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第7章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子测量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测量方法。
1.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步骤引入电子测量技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定义和作用。
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测量技术。
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
介绍常用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让学生了解不同测量方法的应用场景。
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并加深对电子测量技术的理解。
第二章:电压测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压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
2.2 教学内容电压测量的基本原理电压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电压测量仪器的类型及特点电压测量仪器的选用原则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步骤讲解电压测量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电压测量的过程。
介绍不同类型的电压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让学生了解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的重要性。
讲解不同类型电压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让学生了解不同仪器的适用场景。
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并加深对电压测量的理解。
第三章:电流测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流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流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
3.2 教学内容电流测量的基本原理电流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电流测量仪器的类型及特点电流测量仪器的选用原则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步骤讲解电流测量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电流测量的过程。
介绍不同类型的电流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让学生了解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的重要性。
讲解不同类型电流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让学生了解不同仪器的适用场景。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ppt课件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ppt 课件
高频电子技术 电视、调频广播 雷达、导航、气象
• 2.1.3
信号发生器的一般组成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ppt 课件
• 信号发生器的一般组成框图如图2.2所示,主要由振荡器、变换器、 输出电路、电源、指示器五部分组成。
振荡器
变换器
输出电路
输出
电源
指示器
• 图2.2 信号发生器的一般组成框图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ppt 课件
• (3)频率稳定度 • 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稳定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仪器输出频率准确度的变 化,它表示了信号源维持工作于某一恒定频率的能力。信号发生器的 频率稳定度是由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来保证的。频率稳定度可分为短 期频率稳定度和长期频率稳定度。
• 2.输出特性 • (1)输出形式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ppt 课件
被 测 设 备
输出 响应
测 试 仪
图2.1 信号发生器的用途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ppt 课件
• 一般来说,信号发生器的用途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 1.用作激励源 • 2.用作信号仿真 • 3.用作校准源
• 2.1.2
• •
信号发生器的分类
信号发生器一般可分为通用信号发生器和专用信号发生器两大类。专用信号发 生器是为某种特殊用途而设计生产的仪器,能提供特殊的测量信号,如电视信 号发生器、调频信号发生器等。 通用信号发生器根据其工作频率的不同,可分为超低频、低频、视频、高频、 甚高频、超高频几大类。信号发生器的工作频率范围见表2.1。
电子测量技术与 仪器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ppt 课件
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子信息 类)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
电
电子测量技术习题

第一章作业
1 什么是电子测量,以下三种情况是否属于电子测量? (1)用红外测温仪测温度 (2)利用压力传感器将压力转换成电压,再通过电压表 测量电压值以实现对压力的测量。 (3)通过频谱分析仪测量方波的频谱密度。 2 简述电子测量的内容、特点及分类。
第二章作业
1、某电压表的刻度为0~10V,在5V处的校准值为4.95V,求其绝对 误差、修正值、实际相对误差及示值相对误差。若认为此处的绝 对误差最大,问该电压表应定为几级? 2、若测量10V左右的电压,手头上有两块电压表,其中一块量程为 150V,0.5级,另一块为15V,2.5级。选用哪一块测量更准确? 3、题3图中电流表A1示值I1=20mA,相对误差γ1=±2%;电流表A示 3 3 A 20mA ±2 A 值I=30mA,相对误差γ=±2%,用I2=I-I1的方法求I2,问最大可 能的相对误差γ2m是多少? 4、用0.2级100mA的电流表与2.5级100mA的电流表串联起来测量电 流。前者示值为80mA,后者示值为77.8mA。 (1)若把前者作为标准表校验后者,则被校表的绝对误差是多少? 应当引入的修正值是多少?测得值的实际相对误差是多少? (2)如果认为上述结果为最大误差,则被校表的准确度等级应定为 多少?
