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优秀9篇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优秀9篇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优秀9篇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篇一1、种群的数量变化有哪些?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⑴、环境因素:食物、生存空间、气候、敌害等。

⑴、内部因素: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迁出率。

3、种群增长曲线:⑴、“J”型增长曲线:①、条件: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②、若种群初始数量为:N0,年增长率为λ,则t年之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⑴、“S”型增长曲线:①、“S”型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②、K值:为满载量。

即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

二、应会知识点1、“J”型曲线:在自然界中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的形式。

2、K/2点:种群增长速率时刻。

是渔业捕捞、森林采伐的理想时期。

害虫防治应在此点到来之前开始。

3、种群数量波动和下降的原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高二必修三生物知识点归纳篇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2、作用:a、促进细胞的生长;(伸长)b、促进果实的发育(培养无籽番茄);c、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d、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3、特点具有两重性: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生长素发挥的作用与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根〈芽〈茎)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梳理篇三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的概念是由奥地利地质学家休斯(E.Suess)在1375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

它包括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至海平面以下11000米处,其中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土壤圈和水圈。

但绝大多数生物通常生存于地球陆地之上和海洋表面之下各约100m厚的范围内。

生物圈主要由生命物质、生物生成性物质和生物惰性物质三部分组成。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1)体液:人体内的总称,分为 (约占 )和 (约占 )。

(2)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等。

2、血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3、用图示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的关系:4、血浆的主要成分有:;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而组织液淋巴中含量较少。

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①定义:是指溶液中②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③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自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约为 KPA,相当于的渗透压。

(2)酸碱度:正常人体血浆中酸碱度范围:,与缓冲溶液中、有关。

若食物呈酸性,与发生中和反应;若食物呈碱性,与发生中和反应。

(3)温度:正常的温度维持在度左右。

6、列举引起组织水肿的因素:。

7、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

8、9、内环境的稳态:(1)定义: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作用,使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调节机制:目前认为是机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其中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但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的。

(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

(4)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系统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和。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内分泌系统(体液调节)、免疫系统(免疫调节)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其中效应器是指。

2. 反射发生的条件:。

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变为显著的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形式:以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2)过程:①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的电位为电位,表现为,形成原因:;②受刺激时:产生电位,表现为,形成原因:。

③局部电流的方向:膜内,膜外。

④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高二生物知识点必修三

高二生物知识点必修三

高二生物知识点必修三1.高二生物知识点必修三篇一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

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_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

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

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2.高二生物知识点必修三篇二1、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

观察染色体组型的时期是有丝_的中期。

2、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3、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

4、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

5、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二生物必修三主要涵盖了遗传与进化、生殖与发育和免疫与感染三个模块。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1. 遗传与进化:(1)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DNA是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由核苷酸组成,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和四种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

(2) 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在细胞中通过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传递。

DNA复制是指将一个DNA分子复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分子;转录是指将DNA中的遗传信息转移到RNA分子上;翻译是指RNA 以三个碱基为单位,将遗传信息转换成蛋白质。

(3) 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基因表达是指基因中的遗传信息转化为生物体形态与功能的过程,包括转录调控、转运调控、翻译调控和后转录调控等。

这些调控机制可使基因在不同细胞中表达出不同的特点。

(4) 基因变异与进化: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突然改变,导致个体遗传信息的变异。

这些变异可以通过自然选择和突变积累,影响个体的适应性,从而推动物种的进化。

2. 生殖与发育:(1) 生殖方式: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

有性生殖通过配子的结合和基因的重组,使下一代与父代在遗传上有差异,增强种群的适应性;无性生殖是指个体无需配子结合就能繁殖后代,包括二分法、出芽、孢子等。

(2) 生殖器官与生殖细胞:雌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雄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输精管、前列腺和尿道;生殖细胞是指雌性的卵子和雄性的精子,它们分别具有半数染色体数目,通过受精作用结合形成合子。

(3) 发育过程:受精后,卵子发生一系列变化:即形成受精卵、早期胚胎、中期胚胎和晚期胚胎。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会发生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4) 生殖预防与保健:生殖保健包括避孕、性病预防和生殖道保健等。

生殖预防可通过避免性行为、使用避孕药具和进行生殖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

3. 免疫与感染:(1)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包括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部分。

高二生物必修3知识点

高二生物必修3知识点

高二生物必修3知识点一、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具有以下结构与功能:1. 细胞膜:由脂质双层组成,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胞浆,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

3.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二、遗传与变异1. 遗传物质:D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携带了生物的遗传信息。

2. 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的基本遗传单位,决定了生物的性状。

3. 遗传的分子基础:DNA的复制与RNA的合成是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

4. 变异:基因突变是遗传变异的重要原因,导致个体间存在差异。

三、细胞的能量转化细胞通过能量转化维持生命活动,主要包括:1.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有机物和氧气。

2. 呼吸作用: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四、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增殖: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进行增殖。

细胞分化: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特化为不同类型的细胞,担负特定的功能。

五、遗传的基本规律1. 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显性与隐性、同等配分和自由组合三个基本规律。

