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名言

合集下载

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名言名句
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而不思考就是愚昧,思考而不学习就是危险。

2. 勤奋是成功之母,懒惰是失败之父。

勤奋是成功的根基,懒惰是失败的根源。

3.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一个人一天的计划在于早晨,一年的计划在于春天,一生的计划在于勤奋。

4.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看着池塘里的鱼儿羡慕不如退而去结网。

5.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怕没有决心的人。

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名言名句充满着智慧和哲理,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他的这些名言名句,不仅给人们以启迪,也激励着人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曾国藩的名言名句中汲取智慧,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希望我们能够铭记这些名言名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曾国藩 名言10句

曾国藩 名言10句

曾国藩名言
以下曾国藩的10句名言,供您欣赏:
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2.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
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3.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4.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
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5.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
会差到哪去。

6.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7.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8.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9.人该省事,不该怕事。

人该脱俗,不可矫俗。

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10.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100句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100句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100句1、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2、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3、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4、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

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5、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6、善人固可亲,未能知,不可急合。

恶人固可疏,未能远,不可急去。

7、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

8、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

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

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9、我一颗心坦坦荡荡,毫不恐惧。

10、陈岱云每天用工很多而且严格,可谓爱惜分阴的人,而我则疲沓不振作。

11、君子大为超过常人之处,只是在虚心这一点上。

12、敬字惟有无论众与寡,无论小与大,切不敢怠慢三句话最为切当。

13、坚定志向,劳苦心思,勤勉努力,无论大事小事,必定有所成就。

14、"鼓动着水使水向上涌冒",读这句话颇为领悟到养生家的学说。

15、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常常记此二字,则长履大任,福祚无量矣。

——《曾国藩书信》。

16、凡将才有四大端:一日知人善任,二日善觇敌情,三日临阵胆识,四日营务整齐。

——《曾国藩书信》。

17、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曾国藩书信》。

18、大约选将以打仗坚忍为第一义,而说话直有条理,利心不可太浓,两者亦第二义也。

——《曾国藩书信》。

19、军事如枪法,门户宜紧;如拳法,有仲有缩。

若公人之太深,则有伸无缩矣。

——《曾国藩书信》。

20、用兵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曾国藩书信》。

21、今日之善退,正以为他日善进之地。

——《曾国藩书信》。

22、制胜之道,实在人而不在器。

——《曾国藩书信》。

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165句)

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165句)

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165句)曾国藩名言语录篇11、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曾国藩2、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曾国藩3、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

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曾国藩4、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曾国藩5、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曾国藩6、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曾国藩7、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

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曾国藩8、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曾国藩9、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曾国藩10、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

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曾国藩11、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曾国藩12、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曾国藩13、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曾国藩14、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曾国藩15、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曾国藩16、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曾国藩17、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

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曾国藩18、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曾国藩1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曾国藩20、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曾国藩2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曾国藩22、善人种德,降祥于天。

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曾国藩23、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曾国藩24、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曾国藩25、好饰者,作非之渐。

偏听者,启争之端。

——曾国藩26、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曾国藩27、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曾国藩28、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曾国藩29、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曾国藩30、姑息必成大忍(过),面誉必至背非。

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他的一
生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言名句,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颂。

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曾国藩的治学宗旨,
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要修身养性,然后才能治家、治国,最终达到天
下太平的目标。

2. "学无止境,德行天下"——曾国藩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认
为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成为德行天下的人。

3. "立身以立言,立言以立事,立事以立功"——曾国藩强调言
行一致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首先要有正确的言行,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事情,最终才能立下功绩。

4. "知天命者,为天下先"——曾国藩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明白
自己的天命,就应该为天下人做出榜样,成为众人的先导。

曾国藩的这些名言名句,不仅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深厚学识,
也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人生目标和行为准则,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曾国藩名人名言短句80句

曾国藩名人名言短句80句

曾国藩名人名言短句80句1、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2、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

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3、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4、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5、弟处在这种百事都不顺利的时候,也只有采取逆来顺受的法子,依旧不外乎悔字诀、硬字诀而已。

