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二次、三次调频
电力系统调频

电力系统调频厂的选择:
现代电力系统中,绝大部分发电机组都在有热备 用的条件下参加频率的一次调整,少数的发电机 组或发电厂承担二次调频任务,这种发电 厂可称为调频厂。 调频厂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具有足够的调 整容量和调频范围,能比较迅速地调整出力,调 整出力时符合安全及经济运行原则,不会引起系 统内部或联络线工作困难等。
频率调整:
二次调频——无差调节
频率的一次调整作用是有限的,一般情况下 满足不了电力系统对频率质量的要求。为了 使频率偏差不超过允许范围,通常要通过人 工手动或调频装置自动地改变变速机构位置 即改变调速器的工作特性,使电力系统的总 负荷与总出力在额定频率下达到平衡。 通过改变调速器工作特性而实现的调节过程 就是频率的二次调整,是对第二种负荷变动 引起的频率偏差进行的调整。
电力系统调频厂的工作原理:
水轮机与汽轮机不一样,只要改 变进水阀门的开度,增加进水量, 水轮机发电机组就会改变电力输
出,这个过程基本都是冷态运行,
所以只要不是电力输出改变太快, 就不会产生不良后果。
调频厂的调整容量:
火电厂受锅炉最小负荷限制,可调容量仅为 其额定容量的30%(高温高压)~75%(中温 中压),
调频厂的选择:
从以上两方面分析可见: (1)在水火电厂并存的电力系统中,一般应选择 大容量的有调节库容的水电厂作为主调频电厂。 (2)系统中没有水电厂或水电厂不宜担任调频任 务时,如丰水季节,可选中温中压火电厂作调频 厂 (3)抽水蓄能电厂放水发电时也可考虑参与调频。 (4)当仅由一个发电厂担任调频任务时,其调整 容量可能不够大,应确定几个调频厂,并分别规 定其调整范围和顺序,如第一、第二、第三调频 厂等等。
调峰:峰谷是每天负荷最大的时段,在这峰谷时段 需要有足够容量的电厂来调节负荷变化,即为调峰。
电网调频与AGC

1电力系统频率调整1.1. 负荷分类:一般将负荷变化分解成三种成分。
1.1.1偶然性负荷幅度很小, 周期又很短, 一般小于10秒, 具有随机性质, 称为微小变动分量。
1.1.2脉动性负荷变动幅度较大, 周期大约在10秒至2~3分钟之间, 属于冲击性的负荷变动。
1.1.3趋势性负荷长周期分量, 周期大约在2~3分钟之10~20分钟之间, 它是由生产、生活和气象等引起的负荷变化, 有其规律性, 可以预测。
针对上述三种不同的负荷变动分量, 将频率调整相应划分为一次、二次和三次调整。
1.2. 频率的一次调整一次调频是针对偶然性负荷。
由发电机原动机和负荷本身的调节效应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因而响应速度最快。
但由于调速器的有差调节特性, 不能将频率偏差调到零,也就是说一次调整是有差调节,负荷变动幅度越大, 频率偏差就越大, 因此靠一次调整不能满足频率质量的要求。
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KG:发电机组原动机的频率特性的斜率。
它标志了发电机随频率的升高而减少出力,是可以整定的。
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KL:综合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也有一个斜率。
它标志了负荷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大的有功消耗,是不可以整定的。
系统的单位调节功率KS:它取决于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和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
KS标志了系统负荷增加或减少时,在发电机和负荷的共同作用下系统频率上升或下降的多寡。
系统的原始运行点:发电机组原动机的频率特性和负荷的频率特性的交点就是系统的原始运行点。
如图1.3中的O点。
调频原理:负荷增加OA段——》为满足负荷要求,机组增大出力,——》机组增大出力则会导致机组减速,频率降低——》负荷功率OA段由于频率的降低而减少到OB段,=》达到新的平衡点O’,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同时产生频率偏差,不可修复。
即频率降低了。
但是系统所需有功也因频率的降低而减少。
设在点O运行时1.负荷突然增加ΔPL0,即2.负荷的频率特性突然向上移动ΔPL0,则由于负荷突增时机组出力不能及时随之变化,3.机组将减速,4.系统频率将下降。
介绍电力系统一次二次三次调频的书籍

