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带标识管理制度.doc
“腕带”识别身份标识管理制度【9篇】

“腕带”识别身份标识管理制度【优秀9篇】患者腕带标识身份识别制度篇一患者腕带标识/身份识别制度(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2)对住院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识别标识,男性为蓝色,女性为红色。
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3)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
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腕带识别信息填好后必须经两名护理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4)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等时,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应至少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方法(床头卡、手腕带、双向核对),禁止仅以床号或房间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实施者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实行双向核对法即要求患者(或家属)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5)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如: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对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病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等,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共同核对确认以上信息无误后方可接入手术间(意识清醒者,主动邀请患者参与核对)。
(6)腕带为固定式,伴随住院全过程,出院后方可弃除。
患者转床、转科及时更改腕带相关内容。
(7)急诊手术患者由急诊科直接送手术室,由急诊科填写手腕带。
(8)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及儿童患者需经常检查腕带的佩戴情况。
(9)医疗保险患者需核对身份证和医疗保险卡;(10)准确无误地填写患者的信息,必要时核对身份证;(11)产妇入院时需提供产妇和丈夫真实姓名,并与有效身份证姓名一致,产妇或家属在入院证上签名确认。
(12)爱婴区携带婴儿外出,应填写外出报告卡,并有家属陪同,有护理人员签字,交保安确认后方可离开。
(13)为了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探视人员严禁携带婴幼儿入内。
腕带标识管理制度与流程.

XXX医院
腕带标识管理制度与流程
腕带标识管理制度
1、住院患者、急诊住观患者均应佩戴腕带。
临观患者采用临观输液核对卡。
2、入院时护士打印(或书写)腕带,与患者或家属认真核对腕带信息,双方确认无误后,为患者佩戴腕带。
3、护士应向患者说明腕带使用的注意事项及重要性,腕带不得转借他人,不得无故随意取下,不得擅自涂改、刮除腕带上的信息内容。
4、佩戴腕带注意松紧适宜,局部皮肤完整无破损,血液循环良好,一般佩戴于患者上肢腕部,特殊情况可佩戴于下肢或身体其他部位。
5、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前,应认真核对腕带标识的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操作。
6、若患者在住院期间腕带遗失、破损或字迹模糊不清,责任护士重新打印(或书写)与患者或家属认真核对腕带信息,双方确认无误后,为患者佩戴腕带。
7、三级质控对腕带佩戴情况及护士操作时核对腕带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督导,针对存在的问题有措施落实及持续质量改进。
腕带标识管理流程:
1。
腕带识别标示制度

AQ-9 腕带标识管理制度
1、对所有住院患者、急诊抢救室和留观的患者、有创诊疗、输液以及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使用“腕带”,作为手术前、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医务人员辨识患者身份的一种必备的手段。
2、成人腕带标识的内容为:病区、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等。
3、新生儿应在手上、脚上各系一腕带,内容包括病区、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出生(或入院)时间、体重等。
4、对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氏患者,需在“腕带”上注明“无名氏+就诊编号+性别”作为身份识别信息。
5、对需要佩戴“腕带”的患者,护士须于入院、留观及门诊输液时为其佩戴。
患者在院期间须佩戴“腕带”,出院时由护士为其剪断、取下。
6、应认真、清晰、完整填写“腕带”内容,使用过程中注意及时更新,如信息更新时、字迹模糊时等。
7、佩戴腕带应松紧适宜,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
如因病情无法佩戴手腕带时,应戴在脚腕处。
对于腕带过敏患者,可将腕带系于病员服第二个扣眼处,以便于核对。
腕带标识管理制度

腕带标识管理制度合同甲方(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受聘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规范管理工作中的人员身份识别,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秩序,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就腕带标识管理制度达成如下协议:一、腕带标识使用范围1.1 本制度适用于甲方工作场所的所有工作人员、访客及特定身份人员。
1.2 乙方在工作期间须佩戴甲方提供的腕带标识,明确身份及权限。
二、腕带标识的发放与使用2.1 甲方负责为乙方发放相应身份的腕带标识,乙方应在工作场所及工作期间全程佩戴。
2.2 乙方不得擅自更换、损坏或涂改腕带标识,如发现损坏或丢失,须及时向甲方报告并申请更换。
2.3 乙方不得将腕带标识转借他人使用,违者将按甲方相关规定处理。
三、腕带标识的管理3.1 甲方应定期对腕带标识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佩戴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3.2 腕带标识应根据不同的身份或权限进行分类管理,不同颜色或标识代表不同的人员类别(如员工、访客、临时人员等)。
3.3 腕带标识的佩戴情况将作为进入特定区域的准入凭证,乙方应配合甲方的管理要求,按规定进入相关区域。
腕带标识管理制度

