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289-2001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

合集下载

汽车油泵标准

汽车油泵标准

汽车油泵标准
一、结构要求
1.汽车油泵的结构应简单、紧凑,便于制造和维修。

2.油泵的零部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其可靠性。

3.油泵的结构应能保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运行稳定,且不会产生过大的振动和噪音。

二、性能要求
1.油泵应具有足够的输油能力,以满足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的需求。

2.油泵的供油压力应稳定,且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保持恒定。

3.油泵的供油量应与发动机的耗油量相匹配,以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4.油泵应具有较低的容积效率,以减少燃油的浪费。

三、耐久性要求
1.油泵应能在长期高温、高压、腐蚀等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且性能稳定。

2.油泵的主要零部件应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3.油泵的结构应能防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纹、变形等缺陷。

四、安全性要求
1.油泵应配备安全保护装置,如过载保护、过热保护等,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2.油泵的零部件应采用防火、防爆等安全材料制作。

3.油泵的结构应能防止在异常情况下出现漏油、渗油等现象。

五、密封性要求
1.油泵的密封件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燃油泄漏和空气进入油路。

2.油泵的主要零部件之间应具有可靠的密封结构,以确保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泄漏现象。

3.油泵的密封件应具有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以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六、效率要求
1.油泵应具有较高的输油效率,以减少燃油的损失和浪费。

2.油泵的内部流动应顺畅,以减少流动阻力。

3.油泵的转速应与发动机的转速相匹配,以实现高效的燃油输送。

油泵技术参数

油泵技术参数

油泵技术参数嘿,咱今儿就来唠唠油泵技术参数这档子事儿!油泵啊,就像是机器的心脏,给各种设备输送着动力的“血液”。

那它的技术参数可就太重要啦!先说说压力参数吧。

这就好比人的力气大小,压力大了能把“油液”输送到更远更高的地方,让设备活力满满。

要是压力不够呢,那可就像人没劲儿似的,设备也得“蔫儿”啦!你说压力参数重要不重要?流量参数呢,就像是水流的大小。

流量大,“油液”就跑得快,设备运作起来就风风火火;流量小了,就慢悠悠的,那可不行啊,耽误事儿呀!就好比你着急赶路,结果走得慢吞吞的,你不着急上火嘛!转速也是个关键参数哟!转速高,油泵就像个小马达,呼呼转,工作效率高;转速低了,就有点懒洋洋的啦。

这就跟人跑步似的,跑得快干活就快,跑得慢就慢悠悠的呗。

还有个很重要的,那就是油泵的效率!效率高的油泵,就像个节能小能手,不浪费能量,让“油液”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这多好呀,省能源又省钱呢!要是效率低,那可就浪费啦,就像你费力做了很多事,结果效果不咋地,多冤呐!然后呢,还有油泵的噪音参数。

要是油泵工作起来“嗡嗡”响,那多烦人呀,就像耳边有只蚊子一直叫。

所以噪音小的油泵,那可真是让人舒服,安安静静地工作,多好呀!再说说油泵的密封性能。

要是密封不好,那“油液”不得漏得到处都是呀,这可不行!就像你家水管漏水似的,那不得赶紧修好嘛!还有啊,不同的设备对油泵技术参数的要求也不一样呢。

大型机械可能需要压力大、流量大的油泵;而一些精密仪器呢,可能就对油泵的稳定性、噪音等要求更高啦。

总之呢,油泵技术参数可不能小瞧。

选对了油泵,设备才能好好工作;选错了,那麻烦可就大啦!咱可得好好研究研究这些参数,让油泵成为咱设备的得力小助手!这就是油泵技术参数的重要性,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发动机的运转离不开润滑油的支持。

传统的汽车发动机油泵采用机械传动方式,存在噪音大、能耗高、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动机油泵成为了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新选择。

研究电动机油泵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其特点、设计原理、结构设计、优势和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方案,推动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升级和改进。

在未来,电动机油泵将成为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主流,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1.2 问题提出在传统汽车发动机中,机油泵通常由发动机的曲轴驱动,将润滑油送入各个润滑点,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传统的机油泵设计无法满足电动汽车发动机的需求。

电动车发动机工作时,并没有像传统内燃机那样频繁转动,机油泵旋转频率较低且效率不高,这导致机油供给不足,容易造成摩擦增大、磨损加剧等问题。

在电动汽车发动机中,设计一种高效稳定的电动机油泵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提高电动机油泵的效率和稳定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电动汽车发动机存在的机油泵供给不足的问题,本文将重点研究并设计新型的电动机油泵,以提高机油供给效率,减少摩擦损失,延长电动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1.3 研究意义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而发动机的润滑油系统则是发动机正常运行的保障。

