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培)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合集下载

古诗词教学反思

古诗词教学反思

古诗词教学反思一、引言古诗词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古诗词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问题分析1. 教学内容过于繁杂: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注重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学习,导致教学内容过于繁杂,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

2. 学生缺乏兴趣:古诗词教学往往以背诵为主,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抵触情绪,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3.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采用讲解和背诵相结合的方式,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改进建议1. 精简教学内容: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选取经典的、代表性的古诗词作为教学内容,避免教学内容过于繁杂。

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兴趣,合理选择教学材料,注重对古诗词的内涵和艺术特点的解读。

2. 创设趣味化的教学环境:为了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设趣味化的教学环境。

例如,可以组织古诗词朗诵比赛、古装扮演活动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词。

3.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讲解和背诵,我们还可以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互动体验。

4. 引导学生发现美: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可以通过赏析经典名篇、观摩名家作品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培养对美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

5. 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果: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背诵和默写能力,忽视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评价。

我们可以引入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口头表达、写作、创作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结论古诗词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与建议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与建议郑桂华一、认识古诗文的教学价值1.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中,特别强调:“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

这是很明达的议论。

”(蔡富清编选《朱自清选集》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3页)2.古诗文与现代文的学习意义差异二、描述古诗文价值的几个视角1.传统语文教学视角文与道;文与言:文又可以分为文章、文学、文本2.课程论视角学生:学习目的教师: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价值选文:文章特点三、古诗文教学问题与改革的趋势(一)问题1.教学内容不明确“峭拔的骨力和清冷的色调相糅合,构成了柳宗元山水散文独特而典型的风格”(谢冕主编《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山东人民出版社15页)2.涉及的教学内容,往往也只出现概念等,没有内涵的阐释、更缺少相应的语言实践活动。

“韩愈以夹叙夹议的笔法,塑造的张巡……等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但课文后的学习活动,没有与“笔法”有关的概念、训练。

“感受或幽深曲折,或挥洒自如的风格”(谢冕主编《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山东人民出版社2页)(二)原因1.对经典的价值认识偏差2.课程内容开发缺乏(三)改革趋势1.从重言到重文2.从整体价值(道)到个人体验3.从词语修辞到篇章结构、风格4.从单篇设计到课程化开发四、古诗文教学内容的确定1.作为定篇的古诗文教学“熟知经典”、“了解和欣赏”作品,本身就是目的,而环绕着该“选文”的所有教材内容,都服务于“了解与欣赏”的目的。

2.作为样本、例文的古诗文教学关于古诗词的教学内容比较具体清晰,文言文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模糊。

朱丹萍根据教材、课程标准、高考试题等资料,列出了中学语文涉及的知识点:3.作为用件的古诗文教学知识文资料文引起讨论的问题文4.相对缺乏的是:文化符码的提炼表达方式的总结,借鉴五、古诗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指向教学的教材设计1.不同的教学方法方法,在教育功能上有侧重。

关于古诗文教学的几点思考或建议

关于古诗文教学的几点思考或建议

中国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语文核心素养的第四条就是“文化传承与理解”,也就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统编本语文教材,加大了古典诗文的分量,小学共选古典诗文124篇,比原人教版增加55篇,占到所有课文的30%,增幅达80%;初中古典诗文共选124篇,比原来人教版篇目有所增加,选篇占到所有课文的51.7%,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说,均有涉猎。

面对如此多的古典诗文篇目,如何传承与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语文核心素养真正落实于学生的学习之中呢?目前,许多课堂的古诗文教学还停留在字词解释、对句串讲、逐字翻译、总结主旨等层面上,或者只是盯着中考考点教学,考什么教什么;也有个别课堂只是挖掘古典诗文的思想内涵上,并且不管文体、年代如何,都要用今天的普世标准来衡量评价一番。