腕带标识管理制度一、引言腕带标识被广泛应用于医院、展览会、学校等场所,用于身份识别和管理。
为了确保管理的准确性和便捷性,制定一套腕带标识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腕带标识管理制度的相关要点。
二、腕带标识的使用范围腕带标识适用于以下场所:1. 医院:用于识别患者、医务人员和访客,实现患者流程管理、医务人员考勤等功能;2. 展览会:用于参展人员和观众的身份识别和票务管理;3. 学校:用于学生的身份识别和校园卡功能。
三、腕带标识的分类根据使用方式和功能,腕带标识可分为以下几种:1. RFID腕带标识: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具备无线感应和远程读取能力,适用于复杂场所和需要实时监控的环境;2. 条码腕带标识:采用条码技术,适用于医院或展览会等需要简单身份识别的场所;3. 印刷腕带标识:采用印刷方式,在腕带上印制相关信息,适用于短期使用或少量需求的场所。
四、腕带标识管理制度的要点1. 申领和发放:腕带标识的申领和发放应有相关的流程和记录,申领方应提供必要的个人信息,并签署相关协议;2. 使用和保管:使用者需妥善保管好腕带标识,不得私自转借或遗失,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点;3. 丢失和挂失:一旦腕带标识遗失,使用者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挂失,防止他人冒用;4. 退还和注销:在使用结束后,腕带标识应及时退还并注销,避免继续使用或信息泄露;5. 维护和保养:腕带标识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如更换电池、修复损坏等,以保证其正常使用;6. 违规处理: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警告、取消使用权限等。
五、腕带标识管理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1.1 提升管理效率:通过腕带标识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身份,提高管理效率;1.2 加强安全性:腕带标识可以有效防止身份冒用,维护场所的安全;1.3 便捷操作:腕带标识的使用简单方便,无需额外设备或复杂操作;1.4 数据统计和分析:腕带标识可以实现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腕带标识使用管理制度(经典版)

腕带标识使用管理制度一、概述1.1制度背景:腕带标识是医院患者身份的重要标志,具有患者辨识、医疗安全等关键功能。
为了避免患者信息混淆,保障医疗过程的准确性,本制度旨在全面规范腕带标识的颁发、使用和管理。
1.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所有患者,所有医护人员都应当遵循腕带标识使用管理规定。
1.3责任部门:医院护理部门为腕带标识的管理主责部门,协同信息科、质控科等相关部门共同负责腕带标识的使用管理。
二、腕带标识的颁发和使用2.1颁发标准:患者腕带标识应在患者入院时迅速颁发,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重要信息,确保标识的准确性。
2.2标识使用时机:患者在进行医疗操作、用药、护理等需要身份确认的情况下,应佩戴腕带标识。
同时,医院应建立标准化的颁发、更换和解除流程。
2.3腕带标识内容:标识内容应明确,使用易读的字体,确保信息的清晰度,以便医护人员准确识别。
三、腕带标识的管理流程3.1颁发流程:3.1.1患者入院:患者入院时由护士负责颁发腕带标识,并核对患者身份信息。
3.1.2标识制作:信息科根据患者信息制作腕带标识,确保标识的质量和可读性。
3.1.3标识佩戴:护士在颁发后立即为患者佩戴腕带标识,确保标识固定、不易脱落。
3.2使用流程:3.2.1医疗操作:医务人员在进行任何医疗操作前,应核对患者腕带标识上的信息,确保操作的准确性。
3.2.2用药:在为患者使用药物时,医护人员应仔细核对患者身份,避免用药错误。
3.2.3护理操作:进行护理操作前,护理人员应确认患者身份,防止因身份混淆导致错误操作。
3.3解除流程:3.3.1出院:患者出院时,护士负责解除腕带标识,确保标识不再使用。
3.3.2换腕带:腕带标识损坏或信息错误时,应及时更换,护理人员应检查标识内容的准确性。
四、腕带标识的注意事项4.1患者沟通:医护人员在佩戴腕带标识时,应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解释标识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4.2患者隐私:医院应建立保密机制,防止患者信息泄露,尤其在公共场合应避免将患者身份信息公之于众。
住院患者手腕带标识管理制度

