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案例-电信价格竞争实证分析报告材料

合集下载

我国电信市场竞争的价格博弈分析

我国电信市场竞争的价格博弈分析
传统的产量或价格等决策变
量将转换为资费。下面将从运营商 A与B之间的价格战.以及两家

电信运营商的竞争策略
1 主导 电信运营商的竞争策略 .
运营商分别开发资费套餐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 求两方面分别建模
分析。
() 1价格策略。在位企业实施降价战略 对竞争产 品进行降价
只要使价格降到使巨额的沉没成本无法收回这一临界水平 , 新进入 者就会感到力不从心 无法实施竞争。 作用将竞争对手驱逐出市场或进行网内网外差别定价 。
1 寻找次优的市场均衡——运营商 A和 B . 价格战的博弈分析
运营商 B自成立之日起 .就一直享受着国家的非对称价格管制 上的分析 这个 1%~2% 的价格优势足以使运营商B O O 在一定的时 间 内完全打 垮运营商 A并 占领全部的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 . 缺乏生存空间的要求互联方也可能利用这种网络效应进 而亩.市场竞争的压力并没有充分体现 出来 . 运营商A以接近 8 % O 行惨烈的报复 , 以令人难 以置信的低价予以倾销而求得一部分市场 的市场份额 使其高 无忧的做 出似在等待运营商 B 成长起来的姿 空间.由于外部性的存在 ,一方的这种行为必然导致另一方采取相 态 当然运营商A的竞争惰性更大的原 因是被国家的对运营商 B 的 应措施抵挡.致使开始规模空前的 ” 价格战” 。 从 以上来看 , 价格策略是主要策略。 而一旦互联互通存在 问题 . 特殊照顾政策所限制。另一方面运营商B在国家不对称价格和政策 优惠的照顾下不断增加其市场份额 . 仍然存在的份额差 并不影响 巨
2 非主导电信运营商的竞争策略 .
和B 的价格优惠之间选择了运营商 A 。基于同样 的原因假设 B 的价
() 1价格策略。 通过降价打入市场。 由于网络规模小 通过降价 格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其服务的劣势地位。在此认 为两家运营 损失的收入绝对值相对较小。因此 市场新入者主要是通过降价来 商的价格竞争基本符合双寡头厂商的价格博弈模型。 下面在此模型 获得市场空间 打破网络外部性。 的基础上引进时间概念分析两家厂商价格竞争的过程 。 () 2 报复策略。 原则上讲 如果~个主导运营商占了原来的全部

利用博弈论浅谈电信市场降价策略

利用博弈论浅谈电信市场降价策略

利用博弈论浅谈电信市场降价策略随着我国电信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电信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电信资费一路走低,逐渐下滑。

以竞相降价为主要特点的价格大战,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电信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进程。

针对这个问题,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这种状况产生的内在原因并制定我国电信产业的几点策略,为电信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标签:电信市场市场经济规律博弈论一、移动通讯市场分析中国的电信事业在国家优先发展的政策引导下迅速成长。

随着电信的发展其地位和作用在国民经济中也日益提高。

移动通信是目前我国电信发展的主要热点。

移动通信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它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实现消费者的随地通话目的,同时,随着无线上网的技术逐渐被接受,我国移动通信继续保持了高速发展,用户数目不断增加,并且逐渐从高档消费品转变为普通消费品。

中国联通从1994年成立以后,得到了逐步的发展,特别是当它在香港上市以后,融资渠道进一步畅通;1999年移动通信从中国电信分离之后,继承了中国电信原有的用户数量和通信能力以及众多的人力资源。

移动市场形成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寡头竞争的态势。

截至2001年10月底,中国移动拥有用户9907.8万户,占总用户数的72.84%;中国联通拥有用户3694.1万户,占总用户数的27.16%。

2001年1月~10月,中国移动通信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12.76%,中国联通比上年同期增长56.10%。

但是双方的增长比例均呈下降趋势。

二、模型分析假设企业A.企业B的价格分别是q1、q2(q1>q2企业A是市场原有的寡头企业,而B是新进入市场的寡头企业,因为品牌等诸多原因),收入分别是s1、s2,用户分别是d1、d2,总用户为d(d1+d2=d),总用户d为受价格影响而不断选择运营商的用户人数,不包括不受价格影响的固定用户。

在此假设企业A和企业B 的单位用户的成本都为p。

在不考虑政府部门干预的条件下,移动通信市场上有在位寡头企业A和新进入寡头企业B,它们双方都是“理性的”。

中国电信运营商竞争策略的博弈分析

中国电信运营商竞争策略的博弈分析

中国电信运营商竞争策略的博弈分析众所周知,我国的电信市场正面临着国内和国际两大压力:国内方面,由于目前电信市场仍属于寡头垄断,国家为了能使新兴运营商快速成长,采取了非对称管制政策,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由此引发了恶性的价格战,这样不仅影响各运营商自身利益,降低ARPU值,同时也制约着电信产业的健康发展;国际方面,目前世界电信业正处于调整期,随着我国电信市场的不断开放,外资必将涌入,势必会加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

