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复习资料
卫星通信复习提纲

卫星通信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
2.卫星通信系统通常由通信卫星、通信地球站分系统、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以及监控管理分系统四部分组成。
3.典型的标准地球站一般包括天馈设备、发射机、接收机、信道终端设备、天线跟踪设备以及电源设备。
4.发射机中的上变频器主要有一次变频和二次变频两种方式。
5.接收机主要有下变频器和低噪声放大器组成。
6.信道终端设备主要有基带处理、调制解调器、中频滤波和放大器组成。
7.天线跟踪设备通常由手动跟踪、程序跟踪和自动跟踪三种跟踪方式。
8.卫星围绕地球运行,其运动轨迹称为卫星轨道。
9.卫星位置的确定需要轨道平面的倾角i 、轨道半长轴 a 、轨道偏心率 e 、升节点位置Ω、近地点幅角ω和卫星初始时刻的位置ω+ν6个参数。
10.卫星轨道按其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即卫星轨道的倾角i)分为:赤道轨道、倾斜轨道和极地轨道。
11.卫星轨道按偏心率(e)可分为:圆轨道(e=0或接近于零)、椭圆轨道(0<e<1)、< p="">抛物线轨道(e=1)和双曲线轨道(e>1)。
12.卫星轨道按离地面的高度可分为:低轨道、中轨道、高椭圆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
13.对卫星轨道进行控制包括位置保持和姿态控制。
14.卫星的姿态控制有自旋稳定、重力梯度稳定、磁力稳定和三轴稳定。
15.一般来说,星座的覆盖方式有持续性全球覆盖、持续性地带覆盖、持续性区域覆盖和部分覆盖。
16.通信卫星由空间平台和有效载荷两部分组成。
17.空间平台主要包括结构分系统、温控分系统、控制分系统、跟踪、遥测和指令分系统、电源分系统和远地点发动机。
18.通信卫星的有效载荷包括天线分系统和通信转发器。
19.卫星转发器通常分为透明转发器和处理转发器两大类。
20.在数字系统中,语音信号编码方式主要有波形编码、参数编码和混合编码。
通信工程师:卫星通信题库知识点(题库版)

通信工程师:卫星通信题库知识点(题库版)1、单选GPS全球定位系统由()颗卫星组网A.66B.48C.24正确答案:C2、单选关于天馈设备的主要技术要求,下面表述错误的是()A.天线的增益和天线直径与工(江南博哥)作波长之比有关B.提高天线高度,方向性及降低其反射面损耗可以降低天线噪声温度C.旋转性好是便于地球站天线更好地对准卫星.正确答案:B3、单选卫星地球站通过赤道上空约36000km的通信卫星的转发进行通信,视地球站纬度高低,其一跳的单程空间距离为72000~()km。
A、80000B、82000C、90000D、92000正确答案:A4、多选在卫星主站与基站(车)卫星链路对通完成后,卫星主站工程师可以根据基站(车)现场工程师要求将()与指定编号的()进行跳接,最终接入核心侧。
A.调制解调器B.卫星链路C.DDND.地面链路正确答案:B, D5、单选低轨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A.24小时B.2小时左右C.12小时左右正确答案:B6、单选1颗静止卫行最大通信距离为()A.1000KmB.18000kmC.覆盖全球正确答案:B7、单选传输卫星电话时通常是采用在链路中加()来克服回波的干扰。
A.DCMEB.回波抑制器C.扰码器D.均衡器正确答案:B8、名词解释卫星移动通信正确答案: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而进行的通信。
该系统一般由通信卫星、关口地球站、控制中心以及移动终端组成。
9、单选天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
A.对准卫星B.能量的转换C.发射信号D.接收信号正确答案:B10、单选为达到标准站射频能量扩散指标,必须在地球站的电路中加入能量扩散信号.能量扩散信号一般为()A.方波B.三角波C.尖锐脉冲正确答案:B11、单选在VipersAt系统中,利用PC进行远端站comtech570调制解调器参数设置时,在vipersAtconfig设置中,Unitrole项设为()。
卫星通信基础知识

卫星通信基础知识一、电磁波振动的电场和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叫做电磁波。
