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磁作业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磁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磁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磁现象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磁体的南极用符号表示为:A. NB. SC. OD. P答案:B2.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的北极在地理的:A. 南方B. 北方C. 东方D. 西方答案:A3. 磁感线的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磁感线越密集,磁场越:A. 弱B. 强C. 不变D. 无法判断答案:B4. 磁体的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A. 磁场C. 引力场D. 声场答案:A5.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A. 同名磁极相互吸引B. 异名磁极相互排斥C.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D.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答案:D6. 磁化现象是指:A. 磁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B. 磁体的磁性增强C. 非磁性物质获得磁性的过程D. 磁性物质失去磁性的过程答案:C7. 奥斯特实验证明了:A.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B. 磁场周围存在电流C. 电场周围存在磁场D. 磁场周围存在电场答案:A8.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B. 拉力C. 磁力D. 摩擦力答案:C9.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A. 线圈的匝数B. 电流的大小C. 铁芯的有无D. 导线的粗细答案:D10. 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它的主要优点是:A. 价格低廉B. 体积小C. 可以自动控制D. 可以远距离控制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磁体的两个磁极分别是____和____。

答案:北极、南极2.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____发生的。

答案:磁场3. 磁感线的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____。

答案:强弱4. 地球的周围存在磁场,地球的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____产生的。

答案:液态金属流动5. 磁化现象是指非磁性物质在磁场的作用下获得____的性质。

答案:磁性6.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的匝数、电流的大小、铁芯的有无有关,与导线的____无关。

答案:粗细7.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____。

磁现象试题及答案

磁现象试题及答案

磁现象试题及答案1. 磁铁的两极分别是:A. 南极和北极B. 东极和西极C. 上极和下极D. 前极和后极答案:A2. 磁化是指:A. 使物体失去磁性的过程B. 使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C. 使物体的磁性增强的过程D. 使物体的磁性减弱的过程答案:B3.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其磁极与地理极的关系是:A. 完全重合B. 完全相反C. 存在一定的夹角D. 没有关系答案:C4. 磁感线的方向表示:A. 磁场强度的大小B. 磁场强度的方向C. 磁场强度的分布D. 磁场强度的变化答案:B5. 奥斯特实验证明了:A. 电流的磁效应B.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C. 电流的热效应D. 磁场的电效应答案:A6. 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A. 牛顿B. 特斯拉C. 安培D. 伏特答案:B7.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A. 重力B. 磁力C. 摩擦力D. 浮力答案:B8. 磁通量是指:A. 磁场线穿过某一面积的总和B. 磁场线穿过某一面积的密度C. 磁场线穿过某一面积的速率D. 磁场线穿过某一面积的强度答案:A9.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A.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B. 同性相吸,异性相斥C. 同性相吸,异性相吸D. 同性相斥,异性相斥答案:A10. 磁悬浮列车利用的是:A.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B. 磁极间的排斥作用C. 磁极间的吸引作用D. 磁极间的旋转作用答案:B。

重磁勘探原理与方法习题

重磁勘探原理与方法习题

高程 (m) 3.03 3.18 4.82 9.57 14.55 19.56 24.62 28.88 32.59 32.59
g(g.u.) -20.90 -21.16 -22.68 -32.31 -43.09 -53.17 -62.36 -70.62 -78.32 -79.49
8. 关于地形校正,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地形校正值为什么永远为正值 ( 不考虑大地水准面的弯曲 )? 2) 进行地形校正的方法原理是什么 ? 3) 为什么地形校正要分近、中、远三区进行 ? 4) 示意绘出以下几种地形剖面上的地形影响值曲线。
值的变化有多大?
2) 两极与赤道间的重力差是多大 ?若不考虑地球的自转, 仅是由于地球形状引起的极地与
赤道间重力差为多少 ?
3)纬度 =0 、45 、90 ( 即赤道、 中纬度、 极地 ) 处沿南北变化 1km的正常重力的变化量 ( 即
水平变化率 ) ,已知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0.8km 。 10. 利用 g=c/r (2 c 为常数)计算地面的正常重力的垂直变化率, 已知平均重力为 9.8 106g.u. 。
( a)
( b)
(c)
9.关于纬度校正,请回答以下问题:
1) 在北半球与南半球的校正公式中正负号的取法是否一样?
2) 纬度校正的误差主要来源是什么量的测量 ?在北纬 45 处,当 D≤ lOOm 时,可能产生多大
的误差?
3)正常重力值是纬度的函数,请问在何处正常重力值变化最快
中是如何克服的?
12. 简述航空重力梯度仪的设计原理。
习题三
1.施工前为什么需要对仪器进行检查试验和必须进行哪些试验
?
2.重力基点的作用是什么?如何保证基点的精度高于普通点