为此,我国电信运营商必须正确认清形势,及时进行战略思考。

本文,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运用博弈论分析我国电信运营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采取的策略。

文章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博弈论大体知识,主要介绍本文所涉及的博弈理论。

第二章:把电信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并将前两个阶段的典型现象通过建立博弈模型进行分析。

第三章:针对电信市场上出现恶性的价格竞争现象,提出价格博弈模型,分析出现这种不合理现象的原因及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第四章:可以说是第三章的延续,主要是为了说明电信运营商若要更有力的占据市场,可以考虑从产品差异化着手,由此,该章通过建立差异化博弈模型详细说明。

第五章:国内3G牌照迟迟没有下来,必然有其原因,我国要步入3G时代也是势在必然,像联通这样处于劣势的运营商该如何抓住新的发展环境,迎头赶上。

为此,本章建立3G模型,提出相对还不太成熟的策略。

第六章:建立有关运营商的竞合博弈模型,这是本文的重点。

在这一章中,采用两种论证方式:建立模型和仿真直观说明。

从它们的论证结果来看,两者是吻合的,也就表明本章提出的竞合策略是可行的。

总的来说,通篇是以电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主线,以博弈论为基础,以建立数学模型为解决途径,最后提出相应问题的解决策略。

打破电信垄断的博弈论分析

打破电信垄断的博弈论分析
需要 敢府 部门大 力推 动新 技术 的传播 速 度 ,为 新进 入者 的研发 提供 财政补
贴。
信运营商变成单纯的服务蠹
受电信 服务的社会团体 . 囊 式选择 最佳 服务商 .此时
铺设 网络的巨额进入成本
现大批 潜在竞争者 。这样
设 了一 套网络 , 仅有一家《
2 政府放松管制 , . 放开市场准人 政 府的严格管制政 策 , 构成 了新进入者 的额外 成本 。因 为在市 场失灵 的情 况 下 ,适 当的政府管制 ,有利于提高社会
供服务 , 但却不会形成垄t 是开放的, 如果该运营商l 质服务 . 消费者可 以 自由霜 商 。这 种改变 网络资祸【 E 礴
将对打破电信垄断起到案
用 。同时 ,我们还可引入
效 率。 中国 目前层 出不穷的管制政策 但
不 是为 了纠正市 场失灵 , 而是出于计划 经 济的惯性和本能 , 这反而妨碍了市场 机 制的运行 , 至直接成为导致垄断的 甚 原 因。试想 , 如果允许移动 电话公司 自 行定价 ,固定市话公 司岂能无视消费者 的抗议 而进行明 降暗升 的调价 ?同样 , 如果允许 固定市话公 司经营 小灵通” 市内穆动 电话 , 手机话 费岂会一直居高 不 下? 另外 , 政府本身的信息失灵 , 使其 管制政策 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为政府 难以确定垄断者 的实际成本水 平 , 进而
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毫 薯 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商鉴 ・
… … Ⅲ … … … … … … … … EI Ⅲ B … … … - -
1. 以技 术进 步为契机 , 打破 现有垄 断格 局。新技术对原有技术 的替代 , 使 基 于原 技术 基础 上形成 的 规模经 济优 势被打破 , 从而为新厂商进 入提供 了可 J 技术进步是电信业发展 的最 根本力 凿。 量, 技术进步造成的固定资产的无形损 耗, 大大弱化 了在位垄断商 的初 期投入 数的多元化 , 以确保管 制政 策真 难

从博弈论看电信价格战

从博弈论看电信价格战

从博弈论看电信价格战从博弈论看电信价格战李海波陶章华(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摘要]电信市场的价格战愈演愈烈,本文从博弈论角度对此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恶性价格战是应当禁止的,本文根据博弈理论,探讨了可能避免电信恶性价格战的两个途径,一个是电信运营商将企业目标从“收入”调整为“利润”,另一个是电信监管部门必须加强执法力度,对不正当降价的运营商予以足够严厉的惩罚。

[关键词]博弈论,电信价格战,纳什均衡Game Theory and Price War of Telecom IndustryLI Hai-bo TAO Zhang-hua(College of Economics &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of China, Sichuan Chengdu, 610031;) Key Words: Game Theory, Price War of Telecom Industry, Nash EquilibriumAbstract: The price war of telecom industry is getting fiercer and fiercer. The reason is explained reasonably on the point of game theory in this paper. The vicious war of telecom industry in China should be banne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wo ways on the base of game theory in order to avoid the problem. One is the telecom industry change its objective from income to profit. The other is that the telecom control department publishes the telecom corporations that lower prices improperly.一、引言中国电信业随着改革的深入,垄断已经被完全打破,电信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电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的博弈论分析