由收音机收到的无线电广播信号,由电视机收到的高频电视信号,医院里物理治疗用的红外线,消毒和杀菌用的紫外线,透视照相用的X射线,以及各种可见光,都属于电磁波。
二、电磁波的频率、波长人们用频率、波长和波速来描述电磁波的性质。
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电场强度矢量E(或磁场强度矢量H)进行完全振动的次数,通常用f表示。
波长是指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邻两个振动完全相同点之间的距离,通常用λ表示。
波速是指电磁波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通常用v 表示。
频率f,波长λ,和波速v之间满足如下关系:v=λf如果一电磁波在一秒内振动一次,该电磁波的频率就是1Hz ,在国际单位制中,波速的单位是m/s(米/秒) ,波长的单位是m(米) ,频率的单位是Hz.对于无线电信号,它属于电磁波,它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即每秒约前进30万公里。
例如:对于一个频率为98MHz的调频广播节目,其波长为300,000,000米除98,000,000Hz,等于3.06米。
不同的频率的(或不同波长)电磁波具有不同的性质用途。
人们按照其频率或波长的不同把电磁波分为不同的种类,频率在300GHz(1GHz=109Hz)以下的波称为无线电波,主要用于广播,电视或其他通讯。
频率在3×1011Hz-4×1014Hz 之间的波称为红外线,它的显著特点是给人以“热”的感觉,常用于医学上的物理治疗或红外线加热,探测等,频率在3.84×1014HZ-7.69×1014Hz之间的波为可见光,它能引起人们的视觉,频率在8×1014Hz-3×1017Hz之间的波称为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常用于杀菌,消毒,频率在3×1017 Hz-5×1019Hz之间的波称为X射线(或伦琴射线)它的穿透能力很强,常用于金属探测,人体透视等,在原子核物理中还有频率为1018Hz-1022Hz以上的射线,其穿透能力就更强了。
通信工程师:卫星通信考点(题库版)

通信工程师:卫星通信考点(题库版)1、单选传输卫星电话时通常是采用在链路中加()来克服回波的干扰。
A.DCMEB.回波抑制器C.扰码器D.均衡器正确答案:B2、名词解释频分多址联接正确答案:各地球站使用不同频率的(江南博哥)载波实现多址联接的通信方式。
3、单选星温控制分消极温度控制和积极温度控制,下面消极的温控方法是()A.卫星表现采用涂层B.利用双金属簧电应力的变化来开关隔离册C.利用垫敏元件来开关加垫或制冷器.正确答案:A4、单选国际卫星组织要求的14/11GHz频段标准地球站工作仰角不小于()°。
A.3B.5C.8D.10正确答案:D5、问答题宽带VSAT系统端站具有何种工作方式?正确答案:宽带VSAT系统端站具有S-TDMA和SCPC方式两种工作方式,平时工作于S-TDMA方式,需要传输电视会议、IP电话、大文件传输等需要较宽的带宽或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时,系统自动将相关端站的工作方式转换为SCPC。
6、多选宽带VSAT车载站视频会议系统中,常用故障诊断方法为()?A.声音测试B.色条测试C.网络测试D.回环测试正确答案:A, B, C, D7、单选卫星通信TDMA方式中,系统同步信号发自()A.各地球站B.地球基准站C.卫星转发器正确答案:B8、单选CDMA卫星中继应急入网系统应用中,卫星频段资源一般由()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
A.卫星公司B.系统主控站端C.系统基站端D.随机正确答案:B9、单选全国公用应急宽带VSAT网在有应急业务传输时,采用()多址方式。
A.STDMA/TDMB.TDM/SCPCC.TDM/STDMAD.FDM/STDMA正确答案:B10、单选进行调制特性测试时,一般用QPSK、FEC=3/4、S/R=8.448MB/s的调制载波,所以频谱仪设置中,RBW=30kHz,SPAN=()。
A.5MB.10MC.20MD.50M正确答案:B11、单选宽带VSAT系统应急业务传输时采用()方式。
卫星通信复习

卫星通信复习卫星通信复习一、单选题1.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通信卫星的作用是()。
