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处理流程
精神疾病应急预案

6、有电灼伤者正确处理伤口,必要时送外院治疗。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病人苏醒过程中发生意外。
6、继续抢救,待医生宣布患者死亡后,方可停止抢救措施,并按要求做好尸体料理。
7、及时正确书写抢救记录,包括发现病人自缢的时间、地点、生命体征、主要抢救过程、病人转轨情况等。妥善保存自缢所用物品及病历资料。
8、事后病区要进行护理病历讨论,分析原因、查找漏洞、制定改进措施,做好记录。并准备书面材料向上级领导汇报。
第二章、精神科应急事件处理预案及流程
(一)冲动伤人患者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
1、一旦患者突然发生冲动伤人或损物行为,当班护士应立即呼叫其他工作人员协助并通知医生,同时稳定病人情绪,疏散围观患者。
2、如果患者手中有危险物品,应与其他工作人员协作巧妙夺取,遵医嘱给予隔离或约束。
7、护理人员在约束过程中注意掌握手法和力度,避免动作粗暴,对患者造成损伤。
冲动患者应急处理流程:
(二)自缢患者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
一旦发现病人自缢,应采取如下措施:
1、当班护士保持镇定,迅速将病人身体向上托起使缢绳松弛,减轻对颈部的压迫,并迅速解除绳子,将病人轻轻就地平放,若为高处自缢,应注意防止跌伤。同时呼叫其他工作人员通知医生,
②卧位腹部冲击法:让患者仰卧,护士右手掌压在患者上腹部,左手压在右手上,双手分指扣紧,两臂伸直,用力向上、向下冲击压迫,重复5-6次,检查口腔有无食物,用手抠出。
4、必要时行环甲膜穿刺法:用环甲膜穿刺针或大号无菌针头在环状软骨下方刺入气管,畅通呼吸道。
5、食物清除后,仍无自主呼吸,立即行心肺复苏术。必要时行气管切开,维持呼吸。
社区重性精神病工作流程图课件.doc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流程图一、基本工作流程社区《行为异常人员线索调查清单》危及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秩序拨打110报警送定点医院疑似患者调查填写《重性精神疾病线索调查登记表》患者及家属持登记表到定点医院诊断或复核诊断签署知情同意书定点医院住院或门诊治疗住院(门诊)信息单所在地疾控当地疾控附件转至社区社区建档立卡,填写《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评估表》开展基础管理,填写《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表》信息上报区疾控危重处置分类干预健康教育其他市精防中心病情稳定基本稳定不稳定二、随访服务流程稳定无其他异常继续现方案3个月访检查有无危重情况发生基检查患者的精神症本建议转诊立即复诊没有好转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有针对状稳定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自知力性的康复对症治疗指导2周时随访检查患者躯体疾病填写相应健康档饮食情况案睡眠情况不对症治疗社会功能状况无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发生变化有药物不良反应或其他异常咨询调整2周初次出现继续好转2周稳相关实验室检查定建议2周如有危险体征,须立即转,2诊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三、免费用药流程图四、应急处置流程图应急医疗处置组接应急处置通知,到现场与家属、警察、社区工作者等人员沟通,进行危险性评估知情同意暴力行为自杀,自伤药物不良反应危险性评估3 级危险性评估4-5 级患者正在实施自杀、自伤行为患者企图实施自杀、自伤行为一般药物反应严重药物反应言语干预肢体束缚,解除危险言语干预,保持信息通畅肢体束缚,解除危险精神科医生对症处理,调整用药住院治疗应急医疗处置应急医疗处置社区加强随访非住院治疗(门诊)住院治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流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平台的建立和维护系统密码和人员变更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录入随访查询信息完整失访人员随访次数干预健康教育宣传讲座。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制度及工作计划和流程

精神病管理工作制度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作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增加、不同阶层利益格局变化,精神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也为精神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切实加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的领导按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规范》的要求,通过家属自报、社区报告、精神病收治医院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反馈等渠道,掌握本镇重性精神疾病的线索,采取逐一摸排的方式,排查确认后,建立详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档案。
三、做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访视评估工作严格按照《重性精神疾病观者管理服务规范》的要求,做好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随访工作。
