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网络技术

三级网络技术
三级网络技术

A类地址范围为:1.0.0.0 – 127.255.255.255

B类地址范围为:128.0.0.0 – 191.255.255.255

C类地址范围为:192.0.0.0 – 223.255.255.255

D类地址范围为:224.0.0.0 – 239.255.255.255

E类地址范围为:240.0.0.0 – 247.255.255.255

网络地址为:IP地址与子网掩码相与得到的结果。

相与:相同为全为1则为1。

通过子网掩码得到网络号为前11位,后21位为主机号。直接广播地址为:主机号全为1的IP地址。

主机号:将IP地址的网络号置为0。

子网内的第一个可用IP地址:网络地址加1。

子网内的最后一个可用IP地址:直接广播地址的前一位。

如下图所示,某校园网用10Gbps 的POS 技术与Internet 相连,POS 接口的帧格式是SDH 。路由协议的选择方案是校园网内部采用OSPF 协议,校园网与Internet 的连接使用静态路由协议。校园网内的路由协议R1设为DHCP 服务器,可分配的IP 地址是221.89.23.192/26,其中221.89.23.200-221.89.23.254地址除外,地址租用时间为5小时30分。

问题:

请阅读以下R3和R1的部分配置信息,并补充下列空白处的配置命令或参数,按题目要求完成路由器的配置。

R3的POS 接口、OSPF 和缺省路由的配置信息如下:

Router-R3 #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R3 (config)#interface pos4/0

Router-R3 (config-if)#description To Internet

Router-R3 (config-if)#bandwidth 10000000

Router-R3 (config-if)#ip address 211.68.69.170 255.255.255.252 Router-R3 (config-if)#【crc 】32 配置crc 的校验功能

Router-R3 (config-if)#pos framing sdh

Router-R3 (config-if)#no ip directed-broadcast

Router-R3 (config-if)#pos flag s1s0 2

Router-R3 (config-if)#no shutdown

Router-R3 (config-if)#exit

Router-R3 (config-if)#router ospf 63

Router-R3 (config-router)#network 【221.89.23.0 255.255.255.0】area 0 在路由器的ospf 配置模式下,使用“network ip <子网号> area <区域号>”命令参与OSPF的子网地址。校园内部采用OSPF协议,网络地址为221.89.23.0/24,子网号为221.89.23.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为0.0.0.255。

Router-R3 (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connected metric-type 1 subnets Router-R3 (config-router)#area 0 range 【221.89.23.0 255.255.255.0】在路由器的ospf 配置模式下,使用“area <区域号> range <子网地址> <子网掩码>”命令定义某一特定范围子网的聚合。校园内部采用OSPF协议,网络地址为221.89.23.0/24,子网地址为221.89.23.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Router-R3 (config-router)#exit

Router-R3 (config)#ip route 0.0.0.0.0 0.0.0.0 211.68.69.169

Router-R3 (config-if)#exit

Router-R3 #

R1的DHCP的部分配置信息如下:

Router-R1 #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R1(config)#ip dhcp【excluded-address】221.89.23.200 211.89.23.254

配置子网时,如果想要某些IP地址不参与DHCP 地址分配,可以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ip dhcp excluded-address”命令将要保留的地址从地址池中排出,使之被成为不能被动态分配的地址。

Router-R1(config)#ip dhcp pool bupt

Router-R1(dhcp-config)#network 221.89.23.192 255.255.255.192

Router-R1(dhcp-config)#default-router 221.89.23.193

Router-R1(dhcp-config)#domain-name https://www.360docs.net/doc/1315514437.html,

Router-R1(dhcp-config)#dns-server address 221.89.24.27 221.89.24.26 Router-R1(dhcp-config)#lease【 0 5 30】

配置IP地址租用时间主要是用于调整DHCP服务器分配给客户的IP地址可以持续租用的时间,也就是DHCP客户从DHCP服务器获得一个IP地址后可以占用的最长时间。一般缺省租用时间为一天,可以在DHCP Pool配置模式下,使用“lease”命令改变这个值。命令格式为“lease {day [hours][minutes]| infinite}”,infinite为无限时间的意思。

Router-R1(dhcp-config)#exit

Router-R1(config)#exit

Router-R1 #

3.某客户机使用DHCP获得IP地址等信息,其获取IP地址过程中捕获的4条报文及对第2条报文分析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其中的信息,补全内容。