6、纪泽尽管身体薄弱,但保养的方法,也只有在慎重对待饮食,节制嗜好欲望上,肯定不在服药上。

7、我们互相砥砺,重要的是应当以声望超过实情为切戒。

8、我身在军营中,颇为有以诗文而荒废正务的现象,以后当切为警戒。

9、至作文,则所以浦此心之灵机也。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则不成令器。

——《曾国藩书信》。

10、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涂,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

——《曾国藩书信》。

11、立法不难,行法犯难。

凡立一法,总须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

——《曾国藩书信》。

12、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

——《曾国藩书信》。

13、带勇之法,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曾国藩书信》。

14、未有平日不早起,而临敌忽能早起者;未有平日不习劳,而临敌忽能习劳者;未有平日不能忍饥耐寒,而临敌能忍饥耐寒者。

——《曾国藩书信》。

15、调军出战,不可太散。

——《曾国藩书信》。

16、宁可数月不开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曾国藩书信》。

17、军事如枪法,门户宜紧;如拳法,有仲有缩。

若公人之太深,则有伸无缩矣。

——《曾国藩书信》。

18、古人用兵,最重"变化不测"四字。

——《曾国藩书信》。

19、凡用兵最重气概二字。

兵勇之力,须常留其有余,乃能养其锐气,缩地约守,亦所以蓄气也。

——《曾国藩书信》。

20、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曾国藩家书》21、用工不可拘苦,须探讨些趣味出来。

曾国藩100句名言警句

曾国藩100句名言警句

曾国藩100句名言警句
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留下了许多有深刻思想和启示意义的名言警句。

以下是曾国藩100句名言警句的一部分:
1. 必先利其器,然后用之。

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 人生志在四方。

4. 国事忧民事。

5. 吾以国家为念,念及贫困百姓。

6. 修身者,独有信心胆略。

7. 事理分明,不可假借。

8. 世之没有的东西,全在于不忍舍弃。

9. 无功不受禄,无过不受罚。

10. 菜单上全是饭粒,往外跑一个。

11. 饭已捞完,菜未沾饭。

12. 朋友之间不论贵贱,最好别借钱往来。

13. 难得糊涂。

14. 知耻近乎勇。

15. 四海之内皆兄弟。

16. 真心待人,有苦说不出,有难肯相助。

17.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8. 名实不合则疏,善意不结则孤。

19. 举贤任能,责成其事。

20. 必有方而后可测。

2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2. 尽心体国,全力竭忠。

23. 指挥若定即专,权衡轻重即白。

请注意,这些名言警句可能存在不同版本或译文的差异,以上列举的内容仅供参考。

曾国藩名言句子(通用70句)

曾国藩名言句子(通用70句)

曾国藩名言句子(通用70句)1、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2、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3、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4、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5、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

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

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6、打仗要不慌不忙,先求得稳当,再来讲求变化;做事要无声无息,既要精明老到,又要简单便捷。

7、用人极难,辨识别人说的话也很不容易,全靠见多识广,仔细思考谨慎处置,心中要有一定的权衡。

8、傍晚,与子序登楼聊天,说到老年人的读书用功,不能有骄气和暮气。

9、忍耐冷清忍耐艰苦,忍耐劳累忍耐寂寞。

10、立法不难,行法为难。

凡立一法,总须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

——《曾国藩书信》。

11、初非预定之品,要以衡材不拘一格;论事不求苛细,无因寸朽而弃达抱,无施数罟以失巨鳞。

——《曾国藩书信》。

12、带勇之法,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曾国藩书信》。

13、用兵能识时务,能取远势;行军有伸有缩,有开有合。

——《曾国藩书信》。

14、由俭人奢,易于下水;由奢反俭,难于登天。

——《曾国藩家书》15、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

——《曾国藩家书》16、一张一弛,循环以消息之,则学可进而体亦强矣。

——《曾国藩家书》17、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曾国藩家书》18、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曾国藩家书》19、大凡人之自诩智识,多由阅历太少。

