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第一课《欢庆十一》

合集下载

欢欢喜喜庆国庆第一课时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PPT课件

欢欢喜喜庆国庆第一课时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PPT课件
明明赶紧冒着大雨跑到旗杆下,把国旗降下来。站在不远处的小立看到明明冒雨保护国旗,连忙跑过去和明明共用一把伞,把国旗收好。
情景思考
情景二:星期一的早上小亮上学迟到了,同学们都立定站好注视着国旗的升起。这时小亮急急忙忙跑来了,他应该怎么办?
应该原地立正,少先队员要向国旗行队礼。
情景思考
情景三:活动结束了,手中的小国旗怎么办呢?
第3课 欢欢喜喜庆国庆
新中国的生日
歌曲导入
《今天是你的生日》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这是儿女们心中期望的歌。
新中国的生日
思考: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大家可以自由交流。
新中国的生日
10月1日
72
新中国的生日
每年的十月一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十月一日就是我国的国庆节。
新中国的生日
交流:十月一日这一天,人们是怎样庆祝国庆节的?同学之间说说自己看到过的欢度国庆的场面。
新中国的生日
新中国的生日
思考:这是什么?用自己 的话来介绍一下?
思考:国旗为什么是红色? 大的五角星和四颗小 的五角星分别代表什 么?
新中国的生日
思考:除学校外,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
新中国的生日
新中国的生日
思考:仔细观察国徽,说 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新中国的生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品德与生活《庆祝国庆节》教学设计

品德与生活《庆祝国庆节》教学设计

品德与生活《庆祝国庆节》教学设计品德与生活《庆祝国庆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本课内容结构分析主要设计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的来历”、“观看祖国各地欢度国庆的录像”、“说一说你们那里是怎样庆祝国庆节的”、“通过图书、报纸、网络等途径搜集反映可爱祖国的资料”等4个活动。

学生在活动中,可以了解国庆节的来历,观看到祖国各地庆祝国庆节的情景,交流当地庆祝国庆节活动的信息,以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生日的祝福,从而增进学生对祖国的了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学生在一年级接受热爱祖国的教育时,已经知道了自己是中国人,知道了我国的国名、国旗、国徽、国歌、首都等,到了二年级,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月1日,全国人民普天同庆,以各种形式举行庆祝活动,振奋民族精神,表达爱国之情,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欢呼歌唱。

为了让学生记住这光辉的日子,激发他们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特设置“庆祝国庆节”这一活动,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教学建议1.活动前,教师可搜集一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有关资料。

通过观看庆祝国庆50周年纪念活动录像,激发学生的情感,导人本课活动。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的来历”活动主要以教师介绍为主。

活动时,教师可以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录音,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介绍当年开国大典盛况,”也可以播放录像,将当年开国大典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精彩片断展示出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很容易记住祖国的荣誉时刻。

2.“活动:观看祖国各地欢度国庆的录像”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了解祖国各地庆祝国庆节活动,真切地感受到全国人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活动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16页图:天安门前我国各族群众代表欢度国庆的画面。

他们身穿鲜艳的民族服装,手持鲜花,欢呼跳跃。

通过观察,使学生感受到欢庆、热烈的节日气氛,认识到国庆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盛大节日。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欢度国庆教案 未来版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欢度国庆教案 未来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 培养学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文化传统。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爱国情感。

2.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文化传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纸和笔,用于绘制国庆节的相关图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国庆节,国庆节的意义是什么。

2. 新课导入:教师向学生讲解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3. 案例分享:教师可以分享一些国庆节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爱国情感。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祖国的认识和感受,以及如何尊重和热爱祖国的文化传统。

5. 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国庆节的相关实践活动,如绘制国庆节图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爱国情感。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国庆节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者历史遗迹,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国庆节相关的社区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国庆节的热闹氛围,增强爱国情感。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以及是否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八、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来进行评价,看看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体会到爱国情感,是否能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文化传统。

九、教学反馈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十、教学修改根据教学反馈,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修改,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新部编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二年级第1课时 欢欢喜喜庆国庆