A. 发射信号B. 接收信号C. 中继转发信号D. 广播信号2.静止轨道卫星距离地球表面()A. 300公里左右B. 36,000公里左右C. 15,000公里以下D. 50,000公里以上3.位于静止轨道上的通信卫星()A. 相对于地球表面是绝对静止的B. 相对于地心是绝对静止的C. 相对于地球的重心是绝对静止的D. 相对于地球并不静止,会在轨道上几公里至几十公里的范围内漂移4.属于Ku波段的频率范围是()A. 1-2GHzB. 4-6GHzC. 12.5-15GHzD. 28-30GHz 5.GPS系统使用的1200MHz/1500MHz左右的微波信号属于()。
A. L波段B. S波段C. C波段D. Ku波段6. 在卫星通信的多址联接中,采用不同工作频带来区分不同地球站的方式称为()。
A. FDMAB. TDMAC. SDMAD. CDMA7. 在卫星通信的多址联接中,采用不同的工作时隙来区分不同地球站的方式称为()。
A. FDMAB. TDMAC. SDMAD. CDMA8. 利用卫星通信网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时,采用的信道分配方式是()。
A. 动态自适应分配B. 按需分配时隙位置与数目C. 按需分配频段D. 预分配9. 在卫星通信地球站使用的VSAT设备中,简称为TES的设备是()A. 电话地球站B. 个人地球站C. 天线系统D. 混合地球站10. 在公安卫星通信地球站使用的VSAT设备中,简称为PES的设备是()A. 电话地球站B. 个人地球站C. 天线系统D. 混合地球站11.在公安卫星通信系统中,被称为QD的设备是()A.单话音站 B. 个人地球站C. 天线系统D. 混合地球站12.在公安卫星通信系统中,被称为HES的设备是()A.单话音站 B. 个人地球站C. 天线系统D. 混合地球站13.由地球站发射给通信卫星的信号常被称为()A.前向信号B.上行信号C.上传信号D.上星信号14.由通信卫星转发给地球站的信号常被称为()A.下行信号B.后向信号C.下传信号D.下星信号15.VSAT指的是()A. 超短波小口径地球站B. 甚小口径卫星地球站C. 超短波通信终端D. 垂直/水平极化选择器16.在制作IFL电缆时,必须在电缆接头上使用热缩套管的主要原因是()A. 隔热,避免接头在太阳直晒时过热B. 防止静电击穿接收机的射频前端设备C. 防止雨水渗入接头,以免影响接头连接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D. 防止接头的金属部件与电缆外皮之间发生断裂17. 对于地球站发射系统而言,其发射频带宽度一般要求在()A. 800MHz以上B. 700MHz以上C. 600MHz以上D. 500MHz以上18. 衡量地球站发射信号能力的参数是()A. 发射信号功率B. G/T值C. EIRPD. 发射天线增益19. 衡量地球站接收信号能力的参数是()A. 接收信号功率B. G/T值C. EIRPD. 接收天线增益20.对Ku波段卫星通信的可靠性影响最大的气候现象是()A.长期干旱B.秋冬季的浓雾天气C.夏季长时间的瓢泼大雨D.沙尘暴21.在以下波段中,大气衰耗最小的是()A.X波段B.C波段C.Ku波段D.L波段22. 通信卫星上的转发器实际上是一套()A.宽带收发信机B.宽带接收机C.宽带发射机D. 宽带交换控制设备23.在通信卫星的转发器中使用双工器的原因是()A.为了提高天线发射和接收信号时的增益B.为了实现收发共用一付天线时的信号分离C.为了实现极化复用,提高频谱利用率D.为了保证卫星上的通信天线更准确地指向地球24.SCPC的含义是()A.单路单载波B.单路多载波C.按需分配信道的话音激活D.码分多路通信25.公安部卫星通信网的中心站设在()A.国家卫星关口站B.信息产业部C.公安部D.卫星测控中心26.DAMA的含义是()A.动态分配,多址接入B.按需分配,多址接入C.预约分配,多址接入D.预分配,多址接入27.LNA指的是()A.双工器B.上下行转换器C.高功率放大器D.低噪声放大器二、多选题(共28题)1. 利用通信卫星可以传输的信息有()A. 电话B. 电报C. 图像D. 数据2. 与地面微波中继、陆地移动通信相比,卫星通信的主要特点有()A. 覆盖范围大B.通信链路稳定,抗自然灾害能力强C. 通信费用与距离无关D. 能同时实现多个相距遥远的地球站之间的通信联接3. 卫星通信系统主要由()组成。
通信工程师:卫星通信考点三

通信工程师:卫星通信考点三1、单选铱星系统卫星轨道使用()。
A.LEOB.MEOC.GEOD.EEO正确答案:A2、多选数字卫星通信TDM/PSK/TDMA方式()是主要的同步方法。
A、球波束同步B(江南博哥)、反馈同步C、开环同步D、闭环同步正确答案:A, B, C3、单选上行交叉极化干扰是因为上行站天线系统发射交叉极化隔离度没有调整好,导致上行交叉极化分量过大,造成对()客户载频的影响。