精神卫生服务人员应定期与患者接触,了解患者近期情况,特别是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疾病状况、药物治疗情况、药物副反应,并及时进行患者危险行为评估。
对危险行为级别较高者,应迅速按照服务流程逐级处理,同时加强防范。
四、加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管理对已确诊为重性疾病疾病的患者,特别是有危险行为的患者,协助民政部门送往精神卫生机构住院治疗;对处于稳定期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制定院外康复计划,由卫生院定期随访。
重性精神疾病排查工作制度排查人员在接受培训的基础上,必须掌握摸底调查的目的、任务、要求、疾病的识别与确定、统计报告方法等。
1、发现线索通过家属自报、社区报告、精神病收治医院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反馈等渠道,掌握本社区内重性精神疾病的线索。
2、确定病例对于已掌握的线索,调查者必须登门与患者接触,用精神病诊断学的方法进行确诊登记建档。
同时,加强精神卫生机构与社区精防康复机构的联系,建立转诊制度。
3、建立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档案,排查摸清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底数,进行危险性评估,开展分级随访管理,并将病患者信息及时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通报。
对摸排出的重性精神病人,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动员、督促送医治疗。
精神病随访工作制度1、对于排查出来的重型精神疾病患者每年定期随访四次,并且填写规范的随访记录。
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

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为营造与谐社会,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针对突发重性精神疾病,或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急剧变化,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对自身得伤害(自杀、自伤行为),或者对她人造成伤害、对财物造成重大损失、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等危害社会行为;或者出现急性或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不立即进行医疗处置、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就会发生伤害与损失以及加重伤害与损失程度等情况,需要立即采取相应得医疗应急处置措施,为此根据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规范,特制订我院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应急处置预案,具体如下:。
ﻫﻫ一、内容(一)应急事件指征1、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危害她人安全得行为危险性评估在3级及以上,已经或可能对她人造成人身伤害、对财物与公共安全造成损失得患者。
ﻫ2、自伤或者自杀行为ﻫ患者出现下列行为之一得:ﻫ(1)有明显得自杀观念,可能出现自伤或者自杀行为、ﻫﻫ(2)已经出现有自伤或者自杀行为,对自身造成人身伤害。
(3)有扩大性自伤或者自杀得言语、企图或行为,对她人可能或已经造成人身伤害。
ﻫ3、急性得或严重得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急性药物中毒(自杀或误服),或者长期服药过程中出现得需及时处理得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ﻫ(二)知情同意;ﻫ在精神科专科医师对患者实施应急医疗处置之前,患者家属或者监护人应在《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医疗处置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同意。
《知情同意书》不能及时送达患者家属或者监护人时,由在现场履行公务得公安机关公务人员签字证实、ﻫ(三)处置原则ﻫ1、合理:应急医疗处置判断要准确,方法要恰当,严格遵循相关得法律法规。
2、及时:工作人员应该及时赶到现场,采取干预措施,尽可能缩短造成伤害与损失得时间。
ﻫﻫ3、安全:采取得一切处置措施,均旨在保护患者、家属、周围人群以及实施应急医疗处置得医疗人员得人身安全;保护公共与私人财物;必要时应联系当地公安机关协助。
ﻫ(四)处置前准备1、人员准备ﻫ(1)建立应急医疗处置组组长:副组长:成员:ﻫ(2)现场其她参与人员患者家属或监护人与(或)公安机关公务人员,在需要采取保护性或强制性应急医疗处置措施(如保护性约索、强制性治疗)时,应参与并协同实施应急医疗处置措施、执行应急医疗处置任务得救护车驾驶员、护理员,须接受危险行为防范措施培训。
精神病住院病人入院流程

06
出院计划与随访服务
制定出院计划和康复目标
评估患者病情及康复需求
通过专业评估工具,对患者病情、精神状况、社会功能等 进行全面评估,明确患者的康复需求。
制定个性化出院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结合患者家庭、社会支持等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出院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方面的内容。
设定康复目标
