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医疗腕带管理制度

医疗腕带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医疗腕带的使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临床医务人员,对患者佩戴医疗腕带的管理。
三、医疗腕带的定义医疗腕带是患者佩戴的一种具有身份识别和医疗信息功能的手腕带,一般由医院颁发。
四、医疗腕带的种类医疗腕带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病历号腕带:用以标识患者的病历号,辅助医务人员查找患者病历信息。
2.身份认证腕带:用以核实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医疗操作的正确性。
3.特殊腕带:用于标识患者的特殊情况,如过敏史、手术部位等。
五、医疗腕带的规定1.患者佩戴医疗腕带是医院的制度,所有患者在入院后都应佩戴医疗腕带。
2.医疗腕带应保持清晰、完整,不得涂改或擅自剪裁。
3.医疗腕带应佩戴在患者的手腕上,紧贴皮肤,避免脱落或松动。
4.医疗腕带应定期更换,以保持信息的准确性。
5.医疗腕带不得随意移交或更换,如需更换应有医务人员指导。
6.医疗腕带应当按照医院规定的标准颜色和标识方式佩戴,患者不得自行更改。
六、医疗腕带的管理1.医院应设置专门的医疗腕带管理部门,负责对医疗腕带进行颁发、监督和管理。
2.医务人员在为患者佩戴医疗腕带时,应核实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正确性。
3.医务人员应对患者佩戴的医疗腕带进行定期查看,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4.患者离开医院时,医务人员应当协助患者解除医疗腕带,以避免信息泄露。
5.医务人员应当加强对临床用途的医疗腕带的管理,确保其准确性和及时性。
七、医疗腕带的保密1.医疗腕带上的个人信息属于患者隐私,不得随意泄露给他人。
2.医务人员在处理患者信息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患者隐私权。
3.医院应建立完善的信息保密制度,对医疗腕带信息实行严格管理。
八、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医院将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检查、开除等。
九、附则1.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修订,依据医院相关规定执行。
医院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患者身份识别工作,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腕带的使用范围1. 所有住院患者必须佩戴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的重要依据。
2. 腕带应包括以下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过敏史等。
3. 特殊情况下的患者,如婴幼儿、精神障碍者、昏迷者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腕带信息。
三、腕带的管理1. 腕带的制作与发放(1)腕带由医院统一制作,包括纸质和电子两种形式。
(2)患者入院后,由护士负责为其制作和佩戴腕带。
(3)腕带遗失、破损、字迹模糊不清时,应及时更换。
2. 腕带信息的更新(1)患者住院期间,如个人信息发生变更,应及时更新腕带信息。
(2)患者出院时,护士应收回腕带,并进行销毁。
3. 腕带的保管(1)患者佩戴腕带期间,医护人员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丢弃或损坏。
(2)患者转科、手术、检查等,医护人员应确保腕带随患者一同移动。
四、腕带的使用1. 医护人员在进行各项诊疗活动前,必须核对患者腕带信息,确保患者身份准确无误。
2. 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1)直接核对腕带信息;(2)使用PDA机器扫描腕带上的二维码;(3)请患者说出自己的姓名,与其进行双向核对;(4)对床头卡信息进行核对。
3. 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的身份确认:(1)可由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2)或医护人员使用PDA机器扫描腕带上的二维码。
五、监督检查1. 医院定期对腕带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腕带制度的落实。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护理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腕带使用制度

腕带使用制度腕带使用制度是指在医疗机构或相关场所,对于患者或其他需要特殊关注或管理的人员,要求佩戴腕带进行标识和管理的一项制度。
以下是腕带使用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使用原则1. 腕带使用必须遵循合法合规的原则,确保患者或被管理人员的合法权益。
2. 腕带应准确标识患者或被管理人员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住院号、出生日期等,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腕带使用应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确保使用者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4. 腕带的佩戴和换取应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标准化。
二、使用范围1. 住院患者:所有住院患者应佩戴腕带进行标识和管理。
2. 患者陪护人员:患者陪护人员可根据需要佩戴腕带进行标识,方便医务人员辨识和管理。
3. 特殊患者:如溺水者、意外伤者、突发疾病患者等也可以要求佩戴腕带,方便医务人员识别身份和采取相应措施。
三、使用程序1. 登记信息:患者或被管理人员入院后,由相应人员登记相关个人信息,并给予腕带。
2. 佩戴管理:患者或被管理人员应按照要求佩戴腕带,并保持腕带的清洁和完整。
