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农业生产情况分析
都昌县2019-2020年度油菜生产工作总结

Z h i f u j i n g y a n都昌县2019-2020年度油菜生产工作总结廖钦珍1王新平2江涛32019年受持续高温干旱影响,都昌县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为降低灾害损失,努力完成全年农业生产目标任务,抓好冬季农业油菜生产尤为重要。
县委、县政府对油菜生产历年来都高度重视,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抓生产计划制订、抓计划任务分解落实,抓示范基地建,抓指导责任到位。
现将2019-2020年度油菜生产工作总结如下:一、生产任务落实情况2019年都昌县冬种计划总面积58.5万亩,冬种覆盖率达95%以上,其中油菜32.3万亩、绿肥7万亩、蔬菜6.5万亩、其它冬作物12.7万亩。
全县冬种总面积完成55.1万亩,占计划总面积的94.19%。
其中油菜播种31.8万亩、绿肥播种7.5万亩、蔬菜已播5.7万亩、其它10.1万亩。
全县在主干公路沿线乡镇高标准建设了一个油菜万亩示范片,其余乡镇也各建了一个千亩高产示范片。
为抓好土地季节性流转示范,每个乡镇都培植了5~10户100亩以上的油菜生产大户和50亩以上的绿肥生产大户。
计统计,各乡镇已投入冬种油菜支持经费42万元左右,抗旱保苗工作。
二、单产与效益情况受干旱暖冬气侯影响,油菜生长旺盛、冬发情况好,特别是11月-12月上旬迟播油菜未受到低温冷冻影响,能正常生长发育,并有50~80公斤的单产;据农技人员田间调查统计,全县油菜平均单产约125公斤,最高单产达到230公斤,较上年增长8%;因菌核病轻发,油菜籽含油量较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左右,油菜籽单价每公斤提高0.5元,亩综合效益约350元,较上年增加60元。
三、主要工作措施1、强化领导,健全机构为贯彻落实省、市会议精神,切实把都昌县冬种工作抓好、抓实,县政府成立了冬种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
全县上下形成了共识,已把冬种生产当作冬季农业工作的重头戏,提升到了重要位置。
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对冬季农业生产非常重视,基本上是逢会必讲、下乡必看。
县春季农业生产情况汇报

全文共计4767字
2019年,县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地区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增加科技和物资投入为保障,坚持多予放活,深化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村和谐稳定,确保农民人均增收700元以上。
开春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工作,以红枣直播、多熟制、温棚生产为重点,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克服多次不利天气,春季农业生产工作开局良好,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汇报如下:
一、早部署、早动员、早落实,春耕生产的浓厚氛围
一是工作安排部署到位。
2月13日召开了全县春耕备耕生产现场会,之后陆续召开了设施农业、林果业、多熟制等现场会,详细安排部署农资准备、温棚种植、小麦春灌施肥、清圈上肥、果树补植、农机具检修等各项工作,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
二是农机具检修到位。
3月5日前全面完成了春季农业生产所需各类农机具的检修工作。
积极引导农民新购进大型、大马力农机具,目前我县新购进农机具799台架,享受国家农机补贴400万元。
三是资金准备到位。
协调信
1。
经济作物生产情况说明

