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 满分学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学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学案(一)一、考点预测“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
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二是将个别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已成为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
2003年全国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一改多年来的客观试题模式而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在第二卷,分值也相应地由3分增至5分,2004年增至8分,2005年增至10分,2007年江苏卷为9分,相信以考查“能力立意”为主的高考语文试卷在文言文翻译这一点上会保持这种高赋分。
二、方法探究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高考要求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
(一)、理解句子正确理解句子是正确翻译的前提,故先讲如何理解句子。
理解句子,即要分析语境,又要分析句子本身。
这里主要从分析句子本身的角度来说。
1、以易求难,推敲关键词语多年来的高考试题表明,要求考生理解并翻译的句子,并非每一个词语都有难度,都不会理解,而只有一两个词语有较高的难度。
从这个意义说,理解句子就是对关键词语的确切认知。
一般说来,这关键词语表现为多义实词或词的形态特点(单音词、双音词)或用法特点即活用。
例1、(何子平之)母本侧庶,籍(户口册)注失实,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
时镇军将军顾觊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
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
”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持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在这段文字中,“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是什么意思呢?“州中”、“有微禄”、“当”、“留”都是不难理解的,难的是“差”、“启”、“相”这三个词。
“差”是个多音词,这里该怎么理解?“州中”既在州中;“有微禄”,有少许俸禄。
可见“差”应读chāi,为当差之意,即任职。
“启”有打开、陈述等意,因为要向上陈述某人之任职,所以应理解为“禀告”。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专题教获奖学案新人教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专题教获奖学案新人教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专题教获奖学案新人教一、教学目标1。
第二轮文言文复习以翻译为切入口。
2。
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
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三、教学课时:7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的:1、掌握翻译的一般目标及翻译的基本方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2、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在翻译中碰到的困惑和不足一、复习巩固〔请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举天下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5、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二、了解有关文言文翻译的常识1、标准简言之三个字: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
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2、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
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3、直译的方法——“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①对――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合成词。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②换――替换。
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不用或不常用,或词义已经转移。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现代汉语里的词去替换原文里的词。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通用10篇)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通用10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看懂文言文发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篇1教学目标1、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2、在学生掌握翻译的原则和方法上,加强学生踩点得分的意识,通过对已学的难词难句的突破掌握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关键句子),强化得分点。
2、掌握解题方法,答题步骤。
3、调动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思路以练得法,以法导练。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资源网络高三资料参考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和步骤:一、导语设计由同学自主谈谈翻译的困惑和亮点以及平时采用什么方法去突破,由此归纳出翻译的原则标准。
译文标准: 字字落实一一对应文从句顺二、自主探究,得出翻译的'方法。
(温故知新)1、练一练: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②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归纳:留——人名、地名、官名、制度名词等2、练一练:①“夫六国与秦皆诸侯”,②“昼夜勤作息”归纳:删——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同义互用等3、练一练: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②吾妻之美我者③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归纳:换——单音节词、通假字、活用、古今异义词等1、练一练:①大王来何操?②求人可使报秦者,不得。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归纳:调——变序句(主谓倒装、宾前、定后、状语后置、省略等)5、练一练:①一鼓作气,再而衰。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归纳:补——省略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6、练一练:①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②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③至七月,乃扶病入觐,奏对称旨。
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2. 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技巧,提高翻译准确性和流畅性。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2. 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3. 文言文翻译技巧的讲解和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翻译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3. 案例分析:分析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 翻译练习: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5. 总结: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课后复习和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翻译练习,检查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掌握程度;2.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3.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文言文翻译题目,评估学生的翻译水平和进步情况。
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材料;2. 文言文翻译练习题;3. 教学PPT或教案手册。
教学时间安排:1. 章节一:文言文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讲解(2课时);2. 章节二: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2课时);3. 章节三:文言文翻译技巧讲解(2课时);4. 章节四:翻译练习和解答(2课时);5. 章节五:总结和复习(1课时)。
六、教学内容:1. 文言文翻译常见问题分析;2. 针对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型的专项训练;3. 提高文言文翻译准确性的策略。
七、教学方法:1. 采用对比分析法,分析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2. 采用模拟测试法,进行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型的专项训练;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提高翻译准确性的策略。
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课导学案(带答案)

