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顺德新城北部居住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

顺德新城北部居住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

五、原控规概况(1)功能定位综合规划区的现状情况、发展条件与上位规划要求,北部居住片区发展定位为: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功能混合型城市新区、顺德新城西北部门户、顺德高品质生态居住示范区、区域公共服务及商贸服务设施配套及展示区。

(2)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一心两廊三带七片区”的空间结构。

“一心”:指以人工湖为核心的北部居住片区的休闲景观中心; “两廊”:指以105国道、325国道及南二环高速公路构成的南北和东西向的两条区域快速交通走廊;“三带”:指以羊大河、鸡洲大涌、桂畔海组成的城市生态滨水景观带;“七片区”:指通过城市主要干道和水系所划分成的四个居住社区、以顺德人民医院地铁站点为核心的医疗、商贸综合服务区、鸡洲大涌北岸的滨水综合服务区以及105国道东侧的汽贸综合服务区。

一、项目背景 《顺德新城北部居住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以下简称“原控规”)于2011年开始编制,2014年3月获得顺德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于2016年5月通过对新基北路线位及两侧地块用地红线的技术修正。

原控规编制完成至今对片区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随着该片区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外部发展条件变化对规划区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进一步推进北部居片的开发建设,由伦教与大良两个街道联合提出申请《顺德新城北部居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2017年11月顺德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启动该项目编制工作。

规划区范围示意图 二、区位条件、规划局部调整的范围 顺德新城区北部居住片区位于顺德新城北部,东至北城水轴片,南至桂畔海,西至105国道,北至羊大路,跨大良、伦教两个街道,总规划用地面积648.08公顷。

本次规划调整面积为97.12公顷,占原控规用地面积15%。

规划区与周边关系图 规划结构图规划区在顺德新城功能定位图 三、规划局部调整的原因 (1)落实基础设施建设:为完善民生配套设施,需重点协调落实顺德人民医院处增设充电桩设施、区级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及配套医院使用的公共停车位、220kV 规划伦教二站选址、甲子桥扩宽重建计划、南二环高速以北河涌改道需求等。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为适应2002年佛山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统筹城市各项建设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重新编制《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第2条规划基本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4、《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5、《佛山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6、《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7、国家、广东省、佛山市的相关规划文件第3条城市规划区与中心城区1、本次规划的城市规划区为佛山市行政辖区的范围,面积3848.49平方公里。

2、规划中心城区为“2+5组团”所包括的街道办或镇的行政辖区范围,面积1913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域面积的49.7%。

“2+5组团”是指:中心组团、大良容桂组团、狮山组团、西南组团、西江组团、大沥盐步组团和九江龙江组团。

第4条规划期限近期为2005-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远景为2021年以后。

第5条规划指导思想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使佛山市由“快速城市化”向“健康城市化”的方式转变,由注重“数量的增长”到关注“质量的提升”。

2、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佛山发展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市域内不同类型地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佛山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他城市间的关系,在区域协调中准确把握佛山自身的定位;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按照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规划好产业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划定并严格控制区域绿地,加强土地、水、能源的节约与综合、有效利用,降低工业污染,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通过合理布局,在对外招商引资的同时,鼓励民营企业的成长。

佛山市顺德区建设用地规划条件

佛山市顺德区建设用地规划条件

六、城市设计提示 七、其 它
、总体布局要求: )建筑立面造型应简洁明快,建筑风格应协调统一,且与周围建筑相协调,注意建筑屋顶 界面处理。 )地块北侧为米高富路城市主干道,可通过灵活的空间层次以及现代的建筑饰面手法,形 成良好的城市景观界面,地块主要交叉口位置需留出广场空间。 、交通组织要求: )做好地块内外部交通组织,合理布置机动车出入口,机动车出入口与道路之间须设置一 定的缓冲空间,以减少对城市交通影响。 )充分利用好地下空间解决地块配套停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要求与人防、停车等功能密 切结合。 、建筑设计要求: )建筑方案应体现现代城市特色,充分考虑建筑空间层次,建筑立面造型应简洁明快,建 筑风格应协调统一,并与周边城市景观有较好的协调。 )地块北侧沿高富路的建筑外立面不应设置室外空调机、外露管道等影响立面景观的附着 物,确需设置的必须结合立面造型,统一设计,隐蔽处理。 )住宅建筑首层(不计底层为商业的住宅建筑)按≥的比例设置架空空间,净高不得低于米, 用于公共活动空间及绿化,提升小区居住环境及品质。 )按照《关于顺德区加快推广绿色建筑的意见》(顺建发[]号)的要求,按不低于的建筑面 积比例设绿色建筑。 )幼儿园应做好交通组织,减少对周边道路的压力,主出入口处留出足够的集散场地,妥善 解决好家长接送车辆的交通组织及临时停放。幼儿园须与住宅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 竣工。配套室外活动场地、配套绿化工程须与幼儿园主体建筑同时完成。 、其他要求: 禁止设置沿街商业。
商务:≥个车位㎡建筑面积
小汽车 .停车场[库]及机动车 泊位数(标准小车位)
除按以上标准配套停车位外,住宅部分还需另行配套访客 停车位和社会停车场,访客停车位数量不少于住宅应配套 停车位数量的,社会停车场配套车位不小于个,且不计入
上述规定应配套停车位数量。访客停车位应设置在小区出