磁性物理学习题与解答

磁性物理学习题与解答

磁性物理学习题与解答简答题1.简述洪德法则的内容。

答:针对未满壳层,洪德法则的内容依次为:〔1〕在泡利原理许可的条件下,总自旋量子数S取最大值。

〔2〕在满足〔1〕的条件下,总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取最大值。

〔3〕总轨道量子数J有两种取法:在未满壳层中,电子数少于一半是;电子数大于一半时2.简述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形成壳层结构,需遵循哪些原则法则?答:需遵循的原则法则依次为:〔1〕能量最低原则〔2〕泡利不相容原理〔3〕洪德法则3.简述自由电子对物质的磁性,可以有哪些贡献?答:可能的贡献有:〔1〕朗道抗磁〔2〕泡利顺磁4.简述晶体中的局域电子对物质的磁性,可能有哪些贡献?答:可能的贡献有:〔1〕抗磁〔2〕顺磁〔3〕通过交换作用导致铁磁、反铁磁等5.在磁性晶体中,为什么过渡元素的电子轨道角动量会被晶场“冻结〞,而稀土元素的电子轨道角动量不会被“冻结〞。

答:因为过渡元素的磁性来自未满壳层d轨道上的电子,d电子属于外层电子,在晶体中是裸露的,容易受到晶场的影响而被冻结;而稀土元素的磁性来自未满壳层f轨道上的电子,f电子属于内层电子,在晶体中不容易受到晶场的影响,所以不会冻结。

6.简述外斯分子场理论的成就与不足之处。

答:外斯分子场理论的成功之处主要有:唯象解释了自发磁化,成功得到第二类顺磁的居里—外斯定律和铁磁/顺磁相变的居里温度表达式等。

不足之处主要有:〔1〕低温下自发磁化与温度的关系与自旋波理论的结果差别很大,后者与实验符合较好;〔2〕在居里温度附近,自发磁化随温度变化的临界指数,分子场理论计算结果为1/2,而实验测量结果为1/3;〔3〕无法解释磁比热贡献在温度大于居里温度时的拖尾现象7.简述小口理论对分子场理论做了什么改进?答:小口理论认为在居里温度附近,虽然产生自发磁化的长程有序消失了,但体系仍然存在短程序,小口理论考虑了最近邻短程序,由此成功解释了磁比热贡献在温度大于居里温度时的拖尾现象。

8.简述海森堡直接交换作用的物体图像。

磁学测试题及答案

磁学测试题及答案

磁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磁铁的南极和北极相互吸引的力称为:A. 引力B. 磁力C. 电力D. 摩擦力答案:B2. 地球的磁场是由以下哪个过程产生的?A. 地球的自转B. 地球的公转C. 地球内部的液态铁流动D. 地球表面的风答案:C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磁性材料?A. 铁B. 钴C. 镍D. 铜答案:D4. 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A. 特斯拉(T)B. 安培(A)C. 欧姆(Ω)D. 伏特(V)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 磁铁的两个极分别是____和____。

答案:南极、北极2.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遵循____定律。

答案:同性相斥、异性相吸3. 磁铁的磁场线是从磁铁的____极出发,回到____极。

答案:北极、南极4. 磁通量(Φ)的计算公式为Φ=B·A·cosθ,其中B代表____,A代表____,θ代表____。

答案:磁感应强度、面积、磁场与面积的夹角5. 磁铁的磁化过程是在外磁场作用下,磁畴的排列由____变为____。

答案:无序、有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磁滞回线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答案:磁滞回线是描述磁化强度(M)与外加磁场(H)之间关系的曲线。

