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传动方案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实验一 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1、测试带传动转速n 1、n 2和扭矩T 1、T 2。

2、计算输入功率P 1、输出功率P 2、滑动率ε、效率η。

3、绘制滑动率曲线ε—P 2和效率曲线η—P 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

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 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1、机械部分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

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

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 ;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 ”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 1、n 2。

(2)扭矩测量装置电动机输出转矩1T (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2T (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

传动与控制实验报告

传动与控制实验报告

传动与控制实验报告传动与控制实验报告引言在现代工程领域中,传动与控制技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在各种机械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了解传动与控制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一:传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首先研究了不同类型的传动系统,如齿轮传动、皮带传动和链传动。

通过观察和测量不同传动系统的特点和性能,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我们选择了齿轮传动作为研究对象。

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且高效的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中。

我们首先测量了不同齿轮的模数、齿数和齿轮直径,并计算了它们的传动比。

通过观察齿轮的运动和传递力矩的情况,我们可以验证传动比的准确性,并评估齿轮传动的效率。

接下来,我们研究了皮带传动和链传动。

这两种传动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缓冲作用,适用于需要减小冲击和噪音的场合。

我们测量了不同皮带和链条的长度、宽度和张力,并观察了它们的传动效果。

通过比较不同传动方式的特点和性能,我们可以选择最适合特定应用的传动系统。

实验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改变或维持物理系统状态的技术。

它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来实现对系统的监测和调节。

我们选择了PID控制器作为研究对象。

PID控制器是一种常用的反馈控制器,它可以根据误差信号来调整输出信号,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我们首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PID控制器,并通过实验调整了控制参数。

通过观察系统的响应和稳定性,我们可以评估控制器的性能,并进行优化。

接下来,我们研究了先进的控制技术,如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

这些技术可以应对更加复杂和非线性的系统。

我们通过实验比较不同控制技术的性能和适用性,以便选择最合适的控制方法。

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对不同传动系统和控制器的特点和性能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3.掌握转矩和转速的测量方法4.绘制带传动的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二.实验台结构及工作原理实验台由主动、从动、负载、操纵控制及测试仪表等五部分组成。

1.主动部分:包括直流电机、主动轮及预紧装置;2.从动部分:包括发电机、从动轮及负载;3.负载部分:是灯泡组成的专用负载箱;4.操纵部分:包括电路板、调速电位器、指示灯、保险等,用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停;5.测试仪表:包括电动机及发电机的转速、转矩的测试装置。

三.实验操作:1.调速,使n1≈900rpm;2.加一个负载,将测力杠杆调平衡,记录n1、n2、T1、T2;3.逐级加载,直到n1-n2>30rpm为止。

四.实验报告1.已知条件:①传动带类型:型带,断面积3×30mm2②初拉力F0=30N③张紧方式:自动张紧④带轮直径:D1=D2=125mm⑤角:α=180°2.数据处理:所需公式:3.数据表:序号n1(rpm)n2(rpm)εT1(N·m)T2(N·m)P1(KW) P2(KW) η1 1214 1213 0.000823723 1.52 0.7 1845.28 849.1 0.460146972 1213 1212 0.000824402 2.98 2.16 3614.74 2617.92 0.7242346613 1210 1208 0.001652893 4.22 3.39 5106.2 4095.12 0.8019897384 1209 1206 0.00248139 5.04 4.22 6093.36 5089.32 0.8352239165 1207 1203 0.003314002 5.86 4.86 7073.02 5846.58 0.8266030636 1205 1196 0.00746888 6.44 5.57 7760.2 6661.72 0.8584469477 1202 1184 0.014975042 7.21 6.27 8666.42 7423.68 0.8566028428 1200 1163 0.030833333 7.74 6.8 9288 7908.4 0.8514642559 1199 1143 0.000823723 8.09 7.32 1845.28 849.1 0.46014697 4.带传动的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T2(N•m)T2(N•m)。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模板-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模板-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
学院及专业:_____________
选课单编号:_____________
上海大学
二○年月日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本实验通过对常见机械传动,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失效及蜗杆传动等机械装置的测试,以及对传递运动和动力过程中的机械参数曲线,如速度曲线、转矩曲线、传动比曲线、功率曲线及效率曲线等的分析,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
(2) 通过对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组合而成的不同传动系统的参数曲线的测试,初步理解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原理和要求;
(3) 通过实验了解智能化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试验台的工作原理,掌握一些计算机辅助实验和测试的新方法,培养进行设计性实验与创新性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试验台
三、实验原理
详见实验指导书
四、实验步骤
详见实验指导书
五、写出所测试的传动系统的构成
六、实验数据记录表
七、绘制参数曲线
八、思考题
1、在由带传动和齿轮传动等组成的组合传动系统中,如何布置比较合理,为什么?
2、在由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等组成的组合传动系统中,如何布置比较合理,为什么?。