“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译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文言文句子翻译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些基本方法【课前导学】一、知识详解:(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是翻译文言文句子的基本要求。
“信”就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保持原意,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达”就是要求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语言通畅,没有语病;例如:以勇气闻名于诸侯凭勇气闻名在诸侯中间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雅”就是要求译文用词比较考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高考要求:在高考中,主要落实在一个“信”字,其次才是一个“达”字,至于“雅”,这是较高要求,有朝此目标努力的意识即可,考试一般不做要求。
(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翻译必须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一一对应译出。
(三)、掌握翻译的一些基本方法。
1、保留:即保留原文中的物品名称、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年号、谥号、某些典章制度名称、度量衡单位等,这些不必翻译。
如:赵惠文王十六年拜相如为上大夫庐陵文天祥2、调整:特殊句式加以调整。
(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判断句)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非铦于钩戟长铩也:(农具木棍)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贤哉回也:颜回很贤德啊刘备,天下枭雄:刘备是天下的英雄豪杰。
3、增补:省略句补充完整。
(成名)审谛之,(蟋蟀)短小,(蟋蟀)黑赤色,顿(觉得它)非前物。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4、替换:单音节换成双音节、偏义复词换成句中义、通假字换成句中义、词类活用换成活用后的句中义。
例:吾性不喜华靡:我生性不喜欢豪华奢侈。
昼夜勤作息:日夜不停地辛勤劳作至莫夜月明:到了晚上月亮明亮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帝位控制天下二、课前知识演练有一人形俯捺履行者,居尚书里①。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考查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文言文句子。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信、达、雅。
(2)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留、删、换、调、补、贯。
2、难点(1)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等语法现象。
(2)根据语境灵活运用翻译方法,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翻译的知识和技巧。
2、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翻译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翻译中的难点和问题,共同解决。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在高考语文中,文言文翻译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分值较高。
但很多同学在翻译文言文时感到困难,得分不高。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一下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提高翻译水平。
(二)高考文言文翻译考查特点1、选材特点高考文言文翻译的选材一般来自于古代经典文献,如史书、散文等。
所选文段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文学性,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文言词汇和语法现象。
2、命题特点(1)句子简短,一般在 10 20 个字左右。
(2)重点考查实词、虚词、句式等语法知识。
(3)要求翻译的句子往往是文中的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有重要作用。
(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信“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准确无误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
例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我不能早任用您,现在情况危急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达“达”就是要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
3、雅“雅”就是要语言优美,富有文采,能反映原文的语言风格。
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高考文言文的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的翻译教案第一章: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1 忠实原文: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原文的意思和表达方式,不添加个人理解,不随意改动原文。
1.2 语言通顺:翻译后的文言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语句要通顺,符合语言逻辑。
1.3 保持风格:要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语气,不改变原文的写作特色。
第二章:文言文词汇的翻译2.1 实词翻译:对于文言文中的实词,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准确的翻译。
2.2 虚词翻译:文言文中的虚词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意,不改变其功能。
2.3 特殊词汇翻译:对于一些特殊的文言文词汇,要进行准确的翻译,例如官职、礼仪、古代称谓等。
第三章:文言文句式的翻译3.1 省略句的翻译:在翻译省略句时,要根据上下文补全省略的部分,使句子完整。
3.2 倒装句的翻译:倒装句的翻译时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调整,使句子通顺。
3.3 被动句的翻译:被动句的翻译时要突出被动关系,使句子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第四章:文言文翻译的技巧4.1 词类活用:在翻译词类活用时,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判断词类的变化,使句子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
4.2 通假字翻译:通假字的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正确的字义进行翻译。
4.3 成语和典故的翻译:成语和典故的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意,不改变其含义。
第五章:文言文翻译实践5.1 课内文言文翻译:选择一些课内的文言文进行翻译练习,加深对文言文翻译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5.2 课外文言文翻译:选择一些课外的文言文进行翻译练习,提高自己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5.3 翻译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了解自己的翻译水平和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提高。
第六章:文言文翻译中的难点分析6.1 古今异义词:分析古今异义词的差异,掌握翻译时调整词汇的方法。
6.2 一词多义:讲解一词多义的现象,教授如何根据上下文准确选择词义。
6.3 特殊句式:分析判断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技巧。
第七章:文言文翻译的策略与应用7.1 上下文分析:强调翻译时对上下文的理解,如何通过上下文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的翻译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2. 文言文的词汇:实词、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等。
3.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信、达、雅。
4.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直译、意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2. 难点:一词多义、通假字的识别和翻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方法。
2. 讲解:讲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举例说明。
3. 练习:让学生翻译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句子,指导并纠正错误。
4. 讨论:让学生讨论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分享自己的翻译经验。
5. 总结:总结文言文翻译的要点,提醒学生注意常见的错误。
五、课后作业1. 翻译一篇短篇文言文。
2. 总结自己翻译文言文的心得体会。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案例分析1. 分析一篇典型的文言文,示范翻译过程。
2. 让学生尝试翻译另一篇文言文,分析并讨论其翻译难点。
3. 针对学生的翻译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七、翻译技巧训练1. 让学生练习翻译一些一词多义、通假字的文言文句子。
2. 引导学生运用上下文、词义推测等方法,准确翻译文言文。
3. 让学生互相交流翻译心得,分享翻译技巧。
八、文言文翻译实践1. 让学生翻译一篇中等难度的文言文。
2. 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中的文化背景和作者观点。