新部编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二年级第1课时 欢欢喜喜庆国庆
3
除了方志敏同志,在新中国的成立过程中还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
人物,你还知道哪些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英雄?
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4
江 姐 的 故 事
江姐本名江竹筠,中国共产党烈士。江姐生于四川一个农民家庭,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婚后负责中共重 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彭咏梧战死, 江竹筠接任其工作。1948年6月14日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重庆军 统渣滓洞监狱,受尽酷刑仍坚不吐实,1949年11月14日被杀害并 毁尸灭迹。江姐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狼牙山上的五位七连八路军
战士,为掩护部队和民众撤退, 与敌人周旋在狼牙山三面绝壁的 棋盘陀(悬崖)上,在弹尽粮绝, 敌人被消灭100多人的情况下, 宁死不屈舍身跳崖的壮烈故事。
7
课堂小结
为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许多革命先辈不断
探索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付出了不懈努力和巨大
牺牲。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
欢欢喜喜庆国庆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2
革命英烈故事会
《可爱的中国》节选: 啊!我虽然不能实际的为中国奋斗,为中国民族奋斗,但我的心总 是日夜祷祝着中国民族在帝国主义羁绊之下解放出来之早日成功!假如我 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 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 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在微风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上下点 头,那就可视为我对于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们在致以热诚的敬 礼;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摇摆,那就可视为我在提劲儿唱着革命之歌,鼓励 战士们前进啦! 亲爱的朋友们,不要悲观,不要畏馁,要奋斗!要持久的艰苦的奋 斗!把各人所有的智慧才能,都提供于民族的拯救吧!无论如何,我们决 不能让伟大的可爱的中国,灭亡于帝国主义的肮脏的手里!

1欢庆“十一”

1欢庆“十一”

教学设计方案学校闵行区曹行小学学科品德与社会班级二()班人数课题欢庆“十一”教时 2 执教日期一、教学目标:1.知道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祖国的全称。

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在国庆这一天,各民族人民都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故作的祝福。

2.能够与同伴交流自己以往在国庆节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3.激发探究国庆节来历的兴趣。

二、制定依据:1.内容分析教材呈现了欢庆祖国生日的各种方式,国庆节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天安门广场上花团锦簇,说明人们在这一天都会用鲜花来打扮祖国妈妈。

右上页是某集邮爱好者正在和他的学生兴致盎然地翻阅着纪念邮册。

右下图是首位边疆的士兵们在特定的场所——军舰上表达对祖国的祝福。

中间的图反映的是美国芝加哥华人、华侨在唐人街机会,庆祝新中国50华诞。

底部的一幅长图展现了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学生分析:许多学生知道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祖国的全称。

从情感上,他们喜欢过国庆节。

但是对于世界各地的华人如何欢庆“十一”,在知识上是有盲区的。

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请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讲讲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变化,通过亲友了解全国各地人们是如何庆祝“十一”的。

另外,解读图意可以采取三结合方法进行:先指导学生自己观察,再小组内相互讨论交流,最后教师点拨引导。

在上述基础上,课展开集体讨论与交流,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猜一猜,听一听,了解祖国的生日和全称。

1、猜一猜:板书:56。

小朋友,老师写的这个数字和即将到来的一个重要节日有关系,猜一猜是什么节日?2、听一听:小朋友,别着急,听了学生思考发言,说说自己猜到的节日。

学生欣赏歌曲,听完后想一通过猜一猜的游戏,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这首歌你就会明白了。

播放歌曲《十月是你的生日》。

3、10月1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我们把这一天叫作“国庆节”,今年的10月1日是祖国妈妈56岁生日。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一课《我们的国庆节》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一课《我们的国庆节》教案

第一课我们的国庆节教学目标:1、感受人们欢度国庆的喜悦之情。

2、用自己的方式(唱跳写画)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热爱。

3、知道我国的国名及国庆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的国名及国庆日。

教学难点: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课前准备:1、师生共同搜集人们欢度国庆的图文资料,如阅兵式、文艺演出等。

2、开国大典的录像资料。

3、有关中国人民庆祝国庆的录相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本课内容:通过各种图片、录像资料,感受人们欢度国庆的喜悦之情。

知道我国的国名和国庆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教学过程:1、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给小朋友过生日,是因为他们非常爱小朋友。

祖国妈妈的儿女们也非常爱自己的祖国妈妈,所以,每到国庆节这一天也会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他们是怎样为祖国妈妈过生日的?2、以小组形式展示课前调查的图片、照片等资料,分别介绍不同地方的人们是如何庆祝国庆的。

3、观看十一庆典的录像。

讨论:为什么大家会热烈庆祝这个日子?(简单举例建国五十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使学生们深深感受到中国人民的伟大,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4、小结: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妈妈,大家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以此表达自己对祖国妈妈的热爱。

我们小朋友用什么方式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今天,我们都回家好好想一想,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第二课时本课内容:以自己的方式(做唱跳写画)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的祖国妈妈非常伟大,我们由衷的,全国各族儿女用各种方式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我们可以用什么形式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二、我们为祖国妈妈祝贺生日1、想一想:国庆节时人们都用什么方式来为祖国妈妈庆祝生日?2、说一说:你想用什么方式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3、根据学生的特长,以小组为单位用各种形式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

