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记录 计算表格 导线坐标计算表
控制测量

第六章控制测量6.1 控制测量概述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这里的“整体”是指控制测量,其含义为控制测量应按由高等级到低等级逐级加密进行,直至最低等级的图根控制测量,再在图根控制点上安置仪器进行碎部测量或测设工作。
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称测定点位的(x,y)坐标为平面控制测量,测定点位的H 坐标为高程控制测量。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国家控制网。
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也为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壳水平形变和垂直形变的大小及趋势,为地震预测提供形变信息等服务。
6.1.1平面控制测量我国的国家平面控制网是采用逐级控制、分级布设的原则,分一、二、三、四等方法建立起来的。
主要由三角测量法布设,在西部困难地区采用导线测量法。
一等三角锁沿经线和纬线布设成纵横交叉的三角锁系,锁长200~250公里,构成许多锁环。
一等三角锁内由近于等边的三角形组成,边长为20~30公里。
二等三角测量有两种布网形式,一种是由纵横交叉的两条二等基本锁将一等锁环划分成4个大致相等的部分,这4个空白部分用二等补充网填充,称纵横锁系布网方案;另一种是在一等锁环内布设全面二等三角网,称全面布网方案。
二等基本锁的边长为20~25公里,二等网的平均边长为 13公里。
一等锁的两端和二等网的中间,都要测定起算边长、天文经纬度和方位角。
国家一、二等网合称为天文大地网。
我国天文大地网于1951年开始布设,1961年基本完成,1975年修补测工作全部结束,全网约有5万个大地点。
三、四等三角网为在二等三角网内的进一步加密。
6.1.2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主要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在全国领土范围内,由一系列按国家统一规范测定高程的水准点构成的网称为国家水准网。
水准点上设有固定标志,以便长期保存,为国家各项建设和科学研究提供高程资料。
国家水准网按逐级控制、分级布设的原则分为一、二、三、四等,其中一、二等水准测量称为精密水准测量。
导线测量与计算

2 1934400 1 1782230
6
3 1811300
431712 B AB 1801336 XB=1230.88 A YB= 673.45
图表: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 转折角 改正后 方位角 边 长 坐 标 增量(米) 号 (右) D 转折角 Y (米) X 改 正 后 坐标(米) 点 增量(米) 号 X Y X Y
A1 484318 A
1
970300
1051706 2
1
A
2
(2)计算限差:
f 允 60" n
XA=536.27m YA=328.74m
1122224
4
1233006 1014624 4
3
3
(3)若在限差内,则平均分配原则,计算改正 数:
1
970300
1
A
导线全长闭合差:
f f f
2 x 2 y
XA=536.27m YA=328.74m
1122224
1051706 2
2
4
1233006 1014624 4
3
3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relative length closing error of traverse): f K 1 / XXX D
v f n
A1 484318 A
1
970300
1051706 2
1
A
2
(4)计算改正后新的 角值:
XA=536.27m YA=328.74m
1122224
4
1233006 1014624 4
3
i i v
3
导线测量观测记录表及计算

表单模板观测:现场签字 记录:现场签字 前视:现场签字 后视:现场签字 计算:现场签字 复核:现场签字填表说明一、填表须知本表适用于加密控制点、施工加密桩导线测量(复测)观测记录填写。
本表所填写内容应真实可靠,无虚假成份。
二、填写流程准备工作:填写工程名称→导线名称→天气→年月日→仪器型号→仪器编号→加常数K →乘常数R→气压mb(录入仪器)→温度℃(录入仪器)。
记录内容:填写测站点号→测回数→照准点号→正镜照准目标点(测量并记录角度和距离)→倒镜照准目标点(测量并记录角度和距离)→计算2C(超限应重测)→计算正倒镜平均值、归零后的方向值、角度平均值、距离平均值。
签字确认:复核无误后,现场签字确认。
三、内容要点导线测量的布网、观测(设站、测设)、计算、平差等工作及精度要求,应根据工程特点执行相应的规范、标准、规程要求。
观测前,应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常规检校,检查仪器内部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各测回间宜按180除以测回数配置度盘。
观测结束后,应对外业记录手簿进行检查,当使用电子记录时,应及时导出原始观测记录并打印保存。
应取各测回水平角、平距观测的平均值作为测站成果。
四等导线测回数:0.5″级2测回、1″级4测回、2″级6测回;一级导线测回数:2″级2测回。
四、注意事项采用闭合导线进行施工加密桩测量时必须检查3个已知点的几何关系。
正倒镜:盘左是指观测者对着望远镜的目镜时,竖盘位于望远镜的左边,又称为正镜。
盘右是指观测者对着望远镜的目镜时,竖盘位于望远镜的右边,又称为倒镜。
一测回内2C互差或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应联测零方向。
所有施工测量工作都必须执行测量复核制。
表格应做到填写规范、字迹清晰、内容完整、签字齐全。
本表未尽事宜,参见国家行业规范、标准及集团公司下发的有关文件。
第 页,共 页观测: 记录: 前视: 后视: 计算: 复核:。
控制点坐标平差处理