第六章作业(续)
题7图
8、多线显示和多踪显示有何异同? 9、简述数字存储示波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第六章作业(续)
10、XJ4360型示波器荧光屏显示的脉冲波形如题10图所 示。问: (1)当扫描速度为2µs/cm时,求信号频率? (2)若信号频率为5kHz,求x轴每cm代表的时间。 (3)若信号频率为1kHz,扫描速度为0.5ms/cm,在水平 方向x=10cm长度内能显示几个完整周期 11、某示波器的频率宽带fB=100MHz,用它测量一方波 信号,屏幕显示波形的上升时间trx为10ns,试求被测方 波信号的实际上升时间trs是多少? 12、用双踪示波器测量两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题12 图),试写出测量步骤。
电子测量技术课后习题答案林占江版-17页文档资料

4.14 P144
4.15 0.05%, 20%
4.16 0.056% 4.17 100kHz, 40μs, 10
4.18 9.4ns 4.19 用外触发方式 4.20 滞后电源电压 45°
超前 45°
第5章 时域测量
5.1,5.2 参阅本间相关内容 5.3 李沙育图形,是圆形。 5.4 李沙育图形(1)椭圆形(2)“8”字形 5.5 被测信号频率与扫描信号频率不成整数倍,图形向左“跑动”。 5.6 被测信号频率与扫描信号频率不成整数倍,波形紊乱。 5.7 前沿有上冲,前沿弯曲。 5.8 最小周期T=0.2μs×10×10=20μs, 频率50k 5.9 最高工作频率是20MHz 5.10 最低工作频率是0.4Hz
2.14 正态分布,1215.01±6.11,
2.15 86.4, 3.18, 0.00312, 5.84E4
2.16 3.3, 38 2.17 mγA+n γB, ±9.5% 2.18 ±4% 2.19 160±0.16%, 9.4±1.0%, 2.20 ±5%, ±5% 2.21 2级
第3章模拟测量方法
第6章 频域测量
7.1 P236 7.2 P237 7.3 P238 7.4 P241 7.5 P243 7.6 P246 7.7 P249 7.8 P265
第7章 逻辑分析仪
8.1 P270 8.2 P272 8.3 P272 8.4 P274 8.5 P275 8.6 P276 8.7 P277
第2章 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2.1 绝对误差:0.05V 修正值:-0.05V 实际相对误差:1.01% 示值相对误差:1.00% 电压表应定为0.5级
2.2 15V,2.5级 2.3 ±10% 2.4 绝对误差:-0.2mA;修正值:0.2mA
仪器分析-第7章 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原子的能级与跃迁和元素的特征谱线 1. 基态第一激发态, 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能量。 产生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 吸收光谱 2.第一激发态基态 发射出同样频率的辐射。 产生共振发射线(也简称共振线) 发射光谱 3.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 特征谱线 最易发生,吸收最强,最灵敏线,分析线。 利用待测原子蒸气对同种元素的特征谱线(共振 线)的吸收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原子吸收光谱位于光 谱的紫外区和可见区。
(二)原子吸收光谱轮廓与变宽
☺ 1、吸收定律 强度为I0 的单色平行光通过厚度为l的原子蒸气,其 中一部分光被吸收,透过光的强度I服从吸收定律:
I0 原子蒸汽 l I
I I 0 e
( k l )
K是基态原子对频率为的
光的吸收系数。它与入射 光的频率、基态原子密度 及原子化温度等有关。
第一节
一、原子吸收的历史发展
概述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待测基态原子蒸 气对特征谱线的吸收而建立的一种分析方法。 发展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1、原子吸收现象的发现 –1802年Wollaston发现太阳光谱的暗线;
太阳光
暗 线
–1859年Kirchhoff和Bunson解释了暗线产生的原因: 是由于大气层中的钠原子对太阳光选择性吸收的结果。