介绍电力系统一次二次三次调频的书籍电力系统的一次、二次和三次调频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几本关于一次、二次和三次调频的书籍,它们以生动、全面和有指导意义的方式介绍了这些调频技术。
1.《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与调频技术》该书由著名电力系统专家王学军教授编写,系统地介绍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和调频技术。
书中涵盖了一次、二次和三次调频的基本原理、调控策略和关键技术。
该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阐释了调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实践案例和应用指导。
2.《现代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调频控制》该书由李文盛教授撰写,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电力系统的稳定分析与调频控制。
书中详细解析了一次、二次和三次调频的理论原理、控制方法和实践技巧。
同时,书中也涵盖了相关调频设备和系统的模拟和仿真技术。
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图表,该书生动地展示了调频技术在电力系统稳定中的应用。
3.《电力系统调度与运行实务》该书由徐宗元、聂裕进等人合著,重点介绍了电力系统调度和运行的实际操作。
书中全面梳理了一次、二次和三次调频的操作指南、实施流程和技术要求。
该书以实务经验为基础,生动地描述了调频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与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并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指导。
这几本书籍从不同角度和深度介绍了电力系统一次、二次和三次调频的理论知识、技术应用和实施指导。
无论是对于电力系统从业人员还是相关领域的学者研究者来说,这些书籍都能提供指导性的参考,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一次、二次和三次调频的关键概念、方法和技术。
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这些书籍,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做出更有力的贡献。
介绍电力系统一次二次三次调频的书籍

介绍电力系统一次二次三次调频的书籍电力系统的调频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根据负荷的变化自动调整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保持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
调频可以分为一次调频、二次调频和三次调频。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有关电力系统调频的书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电力系统自动调节与控制》(作者:龙秋生):本书是国内较早系统介绍电力系统调频的专业著作之一。
全书系统地介绍了电力系统调频的基本概念、调频方法、机电特性和调频控制设备等内容,对电力系统一次、二次、三次调频进行了详细讲解,是一本系统全面的调频专著。
2.《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作者:秦桂福):本书是一本面向电力系统运行和自动化控制领域的经典教材。
其中涉及了电力系统调频的基本理论、调频控制方法、调频模型建立与应用等内容。
本书通过实例、图表等形式,结合实际运行情况,深入浅出地解释调频的原理和应用。
3.《电力系统-稳定性与控制(第2版)》(作者:经济与规划院等编著):本书是电力系统稳定性与控制方面的权威教材。
其中关于调频的部分包括一次、二次和三次调频的基本概念、调频控制原理、电力系统调频模型等内容。
本书由国内多个重点高校和电力公司的专家共同编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4.《电力系统自动控制与调度》(作者:陈裕培):本书是一本综合介绍电力系统自动调节与控制的专业教材,其中详细讨论了电力系统调频理论与方法、调频过程的数学模型与仿真、调频控制设备与系统等内容。
书中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和计算机仿真实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调频的原理和应用,适合电力系统自动化和控制专业的学习者和从业者阅读。
这些书籍在介绍一次、二次和三次调频的基本概念、原理、应用等方面都做了较为全面的讲解,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电力系统调频的相关知识。
希望上述书籍能够对您理解电力系统调频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次调频、二次调频简介

