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的定稿,优秀的范例
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文献综述范文模板文献综述,XX领域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对XX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XX领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然后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最后总结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XX领域,文献综述,研究进展。
一、引言。
XX领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它在XX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XX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本文旨在对XX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XX领域的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XX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例如,某某学者在XX领域的研究中发现了XX的作用机制,为XX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另外,某某团队在XX领域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新的XX方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然而,国内对XX 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研究手段不够先进,研究水平有待提高等。
2. 国外研究现状。
相比之下,国外对XX领域的研究要更加深入和全面。
一些国外学者在XX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他们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为XX领域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某某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XX模型,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某某团队在XX领域的研究中发现了XX与XX之间的关系,这为XX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然而,国外对XX领域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不够广泛,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等。
三、XX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对XX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的研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研究手段和方法不够先进,限制了研究的深入和全面。
其次,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不够广泛,导致研究成果的实际效益不够明显。
最后,研究人员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促进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四、XX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
基于对XX领域研究的综述,我们认为未来的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和拓展。
文献综述写作万能模板

文献综述写作万能模板一、题目怎么写?1、近二十年(时间)国内外(范围)XXXX(领域)研究述评2、21世纪以来国内外(范书)XXXX(领域)研究的成就与不足二、引言怎么写?1、21世纪以来,关于XXX(领域)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目前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如XXX和XXX(案例)。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当前XXXX(现况)的背景下,关于XXXX(领域)在近年间的研究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XXX、XXX(案例)。
本文基于此,对近XX年(时间)间XXXX(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和评述,以期给后续研究者有所借鉴和启示。
2、国内外研究者对于XXXX(领域)的研究,在近XX年(时间)间获得了丰富的成果。
总体来看,当前XXXX(领域)的研究成就主要体现在XXXX、XXXX、XXXX(案例),但在XXXX、XXXX、XXXX(案例)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三、主体怎么写?1、近XX年(时间)间,关于XXXX(领域)的研究在XXX(案例)方面的论述有了新的突破,不再局限于原有的XXXX(原状),开始出现新研究的角度与方向。
如XXX(人名)通过XXXX(方法)的角度,以一种新颖的视角诠释了XXXX(案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XXXXXXX(观点)。
2、XXX(人名)的研究,提到了XXXXXXX(观点),打开了XXXX研究的广度。
以此,XXX(人名)在此文的基础上,提到了XXXXXX(观点),进一步地扩充了XXXX(领域)的研究深度。
3、尽管XXX(人名)在其文中对于XXXX(领域)的论述有了新的突破口,但显而易见的是,XXX(人名)忽视了XXXX(案例)的问题,也未意识到关于XXXX(案例)的重要性。
从而,在他的观点存在着XXXX(案例)的问题(其实很多大牛会在文章结论中提及自身文章的不足,代入即可)。
四、结论怎么写?1、综而言之,在近XX年(时间)间关于XXXX(领域)的研究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如在XXX(领域)方面做出了XXXX(案例)的突破:在XXX(案例)处进行了更具深度的研究;在XXXX(案例)的研究上明晰了研究体系。
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文献综述是指对某一领域内已有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评价,以便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文献综述不仅是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研究者们进行学术交流和知识分享的重要方式。
下面将以某一领域的文献综述为例,介绍一种常见的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一、引言。
在引言部分,首先需要明确文献综述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简要介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引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二、文献综述的研究现状。
接着,对该领域内已有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包括相关理论、方法、研究成果等方面的内容。
需要对已有文献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指出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评价其研究方法和成果,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三、文献综述的研究进展。
在研究进展部分,需要对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指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预测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为读者提供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一个参考。
四、结论。
