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准直平行光管

合集下载

(光学测量技术)第2章常用光学测量仪器及基本部件

(光学测量技术)第2章常用光学测量仪器及基本部件
一、 平行光管的光学原理图 图 2.1 所示为典型的平行光管光学原理图。
图 2.1 典型的平行光管光学原理图
第2章 用光学测量仪器及基本部件 二、 平行光管的基本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 图 2.2 所示为国内常用的 CPG — 550 型平行光管光路
结构示意图,并附有高斯目镜和可调式平面反射镜。
图 2.2 CPG — 550 型平行光管结构示意图
第2章 用光学测量仪器及基本部件
1. 物镜 物镜是平行光管中起折光作用的元件。它把自分划板上 的物点发出的发散光束变成平行光束射出,从而给出无限远 的“点”目标,即把有限远的物转化为无限远的目标。
第2章 用光学测量仪器及基本部件
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物镜有多种形式,例如:孔径较 小,要求不太高时,使用一般的双胶合物镜;当孔径较大时, 胶合很困难,一般用双分离的形式,即两片互相分离的镜片 构成物镜;在某些应用场合,希望能调节(改变)物镜的焦距, 就要设计可调焦距物镜;对于要求较高的物镜,同时要求复 消色差,这时使用复消色差物镜;当要求大视场时,则可使 用照相物镜作为平行光管的物镜;在某些要求特大孔径、长 焦距的情况下,透射式常难于实现,就可采用反射面作为物 镜,即所谓的反射物镜。
第2章 用光学测量仪器及基本部件
1. 自准直法的调校原理 用自准直法调校平行光管,是将平行光管的分划板配上 带有分划板照明装置的目镜构成所谓自准直目镜(见 2.2 节), 该自准直目镜和平行光管物镜就构成了自准直前置镜。将 该准直前置镜对向一个标准平面反射镜,并用分划板的分划 对反射像调焦,实现自准直,从而达到校正的目的。其原理 见图 2.4 。 调焦完毕,就认为平行光管已调校好。
自准直法有较高的精度,并且除了标准平面反射镜外, 不需要其它标准设备,而在通常的孔径下,标准平面反射镜 也是不难找到的,因此自准直法是平行光管调校中的重要方 法。

试验一平行光管调校

试验一平行光管调校

实验一 平行光管调校一. 实验目的1. 了解平行光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平行光管的调整方法。

2. 了解利用自准直法、五角棱镜法调校平行光管的原理,并熟练掌握它们的调校方法。

3. 分析自准直法、五角棱镜法的调校误差,并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二. 测量原理和方法平行光管是最基本的测试设备,用来提供无限远的目标或给出一束平行光。

其外貌如图1所示。

平行光管使用时,因测试的需要,常常要换上不同的分划板(平行光管常用分划板如图2所示),每次更换后都必需对平行光管进行调校。

包括两个方面的调校,1.纵向调校,其目的是使平行光管分化板的刻线面准确地调整到平行光管物镜的焦面位置上。

2.横向调校,其目的是调整十字分划板中心在平行光管主光轴上。

图 1 平行光管外貌1. 纵向调校。

调整分划板座的中心使其位于平行光管的主光轴上,且使分划板严格位于物镜的焦平面上。

实现该调校方法很多,这里只介绍最常见的两种方法:自准直法和五角棱镜法。

(1)自准直法将待调校的平行光管的分划板座上装上一十字分划板,并在该分划板后面配置一自准直目镜,这时由平行光管和自准直目镜一起构成自准直望远镜。

调校时,在平行光管物镜前放置一个平面度良好的平面反射镜,如图3所示。

人眼通过自准直目镜观察分划板和由平面镜反射回来的分划板的像,当人眼判断分划板和分划板的像在纵向(即平行光管的分划板图2十字分划板)(a 号鉴别率板2)(b 玻罗板)(e 号鉴别率板3)(c 星点板)(d 插头变压器 照明灯座 分划板调节螺钉 镜管底座 十字旋手 物镜组 .8.7.6.5.4.3.2.1光轴方向)一致时,则认为平行光管已调校好。

4-平行光管分划板 5-自准直目镜(2)五角棱镜法不同方向入射的光线,经五角棱镜后,其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转折90°。

