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静电纺丝与3D打印技术结合的实例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几种常见的3D打印技术

第二章 几种常见的3D打印技术

第一节 叠层实体制造工艺
1. 纸的性能 对于粘结成型材料的纸材,有以下要求:
(1)抗湿性,保证纸原料(卷轴纸)不会因时间长而吸水,从而保证热压过程 中不会因水分的损失而产生变形及粘接不牢。纸的施胶度可用来表示纸张抗水 能力的大小。 (2)良好的浸润性,保证良好的涂胶性能。 (3)抗拉强度好,保证在加工过程中不被拉断。 (4)收缩率小,保证热压过程中不会因部分水分损失而导致变形,可用纸的 伸缩率参数计量。 (5)剥离性能好,因剥离时破坏发生在纸张内,要求纸的垂直方向抗拉强度 不是很大。 (6)易打磨,表面光滑; (7)稳定性,成型零件可长时间保存。
第二节 熔融沉积成型工艺
FDM工艺存在的缺点如下:
(1)成型时间较长,由于喷头运动是机械运动,成型过程中速度受到一 定的限制,因此一般成型时间较长,不适于制造大型部件; (2)需要支撑材料,在成型过程中需要加入支撑材料,在打印完成后要 进行剥离,对于一些复杂构件来说,剥离存在一定的困难; (3)丝材均质性及其热稳定性不足,有时会导致打印精度不高。
第一节 叠层实体制造工艺
2. 热熔胶 粘结成型工艺中的成型材料多为涂有热熔胶的纸材,层与层之间的粘结是 靠热熔胶保证的。热熔胶的种类很多,其中以EVA型热熔胶的需求量为最大, 占热熔胶消费总量的80%左右。当然,在热熔胶中还要添加某些特殊的组分。 叠层实体制造工艺用纸材对热熔胶的基本要求为:
(1)良好的热熔冷固性(约70~100℃开始熔化,室温下固化)。 (2)在反复“熔融-固化”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 (3)熔融状态下与纸具有较好的涂挂性和涂匀性。 (4)与纸具有足够粘结强度。 (5)良好的废料分离性能。
3D打印机技术及应用
第二章 几种常见的3D打印技术

科学家用3D打印技术跟踪大鱼

科学家用3D打印技术跟踪大鱼

在低温 下利用液态 金属制造硅
密歇 根 大学 安娜 堡 校 区开 发 出一种 新 的制 造硅 晶体 的方法 , 这项 研 究 使计 算机 和太 阳 能 电池 所需 的 关键 材料 变 得更 便 宜更 绿 色环 保 。二 氧 化硅 ,或者砂 石 ,占有地 壳 的 4 0 % I但将 砂石 转变 为 硅 晶体 的工 业方 法 很 昂贵 ,而 且 因为 极端 的加 工 条件 对环 境 有很 大影 响 。研 究人
成熟产品。操作臂组装这个产品并进行制造操作 ( 3 D打印,铣削和钻孔) 。另一操作臂负责 零 件 挑选 和 组装 以及 二 次制 造 ,例 如 电线 布置 和硬 件 检测 。制 造用 的材料 包括 A B S ,聚碳 酸 酯 ,硅橡胶,聚氨酯橡胶 ,塑料 ,熔融温度低的金属,以及这些材料的组合。 ( 董丽
现代材料动态
2 0 1 3 年 第1 O 期
部件 生产 , 以及 一 个训 练有 素 的操 作人 员 在打 印完 成 后将 这些 制 造 出零件 装 配成 最终 产 品 。
在传统 3 D打印中,人员介入导致增加工厂 一 骤 ,减 少 了终端 产 品 出错 的风 险 。 制造 过 程是 围绕 一 个基 本 的六 轴工 业 机器 人操 作 臂 , 这操 作 臂 负责 该产 品 从种子 器件 到
摘译 )
利用 3 D打 印技术订做矫形产 品
位 于 宾 州 费 城 的 阿 尔 弗 雷 德 杜 邦 儿 童 医 院 的 研 究 人 员 用 明 尼 苏 达 州 伊 甸 草 原 的 S t r a t a s y s公 司提供 的三 维 ( 3 D)打 印机定 做 了一 套外 骨骼 。这使 手 臂发 育 不健全 的孩子 们 能 玩耍 , 自己饮食 ,以及 给予 拥 抱 。研 究人 员 用 3 D打 印机 制造 了一个 比原始 版本 缩 小版 的 威 尔 明顿机 器 人外 骨骼 ( WR E X ) ,这是 阿 肯色 州温 泉 的 J e a c o矫 形 公 司的产 品, 它 连 接在 一

