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润滑滑动轴承常用润滑方法

合集下载

第15章滑动轴承.知识讲解

第15章滑动轴承.知识讲解
缺点: 导热性差,膨胀系数大,容易变形。
应用范围: 一般用于温度不高、载荷不大的 场合。
三、轴瓦结构 整体式
整体轴套
卷制轴套结构
剖分式 剖分式 轴瓦
剖分式
油孔 油沟
油孔 油沟
油沟形状 油沟
轴向油沟
油沟布置不当降低油膜承载能力
普通油室
轴瓦的固定
第四节 润滑剂三、限制滑动速度v
v≤[v] (m/s) (15–4) 式中 [v]––––滑动速度的许用值,
由表15–1查取。
润滑油 润滑脂
固体润滑剂
1、润滑油的选择
选择时应考虑轴承压力、滑动速 度、摩擦表面状况、润滑方法等条件。
润滑油选择的一般原则为:
1)在压力大或冲击、变载等工作条件下, 应选用粘度高一些的油;
2)滑动速度高时,容易形成油膜,为了 减少摩擦功耗,减小温升,应选用粘度低 一些的油; 3)加工粗糙或未经磨合的表面,应选用 粘度高一些的油;
下轴瓦
对开式径向滑动轴承
特点
优点: 装拆方便,可以用减少剖分面处的垫
片厚度来调整轴承间隙。
缺点: 结构复杂,制造费用较高。
应用: 应用广泛。
三、调心式径向滑动轴承
轴承盖 轴瓦
轴承座 B
调心式径向滑动轴承
四、调隙式径向滑动轴承
应用: 常用于一般用途的机床主轴上。
第三节 轴瓦的材料和结构
一、失效形式及轴瓦材料 1、轴瓦的主要失效形式: 磨损 胶合
润滑脂只能间歇供应。 滑动轴承的润滑方法可根据系数k选定
k pv3
式中 p–––平均压强(MPa),p=F/Bd; F–––轴承所受的径向载荷 ( v–N)–; –轴颈的圆周速度(m/s)。

滑动轴承常用的4种润滑方式

滑动轴承常用的4种润滑方式

滑动轴承常用的4种润滑方式滑动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装置,用于减少机械摩擦和磨损。

为了确保轴承的正常运转,润滑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滑动轴承润滑方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干摩擦、润滑脂润滑、润滑油润滑和固体润滑。

本文将对这四种润滑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一、干摩擦干摩擦是指在滑动轴承工作时没有使用任何润滑剂,直接由金属表面的接触来承载和传递载荷。

干摩擦的优点是简单、无需润滑剂,适用于一些特殊环境下,如高温、低温和真空环境。

然而,干摩擦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摩擦系数大、摩擦噪音大、易产生磨损和热量等。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干摩擦方式并不常见。

二、润滑脂润滑润滑脂润滑是指在滑动轴承工作时,将润滑脂涂抹在轴承表面以形成润滑膜,减少摩擦和磨损。

润滑脂具有黏度高、附着性强、耐高温、耐水洗等特点,适用于高速、高温和重载工况下的滑动轴承。

润滑脂润滑的优点是操作方便、润滑效果稳定、密封性好,但也存在润滑膜容易破坏、摩擦功耗大等缺点。

三、润滑油润滑润滑油润滑是指在滑动轴承工作时,使用润滑油进行润滑。

润滑油具有黏度低、流动性好、散热性好等特点,适用于高速、高温和低摩擦工况下的滑动轴承。

润滑油润滑的优点是润滑效果好、摩擦功耗低、寿命长,但也存在润滑膜容易破坏、易泄漏和对环境污染等缺点。

因此,在选择润滑油时,需要根据轴承的工作条件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四、固体润滑固体润滑是指在滑动轴承工作时,使用一层固体润滑剂来减少摩擦和磨损。