A.相同极化B.相邻转发器C.相反极化D.同一转发器正确答案:C4、单选()模式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保证接收和发送在分离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用来分离接收与发送信道的。
A.FDDB.TDDC.FDMAD.TDMA正确答案:A5、单选20m天线增益比10m天线增益高()DB。
A.2B.4C.6D.8正确答案:C6、单选()是指相邻波道或相近波道所带来的干扰.A.码间干扰B.交叉极化干扰C.同频干扰D.邻道干扰正确答案:D7、单选载噪密度比(C/No)值的单位是()。
A.DBB.DBiC.DBmD.DB.Hz正确答案:D8、多选在卫星通信中,KU频段范围较宽,下列频段属于KU频段下行频率的是()A.10.95~11.75GHzB.11.7~12.2GHzC.12.25~12.75GHzD.12.75~14GHzE.14~14.5GHz正确答案:A, B, C9、名词解释基带分配设备正确答案:地球站中,对基带信号进行分配后处理的设备。
10、多选对地球站接收系统的主要要求是:()。
A.高增益B.频带宽度500MHz以上C.噪声温度低D.增益稳定正确答案:A, B, C, D11、单选全国公用应急宽带VSAT网在有应急业务传输时,主控站发射TDM出向载波,此时的TDM载波中,不仅包含状态和统计等信息外,还包含()。
A.计费信息B.设备告警信息C.业务信息D.主控站的网管信息正确答案:C12、单选在测量2.048MBps的(Co+No)/No时频谱仪正确设置应该是()。
卫星通信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卫星通信期末考试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
日凌中断:当卫星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并且三者在一条时间上时,卫星天线在对准卫星接收信号的同时,也会因对准太阳而受到太阳的辐射干扰,又由于地球站天线对准卫星的同时也就对准了太阳,使得强大的太阳噪声进入地球站,因此会造成通信中断,这种现象称为日凌中断。
星蚀现象:当地球处于卫星与太阳之间时,地球把阳光遮挡,卫星处于地球的阴影区,此时通信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不能正常工作,而星载蓄电池只能维持卫星自转,不能支持转发器工作,这种现象造成的通讯中断称为星蚀现象。
多址技术:多个地球站通过同一颗卫星建立两址和多址之间的通信的技术。
FDMA:是一种把卫星占用的频带按频率高低划分给各地面站的多址方式。
CDMA:是一种给各地球站分配一个特殊的地址码(伪随机码)的扩频通信多址方式。
复用技术:个人认为,复用技术和多址技术最大的区别在于应用的领域不同。
复用这个词通常用在传输上,将一个物理信道根据时间、频率、空间等资源划分为多个虚拟信道。
这么做的好处有二:一是减少管道的个数,为运营商减少线路成本;二是提升单通道的容量。
从作用上看都是针对传输而言的,与具体用户无关。
多址则应用在接入中,特别是移动通信。
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基站下,不同的用户利用相同的资源(同一时间,同一频率)发出通信请求肯定会发生冲突。
而多址技术正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划分资源块,使更多的用户终端(如手机)能够在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获得服务。
当然,处理好用户接入的问题能够提升服务质量并带来商业效益。
总的来说,两个技术十分接近,都是针对资源进行细粒度的划分和重用,但应用的领域和目的不大相同。
2、多址的“址”在移动通信中是指用户临时占用的信道,多址就是要给用户动态分配一种地址资源——信道,当然这种分配只是临时的;3、多址和复用的区别还在于,多址技术是要根据不同的“址”来区分用户;复用是要给用户一个很好的利用资源的方式。
通信工程师:卫星通信考试资料(三)

通信工程师:卫星通信考试资料(三)1、单选载噪比C/N正确解释是()。
A.代表着输入到解调器的载波与噪声功率比值B.代表着输入到解调器的载波功率与等效噪声温度之比C.代表着输入到解调器的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密(江南博哥)度比D.代表着输入到解调器的每比特功率与噪声密度比正确答案:A2、问答题请简要叙述对卫星应急车的卫星调制解调器进行自发自收测试的步骤。