如此这般,学生怎能喜欢古典诗文?古典诗文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思考探索。

一、反复诵读,体悟理解诵读,是学习古诗文的不二法宝,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是,不少课堂仅仅停留在整齐划一的大声朗读上,变着花样齐声读,男生读,女生读,不同组别读等等,这样的朗读,学生并没有学会真正的朗读,也无法从朗读中达到体悟理解古诗文内容情感的目的。

诵读古诗文,应该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在节奏、停顿、轻音、重音、语气、语调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到古诗文的内核中去理解内容,体验情感,从而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诗文情感,读出自己的阅读体验,与作者、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当然,这样的诵读训练,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指望一节课、一篇诗文,简单的训练,就把诵读的这些方法全掌握了,但只要我们带领学生揣摩、领悟、练习,一个一个方法训练,一个一个技巧突破,扎实反复地训练,就会逐渐逐学会诵读的方法技巧,就会通过诵读对诗文内容情感有一个基本的领悟。

古诗词教学反思

古诗词教学反思

古诗词教学反思一、引言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当前古诗词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本文将对古诗词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问题分析1. 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目前的古诗词教学主要侧重于宋词和唐诗,忽视了其他朝代的优秀作品。

这样的偏重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了解和欣赏面临局限。

2. 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主要是背诵和解析,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由于古诗词教学的晦涩性和繁琐性,学生往往缺乏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4.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目前的古诗词教学评价主要依靠考试成绩,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评价。

三、改进措施1. 丰富教学内容: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入不同朝代的优秀作品,包括汉诗、元曲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拓宽学生对古诗词的认知和欣赏范围。

2. 创新教学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互动教学等创新方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例如,可以组织古诗词朗诵比赛、创作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设计精彩的教学案例和故事,让学生了解古诗词暗地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学习兴趣。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古诗词创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4. 多元化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评价外,可以引入学生作品展示、口头表达等方式对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进行评价。

通过综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四、结论古诗词教学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多元化评价方式,可以使古诗词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和智慧。

关于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价值。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触和了解古诗歌的重要途径,因此,对古诗歌的教学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以下是本人在古诗教学方面的几点思考。

一、注重生动形象地介绍古诗歌的语言特点和形式要素古诗歌所具有的语言特点和形式要素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部分,如果仅仅是生硬地介绍,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生动形象的手段,使学生在欣赏古诗歌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古诗歌的语言特点和形式要素。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古诗和现代诗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使用的韵律和格律;通过选取和欣赏具有画面感和抒情色彩的古诗歌,让学生体会到古诗歌中追求的艺术效果等等。

二、培养学生的古诗歌鉴赏与理解能力在古诗歌的教学中,我们不仅应该注重学生的咏诵和背诵,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鉴赏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因为只有在理解和鉴赏的基础上,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古诗歌的意蕴。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读懂注解、注释、诠释,了解诗人的背景与时代背景以便更好的理解诗词,比较不同版本的翻译等等。

另外,我们还可以将古诗中国画相结合、古诗音乐祝作品相结合等开展古诗歌课外活动,以丰富学生学习古诗歌的方式。

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学习主体,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能力。

针对古诗歌的教学,我们可以在具体操作时,让学生开展课堂讲解与讨论、自主研读与撰写等等活动,教育学生从多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古诗歌,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并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有效的沉淀和反馈。

总之,古诗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古诗歌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注重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掘和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和创造力,才能真正地起到推广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作用。

古诗词教学思考

古诗词教学思考

古诗词教学思考
古诗词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现实中很多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较低,常常只停留在死记硬背和解题技巧上,缺乏对古诗词的深入理解和欣赏。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
1. 选材:在选取古诗词教学内容时,应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丰富多样的作品,引导学生通过诗词品味人生、感受美好。

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他们的诗词进行教学,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

2. 背景知识:古诗词创作背后往往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学生缺乏相关知识会影响对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因此,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词作品。

3. 情感教育: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情感表达方式,可以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诗词中感受作者的情感、思考作者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和体验能力。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4. 多媒体辅助: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为学生呈现古诗词的音乐、形象和表演,增加学生对诗词的感知和理解,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5. 阅读策略: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策略,如提取关键信息、分析诗句结构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同时,也可以通过诗词鉴赏活动,给学生提供多种阅读方式和角度,拓宽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总之,古诗词教学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