顺德绿地系统规划方案

顺德绿地系统规划方案

顺德绿地系统规划方案简介顺德位于广东省佛山市,是华南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地资源逐渐减少,人们对于城市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顺德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倡绿色发展,注重城市的绿化建设,制定了“顺德绿地系统规划方案”,旨在打造生态友好型城市。

目标顺德绿地系统规划方案的目标为:1.完善城市公园与社区公园的建设,让每个居民都能够享受到距离自己住所不超过1公里的公园绿地;2.建设自然生态城市公园,打造绿色生态系统,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3.建设城市景观廊道,美化城市风貌;4.培育城市森林,提高城市全民绿化覆盖率。

绿化建设完善城市公园与社区公园顺德市政府将完善城市公园与社区公园建设作为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计划在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之间建立连通的绿化网络,便于市民自由通行。

同时,会在公园内建造儿童游乐区、运动健身区、游泳池等各种设施,让市民在游乐运动中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建设自然生态城市公园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随着顺德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公园也得到了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为了建造自然生态城市公园,顺德市政府采用了如下措施:1.考察城区范围内自然景观资源,打造可以最大限度展示自然风貌的自然生态公园;2.大力推广植树种树,打造一个绿色生态城市公园;3.按照国家标准定期对公园进行维护和改善,确保生态系统正常发展。

建设城市景观廊道城市景观廊道是连接城市各个绿化节点的一种手段。

为方便市民出行,在顺德市政府设立指导站,让市民可以通过咨询服务中心了解到景观廊道的建设信息,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增加市民的出行体验。

此外,城市景观廊道还会加强滨水绿化和山地生态治理,保护自然生态资源,提高城市景观质量。

培育城市森林城市森林主要指种植在城市各处的树木和桂花等植物群落,以及覆盖在城市屋顶的绿色植物系统。

通过城市森林的建设,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改善城市气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城市内的温度;2.在城市内增加氧气,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全民绿化覆盖率;3.减轻城市生态环境压力,增加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佛山市顺德区新城区中心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佛山市顺德区新城区中心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佛山市顺德区新城区中心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单位:佛山市顺德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02年9月~2003年10月编制人员:王晓龙、吴希平、黄建武、罗晓萍、许红卫、何贤湘、马健康、陆建东、陈碧云、何贵成、陈潮武、彭松盛一、项目背景、概要与特点1. 项目背景为加快顺德城市化进程,使规划管理更好地服务于顺德新城区中心区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水平,2002年9月,顺德区新城区开发中心在编制完成了《顺德市新城区中心区分区规划(修编)》之后,针对规划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经认真检讨和与业内人员多次商讨、切磋,确定了编制《佛山市顺德区新城区中心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总体思路,并委托佛山市顺德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编制工作。

经过双方多次工作交流及调研,数次修改,终于2003年10月完成全部技术成果。

2. 概要与特点依照《顺德市新城区中心区分区规划(修编)》对本规划编制区的定位,根据当今城市多元共生的发展态势及顺德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及佛山市的地位,本规划编制区的性质确定为:以商务功能为主导的、与其他功能相结合的城市公共设施服务中心。