确定治疗方案及住院需求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病人病情,制定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确定住院需求
评估病人是否需要住院治疗, 以及需要何种级别的病房和护 理。
协调床位资源
根据病人需求和医院床位情况 ,协调安排合适的床位。
家属沟通与知情同意
与家属沟通病情
向家属详细解释病人的病情、治疗方案及住院需 求。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建立 积极心态。
康复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需求,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 康复训练。
确保患者日常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提供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满足患者的基本生 活需求。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如散步、做操等,促进 患者身体康复。
关注患者的饮食需求,提供合理、营养的饮食搭 配。
评估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工作能力等 。
收集相关检查结果
如心理测评结果、脑电图、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
病情初步评估
80%
精神状况检查
观察病人的言谈举止、情感反应 、认知功能等。
100%
风险评估
评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自杀、伤人、毁物等风 险,以及是否需要采取特殊防护 措施。
80%
确定诊断
根据病人症状、病史及相关检查 结果,初步确定精神疾病的诊断 。
精神疾病的处理意见书

精神疾病的处理意见书尊敬的XXX先生/女士:经过对您的身体和精神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我建议您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您目前的精神疾病。
1. 就医咨询:首先,您应该寻求专业心理健康医生的帮助,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诊断。
医生会了解您的病史、症状以及可能的诱因,并制定适合您的治疗计划。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您了解和处理潜在的心理问题,学习有效的应对技巧,并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认知行为疗法(CBT)和心理动力疗法(PST)是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您改善情绪和应对压力。
3.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您可能需要服用一些药物来控制症状。
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稳定情绪,并提高您的心理状态。
请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服药,并定期回访医生进行调整。
4. 生活方式调整:改善生活方式是管理精神疾病的重要一环。
您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参与一些适合您的有氧运动,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并远离酒精和尼古丁等有害物质。
5. 支持与互助: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以加入有关精神健康的支持小组,与有相似经历的人交流,获得心理支持和建议。
6. 应对技巧:学习一些有效的应对技巧可以帮助您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
例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正向思考和冥想等方法都可以帮助您恢复平静和舒适感。
7. 关注自我护理: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不要忽视自己的身体和情感需求。
保持良好的自我护理习惯,包括适当的休息、放松活动、保持社交联系和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最后,我强调在处理精神疾病时,持续的治疗和支持至关重要。
请合作并遵守医生的建议,及时报告任何症状变化,并定期回访医生进行评估和调整治疗计划。
通过有效的治疗和适当的自我管理,您将能够恢复身心健康,并获得更好的生活品质。
祝您早日康复!此致,XXX医生。
精神科应激处理流程图

冲 动 应 急 处 理 流 程
发现患者有自杀倾向
患
者
有
自
立即报告主管医生、同时报告护士长、科主任
杀
倾
向
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应
急
处 理
通知家属,要求24小时陪护
流
程
每班重点交班,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
患 者 自 杀 应 急 处 理
程 序
自 缢 应 急 处 理 流 程
• 住院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 发生反应--一立即停止输液,更换其它液体和
输液管,通知医生 • 应急处理--一遵医嘱给药,情况严重者就地抢
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 严密观察病情--一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