3. 腕带检查:医务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或被管理人员的腕带,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并及时更换损坏或丢失的腕带。
4. 腕带解除:患者出院或腕带不再需要时,由相关人员解除腕带。
四、注意事项1. 腕带必须使用防水材质,方便患者进行清洗和保洁。
2. 腕带应选用柔软材质,避免对患者或被管理人员的皮肤造成不适或损伤。
3. 腕带上的信息应清晰易读,避免出现模糊或错误的情况。
4. 对于腕带上敏感信息的保护,医务人员应妥善保管,并在不必要的情况下避免将敏感信息暴露给他人。
腕带使用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医疗机构对患者或被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和质量,减少人为错误和不必要的纠纷,同时也方便患者和陪护人员在医疗过程中的沟通和配合。
医务人员应加强对腕带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腕带使用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切实维护患者和被管理人员的利益。
腕带”使用管理制度与流程

“腕带”使用管理制度与流程一、目的根据《“腕带”使用管理制度与流程》运行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患者身份识别管理,规范使用“腕带”,特修订本制度与流程。
二、适用范围所有住院患者。
三、定义“腕带”:是病人身份的唯一性标识,是指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特殊方法。
四、参考文件无。
五、内容(一)佩戴“腕带”1、“腕带”由责任护士或接诊护士填写并佩戴。
2、“腕带”一般佩戴于患者左上肢,特殊情况佩戴于下肢。
3、注意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佩戴松紧以两指为宜。
4、佩戴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腕带”使用注意事项及重要性,强调不可自行去掉。
观察有无皮肤过敏现象,如有发生及时报告并处理。
5、严禁医护人员随意将患者“腕带”取下。
6、如“腕带”不慎丢失,责任护士应重新核对、填写信息并及时佩戴。
(一)执行各项诊疗活动中要认真核对“腕带”信息。
(二)严禁任何人涂改,刮除“腕带”信息。
(三)“腕带”标识是患者的专用信息,不得借予他人使用。
(四)“腕带”身份识别规定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二种以上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凡属“腕带”适用范围的患者,诊疗活动中必须使用“腕带”作为识别和确认患者身份的有效手段。
2、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时,实行双核对(“腕带”与病历各类信息同时核对),患者“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过敏史、血型;重点科室如新生儿室患儿“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母亲姓名、床号、性别、住院号、出生日期、体重、身长;儿科患者“腕带”记载信息包括: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科室患者“腕带”记载信息包括科室、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
3、护士在给患者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腕带”损坏需更换时,同样需经双人核对,佩戴“腕带”应准确无误。
4、患者转科、出院、转院、死亡时,由病房护士去除腕带。
医院手腕带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医院对患者身份识别的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住院患者、手术患者及急诊患者。
三、手腕带制作与佩戴1. 手腕带由医院统一制作,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科室、入院时间、出院时间等信息。
2. 患者在入院时,由护士根据患者信息为其制作手腕带。
3. 患者手腕带应佩戴在醒目的位置,如左手腕。
4. 手腕带如有损坏、丢失或信息变更,应及时更换或更新。
四、手腕带管理1. 手腕带由护士负责管理,确保患者手腕带佩戴齐全、信息准确。
2. 护士在交接班时,应对患者手腕带进行核对,确保信息一致。
3. 手腕带如有丢失,护士应立即上报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应及时通知患者家属,并采取措施找回手腕带。
4. 手腕带在患者出院时,由护士收回并销毁。
五、手腕带使用1. 患者手腕带是患者身份识别的重要依据,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以下规定:(1)在为患者进行诊疗、护理、配药、送餐等操作时,必须核对患者手腕带信息。
(2)在患者进行手术、输血等特殊操作时,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患者手腕带信息。
(3)患者手腕带信息如有变更,应及时告知护士更换手腕带。
2. 患者本人及家属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核对手腕带信息,确保医疗安全。
六、监督与考核1. 医院将对医护人员执行手腕带管理制度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不严格执行手腕带管理制度的医护人员,将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 患者及家属对手腕带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有疑问,可向医院投诉部门反映。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护理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护理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腕带使用与管理制度

