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地震安全教育》PPT

合集下载

临“震”不慌 守护生命安全——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原创精品课件(共29张PPT)

临“震”不慌 守护生命安全——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原创精品课件(共29张PPT)

目录
一、地震基本知识概述 二、地震前兆识别与预警 三、校园建筑安全与避难场所选择 四、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01
地震基然现象的一种,指的是大 地突然发生的震动,即地壳某个 部位的岩石在内、外应力作用下 突然释放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 震动的现象。
地震成因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岩石突然断裂和滑动造成的。这种断裂 通常发生在地壳的板块边界附近,因为这里的应力积累到足 够大的程度,超过了岩石的强度极限。当岩石断裂时,储存 的能量会以地震波的形式迅速释放出来,这些波会传播到地 球表面引起地面震动。
难和寻求帮助。
听从指挥,不擅自行动果断,不 要犹豫不决。地震突发性强,从 主震发生到结束一般也就几秒到 十几秒,躲避能否成功,就在千 钧一发之间,容不得你瞻前顾后 ,犹豫不决。时间就是生命。这 句话用在避震的行动上最贴切, 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果断行
动,科学避震,化险为夷。
在教室、图书馆,要躲避在书桌 旁边或下面,远离窗户,在礼堂、 食堂、体育场馆内,躲避在排椅、 桌椅、运动器具旁边或下面。在 宿舍,躲在内承重墙的墙根、墙 角,床旁边或下面。在室外,要 远离围墙、玻璃幕墙,远离可能 倒塌的建筑物和跌落的大型物件 等。破坏性地震过程十分短暂, 如果能坚持熬过这一两分钟,就 有生存的希望。
信息。
服从指挥
在地震发生后,服从政 府或救援部门的指挥和
安排。
03
校园防震减灾
防震减灾自救知识常记
记住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应急 避难场所是我们“生命的保护伞 ”,一般建在城市的公园、绿地 、广场和我们学校的操场等,同 学们平时要记住这些应急避难场 所的标志,了解这些应急避难场 所的位置,熟悉从学校或家到应 急避难场所最近的线路,以便地 震发生后及时到应急避难场所避

防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

防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
[地光] 大地震发生前,在震中或附近地区常常出现形态各异的地光,
以白、红、黄、蓝色较为常见,通常在夜晚天空较暗时才可见。 [地声]
在地光发生后,有时会有地声。多数像打雷,有时像狂风、 炮鸣、狮吼等。
大震的预警现象和预警时间
从唐山等震区人们的感受来看,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一般约有十几秒钟的预警时间, 大震的预警现象主要有:地面的颠动、地声、地光,建筑物的晃动等。
• 有人调查过唐山地震幸存者中的974人, 发现其中258人采取了避险措施。这258 人中有188人成功脱险,占72.9%。说 明只要避险方法正确,脱险的可能性是 很大的。
保持清醒的头脑
据了解,发生同等破坏性地震时,中国的人员伤亡约是 日本的10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众对地震反应过度 恐慌,导致不必要的伤害。
• 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大约1201年7月,近东和地中海东部地区的所有城 市都遭地震破坏,死人最多, 现有估算约达110万。 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中国陕西华县的8.0级地震造成 的死亡人数比前者确凿一些,广大灾民病死、饿死,数 百里山乡断了人烟,估计死亡83万余人。近代地震死亡 人数的最高记录是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 的中国唐山大地震(震级为7.8)。1979年11月22日,新 华通讯社报道的死亡数为242000人。
防地震安全教育
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地震次数
8级以上每年1--2次 7级每年10--20次 6级每年100--200次 5级每年1000--2000次
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人们 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
• 震级每相差1级,释放的能量相差30倍. • 震级每相差2级,释放的能量相差900倍 • 震级每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相差1.4倍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ppt课件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ppt课件