通过以上思考和改进,相信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诗词欣赏和表达能力。

古诗词教学反思

古诗词教学反思

古诗词教学反思一、引言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古诗词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对古诗词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果。

二、问题分析1. 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重古诗词的背诵和理解,而忽视了古诗词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等内容的介绍。

这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程度不够深入。

2. 缺乏互动性:古诗词教学通常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参与的机会。

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3. 学生理解能力不足:古诗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

他们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理解,缺乏深入的思考和解读。

4. 缺乏创新教学方法:古诗词教学一直以来都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缺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这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进措施1. 丰富教学内容: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该注重介绍古诗词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意义。

可以通过讲解、演示、展示等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

2. 提高互动性: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竞赛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通过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 强化学生理解能力: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分析古诗词的词句、意境、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解读。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和演讲,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4. 创新教学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尝试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可以利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美感。

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结论通过对古诗词教学的反思,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古诗词教学反思

古诗词教学反思

古诗词教学反思一、引言古诗词教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古诗词教学进行反思,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问题分析1. 学生兴趣不高:由于古诗词的语言形式较为古雅,与现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言习惯有一定的差异,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够。

2. 缺乏实际应用:古诗词教学过于注重对古诗词的背诵和解析,缺乏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

3. 教学内容单一: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侧重于名篇选读,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灵便性,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 缺乏互动与合作: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注重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接受,缺乏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三、解决方案1. 创设情境,增加趣味性: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讲述故事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例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剧场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古诗词中的情感与意境。

2. 引入实际应用:将古诗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可以通过组织古诗词朗诵比赛、创作古诗词作品、参观古文化遗址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和实际应用价值。