若采用一个连续光源(氘 或钨灯),即使是用高质 量的单色器入射可得到光 谱带为(0.2nm)的高纯光。 原子吸收线半宽度(10-3 nm, 即便是全部吸收)。由待测 原子吸收线引起的吸收值, 仅相当于总入射光强度的 0.5% [(0.001/0.2)×100%=0.5%], 原子吸收只占其中很少部 分,使测定灵敏度极差。
原子吸收光谱仪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虽 然种类很多,但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锐线光源 原子化器 主要组成部分
电子测量与仪器教学课件第7章 频率特性测量及仪器

频域分析则是研究信号中各频率分量的幅值A与频率f的关系,包括线性系统频率特性的测 量和信号的频谱分析。频率特性测量和频谱分析都是以频率为自变量,以频率分量的信号 值为因变量进行分析的,通常由频率特性测试仪(扫频仪)来完成。其中,频率特性测试仪利 用扫频测量法,可直接在显示屏上显示被测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频谱分析仪则是对信号 本身进行分析和对线性系统非线性失真系数进行测量,从而可以确定信号所含的频率成分, 了解信号的频谱占用情况,以及线性系统的非线性失真特性。
(3)增益测试。将Y衰减置于10挡上(相当于衰减20 dB),调节 粗、细输出衰减使因被测电路接入而变化的曲线高度仍恢复为H, 记下输出衰减总分贝数A2,则该中频放大器的电压增益k为
(4)测量带宽。利用扫频仪上的频标,在幅度左右两边分别对应 与波峰的0.707倍时的上下频率差就是被测网络的幅频特性曲线的 频带宽度。
扫频测量法就是将等幅扫频信号加至被测电路输入端,然后用显示器 来显示信号通过被测电路后振幅的变化。由于扫频信号的频率是连续 变化的,因此在屏幕上可直接显示出被测电路的幅频特性。
7.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频仪
扫频仪是频率特性测试仪的简称,是一种能在荧光屏上直接观测 到各种网络频率特性等曲线的频域测量仪器,由此可以测算出被 测电路的频带宽度、品质因数、电压增益、输出阻抗及传输线特 性阻抗等参数。扫频仪与示波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能够自身提 供测试时所需要的信号源,并将测试结果以曲线形式显示在荧光 屏上。
电子测量复习提纲

《电子测量技术》复习提纲试卷类型:一、填空题:30%;二、单项选择题:10%;三、判断题:10%;四、问答题:25%;五、计算题:25%。
复习要求:第一章:1、掌握电子测量的特点和一般方法(偏差、零位、微差)。
特点:(1)测量频率范围宽(2)测量量程宽(3)测量准确度高低相差悬殊(4)测量速度快(5)可以进行遥测(6)易于实现测试智能化和测试自动化(7)影响因素众多,误差处理复杂一般方法:直接、间接、组合.时域、频域、数据域、随机。
2、掌握测量仪表的主要性能指标和计量的基本概念.性能指标:(1)精度: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2)稳定性:稳定度、影响量(3)输入阻抗(4)灵敏度(5)线性度(6)动态特性计量的基本概念:计量是利用技术和法制手段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单位制:任何测量都要有一个统一的体现计量单位的量作为标准,这样的量称为计量标准。
计量基准:1、主基准2、副基准3、工作基准例题:1。
7 设某待测量的真值为土10.00,用不同的方法和仪器得到下列三组测量数据。
试用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说明三组测量结果的特点:①10.10,l0。
07,10.l2,l0。
06,l0。
07,l0.12,10.11,10。
08,l0。
09,10。
11;②9。
59,9.7l,1 0。
68,l0.42,10。
33,9.60,9.80,l0.21,9.98,l0.38; ③10.05,l0.04,9。
98,9。
99,l0.00,10.02,10.0l,999,9。
97,9。
99。
答:①精密欠正确;②准确度低;③准确度高。
1.15 解释名词:①计量基准;②主基准;③副基准;④工作基准. 答:①用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艺水平,以最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建立起来的专门用以规定、保持和复现物理量计量单位的特殊量具或仪器装置等。