02 组织架构
建立由政府、专家、社会组织等组成的防震减 灾组织,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
03 监测预警
加强地震监测网络建设,提高地震预警能力, 及时发布地震信息,指导公众科学应对
04 宣传教育
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震意识 和应急能力
加强地震监测预报
01
02
防震减灾措施
利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地震观测, 获取最新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 据的分析,预测地震可能发生的
PART 02
防震减灾的重 要性
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地震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有效降低人员伤亡率,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有效的防震减灾措施可以减少地震对建筑 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破坏,降低 经济损失。
保护生命安全
减轻经济损失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地震破坏
地震常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减少损失
震安全意识。
关注地震信息
关注地震预报信息,提高地震减灾意识 和应对能力。
在地震发生后,积极参与应急救 援工作,协助救援人员实施救援 行动。
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家庭防震
家庭成员要共同参与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明确防震减灾措施。
个人应急准备
每个人都要了解自己的应急避难场所和疏 散路线,熟悉基本的应急救援技能。
地震的分类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 破裂引起的;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如开矿、爆破等引起的。
分类的标准
地震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地震产生的原因和特点来进行的,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了解地震分类的重要性
了解地震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地震活动,采取有效的防震减灾措施,减少地震 带来的损失。

防地震安全教育PPTPPT课件

防地震安全教育PPTPPT课件

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烟尘,伴有火 灾时更是浓烟滚滚,尘雾弥漫。
14
紧急避险
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 从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有震动, 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有十 几秒,最多三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极 短的时间叫预警时间。人们只要掌握 一定的知识,事先有一些准备,又能 临震保持头脑清醒,就可能抓住这段 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
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的中
国唐山大地震(震级为7.8)。1979年11月
22日,新华通讯社报道的死亡数为242000
人。
5
6
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7
8
9
10
地震前兆
[动物] •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 •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 蜜蜂群迁闹哄哄,鸽子惊飞不回巢。 • 综合分析辨真假,群测群防很重要。
12
大震的预警现象和预警时间
从唐山等震区人们的感受来看,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一般约有十几 秒钟的预警时间,大震的预警现象主要有:地面的颠动、地声、地光, 建筑物的晃动等。
地光 明亮 而恐 怖。
地声 强烈
地面和房屋的上下
而怪 颠动及水平晃动。
异。
13
大震时人们的感受
身体严重失控,不能自主行动。
突然出现 的灾变, 使人们产 生巨大的 恐惧。
• 除在低层人员外,不要跳窗跳楼。
伏而待定,伺机而逃才是上上策!! 20
伺机而逃
一次地震的持续时间多为十几秒,震 波的间歇是最佳的逃生时机。余震对人的 威胁会更大。第一次地震后,各种建筑物 也许被震损或局部震塌,而余震之后通常 是大规模的倒塌。

