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周测试卷2(含答案)
高一语文周考试题(含答案解析)(含答案)

高一语文周考试题(三)(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
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石河子一中2017届高一语文周测试卷02

石河子一中2017届高一语文周测试卷(2014.9.22)出题人: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一、基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百舸.争流(gě)挥斥方遒.(qíu)峥.(zhēn)嵘潜.(qiǎn)能B. 长篙.(hāo)谥.号(shì)斑斓.(lán)笙.(shēng)箫C. 揕.(zhân) 淬.(cuì)解剖. (pāo) 慰藉.(jì)D. 桀骜.(ào)喋.(díe)血嗟悼.(dào)篱笆.(bā)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彳亍镌永隔阂绿草如阴万古常青B. 漂泊苍茫凄惋不加思索轻歌慢舞C. 严峻忸怩屠戮妄自菲薄流言蜚语D. 碟血呕歌寥落融会贯通感人肺腹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设立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牢记历史,尤其是残痛的教训,鼓舞人民愤发图强,励精图治,防止再次遭到军国主义野心家的蹂躏。
B.中国的文化产业要在国际上与发达国家分庭抗理,就必须在产业集聚和集约建设上有所作为,推进大集团战略调整。
C.书籍正在杂志化,杂志正在书籍化,报纸正在网络化,门户网站正在报纸化,以上等等,均在展示不同媒体正在朝着熔合的方向发展。
D.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伴生物,各种影像资料令人应接不暇,日益凸显其优势和价值,即观性、“写实性”和“第一手性”。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上级领导对我们提出了三项要求:一是学习三个代表,提高觉悟;二是坚持改革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关心员工的思想和生活,确保内部的安定团结。
B.“和”并不是善恶不分,是非莫辨,不是简单的混同。
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
”C.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D.中国高等教育考察团在英国逗留期间,参观了伦敦、曼彻斯待……等城市的一些大学和科研机关。
2021-2022年高一语文上册每周一练测试题2-高一语文试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菁.华(qīng)宁.可(nìng)冠.心病(guān)翘.首回望(qiáo)B.吐蕃.(fān)庇.护(bǐ)歼.击机(jiān)呱.呱坠地(gūC.请帖.(tiě)梵.文(fán)发横.财(hèng)按捺.不住(nàD.链.接(liàn)创.口(chuāng)倒.春寒(dào)拈.花惹草(niān)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体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明日黄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要重整山河,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北川!此时此刻,北川的恢复重建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对这个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文化的保护也已悄然展开。
D.本次中国古巴女排对抗赛上,因为赛前发烧,赵蕊蕊、冯坤昨天整场比赛作壁上观,代替她们首发的是马蕴雯和魏秋月C.这儿的路很陡峭,空气很挑剔,耸人云霄的大山标志人生的一种高度,风雪垭口不容许生命中的弱者通过。
D.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全面回归和复兴,过去境遇冷落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歌舞,开始大模大样登上舞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就东海问题重申:春晓油气田完全在中国的主权权利范围内,与共同开发无关;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中方不承认所谓“中间线”的立场没有变化。
B.武汉民航业人士表示,作为首批开放台湾游的13个省市中唯一的中部省份,下一批湖北成为直航点的可能性比较大。
石河子一中周测卷02

石河子一中2017届高一语文周测试卷(2014.9.22)出题人:梁爽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一、基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百舸.争流(gě)挥斥方遒.(qíu)峥.(zhēn)嵘潜.(qiǎn)能B. 长篙.(hāo)谥.号(shì)斑斓.(lán)笙.(shēng)箫C. 揕.(zhân) 淬.(cuì)解剖. (pāo) 慰藉.(jì)D. 桀骜.(ào)喋.(díe)血嗟悼.(dào)篱笆.(bā)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彳亍镌永隔阂绿草如阴万古常青B. 漂泊苍茫凄惋不加思索轻歌慢舞C. 严峻忸怩屠戮妄自菲薄流言蜚语D. 碟血呕歌寥落融会贯通感人肺腹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设立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牢记历史,尤其是残痛的教训,鼓舞人民愤发图强,励精图治,防止再次遭到军国主义野心家的蹂躏。
B.中国的文化产业要在国际上与发达国家分庭抗理,就必须在产业集聚和集约建设上有所作为,推进大集团战略调整。
C.书籍正在杂志化,杂志正在书籍化,报纸正在网络化,门户网站正在报纸化,以上等等,均在展示不同媒体正在朝着熔合的方向发展。
D.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伴生物,各种影像资料令人应接不暇,日益凸显其优势和价值,即观性、“写实性”和“第一手性”。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上级领导对我们提出了三项要求:一是学习三个代表,提高觉悟;二是坚持改革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关心员工的思想和生活,确保内部的安定团结。
B.“和”并不是善恶不分,是非莫辨,不是简单的混同。
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