五角棱镜法即是利用这一特点对平行光管进行调校的,调校原理如图4所示。

将五角棱镜放置在平行光管物镜前的工作台上,五角棱镜可在工作台上平滑地移动。

第四章 校正用的基本光学工具

第四章 校正用的基本光学工具
综合考虑分辨率、视放大率和数值孔径之间的关系。 读数显微镜必须根据测量精度的要求,规定显微镜的
放大率精度。
§ 4.6象限仪和水准仪
在产品的装校过程中,有时需要利用与水 平面有一定关系的基准来作为装配基准, 下面介绍两种确定与水平基准有关的仪器, 象限仪和水准仪。
一、光学象限仪
象限仪是用来确定某一基准面与水平面倾角的仪器,其原理如图 4-20所示。水准器1固定在回转刻度盘2上,度盘周围刻有 ±120°分划,格值为1′。回转刻度盘2的回转轴与基体3配合, 基体3上有指标。当水泡居中并指示的角度值为零时,则基体3的 基准面与水准器的轴线(即水平线)平行。当需要确定某一基面与 水平线夹角为a时,可先将象限仪的指标指示a角,再把象限仪放 在需要确定的基准面上,然后调整此面使象限仪的水泡居中,此 时,被确定的基准面的位置即达到要求。 图4-21表示基准面4与水准器夹角为a。 上述象限仪属于金属度盘式,它的读数精度不高。这种象限仪一 般用在要求不高的校正工作中。
二、水准仪
水准仪一般在大地测 量中测量高差用,而 在产品的装校中,则 用来给出一个水平基 准。
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如 图4-24所示。
图4-25为简单水准 仪的光学系统原理图。
上述系统属于最简单的内调焦式水准仪光学系统,对于要求高的精密水准仪 的光学系统,还要在系统中配备测微平板玻璃,作为补偿读出高差尾数之用。 为了读出高差尾数,在镜内配有显微系统和刻尺。并采用“符合水泡”。所 谓“符合水泡”就是通过棱镜系统把水泡反射象纵向分成两半,再将两端的 象并列。当水准器居中时,水泡两端反射象就对齐(即符合),如图4-26(a) 所示,图中(b)表示水泡反射象未符合,说明水准器未安平。由于人眼横向对 准精度高,这种结构提高了安平精度。

平行光管仪器内校指导书

平行光管仪器内校指导书

平行光管仪器内校指导书
平行光管是用于测量光的偏振方向和强度的仪器。

校准平行光管的目的是确定其准确性和精度,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以下是平行光管仪器内校的指导书的一般内容:
一、引言:
1.介绍平行光管的作用和原理,以及校准的目的和重要性。

二、设备准备:
1.列出所需的校准设备,如光源、偏振片、光探测器等。

2.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正常运行,确保校准的准确性。

三、校准步骤:
1.第一步:设置透射方向
⏹使用光源放置一个光强恒定的透射方向。

⏹调整透射方向直到光线平行且垂直于平行光管的方向。

2.第二步:测量和记录光强
⏹选取标准光源,将其透射至平行光管中。

⏹使用光探测器测量不同偏振状态下的光强,并记录测量
结果。

3.第三步:校准光路
⏹使用偏振片逐渐旋转,记录每个旋转位置下的光强变化。

⏹将记录的光强与旋转角度建立光强与偏振角的对应关系。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1.统计所有的测量数据,并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量。

2.分析结果,确保校准结果符合设备规格和要求。

五、结果和结论:
1.总结校准的结果和数据分析,得出关于平行光管性能的结论。

2.如果需要进行调整或修理,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六、安全注意事项:
1.列出在校准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如避免直接观察强光、
规避电击风险等。

七、参考文献和附录:
1.列出使用的参考文献和相关资料,并提供所需公式和图表的
附录。

在编写指导书时,应根据具体的平行光管型号、设备要求和校准流程进行修改和调整。

实验三自准直法测量透镜焦距实验

实验三自准直法测量透镜焦距实验
轮上读取
竖线为基准线,测 量时,竖线对准读 数,数值均在鼓轮 上读取。注意:整
数位是反的。
10 5 0
4.059mm (a)
5 10
70 75 80
3.737mm (b)
实验仪器
(1) 测量时,鼓轮应沿同一方向旋转,不得中途反向,以避免空
(2) 被测量物的线度方向必须与基准线方向平行,否则会引入系
组线对,各线对间距名义值分别是:1mm, 2mm,4mm,10mm,20mm。
实验仪器
(二)
带测微装置的目镜,由目镜、 可动分划板、读数鼓轮与连接装置等组成。目 镜把叉丝和被观测的像同时放大,其放大倍数不影响测量数据大小,但可以提高 测量准确程度。旋转鼓轮,刻有十字叉丝的可动分划板就可以左右移动。它的位 置可以在外面直接读出。测量时,应先调节目镜,看清楚叉丝,然后转动鼓轮, 使基准线与被测物的像的一端重合,便可得到一个读数。再转动鼓轮,使基准线 与被测物像的另一端重合,又可得到一个读数。两读数之差,即被测物的尺寸。 实验中用两种测微目镜,如图示。
实验三 利用平行光管测量透镜焦距
实验目的和教学要求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与步骤 思考题
实验目的和教学要求
了解平行光管的结构,掌握平行光管的 学习使用平行光管测定薄透镜的焦距。
实验仪器
2
4
5
6
13
7 8
1.物镜组 2.十字旋手 3.底座 4.镜管
5.分划板调节螺钉 6.照明灯座 7.变压器 8.插头
2)将玻罗板放入平行光管中,罩上直筒形光源。 3)转动测微目镜的调节螺丝,直到从测微目镜里面能看到清晰
的叉丝或标尺为止。 4)前后移动凸透镜,使被测凸透镜在平行光管中的玻罗板成像