DHCP的工作原理:

(1)DHCP客户机广播“DHCP发现”消息,该消息源地址为0.0.0.0,目的地址为255.255.255.0。

(2)当DHCP服务器监听到客户机的“DHCP发现”消息时,它会从还没有租出的地址中选择最前面的空置IP,连同其他的TCP/IP设定,向网络中广播“DHCP供给”消息。

(3)DHCP客户机收到“DHCP供给”消息,如果接受其中提供的参数,就通过广播“DHCP请求”消息向DHCP服务器请求提供IP地址。

( 4 ) DHCP服务器广播“DHCP确认”消息,将IP地址分配给DHCP客户机。编号报文摘要

2018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真题及答案10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 2018 年笔试试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因特网的前身是美国()。 A)商务部的X.25NET B)国防 部的APPANET C)军事与能源 的MILNET D)科学与教育的 NSFNET (2)关于PC 机硬件的描述中,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目前奔腾处理器是32 位微处理器B)微处理器主要由运算 器和控制器组成 C)CPU 中的Cache 是为解决CPU 与外设的速度匹配而设计的 D)系统总线的传输速率直接影响计算机的处理速度 (3)关于PC 机软件的描述中,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软件包括各种程序、数据和有关文档资料 B)PC 机除可以使用Windows 操作系统外,还可用Linux 操作系 统C)C++语言编译器是一种系统软件,它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D) Windows 操作系统的画图、计算器、游戏都是系统软件 (4)关于应用程序的描述中,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金 山的WPS 2000 不只是字处理软件,而且还是集成办公软件B) Lotus 1-2-3 是典型的数据库软件 C)PowerPoint 是开放的桌面出版软件 D)Netscape 公司的电子邮件产品是Outlook Express (5)网络既可以传输数据、文本,又可以传输图形、图像。下列哪个文件类型不是图形文件?() A)BMP B)TIF C) JPG D)WMF (6)软件生命周期的瀑布模型把软件项目分为3 个阶段、8 个子阶段,下列哪一个是正常的开发顺序?() A)计划阶段、开发阶段、运行阶段 B)设计阶段、开发阶段、编码阶段 C)设计阶段、编码阶段、维护阶段 D)计划阶段、编码阶段、测试阶段 (7)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讨论中,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A)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局域网的互联B)联入网络的所有计算机都必须 使用同样的操作系统C)网络必须采用一个具有全局资源调度能力的分 布操作系统D)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 计算机系统 (8)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哪种网络设备实现的?() 三级网络技术试卷第1 页(共7 页)

计算机网络三级

计算机网络三级(1)

2013年9月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笔试)复习考点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 分析:考试形式:选择题和填空题,6 个的选择题和 2 个填空题共10 分,都是基本概念。1、计算机的四特点:有信息处理的特性,有广泛适应的特性,有灵活选择的特性。有正确应用的特性。(此条不需要知道)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 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大型机阶段(58、59 年10 3、104 机)、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和互联网阶段(Arpanet 是1969 年美国国防部运营,在1983年正式使用TCP/IP协议;在1991 年6 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 年实现 4 大主干网互连,即全功能连接或正式连接;1993 年WWW 技术出现,网页浏览开始盛行。) 3、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CAD,CAM,CAE,CAI,CAT)、人工智能、网络应用。 4、计算机种类: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分为6 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分为 5 大类:服务器、工作站(有大屏幕显示器)、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PDA 等)。服务器:按应用范围分类:入门、工作组、部门、企业级服务器;按处理器结构分:CISC、RISC、VLIW(即EPIC)服务器; 按机箱结构分:台式、机架式、机柜式、刀片式(支持热插拔); 工作站:按软硬件平台:基于RISC 和UNIX-OS 的专业工作站;基于Intel 和Windows-OS 的PC 工作站。 5、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1)字长:8 个二进制位是一个字节。 (2)速度:MIPS: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M:百万;MFLOPS: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 (3)容量:字节Byte 用 B 表示,1TB=1024GB≈10GB≈10 MB≈10 KB≈10 B。(4)带宽(数据传输率) :bps 。 (5)可靠性: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和平均