传统汽车发动机油泵一般采用机械传动方式,存在着能量损耗大、噪音大、效率低等问题。

研究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引入电动机的方式驱动油泵,可以有效减小能量损耗,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这对于提高发动机的整体燃油经济性、降低能源消耗具有积极的作用。

新型电动机油泵具有工作噪音低、振动小的特点,能够有效改善汽车的驾驶舒适性,提升车辆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对电动机油泵的设计和应用研究,可以为汽车工程技术的进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汽车工业向智能化、环保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汽车燃油泵技术标准

汽车燃油泵技术标准

汽车燃油泵技术标准
汽车燃油泵技术标准是指在汽车燃油供应系统中使用的燃油泵必须符合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它是保障汽车燃油供应系统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首先,汽车燃油泵技术标准要求燃油泵必须具有良好的流量特性和压力特性。

燃油泵的流量特性应该符合汽车发动机的燃油需求,能够保证燃油供应的充足和稳定,同时还要具备压力特性,能够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保持恰当的燃油压力,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其次,汽车燃油泵技术标准要求燃油泵必须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汽车燃油泵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承受高温、高压等复杂的工况环境,因此要求燃油泵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不出现故障。

此外,汽车燃油泵技术标准还要求燃油泵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燃油泵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承受高压燃油的冲击,因此要求燃油泵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确保不会出现泄漏问题,同时还要具备过载保护和自动停机等安全功能。

最后,汽车燃油泵技术标准还要求燃油泵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性能。

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汽车燃油泵也需要具备
相应的节能环保性能,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汽车燃油泵技术标准是保障汽车燃油供应系统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它要求燃油泵具有良好的流量特性和压力特性、良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良好的安全性能以及良好的节能环保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符合这些技术标准的燃油泵才能够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并为汽车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发动机的设计和配件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作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动机油泵的设计也日益受到重视。

传统的汽车发动机油泵一般采用机械式设计,但随着电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在新型发动机中使用电动油泵,以提高发动机性能和节能减排。

电动机油泵是指使用电动机驱动的油泵,通过转子或齿轮等结构产生真空或增压作用,将机油从油箱吸引到发动机各个部位,并确保机油能够按需供给发动机的各个部位,以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适应不同工况下的润滑需求。

设计一款高性能的电动发动机油泵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功率输出、工作效率、散热性能、噪音控制、抗腐蚀性能等。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对新型电动发动机油泵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一、功率输出电动发动机油泵的功率输出直接影响到其工作效率和性能。

一般来说,高功率输出可以提高油泵的工作效率和润滑性能,但也会增加能耗和成本。

在设计电动发动机油泵时,需要根据发动机的需求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功率输出,以达到性能和能效的平衡。

二、工作效率工作效率是电动发动机油泵设计中的关键指标之一。

优秀的油泵应该具有高效的润滑性能,保证发动机在高速、高负荷工况下也能获得充分的润滑。

油泵的工作效率还包括油路系统的设计和优化,确保机油能够快速、稳定地输送到发动机各个部位,减少润滑滞后和空转现象,提高发动机的响应速度和动力输出。

三、散热性能电动发动机油泵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如果散热不良会导致油泵过热,影响其正常工作甚至损坏。

设计优良的电动发动机油泵需要考虑良好的散热设计,通过散热装置有效地将热量散发出去,确保油泵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噪音控制在汽车工业中,噪音控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传统的机械式油泵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而电动发动机油泵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降低噪音,提高驾乘舒适性。

一般来说,通过优化电动机的设计和采用减振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油泵工作时的噪音水平。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
电动机油泵是新型汽车发动机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它起着将润滑油从油底壳送向整个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

为了提高传动效率和减少能量损失,电动机油泵的设计变得越来
越重要。

电动机油泵的设计需要考虑其结构和性能。

一般来说,电动机油泵由电动机、泵体、
泵轴和泵叶轮等部分组成。

电动机提供动力,使泵轴旋转,从而驱动泵叶轮工作。

泵体是
泵的主要外壳,起到固定泵轴和泵叶轮的作用。

泵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抵抗高
速旋转时的离心力和液压力。

电动机油泵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其工作特性。

一方面,电动机油泵在工作时应具有可靠
的泵送性能,能够提供足够的油量和压力,以满足发动机润滑系统的需求。

电动机油泵的
工作应稳定可靠,能够长时间连续工作而不出现故障和损坏。

电动机油泵的噪音和振动也
需要尽可能小,以减少对驾驶员的干扰和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