正确答案:将载波模式由单载波模式(Tx-CW)更改为Normal模式设置MODEM发射参数。
包括发射频率、数据速率、调制方式、调制速率、编码方式等,设置和MODEM发射参数一致的接收参数。
包括接收频率、数据速率、调制方式、调制速率、编码方式等用同轴电缆将Modem的Tx和Rx进行环路检查MODEM发射电平。
根据测试时的经验值,通常设定为-20dBm载波发射打开观察Modem指示灯。
Modem前面板左侧竖列4个指示灯应全部常亮信噪比(Eb/No)检查。
如接收指示灯常亮,可进入Modem监控界面查看接收信噪比和接收信号电平。
3、单选在卫星通信的信道分配技术中,“信道”一词含义在()中指各地球站所使用的码型A.FDMAB.CDMAC.TDMAD.SDMA正确答案:B4、单选BPSK调制解调是指()。
A.二相相位键控调制解调B.四相相位键控调制解调C.八相相位键控调制解调D.十六相相位键控调制解调正确答案:A5、多选以下属于小站设备的有哪些()?A.小孔径的天线B.室外单元C.室内单元D.网络控制中心正确答案:A, B, C6、单选下面地球站馈线设备中,不是波导元件的是()A.极化变换器B.双工器C.馈源喇叭正确答案:C7、名词解释电视广播正确答案:利用无线电波或有线电路网即时传送或经存储编辑后播发的活动视觉图像,以节目形式播出,供广大观众收视的业务。
向受众传播声音为广播,传播图像与声音为电视。
利用静止卫星向广大地区转发广播电视信号,使用户能用简单、廉价的接收机收看电视和收听广播的系统,可供个体接收,也可供集体接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星通信系统分类
1.按照卫星制式,分为随机、相位和静止3类卫星通信系统;
2.按照覆盖区的范围,分为国际、国内和区域3类卫星通信系统;
3.按用户性质,分为公用(商用)、专用和军用3类卫星通信业务;
4.按业务分为固定业务(FSS)、移动用户(MSS)、广播业务(BSS)、科学实验及其他业务(如数学、气象、军事等)卫星通信系统;
5.按多址方式,分为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分多址、和混合多址5类卫星通信系统。
6.按基带信号体制,分为数字式和模拟式两类卫星通信系统;
7.按所用频带,分为特高频(UHF)、超高频(SHF)、提高频(EHF)、和激光4类卫星通信系统。
以上各种分类方法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卫星通信系统的特点、性质和用途,若将它们综合起来,便可较全面描绘出某一具体的卫星通信系统的特征。
范艾伦带(Van Allen belt)范围
在空间上有两个辐射带,是由美国科学家范伦(J.A.Van Allen)于1958年发现的,称之为范伦带(Van Allen belt,内带1500-600.km,外带15000-20000km),它们由地球磁场吸引和俘获的太阳风的高能带电离子所组成,形成的恶劣的电辐射环境对卫星电子设备损害大,所以在这两个范伦带内不宜运行卫星,否则卫星只能存在几个月。
这就得出了相应的低、中、高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运行在两个范伦带之间,虽然卫星遭受的辐射强度约为地球同步卫星遭受的辐射强度的二倍,但可用电防护措施进行防护,并使用辐射电子器件。
卫星通信中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
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有三种,自动重发请求(ARQ)、前向纠错(FEC)、混合纠错(HEC)
自动重发请求(ARQ):收端能发现错码,但不能确定错码的位置;如果有错,则通过反向信道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收端认为传输无错为止。
前向纠错(FEC):收端能发现错码,并能纠正错码,实现FEC的编码方式有线性分组码、卷积分和Turbo码等。
混合纠错(HEC):它是FEC和ARQ的结合。
收端经纠错译码后检测无错码,则不再要求发端重发;若仍有误码,则通过方向信道要求发端重发。
卫星通信特点
1.通信距离远,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
2. 覆盖面积大,可进行多址通信。
3. 通信频带宽,传输容量大。
4. 机动灵活。
5.通信链路稳定可靠,传输质量高。