例如:做手工,画画,唱歌跳舞,诗朗诵,写书法作品等。

4、分组来展示各组。

三、小结:在祖国妈妈生日这一天我们要表达对妈妈的爱,更重要的是要在平时努力学习,做个对祖国有用的好孩子,这是对祖国妈妈最好的报答。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欢度国庆教案 未来版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欢度国庆教案 未来版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欢度国庆教案未来版第一章:认识国庆节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

教学重点:1. 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

2. 国旗的设计和尊敬国旗的习惯。

教学难点:1. 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

2. 尊敬国旗的情感培养。

教学准备:1. 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的相关资料。

2. 国旗的设计和尊敬国旗的习惯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国庆节的相关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介绍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重要性。

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看国庆节的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国庆节的含义。

4. 教学总结:强调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二章:尊敬国旗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旗的设计和含义。

2. 培养学生尊敬国旗的情感和习惯。

教学重点:1. 国旗的设计和含义。

2. 尊敬国旗的习惯培养。

教学难点:1. 国旗的设计和含义。

2. 尊敬国旗的情感培养。

教学准备:1. 国旗的设计和含义的相关资料。

2. 尊敬国旗的习惯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国旗的相关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介绍国旗的设计和含义,让学生了解国旗的重要性。

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看国旗的设计和制作过程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国旗的含义。

4. 教学总结:强调尊敬国旗的情感和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三章:欢度国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传统活动。

2. 培养学生参与国庆节活动的热情和习惯。

教学重点:1. 国庆节的传统活动。

2. 参与国庆节活动的热情和习惯。

教学难点:1. 国庆节的传统活动。

2. 参与国庆节活动的热情和习惯。

教学准备:1. 国庆节的传统活动的相关资料。

2. 参与国庆节活动的热情和习惯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国庆节的传统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介绍国庆节的传统活动,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热闹氛围。

《欢欢喜喜庆国庆》

《欢欢喜喜庆国庆》
举例: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示国庆节的历史背景,降低理解难度。
(2)国旗、国徽的认识与尊重:国旗、国徽的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象征意义,教师需要运用具体实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尊重和爱护国旗、国徽。
举例:通过比较国旗、国徽的图案,让学生发现其独特之处,加深认识。
(3)集体活动中的协作能力:在国庆节庆祝活动中,学生需要学会团结协作,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这一能力较为困难。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制作的国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国庆节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国庆节的意义,分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达爱国情感,并解决问题。
《欢欢喜喜庆国庆》
一、教学内容
《欢欢喜喜庆国庆》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我们的节日”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认识国旗、国徽,学会向国旗敬礼;通过讲述国庆节的相关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组织学生参与国庆节庆祝活动,体验团结协作、共同庆祝的喜悦。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本,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国庆节的气氛,增强国家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国庆节的基本概念。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纪念日,它代表了国家的诞生和民族的独立。国庆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国庆节在实际中的庆祝活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五、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族人民用怎样的方式为祖国妈妈献上贺 礼、送上祝福呢?
看看图,想一想:画面上有些什么?人们 正在干什么?他们的神态怎么样?
5
h
鲜艳的花朵来打扮祖国妈妈
500万盆鲜花装扮北京城,天安门广场成了花的海洋。
6
h
用歌声和舞蹈来欢庆
7
h
天安门前威武的阅兵式
1999年10月1日,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一刻——中国人民解放军大阅兵。
11
h
交流感受, 人们为什么要这么热烈地庆祝国庆节?
12
8
h
海外华人庆祝国庆
9
h
守疆战士坚守岗位庆国庆
10
h
如何庆祝国庆?
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你和爸爸妈妈、伙伴 们是怎么度过的呢?
你还看到了些什么? 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国庆之日,各族人民都用最鲜艳的花朵、最嘹
亮的歌声、最精彩的绝技,欢庆祖国妈妈的生 日。56个民族56朵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h
欢 庆 “十 一”
1
h
猜一猜是什么节日?
63
和一个重要节日有关
2
h
听一听,是什么节日?谁的节日?
3
h
十月一日 国庆节
祖国妈妈的全称是什么? 是祖国妈妈几岁的生日?
祖国妈妈,祝福您!
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是国庆节。
4

每年的10月1日,全国人民都会用各种方式 来欢庆国庆。
国庆节是全国人民的节日,我们可是一个 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56个民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