平行光管法测量透镜焦距研究性报告

平行光管法测量透镜焦距研究性报告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平行光管法测量透镜焦距研究性报告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目录】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74486357" 【目录】 PAGEREF _Toc374486357 \h 1HYPERLINK \l "_Toc374486358" 【摘要】 PAGEREF_Toc374486358 \h 2HYPERLINK \l "_Toc374486359" 【关键词】 PAGEREF_Toc374486359 \h 2HYPERLINK \l "_Toc374486360" 【Summary】 PAGEREF_Toc374486360 \h 2HYPERLINK \l "_Toc374486361" 【Key words】 PAGEREF_Toc374486361 \h 2HYPERLINK \l "_Toc374486362" 一、【实验目的】 PAGEREF _Toc374486362 \h 3HYPERLINK \l "_Toc374486363" 二、【实验原理】 PAGEREF _Toc374486363 \h 3HYPERLINK \l "_Toc374486364"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PAGEREF _Toc374486364 \h 4HYPERLINK \l "_Toc374486365" 2.测量凹透镜的焦距 PAGEREF _Toc374486365 \h 4HYPERLINK \l "_Toc374486366" 三、【实验仪器】 PAGEREF _Toc374486366 \h 5HYPERLINK \l "_Toc374486367" 四、【实验步骤】 PAGEREF _Toc374486367 \h 5HYPERLINK \l "_Toc374486368" 1.等高共轴调节 PAGEREF_Toc374486368 \h 5HYPERLINK \l "_Toc374486369" 2.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PAGEREF _Toc374486369 \h 6HYPERLINK \l "_Toc374486370" 3.测量凹透镜的焦距 PAGEREF _Toc374486370 \h 6HYPERLINK \l "_Toc374486371"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PAGEREF _Toc374486371 \h 6HYPERLINK \l "_Toc374486372" 1.测量L1凸透镜的焦距 PAGEREF _Toc374486372 \h 6HYPERLINK \l "_Toc374486373" 2.测量L2凸透镜的焦距 PAGEREF _Toc374486373 \h 8HYPERLINK \l "_Toc374486374" 3.测量凹透镜的焦距 PAGEREF _Toc374486374 \h 9HYPERLINK \l "_Toc374486375" 六、【原始数据图片】 PAGEREF _Toc374486375 \h 11HYPERLINK \l "_Toc374486376" 七、【误差分析】 PAGEREF _Toc374486376 \h 11HYPERLINK \l "_Toc374486377" 八、【实验经验】 PAGEREF _Toc374486377 \h 12HYPERLINK \l "_Toc374486378" 1.调节等高共轴: PAGEREF_Toc374486378 \h 12HYPERLINK \l "_Toc374486379" 2.测量凸透镜焦距: PAGEREF_Toc374486379 \h 13HYPERLINK \l "_Toc374486380" 3.测量凹透镜焦距: PAGEREF_Toc374486380 \h 13HYPERLINK \l "_Toc374486381" 九、【实验仪器与方法的改进建议】 PAGEREF _Toc374486381 \h 13HYPERLINK \l "_Toc374486382" 1.实验仪器的改进建议 PAGEREF _Toc374486382 \h 13HYPERLINK \l "_Toc374486383" 2.实验方法的改进建议 PAGEREF _Toc374486383 \h 13HYPERLINK \l "_Toc374486384" 十、【感想与总结】 PAGEREF _Toc374486384 \h 15HYPERLINK \l "_Toc374486385" 【参考文献】 PAGEREF_Toc374486385 \h 16【摘要】透镜是光学仪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元件,由玻璃材料(如玻璃、塑料、水晶等)制作而成,光线通过透镜反射后可以成像。