一、所有住院患者统一佩戴手腕带,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应 认真查对手腕带上患者信息。 二、认真填写手腕带上标注的医院名称、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等。 三、特级护理患者佩戴绿色腕带,一级护理患者佩戴红色腕带,二、三 级护理患者佩戴蓝色腕带,西城医院的患者统一佩戴黄色手腕带。 四、转科患者重新更换手腕带。 五、观察患者佩戴腕带肢体的血运情况,保持佩戴部位皮肤完好。 六、患者出院撤去其手腕带。 工作流程:
患者入院后
告知佩带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 正确、清晰书写手腕标识带 检查佩带部位皮肤是否完好、清洁 佩带手腕带标识 观察松紧是否适宜肢体血运情况 1、不随意取下 交待注意事项 2、不浸泡在水中 3、局部不适及时反映
Hale Waihona Puke
腕带标识管理制度

腕带标识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迅速增加,尤其是在体育场馆、医疗机构、学校等公共场所,人群聚集且流动性强。
为了确保场所的安全管理和人员管控,腕带标识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腕带标识管理制度的目的、要求以及实施方法等。
一、制度目的腕带标识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场所内人员的查验、管理和安全控制。
通过腕带标识,可以清晰地辨识出不同类别的人员,在保障场所安全的同时,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事故和纠纷的发生概率。
二、制度要求1. 腕带标示的分类:根据不同场所的需求,腕带标识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如职工腕带、访客腕带、临时工腕带等。
每种类别的腕带需要有不同的颜色和标识,以方便识别。
2. 腕带标识的编号:每个腕带标识需要有唯一的编号,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编号可以以数字或字母等形式组成,并保证唯一性。
3. 腕带标识的佩戴:无论是职工、访客还是临时工,所有人员必须佩戴相应的腕带标识。
佩戴位置可以根据具体场所进行规定,但必须清晰可见。
腕带标识应当松紧适宜,不得影响人员正常活动。
4. 腕带标识的使用期限:根据实际需要,腕带标识可以设置使用期限,过期的腕带需要及时更换。
使用期限可以通过颜色、标识或编号等方式进行区分。
5. 腕带标识的保管:腕带标识必须妥善保管,避免损坏和遗失。
职工腕带应当由本人保管,访客腕带则需要在离开时归还。
三、制度实施方法1. 制定腕带标识管理制度:负责场所管理的部门或机构应当制定相关的腕带标识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要求,确保制度的实施。
2. 腕带标识的准备工作:根据不同场所的需求,准备足够数量的不同类别的腕带标识。
腕带标识的颜色、标识和编号需要提前确定,并做好记录。
3. 腕带标识的发放和归还:发放时应当核对人员的身份信息,并将对应的腕带标识佩戴在他们的手腕上。
在人员离开时,必须要求归还相应的腕带标识,并做好记录。
4. 腕带标识的巡检和更换:每天或适当的时间段,应当进行腕带标识的巡检,确保佩戴正确和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腕带标识管理制度1
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1、入院处负责给入院患者发放腕带,出院时收回,以保证患者在住
院期间腕带不被丢失。
2、责任护士负责给患者系上腕带,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腕带使用的
注意事项及重要性。
3、腕带标识一般佩戴于患者上肢,特殊情况的佩戴于下肢。
4、严谨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随意将病人表识腕带取下。
5、执行各项治疗护理前要认真核对腕带信息。
6、如遇转院或腕带不慎丢失,应到入院处重新办理手续,领取腕带。
7、严禁任何人涂改,刮除腕带表识信息。
8、腕带标识是病人的专用信息,不得借予他人使用。
患者手腕带佩戴规范
1.按指征严格执行佩戴工作,因故未佩戴者须在病区备注栏内注明。
2用深蓝色圆珠笔逐一填写手腕带的各项栏目,字迹端正、清楚、严禁涂(修)改。
3.手腕带填写后,佩戴时必须2名护士到床边核对后,在手腕带正面右下
角处(血型栏下)用分子/分母前姓或名(病区内有同姓时签全名)。
4.班内只有1名护士无法执行2人核对时,应先由1人认真核对后佩戴并签名,待下一班护士接班时补核对并签名。
5.手腕带原则上佩戴于手上,若有特殊情况可佩戴于脚上,便于核对。
手腕带松紧适宜,以能放入食指为准,多余长度可剪去,尤以水肿病人应注意及时观察手腕带松紧度,发现不适及时更换。
6.各种原因致手腕带破损时,重新更换时按此规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