济学练习题与习题答案第三章1、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小汽车、摄像机一类高级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为什么?答: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的办法;对小汽车、摄像机这类高档消费品则应采取降价的办法。
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对需求富于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而对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成正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
所以,为了提高生产者的收入,对农产品这类需求缺乏弹性的必需品应该采取提价办法,而对于小汽车、摄像机这类需求富于弹性的高级奢侈品应该采取降价的办法。
2、讨论下列问题:(1)某城市大量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估计为1.6,城市管理者问你,为了增加大量运输的收入,运输价格应该增加还是应该降低,你应当怎样回答?答:运输价格应该降低。
因为大量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约为1.6,即其需求富有弹性。
而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若某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缺乏弹性的),则降低价格将为销售者带来较多(较少)的收入,而提高价格会使销售者的收入较前减少(增加)。
因此这里为了增加富有弹性的大量运输的收入,应当降低运输价格。
(2)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
但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以后谷物要涨价,收入会增加。
对这两种议论你有何评价?答:气候不好对农民是否有利就是要看农民的总收入在气候不好的情况下如何变动。
显然气候不好的直接影响是农业歉收,即农产品的供给减少,这表现为农产品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假若此时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状况不发生变化,即需求曲线固定不动,那么农产品供给的减少将导致均衡价格的上升。
由于一般地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可知,此时农民的总收入将随着均衡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经济学练习题库与答案

经济学练习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以下有关正常利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常利润是隐性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B、正常利润是显性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C、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的利润D、正常利润是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支付的报酬正确答案:B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几个因素都正确正确答案:D3、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增加( )。
A、劳动力需求、就业量和实际工资B、劳动生产率和实际产出C、名义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D、实际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正确答案:C4、当某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时,会导致( )A、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销量减少B、均衡价格无法确定,均衡产销量减少C、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销量减少D、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销量增加正确答案:C5、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原因( )A、预算赤字增加B、银行贷款的扩张C、市场垄断导致的超额利润D、私人投资增加正确答案:C6、下列不属于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
A、各经济部门生产率提高的快慢不同B、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C、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D、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很大变化正确答案:D7、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周期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永久性失业D、摩擦性失业正确答案:A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会使IS曲线( )。
A、向左移动B、发生移动,但方向不一定C、向右移动D、保持不变正确答案:C9、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
A、怎样生产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C、为谁生产D、以上都包括正确答案:D10、当某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时,会导致( )A、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销量减少B、均衡价格无法确定,均衡产销量减少C、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销量减少D、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销量增加正确答案:B11、若平均消费倾向为一常数,则消费函数将是( )。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第一章经济学概述一、课题实训题1.经济学企图摆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要研究造成农产品的减产的因素,这种减产本身是否具有什么规律,等等。
从规范经济学的角度,我们研究造纸厂造成农产品减产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