②主基准也称作原始基准,是用来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准确度的计量器具,经国家鉴定批准,作为统一全国计量单位量值的最高依据。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后习题解答

参考答案第一章习题解答1.1 解:测量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
测量是通过实验方法对客观事物取得定量数据的过程。
其实测量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或多或少都对它有一定的了解。
关于测量的科学定义,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狭义而言,测量是为了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
在测量过程中,人们借助专门的设备,把被测对象直接或间接地与同类已知单位进行比较,取得用数值和单位共同表示的测量结果。
广义而言,测量不仅对被测的物理量进行定量的测量,而且包括对更广泛的被测对象进行定性、定位的测量。
例如,故障诊断、无损探伤、遥感遥测、矿藏勘探、地震源测定、卫星定位等。
电子测量是泛指以电子技术为基本手段的一种测量技术。
它是测量学和电子学互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在科学研究、生产和控制中,人们为了对被测对象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定性分析、定量掌握所采取的一系列电子技术措施;是分析事物,做出有关判断和决策的依据。
在电子测量过程中,以电子技术理论为依据,以电子测量仪器为手段,对各种电量、电信号、电路特性和元器件参数进行测量,还可以通过传感器对各种非电量进行测量。
严格地讲,电子测量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对电子学中有关物理量所进行的测量。
1.2 解:电子测量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狭义上来看,对电子学中电的量值的测量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电子测量,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电能量的测量,如测量电流、电压、功率等。
(2)电子元件和电路参数的测量,如测量电阻、电容、电感、品质因数及电子器件的其他参数等。
(3)电信号的特性和质量的测量,如测量信号的波形、频谱、调制度、失真度、信噪比等。
(4)基本电子电路特性的测量,如测量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和衰减特性等。
(5)特性曲线的测量,如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与相频特性曲线等。
1.3 解:精密度(δ)说明仪表指示值的分散性,表示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时,得到的测量结果的分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所显示的频
率特性曲线为被
测系统的动态频
率特性,它将随
扫频速度的变化
而变化。
其中:K= /
= d f / d t — 扫频速度
系统频率特性的多频测量
点频测量 ——
素数正弦波多频信号
可 得到被测系 统的静态频率特性, 但测量过程繁琐;
扫频测量 ——
可得到被测系统 的幅频特性曲线,但 不唯一;
动态分辨力 B d —— 动态幅 频特性曲线的3dB带宽;
B d 与扫频速度有关,扫速越 快, B d 越宽,分辨力越 差。 且有:B d > B q 。
扫频宽度和分析时间 —— 频谱仪在完成一次测量分析过程中所能 显示的频率范围和所需的时间,即一次扫描正程的时间。两者 之比就是扫频速度。
信号的失真度测量——失真度测量仪
失真度的定义: 当失真度较小时 的定义:
K0
M
v
2 m
M 2
v1
K
100%
M
vm2
m 2 100% M
v
2 m
m 1
总谐波和噪声失真测量仪的原理框图
作业:
在频率响应的测量中, 素数多频测量法和白噪声 测量法的利弊各是什么?