经济作物生产情况说明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作物的生产对于维持国家的农业经济稳定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作物是指一些主要用于商业目的的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纤维作物、糖料作物等。
下面将分别从这些方面来说明经济作物的生产情况。
粮食作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粮食作物的主要品种包括稻谷、小麦、玉米等。
在我国,粮食作物的生产始终是国家农业生产的重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粮食作物的产量逐年稳定增长。
例如,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64亿吨,比上年增长了0.9%。
这得益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如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油料作物是另一类重要的经济作物。
油料作物主要包括大豆、花生、菜籽等,它们是植物油的重要来源。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食用油需求的增加,油料作物的生产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以大豆为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长。
2019年,我国大豆产量达到了1.91亿吨,较上年增长了8.2%。
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对大豆生产的支持和鼓励,以及农业科技的进步。
纤维作物是指用于纺织和制造其他纤维制品的经济作物。
常见的纤维作物有棉花、麻类、毛竹等。
纤维作物的生产对于纺织工业的发展和出口贸易的推动具有重要作用。
以棉花为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棉花的产量一直保持在全球前列。
2019年,我国棉花产量达到了6.19万吨,较上年增长了2.5%。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和对纤维作物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
糖料作物是用于生产糖和酒精等产品的经济作物。
常见的糖料作物有甘蔗、甜菜等。
糖料作物的生产对于满足人们的甜味需求和酒精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以甘蔗为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蔗种植国和糖产国,甘蔗的产量一直保持在全球前列。
2019年,我国甘蔗产量达到了1.44亿吨,较上年增长了2.4%。
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农业产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农村增收和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取得了显著进展,下面将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农业生产能力持续提升。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技术的创新,农业生产效益不断提高。
农作物选育技术的改进、新型农机的广泛应用以及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使得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农产品总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稳定增长的态势。
例如,粮食产量从2015年的60782万吨增加到2019年的66384万吨,稳居世界前列。
其次,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农民收入,我国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在政府引导下,农民转变种植结构,逐步减少对传统农作物的依赖,增加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
同时,加大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力度,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聚发展。
这些努力使得农业结构更加合理,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大幅提升,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第三,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我国农业科技实力得到快速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取得重要成果。
在种植业方面,新型优质种子的研发应用使得传统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极大提升。
在养殖业方面,农业科技改善了畜禽养殖环境,提高了养殖效益。
同时,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决策与精细化管理的手段,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最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了农业农村全面发展。
近年来,政府积极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传统农业结合新兴的农村特色产业,如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同时,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农民提供便利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农业产业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解决和改善。
2019年订单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订单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形势下,各级政府如何指导农业生产,农民的生产经营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
近几年在我市悄然兴起的订单农业,以订单为纽带,把农户、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和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条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我市订单农业发展现状所谓订单农业,也称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是指农户按照与客户签定的合同组织安排生产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我市的订单农业是近几年在面向市场需求,加快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为有效缓解农产品卖难问题,提高农业结构调整的针对性,全市各级和广大农民纷纷把订单农业作为加快调整农业结构的突破口来抓,订单农业范围不断扩大,由最初的仅局限于良种繁育拓展到现在的育种、蔬菜、粮食、果品、畜牧等10多个产业;订单农业规模迅速膨胀,据各镇(处)自报统计,20**年,全市合同种植面积由上年的 5.05万亩发展到8.68万亩,合同养猪由4.06万头发展到15.58万头,合同养鸡由1692万只发展到2075万只;订单农业效益稳步提高,预计今年全市订单农业总收入可达1482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45.7%。
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订单农业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依托加工企业型。
这是我市订单农业发展的主要形式,涉及到种植、养殖等各个领域,主要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了稳定原料供应,与村级经济组织或农户签定生产合同。
如**镇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培育起20多家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共带动全镇发展订单蔬菜1.8万多亩。
二是依托科研部门型。
这种订单农业主要集中在农作物繁种制种领域,合同履约率相对较高,经济效益也比较稳定。
如市花生办公室与省花生研究所签订的花生新品种繁育合同,由花生研究所提供良种,在我市发展花生育种面积2000亩,生产的花生种以高于市场价15%的价格回收。
熟悉农业领域工作情况汇报

熟悉农业领域工作情况汇报一、工作背景本汇报将对农业领域的工作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
农业工作涉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次汇报将主要涉及农业生产方面的情况,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二、种植业工作情况1. 种植业生产情况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种植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的推进,我国的种植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6.64105亿吨,比上年增加188.52万吨,增长2.9%。
另外,豆类、薯类、油料、棉花等工业作物也有较好的产量。
在果树方面,苹果、葡萄、梨、香蕉等品种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70.7公斤,增加了3.8公斤。
2. 种植业技术进步情况近年来,我国种植业技术不断进步,科技成果不断应用于种植业生产中。
通过新品种选育、耕种技术改进、水肥管理优化等措施,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材料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另外,农机化水平的提高也为种植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农业机械的智能化、精准化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了种植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畜牧业工作情况1. 畜牧业生产情况畜牧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2019年畜牧业总产值为1.6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776亿元,增长1.7%。
畜牧业主要产品—肉、蛋、奶的产量也在不断提高。
全国生猪产量13570万头,增加1421万头,增长11.7%;禽蛋产量2982.8亿枚,增加74.4亿枚,增长2.6%;鲜牛奶产量4066.4万吨,增加81.1万吨,增长2%。
2. 畜牧业技术进步情况在畜牧业生产中,科技成果的应用不断提高了畜禽养殖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2019年中国农民发展报告