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这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从造纸厂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认为是一件好事;有人从造纸厂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和农产品的减产的角度出发,认为是一件坏事。
2.(1)拼车是在交通拥挤、交通费用较高等条件下人们自发组织起来的。
拼车的人出于以下几个目的:车费分摊、避免等车,节省时间。
(2)通过上述分析,拼车可以减少自己外出的费用,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课后练习题(一) 单项选择题1.B2.B3.B4.C5.B6.D7.C8.A(二)判断题1.F2.T3.T4.T5.F(三)简答题1.答: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 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2.答: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在于一个人类面临的矛盾,就是资源的稀缺与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一问题的解决构成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因此稀缺意味着人类必须做出选择,而资源的多种用途又为这种选择提供了可能性。
这个1问题是要考察你对资源稀缺性的认识,对资源的稀缺性与多种用途又为这种选择提供了可能性。
3.答: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如果仅从概念上区分是比较简单的,他们无非是回答了不同的问题,一个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另一个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在回答这些不同问题时,很显然一个是存在一个价值判断体系的,另一个不存在这种价值判断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练习题与习题答案第三章 1、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小汽车、摄像机一类高级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为什么?答: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的办法;对小汽车、摄像机这类高档消费品则应采取降价的办法。
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对需求富于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而对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成正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
所以,为了提高生产者的收入,对农产品这类需求缺乏弹性的必需品应该采取提价办法,而对于小汽车、摄像机这类需求富于弹性的高级奢侈品应该采取降价的办法。
2、讨论下列问题:(1)某城市大量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估计为1.6,城市管理者问你,为了增加大量运输的收入,运输价格应该增加还是应该降低,你应当怎样回答?答:运输价格应该降低。
因为大量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约为1.6,即其需求富有弹性。
而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若某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缺乏弹性的),则降低价格将为销售者带来较多(较少)的收入,而提高价格会使销售者的收入较前减少(增加)。
因此这里为了增加富有弹性的大量运输的收入,应当降低运输价格。
(2)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
但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以后谷物要涨价,收入会增加。
对这两种议论你有何评价?答:气候不好对农民是否有利就是要看农民的总收入在气候不好的情况下如何变动。
显然气候不好的直接影响是5、在英国,对新汽车需求的价格弹性2.1-=d E ,需求的收入弹性0.3=Y E 。
计算(a )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提高3%对需求的影响。
(b )其他条件不变,收入增加2%对需求的影响。
(c )假设价格提高8%,收入增加10%,1980年新汽车销售量为800万辆,利用有关弹性系数的数据估计1981年新汽车的销售量。
解:(a )由于Ed=△Q/Q ÷△P/P=-1.2, 故△Q/Q = -1.2×3%= -3.6%,即价格提高3%将导致需求减少3.6%。
(b )由于Ey=△Q 1/Q 1÷△Y/Y=3.0,故△Q 1/Q 1 = 3.0×2%= 6.0 %,即收入增加2%将导致需求增加6.0%。
(C )由△P/P=8% △Y/Y=10%,及Q=800,又Ed=△Q 2/Q 2÷△P/P=-1.2得△Q 2/Q 2=-9.6%,Ey=△Q 3/Q 3÷△Y/Y=3.0得△Q 3/Q 3=30%于是,△Q 4/Q 4=△Q 3/Q 3-△Q 2/Q 2=20.4%,销售量减少量为800⨯20.4%=163.2(万辆)则1981年新汽车的销售量为800+163.2=963.2(万辆)。
老师的答案:解:由题设,0.3,2.1=-=y d E E(a )由于E d =△Q/Q ÷△P/P, 故△Q/Q = -1.2×3%= -3.6%,即价格提高3%将导致需求减少3.6%。
(b )由于E y =△Q/Q ÷△Y/Y,故△Q/Q = 3.0×2%= 6.0 %,即收入增加2%将导致需求增加6.0%。
(C )由△P/P=8% △Y/Y=10%,及Q=800,得Q Y E P E Q Q Q Q Y d y d •+•+•=•++='••••)1()1(=(1%100.3%82.1+⨯+⨯-)⨯800=800)1%30%6.9(⨯++- =963.2(万辆)第四章: 1、消费者行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是什么?答:① 企业在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时,首先要考虑商品的销售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大效用。
效用是一种心理感觉,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而消费者的偏好首先取决于消费时尚。
广告对消费时尚有一定的影响,一种成功的广告会引导着一种新的消费时尚,左右消费者的偏好。
这正是企业要做广告的原因之一。
② 不同的消费群体,由于其收人与社会地位不同,个人立场和伦理道德观的不同,对产品的偏好也不同。
所以,企业在开发产品时要定位于某一群体消费者,根据特定群体的爱好来开发产品这就是市场营销中所说的产品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