”C.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D.中国高等教育考察团在英国逗留期间,参观了伦敦、曼彻斯待……等城市的一些大学和科研机关。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下入学语文试卷2(原卷版+答案解析版+作文范文)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下)入学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贫困作为一种古老的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古老的文化,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性问题。
传统社会相对现代社会来说物质匮乏、生产效率低下,但物质的匮乏造成的贫困现象与贫困文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贫困文化是贫困群体所拥有的一种亚文化,当这种文化沁入到了这个民族成员的血液和灵魂之中,就具有很强的韧性。
当前,中国消除了延续几千年的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进入了后小康时代。
虽说物质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一种嵌入到民族心理中的适应文化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且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巨大阻力,制约着整个后小康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大了相对贫困治理的难度。
西方传统文化中基督教文化是一种主流,基督教将“贫困”作为一种“恶”的文化,希望用“慈善”的方式来消除这种“恶”。
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伦理文化,而儒家伦理奉行的是一种“善”文化,并且通过官方正统的教化渠道使“善”文化成为主流。
儒家思想家将“贫困”作为一种“善”,主张用“节欲”的方式来对付“贫困”,甚至将“贫穷”作为一种“美德”来进行歌颂。
被统治者用来作为治国指导思想的儒家文化,将“贫穷”作为正统的意识形态,并将其颂扬为一种美好境界。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就浸淫在对贫困的这种认识和熏陶中。
“贫困”即“美德”,成为一种精神鸦片,“安贫乐道”的“贫困文化”和“贫困观念”根深蒂固地植入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液中。
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对待“贫困”的观念上,甚至比儒家的“贫困伦理”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
早期道教承袭并且衍化了道家的寡欲观,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求人们守贫、苦行和守拙。
佛教传入中国后,儒道释三者合流,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安贫乐道”的民族心理,“贫困文化”和“贫困观念”的负面作用更加凸显,很快得到中国民间和官方的认同,其安于贫穷、与世无争的消极心理更加深入人心。
高一语文周考卷

高一语文周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瑰(guī)宝炽(chì)热踯(zhí)躅(zhú)悚(sǒng)然B. 拘囿(yòu)摺(zhé)皱嗫(niè)嚅(rú)暮(mù)霭C. 愠(yùn)怒谄(chǎn)媚畸(jī)形踉(liàng)跄(qiàng)D. 蓦(mò)然藩(fān)篱恬(tián)退兀(wù)自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 春天的校园里,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使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
C.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老师要求大家平时多读、多写、多思考。
D.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D. 春风知别苦,离人泪如潮。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弟子编撰而成。
B.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宋江领导的一百零八位好汉聚义梁山的故事。
C. 《窦娥冤》是元代关汉卿创作的一部悲剧,讲述了窦娥被冤枉致死的悲惨故事。
D.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5. 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B. 画龙点睛:比喻在关键时刻加上一笔,使事物更加生动完美。
C. 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D. 杯水车薪:比喻力量微小,解决不了问题。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补全诗句:(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一年级下语文周测试卷

高一语文周测试题出题人:审核人:本试卷共6页,共1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古诗文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1~5小题。
(31分)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广家世世受射。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宦官)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
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贵人走广。
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令□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胡皆引兵而去。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专以射为戏,竟.死。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
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吾今自上簿。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高一语文周考卷