电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的博弈论分析

电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的博弈论分析摘要根据博弈,探讨了可能避免电信恶性价格战的两个途径。

关键词博弈论价格战1 概述电信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电信运营商不断采用价格杠杆作为其重要的竞争手段,各大运营商的价格战愈演愈烈,近年来甚至出现了恶性价格战的趋势。

关于制止电信业恶性价格战的声音也越来越高。

笔者选择易发生价格竞争的行业―――中国电信业为对象,其原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从产品的特征来看,价格竞争主要发生在那些产品差别化程度较小的行业;其次,从产业生命周期来看,价格竞争一般发生在正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产业;第三,从市场集中度来看,价格竞争多发生于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的阶段,间价格合谋的可能性较小;第四,从厂商生产规模来看,价格竞争行业中厂商的生产往往具有规模效应;第五,从产业的退出特征来看,易发生价格竞争的行业多具有较高的退出壁垒;第六,从产业关联特征来看,在价格竞争频繁的行业中,处于产业链下游的销售商的强市场势力与行业价格竞争存在较强关联。

博弈论(Game ory)又称对策论,起源于20世纪初,近20年来,博弈论作为和解决冲突和合作的工具,在管理、国际、生态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

简单地说,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决策主体之间决策的均衡。

博弈论由决定主体、给定的信息结构、效用3个基本要素组成。

博弈论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两者的区别在于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是否能够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决定了其行动空间和最优战略的选择;同时,博弈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先后,参与人的行动次序对博弈最后的均衡有直接的。

2 电信业的价格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在我国电信业的现实中,各电信企业彼此提供的业务相近或替代,利益相互冲突,企业竞争策略也影响着竞争对手的策略的制订和发挥,这些特点反映出我国电信市场处于多寡头市场。

分析和研究寡头竞争,纳什均衡分析是一种重要的。

电信价格博弈竞争

电信价格博弈竞争
移动 稳 定 降价
达 到 一 定 程 度 的 模 糊 目标 的 均 衡 解 并 赠 送 、资 费 套 餐 、无 月 租 卡 等 等 隐 性 提 出 了 求 解 的 计 算 方 法 。 于 收 益 用 对 模 糊 数 来 表 示 的 博 弈 , 于 模 糊 序 的 基 理 论 定 义 了 最 小 最 大 均 衡 策 略 ( 法 方 或 措 施 ) 然 而 模 糊 收 益 用 模 糊 变 量 。 的 降 价 策 略 , 可 以 将 其 简 化 为单 一 都 的 降 低 通 话 费 用 的 策 略 。 以上 分 析 而 的 博 弈 , 争 取 手 机 用 户 数 量 的 得 失 将
或 不 能 对 所 处 的 环 境 有 完 全 清 晰 的 理 益 看 成 是 另 一 方 的 损 失 并 且 因 为 两 损 失 收 益 A1( 者 1 = 解 , 时 候 要 确 切 评 定 其 精 确 的 收 益 者 采 取 的 降 价 策 略 是 有 限 的 , 以 可 同 样 也 采 取 低 价 策 田 有 所 有 一 定 的 困难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博 把 弈 的 收 益 刻 画 成 模 糊 变 量 , 解 决 问 对
策 略 也 就 成 了 无 效 策 略 。并 且 从 收 益 矩 阵 中 可 知 , 降 价 前 各 方 的 收 益 为 授 用 停 时博 弈 进 行 了研 究 。 y kn D n i的停 素 都 会 使 决 策 者 不 能 知 道 具 体 确 定 的
止 问题 主 要 研 究 离 散 状 态 下 随 机 变 量 数 值 ,因此 可 以 把 收 益 值 看 成 是 模 糊
降 的 博 弈 , 后 我 们 再 来 分 析 电 信 市 场 其 最 优 策 略 是 ( t 然 上 的资费大 战 。 最 先实行降 价策略 自

博弈论与中国两大电信产业竞争1

博弈论与中国两大电信产业竞争1

B
开发
x
不开发
B
开发
x’
不开发
(-3,-3)
(1,0) (0,1)
(0,0)
(不开发,(开发,开发)),(开发,(不开发,开发),(开发,(不开发,不开发))
如果A选择开发,B的最优选择是不开发,如果A选择不开发,B的最优选 择是开发,A预测到自己的选择对B的影响,因此开发是A的最优选择。子博 弈精练纳什均衡结果是:A选择开发,B选择不开发。
(0,300)
B 合作
在位者 斗争
(0,400)
B
合作
(30,80) (-10,100)
(40,50) (-10,0)
市场进入博弈