——《曾国藩家书》20、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曾国藩家书》21、凡亲族邻里来家,无不恭敬款按,有急必周济之,有讼必排解之,有喜必庆贺之,有疾必问,有丧必用。

——《曾国藩家书》22、富贵之家不可敬远亲而慢近邻也。

——《曾国藩家书》23、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

——《曾国藩家书》24、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言治术,则莫若综核名实;即日而言学术,则莫若取笃实践履之士。

物穷则变,救浮华者莫如质,积之后,振之以猛,意在斯乎。

吾辈今日苟有所见,而欲为行远之计,又可不早具坚车于哉?国藩入世已深,厌阅一种宽厚论说,模棱气象,养成不黑不白不痛不痒之世界,误人家国已非一日,偶有所触,则轮囷肝胆又与掀振一番。

苍苍者究竟未知何苦,吾辈竭力为之,成败不复计耳。

愚民无知,于素所未见未闻之事,辄疑难其难于上天,一人告退,百人附和,其实并无真知灼见,假令一人称好,即千人同声称好矣虹贯荆卿之心,而见者以为淫氛而薄之,碧化苌宏之血,而览者以为顽石而弃之。

古今同概,我岂伊殊?屈累之,所以一沉,而万世不复返顾者,良有以也。

凡善弈者,每于棋危劫急之时,一面自救,一面破敌,往往因病成妍,转败为功,善用兵者亦然。

急于求效,杀以浮情客气,则或泰山当前不克见,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昏。

外重而内轻,其为蔽也久矣。

锐气暗损,最为兵家所忌,用并无他廖巧,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巳。

日中啧啧,月盈则亏,故古诗“花未全开月未圆”之句,君子以为知道,自仆行军以来,每介疑胜疑败之际,战兢恐惧,上下怵惕者,其后恒得大胜,或当志得意满之候,狃干屡胜,将丰矜慢,其后常有意外之失。

欲学为文,当扫荡一副旧习,赤地新立,将前此所业荡然若丧其所有,乃始别有一番文境。

吾乡数人,均有薄名,尚在中年,正可圣可狂之际。

唯当兢兢业业,互相箴规,不特不宜自是,并不宜过于奖许,长朋友之心彼此恒以过相砭,以善相养,千里同心,庶不终为小人之归。

敬以持躬,恕以待人。

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

恕则常留人余地以处人,功不要独居,过不推诿。

吾辈互相砥砺,要当以产闻过情为切戒。

自古打乱之世,必先变乱是非,然后政治颠倒,灾害从之,赏罚之任,视乎权位,有得行,有不得行。

至于维持是非之公,则吾辈皆有不可辞之任。

顾亭林说称“匹夫与有责焉”者也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

同一境,而登山者独见其远,乘城者独觉其旷。

此高明之说也。

同一物,而臆度者不如权衡之审,目巧者不如尺度之确。

次精明之说也,凡高明者,欲降心才中志,以邃趋于平实,颇不易易。

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

能实则渐平矣。

军事不可无悍鸷之气,而骄气即与之相连。

有二气之利而无其害,有道君子尚难养得,况牟勇乎。

敬字、恒字二端,是彻始彻终功夫,鄙人生平欠此二字,至今老而无成,深自悔憾。

心审用则话,不用则窒,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则不成令器。

敬字唯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三语最为切当。

趋时者,博无识之喜,损有道之真。

军中阅历有年,益知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陆氏但称先立乎其大者,若不辅以朱子“铢积寸累”功夫,则下梢全无把握。

前曾话阁下以“取人为善”“与人为善”。

大抵取诸人者,当在小处,实处;与人者,当在大处,空处。

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可太杂,切身日日用得着的,不过一二句,所谓守约也。

大局日坏,吾辈不可不竭力支持,做一分算一分,在一日撑一日。

收之欲其广,用之欲其慎。

大抵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本此四者以衡人,思过半矣、观人之道,以朴实廉介为质。