一次调频、二次调频简介主讲人 李 论2020.10目录三二次调频四调速器控制一、水轮机调节1.1水轮机调节的任务水能→机械能→电能→输配电→用户(v,f)1.1水轮机调节的任务电压调节发电机电压调节系统频率调节水轮机调节系统频率不稳定的后果:Ø织布不均匀Ø电钟报时不准Ø电动设备因频率低不能启动Ø金属加工时影响精度和光洁度我国电力系统频率规定 50Hz •允许范围:50±0.2HZ1.1水轮机调节的任务水轮发电机组的转动部分是一个围绕固定轴线作旋转运动的刚体,它的运动可由如下方程来描述。
J d dtM M t gω=-J—机组转动部分的转动惯量GD2−机组飞轮力矩,g −重力加速度 —机组角加速度Mt—水流推动水轮机的主动力矩;Mg—发电机电磁阻力矩。
dtd ωgGD J 42=1.1水轮机调节的途径1.1水轮机调节的途径发电机阻力矩)(n f MgMg是发电机定子对转子的作用力矩,它的方向与转向相反,是阻力矩。
由发电机原理可知, Mg代表发电机有功功率输出,即与用户耗电功率的大小有关,与用户的性质有关。
综合用户后的Mg一般是随转速增加而增加的,当用电设备为某一组合时,Mg=f(n)可用一条曲线表示。
1.3水轮机调节过程α,Q图1-2 水轮机调节示意图⑴ Mt、Mg与n的关系 ① Mt:Mt是机组动力矩a)当水头一定,开度一定(如a=a3)n ↑↓→Mt ↓↑ (如下,a 、b ’、c’三点) 。
b)当水头一定,转速n相同时,a ↑↓→Mt ↑↓(如下,a、b、c三点)。
② Mg:Mg是负荷力矩,与负载性质有关,它代表不同用户设备组合后的总负荷力矩。
a)对同一负荷特性曲线,n↑↓→Mg↑↓(见图1-2中红线); b)在n一定时,对不同的负荷特性曲线→Mg不同(见图1-2中a、b、c三点)。
1.3水轮机调节过程α,Q图1-2 水轮机调节示意图(2)改变负荷,开度a不变(a=a3)在a3下⎪⎪⎩⎪⎪⎨⎧>→→=→→=<→→=01'30202'1()(()(()(n n b n f Mn a n f M n n C n f M gg g 平衡点)平衡点)平衡点)显然,如果负荷变化后,不调节导叶开度,机组转速仍可稳定在某一数值上,水轮机及负荷的这种能力称为自平衡能力。
频率的三次调整名词解释

频率的三次调整名词解释频率的三次调整是指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对信号的频率进行三次调整,以实现更好的通信质量和系统性能。
这一调整过程包括初始频率调整、粗频率调整和精确频率调整。
在无线通信中,频率是指信号波形中每个周期重复出现的次数。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保发送和接收设备之间的频率一致非常重要,以避免通信干扰和数据传输错误。
因此,对于无线通信系统而言,进行频率的三次调整是非常关键的。
初始频率调整是指在设备启动或者切换到新的网络时进行的第一次频率调整。
这个过程主要是为了确定设备当前所处网络环境下正确的工作频段,并且与其他设备保持一致。
初始频率调整可以通过扫描周围环境中其他设备所使用的工作频段来实现。
设备可以通过发送特定探测帧来探测到周围网络环境,并且获取到其他设备所使用的工作频段信息。
粗精度节拍校准(Coarse Timing Adjustment, CTA)是指对接收到的时钟节拍进行校准以达到更好地时间同步效果。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备之间的时钟同步非常重要,以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CTA的目的是通过对接收到的时钟节拍进行微调,以消除时钟漂移和时钟偏移。
这样可以保证设备之间具有良好的时间同步性能,从而提高通信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
精确频率调整是指对设备发送和接收信号中频率进行微调,以确保发送和接收设备之间的频率一致。
精确频率调整主要通过使用特定算法和技术来实现。
这个过程可以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频率变化。
精确频率调整可以通过使用特定信号来实现,例如参考信号或者同步信号。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频率的三次调整对于提高通信质量和系统性能非常重要。
通过初始频率调整、粗精度节拍校准和精确频率调整这三个过程,可以实现设备之间良好的时间同步性能,并且保证发送和接收设备之间具有一致的工作频段。
这样可以避免通信干扰、数据传输错误等问题,并且提高无线通信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总而言之,无线通信系统中频率的三次调整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它可以保证设备之间的频率一致,提高通信质量和系统性能。
电网调频方法与调频厂