高一语文周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摺(zhé)叠憎恶(zēng wù)踌躇(chóu chú)悲切(bēi qiē)B. 拗(niù)口桎梏(zhì gù)摺(zhé)本氛围(fēnwéi)C. 谄(chǎn)媚摺(zhé)皱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è)氤氲(yīn yūn)D. 愠(yùn)怒蓦然(mò rán)惬意(qiè yì)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良莠不齐走投无路哀声叹气珠光宝气B. 草菅人命和颜悦色偃旗息鼓破斧沉舟C. 察言观色顶礼膜拜破镜重圆指鹿为马D. 鞠躬尽瘁精兵减政恪守不渝破罐破摔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同学们都对他交口称赞。
B. 这部电视剧虽然煽情感人,但情节漏洞百出,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C.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他凭借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独特的见解,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D.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处变不惊,迅速组织人员展开救援,成功地化解了危机。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老师要求大家平时多阅读、多思考、多练习。
B.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C. 在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里,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D. 由于他平时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被老师选为学习委员。
5. 下列诗句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一项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第13周周测本试卷满分为10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班级姓名成绩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诅.咒/龃.龉惬.意/怯.懦降.解/降.龙伏虎 B.眼睑./敛.财亵.渎/楔.子角.色/群雄角.逐C.发酵./咆哮.觊觎./墙隅.弹劾./言简意赅. D.创.伤/悲怆.绯.闻/斐.然羁縻./靡.日不思2.下面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当然,对于在现代化坐标中登攀高点的中国人而言,“回到孔子”不仅仅出于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精神资源这个功利目的,它更意味着一个古老民族在价值和情感上的回归。
当越来越多的人痛心疾首....于“故乡沦陷”,满心渴望从浩如烟海....的传统典籍中找到此心安处,当一个国家把建设文化强国、塑造核心价值观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都表达着上至庙堂、下及万民的共同诉求..:中国越是在现代化道路上狂飙突进,就越需要仰望历史星空瞄准..价值罗盘、补充精神给养。
A.痛心疾首 B.浩如烟海 C.诉求 D.瞄准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奥巴马作为美国第一位非洲裔总统,本来被舆论解读为种族和解的象征,但是弗格森事件表明,美国并未进入“后种族时代”,种族矛盾依旧是美国的突出问题。
B.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增幅为9.67%,基本与上半年8.5%的业绩增速持平,如果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后,同比增长率仅为不足8%。
C.与此同时,博物馆融入社会的步伐在日益加快,服务社会的功能在日益凸显,以陈列展览和社会教育核心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D.11月30日,中国首次出口了最高速度的米轨动车组在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下线,预计明年底前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至怡保200多公里的线路上运营。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但是,这却不影响它会建构一个信仰中心。
②儒教信仰缺乏宗教化的制度支撑,却制约于国家设置的宗教制度。
③这一信仰中心,它能够囊括所有中国人的信仰。
④这个信仰中心近似于“帝国隐喻”。
⑤所以,以儒教为主流的中国信仰,也同样缺乏严格的制度宗教中心。
⑥也就是说,传统中国缺失了一个制度化的宗教中心,却存在一个表达“帝国隐喻”功能的信仰中心。
A.③⑥⑤①④② B.③④⑥①②⑤C.②⑤①③⑥④ D.②⑤①④⑥③二、本大题5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题。
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
少与兄机齐名,□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
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
”后举云贤良,时年十六。
吴平,入洛。
刺史周浚召为从事,谓人曰:“陆士龙当今之颜子也。
”俄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
县居都会之要,名为难理。
云到官肃然,下不能欺,市无二价。
人有见杀者,主名不立,云录.其妻,而无所问。
十许日遣出,密令人随后,谓曰:“其去不出十里,当有男子候□与语,便缚来。
”既而果然。
问之具服,于是一县称其神明。
郡守害其能,屡谴责之,云乃去官。
百姓追思之,图.画形象,配食县社。
入为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
成都王颖表为清河内史。
颖将讨齐王冏,以云为前锋都督。
会冏诛,转大将军右司马。
颖晚节政衰,云屡以正言忤旨。
孟玖欲用其父为邯郸令,左长史卢志等并阿意从.之,而云固执不许,曰:“此县皆公府掾资,岂有黄门父居之邪!”玖深忿怨。
张昌为乱,颖上云为使持节、大都督、前锋将军□讨昌。
会伐长沙王,乃止。
机之败也,并收云。
颖官属江统、蔡克、枣嵩等上疏曰:“统等区区,非为陆云请一身之命,实虑此举有得失之机,敢竭愚戆,以备诽谤。
”颖不纳。
蔡克入至颖前,叩头流血,曰:“云为孟玖所怨,远近莫不闻。
今果见杀,罪无彰验,将令群心疑惑,窃为明公惜之。
”僚属随克入者数十人,流涕固请,颖恻然有宥云色。
孟玖扶颖入,催令杀云。
时年四十二有二女无男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祠祭。
所著文章三百四十九篇,又撰《新书》十篇,并行于世。