③ 一种产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如果一种产品仅仅是数量增加,它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就在递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低了。
因此,企业要不断创新,生产的产品要多样化。
2、我国许多大城市,由于水源不足,自来水供应紧张,请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
并请回答这种措施对答:可用提高自来水的使用价格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
自来水的价格提高。
一方面,用户会减少(节约)用水;另一方面,可扩大自来水的生产或供给。
这样,自来水供应紧张的局面也许可得到缓解或消除。
(1)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采取这一措施,会使用户消费者剩余减少(2)生产资源的配置有何有利或不利的效应?对生产资源配置的有利效应是节约了用水,可使之用于人们更需要的用途上,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更合理有效的使用。
但这样做,也许会造成其他资源的浪费。
比方说,工厂里本来用水来冷却物体,现在要改用电来冷却,增加了对电和有关装置的需求。
如果自来水价格提高过度,必然会带来更多其他资源的消耗。
这是不利的一面。
(3)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有何影响?能否有什么补救的办法?如果城市居民收入不变,自来水的价格提高无异是降低了居民的实际收入。
补救的办法,也许是居民增加货币工资或予以价格补贴。
3、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Y X U +=4 。
原来他消费9单位X 、8单位Y ,现X 减到4单位,问需消费多少单位Y 才能与以前的满足相同?解:当X=9,Y=8时,U= 20。
当U=20,X=4时,由Y X U +=4 得,Y +=4420 ,进而可得,Y=12。
答:X 减到4单位时,需消费12单位Y 才能与原来的满足相同。
4、若甲用全部收入能够买4单位X 和6单位Y ,或者12单位X 和2单位Y 。
(1)作出预算线。
(2)商品X 的价格与商品Y 的价格之比是多少?2468105、如果你有一辆需要四个轮子才能开动的车子有了三个轮子,那么当你有第四个轮子时,这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似乎超过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这是不是违反了边际效用递减律?答:不违背边际效用递减律。
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量。
这里的“单位”是指一完整的商品单位,这种完整的商品单位,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效性的前提。
比如,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的鞋子,但不适用于单只鞋子。
对于四轮车而言,必须是有四个轮子的车才成为一单位。
三个轮子不能构成一辆四轮车,因而每个轮子都不是一个有效用的物品,增加一个轮子才能使车子有用。
因此,不能说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超过第三个轮子。
6、钻石用处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之便宜。
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加以解释。
答:钻石对于人的用处确实远不如水,所以,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远远大于人们从钻石的使用中所得的总效用。
但是,商品的需求价格不是由总效用而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即由λMuP =决定。
虽然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很大,但是,由于世界上水的数量很大,因此,水的边际效用很小,人们只愿付非常低的价格。
相反,钻石的用途虽远不及水大,但世界上钻石数量很少,因此,其边际效用很高,价格非常高昂。
7、若甲的效用函数为U=XY ,试问:(1)X=40,Y=5时,他得到的效用是多少?过点(40,5)的无差异曲线是什么?答:当X=40,Y=5时,U=XY=40×5=200。
过点(40,5)的无差异曲线为XY=200。
(2)若甲给乙25单位X 的话,乙愿给此人15单位Y 。
进行这个交换,此人所得到的满足会比(40,5)的组合高吗?答:甲的商品组合为(40,5),现在进行交换,他得到15单位Y ,失去25单位X ,商品组合变为(15,20)。
这时他的效用由效用函数算得:U=XY=15×20=300 原来商品组合(40,5)提供的效用是200,交换后的商品组合(15,20)提供的效用是300。
显然,此人的满足提高100。
(3)乙用15单位Y 同此人换取X ,为使此人的满足与(40,5)组合相同,他最多只能得到多少单位X ?仔细分析一下,所要问的问题实际上是这样一个问题:在无差异曲线XY=200上,与商品组合(40,5)相比,甲要想多消费15单位Y ,那么他要放弃多少单位的X 商品。
由于200)155(=+•=X XY ,所以,X=10。
甲必须要放弃(40-10)=30单位X 。
也就是说,乙最多只有得到30个单位的X 。
8、甲的效用函数为)6)(2(++=Y X U ,X 蛋糕的块数,Y 是牛奶的杯数。
问:(1)甲原有4块蛋糕、6杯牛奶。
现甲得给乙3块蛋糕,乙将给他9杯牛奶,进行这项交易,甲的商品组合是什么?若甲拒绝交换,这一决策明智吗?解:甲原来的商品组合为(4,6),现在交换后,蛋糕剩下1块,而牛奶却增加到15杯,商品组合为(1,15)。
由效用函数可得,二种组合的效用。
当X=4,Y=6时, 72)66)(24()6)(2(=++=++=Y X U 。
当X=1,Y=15时,63)615)(21()6)(2(=++=++=Y X U 。
可见,(4,6)组合提供的效用比(1,15)组合大,因此,拒绝交换是明智的。
(2)若MRS XY是-2,甲愿意为3杯牛奶而放弃1块蛋糕吗?愿为6杯牛奶而放弃2块蛋糕吗?答:2-=XYMRS,意味着甲为得到2杯牛奶,愿意放弃1块蛋糕。
现在他只要放弃1块蛋糕,变可以得到3牛奶,他当然愿意。
2-=XYMRS,意味着甲为得到4杯牛奶,愿意放弃2块蛋糕。
现在他只要放弃2块蛋糕可得到6杯牛奶,他也愿意。
例题:设M=100元,PX=10元, PY=20元,消费者消费X与Y的边际效用、总效用如下表所示,问: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使总效用达到最大?最大的总效用是多少?解: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到以下六种组合:从表中可知,当QX=4,QY=3时,符合PX ·QX+PY ·QY=M ,且MUX/PX=UY/PY ,说明此时消费者的购买达到最大化。
TUMAX=(5+4+3+2)+(6+5+4)=29第五章 生产论作业1. 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哪一个?为什么?答: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将更关心边际产量。
我们知道,厂商的理性决策在劳动的Ⅱ阶段,在这个区域中,劳动的平均产量及边际产量都是递减的,但其中却可能存在着使利润极大化的点,劳动Ⅱ阶段的右界点是使劳动的边际产量为零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