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强调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通过以上范文模板,可以清晰地看出文献综述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
在实际写作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目的进行调整和补充,但总体结构和逻辑思路
应当保持清晰和连贯。
希望以上范文能够对正在进行文献综述工作的研究者们有所帮助。
文献综述范文【范本模板】

xxx问题研究文献综述(标题)xx(作者)摘要:XXXX(摘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简短概括你本文的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一般1,2句话即可。
第二部分写:“国内学者对xx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以及“本文从xxx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之类的总结性套话,最好能稍作总结。
其中第一部分,如果你不会写又或者懒得写,个人建议可以拷贝他人相关论文的摘要部分,然后做适当修改和调整即可.毕竟你研究的主题和你网上下载的相关论文的主题是基本一致的,故可以借鉴网上论文的摘要。
但是请注意别一字不动的全拷贝,适当整合,修改.别让我发现你一个字都没改动过!第二部分,如同我上面所说的写。
若能简短总结下你接下来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综述,那是最好了;如果不能,我也不勉强了,写两句套话也行。
以下给出个摘要的例子,仅供参考。
其中绿色代表我所说的第一部分;黄色代表第二部分。
例一: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
为城市繁荣和农村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他们的社会保障程度低,近乎游离于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近年来理论与实务界对此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在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简要评析了总体研究现状,并指出当前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例二:我国当代大学生自杀问题文献综述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自杀率呈上升趋势,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内学者对大学生自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本文主要对2003—2007 五年间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内容涉及自杀态度、自杀原因、自杀意念、自杀量表、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等方面的研究.例三: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文献综述摘要:自比较优势理论创立以来,该理论一直都是指导国际贸易活动的准则、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
然而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时,比较优势理论也不断经受着其反对者理论和经验验证上的挑战。
带有文献综述的论文范文(通用4篇)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本科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的含义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论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就是针对自己论文选题,全面搜集与所选题目相关的文献资料,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与该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以及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
简而言之,就是自己选择的课题原来有哪些人做过哪些研究,研究的进展程度及结果如何等。
二、写作文献综述的意义写作文献综述,至少具有以下方面的意义: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的过程,可进一步掌握专业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还可以弥补以前所学知识的不足。
2.查找文献资料”写好文献综述是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也是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基础的过程。
特别是对于管理类学科的学生,其毕业论文一般均为综述性的形式。
3.通过文献综述的写作,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写作文献综述的步骤写作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最后成文。
1.收集和阅读资料。
论文题目确定后,就要围绕题目搜集有关的文献资料。
一、文献综述的作用与目的文献综述要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就目前学术界的成果加以探究。
文献综述旨在整合此研究主题的特定领域中已经被思考过与研究过的信息,并将此议题上的权威学者所作的努力进行系统地展现、归纳和评述。
在决定论文研究题目之前,通常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是:研究所属的领域或者其他领域,对这个间题已经知道多少;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议与对策是否成功;有没有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
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范文例文2000字【精彩3篇】

文献综述范文文献综述范文例文2000字【精彩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文献综述范文文献综述范文例文2000字【精彩3篇】文献综述是对某个专题领域进行理解和阅读,搜索大量研究资料后经过归纳整理、综合研究分析形成的学术论文,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本店铺分享的3篇《文献综述范文文献综述范文例文2000字》,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文献综述范文(通用5篇)

文献综述篇1一、引言叛逆心理是不健康的一种心理,如果家长、教师方面不能及时给予矫正,将会对他们的发展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目前我国教育专家、学者们针对青少年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一般都是从家长、老师们转变思想,耐心与青少年沟通以及加强社会文化现象方面着手的。
而社会文化现象方面到底怎么去引导,并没有提出实质性的方法,而社会引导这一方面在我看来,恰恰与家长和教师对青少年所做的引导起着一样重要的作用。
所以说,矫正青少年叛逆心理的这条道路,依然很漫长。
二、正文(一)叛逆心理的概念至今为止,关于叛逆心理这个定义还没有一个唯一的概念。
不过学者们普遍认同朱智贤在《心理学大辞典》中对叛逆心理的界定:客观环境与主题需要不相符合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二)叛逆心理的表现通常学者们认为青春期的孩子有2个主要方面在变化。
一个是从生理方面;另一个是在心理方面。
对于生理方面学者们一致都认为孩子在身体结构上在发育;心理上,青少年在得不到渴望的承认和理解时,常常表现为任性和耍小脾气,常常采用怀疑的眼光和敌视的态度来对待周围事物。
更严重者常常无视家长和老师的教育甚至用传播负能量来扰乱周围人的思维和态度,给自己和他人都造成不好的影响。
(三)叛逆心理的危害几乎所有青少年都会经历叛逆心理,它有什么危害呢?绝大部分学者对这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却没有给予确切的说明。
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他们的某些不恰当的行为和心理如果不加以纠正和引导,会导致其产生对抗社会、不合群等病态性格,甚至会进一步走向犯罪的道路。
也有无数案例也证明了严重逆反心理的危害。