有其质,而更傅以他长,斯为可贵,无其质,则长处亦不足恃。

凡沉疴在身,而人力可以自为主持者,约有二端:一曰以志帅气,一曰以静制动。

人之疲惫不振,由于气弱,而志之强者,气亦为之稍。

如贪早睡,则强起以兴之。

无聊赖,则端坐以凝之。

此以志帅气之说也,久病虚怯,则时时有一畏死之见,憧扰于胸中,即魂梦亦不甚安恬。

须将生前之名,身后之事与一切妄念,扫除净尽,自然有一种恬淡意味,而寂定之余,真阳自生,此以静制动之法也。

吾辈读书人,大约失之笨拙,而以勤补之,以慎出之,不可弄巧卖智,而所误更甚。

平日非至稳之兵,必不可轻用险着,平日非至正之道,必不可轻用奇谋。

治军以勤字为先,实阅历而知其不可易,未有平日不早起,而临敌忽能早起者,未有平日不习老,而临敌忽能习老者,未有平日不忍饥耐寒,而临敌忽能热极耐寒者。

吾辈当共习勤劳,先之以愧厉,继之以痛惩。

经历世变,但觉除得人以外,无一事可待。

大抵世之所以弥乱者,第一在黑白混淆;第二在君子愈让,小人愈妄。

主气常静,客气常动。

客气先盛而后衰,主气先微而后壮。

故善用兵者,最喜为主,不喜为客。

专从危难之际,默察朴拙之人,则几矣。

信,只不说假话耳,然却极难,吾辈当从此一字下手,今日说定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词气宜和婉,意思宜诚,不可误认简傲为风骨。

风骨者,内足自立,外无所求之谓,非傲慢之谓也。

养身之道,以君速臣劳四字为要,省思虑,除烦恼,二者皆所以清心,君逸之谓也,行步常勤,筋骨常动,臣老之谓也。

用兵之道,最重自立,不贵求人;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吾辈位高望重,他人不敢指摘,惟当奉方寸如严师,畏天理如刑罚,庶几刻刻敬掸。

凡办一事,必有许多艰难波折,我总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

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

心虚则不动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为人共亮。

大抵任事之人,断不能有誉而无毁,有恩而无怨。

自修者,但求大闲不逾,不可因讥议而綏沉毅之气。

衡人者,但求一长可取,不可因微瑕而弃有用之材。

苟于峣峣者过事苛责,则庸庸者反得幸全事会相薄,变化乘除,吾尝举功业之成败、名誉之优劣,文章之工拙,概以付之运气一囊之中,久而弥自信其说之不可易也。

然吾辈自尽之道,则当于彼赌乾坤于俄顷,校殿最于锱铢,终不令囊独胜而吾独败。

大非易辩,似是之非难辩。

穷谓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

知人诚不易学,晓事则可以阅历勉得之。

晓事,则无论同已异己,均可徐徐开悟,以冀和衷。

不晓事,则挟私故谬,秉公亦谬;小人固谬,君子亦谬;乡原固谬,狂猖亦谬。

重以不知人,则终古相背而驰,绝非和协之理。

故恒言以分别君子,小人为要,而鄙论则谓天下无一程不变之君子,无一成不变之小人。

浸提能知人能晓事,则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晓事,即为小人。

寅刻公正光明,则为君子,即刻偏私晻嗳,即为小人。

故群誉群毁之所在,下走常穆然深念,不敢附和。

大的错误容易分辨出来,但那些貌似正确的错误却难以分辨。

我认为处于高位者,应当以知人、明白事理这两者作为自己的本质工作。

知人的确不容易学到,至于明白事理,则可以通过增加阅历来努力求得。

只要能够做到明白事理,则可以通过增加阅历来努力求得,只要能够做到明白事理,那么无论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同或者不同,都可以慢慢开导,使之达到意见统一,如果不明白事理,那就是偏私的做法不全,秉公办事也不对,小人固然不对,君子也不对,圆滑者固然不对,狂狷者也不对。

再加上不能知人,则一辈子做事都会背道而驰,因为他不懂得团结合作的道理,所以常言都以分辨君子和小人为头等大事,二我的观点是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君子,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小人,进入能知人和明白事理,那么明天就是君子,明天不能知人和明白事理,明天就是小人,寅时公正光明,那么寅时就是君子,卯时存有阴暗私心,那么卯时就是小人。