3D打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案例

3D打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案例

3D打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案例随着科技的发展,3D打印技术在各个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应用。

在机械制造领域,3D打印技术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提供了更高效、快速的制造方法,还能够减少材料浪费和提升生产的灵活性。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案例,展示了3D打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潜力和优势。

1. 制造复杂形状的零部件传统的机械制造方法在制造复杂形状的零件时往往面临困难,需要使用多个工具和步骤。

而3D打印技术可以将设计的复杂形状直接转化为实体,从而避免了传统加工过程中的繁琐操作。

例如,一些航空航天领域的零件,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形状,传统的制造方法很难实现,而3D打印技术能够通过逐层堆积材料的方式制造出精确的零件。

2. 生产定制化零部件3D打印技术的一个重要优势是能够实现零部件的定制化生产。

传统的机械制造方法往往需要大规模生产相同的零件,并对每个零件进行相同的加工操作。

而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需要单独制造每个零件,使得零件的生产更加灵活和经济。

例如,在医疗器械制造中,每个患者的体形和需求都可能不同,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造个性化的零部件,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和舒适度。

3. 制造轻量化零部件在机械制造中,轻量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提高产品的性能。

传统的制造方法往往需要在零部件中加入多余的材料以增加强度,而这会导致产品的重量增加。

而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材料的优化设计,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制造出轻量化的零部件。

这不仅可以降低产品的重量,还能减少材料的浪费。

4. 快速制造零部件3D打印技术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快速制造零部件。

传统的机械制造方法往往需要多个步骤和时间,而3D打印技术可以快速将设计转化为实体。

这对于急需部件的制造非常重要,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大大减少等待时间。

例如,在航空维修中,如果需要更换零件,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快速制造出需要的零件,减少飞机的停飞时间。

5. 创新产品设计由于3D打印技术具有设计自由度高、制造过程灵活的特点,它为产品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

智能制造中的3D打印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智能制造中的3D打印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智能制造中的3D打印技术应用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关注焦点。

其中,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制造方式,正在逐渐改变传统制造业的格局。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实际案例,探讨智能制造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案例一:航空业中的3D打印技术应用在航空业中,零部件的精密度和质量要求非常高。

传统的制造方式通常需要多个环节的加工和组装,时间长、成本高且易受限制。

而使用3D打印技术,可以直接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物,大大简化了制造流程。

例如,波音公司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发动机部件,大幅减少了制造时间,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精密度。

案例二:医疗领域中的3D打印技术应用在医疗领域,3D打印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医疗器械、人工关节、牙齿矫正器等许多产品都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进行定制化生产。

通过扫描患者的身体数据,医生可以设计出适合患者的医疗器械或种植物,并直接打印出来。

这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成本。

案例三:汽车制造业中的3D打印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业是3D打印技术应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传统的汽车制造通常需要借助模具和大量的人工操作来完成,投入大、周期长且效率低下。

而使用3D打印技术,可以直接将车身结构、零部件等打印出来,极大地简化了制造流程。

例如,法拉利等公司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更轻、更坚固的零部件,提高了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案例四:建筑业中的3D打印技术应用在建筑业,传统的建造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和物料浪费,效率低且费时。

而借助3D打印技术,建筑业可以实现更快速、精准的建造过程。

例如,在荷兰,建筑公司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了一栋全球首座3D打印建筑,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施工时间,还实现了高度的个性化和灵活性。

综上所述,3D打印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并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航空业、医疗领域、汽车制造业和建筑业等行业中的应用案例表明,3D打印技术为传统制造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静电纺丝技术在仿生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静电纺丝技术在仿生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静电纺丝技术在仿生结构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物学和工程学之间的联系和应用越来越感兴趣。

仿生学是一门学科,它试图从生物学的角度去研究和模拟生物系统,以期获得新的工程学、材料科学和医学的突破。

静电纺丝技术(electrospinning)是一种现代化的纺丝技术,它可以制备纳米到微米大小的聚合物纤维,具有高表面积、高比表面积和亚微米级尺寸效应等特点。

本文将主要关注静电纺丝技术在仿生学研究中的应用,介绍静电纺丝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仿生结构材料制备中所取得的研究进展。