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及其他临床变化 • 按程序及时上报-一填写报表,报告感染科,药
【程序】 • 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
抽血化验检查一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通知 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随访药物引起过敏 性休克应急预案及程序:
• 护理人员给患者用药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物 过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禁忌 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
• 过敏试验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射剂量及试验结果 的判断都应按要求正确操作,过敏试验阳性者禁 用,并在该患者医嘱单、病历夹上注明过敏药物 名称,床尾挂过敏试验阳性标志。告知患者及其 家属。
心率增快,神志恍惚,四肢厥冷等休克症状 • 急救物品:急救车各种急救药品及物品齐全,功
能完好,处于备用状态 • 抢救-一立即取合适卧位,就地抢救,呼叫医生 • 选择较粗大且直的血管,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
路,补充血容量。可用大号套管针,必要时采用 双通路。同时,输入液体及其他血制品,但要防 止发生肺水肿。给予后观察20一30分 钟,注意患者有无过敏反应,防止发生迟发过敏 反应。
精神科操作规程

精神科操作规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精神科操作规程一、引言精神科操作规程是为了保障精神科病人的安全,并规范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程而制定的一系列操作标准。
精神科病人通常需要特殊的护理和照顾,所以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规程,确保病人的身心健康。
二、患者接待及登记1. 患者接待患者到达精神科门诊或住院时,应有专门的接待人员进行接待。
接待人员需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并及时引导患者到医生处就诊。
2. 患者登记患者在就诊前需要填写相关资料登记表格,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病史、过敏史等。
接待人员需对登记表格进行审核并录入系统,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三、医生诊疗1. 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医生在接诊后应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及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重症患者,应及时进行专科会诊,确保诊断准确。
2. 用药管理医生在开具药方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选择药物。
应告知患者药物的使用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四、护理操作1. 定期观察护士在工作中需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等。
对于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保健护理护士应提供患者专业的保健护理,包括情绪支持、安全防护、卫生护理等。
护士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促进康复。
五、急救处理1. 急救流程精神科病人在发生急危情况时,医护人员应迅速做出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在急救过程中,需保持冷静,果断的处理病情,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2. 突发事件处理医院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火灾、人员伤亡等情况的处理流程。
医护人员需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医疗废物处理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疗废物处理制度,按照规定进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
医护人员需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废物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七、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需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避免接触传染病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对已发生自杀行为者,要根据其自杀方式,紧急抢救。常见自杀方式有服毒、割脉、自缢、跳 楼、撞车等。服毒者按急性药物中毒处理。自缢时往往发生颈椎脱位,危及生命中枢难以恢复,应 尽快托举,轻放,抢救呼吸心跳骤停。对撞车和跳楼者要注意外伤及骨折情况,防止因随意搬动而 损伤重要器官,抢救工作要及时、迅速,统一指挥,有条不紊。对生命得以抢救的病人,尚需严密 观察,防止再度自杀,并根据诊断及病情变转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 【 急诊病历记录特点 】 • 1. 重点扼要搜集记录现病史及与现病史密切相关