简单机械传动设计报告模板

简单机械传动设计报告模板

简单机械传动设计报告模板一、引言本报告介绍了一种简单机械传动的设计方案。

机械传动是现代工程中常用的一种传动方式,它通过机械装置将动力从一个部件传递到另一个部件,以完成转动、传递力或变速等功能。

在本设计中,我们将采用齿轮传动作为传力元件,通过计算和分析,设计出一种满足要求的传动装置。

二、设计目标本设计的目标是实现以下几点要求:1. 传动装置能够实现两个轴之间的转动传递,并保证转速比在一定范围内;2. 传动装置的功率损失要尽量减少,以提高传动效率;3. 传动装置要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和工作寿命,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可靠性。

三、设计方案为了满足上述设计目标,我们采用了以下的设计方案:1. 选择齿轮传动作为传力元件,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合适的齿轮组合;2. 选用材料具备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能,以确保传动装置的承载能力和工作寿命;3. 优化齿轮的几何参数和齿形,以提高传动效率,并减小功率损失。

四、计算和分析1. 根据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转速要求,计算得出合适的齿轮组合,并确定齿轮的模数、齿数和齿宽等参数;2. 构建传递力学模型,并在计算过程中考虑传动装置的动力损失;3. 根据传递功率和转矩的要求,确定传动装置的轴承尺寸和选用轴承的类型;4. 通过对设计方案进行强度校核和寿命分析,确保传动装置的安全可靠性。

五、结果与讨论通过计算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的设计结果:1. 齿轮组合:输入齿轮模数为X,齿数为X1;输出齿轮模数为Y,齿数为Y1,Y2;2. 轴承型号:选用型号为XXX的滚动轴承;3. 传动效率:估计传动效率为XX%;4. 寿命分析:估计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为XX小时。

通过讨论,我们对结果进行了评估和意见交流,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解决。

最终,我们得出了满足设计要求的设计方案。

六、总结通过本次机械传动的设计,我们实现了传力、变速和转动传递的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传动效率。

设计方案经过计算和分析,满足了设计要求,并通过寿命分析保证了传动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报告要求★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报告要求★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报告要求★第一篇: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报告要求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报告要求(仅供参考)要求每组同学至少做一个B类实验。

报告格式如下:报告人:实验日期:实验分工: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及设备三、实验项目及步骤四、实验数据分析及不同方案比较提示:主要从电机特性及被测减速装置特性入手分析负载对效率变化的影响及原因。

五、扩展知识部分(小组中每个成员分别就不同知识点选择一个进行思考学习)1)机械性能测试方法2)机械传动装置中有关机械调速设备的知识(种类、应用范围等)3)机械传动装置中有关电子调速设备的知识(种类、应用范围等)4)有关连轴器的知识(种类、应用范围等)5)有关传动系统方案设计的基本知识6)针对齿轮减速装置就其内部结构布置,润滑方式,轴系结构等进行归纳总结7)电机相关知识(种类、应用范围等)8)同学自己想到的知识点六、实验中新设想或新建议七、思考题八、实验总结第二篇:实验报告要求-综合设计综合设计实验目的通过课程设计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编程以及动手的能力。

帮助学生系统掌握C语言课程的主要内容。

实验内容本次综合设计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应用:自行选择题目,如生活中的小游戏(五子棋、贪食蛇、走迷宫…),星座的查询等,分析源代码超过300行以上的且必须具有一定功能的题目。

代码分析应将待分析的代码调试正确运行,撰写对应的程序文档:如该程序的功能、运行流程、算法的思想等。

不要对源代码逐行注释。

(可以独立完成,可以组成学习小组,但小组人数不要超过2人。

)注意:本次实验报告打破以前惯例,只写一个。

要求包括:问题阐述、设计思想、基本流程、完成情况以及参考代码等。

大家可以将所做内容的打印纸贴在实验报告上,也可以自己抄写在实验报告上。

第三篇:AOA综合实验报告要求实验名称:AOA综合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该综合实验内容,复习本学期所学的Office办公软件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er文档的建立以及高级应用。

国家开放大学《机械原理》齿轮传动的设计实验报告

国家开放大学《机械原理》齿轮传动的设计实验报告

国家开放大学《机械原理》齿轮传动的设
计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制作齿轮传动装置,掌握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实验原理
齿轮传动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方式,利用齿轮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

齿轮传动具有传递效率高、传递力矩大、传动平稳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3. 实验装置
本实验采用以下装置进行齿轮传动的设计:
- 主动轮:直径为20cm的齿轮
- 从动轮:直径为10cm的齿轮
4. 实验步骤
1. 确定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齿数,齿数与齿轮直径成正比。

2. 计算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比,转速比等于主动轮齿数除以
从动轮齿数。

3. 根据所需的传动比例,调整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直径。

4. 制作主动轮和从动轮,确保齿轮的齿数和齿形符合设计要求。

5. 安装主动轮和从动轮,并测试齿轮传动的运动情况。

6.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传动比例等。

5.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和制作了齿轮传动装置,并测试了其
传动效果。

实验数据表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比符合设计要求,传动效率较高。

6.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齿轮传动是一种常用且可靠的机械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
机械设备中。

掌握齿轮传动的设计方法对于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7. 实验改进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与传动比例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不同齿轮参数对传动性能的影响,以提高齿轮传动的设计和应用水平。