常用的固体润滑剂有固体润滑膜、固体颗粒和固体润滑添加剂等。

固体润滑的优点是摩擦系数低、润滑效果持久、适用于高温和真空环境,但也存在润滑剂易脱落、摩擦噪音大等缺点。

因此,在使用固体润滑剂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润滑剂和施加方法。

滑动轴承常用的四种润滑方式分别是干摩擦、润滑脂润滑、润滑油润滑和固体润滑。

每种润滑方式都有其适用的工作条件和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润滑方式对于轴承的正常运转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轴承的工作条件和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佳的润滑方式。

电动机的润滑要求及用油要点

电动机的润滑要求及用油要点

润滑油脂选用原则1 润滑油脂选用通则各种机械设备由于设计及工况不同,对润滑油脂提出不同的要求。

选用润滑油脂的基本要求如下,供用户参考。

1.1 质量要求润滑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摩擦、降低磨损。

润滑油润滑还可以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从而降低摩擦表面的温度,起到冷却作用。

因此,必须根据机械设备的操作条件来选用不同质量要求的润滑油脂。

例如,对于不同压缩比的汽油发动机,就应该选用相应质量等级的汽油机油。

正是由于汽油发动机的变化,才带动了汽油机油的升级换代。

在选择机械零部件的润滑油时,需要同时考虑润滑系统。

循环式润滑系统特别要求选用氧化安定性和抗乳化性优良的润滑油,以保证其使用寿命,并且容易分离水分和清除机械杂质。

1.2 润滑要求汽车发动机运转时,由于在摩擦部件容易产生油泥、结焦和积炭,必须要求在发动机油中添加清净分散剂等添加剂,而且以清净分散剂为主。

工业机械设备的循环润滑系统由于要求能很快分离水分子和沉降杂质,所以不宜在工业润滑油中加入清净分散剂。

对于负荷高的润滑部位,经常可能出现边界摩擦状态,要求选用添加抗磨剂和极润滑脂更换参考指标项目润滑脂锥入度变化>45滴点变化<15含油量(旧脂/新脂之比) <70铜片腐蚀不合格其它混入杂质氧化变质有水乳化现象(砂尘、金属粉末等)有腐臭气味轴承用油换油参考指标轴承用油换油参考指标项目轴承用油粘度变化>起始值的±10机械杂质>0.05%酸值升高,mgKOH/g 加添加剂> 2.0 未加添加剂> 1.0水分,% >0.1常见的理化性能项目常见的理化性能项目(1)密度和相对密度(Density and Relative density)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以g/cm3或kg/m3表示。

相对密度亦称比重,是指物质在给定温度下的密度与标准温度下纯水的密度之比值。

没有量纲,因而也就没有单位。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1884和GB/T 2540,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4052和D941、英国IP 160、德国DIN 51757和ISO 3675等。

低速重载荷滑动轴承的轴瓦与油膜润滑

低速重载荷滑动轴承的轴瓦与油膜润滑

lre sz e rn d faly ag - ieb a gma eo lo . i
Ke r s l w- p e nd h a y l a y wo d : o s e d a e v — o d; s i i gbe rn ; a l u h; l b c t i f m ;ma u a t rn e e t ld n a i g xe b s u r ai o l l i ng i n f c u gd f c i
摘要 : 介绍 低速 重载荷 滑动轴承的轴瓦对形成油膜润滑的影响 ,在工程应用上碰到的润滑不 良问题 的解决措施 ,提高轴承水冷
却系统效能的方法 ,大尺寸合 金轴瓦制造缺 陷的解决办法 。 关键词 :低速重 载荷 ;滑动轴承 ,轴瓦 ;油膜润滑 ; 制造缺陷 中图分类号 :T 3 .1 H1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编号:10 0 9—9 9 2 1) 7—0 0 —0 4 2(0 2 0 11 4
i to u e s l t n o t e p o u rc t n c u e b h o s e d n e v - o d l i g b a i g n n i e rn p l a in n n r d c s o u i t h o r l b ai a s d y t e l w- p e a d h a y l a si n e rn i e g n e g a p i to .I o i o d i c a di o d t n, i i r d c s t e wa o I r v h f ce c fwa e o l y t m o e r n o u i n t h n f cur g dee t f i t nt u e h y t mp o e t e e i n y o tr c oi s se f r b a ng a d s l t o t e ma u a t i f cs o o i ng i o n