3. 分析并评价学生的翻译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九、古代文化常识讲解1. 讲解文言文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官职、礼仪、器物等。
2. 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背景,提高翻译准确性和理解能力。
3. 举例说明古代文化常识在翻译中的应用。
十、课程总结与展望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方法。
2. 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翻译的难度和挑战,激发学习兴趣。
3. 预告下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提前预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翻译满分学案
1、替换法(换):即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
㈠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㈡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今已不用的字
例题1:请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哪些词语可用替换法翻译。
①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古今异义,实词)
译文: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译文:
2、保留法(留):
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三)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例题2:请翻译下面的句子,原句有哪些词语可以用保留法翻译。
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
②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师说》)
译文: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过秦论》)
译文:
3、删减法(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
如:①部分句首发语词(如夫、盖)。
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虚词。
③调节音节的虚词。
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例题3:翻译句子,并标明翻译时哪些词语可以不译出来。
①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译文: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译文: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异常也。
译文:
4、增补法(补):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上。
包括主语省略、动词后宾语的省略、介宾省略、介词省略等。
有时为了使句子衔接更好还要加上关联词。
例题4:在下列句中准确的位置写出省略的成分,并用括号表示出来: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花源记》)
译文:
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译文:
③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
5、调整法(调):将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对象是文言文中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
例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语序的变化。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主谓倒装)
译文: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宾语前置)
译文:
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教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结构后置)
译文: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王》〉)(定语后置)
译文:
6、文言文翻译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
意译就是难以直译或直译后无法表达原文意蕴的地方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文言文中的修辞,像比喻、借代、用典、夸张、互文、委婉等修辞可以意译。
例题6: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过秦论》( 比喻)
译文:
②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借代)
译文:蔺相如只不过凭借几句言辞立了些功劳,他的职位却在多之上
③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夸张)
译文:
④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互文)
译文: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序〉〉(用典)
译文:
三、其他注意事项:
1.观照上下文语境,善于推断。
2.注意词义活用,译出活用现象
3.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
4.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
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去把握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5.熟记文言固定句式。
四、练习
1、将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范乔邑人腊夕盗斫其树,人有告者,乔阳不闻,邑人愧而归之。
乔往喻曰:“卿节日取柴,欲与妻子相欢娱耳,何以愧为?”其通物善导,皆此类也。
译文:
2、将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宗令封德彝举贤,德彝视事三年,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唯于今未有奇才耳。
”上曰:“夫君子之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者,其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之不能知,安可诬今人以无才。
”
3、将下面文言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
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
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
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也。
(《资治通鉴》)
①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
②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译文:
4、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则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①有一人欲依附,歆则难之。
译文:
②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译文:
5、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朽而辕毁,无所可用。
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
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己,不顾。
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
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学者之患亦然。
①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译文:
②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
译文:
6、把下面短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范元琰家贫,唯以园蔬为业。
尝出行,见人盗其菘注,元琰遽退走。
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
”于是母子秘之。
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南史•隐逸下》)
注:菘,古代指白菜一类的蔬菜。
①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
译文:
②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3分)
译文:
7、读下列文章,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时大雪,积地丈余。
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
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
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比饿,不宜干人"①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②《后汉书•袁安传》
①安曰:“大雪,人比饿,不宜干人。
”
译文:
②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译文:
8.将下面文言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
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
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已若。
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①乌在其为明也?
译文:
②是好苦我。
译文:
③泰然谓美莫己若。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