作业: P196 7 - 1 ,7 -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每路存储深度: 32Kbits
•输入阻抗:
1MΩ
•输入信号范围: 0~5V
•触发电压:
TTL/CMOS
•硬件滤波:
2级
•触发位置设置: 支持(可以随意设置触发位置,以观察触发前数据)
•逻辑笔功能:
支持
LA1024逻辑分析仪—— 主画面
测试目标电路板
LA1024逻辑分析仪—— 定义窗口
名称只能使用0~9,A~Z,a~z,空格,_(下划线)来命名
数
据
TTL
采
ECL
CMOS
集
同步采样:用被测系统的时钟进行采样,用于对数据进行状态分析
作业2:
一、设计一个频率合成器,要求其输出频率值为 16.97MHz,基准频率源为一个1MHz的石英晶体 振荡器(要求倍频、分频的N不得大于100)。
二、试求下图所示频率合成器的输出频率值
及其准确度。
f2 =5MHz 8
观察窗口宽度: 逻辑分析仪存储深度
逻辑分析仪 —— 灵活多样的触发方式
边沿触发:当选择的输入信号发生边沿跳变(上升沿/下降沿/ 双沿)时,产生触发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常用于对单个信号的 变化进行触发,如测量读写信号等。
状态触发:当选择输入信号或总线处于特定组合状态时,产生触 发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如:8个通道的组合触发条件设为: “011010X1” 则:该8个通道中出现数据:01101001 或01101011 时均触发。常用于对某个特定的数据进行触发, 如测量总线上的输出数据等。
频域测量的基本方法: 正弦频率测量技术与频谱(窄带滤波)测 量技术。
系统频率特性的点频测量
不断改变输入正弦波信号的频率,并分别测量各个频率激 励下的输出幅值,从而得到被测电路的(点频)幅频特性。
可直接测量,也可采用比较测量法测量。
系统频率特性的扫频测量
特点:
1、可以快速完 成频率特性的测 量,并可将被测 系统的幅频特性 曲线直接显示出 来;
第七章 数据域测量
数据域分析 数据域测量仪器 逻辑分析仪与逻辑分析卡 “逻辑分析仪的应用” 实验要求
数据域分析 —— 基本概念
时域测试 —— 测量、分析电压信号的 波形特征和相关参量。
频域测试 —— 测量、分析电路和信 号的频率特性和频谱。
数据域测试 —— 测量、分析时间和 幅值均离散的数据流 的时序与内容。
7)数据域测量的显示方式也有许多种,如显示数据状态 信息的“状态表显示”、显示数据中时间或时序信息的 “定时图显示”、显示数据中程序流程信息的“反汇编 显示”、显示(以数值形式表示的)数据发生顺序的 “数据序列图形显示”、还有用于显示程序执行顺序和 时间的“映射图显示”与“直方图显示”等。
8)数据域测量的误差和干扰主要是:错码、串码和毛刺 干扰等。
逻辑分析仪 —— 数据获取方式 2:异步采样
特点: 1)用于对数据流
进行时序分析和 时间测量。 2)用逻辑分析仪 内部的时钟进行 采样; 3)可反映数据信 号的时间信息, 如果时钟选择恰 当,所显示的图 形基本上能反映 信号的电平随时 间的变化关系;
逻辑分析仪的时间数据的获取
使用内部时钟 (逻辑分析仪本身)
非线性失真系数: D = V1 / V0 100%
频谱 —— 信号的频域描述
模拟式频谱仪的原理框图
可显示出各频率成分的谱线
扫频外差式频谱仪的原理框图
实际上显示的是窄带滤波器的 动态幅频特性曲线
频谱仪的工作特性
频率分辨力 —— 能够分辨的 最小谱线间隔。直接影响 频谱及其细节的读出
静态分辨力 B q —— 静态幅 频特性曲线的3dB带宽;
升 / 下降时间、非线性失真等; 电路或系统的传输特性、延迟时间、阶跃 / 冲击函数响应、上
升 / 下降速率等。
频域测量所关心的量值:—— 频域测量的任务 电路或系统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频带宽度、上 / 下限截止 频率、特征频率等。 信号的频率(成分)、频谱纯度、频谱宽度、幅度及其平坦度、 频率失真等;
状态及边沿触发组合:当选择的输入信号(总线)状态和边沿(上升 沿或下降沿)组合满足条件时,产生触发信号进行数据采样。 常用于对某个特定的数据进行触发,如测量对指定地址的读 写等。
信号宽度触发:当选择的输入信号持续宽度等于一定时间时,产 生触发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常用于对某个特定的异常操作进 行触发,如测量对PWM输出的宽度异常和毛刺分析等。
将每个通道采集到的值组合成数据,按采样顺序显示。
反汇编显示
将数据流按照被测CPU指令系统反汇编后显示。
地址(HEX) 数据(HEX) 操作码
操作数
2000 2003 2005 2006 . . .