一、静电纺丝技术原理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电纺技术,利用静电力将聚合物液体喷雾成纳米级或微米级的纤维。

这项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喷射液体形成微滴,微滴被强电场拉伸形成锥状体,锥状体接触到收集器表面时产生电溶解,形成纤维。

静电纺丝液体中的聚合物要求高分子量,高极性和低表面张力。

高分子量可以保证拉伸后的纤维强度足够,高极性可以增加静电力,使得纤维拉伸更容易。

低表面张力可以帮助形成比较细的纤维,并且可以提供良好的液体流动性和滴形形成机会。

二、静电纺丝技术在仿生学中的应用静电纺丝技术已经在仿生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因为静电纺丝可以制备出纤细、亚微米级的聚合物纤维,这使得它在制备仿生材料中非常有用。

1.仿生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ECM)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组织中的一种基本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纤维组成。

静电纺丝技术可以制备出与真实ECM结构类似的人工ECM,这些人工ECM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大表面积和三维多孔性结构,可以在生物学研究和组织工程方面得到广阔应用。

2.仿生纳米纤维阵列纤维阵列是生物体中许多生物结构的基础,如蝴蝶翅膀、羽毛和羊毛。

静电纺丝可以制备出具有纳米尺寸大小的仿生纤维阵列,这些仿生纤维阵列与天然生物体中的材料相似,具有超疏水和超亲水性能,还可以制备出各种颜色的纤维。

3.仿生仿真纤维仿生仿真纤维的研究源于鱼类的体鳍,体鳍上有许多具有锥形的小鳞片。

当3D打印与静电纺丝相遇,会碰出怎样的火花呢?

当3D打印与静电纺丝相遇,会碰出怎样的火花呢?

当3D打印与静电纺丝相遇,会碰出怎样的火花呢?“3D打印”,这个概念,最近在艺术圈和科技圈都火了一波。

只要在电脑上建立一个3D模型,就能分毫不差地得到想要的实物,简直就像哆啦A梦口袋里的黑科技!而静电纺丝是一项能制备纳米级到微米级纤维的技术,相比于其他方法,该技术更加方便、简单、灵活,而且可以适用于大部分聚合物。

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特点,已经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在静电纺丝行业,3D打印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者们开始思考如何将静电纺丝与3D打印相结合,成为一个整体。

3D打印软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DietmarW.Hutmacher教授团队介绍了如何利用生物相容性材料更为有效地修复人体组织,尤其是关节软骨。

由于软骨既要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又要有柔韧性,因此研究人员测试一种新的水凝胶和超细纤维支架合成材料,来可以改变此现状。

在2011年《Advanced Materials》上其第一次公开制备该技术。

研究人员们使用了一种新的3D打印技术——熔体静电纺丝写入(melt electrospinning writing),这是一种使带电荷的聚合物熔体在静电场中形成射流来制备聚合物超细纤维的加工方法。

该方法有助于提供用于细胞生长的空间,同时对细胞所需的机械刚性也有一定的帮助。

最终打印出的结构不仅能够实现自然愈合,而且对促进新组织的生长有帮助。

这项革命性的基于静电纺丝原理的3D打印技术,为生物医学研究人员打开了大门。

3D打印仿生支架生物打印的挑战很大程度上在于保持细胞存活——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细胞需要一种结构来提供生存的稳定性,无论是在体内还是在实验室中。

对于参与组织工程的科学家来说,关键是尽可能地模拟细胞外基质(ECM)。

最近的发展趋势包括使用纤维网络制造支架,而静电纺丝则提供了一种成功的制造模式。

然而,由于静电纺丝过程中产生的纤维通常会导致孔尺寸不足和厚度低于“块状支架”的2D膜,因此也会出现挑战。

3d打印生活中应用案例

3d打印生活中应用案例

3d打印生活中应用案例3D打印在生活中的应用可太酷啦,我给你说几个超有趣的例子哈。

一、个性化的小饰品。

1. 定制耳环。

你知道吗?好多女孩子现在都超爱3D打印的耳环。

比如说我有个朋友,她特别喜欢那种奇奇怪怪又超级独特的造型。

她就在网上找了个3D打印的小店,把自己画的一个像小外星人模样的草图发给人家。

过了几天,就收到了一对用3D打印做出来的耳环。

那耳环摸起来特别有质感,而且造型超级精致,就跟从外太空带回来的小宝贝似的。

她戴着出去,绝对不会撞款,回头率超高呢。

2. 个性手链。

我还见过那种3D打印的手链,上面有自己名字或者特殊意义的小图案。

有个小伙子为了向女朋友表白,就把他们俩相识的日期、地点,还有代表他们俩的小图标,比如他自己是个小狗狗的图案(因为他属狗),女朋友是个小猫咪的图案(因为她爱猫),全部设计好,然后用3D打印做成了一条手链。