电动机油泵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其效率和节能性。

由于电动机油泵需要消耗电能,因此
必须设计出高效率的电动机和泵叶轮,以降低能量损失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采用先进的控
制技术,如变频调速和压力反馈控制等,可以使电动机油泵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调整,提高
其工作效率和节能性。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需要兼顾结构和性能、工作特性以及效率和节能性
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能获得良好的设计和平衡,才能满足汽车发动机的需求,提供可靠的润滑支持,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电动机油
泵的设计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

新型汽车发动机电动机油泵的设计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电动机油泵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已成为汽车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动机油泵主要作用是通过电动机将润滑油送入发动机各个部位,起到保护发动机的作用。

为了设计一款高效、稳定的电动机油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油泵选型首先考虑油泵的选型问题,主要包括泵体材质、泵体结构、泵的类型、泵的转速等。

泵体应该采用高强度、尽量轻量化的材料,例如铝合金、镁合金等。

泵体结构应该经过合理的计算和优化设计,使其具备良好的流体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泵的类型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要求进行选择,常见的泵类型有离心式、齿轮式和螺杆式等。

在选择泵的转速时,应该考虑到发动机的转速范围和功率需求,使油泵工作在最佳的转速范围内,提高其效率和稳定性。

二、电机选型电机是电动机油泵的核心部件,具有驱动油泵运转的功能。

为了选择合适的电机,需要考虑电机的功率、电压、电流等参数。

电机功率应该符合发动机所需的油量和压力要求,同时要考虑到油泵的效率和功耗等因素。

电压和电流应该与车辆的电气系统匹配,同时安全可靠。

为了提高电机的效率和寿命,还应该选择高品质的电机,如高转矩、低噪音、低振动等。

三、控制电路设计电动机油泵的控制电路是汽车电气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可以控制油泵的启停、控制油泵的工作状态等。

为了确保控制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

首先,设计一个合适的油压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油压值,保证油泵的正常工作。

其次,设计一个完善的电路保护系统,能够防止过流、过压、过温等故障发生,保证油泵的安全可靠。

最后,在设计控制电路时应该考虑到整个汽车电气系统的匹配性和集成性,确保油泵的控制能够与其他电气设备协调运作。

综上所述,设计一款高效、稳定的电动机油泵需要综合考虑油泵选型、电机选型和控制电路设计等方面的要素,采取合理的技术手段和优化的设计方案,以确保其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QC中国汽车标准

QC中国汽车标准
QC/T 267-1999(2005):汽车切削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QC/T 268-1999(2005):汽车冷冲压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QC/T 269-1999(2005):汽车铸造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QC/T 270-1999(2005):汽车钢模锻造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QC/T 216-1996(2005):汽车用地毯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QC/T 217-1996(2005):汽车用压力报警器
QC/T 218-1996(2005):汽车用转向管柱上组合开关技术条件
QC/T 219-1996(2005):汽车用脚踏式变光开关
QC/T 2-1992(2005):汽车产品图样格式
QC/T 220-1996(2005):汽车用易熔线
QC/T 221-1997:汽车轻合金车轮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QC/T 22-1992(2005):计量检测车
QC/T 222-1997(2005):自卸汽车通用技术条件
QC/T 223-1997(2005):自卸汽车性能试验方法
QC/T 224-1997(2005):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QC/T 29022-1991:微型货车耐久性行驶试验方法
QC/T 29023-1991:微型货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
QC/T 280-1999(2005):汽车发动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 技术条件
QC/T 281-1999(2005):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
QC/T 28-1992:汽车用起动机安装尺寸
QC/T 282-1999(2005):汽车发动机曲轴止推片技术条件
QC/T 283-1999:汽车发动机镶耐磨圈活塞技术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标准是对QC/T 289-1999的修订,主要修订处:
1)取消了 QC/T 289-1999中的重要性分等。

2)增加了对机油泵行业常用术语的定义。

3)增加了技术条件要求。

4 )对原常用标准进行了更新。

5)增加了试验方法要求。

6)统一了机油泵的检验规则。

7)增加了机油泵的包装,标识要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QC/T 289-1999《汽车用机油泵总成质量分等》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泵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海波。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 289-2001
代替QC/T 289-1999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用的机油泵(简称机油泵)。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 3821-1983 JB/T 8886-1999 JB/T 9774-1999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内燃机机油泵试验方法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限值
3定义
3.1流量Q(L/min ):单位时间内,从泵的出口处输出的液体量
3.2 压力P( kPa):泵出口处的压力
3.3
容积效率n v (%):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 n v =Q /Q t 。

3.4 限压阀开启压力P k (kPa):限压阀溢油口开始喷油时之压力值。

3.5 吸油高度h(mm :油箱液面至主动齿轮(或内转子) 中心的高度差。

3.6 工作特性
3.6.1
转速特性
在规定试验油粘度和一定压力时,表示供油量与转速的函数关系。

4.5 的规定;安装在发动机内部的机油泵,还应测定其外表面的清洁度,清洁度限值由主机厂与配 件厂协商确定 4.6 在发动机额定转速时的容积效率,齿轮泵应不小于 76%,转子泵应不小于 85%。