在市场进入的例子里,均衡战略是:高成本的在位者选择默许,低成本 的在位者选择斗争。只有当高成本的概率p=1/5时,进入者才选择进入, 否则不进入。
4、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精练贝叶斯均衡
一、博弈论的一般原理
•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竞争特点:

一个行业只有少数几家彼此关联、相互作用 的大型企业,一个企业的决策改变必然引起 其他企业的关注并做出自己的反应。
举例:国内家电连锁巨头
移动通信行业的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
北京天天好大药房的平价药店连锁
一、博弈论的一般原理
•传统均衡分析在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困难
1.参与者(players) 2.博弈规制(Laws) 3.支付(Payoff) 4. 结果(Outcome)
• 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如何选择自己的策
略,如果大家都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 博弈会出现怎么样的结果了?
一、博弈论的一般原理

博弈的假设:假定所有的参与者都是理性的,
在预知对手行为的前提下,采取策略以促使 自己的受益最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信价格竞争实证分析
根据我国电信业的实际情况,我们来构造电信业价格战的博弈模型。

假设此博弈的参加者为电信运营商A 与B , 他们在电信某一领域展开竞争,一开始的价格都是P0 。

A (中国电信) 是老牌企业,实力雄厚,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B (中国联通)则刚刚成立不久,是政府为了打破垄断鼓励竞争而筹建起来的。

正因为B 是政府扶植起来鼓励竞争的,所以B得到了政府的一些优惠,其中就有B 的价格可以比P0 低10 %。

这一举动,还不会对A 产生多大的影响,因为A 的根基实在是太牢固了。

在这样的市场分配下,A、B 可以达到平衡,但由于B 在价格方面的优势,市场份额逐步壮大,到了一定程度,对A 造成了影响。

这时候,A 该怎么做? 不妨假定:
A (
电信

B(联通)
降价维持
降价(-5,-5) (15,-5) 维持(-10,15) (5,10)
从A 角度看,显然降价要比维持好,降价至少可以保证比B 好,在概率均等的情况下,A 降价的收益为15×50%- 5×50% =5 ,维持的收益为5×50 %- 10 ×50 % = - 2.
5 ,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A 就不可避免地选择了降价。

从B 角度看,效果也一样,降价同样比维持好,其降价收益为5 ,维持收益为2. 5 ,它也同样会选择降价。

在这轮博弈中,A、B 都将降价作为策略,因此各损失5 ,整体损失10 ,整体收益是最差的。

这就是此博弈最终所出现的纳什均衡。

我们构造的这一电信业价格战博弈模型是典型的“囚徒困境”现象,各个局部都寻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整体利益却不是最优,甚至是最差。

许多其他行业的价格竞争都是典型的囚徒困境现象,如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之间的竞争、各大航空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等等。

“囚徒困境”的对策分析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这种“囚徒困境”的例子随处可见,为了解开囚徒困境,达到帕累托最优,可以尝试如下改进策略。

合作:将俩囚徒的不合作博弈变为合作博弈。

如果双方了解得足够,并且合作关系比较牢固,都深知对方在任何情况下也不会出卖自己,而且自己也愿意为双方的整体利益承担更大的风险。

这时,两人都会选择(不坦白,不坦白) ,从而达到帕累托改进的效果。

采用二元收益模型:囚徒困境中将关押时间作为唯一影响决策的变量。

我们可以考虑增加一个变量:经济利益。

在合作的情况下,双方的经济利益将得到最大保障。

这时,收益函数成为二元的,从而改变了原来的收益矩阵。

变一次性博弈为重复性博弈:当博弈进行多次的时候,并且双方对此很清楚,知道还有多次的博弈。

那么双方就会采取合作的态度。

当然,如果是有限次博弈,我们还不清楚双方将会于何时改变合作的态度,变为不合作博弈。

当博弈次数不定时,实验结
果表明,对博弈者最有利的策略,是简单的“针锋相对”( tit - for - tat) 策略。

即第一回合采取合作策略,后面则视对方策略而改变。

如果对方合作,则下一回合中合作;对方背叛,则下一回合背叛。

加上赏罚因素:这与道德的形成类似。

如果有一个外部监督机制,对于采取合作的囚徒给予奖励,不合作而坦白的囚徒则给予惩罚,那么就能够有效改变收益矩阵的数值。

当这种奖励或惩罚达到一定程度时,双方就都会选择不坦白这一策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

在社会制度或是在道德的制约下,企业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合作博弈的结果。

双方之间能够进行沟通,显然这是一个改变双方纳什均衡策略的机会,但沟通的结果能否实现还要取决于双方的信任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