第二章自准直仪-文档资料

第二章自准直仪-文档资料
图2-13为测量两端面A与B平行度的示意图。 两端面平行度的测量还可按图2-14所示。
2、两内表面平行度的测量 图2-15为测量两内表面的平行度示意图。
31
图2-13 测量两端面平行度之一
1—平直度检查仪; 2—反射镜
两次读数之差,即为两端面的平行度误差。
32
图2-14 测量两端面平行度之二
1—平直度检查仪;2—反射镜
缺 点: 是结构比较复杂,亮度损失较大(介于前两者之 间)。
12
图2-5 双分划板型光学系统 1-物镜;2-指示分划板;3-立方直角棱镜;4-刻度分划板
若平面反射镜对光轴有偏转,将引起自准直像偏离十字 线,由测微机构测出其偏离量,即可得出反射镜对光轴的偏 转角。
13
第三节 HYQ—03型自准直仪
17
(二)测微原理
仪器的f物为400mm,测微螺杆12的螺距和固定分划 板9上刻线的分度间隔都是0.4mm,即测微螺杆每转一圈, 活动分划板10上的长刻线在固定分划板9的刻度上移动一 格,其对应的反射镜的倾角α为:
t

0.4

1
弧度
2f物 2400 2000
18
和测微螺杆12同轴相连的测微鼓轮13上有100格圆周 刻度,每格代表反射镜的倾角α为0.005/1000弧度。
图中1~4组成了测微目镜部件,测量前可松开定位螺钉 5,由于两锥孔在圆周上互成90o ,可使整个目镜头就可精 确地转过90o。
(三)体外反射镜结构 体外反射镜是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图2—10所示 调整三个调节螺钉6将反射镜调整到严格垂直于镜座面
的位置上。
21
图2-9 平直度检查仪结构
1-测微鼓轮;2-活动分划板;3-目镜;4-固定分划板;5-定位螺钉; 6-十字线分划板(带保护玻璃);7-滤光片;8-光源;9-立方直角棱镜;

实验三 自准直法测量透镜焦距实验 PPT

实验三 自准直法测量透镜焦距实验 PPT
(3) 被测量物的像与基准线重合,不能存在视差 (4) 虽然测微目镜测量范围为0~10mm,但一般测量应尽量控制
在1~9mm范围内进行,以保护测微装置的准确度,切忌读 出负值。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实验原理
焦距测量原理图:
物镜
待测透镜
待测透镜焦距:
f1
h1 h
5W-F550型平行光管的结构图
测微目镜 分划板
实验仪器
(一) 平行光管主要是用来产生平行光束的光学仪器,若配用不同 的分划板,并选用读数显微镜或测微目镜 ,可以测定光学 系统的焦距、分辨率及其成像质量。光源发出的光经聚光镜
会聚与分光板反射后均匀照亮分划板。当分划板位于物镜的焦面 上时,分划板的像在物镜像空间的无穷远处 ,即由平行光管发出
轮上读取
竖线为基准线,测 量时,竖线对准读 数,数值均在鼓轮 上读取。注意:整
数位是反的。
10 5 0
4.059mm (a)
5 10
70 75 80
3.737mm (b)
实验仪器
(1) 测量时,鼓轮应沿同一方向旋转,不得中途反向,以避免空
(2) 被测量物的线度方向必须与基准线方向平行,否则会引入系
板线对像的线间距(测量值)。
4 B
3
2
1 A'
A f1'
'
B'
f'
1.玻罗板 2.平行光管物镜 3.被测凸透镜 4.测微目镜
思考
如果将测微目镜换成测量显微镜, 测量公式如何?
f1
h1
h
f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实验中平行光管已调整好,不再需要调节。--请验证。 (二)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准直平行光管
为了满足各客户对光斑的特殊要求,我公司专门开发、设计此产品。

该产品具有发散度小、平行度高和光斑分布均匀的特点。

在使用的过程中,打出一个清晰、明亮的实心的点状光斑,起到了准确标请打零贰玖捌捌柒贰陆柒柒叁线定位的作用。

其主要应用于:精密仪器,超精密仪器的测量和检测。

例如小角度测量,平行平板平面度的测量,仪器的安装于校正有很大作用。

输出波长:635nm 650nm 660nm 808nm 980nm
输出功率:635nm 0.5~15mw
650nm 0.5~150mw
660nm 0.5~170mw
808nm 100~3000mw
980nm 50~1500mw
工作电压:2.7~6V DC
工作电流:≤5500mA
光速发散度:0.02mrad
出口光径:≤Φ20mm; Φ30mm; Φ35mm; Φ40mm;
光学透镜:光学镀膜玻璃或塑胶透镜
尺寸:Φ24×95mm; Φ35×150mm;
Φ45×158mm; Φ55×160mm;
工作温度:-10℃~75℃
储存温度:-40℃~85℃
激光等级:Ⅲ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