它反映了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磁化和去磁化的过程。

物理意义在于显示了材料的磁滞特性,即材料在外加磁场移除后保留的磁化状态,以及磁滞损耗的大小。

2. 描述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答案: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当导体在磁场中移动或磁场在导体周围变化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其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电磁铁等,它们都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设备。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一个长方体磁铁,其长、宽、高分别为10cm、5cm、2cm,磁感应强度为0.5T。

求该磁铁的磁通量。

答案:Φ = B·A = 0.5T·(10cm×5cm) = 25T·cm² =2.5×10⁻²Wb2. 假设一个线圈在磁场中以1m/s的速度垂直于磁场方向移动,磁场强度为0.2T,线圈的面积为0.01m²。

重磁作业参考答案

重磁作业参考答案

1、重磁测量资料整理所得的基本图件有哪些?异常平面图,异常剖面图,异常平剖图。

2、重力勘探和磁力勘探的地球物理前提是什么?重力异和磁力异常,或者密度差异和磁性差异..3、试写出选择法反演的基本步骤。

课本158页4、火成岩的密度和磁性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什么?由酸性岩到超基性岩密度递增、磁性递增。

5、重磁特征点法反演方法有何应用条件?课本150页6、在北半球,从磁赤道随着纬度的增高到磁北极磁倾角会怎样变化?增大7、重磁二度体和三度体异常随场源深度(高度)增加哪个异常幅值衰减快?为什么?三度体衰减快,因为三度体是以距离的3次方衰减、而二度体是以距离的2次方衰减。

8、野外磁测工作为什么要做日变观测?消除地磁场周日变化9、重磁异常反演为什么会有多解性?场的等效性、实测数据包含一定误差、观测数据离散、有限。

10、什么是磁异常化极?化极有什么作用?将实测磁场转化为某一特定极化方向的磁场,作用是便于解释。

11、组成地磁场的地磁要素是什么?地磁场的短期变化场主要有哪些?X、Y、Z、I、D、H、T分别为磁场的北分量、东分量、垂直分量、磁倾角、磁偏角、水平分量和总场强度矢量。

平静变化和扰动变化。

12 、已知均匀密度分布无限走向水平圆柱体的重力异常表达公式为:∆ gb= GMD/( x2 + D2) 试采用你所熟悉的编程语言电算模拟其重力异常。

13、P100-P101,第3 题关于布格校正问题14、ΔT、Za、Ha 和Ta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ΔT为总场强度与正常场强度的模量差,可看做是Ta在固定方向上的分量;Za是Ta的垂直分量;Ha是Ta的水平分量;Ta是总场矢量与正常场矢量差。

15、磁参数测定的磁化率为什么是视磁化率?什么是消磁作用?有限物体受外磁场磁化时,由于受物体退磁作用的影响,测量得到的磁化率往往比物体真正的磁化率要小。

设真磁化率为k',测量得到的磁化率为K,则有:K'=K/(1+Ns:),式中Ns为消磁系数,它随物体形状的不同以及磁化方向的不同而变化。

综合和地球物理勘探(重磁勘探)课后习题答案

综合和地球物理勘探(重磁勘探)课后习题答案

综合和地球物理勘探(重磁勘探)课后习题答案习题⼀1. 1.说明地核地幔地壳的特征和划分依据地壳:莫霍⾯以上的地球物质,组成物质成分主要为硅铝镁等。

上地壳为花岗岩层,主要有硅铝氧化物构成,下地壳为⽞武岩层,主要由硅镁氧化物构成。

全球⼤陆地壳平均厚度⽉39~41km 。

⼤洋地壳为8~10km地幔:莫霍⾯和古登堡⾯之间的地球物质,厚度约2865km ,体积最⼤,质量最⼤⼀层。

上地幔顶部存在⼀个软流层,软流层以上地幔部分和地壳共同组成岩⽯圈。

下地满温度压⼒和密度君增⼤,物质成可塑性固态地核:古登堡⾯⾄地⼼之间的地球物质,平均厚度约3400km 。

外地核厚约2080,物质⼤致呈液态,可流动,过渡层厚约140km ,内地核是半径约1250km 的球⼼,物质⼤概为固态,主要由铁镍构成。

划分依据:莫霍⾯:地壳和地幔间,横纵波传播速度陡增古登堡⾯:地幔和地核之间,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4.假定地球是⼀个密度均匀的正球体,位于球⼼处单位质点所受的引⼒应是多⼤?有⼈说,按⽜顿万有引⼒定律,该处的引⼒应为⽆穷⼤(因为 ∞→→20lim r GM r ),对不对?为什么?答:不对,应为零,万有引⼒定律适应于两质点之间或两物体的⼤⼩相对于距离可以忽略的情况。