那手链精致得不得了,他女朋友收到的时候感动得不行,这可比那些普通的手链有意义多啦。

二、家居用品方面。

1. 创意灯具。

我家邻居是个很有创意的人。

他自己用3D建模软件设计了一个灯具的形状,像一个漂浮着的云朵,然后用3D打印做了出来。

那灯具的内部结构也很巧妙,可以调节灯光的颜色和亮度。

晚上一打开,就感觉像有朵会发光的云在房间里飘着,特别梦幻。

而且3D打印可以根据房间的大小和风格,很容易地调整灯具的尺寸和细节,这可比在商场里买那些千篇一律的灯具有趣多了。

2. 独特的花瓶。

我有次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在他家看到一个超酷的花瓶。

那花瓶不是那种传统的圆形或者方形的,而是像一个扭曲的、充满艺术感的雕塑。

他说这是用3D打印做的,他可以根据自己插的花的种类和数量,来定制花瓶的形状和大小。

比如说,如果是插那种长长的柳枝,他就可以把花瓶打印得高一些,瓶口设计成适合柳枝伸展的形状;如果是插一小束雏菊,就可以打印个小巧玲珑、有很多小格子的花瓶,把雏菊分别放在不同的小格子里,就像给雏菊们都安排了自己的小房间一样。

静电纺丝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静电纺丝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静电纺丝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通过静电作用将高分子溶液或熔体纺丝成纤维的方法。

该技术具有高效、低能耗、易于操作等优势,因此在纺织、医疗、材料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以静电纺丝技术应用现状为基础,探讨其发展趋势。

一、静电纺丝技术应用现状1. 纺织领域静电纺丝技术在纺织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调节溶液配方、纺丝参数等,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性能的纺织品,如细纤维滤材、高吸附性纤维、电磁屏蔽材料等。

此外,静电纺丝技术还可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导电性。

2. 医疗领域静电纺丝技术在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可以用于制备医用纺织品、修复组织工程支架、药物缓释系统等。

例如,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纤维材料可以用于制作创面敷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和渗透性,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

3. 材料科学领域静电纺丝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调节纺丝参数和材料组分,可以制备出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纤维材料。

例如,静电纺丝技术可以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的纳米纤维薄膜,用于催化、传感和能源存储等领域。

此外,静电纺丝技术还可以用于制备纤维增强陶瓷材料、纤维增强金属复合材料等。

二、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趋势1. 工艺改进静电纺丝技术在溶液配方、纺丝参数等方面存在一些挑战,如纤维直径分布不均匀、低产率等问题。

因此,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改进静电纺丝工艺,提高纺丝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这可以通过优化溶液配方、改进纺丝设备和控制系统等措施实现。

2. 多功能材料开发随着对功能材料需求的增加,静电纺丝技术在制备多功能材料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开发具有多种功能的纤维材料,如光学性能、电子性能、力学性能等。

这可以通过改变纺丝参数、材料组分和纤维结构等方式实现。

3. 与其他制备技术结合静电纺丝技术在制备纤维材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种静电纺丝与3D 打印技术结合的实例
申请日期 标题 发明人 内容
2016-06-07 一种用于静电纺丝的3D 打印喷头及打印机 孟想;辛
斌杰;靳
世鑫;张
弢 一种用于静电纺丝的3D 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筒,
所述料筒的上盖封闭所述料筒,上盖上方连接压缩杆,压缩杆
由压缩电机带动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上盖上下移动,所述料筒
的底盖为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的喷丝板,所述喷丝板采用导体材料制作,连接静电发生装置,喷丝板下方连接有保护罩,保护罩下方是3D 打印平台,在3D 打印平台下方设置有电极。