如社会上多发的离家出走现象、自杀事件等都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如果不在叛逆初期给予正确的引导,会引起多么严重的后果。
(四)青少年叛逆心理产生的原因对于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是无一例外都提到了以下几种。
1、自身原因。
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发育时期脑功能越来越发达,思维发展也也越来越迅速。
青少年由于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们在生理上性意识以及性别意识都开始觉醒,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越来越强烈的独立意识。
文献综述范文3篇

文献综述范文
尊敬的读者:
非常抱歉,由于我是AI机器人,我无法主动为您提供文献综述范文,但是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文献综述的写作指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文献综述是研究型论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回顾、分析并概括过去相关研究,以便于为您的研究提供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文献综述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编写:按主题或按时间顺序。
文献综述的写作步骤如下:
1.收集文献资料:在撰写文献综述之前,需要对当前研究的相关领域进行广泛的文献调查。
可以利用各种数据库和检索工具,如CNKI、Wanfang、PubMed和Google Scholar等。
2.筛选文献: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和关键词,筛选出与自己研究主题相关、权威的学术文献。
3.阅读并摘录文献:阅读选定的文献,将其中的重要内容和结论进行摘录,并标注出文献的作者、期刊名称、出版时间等信息。
4.整理文献综述内容:按主题或时间顺序,将摘录的文献内容进行整合和概括,对相关研究的成果、问题和不足进行评价和分析。
5.书写文献综述:将整理好的文献综述内容进行书写,并按照学术论文的格式进行排版。
6.修改和修改:最后,对已经完成的文献综述进行审查
和修改,保证其内容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希望以上步骤对您的文献综述有所帮助,祝您写作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经济依附式增长的几点思考――文献综述学生:,09国际经济与贸易指导老师:,商学院经济系一、经济增长的概念和定义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水平。
用现价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的速度。
二、文献综述(一)理论回顾国际贸易分工的理论依据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依据如下:(1)支持国际贸易的理论1、绝对优势(成本)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国际贸易理论的鼻祖亚当·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交换是人类的天然的倾向,是出于利己心并为达到利己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互通有无,调剂余缺。
分工是由交换引起的,分工的原则是各自集中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而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的生产条件。
亚当·斯密的结论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基于地域、自然条件不同形成的商品的绝对差异,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即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
2、比较优势(成本)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各国不一定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即绝对有利)的产品,而只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即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便可以进行对外贸易,并能够从中获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
由个人推及国家,李嘉图认为,国家间也应该按照“两优取重,两劣择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
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是有利的程度不同,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是不利的程度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前者应当专门生产最为有利的商品,后者应当专门生产其不利程度最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够生产的更为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
所以一国只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即专业化生产和出口本国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进口本国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产品,便可获得实际利益,这个理论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一大基石。
3、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是当代著名的瑞典经济学家E·赫克歇尔(E·Heckscher,1879-1952)和B·俄林(B·Ohlin,1899-1979)提出来的,因此又叫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echscher-Ohlin Theory)。
此理论认为,各国资源条件的不同,也就是市场要素供给情况的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
简言之,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在所有可能造成国家之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的比较优势的原因中,赫-俄定理认为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或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
(2)反对国际贸易的理论1、重商主义理论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英国的威廉·斯塔福(W·Stafford,1554-1612)和法国的孟克列钦(Montchrestien,(1575-1622))认为,积累财富的主要途径是对外贸易顺差,外贸活动中应当保持每笔交易和对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让金银注入本国并将其窖藏起来,同时阻止全国金银货币外流,以此实现国家力量的增强。
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英国的托马斯·曼(Thomas Munn,1571-1641)认为要保持外贸顺差,但是是外贸总额的外贸顺差,不必使对每个国家的每笔交易中都保持顺差,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主张主要是:立法手段控制货币流动,严禁金银外流,国家垄断外贸,实行关税保护,课以重税,奖出限入,支持和鼓励本国工业发展。
2、幼稚工业保护理论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1757- 1804)作为美国独立后第一任财政部长,于1791年12月向国会提交的《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的主张。
他指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工业的发展,很难保持其独立地位,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美国工业起步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无力与英国,法国等的廉价商品进行自由竞争,实行保护关税制度的目的是使美国新建立的工业得以生存、发展、壮大。