控制点坐标平差处理城市平面控制网的种类较多,有GPS网、三角网、边角组合网和导线网,其中导线网按等级划分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
本文以附合导线的内业数据处理为例,说明控制点坐标平差处理的方法。
导线的内业计算,就是根据起始点的坐标和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以及所观测的导线边长和转折角,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计算的目的除了求得各导线点的坐标外,还有就是检核导线外业测量成果的精度。
在转入内业计算之前,应整理并全面检查外业测量的基础资料,检查数据是否完整,是否有记录错误和计算错误,是否满足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正确和完整,然后绘制相应导线的平面草图,并将相关数据标示于草图的对应部位。
如图2-21所示的附合导线,观测转折角为左角,计算的步骤如下:(1)填表。
计算之前,首先将示意图中各观测数据(观测角和边长)和已知数据(起始边和附合边的坐标方位角,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坐标)填入相应表格之中,如表2-19所示。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如图2-20所示的附合导线,观测转折角为左角,根据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公式可以依次计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αA1=αBA+180°+βAα12=αA1+180°+β1α2C=α12+180°+β2+)αCD′=α2C+180°+βCαCD ′=αBA+4×180°+∑β测左计算终边坐标方位角的一般公式为:α终边′=α始边+n·180°+∑β测左(2-5)式中n为导线观测角个数。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为:fβ测=α终边′-α终边(2-6)图2-21 附合导线计算示意图角度闭合差fβ的大小,表明测角精度的高低。
对于不同等级的导线,有不同的限差(即fβ容)要求,例如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允许值为:fβ容=±60″n(2-7)式中n为多边形内角的个数。
这一步计算见辅助计算栏,fβ测=+41″, fβ容=±120″。
导线平差计算表格及解析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注:黄色部分为外业测量出的或者是已知的;
“n”:多边形内角的个数;
“ƒβ容”: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为±60″√n,当图根导线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网时为±40″√n;
β=β测-ƒβ n;
在这儿坐标方位角的计算就不说了;
△x i,1+i=D i,1+i*cosαi,1+i; △y i,1+i=D i,1+i*sinαi,1+i;
ƒx=Ʃ△x,ƒy=Ʃ△y;
导线全长闭合差ƒ=√(ƒ2x+ƒ2y),相对闭合差K=ƒ∕ƩD,图根导线的容许相对闭合差K容=1∕2000,当K<K容时则说明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υ△xi,1+i=-(ƒx∕ƩD)*D i,1+i,υ△yi,1+i=-(ƒy∕ƩD)*D i,1+i;
△x △y x y
υ△xi,1+i υ△yi,1+i ±±
△x i,1+i
△y i,1+i
Ʃ
ƩD ƒx ƒy
辅助计算
观测角 (β测) ′ ″改正数
(β) 改正后角度 ′ ″
坐标方位角 ′ ″
56序号1234△x′△y′ƒβ角度闭合差=Ʃβ测-Ʃβ
理=Ʃβ测-(n-2)*180; ƒβ
≤ƒβ容;
ƒx=Ʃ△x,ƒy=Ʃ△y; ƒD =√(ƒ2x +ƒ2y )
注:1、附合导线和闭合导线的差别在于两个方面:①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②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怎么计算就不一一说了,见谅!)
坐标增量 m 改正后增量 m
坐标值 m 距离 m。
控制测量内页计算