采用本发明的3D 打印喷头的打印机,采用三个平台的设置,使
喷头和电极不用移动。

本发明的用于静电纺丝的3D 打印喷头
和打印机,能够直接从喷丝板喷丝出来的同时加载静电,效率
高,控制方便,成纱均匀,连续性和稳定性都大大加强。

201
6-04
-15 一种基于3D
打印技术制备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自扩张式血管
支架的方法 顾书英;金升朋
一种基于3D 打印技术制备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自扩张式血管支
架的方法。

具体步骤为:合成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
解性聚乳酸基形状记忆聚氨酯/Fe3O4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熔融
沉积制造技术将复合材料制备成血管支架。

另外为提高血管内皮修复速度,通过静电纺丝在支架表面有选择性地引入西罗莫司、肝素或内皮生长因子等。

本发明基材的形状记忆功能增加
了一个“时间”维度,结合3D 打印成型,赋予支架4D 成型概念;利用Fe3O4的磁热效应可以远程激发形状记忆聚合物发生形状回复,使血管支架自行扩张,支架植入时,不需要球囊扩张,
避免了球囊扩张时支架的轴向缩短、撤出时的径向回弹,对血
管的损伤降到最低程度,并且Fe3O4的引入还解决了聚合物支
架显影性差的难题。

201 5-12 -01 一种可调
式静电
3D打印

梅霖
一种可调式静电3D打印机,由接收装置、移动台、计算机、精密微
量注射泵、高压静电发生器、竖直导轨、水平杆以及3D打印喷头,
3D打印喷头主要由料筒、包覆在料筒外面的加热圈和热电偶、下端
有凸出外缘的圆柱形流道、由固定圈和旋转圈组成的转换器、喷嘴和
针头组成。

对比现有的技术,本发明在针头与模型下底面间建立了高
压静电场,利用静电纺丝的原理,驱动熔体或溶液以极细的射流落到
接收板上,可以大大提高3D打印的精度。

另外,为了提高效率,设
置了不同直径的金属针头,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模型部分,可以用大
流量的针头来打印。

除此之外,精密微量注射泵与高压静电发生器之
间设置有电路放大装置,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同时保证了设备的安全
性;移动台为双层装置,提高了设备整体的灵活性。

201 5-11 -20 一种基
于静电
纺丝的
3D打印
方法
王荣
一种基于静电纺丝的3D打印方法,其通过计算机绘制三维模型,并获
取三维模型中各层截面的轮廓数据和填充数据,选取多种高分子材料制
作多份不同的3D打印材料,通过不同的纺丝喷头与工作平台的高压静
电场下形成不同材料的纤维丝,通过激光的照射使得纤维丝沉积在工作
平台的指定区域中,实现单层截面结构的制作,重复单层截面结构的制
作完成整个三维模型的3D打印。

本方法设置多个纺丝喷头配合多份不
同的打印材料实现3D打印,对3D打印材料的制作要求低、打印质量
高、打印精度高、打印材质丰富不单一,加工控制灵活,适用范围广。

其通过在多份3D打印材料的制作过程中加入颜色添加剂,改进了以往
3D打印成品颜色单一的缺点。

201 5-03 -16 一种3D
打印方

闫国
栋;王
长明;
谢守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利用静电纺丝装置
对高分子溶液进行静电纺丝,使静电纺丝产物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打印
基底运动,按预定轮廓沉积到所述打印基底上的特定位置;b.在步骤a
静电纺丝的过程中,对所述打印基底上的所述特定位置同步地照射激
光,使得所述静电纺丝产物在所述特定位置沉积之前被加热熔化,以熔
融状态在所述特定位置上沉积;c.按照步骤a和b的方式重复在所述预
定轮廓上重复沉积多层所述静电纺丝产物,多层叠加后最终形成三维的
高分子材料制件。

还公开了相应的物件修复方法。

使用本发明进行3D
打印,可用打印材料范围广,打印质量和打印精细度高。

201 5-03 -16 一种3D
打印装
置及方

闫国
栋;唐
臻;王
长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喷头、用于放置成
形基底的成形工作台以及接收电极,喷头包括同步移动的激光通路模块
和至少一个静电纺丝模块,激光通路模块的出口轴线与静电纺丝模块的
出口轴线交汇于一点,静电纺丝模块与接收电极分别连接直流电源的正
负极,成形工作台设置在喷头和接收电极之间,静电纺丝模块在电场力
的作用下产生向成形工作台射出的高分子颗粒的射流,射流材料被激光
通路模块发射的激光束熔化以熔融状态落在成形基板的特定位置上并
沉积成层,通过控制喷头按照预定轮廓进行多层沉积而形成三维的高分
子材料制件。