《防地震安全知识》PPT演示课件

《防地震安全知识》PPT演示课件

葛的亮第时 一代天的起为就生坚存定空要间站而稳战讲的台5千,、军向地万有马经震嘶验时杀的如的同疆志在场学行,习驶但,学深中会入之从学校环习境教车中育,汲教应取学营理留养论在,,座学快人速位之地上长迈勿,进补教动己育,之 门直短槛,,至提全车高面辆自提身高停的教妥专育。业教素学养基,本从功从,教面
对不断变化的工作岗位和学科教学都能很快地进入角色,高效地完成岗位赋予的各项任务,根本原因就是善于学习,善于协作,善于
这些用具应平时整理好,以便需要时可以马上携带走。
五、学校之防震措施
二、知人善任的管理策略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充分发挥不同人的长处,扬长避短是团队前进的内驱力之一。作为管理者,象
诸葛亮那样,不但自己有智慧,更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分槽喂马,这是管理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喜欢挑剔
的人总把目光集中别人的缺点上,人无完人,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表现的状态也会有差异,老师的智慧就体现在发现他们
的优势,调动他们的情绪,给他们以恰当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充满自信,课堂就是自我展示的殿堂,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专家
做了大量实践和研究,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长处,并给予开发与提升,你收获的就一定会是丰硕的果实,学习如此,工作亦然,无论
防地震安全知识
一、地震的预防
1、要避免地震的灾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自己,以自己的力量做好 预防灾害的准备。一般家庭常备的东西有粮食和饮水,以每人平 均保存5天的份量为佳。另外再准备一些防灾用品,如防灾头巾、 手电筒、急救药品、蜡烛、半导体收音机等以及一些逃生用具, 如毛毯、便携式炊具、固体燃料等。
二、防止地震次生灾害
要注意防止地震次生灾害。所谓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是指地震后引 起的水灾、火灾以及有毒气体蔓延等等。很多经验表明:次生灾 害往往比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大得多。如何防止次生危害呢? 1、对工矿企业中的易燃、易爆、剧毒品,要严密监视,地震时 ,一旦发现剧毒品或易燃气体溢出,应立即组织抢救。 2、对于大型水库、堤坝等,要预先做好防震检查,发现问题及 时加固。水库下游的居民,在地震发生时,要严密注视堤坝的安 全,遇有险情,除组织力量抢救外,要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 3、大地震发生在山区,由于山崩塌方等,可能堵塞河道,遇到 此种情况,要立即组织人员疏通,以免造成水灾。

地震安全教育知识PPT【教学课件】共34页文档

地震安全教育知识PPT【教学课件】共34页文档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防震科普地震常识 课件(共35张PPT)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防震科普地震常识 课件(共35张PPT)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 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 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震后自救要点
2.震后自救
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01
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02
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03
地震基本知识
不同场所避震方法
10.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11.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 滚石、泥石流等
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 防地裂,滑坡等。
地震基本知识
震后自救要点
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预警现象
➢ 地光明亮而恐怖。 ➢ 地声强烈而怪异。 ➢ 地面和房屋的上下颠动及水平晃动。
家庭防震准备
抓住时机 科学避震
大震的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 在,是人们震时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 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定准备, 震时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 式和避震4 震 后 自 救 要 点
05 震 后 救 灾 措 施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基本知识
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2]在震中 区,地震波直接入射地面, 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
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地震基本知识
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防震科普,携手同行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2]在震中区,地震波直接 入射地面, 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2024版防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

2024版防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

防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目录CONTENCT •地震基础知识•地震危害与风险评估•防震减灾策略与措施•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心理干预与恢复重建工作部署•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01地震基础知识地震定义与分类地震定义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快速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地震分类根据地震的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等。

地震波传播原理地震波的产生地震时,震源处的岩石破裂产生地震波。

地震波的传播地震波通过地球内部传播,包括体波和面波两种。

体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面波则沿地表传播。

震源、震中及震级概念震源地震发生的起始位置,即地球内部岩石破裂的起始点。

震中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点,即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

震级衡量地震大小的标准,常用里氏震级表示,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

02地震危害与风险评估01020304建筑物倒塌地面裂缝火灾恐慌与逃生不当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原因分析地震后火灾是一种常见的次生灾害,由于燃气泄漏、电线短路等原因引发火灾,威胁人员生命安全。

地震引起的地面裂缝可能使人员陷入其中,导致伤亡事故。

地震时,建筑物的结构受到破坏,导致墙体、楼板等部分倒塌,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时人们往往惊慌失措,逃生不当可能导致踩踏、挤压等伤害事故。

建筑物损坏基础设施破坏文物古迹损失地震烈度与震源深度财产损失统计及影响因素探讨地震造成大量建筑物损坏,包括住宅、商业设施、公共设施等,导致巨额财产损失。

地震可能导致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严重破坏,影响居民生活和经济活动。

地震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是不可逆的,给历史文化遗产带来严重损失。

地震烈度和震源深度是影响财产损失的重要因素。

烈度越高、震源越浅,对地表建筑物的破坏力越大。

不同类型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价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但施工质量对其影响较大。