在综合分析国内其他城市中心商务区开发建设的案例之后,从土地使用性质、开发强度、建筑容量、建筑高度、建筑退让道路红线、节点空间、建筑要素、环境要素、机动车交通、公交系统及设施、步行系统、地下交通系统、停车场库、集中供冷系统等15个方面;按照地块面积基本均衡的原则,将编制区划分成12个街坊、49个地块;对街坊控制提出9项,对地块控制提出7项,从规定性和指导性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其特点是立足规划管理的操作,适应本地、涵盖面宽,指标清晰、具体,图则结合,既有原则,又有弹性,较好地满足了规划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技术文件、法定文件、管理文件1、技术文件1.1 现状概况佛山市顺德区新城区中心商务区位于顺德区中心城区中部,东临碧桂快速路、西靠祥和路,南连德胜河,北隔兴顺河与新城区行政中心相望。

顺德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第十章-停车规划

顺德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第十章-停车规划

目录第十章停车设施规划 (303)10.1 停车规划的意义 (303)10.2 停车规划的出发点 停车现状 (303)10.3 停车设施发展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304)10.3.1 停车设施发展的指导思想 (304)10.3.2 停车设施发展的战略 (305)10.3.3 停车设施规划原则 (306)10.4 停车需求总量预测 (307)10.4.1 需求预测概述 (307)10.4.2 按车辆拥有量估算停车需求总量 (308)10.4.3 按人口估算停车需求总量 (308)10.4.4 按出行吸引模型估算停车需求总量 (309)10.4.5 停车需求总量的确定 (310)10.5 配建停车场的规划 (311)10.6 公共停车场的规划 (313)10.7 路边停车场的规划 (317)10.8 自行车停车场的规划 (324)10.9 停车场(库)的政策、控制措施及建议 (326)10.9.1 适用于各个地区的有关停车的政策和建议 (326)10.9.2 大良核心区的有关停车的政策和建议 (329)10.9.3 关于大良地区提高公共停车场利用率的建议 (330)插图目录图10-1 2020年各个交通大区的公共停车场和路边停车场泊位布置图 (317)图10-2 2005年顺德中心城区允许设置路边停车场的路段示意图 (323)图10-3 路边停车三种方式示意图 (324)表格目录表10-1 顺德中心城区各类机动车停车场所占的比例 (303)表10-2 停车设施供应结构比例表(单位:%) (306)表10-3 2020年顺德中心城区机动车拥有量和折算系数 (308)表10-4 国内部分城市规划泊位总体供应指标(2010年) (309)表10-5 顺德中心城区现状年的停车供需览表 (310)表10-6 顺德中心城区2020年的停车供需览表 (310)表10-7 顺德中心城区现状年建议的停车供应表 (311)表10-8 顺德中心城区2020年的停车供应表 (311)表10-9 顺德中心城区建筑物配建指标参考值 (312)表10-10 2020年顺德中心城区轨道站所需配建停车泊位 (313)表10-11 顺德中心城区2005年各交通大区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建议提供的停车泊位 (313)表10-12 顺德中心城区2020年各交通大区机动车公共停车场提供的停车泊位 (315)表10-13 路边停车场的设置与道路宽度的关系 (319)表10-14 2005年各交通大区建议的机动车路边停车场停车泊位 (319)表10-15 2020年各交通大区机动车路边停车场的停车泊位 (321)表10-16 各种自行车停车场类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25)第十章停车设施规划10.1 停车规划的意义停车规划是整体交通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行车系统一样,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顺德中心城区东部片区概念性规划