2019年中国农民发展报告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的数据,2019年末全国农民的基本状况是,乡村人口为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5.68%。
第一产业就业者为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口的39.6%。
而第一产业的GDP比重为11.3%。
但是,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就业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和城市化进程相比明显滞后。
一)农民阶层各群体的状况根据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现在的农村人口可以被分为三部分人: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职业农民。
这三部分农民的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以推动中国的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
进城务工人员,也就是所谓的农民工。
这部分人中有长期进城者,但主体即70%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
尽管他们不一定拥有城里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但大多已经不愿意再回到农村。
此外,他们一般还不愿意放弃土地,但已经很难将从事农业生产作为优先选择。
他们还要求继续保留土地,其目的也主要是获得生存保障而不是实现就业。
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2019年春节前,在1.4亿外出农民工中,共有7000万农民工返乡,其中约20%即1400万人系因企业受到冲击而返乡。
换言之,当时全国有2019万农民工因国际金融危机而失业。
而根据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对农民工就业和流动情况的跟踪调查,年初农民工失业问题加剧,下岗返乡农民工继续外出务工的意向非常强烈。
在相关政策的促进下,农民工在本地就业的环境好于外出就业环境,中西部地区的就业环境也好于东部地区的就业环境。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证实:2019年第二季度新增农民工就业中,东部地区增加56万人,增长1.6%;中部地区增加80万人,增长1.8%;西部地区增加242万人,增长6.5%。
中西部对农民工新增就业的贡献都超过了东部。
到第三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万人,比二季度末增加101万人,增长0.7%。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250个行政村农民工的就业状况进行直报,到2019年9月底已经返城的农民工达到了94%以上。
桂林:2019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分析

桂林:2019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分析一季度,全市农业系统围绕“开门红”方案要求,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一、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基本情况据初步统计数据,一季度,全市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4.9%,高出“开门红”目标0.4个百分点,低于全年目标0.6个百分点。
种植业产值83.62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水果产值50亿元,同比增长8%,蔬菜产值24亿元,同比增长2.5%。
牧业产值31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生猪产值17亿元,同比增长1.7%,家禽产值10亿元,同比增长2%,牛产值2亿元,同比负增长7.2%。
渔业产值2.7亿元,同比增长5.1%。
林业产值2.7亿元,同比增长4.7%。
(一)蔬菜生产因低温天气受损,种植效益提高。
一季度连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无法及时播种,幼苗生长缓慢,部分蔬菜品种病害发生严重。
但蔬菜价格持续上涨,各县相继出台发展蔬菜生产扶持政策,重视蔬菜新优品种引进和技术推广,提高蔬菜集约化育苗水平,依托产业扶贫,加强应用大棚、半月棚等设施建设。
促进了蔬菜种植效益提高。
(二)水果产业因低温天气受益,果品销售恢复正常。
持续低温天气促进了我市落叶果树的冷低温储备,有利于花芽分化,为我市2019年的落叶果树生产创造了开门红的条件。
我市广泛采用树冠覆膜留树保鲜技术,沙糖桔、金桔等柑桔品种都可以较好的渡过低温、多雨天气,并把上市时间推迟在春节前后,果农吸取2018年教训,不再惜售,全市水果果品销售进度和销售价格好于去年。
沙糖桔价格在 1.5-2.5元/斤,金桔1.2-4.5元/斤,3月底前,全市水果基本完成销,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长期降雨利于渔业生产。
今年以来,桂林市降雨充沛、养殖水体蓄水充足,水体交换量大,有利于养殖鱼类生长,加上去年禁渔期由2个月延长至4个月等有利因素,为渔业保持高速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生猪生产稳步发展,市场价格回温。
2018年“猪周期”的影响,推动了我市养殖行业的“重新洗牌”,新希望、力源、温氏等大公司纷纷新建养殖基地、扩充产能,全市生猪存栏不降反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文共计848字
2019年农业生产情况分析
2019年我县第一季度农业生产情况发展稳定,种植业主要以大棚蔬菜为主,畜牧业存出栏与去年同期波动不大,下面就具体行业简要分析。
一.种植业
我县第一季度种植业主要是大棚蔬菜。
1.我县蔬菜大棚占地237亩,474个大棚,蔬菜产量550吨,产量比去年增加19%。
其原因是蔬菜价格稳定,菜农收益增加,促进产量提高。
2.食用菌产量509.7吨,比去年增幅较大,同比增长13.7%,其原因主要是我县扶贫产业带动新建华超食用菌公司,占地54亩,年生产菌棒3万棒,预计年产量1400吨左右,第一季度实际产量365吨,,带动637户贫困户。
3.我县春播即将开始,目前土地商情较差,预计玉米播种面积比去年略有下降,由于谷子和其他杂粮销售价格高,预计其播种面积有所增加。
二、畜牧业
1.由于非洲猪瘟持续影响,导致养猪业低迷,猪存栏比去年同期下降,随之猪出栏、猪肉产量下降。
但是,随着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推进,消费者对非洲猪瘟的科学理解,目前生猪价格有回升的趋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