本发明能够显著增加打印材料适用范围,提高打印质量和
打印精细度。

2014-09-29 基于静
电纺丝
与喷雾
的3D
打印制
备功能
梯度涂
层的方

吴洋;王会;孙捷;傅盈西;陈汐 一种基于静电纺丝与喷雾的3D 打印制备功能梯度涂层的方法,采用一种基于静电纺丝和喷雾的混合型3D 打印系统,包括:第一注射泵21、第二注射泵22、第一喷嘴31、第二喷嘴32、高压电源4、芯棒收集器5、控制器1、电机6和变速器7;其中,第一注射泵21、第一喷嘴31、高压电源4、芯棒收集器5和控制器1构成静电纺丝子系统;第二注射泵22、第二喷嘴32、高压电源4、芯棒收集器5和控制器1形成静电喷雾子系统;控制器控制静电纺丝子系统生成第一物料涂层;控制器控
制静电喷雾子系统生成第二物料涂层。

本发明的3D 打印系统利用其静电纺丝和喷雾双喷头设计,能够连续不断地制造个性化设计的功能梯度涂层。

2014-07-25 一种可
用于3D
打印的
静电纺
丝装置 杨卫民;陈宏波;李好义;丁玉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3D 打印的静电纺丝装置,主要包括球形高
压电极、接收板、绝缘连接件、固定支架、机头、机头加热圈、微型
螺杆、联轴器、步进电机、隔热垫片、堵头、纺丝喷头、纺丝喷头加热圈、接地电极、球形接地电极、工件和高压静电发生器等,工作时微型螺杆旋转,把熔体或者溶液输送到纺丝喷头处;纺丝喷头通过螺纹连接在机头上,球形接地电极半包裹在纺丝喷头下端,熔体或者溶液通过纺丝喷头下端的周向分布的豁口均匀地通过球形接地电极表面
流到其下端。

本发明中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同时采用球形电极的方式,
避免了普通纺丝设备中针头或者小孔易堵的缺陷,并且和尖端电极相
比,减轻了尖端放电,使得其在同等距离下,可以有更强的电压强度。

201 3-11 -22 一种京
剧脸谱
3D打印
成型的
方法
阎华;刘
泽琳;肖
桂花;戴
坤添;焦
志伟;丁
玉梅;杨
卫民
一种京剧脸谱3D打印成型的方法,通过3D扫描仪对戏曲演员脸部进
行扫描获取脸部特征点信息以建立对应的人脸三维立体模型,专业3D
数据处理软件将该立体模型分解成若干层平面数据,再把粉末状金属
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经3D打印机按平面数据烧结,层层累积后即打
印出立体人脸模具;获得人脸模具后,在模具上均匀涂抹一层导电石
墨并施加50kv的电压,利用静电纺丝装置制作一无纺布透明膜,再
利用静电纺丝装置在透明膜上喷涂成脸谱状,使用时将喷涂好的京剧
脸谱透明膜覆盖在面部,形成薄膜脸谱。

该方法使京剧脸谱快速成型
成为可能,节约劳力和物力,同时可以减少油彩对面部皮肤危害。

201 3-11 -13 一种基
于近场
静电纺
丝的微
纳结构
的3D
打印方

贺健康;
李涤尘;
秦霆;刘
亚雄;靳
忠民;徐
方远
一种基于近场静电纺丝的微纳结构的3D打印方法,该方法将3D打印
技术的分层制造原理与近场静电纺丝微小液滴或微纳纤维丝成形控制
技术相结合,首先利用计算机设计零件模型,并对模型的轮廓数据和
填充数据处理得到喷头与接收平台的相对运动数据;然后通过控制电
压、接收距离、流速、温度、湿度等因素将材料液体制备成微纳液体
流或微微纳纤维丝;并通过碰头与接收平台的相对移动实现微纳液体
流或微微纳纤维丝的有序堆积;通过分层制造,层层堆积进而实现了
微纳米结构的成形制造;本发明可以实现微纳结构的多材料、低成本
快速制造。

来源:专利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