抗震性能相对较差,特别是未经抗震设计的老旧房屋。

木结构房屋具有较好的柔性和变形能力,对地震力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钢结构建筑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变形能力强等优点,抗震性能较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震的预警现象和预警时间
从唐山等震区人们的感受来看,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一般约有十 几秒钟的预警时间,大震的预警现象主要有:地面的颠动、地声、地光, 建筑物的晃动等。
地光 明亮 而恐 怖。
地声
强烈 地面和房屋的上下 而怪 颠动及水平晃动。
异。
大震时人们的感受
身体严重失控,不能自主行动。
突然出现 的灾变, 使人们产 生巨大的 恐惧。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 静的态度。只有镇静,才能冷静判断地震的大小 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 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 而且声脆,震动小。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
大震跑不了,小震不必跑
就近躲避,伏而待定
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只有几秒到十几秒时间, 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的方法是应急避险的好 办法。震波的间歇是最佳的逃生时机。
《防地震安全教育》PPT
防地震安全教育
《防地震安全教育》PPT
地震前兆
[动物] •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 •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 蜜蜂群迁闹哄哄,鸽子惊飞不回巢。 • 综合分析辨真假,群测群防很重要。
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烟尘,伴有火 灾时更是浓烟滚滚,尘雾弥漫。

紧急避险
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从人 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有震动,到房屋 破坏、倒塌,形成灾害,有十几秒,最多 三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极短的时间叫预警 时间。人们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有 一些准备,又能临震保持头脑清醒,就可 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
• 现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层楼房,根本来不及跑到楼 外,反倒会因楼道中的拥挤践踏造成伤亡。
• 除在低层人员外,不要跳窗跳楼。
伏而待定,伺机而逃才是上上策!!
伺机而逃
一次地震的持续时间多为十几秒,震波的间歇是 最佳的逃生时机。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第一 次地震后,各种建筑物也许被震损或局部震塌, 而余震之后通常是大规模的倒塌。
b、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C、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用被褥、枕头、
脸盆等物护住头部
为什么地震瞬间不宜夺路而逃呢?
• 大地震时,人们在房中被摇晃甚至抛甩,站立和 跑动都十分困难。
• 地震时人们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 可能性最大。
在野外怎样避震
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 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 避开山脚、陡崖,以防 以防地裂,滑坡等。 山崩、滚石、泥石流等;
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 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 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千万不要跳楼!
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
的空间。
在学校怎样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 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 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 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 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 织地撤离。
必要时应在室 外上课。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
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地方。
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 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 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 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 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 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有组织地撤离。
燃气泄露时:
• 有人调查过唐山地震幸存者中 的974人,发现其中258人采取 了避险措施。这258人中有188 人成功脱险,占72.9%。说明
只要避险方法正确,脱险的可 能性是很大的。
保持清醒的头脑
据了解,发生同等破坏性地震时,中国的人员伤 亡约是日本的10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众对 地震反应过度恐慌,导致不必要的伤害。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 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 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 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 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在1556年陕西华县8 级大地震的记载中也总结到: “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 完卵。”
意思是说,突然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向外逃, 而要躲避一时等待地震过去,还是有希望存活的。这 “伏而待定”,高度概括了紧急避震的一条重要原则。
就近躲避的具体方法
a、就近躲在结实物体旁边。
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跨度最小的房间里如厕所、 厨房等。也可躲避在桌、柜等家具下面 以及房间内侧的 墙角,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且易于形成三角空 间的物体旁。当有物体砸下来的时候,低姿势躲在结实的 物体旁,物体可以先受倒塌物品的力道,让一旁的人取得 生存空间减少对人的直接伤害。
• 在“先避”的过程中,选择“靠外不靠里”的地 点躲避,能为震波过去之后的逃生带来便利。
• 迅速有序地利用楼梯逃生,切忌跳楼。 • 外逃过程要迅速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及悬挂物等,
如高楼、路灯、广告牌、高压线等。
在家庭怎样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
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 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
在户外怎样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 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 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 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