214220
LD
0604
LD
97
SUB
23
INC
.
.
.
.
.
.
HL,2042 B,04 A HL . . .
LA1024逻辑分析仪—— 触发设置
LA1024逻辑分析仪—— 触发设置
LA1024逻辑分析仪—— 触发设置
LA1024逻辑分析仪—— 触发设置
LA1024逻辑分析仪—— 触发设置
LA1024逻辑分析仪—— 采样时钟设置
LA1024逻辑分析仪—— 时序图画面
LA1024逻辑分析仪—— 多功能测量
状态延时触发:当选择的输入信号处于一定的状态时,延时一段
时间后,产生的触发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常用于对某个
特定错误引起的异常进行捕获,如测量数据传输错误而
引起的一系列错误等。
延迟数
跟踪开始
触发字
延迟数
跟踪结束
触发字
数 据 流
数 据 流
数据窗口 (a) 触发开始跟踪加延迟
数据窗口 (b) 触发终止跟踪加延迟
台式逻辑分析仪
便携式逻辑分析仪
卡式逻辑分析仪
外 接 式 逻 辑 分 析 仪
数据域测量仪器 ——逻辑分析仪
逻辑分析仪的组成结构主要包括数据捕获和数据显 示两大部分。
外时钟 内时钟
信号
时钟 选择
信号 输入
采样
数据 存储
门限电平设定
触发 产生
数据捕获
显示
控制
CRT
数据显示
逻辑分析仪 —— 数据获取方式 1:同步采样
数据域测试 —— 特点
1)数据通常是按时间顺序传递的,所以,测量各信 号间时序和逻辑关系是数据域测量的主要任务之一。
2)数据信号通常是由多位(路)组成、多位(路)同 时传输的,所以,数据域测量将要多位(路)同时测 量。
3)数据信号的形式一般都是二进制数字信号,但信息 的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如串行数据、并行数据、总 线数据等等,所以数据域测试要根据数据格式和构成 来捕捉信号中有意义的数据片段。
和一个伪随机窄脉冲发生电路;然后对LA-1024逻辑分析 仪进行各种定义和触发条件设定,最后,进行时序测试和特 殊脉冲波形显示。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讨论。
第八章 信号的频域分析与测量
关于频域测量 系统的频率特性测量 信号的频谱测量 信号的失真度测量
关于频域测量
时域测量所关心的量值:—— 时域测量的任务 信号的波形、幅度、频率及其稳定度、初相位、脉冲宽度、上
逻辑分析仪的应用实例
目的: 通过对数字电路进行实际测试,了解数据域测量的特
点和作用,了解逻辑分析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初步掌握数 据域测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内容: 1、使用逻辑分析仪测试数字电路的时序与速率。 2、使用逻辑分析仪测量总线数据 3、研究脉冲系列中特殊脉冲宽度的扑捉和测量。
要求: 首先,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一个多位系列脉冲发生器
多频测量 ——
既可得到被测 系统的静态频率特性, 又可容易测得被测系 统的频率特性曲线。
利用白噪声的测量技术
系统频率特性的测量方法: 利用白噪声在 0 ~ ∞ Hz 范围内频率分量丰富且功率谱密度
平直的特点,可以实现频率特性的多频测量。 多路通信中交调失真和寄生背景噪声的测量方法:
将白噪声信号加到所有通信信道上,而只将一个信道置于空闲 状态,在接收端,测量这个空闲信道的背景噪声。 系统中非线性失真的噪声测量方法:
逻辑分析仪 —— 灵活多样的触发方式
重复次数触发:当选择的输入(触发)信号等于输入的一定次数 值时,产生触发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常用于对某个特定 的操作进行触发,如测量循环程序输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