3. 多样化教学内容:在古诗词教学中,应注重多样性和灵便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可以选择不同风格和题材的古诗词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和不同作者的古诗词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4. 强调互动与合作:在古诗词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创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结论通过对古诗词教学的反思,我们可以看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但也可以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创设情境、增加趣味性,引入实际应用,多样化教学内容,强调互动与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十二 次北固山下 二十三 使至塞上 二十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 二十五 行路难 二十六 望岳 二十七 春望 二十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十九 白雪歌送吴判官归京 三十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三十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 三十二 观刈麦 三十三 钱塘湖春行 三十四 雁门太守行 三十五 赤 壁
看看教材的编写——
《兰亭集序》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王羲之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并领会其 以精神体验为本的人生价值观。
2.培养学生结合自身体验理解文本以及对文本评价感 悟的能力。
3.积累一定的文言虚词和实词。 1.有感情地诵读文本,背诵第一段。
2.理解文意,积累重要实词及句式的用法,会翻译 重要的句子。
——施蛰存,选自王丽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年第88页
海南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篇目
(50篇段)
一 孔子语录十则 二 鱼我所欲也 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 曹刿论战 五 邹忌讽齐王纳谏 六 前出师表 七 桃花源记 八三峡 九 马说(四) 十 陋室铭
十一 小石潭记 十二 岳阳楼记 十三 醉翁亭记 十四 爱莲说 十五 记承天寺夜游 十六 送东阳马生序 十七 关 雎 十八 蒹葭 十九 观沧海 二十 饮酒•结庐在人境
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认识古诗文的教学价值 古诗文教学的问题与探索重点 古诗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认识古诗文的教学价值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 用,而在文化。
古诗文与现代文的典常谈》的序言中,特别 强调:“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 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 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 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 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
链接——
曹务龙《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
二、古诗文教学的问题与探索重点
(一)问题
1.有关古诗文的文章、文学、文化的课 程内容不够明确。
2.设计的教材内容,往往也只出现概念 等,没有内涵的阐释、更缺少相应的语 言实践活动。
3.教师的教学内容随意性太大。
4.教学方法大多比较机械,教学活动零 碎散乱,指向不清。
白、时空、虚实 2.3 情与景:情景交融 2.4 象征
诗词鉴赏
4.1 基本原则:以形象为依托 4.2 鉴赏态度: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诗无达诂 4.3 鉴赏方法:想象、诗画转换、主体
把握
教学内容 意境与意象 ①意象与意境区分 ②意象主辅 ③意境的层次
得到了词义,就得到了风景,有了词义,才有
古诗文阅读教学的通道
以古对古:知人论世…… 以今释古:用现代意识阐释古诗 文中的思想内涵,体认古诗文中 的生活经验…… 古今不同:读出间离感
3.描述古诗文教学价值的视角
传统语文教学视角 课程论的视角
传统语文教学视角
文与言: 言:字词、句式等 文:文章、文学、文化
——(蔡富清编选《朱自清选集》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 社1989年,第3页)
2.古诗文与现代文的学习意义差异
语文学习价值
现代文
古诗文
积累语言知识
★★★
★★
借鉴表达方法 训练阅读技能 培养语感 文化传承与认同
★★★
★★
★★★★
★★
★★★★★ ★★★★
★★★★ ★★★★★
古诗文的一体四面
文化
文章
文学
文言
1.2 声韵知识:顿、逗、押韵、双声叠韵、象 声词、复沓、韵律、节奏
1.3 表现手法:六义、想象、省略、讽刺、移 情、象征
1.4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用典、对 偶、对仗
1.5 风格与流派:婉约、豪放、田园诗、边塞 诗、咏史诗
1.6 其他知识:诗眼、词牌
诗词核心概念
2.1 意象:物象、意象组合、意象分类 2.2 意境:意象与意境关系、层次、空
三十六 泊 秦 淮 三十七 夜雨寄北 三十八 无题 三十九 相见欢 四十 渔家傲 四十一 浣溪沙 四十二 登飞来峰 四十三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
狂 四十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四十五 游山西村 四十六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四十七 过零丁洋 四十八 天净沙秋思 四十九 山坡羊•潼关怀古 五十 已亥杂诗
“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文言是深入学习 汉语的需要,是学习汉语的一部分。古 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是一脉相 承的,它们之间有很多共同成分。不学 文言难以深刻理解现代汉语,有没有文
言知识,直接影响到解释现代汉语的准 确程度。”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王 宁教授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横”由“横向的挡门的门闩”,引申为“横 竖”与“横逆”两义,由“横逆”引申为“迂 曲”“任意”“不定向”等意思。“江水横流 ”“才华横溢”等“横”的意思都是“多向的 ”“不定向的”。“舟自横”的“横”字用的 正是这个义项。
船在渡口的湾里,自由自在地、方向不定地漂 泊,完全是一种动态的景象。“横”的客观词 义决定了舟的形象,也落实到诗意上。
(三)探索的重点
1.从重言到重文 2.从整体价值到个人体验 3.从词语修辞到篇章结构、风格 4.从单篇设计到课程化开发
三、古诗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 对应: ➢经典传承(文化、文学) ➢ “如何读”和“如何写”的一些方法 ➢引发文化母题等的讨论
诗词基础知识
1.1 诗体知识:格律诗、古体诗、近体诗、词 、叙事诗、抒情诗、乐府诗
3.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
1.巩固“序”的一般知识。 2.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 3.体会作者由乐转哀的情感变化与写作目的之间的联
系。
看看教学的设计——
《琵琶行》教学课件
(二)原因
1.对经典的价值认识偏差 2.课程内容开发缺乏 3.教材编写、教学探索还不够理想 4.文本细读能力不理想
《陋室铭》文本分析
(2)课程论视角
学生 教师 教材 环境
课程内容 教材内容 教学内容
课程论的视角
施蛰存:语文课程“要有一个基本教材,由教 育部组织全国最有权威的学者来编,选的篇目 必须是适宜中学生读的、众所公认的名篇,然 后固定下来,十年八年不变,这样不管你在什 么地方念书,一提起这些文章,大家都读过, 使全国的青年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语文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