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实中高一语文周测试卷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卷

高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命题范围:必修上册一二三六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
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
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
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
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
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
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
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
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
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
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
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
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
陕西榆林市一中2020-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统编版高一必修

陕西榆林市一中2020-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榆林市第十二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质量检测语文科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西游记》,别样的经典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
这三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故事的濡染。
除了神祇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佛、菩萨、魔则是由印度佛经传入,然后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
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以来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与此相应的是宗教上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
《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对它进行了嘲弄。
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
但《西游记》不与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认同,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加牟尼,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祇就更不在话下。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5分)温软的稻草詹文格在物质丰盈的年代,我突然间想起了故乡那一堆堆温软的稻草。
想起稻草,自然就想到那些农人,想起农人就想起我的父辈,想起父辈就想起耕耘和劳作。
对于黄橙橙的稻谷而言,稻草总是容易被人忽略,现在,稻草这种耕牛的上等饲料,竟然弃之如敝屣,扔之不足惜!故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片的稻田就是农民一生的主战场,一代一代农人在田野里劳作,将劳苦的一生消耗在这片不算辽阔的田野里。
稻子的生长期长,吸饱了阳光。
占尽了岁月的风情,直至10月才开始泛黄。
当秋风把山川田野逐一摇醉的时候,稻子开始在蓝天下尽情张扬。
喧闹的村庄里鹅飞雁叫,急不可耐的农人便肩披毛巾,头扣草帽,准备开镰收割了。
收割稻子是一年农事的压轴戏,金黄色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米粒的人冬。
那个时候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脚踏式打谷机是秋收战役的重要武器,隆隆的打谷声里。
农人的兴奋和欢乐很直白地写在布满汗水的脸上,他们不知疲倦地把丰收的果实运送回家。
稻草却默默地躺在地上,翻晒几个时日,待稻草的水分被阳光悉数收走后,农人才尽心尽意地将它捆扎,垛在房前屋后的空场上,或高或矮的草垛就像一个个微缩的金字塔.为古朴的村庄镀上了一层丰收的色彩。
安放在村口的草垛成群结队,有点像一群慈眉善目的老人。
草垛是时光的看台,但并非寂静无声。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扛锄抡镐的农人不大在意它,但初冬时节的鸟雀会时常光顾这里,在此越冬的鸟儿会把家快速地安顿下来。
稻草的柔软、温暖以及残存的一星半点谷粒,让安家的小鸟心里无比踏实。
对于孩子们来说,草垛就是他们的乐园。
捉迷藏、抓特务百玩不厌。
一惊一乍的笑声,就如山乡的抒情,摆上了精神的盛宴。
稻草是耕牛的粮食。
隆冬来临,白雪皑皑,田野山川已很难找到青草,此时早有筹备的农人便从草垛上扯下一捆稻草,撒在牛栏里。
老牛蹲卧于闭风的墙角,不紧不慢地咀嚼羞储满阳光的稻草,那种从乡村根部生长出来的美食,让耕牛反刍着一年来的大小农事。
辽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0-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辽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0-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校区2020~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10月份月考语文试卷命题人:语文学科研究中心组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7)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
2、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7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涂在答题卡上,贴好条形码。
答题卡不要折叠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国必须把“自己的事”说清楚美国情报部门近日发布报告同意科学界的广泛共识——新冠病毒非人造;法国专家最新研究也表明,法国本土疫情的病毒分支由一种在本地传播的来源未知的病毒毒株引发。
这些科学结论对试图以“可能的病毒源头”为由嫁祸中国的白宫政客们予以当头棒喝。
近来,白宫政客以所谓“可能的理论”推动调查病毒是否出自中国武汉的实验室。
如果把“可能的理论”用在美国身上,那么可调查追踪的疑点就太多了。
首先,新冠病毒到底何时出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仅仅解剖了三具遗体,就把美国疾控中心此前确认的首例死亡病例时间提前了近一个月。
这直接引发了另一个疑问:那些早在去年12月甚至更早就在美国各地出现的流感症状到底是源自流感还是新冠病毒感染?《旧金山纪事报》举例称,12月5日,家住蒙特利县的沃格特表现出咽痛、盗汗、发烧、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但她的流感和链球菌测试却呈阴性。
其次,“可能的理论”还让人想起去年7月初就在威斯康辛州暴发的电子烟肺炎。
美疾控中心报告迄今已有2807人感染这种神秘肺炎,死亡68例。