的既往史,个人史。 • 2. 简要记录重要的,有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的资
料,躯体,神经系统检查的阳性发现及实验室重 要检查结果。 • 3. 动态及时地记录急诊处理经过,患者病情变化, 抢救措施,用药剂量。 • 4. 住院,留观者及时书写临时医嘱,长期医嘱及 各种有关医疗文件。 • 5. 注明记录具体时间,签全名。
• 二、兴奋状态及暴力行为 • 急性起病的精神障碍,不少表现为兴奋躁动或有暴力倾向,当程度严
重时需要紧急处理。 • 【 常见病种 】 • 1. 精神分裂症:多见于青春型,此时病人的言行紊乱,可出现打人
毁物,自伤伤人等冲动行为,或在幻觉,妄想支配下呈暴力倾向。 • 2. 心境障碍:当躁狂发作时,病人情绪高涨,活动增多,好管闲事,
易激惹,产生冲动攻击行为。 • 3. 反应性精神病:少数病人表现为情绪激动,躁动不安,反应性偏
执状态者,可在幻觉,妄想影响下出现攻击行为。 • 4. 人格障碍:某些病态人格类型,特别易与他人因小事发生冲突导
致暴力行为,如反社会人格。 • 5. 意识障碍:各种脑器质性疾病、感染、中毒引起的精神病,往往
一氧化碳中毒,脑外伤,脑肿瘤,
• 脑血管病,脑变性病,癫痫等。
• 【 处理原则 】 • 1. 尽快确定病因,对因治疗; • 2. 不同木僵的治疗; • 紧张性木僵:如病人无禁忌证,尽早给予电惊厥治疗。如不适合者,
• 一、精神科常见急诊处理的一般原则
• 精神科急诊的范围包括门诊急诊,住院病人的紧急处理,急会诊,紧急出诊 及心理危机干预等。
• 【 精神科急诊注意事项 】 • 1. 急诊的处理,首先要分清轻、重、缓、急,对生命垂危者,先了解心律,
呼吸,血压及第一印象的严重程度,生命体征改变者应优先诊治,如心肺复 苏、抗休克等。 • 2. 要掌握好病史重点,抓紧重点体检,神经系统检查及精神检查,得出诊断 印象,判明疾病性质。如不能作出准确诊断者,需估计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危 害性,及时作出相应处理。如处理困难应尽快请示上级医生。 • 3. 对有自杀、自伤、伤人、冲动毁物行为者,尽快采取安定病人治疗措施, 同时注意周围人员的安全。 • 4. 治疗要根据病情分别采用病因治疗,对症处理等。紧急控制精神症状主要 选用氯丙嗪或氟哌啶醇肌注。剂量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一般氯丙嗪25mg 或氟哌啶醇5~10mg。对于老人,儿童及合并躯体疾病者要慎重用药。 • 5. 急诊处理后,应计划好下一步治疗,做好交接班工作并进行登记,属重点 病人要填写重点病人报表上报医教科。
• 4. 心理治疗: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要让患者表达他的不良心境、自杀的冲动和想法,使内心活 动外在化可产生疏导效应,要使患者明白,他的自杀想法源于他的疾病,而这类疾病是可以治疗的, 医护人员随时准备帮助他,希望他积极配合,早日治好病。
• 四、木僵状态的紧急处理 • 【诊断】 • 木僵是在意识清晰时出现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综合征。严重
免长时间约束病人。 • 3. 心理疏导:如可能,应耐心与病人交谈,了解他们的病态体验,及时进行
心理疏导,以帮助病人克制激动情绪,减少冲动行为。 • 4. 药物治疗:通常选用安全有效镇静作用强的氯丙嗪或氟哌啶醇。一般氯丙
嗪25mg 合并非那根25mg 肌注,若效果不明显,1 小时后可重复上述注射, 每天可肌注4~6 次。必要时可将氯丙嗪与非那根各25mg 稀释至生理盐水 20~30ml 内静脉缓推。氟哌啶醇5~10mg 肌注,必要时_间隔半小时后可重 复注射,日量可达40mg 左右。 • 5. 上述处理可减轻或控制症状,但病人可能再次出现暴力行为,故病人宜尽 快入院进行系统治疗。 • 三、自杀的安全处理
• 三、自杀的安全处理 • 【诊断】 • 自行采取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称为自杀。 • 【 处理原则 】 • 1. 对有严重自杀企图的患者应急诊入院。入院本身并不能防止病人自杀,因此,入院后必须立即
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将病人置于医务人员视线之内,或派专人护理。如情况紧急,而病人又无禁忌 证,可采取电惊厥治疗。同时,根据诊断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精神疾病的处理流程
• 精神科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 • 一、目录 • 1、精神科常见急诊处理的一般原则 • 2、兴奋状态及暴力行为 • 3、自杀的安全处理 • 4、木僵状态的紧急处理 • 5、精神科药物中毒的急诊服务流程 • (1)氯丙嗪中毒 • (2)三环类抗郁剂中毒 • (3)锂盐中毒 • 6、与吸毒有关的急诊
可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自我意识,环境意识不清,行为盲目,常出 现自伤伤人现象。
• 【 处理措施 】 • 1. 对兴奋躁动或有暴力行为的病人,首先要持冷静态度。当病人强烈反抗,
拒绝检查与治疗时,可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以便实施检查治疗。 • 2. 保护性约束时,应有足够的人力,行动快捷,勿伤及病人。限时松解,避
时全身肌肉紧张,随意运动完全抑制,呆坐,呆立或卧床 不动,面无表情,不吃不喝,对体内外刺激不起反应。
•僵。 • 2. 情感性障碍:抑郁性木僵。 • 3. 心因性精神障碍:心因性木僵。 • 4. 脑器质性疾病:器质性木僵。较常见的有:散发性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