滑动轴承润滑油流动特性与优化设计

滑动轴承润滑油流动特性与优化设计

滑动轴承润滑油流动特性与优化设计滑动轴承是一种常用的机械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而润滑油作为滑动轴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动特性和优化设计对于轴承的工作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滑动轴承润滑油的流动特性与优化设计。

一、润滑油的流动特性滑动轴承润滑油的流动特性是指在滑动轴承内部润滑沟槽中的油液流动形态和变化规律。

滑动轴承内的油润滑沟槽起到将油润滑沿轴向方向传递的作用,因此油液的流动特性对于轴承的摩擦和磨损、温度和密封性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1. 粘度与黏度润滑油的流动特性与其粘度和黏度密切相关。

粘度是指润滑油的黏度大小,是指润滑油抵抗流动的能力。

黏度越大,润滑油的粘稠度也就越高,油的流动速度越慢。

2. 润滑油的流速润滑油的流速是指润滑油在轴承内部的流动速度。

流速过快会导致油润滑不均匀,容易造成局部摩擦过大;而流速过慢则会影响轴承的润滑性能。

3. 润滑油的密封性能滑动轴承润滑油的密封性能对于轴承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防止润滑油泄露,避免外界杂质进入轴承内部,从而保证轴承的正常润滑。

二、滑动轴承润滑油流动特性的优化设计为了优化滑动轴承润滑油的流动特性,提高轴承的工作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优化。

1. 油道设计油道设计是滑动轴承润滑油流动特性的关键。

通过合理设计油道的形状和尺寸,可以实现润滑油在轴承内部的均匀分布和流动,避免流速过快或过慢的问题。

2. 润滑油的选择润滑油的选择对于优化润滑油的流动特性至关重要。

不同的工况和轴承要求需要选择不同种类、不同粘度的润滑油。

因此,在设计中要根据具体的工况条件和轴承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3. 温度控制温度对于滑动轴承润滑油流动特性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润滑油粘度下降,从而影响油液的流动性能;而过低的温度则容易引起润滑油的凝固和流动性差。

因此,通过合理的温度控制可以改善润滑油的流动特性。

4. 表面润滑处理在滑动轴承的表面进行润滑处理也是优化润滑油流动特性的一种策略。

滑动轴承常用润滑的9大方法

滑动轴承常用润滑的9大方法

滑动轴承常用润滑的9大方法1、手动润滑在发现轴承的润滑油不足时,适时用加油器供油,这是最原始的方法。

这种方法难以保持油量一定,因疏忽而忘记加油的危险较大,通常只用于轻载、低速或间歇运动的场合。

最好在加油孔上设置防尘盖或球阀,并用毛毡、棉、毛等作过滤装置。

2、滴点润滑从容器经孔、针、阀等供给大致为定量的润滑油,最经典的是滴油油杯。

滴油量随润滑油粘度、轴承间隙和供油孔位置不同有显著变化。

用于圆周速度小于4~5m/s的轻载和中载轴承。

三、油环润滑仅能用于卧轴的润滑方法。

靠挂在轴上并能旋转的环将油池的润滑油带到轴承中。

适用于轴径大于50mm的中速和高速轴承。

油环最好是无缝的,轴承宽径比小于2时,可只用一个油环,否则需用两个油环。

四、油绳润滑靠油绳的毛细管作用和虹吸作用将油杯中的润滑油引到轴承中,用于圆周速度小于4~5m/s的轻载和中载轴承。

油绳还有过滤作用。

5、油垫润滑利用油垫的毛细管作用,将油池中的润滑油涂到轴径表面。

此方法能使摩擦表面经常保持清洁,但尘埃也会堵塞毛细孔造成供油不足。

油垫润滑的供油量通常只有油润滑的1/20。

6、油浴润滑将轴承的一部分浸入润滑油中的润滑方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竖轴的推力轴承,而不宜用于卧轴的径向轴承。