高烧、干咳、呼吸困难、全身无力——医生对病人的描述与新冠肺炎症状几无差别,且致病原因未知。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周测试卷及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周测试卷第Ⅰ卷表达题(54分)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山水诗考略①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
”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②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
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
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至蔚然成风。
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
“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③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仁者”则是仁义之人。
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原来,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
④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
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
“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
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
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⑤好的山水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范水而已。
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对读者无疑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高一语文试题2021.05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使用2B铅笔正确填涂准考证号。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课内文言基础知识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牧:养B.吾与.点也与:赞成C.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简:选拔D.比.及三年比:比较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臣闻求木之.长者李牧连却之.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赂秦而.力亏C.虽董之以.严刑以.地事秦D.其.声呜呜然吾其.还也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今君实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见教者所以B.冀君实或见.恕今君实所以见.教者C.能克.终者盖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D.故幸.来告良縵立远视,而望幸.焉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A.如会同,端..章甫B.素善.留侯张良C.越国以鄙远.D.项伯杀人,臣活.之5.下列各选项句式归类正确的是()(3分)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若属皆且为所虏③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④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⑤戍卒叫,函谷举⑥灭六国者六国也⑦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⑧洎牧以谗诛⑨以其无礼于晋⑩是寡人之过也A.①③④/②⑤⑧/⑥⑩/⑦⑨B.①③④/②/⑤⑧/⑥⑩/⑦⑨C.①④/②⑤⑧/③⑥⑩/⑦⑨D.①④/②⑤⑧/③/⑥⑩/⑦⑨6.下列选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国古代,兄弟间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周测一 含答案

高一语文周测一试题(总分100分,选择题每题3分)班级姓名得分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食野之.苹友人惭,下车引之.B. 何以.解忧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 何.时可掇同予者何.人D. 但为.君故北冥有鱼,其名为.鲲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唯有杜康..杜康:这里代指酒B. 青青子衿.衿:衣服的交领C. 鼓.瑟吹笙鼓:弹D. 山不厌.高厌:厌恶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何时可掇.掇:拾掇B. 枉用相存.存:问候、探望C. 海不厌.深厌:满足D. 少无适俗韵.韵:气质,情致4、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何以.解忧B. 慨当以.慷C. 不用,则以.纸帖之D.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5、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 对酒当歌B. 乌鹊南飞C. 鸡鸣桑树颠D. 鼓瑟吹笙6、下列填入文中甲、乙两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意思是说,唯有一醉可以忘忧。
问题是酒醒之后又该怎么办呢?即使是曹操那样的枭雄,一手握着酒杯,仍要感叹“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可见杜康发明的“特效药”不怎么有效。
范仲淹说:“____甲_____。
”酒在这里,反而触动柔情,帮起倒忙来了。
酒果真能解忧吗?忧与愁,都在心底。
酒落在胃里,只能引起一时的幻觉,岂能到心而浇灭忧愁?“乙”,还是李白讲得对!看来,李白才是最资深的酒徒。
A. 甲: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乙: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B. 甲: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乙: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C. 甲: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乙:举杯销愁愁更愁D. 甲: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乙:举杯销愁愁更愁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沙市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语文10月双周练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10月双周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沉淀着厚厚文化泥沙的历史河床。
端午节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着菖蒲,赛龙舟,祭屈原,回娘家探亲,喝雄黄酒,备艾叶、菖蒲和大蒜,给小孩涂雄黄、戴香囊……祛病消灾、祭祀祈福、回家团圆、强身健体,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这些美好的生活愿望出发,为端午节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习俗,这是应该继承的文化财富。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但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化符号。