2016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最全版

2016年3月三级网络技术知识考点 1.弹性分组环(RPR)中每一个节点都执行SRP公平算法,与FDDI一样使用 双环结构。传统的FDDI环中,当源结点向目的结点成功发送一个数据帧之后,这个数据帧要由源结点从环中回收,而RPR环限制数据帧只在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的光纤段上传输,当源结点成功发送一个数据帧之后,这个数据帧由目的结点从环中回收。 RPR采用自愈环设计思路,能在50ms时间内,隔离出现故障的结点和光纤段,提供SDH级的快速保护和恢复,同时不需要像SDH那样必须有专用的带宽,因此又进一步提高了环带宽的利用率。 RPR将沿顺时针传输的光纤环叫做外环,将沿逆时针传输的光纤环叫做内环。内环和外环都可以用统计复用的方法传输IP分组。 2.RAID是磁盘阵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磁盘存储容量但是不能提高容 错能力 3.目前宽带城域网保证服务质量QoS要求的技术主要有: 资源预留(RSVP)、区分服务(DiffServ)和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4.无源光纤网PON,按照ITU标准可分为两部分: 1、OC-3,155.520 Mbps的对称业务。 2、上行OC-3,155.520 Mbps,下行OC12,622.080 Mbps的不对称业务。 5.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WLAN、WiMAX、Wi Fi、WMAN和Ad hoc等。 6.802.11标准的重点在于解决局域网范围的移动结点通信问题; 802.16标准的重点是解决建筑物之间的数据通信问题; 802.16a增加了非视距和对无线网格网结构的支持,用于固定结点接入。7.光纤传输信号可通过很长的距离,无需中继。 Cable Modom使计算机发出的数据信号于电缆传输的射频信号实现相互之间的转换,并将信道分为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 ASDL提供的非对称宽带特性, 上行速率在64 kbps~640 kbps,下行速率在500 kbps~ 7 Mbps 802.11b定义了使用直序扩频技术,传输速率为1 Mbps、2 Mbps、5.5Mbps 与11Mbps的无线局域网标准。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题库详解

下列技术中,不属于宽带城域网Q o S保证技术的是()。 A) DiffServ B) MPLS C) EPON D) RSVP 下列关于接入技术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ADSL技术具有非对称带宽特性 B) 远距离无线宽带接入网采用标准 C) 光纤传输系统的中继距离可达1000km以上 D) Cable Modem利用DWDM的方法将信道分为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 下列关于RPR技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RPR环能够在30ms内实现自愈 B) RPR环中每一个节点都执行DPT公平算法 C) RPR环将沿顺时针方向传输的光纤环叫做外环 D) RPR的内环与外环分别用于传输数据分组与控制分组 ITU标准OC-12的传输速率为()。 A) B) C) D) 下列关于路由器技术指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吞吐量是指路由器的包转发能力 B) 背板能力决定了路由器的吞吐量 C) 语音、视频业务对延时抖动要求较高 D) 突发处理能力是以最小帧间隔值来衡量的 一台交换机总带宽为16Gbps,具有48个10/100Mbps电端口和若干个1000Mbps光端口,所有端口都工作在全双工状态,那么该交换机光端口数最多为()。 A) 1 B) 2 C) 3 D) 4 若服务器系统可用性达到%,那么每年的停机时间必须小于等于()。 A) 5分钟 B) 10分钟 C) 53分钟 D) 106分钟 子网掩码可写为()。 A) /16 B) /17 C) /18 D) /19 下图是网络地址转换NAT的一个示例

根据图中信息,转换表中(1)和(2)处的内容依次应为()。 A) 和 B) 和 C) 和 D) 和和 某公司分配给人事部、培训部和销售部的IP地址块分别为、和,三个地址块聚合后为()。 B) C) D) 下列IPv6地址表示中,错误的是()。 A) ::12D:BC:0:05E6 B) DA21:0:0:0:0:2A:F:FE08:32 C) BC21::10:0:1/48 D) FD60::2A90:FE:0:4CA2:943E 下列关于BGP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两个属于不同自治系统的边界路由器初始协商时要首先发送open分组 B) 两个BGP发言人需要周期性地交换keepalive分组来确认双方的相邻关系 C) 当路由发生变化时,BGP发言人使用notification分组通知相邻自治系统 D) 一个BGP发言人通过建立TCP连接与其他自治系统中BGP发言人交换路由信息 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下图(a)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下图(b)的(V, D)报文后,R1更新的五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 依次为()。 A) 0、3、4、3、2 B) 0、4、4、3、2 C) 0、5、4、3、1 D) 0、5、4、3、2 下列关于OSPF协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在一个区域内的路由器数可达300个 B) 每一个区域OSPF拥有一个30位的区域标识符 C) 一个OSPF区域内的路由器不知道其他区域的网络拓扑 D) 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只需向相邻的路由器发送信息 下列关于集线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连接到一个集线器的所有结点共享一个冲突域 B) 集线器是基于MAC地址识别完成数据转发的