7、飞溅轴承靠油箱中旋转件的拍击而飞溅起来的润滑油供给轴承,适用于较高速度的轴承。

8、喷雾润滑将润滑油雾化喷在摩擦表面的润滑方法,适用于高速轴承。

九、压力供油润滑靠润滑泵的压力向轴承供油,将从轴承流出的润滑油回收到油池以便循环使用,是供油量最多,且最稳定的润滑方法,适用于高速、重载、重要的滑动轴承。

振动筛轴承润滑方式和润滑油选择

振动筛轴承润滑方式和润滑油选择

振动筛轴承润滑方式和润滑油选择目录1 .前言 (1)2 .振动筛稀油润滑与油脂润滑的优缺点 (1)3 .润滑脂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1)4 .润滑油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2)5 .润滑脂的选择 (3)6 .其它说明 (4)1.前言设备润滑保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振动筛也不例外。

作为其关键部件,激振器中轴承的润滑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设备的工作状态,故做好轴承的润滑保养工作至关重要。

轴承润滑方式一般分为脂润滑和油润滑。

为了使轴承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必须根据使用环境的影响因素,采用合适的润滑方式及润滑剂,才能达到良好的润滑保护效果。

2.振动筛稀油润滑与油脂润滑的优缺点一、稀油润滑的优点:稀油润滑不仅仅是润滑,在润滑的同时能带走振动筛因震动摩擦而产生的热量,起到散热的作用。

二、稀油润滑的缺点:需要使用供油系统,如果供油系统出现故障,会导致轴承润滑不足,进而损坏轴承。

三、油脂润滑的优点:油脂粘性较重,阻力较大,润滑效果不好,但油脂润滑可以减少轴承与金属表面的摩擦,起到保护金属表面的作用。

四、油脂润滑的缺点:油脂润滑的密封性较差,容易使轴承沾染灰尘和水分,导致轴承出现腐蚀和损坏的情况。

3.润滑脂的特点及适用条件润滑脂具有较强的黏附性、不易流失、抗压性好等特点。

由于润滑脂流动性较弱,所以脂润滑密封装置比较简单,拆装维修较方便,也不需要专门的供油系统。

脂润滑一般适用于低中速、温度适中的环境下工作。

常用的润滑脂有钙基润滑脂、钠基润滑脂、铝基润滑脂、通用锂基润滑脂、极压锂基润滑脂和二硫化钳极压锂基润滑脂,其特性及主要用途见表1:4.润滑油的特点及适用条件润滑油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与分散性,所以油润滑的密封需安全可靠,密封装置较脂润滑要复杂,拆装维修较难。

油润滑一般适用于轴承高速运行,或者轴承温度较高的环境中。

常用油润滑的润滑方式有油浴润滑、循环油润滑、滴油润滑、喷油润滑、油气润滑,其润滑特点及适用条件见表2:5.润滑脂的选择不同润滑脂在物理性能及适应工况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滑动轴承实验指导书(更新并附实验报告)

滑动轴承实验指导书(更新并附实验报告)

滑动轴承实验一、概述滑动轴承用于支承转动零件,是一种在机械中被广泛应用的重要零部件。

根据轴承的工作原理,滑动轴承属于滑动摩擦类型。

滑动轴承中的润滑油若能形成一定的油膜厚度而将作相对转动的轴承与轴颈表面分开,则运动副表面就不发生接触,从而降低摩擦、减少磨损,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根据流体润滑形成原理的不同,润滑油膜分为流体静压润滑(外部供压式)及流体动压润滑(内部自生式),本章讨论流体动压轴承实验。