每逢端午,人们仿佛总是能穿越时空,遇见这位行吟泽畔的大文豪。
他的爱国情怀、执着刚毅如黄钟大吕,穿越时间仍然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响。
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在这一天,正可以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种与家国情怀。
节日的真意,常常需要依托于生活的体验来领悟。
有词人写道,“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青翠,天淡纸鸢舞”,端午节要在胳膊上缠一个虎符,还要出门放风等。
诗人陆游也很有雅兴,“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包完粽子以后,头上还插了艾草.这些细节,让日常的生活有了更多仪式感,也因此让端午节增添了更多雅趣,让人体会到其中天人和谐的态度与美感。
从历史深处深情回望,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一直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这本身也是传统文化随着时间在不断生长,并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新生”.不论过节方式怎么变化,只要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还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会接续传承,联通一代代人的心,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
(摘编自李思辉《在端午品味文化的芳香》)材科二:20世纪,人类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期,农耕时代形成的文化传统开始瓦解.尤其是我国,在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节日文化——特别是城市的节日文化受到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当下人们已经鲜明地感受到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日趋淡薄,并为此产生忧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实验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三
第二单元周测试
【满分:100分时间:35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58分)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5分)
A.省.识(shěnɡ)崔嵬.(wéi)荻.花(dí)环珮.(pèi)
B.抚.膺(yīnɡ)锦瑟.(sè)吮血
..(shǔn)霓裳.(shǎnɡ)
C.栈.道(zhàn)嗟.叹(jiē)商贾.(ɡǔ)钿.头(diàn)
D.朔.漠(shuò)惘.然(mǎnɡ)悯.然(mǐn)江渚.(zhǔ)
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5分)
A.噫嘘兮,危乎高哉!
B.飞湍暴流争喧豗,硑崖转石万壑雷。
C.独留青家向黄昏。
D.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
一去.紫台连朔漠去:离开
B.砯崖转石
..万壑雷转:使石滚动
无边落木
..萧萧下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C.因为长句
..,歌以赠之长句:指七言诗
老大
..嫁作商人妇老大:大姐
D.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徒,空
却坐促.弦弦转急促:紧、迫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5分)
A.盛唐时期的李白与杜甫是我国唐诗史上的双子星并称“李杜”,世称“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而中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被称为“小李杜”。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
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5分)
A.明年
..故
..秋,送客湓浦口 B.暮去朝来颜色
C.艰难苦恨
..
..繁霜鬓 D.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6.下列对白居易《琵琶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交代了人物、地点、事件和时间。
B.“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用景物烘托,传达出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下了马,客人还在船上,说明分离时的依依不舍。
D.“主人忘归客不发”,主人忘记回去,客人也不出发了,侧面烘托琵琶女弹技的高超。
7.理解性默写(每道题4分,共28分)
(1)《蜀道难》说明在很久以前蜀地就建立国家的句子是
,。
(2)《咏怀古迹》中运用拟人,借山水形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诗句是
,。
(3)《登高》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4)《琵琶行》中诗人贬居地荒僻,借用杜鹃形象来表现环境凄清的句子是
,。
(5)《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
(6)《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描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即的是
,。
(7)《马嵬》用对比手法警示后世、点明题旨的句子是
,。
二、课内精读(22分)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8.这首诗作者是_________,从体裁上说这是一首___________。
律诗四联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律诗结构上必须对仗的是___________联、___________联。
(8分)
9.这首诗前两联重在写景,诗人通过______、______的角度描写了风、天、猿、渚、沙、鸟等意象,描绘了___________的意境,诗人的视野的___________展开了一幅长江秋景图,前两联写景最大的特点就是_______、_______。
(6分)
10.这首诗后两联侧重抒情,第三联在全诗结构上起到了什么作用?宋代罗大经指出本诗第三联含有八层意思,试做具体分析,至少答出三处(8分)。
三、拓展阅读(20分)
(山东省济北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①
杜甫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②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注】①乾元二年(759),杜甫48岁,在同谷县住了一个月,这是他生活最为困窘的时期。
②指757年至759年。
758年,他因上书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而遭贬。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一句使用了九字句,写诗人年近半百,名未成,身已老。
B.“三年饥走荒山道”中,把“三年”两字放在句首。
突显了诗人苦难历程之久。
C.诗歌前两句含有诗人对年老困窘的感喟,诗人在《登高》中也有类似的感叹。
D.长安城中凭父兄余荫取得卿相的以少年为多,诗人因此劝导世人“富贵应须致身早”。
12.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