顺德中心城区东部片区概念性规划

德区政府组织 了 “ 顺德中心城 区东部片区概念性规划咨询 ” 。
一 .
区域 环境 分 析
1 . 广州 “ 南拓”与 “ 新城计划 ”( 1) 图 20 0 0年 6月番禺 、 花都撤市设 区 , 广州市 的腹地扩大 , 城
市 发 展 空 间得 到 拓展 。2 0 0 0年 1 2月 , 州市 总 体 发展 战略 规 广
整体架构 , 在广佛都市区强调错位发展 , 过佛 山整体 发展带 通 动珠江西岸和粤西地区的发展 。佛 山采用双极 中心 , 北部主中 心城区 ( 禅城和桂城组群 ) 对应 于广州的老城区 , 南部 的亚中 心城 区 ( 顺德 ) 对应于广州未来的新城和南沙。这将更有利于 广佛都市区中两座城市的产业互补和城市协作。
二 . 市 发 展 背景 城
1 市 发展 方 向 . 城 顺 德 位于 广 东 省珠 江 三 角 洲 中部。 东 连 广 州 市番 禺区 , 西
北和北部接佛 山禅城 区与南 海区 , 西南毗邻江 门市 , 东南与 中 山市交界( 3。: l 广州市 中心 区 3 K 南抵澳 门 7 m, 图 ) lE g 8 m, 8K
东南距香港 6 4海里。 《 顺德市市区总体 规划 》 2 0 - 2 2 ) (0 2 0 0 提 出顺德城市用地的扩展 方向为:“ 东拓西优 , 加强东西联系,
控制南北连片 , 保持组团形态”。 即面向东部 的广州大都市 , 做 好和番禺、 南沙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 依托区域交通条件的变化 , 城市 建设用地向现有城区的东部和西部发展 ; 在市区东部预留 区域性的交通和市政走廊 , 并与番禺区以生态控制区隔离 。在
关键 词 : 东部 片 区 ; 本 框 架 , 本 模 式 基 基
对于顺德 中心城 区东部片 区(以下简称东部片 区 ) 来说 ,

XX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汇报文件

XX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汇报文件
形成典型的组团式交通与用地格局(积极引导, 努力实现组团内供需平衡);
与广佛都市圈的大交通体系有机结合(衔接有 序,积极实现内外交通一体化);
合理分工、协调布局的内部交通体系(纵横有 别,促使各种交通方式各取所长、协调共存);
以人为本,实现交通体系的人性化、捷运化、 生态化、信息化发展目标 。
四、交通发展的主要任务
洲大道以北。
水运码头、港口规划
— 规划保留顺德客运港、勒流黄连港 。 — 规划新增了了哥山港区、乐从大坝码头、
勒流下涌码头、陈村勒竹码头、大良五 沙码头 。
七、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 道路系统发展战略
理清道路功能分级,发挥路网整体效应; 与区域交通运输体系顺畅衔接,完善出市大 通道 ; 重视支路网建设,提高道路网密度; 继续加强交叉口渠化,提高道路网容量 。
八、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近期公交线路结构
顺德中心城区公交线路布局模式可以归结为“7287”,即7个枢 纽站(3个城际轨道站、3个公路客运站和新滘站)、2条快速公交线 路、8条骨干公交线路和7条城巴线。规划线路总长约225.3公里。
快速公交线路:主要承担中长距离出行和组团间联系。车辆配置以空调车和大
八、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远期公交规划
2020年公交出行期望线图
2020年公交全天流量分配图
与近期公交线网规模相比,2020年还需增加13条公交线路,调整7条 公交线路,取消1条公交线路,相应地增加公交线路240公里左右,主 要布设在城市外围地区。远期顺德中心城区将以不低于10标准车/万人 的标准。
2020年当量小汽车的出行期望线
2005年组团间的出行期望线
2020年组团间的出行期望线
五、土地利用与交通预测 – 交通方式划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规划适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根据顺德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组织编制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适用范围为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含大良街道办、容桂街道办、伦教街道办),在上述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依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二条的规定,按本规划执行(正文中字体如此标识的部分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原《顺德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1995-2010年)》等有关规划与本规划冲突之处,均应以本规划为准。

规划期限本次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远期)为2020年,其中近期建设规划为2005年;2020年以后为远景规划。

规划指导思想1. 本规划依据珠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要求,从构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广佛都市区的角度出发,注重研究顺德与区域其它城市之间的协调统筹,尤其是顺德中心城区和广州的番禺、南沙以及中山、江门等之间的关系。

2. 本规划从建设、完善大佛山的角度出发,全面贯彻发展和建设多级格局组团城市(即“2+5”组团模式)的理念,特别是要着力将顺德中心城区(即大良容桂组团)打造为大佛山两个百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区之一。

3. 本规划从顺德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区域和城市发展的可能性,合理确定顺德中心城区的城市性质、发展空间和发展规模。

研究在不同阶段的顺德中心城区动态发展,确定规划远期与近期的城市合理规模和城市形态。

4. 本规划注重经济和产业的变化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树立工业立区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同时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合理调整现有中心城区内的各项产业布局,确定合理的城市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为发展各项产业提供支持。

做好大良、容桂、伦教现有的空间形态的整合,做到优势互补,整体效益最优。

5. 本规划充分利用顺德中心城区的地理位置和山水环境等自然条件,突出城区特色和风貌,正确处理好城区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融城区于自然环境之中,建造具有优美的人居环境的滨水花园式城市。