卫星通信的局限性
1.通信卫星是使用寿命较短
2.存在日凌中断和星蚀现象。
3.电波的传输时延较大且存在同波干扰。
4.卫星通信系统技术复杂。
5.静止卫星通信在地球高纬度地区通
信效果不好
VSAT卫星通信网特点
与地面通信网相比,VSAT卫星通信网具有以下特点
1.覆盖范围大,通信成本与距离无关,可对所有地点提供相同的业务和服务质量。
2.灵活性好,多种业务可在一个网内并存,对一个站来说,支持的业务种类、
分配的频带和服务质量等级可动态调整;可扩容性好,扩容成本低;开辟一个新的通信地点所需时间短。
3.点对多点通信能力强,独立性好,是用户拥有的专用网,不像地面网中受电信部门制约。
4.互操作性好,可使采用不同标准的用户跨越不同的地面网,而在同一个VSAT卫星通信网内进行通信;通信质量好,有较低的误比特率和较短的网络相应时间。
与传统卫星通信网相比,VSAT卫星通信网具有以下的特点:
1.面向用户而不是面向网络,VSAT与用户设备直接通信,而不是如传统卫星通信网中那样中间经过地面电信网络后再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2.天线口径小,一般为0.3-2.4m;发射机功率低,一般为1-2W;安装方便,只需简单的安装工具和一般的地基,如水泥地面、楼顶、墙壁等。
3.智能化功能强,包括操作、接口、支持业务、信道管理等,可无人操作;集成化程度高,从外表看VSAT站只可分为天线、室内单元(IDU)和室外单元(ODU)
三部分。
4.VSAT站很多,但各站的业务量较小;一般用作专用网,而不像传统卫星通信网那样主要用作公用通信网。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
1.移动卫星通信覆盖区域的大小与卫星的高度及卫星的数量有关。
2.为了实现全球覆盖,需要采用多卫星系统。
对于GEO轨道,利用三颗卫星可构成覆盖出地球南、北极区之外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若利用一颗GEO轨道卫星
仅可能构成区域覆盖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若利用中、低轨道卫星星座则可构成全球覆盖的移动卫星系统。
3.采用中、低轨道带来的好处是转播延迟较小,服务质量较高;传输损耗小,使手持卫星终端易于实现。
由于移动终端对卫星的仰角较大,一般为20度-50度,
故天线波束不易遭受反射的影响,可避免多径深衰落。
但是,中、低轨道必须是多星的星座系统,技术上较为复杂,造价较为昂贵,投资较大,用户资费高。
4.采用CEO轨道的好处是只用一颗卫星即可实现廉价的区域性移动卫星通信,但缺点有两个:一是转播时延较大,两跳话音通信延迟将不能被用户所接受;二是
转播损耗大,使手持卫星终端不易于实现。
这两个缺点可通过采用星上交换和多点波束天线技术得到克服。
5.移动卫星通信保持了卫星通信固有的一些优点,与地面蜂窝系统相比,其优点是:覆盖范围大,路由选择比较简单。
通信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
因此可利用卫
星通信的多种服务,例如移动电话、调度通信、数据通信、无线定位以及寻呼等。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特点
1.系统庞大,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用户(站址)数量多。
2.卫星天线波束应能适应地面覆盖区域的变化并保持指向,用户移动终端的天线波束能随用户的移动而保持对卫星的指向,或者是全方向性的天线波束
3.移动终端的体积、重量、供好均受限,天线尺寸外形受限于安装的载体,特别市手持终端的要求更加苛刻。
4.因为移动终端的EIRB有限,对空间段的卫星转发器及星上天线需专门设计,并采用多点波束技术和大功率技术以满足系统的要求。
5.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中的用户链路,其工作频率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在200MHz-10GHz。
6.由于移动体的运动,当移动终端与卫星转发器间的链路受到阻挡时,会产生“阴影”效应,造成通信阻断。
对此,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应使用用户终端能够多星
共现。
7.多颗卫星构成的卫星星座系统,需要建立星间通信链路,星上处理和星上交换,或需要建立具有交换和处理能力的信关关口地球站(即网关,Gateway).