熟悉影响频率的因素,掌握电网调频方式和频率调整方法和主、辅调频厂的选择方法。
(一)影响频率的因素1.发电机出力与负荷功率不平衡引起系统频率变化当电网中的有功负荷变化时。
系统频率也将发生变化。
发电机的频率调整是由原动机的调速系统来实现的,当系统有功功率平衡遭到破坏引起频率变化时,原动机和调速系统将自动改变原动机的进汽(水)量,相应增加或减少发电机的出力。
2.短路功率引起频率降低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时,在短路电流所流经的元件上都要消耗一定的有功功率,若Rc、Xc是系统基准处至故障点的短路电阻和电抗,最严重的短路发生在Rc=Xc处的三相短路,有功损耗为无功损耗的一半。
对于容量在300MW以下的小系统,在低压网络内发生故障,且切除时间较长时,这种附加的功率损耗对系统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对于大容量系统,短路功率损耗的相对值较小,且切除故障时间较短,故短路有功损耗对频率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3.系统振荡及异步运行引起频率变化当系统振荡及异步运行时,由于均衡电流的流动而使有功损耗增加。
随着电势夹角的增大,电流也增大。
当电势夹角达到180?时,电流达最大值,即相当于系统的电气中心发生三相短路一样,该电流在系统中引起的有功损耗是很大的,在功率缺额较大的受端系统将引起附加的频率降低。
异步运行时,各发电机的频率不同而造成各点脉动电压频率不等。
4.感应及同步电机反馈电压的频率变化当供电线路切除时,受端变电站的电压不会立刻消失,这是由于同步电机和感应电机惯性转动而维持一个频率衰减的电压所致。
同步电机在励磁断路器未断开情况下转动就如同发电机一样运行,感应电机也因系统有电容器而形成自激发电方式。
一般情况下,感应电机在断开电源2~2.5s的时间内保持一个高于额定电压20%左右的低电压。
(二)电网的调频方式电网的调频方式分为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
为使负荷得到经济合理分配,达到运行成本最小目标,电力系统还进行三次调频。
1.一次调频电网的一次调频是指由发电机组调运系统的频率特性所固有的能力,是随频率变化而自动进行调整频率的有差调节过程。
电力系统主要内容

中文摘要本文分四章介绍了电力系统分析及其自动化的主要容。
第一章介绍了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包括电力系统及其电力网的基本概念、作用;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以及电能质量的标准。
电力线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的平衡与频率的调整。
频率是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必须给予保证。
简要介绍了频率的一次调频、二次调频、三次调频。
调频的实质就是维持系统有功功率的平衡。
第三章介绍了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平衡与电压的调整。
电力系统的无功电源及电压的调节措施。
电力系统的电压和无功管理的目的是保证电力系统在各种运行方式下,各中枢点的电压在允许偏移范围内。
第四章介绍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概述、特点及电力系统自动控制装置。
电力系统自动控制装置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可靠保证。
关键词:电力系统分析自动化目录中文摘要 (1)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 (3)1.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3)1.2电能质量的标准 (4)1.3电力线路 (4)第二章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的平衡及频率的调整 (5)2.1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的平衡 (5)2.2频率的调整 (5)第三章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平衡及电压的调整 (6)3.1电力系统中的无功电源 (6)3.2无功补偿的方法 (7)3.3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的平衡 (8)3.4电压的调整 (8)第四章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主要内容 (10)4.1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10)4.2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11)4.3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内容 (11)4.4电力系统自动控制装置 (12)结论 (21)致谢 (21)参考文献 (21)一、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1.1 电力系统及电力网1.1.1.1 电力系统的定义把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各种电器设备连接在一起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它包括发电厂的电气部分、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输配电线路及各类用电设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频率调整
-------一次、二次、三次调频
频率调整,又称频率控制,是电力系统中维持有功功率供需平衡的主要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保证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
电力系统频率调整的主要方法是调整发电功率和进行负荷管理。
按照调整范围和调节能力的不同,频率调整可分为一次调频、二次调频和三次调频。
一次调频是指当电力系统频率偏离目标频率时,发电机组通过调速系统的自动反应,调整有功出力以维持电力系统频率稳定。
一次调频的特点是响应速度快,但是只能做到有差控制。
二次调频,也称为自动发电控制(AGC),是指发电机组提供足够的可调整容量及一定的调节速率,在允许的调节偏差下实时跟踪频率,以满足系统频率稳定的要求。
二次调频可以做到频率的无差调节,且能够对联络线功率进行监视和调整。
三次调频的实质是完成在线经济调度,其目的是在满足电力系统频率稳定和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能源和设备,以最低的发电成本或费用获得更多的、优质的电能。
电力系统频率调整也是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