规划编制重点1. 根据大佛山市区划调整和区域综合交通条件的变化,结合珠江三角洲良好的发展机遇,明确顺德中心城区的城市性质及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内和大佛山市域内的定位和职能;进一步明确顺德中心城区的大良、容桂、伦教等三街区各自的职能。

2. 依据城市科学的发展需求,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把握和建构顺德中心城区合理的城市形态和规划结构,合理组织与优化中心城区内部功能,统筹安排城市内部各类用地。

3. 处理好区域大交通(高速公路、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国道)与城区布局之间的关系,科学组织与完善顺德中心城区内部的交通。

4. 注重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构造整体的城市风貌,建设滨水花园式城市。

规划法律效力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三部分组成。

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本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顺德中心城区内的一切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本规划的规定。

城镇发展战略佛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心位置,是粤西沿海、西江流域等地区通向广州的主要门户。

佛山未来的发展要立足于珠江三角洲的整体协调,在广佛都市区中要实现与广州的优势互补,强调错位发展,成为广州向珠江三角洲西岸辐射和拓展的主要枢纽。

佛山市的城市发展目标是在保持发展活力的前提下调整体制结构,努力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并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一起,确立具有独自安镇协调、整合为东海发展协调区;勒流镇为顺德区中部的城镇发展区。

顺德中心城区远期规划城市人口规模为110--130万人。

其他各城镇规划城市人口规模为:北滘镇38万人,乐从镇47万人,龙江镇28万人,勒流镇22万人,陈村镇24万人,东海发展协调区45万人。

城镇体系规划职能结构佛山市中心组团职能区域内地区性主中心;全市行政中心、商贸服务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全市重要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与物流基地;具有高品质生活环境的城市生活区;具有悠久历史人文环境的地区。

顺德中心城区职能区域内地区性次中心;区域性交通枢纽与物流中心,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制造业基地,顺德区政治、文化、教育与信息中心,具有岭南滨水特色和较高品质生活环境的城市生活区。

顺德各城镇职能北滘:制造业基地。

乐从: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性专业市场;高品质生活区。

龙江:市域南部重要的交通节点;以陆路运输为主的物流中心;制造业基地。

陈村:生态型城市新区,区域性专业市场。

勒流:农副产品基地,近期加工制造业基地,岭南水乡特色的新型服务业基地。

东海发展协调区(杏坛、均安):新产业聚集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优质农业加工基地,旅游基地。

城镇体系规划布局全区城镇空间发展的基本结构为“带状发展与组团式布局相结合的模式”。

沿国道已形成的区域东、西“双带状”的城镇发展格局,主要的产业区、城市基础设施沿城镇带布置;保持区域中部与南部的绿色开敞空间。

城镇带中各城镇间保持组团式的布局形态,组团间为隔离绿地。

大良、容桂、伦教组合成为顺德中心城区,形成一级复合组团,建成珠江三角洲地区性中心,向东强化与广州番禺、南沙的有机联系,向南辐射和带动中山以及江门的北部地区,向西带动全区西部各城镇的发展。

中心城区东部为区域性的交通走廊,并与广州市番禺区保留一定的隔离绿地。

乐从、北滘、陈村纳入佛山市中心组团一体化发展;龙江与九江组合为6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次级组团,城镇之间保留一定的隔离带。

勒流为相对独立发展的城镇。

杏坛、均安整合为“一河两岸”式的新型城市片区。

交通系统规划佛山市交通网络规划1. 规划指导思想按照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构筑佛山市“网络化、高速化”的干线公路网;强化与广州的联系,充分依托广州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统筹协调广佛都市区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与建设;贯彻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需求管理的理念,注重环境保护与交通建设和发展经济的和谐统一。

2. 道路以构建“30•15时间圈”为目标,通过“二纵二横两环”的高速公路系统和“五纵九横三国道”的快速干线系统,构筑支撑佛山城镇空间发展的快速路网主骨架。

3. 机场佛山机场的民用功能已逐步减弱,佛山可通过高速公路、快速道路与广州新白云机场取得快速、便捷的联系。

同时开辟了各客运码头至香港国际机场的客轮航班。

4. 港口佛山水运交通应依托珠三角区域沿海港口,发展江海、河海联运;同时发挥内河运输的枢纽角色,辐射至珠江上游的广西、韶关。

规划加强佛山各支线港、喂给港与各主要深水港区的通道联系。

5.轨道交通预留广珠铁路、广茂铁路、武广客运专线的通道与站场位置,预留广珠城际轨道与站场的位置,构成广佛都市区的轨道交通网络。

全区公路交通规划1. 全区公路交通规划原则加强公路交通的先导作用,以顺德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积极完善区域公路网络。