流体动压润滑轴承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韧颈旋转,借助流体粘性将润滑油带人轴颈与轴瓦配合表面的收敛楔形间隙内,由于润滑油由大端人口至小端出口的流动过程中必须满足流体流动连续性条件,从而润滑油在间隙内就自然形成周向油膜压力(见图1),在油膜压力作用下,轴颈由图l(a)所示的位置被推向图1(b)所示的位置。

图1 动压油膜的形成当动压油膜的压力p 在载荷F 方向分力的合力与载荷F 平衡时,轴颈中心处于某一相应稳定的平衡位置O 1,O 1位置的坐标为O 1(e ,Φ)。

其中e =OO 1,称为偏心距;Φ为偏位角(轴承中心O 与轴颈中心O 1连线与外载荷F 作用线间的夹角)。

随着轴承载荷、转速、润滑油种类等参数的变化以及轴承几何参数(如宽径比、相对间隙)的不同.轴颈中心的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

对处于工况参数随时间变化下工作的非稳态滑动轴承,轴心的轨迹将形成一条轴心轨迹图。

为了保证形成完全的液体摩擦状态,对于实际的工程表面,最小油膜厚度必须满足下列条件:()21min Z z R R S h += (1)式中,S 为安全系数,通常取S ≥2;R z1,R Z2分别为轴颈和铀瓦孔表面粗糙度的十点高度。

滑动轴承实验是分析滑动轴承承载机理的基本实验,它是分析与研究轴承的润滑特性以及进行滑动轴承创新性设计的重要实践基础。

根据要求不同,滑动轴承实验分为基本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三种类型。

(1)掌握实验装置的结构原理,了解滑动轴承的润滑方式、轴承实验台的加载方法以及轴承实验台主轴的驱动方式及调速的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润滑滑动轴承常用润滑方法
(1)手动润滑
在发现轴承的润滑油不足时,适时用加油器供油,这是最原始的方法。

这种方法难以保持油量一定,因疏忽而忘记加油的危险较大,通常只用于轻载、低速或间歇运动的场合。

最好在加油孔上设置防尘盖或球阀,并用毛毡、棉、毛等作过滤装置。

(2)滴油润滑
从容器经孔、针、阀等供给大致为定量的润滑油,最经典的是滴油油杯。

滴油量随润滑油粘度、轴承间隙和供油孔位置不同有显著变化。

用于圆周速度小于4~5 m/s的轻载和中载轴承。

(3)油环润滑
仅能用于卧轴的润滑方法。

靠挂在轴上并能旋转的环将油池的润滑油带到轴承中。

适用于轴径大于50mm的中速和高速轴承。

油环最好是无缝的,轴承宽径比小于2时,可只用一个油环,否则需用两个油环。

(4)油绳润滑
靠油绳的毛细管作用和虹吸作用将油杯中的润滑油引到轴承中,用于圆周速度小于4~5m/s的轻载和中载轴承。

油绳还有过滤作用。

(5)油垫润滑
利用油垫的毛细管作用,将油池中的润滑油涂到轴径表面。

此方法能使摩擦表面经常保持清洁,但尘埃也会堵塞毛细孔造成供油不足。

油垫润滑的供油量通常只有油润滑的1/20。

(6)油浴润滑
将轴承的一部分浸入润滑油中的润滑方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竖轴的推力轴承,而不宜用于卧轴的径向轴承。

(7)飞溅轴承
靠油箱中旋转件的拍击而飞溅起来的润滑油供给轴承,适用于较高速度的轴承。

(8)喷雾润滑
将润滑油雾化喷在摩擦表面的润滑方法,适用于高速轴承。

(9)压力供油润滑
靠润滑泵的压力向轴承供油,将从轴承流出的润滑油回收到油池以便循环使用,是供油量最多,且最稳定的润滑方法,适用于高速、重载、重要的滑动轴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