x
X
Ⅰ
P1
R1
R4
a1
第Ⅰ象限 a = R
第Ⅱ象限 a =180 - R
第Ⅲ象限 a = 180 + R
a4 0
a3
R3
Ⅲ P3
Y
a2 R2
P2 Ⅱ
第Ⅳ象限 a =360 - R
三.直角坐标与极坐标X的换算
1.在坐标系中表示两个点的关系:
极坐标表示: D12,a12;
Y12
直角坐标表示:X12,Y12
1/120000
1/200000
三等
5
± 1.8
(首级) 1/120000
1/80000
(加密)
1/120000
四等
2
± 2.5
(首级) 1/80000
1/45000
(加密)
4.常规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 表7-1,表7-2,表7-3)
3.图根导线的技术要 求
图根导线的技术要求
表7-4
测图 附合导 平均边 测距相对 测 角 测回数 导线全 方位角
2主要方法 :水准测量 另外方法:三角高程测量、电子全站仪高程测量。
2等级关系 :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前一等作 为以后各等的控制基准,逐级控制(由 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 地形测量时,布设图根水准(也称等外 水准)。
2技术要求 :P163 表7-5
表7-5 城市水准测量设计规格(长度单位:km)
比例尺 线长度 长(m) 中误差 中误差 DJ6 长相对 闭合差
(km)
(mm)
(″)
闭合差
1:500 500 75 一般地区
1:1000 1000 110 < 1/3000 ±20 1:2000 2000 180
图根控制测量

任务1 经纬仪导线测量一、目的掌握经纬仪导线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展点的方法。
二、内容若有实训基地,可利用所选闭合导线的已有数据,即实训一(各边距离)、实训二(起始边磁方位角)、实训六(各点内角)、实训四(高程)或实训七(高差),直接进行内业计算。
否则,应准备下列器材进行外业观测及内业计算。
三、仪器及工具DJ 6经纬仪1台,罗盘仪1台,水准尺2根,标杆2根,钢尺1副,测钎1组,斧子1把,木桩及小钉若干,油漆1小瓶,毛笔1只,计算器1台,坐标纸1张,三棱尺1把;自备铅笔、小刀、记录表格等。
四、方法提示(一)外业观测1.选点 根据选点注意事项,在测区内选定4~6个导线点组成闭合导线,在各导线点打下木桩,钉上小钉或用油漆标定点位,绘出导线略图(如实训一)。
2.量距 用钢尺往、返丈量各导线边的边长(读至mm ),若相对误差小于1/3000,则取其平均值。
3.测角 采用经纬仪测回法观测闭合导线各转折角(内角),每角观测一个测回,若上、下半测回差不超±40″,则取平均值。
若为独立测区,则需用罗盘仪观测起始边的磁方位角。
4.测高差 经纬仪测角的同时用视距法观测各相邻导线点间的高差,若高差闭合差不超限,则将其调整后,根据起点高程(可假定)计算其它各导线点的高程。
5.计算角度闭合差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外业成果合格后,内业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二)内业计算1.检查核对所有已知数据和外业数据资料。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角度闭合差:()︒⋅--∑=1802n f ββ 限差:n f 04''±=容β 3.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右后前βαα-︒+=180;若逆时针编号时:︒-+=180左后前βαα 由起始边AB α算起,应再算回AB α,并校核无误。
4.坐标增量计算AB AB AB D X αcos ⋅=∆AB AB AB D Y αsin ⋅=∆5.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纵坐标增量闭合差: 测X f X ∆∑=横坐标增量闭合差: 测Y f Y ∆∑= 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 22Y X f f f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Df K ∑=若K <20001,符合精度要求,可以平差。
测绘常用记录表格样本