加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周边城市交通系统的协调与衔接,充分利用区域交通设施,提高全区综合交通运输效能,增强顺德辐射力,促进顺德社会经济发展。

2. 全区公路系统规划加强高速公路建设,完善区域公路网,建立快速高效、层次分明、有机衔接的现代化公路交通系统。

(1)全区高速公路规划全区内规划有珠二环高速公路、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广明高速公路与现状的佛开高速公路等,形成“井”型高速公路网格局。

(2)全区干道系统规划全区干道系统由全区快速路、全区主干道组成。

全区规划快速路由新325国道(禅西大道)、登东路(佛山纵四)、佛山纵五路、伦桂路、碧桂公路以及荷岳路及东延线(佛山横五)、佛山一环、三乐路(佛山横六)龙洲路(佛山横七)、顺番公路(佛山横八)、红旗路(佛山横九)等道路组成;顺德中心城区快速内环路由龙洲路、碧桂公路、红旗路及伦桂路主干道组成。

全区主干道是全区快速路以外各镇之间联系的主要道路。

西部城镇带的全区干道为325国道顺德段、百安路;东部城镇带的全区干道为105国道、伦桂路及北延线,联系东、西部城镇带以及南部城镇的全区干道有佛陈路、规划水藤-三洲路、良勒路、龙洲路(佛山横七)、华阳路。

全区水运交通规划1.全区水运交通规划原则充分发挥水运优势,加强与香港、澳门的水路客运联系,并发展水上游览性客运交通。

适应区域发展带来的水运需求变化,合理布局水运设施,加强航道整治,通过整治提升主要航道、疏通东西向千吨级以上的骨干航道网(骨干航道由均安、容桂、顺德水道组成),提高港口的利用率和吞吐能力。

2.港口规划规划保留顺德客运港、勒流黄连港、北滘港,新增龙江大坝码头、大良五沙码头、陈村勒竹码头、勒流下涌码头,控制杏坛了哥山港口、杏坛新涌油库码头、北滘西海油码头、伦教码头。

容奇港近期保留,不再扩大规模;中远期迁建到容桂水道大福基居委岸线。

全区轨道交通规划1.全区轨道交通规划原则与区域轨道交通和全区城镇体系布局紧密结合,形成合理的全区轨道交通网络,促进顺德与周边城市之间的联系,推进顺德城镇发展。

合理布置轨道交通线路和站场,加强城市主要客流集散点之间的联系,改善居民出行条件。

2.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规划按广珠城际快速轨道交通选线控制轨道交通线路通道及轨道交通站场用地。

其中,顺德设置的南北向线路为广州-珠海城际客运快速轨道线。

城市性质顺德中心城区的城市性质顺德中心城区是珠三角区域性中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具有岭南滨水特色的佛山市两个百万人口以上中心城区之一。

各分组团职能定位大良分组团是全区的商贸、文化中心;新城区分组团是全区的行政、金融、信息、商贸和交通中心,高品质的新住区;容桂分组团是全区的经济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伦教分组团是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

城市规模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规划远期顺德中心城区的城市人口规模为110-130万人,按130万人作为控制目标;其中户籍人口为70-80万人,按80万人作为控制目标。

近期顺德中心城区的城市人口规模为70-80万人,按80万人作为控制目标;其中户籍人口为45-50万人,按50万人作为控制目标。

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规划远期顺德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155.44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9.57平方米。

近期顺德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100.5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25.74平方米。

城市规划区范围顺德中心城区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大良、容桂、伦教三个街道办事处行政范围内的全部地域,总面积为218.8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顺德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采用“东拓西优,南联北带,组团发展”的布局方式。

面向东部的广州大都市,合理协调与番禺、南沙之间的关系,依托区域交通条件的变化,城市建设用地在规划期内重点向现城区的东部发展。

中心城区东部预留区域性的交通、市政走廊,与番禺之间依托李家沙水道以生态控制区隔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