因此,对于众人所赞誉或诋毁的人和事,我常常进行严肃和深刻思考,不敢随意附和。

国藩昔在湖南、江西,几于通国不能相容。

六七年之间,浩然不欲夏闻世事。

然造端过大,本以不顾死生自命,宁当更问毁誉。

以拙进而以巧退,以忠义劝人而以苟且自全,即魂魄犹有余羞,是以戊午复出,誓不反顾。

以勤为本,以诚辅之。

勤则虽柔必强,虽愚必明。

诚则金石可穿,鬼神可格。

逆亿命数是一薄德,读书人犯此弊者最多,聪明而运蹙者,阙弊尤深。

凡病在根本者,贵于内外交养。

养内之道,第一将此心放在太平地,久久自有功效。

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养生与力学,皆从有恒做出,故古人以“有恒”为作圣之基。

若遇棘手之际,请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用兵之道,最忌势穷力竭。

力,则指将士之精力言之。

势,则指大计大局,及粮饷之接续,人才之可继言之。

阁下此时所处,极人世艰苦之境,宜以宽字自养。

能勉宅其心于宽泰之域,俾身体不就孱弱,志气不致催颓,而后从容以求出险之方。

事功之成否,人力居其三,天命居其七。

外境之,未可滞虑,置而遣之,终履夷涂。

君子有高世独立之志,而不予人以易窥;有藐万乘却三军之气,而未尝轻于一发。

凡道理不可说得太高,太高则近于矫,近于伪。

吾与僚友相勉,但求其不晏起,不撒谎二事,虽最浅近,而已大有益于身心矣。

君子欲有所树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

危险之际,爱而从之者,或有一二;畏而从之,则无其事也。

我辈办事,成败听之于天,毁誉听之于人,惟在已之规模气象,则我有可以自主者,亦曰不随众人之喜惧为喜惧耳。

平日千言万语,千算万计,而得失只争临阵须臾之倾。

立法不难,行法为难,以后总求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应事接物时,须从人情物理中之极粗及浅处着眼,莫从深处细处看。

先哲称利不什不变法,吾谓人不什不易旧。

君子不恃千万人之谀颂,而谓一二有识之窃笑。

古人患难忧虞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

其功在于胸怀坦夷,其效在于身体康健。

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佛家之所以成佛,所争皆在大磨难折之日,将此心放得宽,养得灵,有活泼泼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则生日虽有外感,必不至于内伤。

祸机之发,莫烈于猜忌。

此古今之通病,坏国丧家亡人,替猜忌之所致。

诗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仆自省生平咎,不出忮、求二字,今已衷耄,旦夕入地,犹自憾拔除不尽,因环观当世之士大夫,及高位耈长,果能铲除此二字者,亦殊不多得也。

忮、求二字,盖娄妇,穿窬兼而有之。

自反既不能免此,亦遂怃愧惧,不复敢道人之短。

人才非困厄则不能激,非危心深虑则不能达。

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温火。

予生平功夫,全未用猛火煮过。

虽略有见识,乃始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已耳。

如未沸之汤,澻用慢火,将愈煮愈不熟矣。

用功譬如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骤几,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凡是皆贵专,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

君子之处顺境,兢兢焉常觉天下过厚于我,我当以所余补人之不足。

君子之处蔷境,亦兢兢焉常觉天地之厚于我,非果厚也,以为较之尤蔷者,而我固已厚矣。

古人谓境地须看不如我者,此之谓也。

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

荷道以躬,舆之以言。

谁人可慢?何事可驰?驰事者无成,慢人者反尔。

德业之不常,曰为物牵。

尔之再食,曾未闻或。

心欲其定,气欲其定,神欲其定,体欲其定。

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

盖无故而怨天,则不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然也。

功名之地,自古难居。

人之好名,谁不如我?我有美名,则人必有受不美之名者,相形之际,盖难为情未习劳苦者,由渐而习,则日变月化,而迁善不知,若改之太骤,恐难期有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