一记录表格1上水管道实地调查表上水管道实地调查表测区:图幅号:权属单位:调查者(检查者):记录者:作业日期:2污(雨)水管道实地调查表污(雨)水管道实地调查表测区:图幅号:权属单位:调查者(检查者):记录者:作业日期:煤气管道实地调查表测区:图幅号:权属单位:调查者(检查者):记录者:作业日期:电力管道实地调查表测区:图幅号:权属单位:调查者(检查者):记录者:作业日期:电信管道实地调查表测区:图幅号:权属单位:调查者(检查者):记录者:作业日期:工业管道实地调查表测区:图幅号:权属单位:调查者(检查者):记录者:作业日期:7新增地下管线调查成果表新增地下管线调查成果表调查者:记录者:调查日期:.8房屋查丈原图房屋查丈原图查丈人:年月日深圳市研究研究院.9水准测量观测手簿()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测自:测至:第页总第页观测者:记录者:仪器型号:仪器号:10导线外业观测手簿()级导线水平角手簿仪器型号:观测者:测站:气温:第页()级导线垂直角手簿()级导线边长手簿11地界测量外业记录12水准标尺分米分划误差的测定水准标尺分米分划误差的测定标尺:年月日观测者:检查尺:记录者:13水准标尺名义米长的测定水准标尺名义米长的测定标尺:年月日观测者:检查尺:记录者:14倾斜观测记录表倾斜观测记录表15界桩放(测)点关系略图界桩放(测)点关系略图测量起算成果测量放点计算及检测结果16 边长和方位角计算表边长和方位角计算表二检查表格1测量技术检查卡片测量技术检查卡片2 地下管线接边点数据对比统计表地下管线接边点数据对比统计表测区:.注:表中N为新探测或本测区管线点成果;W为原探测或邻测区管线点成果制表:制表日期:检查者:检查日期:3明显管线点检查记录表明显管线点检查记录表测区:.施工单位:检查:记录:年月日4隐蔽管线点检查记录表隐蔽管线点检查记录表施工单位:检查:记录:年月日5导线精度统计表统计者:校对:6隐蔽管线点开挖检查记录表隐蔽管线点开挖检查记录表测区:7 测绘项目成果校审验收表测绘项目成果校审验收表8项目检查验收表9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评审记录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评审记录10零星测绘工程质量审核记录深圳市勘察研究院零星测绘工程质量审核记录11测绘施工环境安全检查记录表测绘施工环境安全检查记录表受检负责人签字12房产测绘校审过程记录表房产测绘检审过程记录表13水准精度统计表14测绘工程质量整改通知单测绘工程质量整改通知单15管线探查工作量及质检量统计表管线探查工作量及质检量统计表测区:月份:施工单位:检查级别:年月日..三计算表格1高程计算计算者检验者2三角高程路线计算三角高程路线计算3经纬仪导线计算表计算者:检查者:.4待定点、水平角、垂直角观测记录计算表待定点、水平角、垂直角观测记录计算表第页测站:日期:仪器:X:Y.四成果表格1管线点成果表管线点成果表管线类型:图幅号:权属单位:制表:校对:检查:.2水平位移量统计表.. .3 导线点成果表制表 : 校对 :4沉降点高程及沉降量统计表沉降点高程及沉降量统计表()5倾斜量统计表制表:校对:目录一记录表格 (1)1上水管道实地调查表 (1)2污(雨)水管道实地调查表 (2)3煤气管道实地调查表 (3)4电力管道实地调查表 (4)5电信管道实地调查表 (5)6工业管道实地调查表 (6)7新增地下管线调查成果表 (7)8房屋查丈原图 (8)9水准测量观测手簿 (9)10导线外业观测手簿 (10)11地界测量外业记录 (11)12水准标尺分米分划误差的测定 (12)13水准标尺名义米长的测定 (13)14倾斜观测记录表 (14)15界桩放(测)点关系略图 (15)16边长和方位角计算表 (17)二检查表格 (18)1测量技术检查卡片 (18)2地下管线接边点数据对比统计表 (19)3明显管线点检查记录表 (20)4隐蔽管线点检查记录表 (21)5导线精度统计表 (22)6隐蔽管线点开挖检查记录表 (24)7测绘项目成果校审验收表 (25)8项目检查验收表 (26)9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评审记录 (27)10零星测绘工程质量审核记录 (28)11测绘施工环境安全检查记录表 (29)12房产测绘校审过程记录表 (30)13水准精度统计表 (31)14测绘工程质量整改通知单 (32)15管线探查工作量及质检量统计表 (33)三计算表格 (35)1高程计算 (35)2三角高程路线计算 (36)3经纬仪导线计算表 (37)4待定点、水平角、垂直角观测记录计算表 (38)四成果表格 (39)1管线点成果表 (39)2水平位移量统计表 (40)3导线点成果表 (42)4沉降点高程及沉降量统计表 (43)5倾斜量统计表 (44)测绘常用记录表格样本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测绘公司2007.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程
H(m)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辅助计算:
测站
竖盘位置
照准目标
水平读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天顶距
距离
平均边长
全站仪导线观测记录表
测站
点号
后视读数
前视读数
高差(m)
备注
A、B两点高差计算公式
hAB=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导 线 坐 标 计 算 表(精确到0.001m)
参赛单位:组别:计算者:日期:年月日
点号
观测角
°′″
改正数
″
改正后角值
°′″
坐标方位角
°′″
距离
(m)
坐标增量
改正后坐标增量
坐标值△x(m)源自△y(m)(m)(m)
X(m)
Y(m)
∑
辅
助
计
算
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
测站
点名
水准路线长Li(m)
实测高差
h(m)
高差改正值V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