2. 遗传的分离与连锁:基因分离是指两个等位基因分别进入子代,连锁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为一体。

六、遗传与环境遗传和环境对个体性状的影响是相互作用的结果,既有遗传的影响,也受环境的影响。

七、进化与自然选择进化:物种在漫长的时间中逐渐改变和演化的过程。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是进化的主要推动力。

总结:高二生物必修3知识点主要包括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细胞的能量转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与环境、进化与自然选择等内容。

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生命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探索生物世界,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和指导。

(注:该文章已按照题目要求增加字数和内容进行修改,以便更全面地满足文章要求。

高二必修三生物知识点大全

高二必修三生物知识点大全

高二必修三生物知识点大全高二生物课程是中学生物学学习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为你全面总结高二必修三生物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细胞的奥秘1. 细胞基础知识- 细胞的定义和分类-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的特点和作用-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 细胞代谢- 细胞的能量转化和途径-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产物- 基因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3. 细胞的遗传性- 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特点-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第二章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生物体物质的营养来源和调节1.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过程和酶的作用- 单糖、双糖和多糖的吸收和利用方式2. 脂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脂肪的消化过程和胆汁的作用- 脂肪的吸收路径和利用途径3.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和酶的作用- 蛋白质的吸收路径和利用方式4.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用- 维生素的分类、来源和作用- 矿物质的分类、来源和作用5. 内分泌调节- 内分泌腺体的分类和作用- 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第三章生殖和发育1. 生殖器官和生殖系统的结构- 男性生殖器官和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女性生殖器官和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生殖细胞的形成和性别决定- 精子和卵子的形成过程- 性别决定的原理和机制3. 人类的生殖方式和生理周期- 人类的生殖行为和生育技术- 雌雄激素的分泌和生理周期4. 胚胎的发育和胎盘的功能- 胚胎的发育过程和胚胎膜的作用- 胎盘的结构和功能第四章生物多样性与分类1. 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分类等级- 动植物命名规则和命名原则2.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真核生物的特征和分类3. 界、门、纲的概念与分类- 动物界的分类和特征- 植物界的分类和特征4. 哺乳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哺乳动物的分类等级和特征- 哺乳动物的主要类群和代表种类第五章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1. 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和意义- 生物科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生物科学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2. 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 转基因生物和基因编辑技术3. 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农业和环境保护- 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以上是高二必修三生物知识点的大致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你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7篇)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7篇)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二生物必修三目录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的生活环境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三节神经调节与液体调节的关系第四节免疫调节第三章植物激素的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第三节种群的结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人体生命活动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2、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总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总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总高二生物必修三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包括:遗传与进化、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工程。

一、遗传与进化1. 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由DNA分子组成。

2. 有丝分裂是体细胞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它使得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基因型保持不变。

3.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它使得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4. 遗传物质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排序方式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同源染色体分离定律、杂交后代的分离定律和杂种优势定律等。

5. 突变是基因型或表现型发生变异的过程,是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二、分子生物学1. DNA由核苷酸组成,包括脱氧核糖、磷酸基团和五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和尿嘧啶)。

2. 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互补链以氢键相互结合形成的。

3. DNA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前,DNA分子通过半保留复制方式合成新的DNA分子,保证每个新生细胞都能得到完整的遗传信息。

4. 转录是指DNA分子通过RNA聚合酶为模板合成mRNA分子的过程。

5. 翻译是指mRNA分子通过核糖体与tRNA分子进行配对而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三、细胞工程1. 细胞工程是利用细胞胚胎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和利用细胞及其内部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 细胞工程可以应用于基因治疗、细胞培养和再生医学等领域。

3. 基因治疗是指将正常基因导入患者体内,以修复或替换患者体细胞中出现的异常基因,从而治疗疾病。

4. 细胞培养是指利用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特性,在体外培养细胞,常常用于生产药物和疫苗等。

5. 再生医学是指通过利用干细胞的分化潜能,修复受损组织和器官,从而实现疾病治疗和组织再生的过程。

以上是高二生物必修三的主要知识点汇总。

通过学习遗传与进化、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工程相关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基本原理和进化机制,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这些知识点的总结对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高二学生学习生物离不开对知识点的理解,那么必修三课本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高二学生学习生物离不开对知识点的理解,那么必修三课本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
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孔雀开屏、蜜蜂跳舞、求偶)
2、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

3、生态系统总能量来源: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

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营养级2)能量来源:上一营养级。

能量去处: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

4、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10%~20%。

5、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6、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异同:
不同点:在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循环性)中,物质是被循环利用的;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向流动的,而不是循环流动。

联系:
(1)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3)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二)
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信息的传递。

(2)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保持原状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差
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三)
1、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

2、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长素的应用:
无籽蕃茄:花蕊期去掉雄蕊(未授粉),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柱头。

顶端优势: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大量运输给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

去除顶端优势就是去除顶芽。

用低浓度生长素浸泡扦插的枝条下部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麦田除草是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动物园)
5、全球问题: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

的人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