7.重⼒等位⾯上重⼒值是否处处相等?为什么?如果处处相等,等位⾯的形状如何?如果重⼒有变化,等位⾯的形状⼜有何变化?答:等位⾯上重⼒位相等,重⼒值是⽮量,有⼤⼩和⽅向,若处处相等则为平⾯。

8.分析重⼒等位⾯,⽔准⾯,⼤地⽔准⾯区别与联系。

重⼒等位⾯:连结重⼒位相同点所构成的⾯,它处处与重⼒g 的⽅向垂直。

⼤地⽔准⾯:由静⽌海⽔⾯并向⼤陆延伸所形成的不规则的封闭曲⾯。

是⽔准⾯向⼤陆的延伸⽔准⾯:静⽌的⽔⾯称为⽔准⾯。

它是重⼒场的⼀个等位⾯。

9.利⽤⽤赫尔默特公式计算:1)从我国最南边的南沙群岛(约北纬5?)到最北边的⿊龙江省漠河(约北纬54?),正常重⼒值变化有多⼤? 请⽤⽤赫尔默特公式计算。

陕西地矿物探班《重磁法勘探》试题A卷参考答案

陕西地矿物探班《重磁法勘探》试题A卷参考答案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重磁法勘探》期终考试试题(A )卷参考答案一、简答类题(共60分)试题1(10分) 正常重力计算的假设条件是什么正常重力的一般表达式是什么其随空间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参考答案:(1)(3分)正常重力计算的假设条件是:地球内部的密度是均匀的或呈层均匀分布,各界面都是一个共焦点的旋转椭球面。

(2)(3分)正常重力的一般表达式是:()ϕβϕβϕ2sin sin 1212-+=e g g 。

式中:()e e p g g g -=β,εβεβ418121+=,ϕg 为计算点出的地理纬度ϕ处的正常重力值,e g 为赤道重力值,p g 为两极重力值,β为地球的力学扁率,ε为地球扁率。

(注:本题若只给出一般公式而不对其中的量进行说明也算正确答案)(3)(4分)正常重力随空间的变化规律是:①正常重力只与测点的纬度有关,与经度无关;②正常重力随纬度的变化率与纬度有关,在赤道处最小,在两极处最大,且在纬度45°时正常重力的变化最大;③正常重力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变化率约为-3.086g.u./m 。

试题2(10分) 布格重力异常外部校正有哪几项各项校正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1)(2分)布格重力异常外部校正有:地形校正、中间层校正、高度校正和正常场(纬度)校正。

(2)(2分)地形校正:是消除观测点周围起伏地形对观测点重力值的影响。

(3)(2分)中间层校正:中间层校正是要消除测点和大地水准面(基准水准面)之间的物质层的重力影响值。

(4)(2分)高度校正:消除由于测点和大地水准面(基准水准面)之间高度的变化而产生的正常重力值的影响。

(5)(2分)正常场(纬度)校正:消除由于测点和基点由于纬度变化而产生的正常重力值的影响。

试题3(10分)复杂形体正演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有哪几类方法每类方法的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1)(3分)复杂形体正演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复杂形体分割成许多简单规则形体,计算每个简单规则形体的正演结果,之后求和便得复杂形体的正演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重磁测量资料整理所得的基本图件有哪些?
异常平面图,异常剖面图,异常平剖图。

2、重力勘探和磁力勘探的地球物理前提是什么?
重力异和磁力异常,或者密度差异和磁性差异..
3、试写出选择法反演的基本步骤。

课本158页
4、火成岩的密度和磁性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由酸性岩到超基性岩密度递增、磁性递增。