4.7 总成可靠性试验后性能复试流量值应不低于可靠性试验前性能试验流量值的 90%,且
总成各零件不得有过度磨损或擦伤。

5 仪器仪表精度要求 5.1 温度计(表):误差不大于±°c 。

5.2 压力表:压力表精度不低于 1 级 5.3 转速表:误差不大于± 0.5%。

5.4 流量:流量误差不大于 0.5%。

5.5
计时秒表:误差不大于
1/100 s
4.8 o
o
3.6.2 压力特性
在规定试验油粘度和一定转速时,表示供油量与压力的函数关系。

4 技术要求 4.1 要求。

机油泵总成各零件的制造及装配应符合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有关技术文件的
4.2 机油泵总成图或有关技术文件中应规定产品的性能指标和可靠性指标。

4.3 象。

总成装配完毕后,用手或专用工具使机油泵的齿轮转动,应转动平滑,不得有卡滞现 4.4
机油泵总成应表面光整,无锈蚀,毛刺,磕碰伤。

安装在发动机外部的机油泵,解体测定其内表面的清洁度,清洁度限值按
JB /T 9774
试验合格后的总成应有良好的防尘保洁措施。

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6.1.1试验用油自选,粘度应达到(16.5 ±0.8)x 10-6 m2/s
6.2总成性能试验
6.2.1机油泵总成台架性能试验时,其吸油高度应与机油泵总成装在主机上的吸油高度基
本一致。

最低不小于 150 mm
6.2.2机油泵性能试验应在专用的试验台上进行,试验项目应包括转速特性(图 1),压力特性(图2),带有限压阀的还应有限压阀工作特性(图 3),具体指标应符合图纸的要求。

6.2.3总成台架性能试验方法按JB/T 8886标准的有关规定。

6.2.4计算出在规定的试验油粘度,规定转速(包括发动机额定转速及最低稳定工况转速)规定泵出压力时的容积效率。

6.3总成可靠性试验
6.3.1总成可靠性试验应在专用的模拟主机全速全负荷条件下的试验台上进行,试验时间
图2压力特性
图3压力待性{带限压阀)
与配套主机的可靠性试验时间相同、也可随配套主机的可靠性试验同时进行,但不少于 500 h
6.3.2试验样泵主动轴的轴向位置必须与安装在主机上的方向一致。

6.3.3可靠性试验前应按 JB/T 8886 中要求进行性能测试。

6.3.4可靠性试验过程中,允许补充油料,但不得更换机油泵。

6.3.5可靠性试验过程中,不允许调整及修理试验样品,试验过程中若由于机油泵本身故障而使试验中断)应终止试验,按不合格计。

7检验规则
7.1机油泵应经制造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

7.2制造厂应定期对机油泵进行抽检,抽检项目按 7.3 的规定,抽检项目中若发现不合格,允许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若复验该项仍存在一项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7.3检验项目
7.3.1关键项
a)机油泵性能指标;
b)机油泵可靠性。

7.3.2重要项
a)机油泵上安装孔位置尺寸;
b)机油泵与发动机配合的孔、轴等的尺寸;
c)机油泵转动的灵活性;
d)与发动机配合的相关的重要间隙,如齿轮的齿侧间隙、轴向间隙等。

7.3.3一般项
a)图纸规定的其它尺寸;
b)技术标准规定的其它要求;
c)铸件的铸造质量;
d)外观质量。

7.4 抽检周期由制造厂检验部门自行确定。

7.5用户油检机油泵质量时,按 GB/T 2828二次抽样方案,检查水平U进行。

7.6关键项目有一项不符合项则机油泵总成即为不合格:重要项目和一般项目有不符合项,则视情况允许办理偏离许可。

8标志、包莱、运输、贮存
8.1每台机油泵都应标明产品型号和生产厂家的厂标或商标,标志的方式及位置应在产品文件中规定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8.2商品机油泵,每台都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及产品使用说明书,合格证上应标明:
a)生产厂家的厂名、地址、电话;
b)产品名称及其供货号;
c)检验日期;
d)检查员姓名或代号。

产品使用说明书上应注明其额定转速、流量、压力等标识内容。

8.3定点配套产品的包装、标识等按供需双方协议执行。

8.4要保证机油泵在运输过程中不致碰伤。

8.5机油泵储存库房应保持通风,干燥;机油泵应做防锈处理,保证在正常情况下 12个月内不致锈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