(选自《晋书·陆云传》,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奇以……为奇B.云录.其妻,而无所问录记录口供C.百姓追思之,图.画形象图绘画,描绘D.左长史卢志等并阿意从.之从顺从,依从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少与兄机齐名,□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
②其去不出十里,当有男子候□与语,便缚来。
③张昌为乱,颖上云为使持节、大都督、前锋将军□讨昌。
A.①虽②其③而B.①虽②之③以 C.①因②其③以 D.①因②之③而7.下列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年四十二/有二女/无男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祠祭B.时年四十二/有二女/无男/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祠祭C.时年四十二/有二女无男/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祠祭D.时年四十二/有二女/无男/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祠祭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陆云六岁就能写文章,很有才思文理,少时与哥哥陆机齐名,人称“双陆”。
B.吴尚书广陵闵鸿很赏识陆云,他举荐陆云为贤良、召为从事,并认为陆云“若非龙驹,当是凤雏”。
C.陆云出任浚仪县令,百姓都称颂他神明,因而让他的画像与县里的灶神相配享受祭祀。
D.陆云被捕后,蔡克替他求情至磕头流血,同僚几十人随同蔡克入谏,意见最终没有被采纳。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1)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①郡守害其能,屡谴责之,云乃去官。
(3分)答:②今果见杀,罪无彰验,将令群心疑惑,窃为明公惜之。
(4分)答:(2)文章说陆云性格“清正”,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3分)答:三、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四、本大题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生活上,陌生的事物时时都会出现。
如何面对陌生的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自然,结果往往也不同。
联系生活中与“陌生”有关的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9.(10分)(1)【文言翻译】(7分)①郡守忌妒他的才能,多次申斥指责他,陆云便辞去官职。
[3分。
“害”:忌妒,1分;“去”:辞去,1分;大意1分]②(陆云)现在果真被杀,罪行没有明确的证据,将会让众人心里疑虑,我私下替您遗憾。
[4分。
“见杀”:被动句,1分;“彰验”:明确的证据,1分;“窃”:私下,1分;大意1分](2)【信息筛选】(3分)①陆云在浚仪县令任上严肃恭敬,下属不能欺骗他,市场没有两样价格。
②司马颖晚年政事衰废,陆云屡次以直言违背司马颖旨意。
③孟玖想让他父亲当邯郸县令,陆云执意不肯。
[3分。
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
找出的事例能体现陆云的“清正”即可给分。
]【参考译文】陆云字士龙,六岁就能写文章,性格清正,很有才思文理。
少时与哥哥陆机齐名,虽然文章不如陆机,但持论超过陆机,人称“双陆”。
年幼时,吴国尚书广陵的闵鸿见后认为他是奇才,说:“这个小孩若不是龙驹,也当是凤雏。
”后来推举为贤良,才十六岁。
吴国被平定后,来到洛阳。
刺史周浚召陆云为从事,并对人说:“陆士龙是当今的颜回。
”不久以公府掾的身份当太子舍人,出京补任浚仪县令。
该县居于都会要冲,实在难以治理。
陆云到任后严肃恭敬,下属不能欺骗他,市场没有两样价格。
有个人被杀,主犯的罪名不成立,陆云拘留死者的妻子,却不审问。
十多天后放出去,暗地里让人跟随其后,并对跟随的人说:“她离开不出十里,如有男子等着跟她说话,便把他们捆缚来见。
”而后果真如此。
一审问这人就服罪,于是一县称颂他神明。
郡守忌妒他的才能,多次申斥指责他,陆云便辞去官职。
百姓追念他,绘出他的像,与县里的灶神相配享受祭祀。
入朝任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
成都王司马颖上表让他当清河内史。
司马颖将要征讨齐王冏,让陆云当前锋都督。
遇齐王冏被杀,转任大将军右司马。
司马颖晚年政事衰废,陆云屡次以直言违背旨意。
孟玖想让他父亲当邯郸县令,左长史卢志等人都阿谀听从,而陆云执意不肯,说道:“这个县都是公府掾的资格任职,哪有小黄门的父亲任此职呢?”孟玖深怀愤恨。
张昌作乱,司马颖上奏让陆云当使持节、大都督、前锋将军去征讨张昌。
遇上讨伐长沙王,才停下来。
陆机失败后,一并逮捕了陆云。
司马颖下属官员江统、蔡克、枣嵩等上疏说:“我们的区区之心,不只是替陆云一个人请命,的确也是考虑到这件事有得失的关键存在,所以竭尽愚忠,来防备诽谤。
”司马颖未采纳。
蔡克前往到司马颖前,磕头流血,说:“陆云为孟玖所恨,远近的人没有不知道的。
(陆云)现在果真被杀,罪行没有明确的证据,将会让众人心里疑虑,我私下替您遗憾。
”同僚几十人随同蔡克入谏,流着泪坚决请求,司马颖同情并有宽宥之意。
孟玖扶着司马颖入内室,催他快杀陆云。
陆云死时四十二岁。
他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
门生和旧官吏迎丧并安葬于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祭祀。
陆云所著的文章三百四十九篇,又撰写了《新书》十篇,都在世上流行。
三、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4、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四、本大题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生活上,陌生的事物时时都会出现。
如何面对陌生的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自然,结果往往也不同。
联系生活中与“陌生”有关的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1.审题。
本道题是导语加写作要求的作文题。
导语有两个基本内容:(1)我们处处时时都会遇到陌生的东西,包括所有未知或不熟悉的万事万物。
具体的和抽象的:人、事、物、理,如知识、思想、心理、情感、制度、人际关系、环境等;(2)不同的人对待陌生有不同的态度和做法。
可以是防范回避,也可以足积极探求,自然结果也会不同。
“陌生”一词,就《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生疏、不熟悉”的意思。
2.立意。
导语及要求并未确定作文的观点,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1)防范回避,对不熟悉的事物,要提高警惕,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
(2)积极面对,主动了解探究。
(3)由防范回避,到积极面对,其中有一个甄别、认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