5、重磁特征点法反演方法有何应用条件?
课本150页
6、在北半球,从磁赤道随着纬度的增高到磁北极磁倾角会怎样变化?
增大
7、重磁二度体和三度体异常随场源深度(高度)增加哪个异常幅值衰减快?为
什么?
三度体衰减快,因为三度体是以距离的3次方衰减、而二度体是以距离的2次方衰减。

8、野外磁测工作为什么要做日变观测?
消除地磁场周日变化
9、重磁异常反演为什么会有多解性?
场的等效性、实测数据包含一定误差、观测数据离散、有限。

10、什么是磁异常化极?化极有什么作用?
将实测磁场转化为某一特定极化方向的磁场,作用是便于解释。

11、组成地磁场的地磁要素是什么?地磁场的短期变化场主要有哪些?
X、Y、Z、I、D、H、T分别为磁场的北分量、东分量、垂直分量、磁倾角、磁偏角、水平分量和总场强度矢量。

平静变化和扰动变化。

12 、已知均匀密度分布无限走向水平圆柱体的重力异常表达公式为:
∆ gb= GMD/( x2 + D2) 试采用你所熟悉的编程语言电算模拟其重力异常。

13、P100-P101,第3 题关于布格校正问题
14、ΔT、Za、Ha 和Ta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ΔT为总场强度与正常场强度的模量差,可看做是Ta在固定方向上的分量;Za是Ta的垂直分量;Ha是Ta的水平分量;Ta是总场矢量与正常场矢量差。

15、磁参数测定的磁化率为什么是视磁化率?什么是消磁作用?
有限物体受外磁场磁化时,由于受物体退磁作用的影响,测量得到的磁化率往往比物体真正的磁化率要小。

设真磁化率为k',测量得到的磁化率为K,则有:K'=K/(1+Ns:),式中Ns为消磁系数,它随物体形状的不同以及磁化方向的不同而变化。

K '即叫做视磁化率。

在磁异常换算中,有时也称反演计算的磁化率为视磁化率。

[当地质体被外磁场磁化时,在其内部除存在外磁场外,还能产生一个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抵消一部分外磁场,这—现象称为消磁作用。

16、什么是完全布格校正。

13题答案答:1)中间层校正:经过地形校正后,相当于将测点周围的地形“夷为平地”,如下图所示。

图中,B为总基点,A’为A点在过B点的水准面(或大地水准面)上的投影,h为A点与B点的高差(或海拔高程)。

A点与A’点相比,多了
一个密度为、厚度为h的物质层(称为中间层)的引力作用。

由于各测点高度不同,所以受中间层引力铅垂分量影响的大小也不等,因此,必须进行中间层校正,以除去这种影响。

高度校正:经过地形校正和中间层校正之后,与A’点相比,A点只剩下高度h的影响。

高度校正即消除A’点与A点间高度差对重力值的影响。

测点上的布格校正公式:
2)比总基点所在水准面高出h
1
的测点上的布格校正公式:
比总基点所在水准面低了h
2
3)布格校正的误差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中间层校正时密度取值不准;另一个是高程测量不准。

若密度测定的均方误差为,高程测定的均方误差为,则布格校正的均方误差为:
当密度测不准,则布格校正误差主要来自上式中的第二项,即:
,从该式可见,若h变化大,会给异常曲线带来微小的跳动(曲线变得不光滑),且h较大时,会放大的作用。

且误差与高程成比例,因而有可能形成与地形起伏有关的虚假异常。

当高程测不准时,则布格校正误差主要来自上式中的第一项,即:
,由该式可见,异常图会随着高程误差出现相应的与高程误差成正比的跳动。

4)
中间层校正:=-0.419*2.0*200= -167.6 g.u.
高度校正:= 3.086*200= 617.2 g.u.
布格校正:
=(3.086 – 0.419*2.0)*200
= 449.6 g.u.
不作布格校正时:250-449.6= -199.6 g.u. 对应图中的粗线
不作高度校正时:250-617.2= -367.2 g.u. 对应图中的虚线
不作中间层校正时:250+167.6= 417.6 g.u. 对应图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