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保护贸易理论的倡导人——李斯特(Friedrich List,1789-1846)在他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提出了阶段保护理论,该理论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以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为依据,以英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的兴衰史为佐证,猛烈抨击了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学说,建立起了一套以保护关税为核心、以阶段保护为特点的,为落后国家提供保护贸易政策依据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
他指出,保护制度是使落后国家在文化上取得与那个优势国家同等地位的唯一方法,保护关税政策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国家干预,促进国家综合生产力的发展,保护关税的主要对象是工业部门,对工业的保护是有选择的,国家应当选择那些目前处于幼稚阶段的受到竞争的强大压力的,但是经过一段时期的保护和发展能够被扶植起来并达到自立程度的工业。
3、超保护贸易理论凯恩斯(J·M·Keynes,1883-1946)在《通论》及《劝说集》中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
凯恩斯及其追随者认为在失业普遍和大量存在的现代社会,贸易收支是不可能自动调节实现平衡的,国际贸易必然会出现贸易逆差或顺差。
如果是逆差,本国黄金外流将导致国内利率提高,国内商品价格下降和因利率提高而导致的投资成本上升,使资本边际效率下降,这一切会压缩本国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使就业率下降,经济活力减弱,危机程度加深。
但是如果是贸易顺差,情况完全相反,外国黄金注入将导致国内利率下降,国内商品价格上升和因利率下降而导致的投资成本下降,这一切会使资本边际效率提高,由此扩大本国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使就业率上升,经济活力增强,危机程度减轻或消失,甚至出现经济调整增长的繁荣景象。
故而凯恩斯及其追随者力主政府加强对国家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干预,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扩大出口,保持贸易顺差,实现充分就业。
4、战略性贸易理论二战以来,因为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的发展,跨国投资成为经常现象,“里昂惕夫之谜”使经济学家对各种新的贸易理论进行反思,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对各种新的贸易理论进行综合的趋势,我们将这种综合的成果称为“新贸易理论”(Neotrade Theory),格罗斯曼(G·Grosman)、斯本瑟(B·Spencer)、布兰德(J·Brander)与狄克西特(A·Dixit)等人在此基础上,以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为前提,以产业组织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为研究工具,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Strategic Trade Policy)。
该理论指出,在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本身的运行处于一种“次优”的境界,这种次优的境界并不能保证潜在收益一定能够实现,适当的政府干预或许有可能改进市场的运行结果,从而论证了政府贸易干预的合理性,提出适当运用关税、补贴等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将有利于一国贸易利益的发展。
(二)国外的研究状况对于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外学者都作了深入的研究。
Balassa(1978)利用11个工业化国家在1960-1966年和1966-1973年期间的数据,运用秩相关对实际GDP平均增长与实际出口平均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分析,得出,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的结论。
John Thornton(1996)对1895-1992年的墨西哥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墨西哥的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存在着正向的关系。
Francisco F·Ribeiro Ramos(2001)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1865-1998年的葡萄牙进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进出口与葡萄牙的经济增长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但是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之间不存在关系。
Oscar Afoso(2001)指出,古典经济学认为国际贸易对经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直被忽略,直到上世纪60年代,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引入,才使得我们对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Galina An,Murat F,Lyigun(2004)用1970-1990年8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技术密集型的产品的出口促进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Wong Tsen(2006)通过对中国1952-1999年的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国际与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
Schularick·M和Solomon·S(2009)通过对1870-1914年的历史经验数据研究发现,保护贸易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但是进入19世纪以来,税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大,国际贸易及其它的一些外在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小。
(三)国内的研究情况林毅夫、李勇军(2001)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宏观经济模型来分析进出口贸易对GDP增长的贡献,区分了进出口在经济运行中的不同作用,结果表明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负相关的关系。
魏巍贤(1999)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技术对1985年第一季度到1997年第四季度的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存在出口到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31%左右。
陈家勤(1999)、郭华(2005)采用进出口依赖程度及进口GDP 增长弹性这两个经济指标来分别衡量一国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以及进口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影响程度。
许连和、赖明勇(2002)利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检验了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假设在中国的情况,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和贸易条件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存在出口增长到GDP 的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