机械传动系统效率综合测试实验

机械传动系统效率综合测试实验

机械传动系统效率综合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机械传动系统效率测试的工程试验手段和常用的机械效率测试设备,掌握典型机械传动系统的效率范围,分析传动系统效率损失的原因;2.通过对典型机械传动系统及其组合的性能测试,加深对机械传动系统性能的认识以及对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原则的理解;3.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组装和性能测试等训练环节,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测试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设计与实践能力。

二、实验设备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采用模块化结构,由不同种类的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等模块组成,学生可以根据选择或设计的实验类型、方案和内容,自己动手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和测试,进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所示。

实验。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各硬件组成部件的结构布局如图1图1(a) 实验台外观图Array1-变频调速电机2-联轴器3-转矩转速传感器4-试件5-加载与制动装置6-工控机7-电器控制柜8-台座实验设备包括机械传动综合效率实验台(包括台座、变频调速器、机柜、电控箱)、蜗轮蜗杆减速器、齿轮减速器、三相异步电动机、同步带传动装置、滚子链传动装置、V带传动装置、磁粉制动器、ZJ转矩转速传感器、计算机及打印机、其他零配件。

典型实验装置包括齿轮减速传动装置、蜗轮蜗杆减速传动装置、V带+齿轮减速传动装置、齿轮减速+滚子链传动装置、同步带减速传动装置、V带减速传动装置、V带+同步带减速传动装置。

实验装置由动力部分、测试部分、加载部分和被测部分等组成。

各部分的性能参数如下:1、动力部分1)YP-50-0.55三相感应变频电机:额定功率0.55KW;同步转速1500r/min;输入电压380V。

2)LS600-4001变频器:输入规格AC 3PH 380-460V 50/60HZ;输出规格AC0-240V 1.7KVA 4.5A;变频范围2~200 HZ。

2、测试部分1)ZJ10型转矩转速传感器:额定转矩10N.m;转速范围0~6000r/min;2)ZJ50型转矩转速传感器:额定转矩50N.m;转速范围0~5000r/min;3)TC-1转矩转速测试卡:扭矩测试精度±0.2%FS;转速测量精度±0.1%;4)PC-400数据采集控制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检测实验报告
院、系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系专业班级机械122 姓名
同组人
实验日期2014 年12 月17 日
功能目标1、认识组成机械系统常用的零部件及安装方式。

2、根据负载的形式设计不同传动比、不同传动路径的传动系统方案,并对系统方案进行评价。

3、组合装配机械传动系统和平面机构执行系统。

4、利用检测系统检测实际系统的传动效率。

5、对系统输入、输出的传动速度变化及系统效率变化进行分析。

动力学、运动学
曲线
系统流程图
结论
输出转矩以及输出速率则保持稳定不变,传动效率也随输入扭矩变化而稍有波动。

输出转速明显小于输入转速,该套装置起了减速作用。

减速器装拆与测绘实验报告
院、系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系专业班级机械122 姓名
同组人
实验日期2014 年12 月17 日
一、绘制简图
1、根据自己所拆装的减速器,任选一根轴,注明所拆装减速器的类型及所画的是哪根轴。

仔细绘制轴系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锥齿轮所在的轴
二、回答下列问题
(1)减速器的齿轮和蜗杆传动以及滚动轴承各采用什么样的润滑方式?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开设油槽?
减速器的齿轮和蜗杆传动以及滚动轴承都采用油浴式润滑。

因为:1、机械传动中油浴式的润滑方式效率最好;
2、减速器是有壳机械,具备封闭和循环条件。

开设油槽的目的是为了能使浴油进入死角和相对封闭的局部。

(2)定位销、起盖螺钉、油面指示器、放油塞、窥视孔和通气塞各起什么作用?
1.定位销:为安装方便,箱座和箱盖用圆锥定位销定位并用螺栓连接
固紧
2.起盖螺钉:为了便于揭开箱盖,所以常在箱盖凸缘上装有起盖螺钉
3.油面指标器:观察液面情况的情况,以防油箱里的油过少而影响各个部件的运动
4.窥视孔:打开窥视孔盖板,通过窥视孔可以检查齿轮啮合情况及向箱内注
5.放油塞:箱座下部设有放油孔,换油时通过放油孔排放污油和清洗剂平时用放油塞堵住
6.通气塞:减速器工作时由于箱内温度升高,空气膨胀压力增大为使箱内受热膨胀的空气能自动排出,以保持箱内压力平衡,不致使润滑油沿剖分面等处渗漏,因此在箱盖上的观察孔盖板上装有通气塞。

(3)减速器箱体有些地方为什么要加筋?为什么有些地方有凸台?
从减速箱的功能及结构工艺性方面考虑:
首先解决后面的问题,由于减速箱的功能就是为减速器提供一个支架及良好润滑冷却及防尘的外环境,其凸台及凹坑是因为内部的齿轮及轴类零件的安装及结构需要而设计成这样的,同时加强筋是为了提高箱体的刚度及防止变形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