腕带使用与管理制度
腕带是各项诊疗操作前识别患者身份的重要标识,本制度适用于在我院就医的住院及急诊患者的身份确认。
一、腕带使用范围
“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应在以下情况使用:(一)全部住院及急诊抢救室与留观室患者须佩戴腕带。
(二)对于传染病、药物过敏等特殊患者应在腕带上进行标志。
二、腕带管理要求
(一)使用腕带患者须在各项操作时查对该患者腕带信息。
(二)使用蓝色圆珠笔,完整、清晰填写腕带上患者各项信息如科室(病区)、床号、住院号、性别、年龄等。
(三)为患者佩戴腕带时,护士须持病历根据腕带所填信息逐一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查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佩戴。
(四)为患者佩戴腕带应松紧适宜并加强观察,确保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
(五)腕带一旦丢失应立即补戴。
(六)患者出院时需将腕带取下。
医院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一、所有住院患者必须使用腕带,使用率达到100%。
急诊科对于危重、昏迷、神志不清、语言交流障碍、无自主能力的危重症患者必须使用腕带。
二、责任护士在给患者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时,必须双人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腕带使用的注意事项及重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三、严禁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随意涂改、刮除腕带标识信息或在住院期间将腕带取下。
四、医护人员在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及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腕带查对制度。
如遇腕带不慎丢失,应到护士站重新佩戴腕带,确保患者安全。
五、腕带原则上佩戴病人右手,佩戴时,垫1-2指按紧搭扣,松紧适宜,防止扭曲、勒伤;特殊情况下佩戴于左手或下肢。
每班检查患者腕带皮肤情况一次,保证佩戴腕带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血运情况良好。
六、在特殊患者腕带上增加医院电话号码,以防患者出现意外或走失能及时和医院取得联系。
七、腕带标识是患者的专用信息,不得借予他人使用。
八、产科新生儿和儿科儿童用粉色腕带,成人用蓝色腕带。
九、将科室使用腕带的工作纳入护理质控检查。
知丁。
患者身份识别与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与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身份识别系统是医院患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确保每一个患
者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身份识别系统包括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
识别、RFID等技术。
腕带使用管理制度是身份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腕带可以有效地管理患者的信息、实现患者登记、防止人口混淆等。
1.发放腕带:每一位患者住院时都应当给予腕带,其编号唯一,以便
医务人员识别。
腕带发放时,要进行登记和签字,登记时要注意患者身份
的准确性和腕带编号的准确性,不得重复发放、调换或者互换。
2.使用腕带:腕带的使用要符合预防错误治疗的要求,在患者入院、
改变床位、离院时,都要核对患者信息与腕带信息,以确保医疗信息的准
确性。
3.管理腕带:腕带的管理要定期检查,以确保腕带质量和安全性;腕
带长期放置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更换腕带应及时完成。
二、身份识别管理
1.人脸识别:人脸识别系统是通过摄像头拍摄患者的脸部特征,经过
数据处理后,与系统中已有的患者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患者的真实身份。
2.指纹识别:指纹识别系统是通过患者的指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1、腕带使用对象:危重患者、急诊抢救患者、无名患者、意识不清的患者、手术患者、儿童、新生儿、语言交流障碍患者、输血患者及其他特殊情况的患者。
2、护士站负责给入院患者发放腕带~出院时收回~以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腕带不被丢失。
3、用深蓝色圆珠笔逐一填写腕带的各项栏目~字迹端正、清楚、严禁涂,修,改。
项目包括: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4、责任护士负责给患者系上腕带~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腕带使
用的注意事项及重要性。
5、腕带表识原则上佩戴于患者右上肢~特殊情况的佩戴于下肢。
佩戴时注意松紧适宜并加强观察~避免腕带扭曲~确保佩戴部位皮肤宜完整、无损伤、手部血运良好。
6、严谨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随意将病人表识腕带取下。
7、执行各项治疗护理前要认真核对腕带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8、如遇转科或腕带不慎丢失~应到护士站重新领取腕带经双人核对后由责任护士负责系上。
9、严禁任何人涂改~刮除腕带表识信息。
10、腕带表识是病人的专用信息~不得借予他人使用。
护理部
二0一四年三月制定
腕带佩戴流程
评估患者
责任护士填写腕带信息: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科室、诊断等双人核对,确认腕带填写的各项内容准确
腕带佩戴前与患者或家属核对
腕带一般佩戴在患者的右手腕,护士做好宣教
做好交接,随时观察标识是否脱落,佩戴部位完好无损伤
出院时与患者核对腕带标识信息,确认无误后摘除腕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