卫星工作频段的选择应依据的原则
为了满足卫星通信的要求,工作频段的选择原则,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频段的电波应能穿透电离层;
2.电波传输损耗及其他损耗要小;
3.天线系统接收的外界噪音要小;
4.设备重量要轻,耗电要省;
5.可用频带要宽,以满足通
信容量的需要;6.与其它地面无线系统(如微波中继通信系统、雷达系统等)之间的相互干扰要尽量小;7.能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设备,并便于与现有通信设备配合使用。
为什么要选在微波频段:
综合上述各项原则,卫星通信的工作频段应选在频段(300MHz-300GHz)。
这是因为微波频段有很宽的频谱,频率高,可以获得较大的通信容量,天线的增益高,天线尺寸小,现有的微波通信设备可以改造利用;另外就是微波不会被电离层所反射,能直接穿透电离层到达卫星。
确定卫星通信的多址协议的原则
确定多址协议时应考虑的原则主要如下:
1.要有较高的卫星信道共享效率,即吞吐量要高。
2.有较短的延迟,其中包括平均延迟和峰值延迟。
3.在信道出现拥塞的情况下具有稳定性。
4.应能承担信道误码
和设备故障的能力。
5.建立和恢复时间短。
6.易于组网,且设备造价低。
……
二、卫星通信系统总体设计的一般程序
假定使用的通信卫星、工作频段、通信业务类别、容量及站址等已确定,则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程序如下:
1.确定传送信号质量
2.根据总通信量确定使用的多址方式。
3.决定地球站天线直径。
天线直径大,地球站G/T值很高,转发器利用率就高,频带就宽,地球站的
建设费也高。
4.根据电话、电视等业务的要求,确定系统配置,包括各类附属设备、专用设备以及地面传输系统设备等。
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土建工艺要求,并向各分系统提出指标要求。
5.按照相应规范要求,确定总体系统指标,并对各分系统提出分指标要求。
6.对各分系统设备进行设计。
作为地球站设计工程师,对于上行链路应特别注意发射机功率放大器的确定,以尽量减小传输线上的损耗;同时也要考虑功率放大器有较大的功率调整范围。
下行链路设计对地球站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低噪声接收机要尽量靠近馈源,提高G/T值,防止外部干扰信号进入,系统增益分配要合理,系统匹配要良好,以提高通信质量指标。
以某种意义上来说,地球站实际上是围绕下行链路设计的。
卫星地球站通信工程设计:主要包括通信体制的确定、工作频段的选择、典型的链路计算、造价评估。
建设地球站首先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包括:使用总体、技术总体、工程建设总体。
1.用户需求分析【1)需求内容2)需求内容3)需求质量】
2.确定使用的卫星【1)卫星轨道的位置及天线的覆盖区域2)工作频段3)卫星EIRP值4)卫星的费用和服务】
3.通信体制的选择
4.链路预算【1)网络规模与业务分析2)中继线数量及无线信道数】
5.网络设计【1)电话网2)数据网3)建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