三级网络技术

A类地址范围为:1.0.0.0 – 127.255.255.255 B类地址范围为:128.0.0.0 – 191.255.255.255 C类地址范围为:192.0.0.0 – 223.255.255.255 D类地址范围为:224.0.0.0 – 239.255.255.255 E类地址范围为:240.0.0.0 – 247.255.255.255 网络地址为:IP地址与子网掩码相与得到的结果。 相与:相同为全为1则为1。 通过子网掩码得到网络号为前11位,后21位为主机号。直接广播地址为:主机号全为1的IP地址。 主机号:将IP地址的网络号置为0。 子网内的第一个可用IP地址:网络地址加1。 子网内的最后一个可用IP地址:直接广播地址的前一位。

如下图所示,某校园网用10Gbps 的POS 技术与Internet 相连,POS 接口的帧格式是SDH 。路由协议的选择方案是校园网内部采用OSPF 协议,校园网与Internet 的连接使用静态路由协议。校园网内的路由协议R1设为DHCP 服务器,可分配的IP 地址是221.89.23.192/26,其中221.89.23.200-221.89.23.254地址除外,地址租用时间为5小时30分。 问题: 请阅读以下R3和R1的部分配置信息,并补充下列空白处的配置命令或参数,按题目要求完成路由器的配置。 R3的POS 接口、OSPF 和缺省路由的配置信息如下: Router-R3 #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R3 (config)#interface pos4/0 Router-R3 (config-if)#description To Internet Router-R3 (config-if)#bandwidth 10000000 Router-R3 (config-if)#ip address 211.68.69.170 255.255.255.252 Router-R3 (config-if)#【crc 】32 配置crc 的校验功能 Router-R3 (config-if)#pos framing sdh Router-R3 (config-if)#no ip directed-broadcast Router-R3 (config-if)#pos flag s1s0 2 Router-R3 (config-if)#no shutdown Router-R3 (config-if)#exit

2008年4月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真题及答案

2008年4月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60) 每题1 分,共 60 分) 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2008 年北京奥运会有许多赞助商,其中有12 家全球合作伙伴,以下IT 厂商不是奥委会的全球合作伙伴 A.微软 B.三星 C.联想 D.松下 A【解析】2008 北京奥运全球合作伙伴包括可口可乐、源讯、通用电气、宏利、柯达、联想、麦当劳、欧米茄、松下、三星、威士、强生,不包括微软。 2.在扩展的 ASC Ⅱ码中,每个数字都能用二进制数表示,例如 1表示为00110001,2表示为00110010,那么2008 表示为 A.00110010 00000000 00000000 00110111 B.00110010 00000000 00000000 00111000 C.00110010 00110000 00110000 00110111 D.00110010 00110000 00110000 00111000 D【解析】根据1 和 2 的二进制数表示,可以得出 1 和 2 的十六进制数表示分别为 31 和32,则 0的十六进制数可表示为 30,即 00110000,8 的十六进制数可表示为 38,即00111000 。 3.关于主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按 CPU 芯片分类有奔腾主板,AMD 主板 B.按主板的规格分类有SCSI 主板,EDO 主板 C.按 CPU的插座分类有AT 主板,ATX 主板 D.按数据端口分类有Slot,Socket 主板 A【解析】按主板的规格可以将主板分为AT 主板、Baby‐AT 主板、ATX 主板等,故选项 B 不正确;按 CPU 插座可以将主板分为 Socket 主板、Slot 主板等,故选项 C 不正确;按数据端口可以将主板分为SCSI 主板、EDO 主板、AGP 主板等,故选项 D 不正确。 4.关于奔腾处理器体系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分支目标缓存器用来动态预测程序分支转移情况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24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24 (总分:3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 1.下列关于集线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分数:2.00) A.连接到集线器的结点发送数据时,将执行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B.连接到一个集线器的多个结点不能同时接收数据帧√ C.通过在网络链路中串接一个集线器可以监听该链路中的数据包 D.连接到集线器的所有结点属于一个冲突域 解析:解析:采用集线器所组成的网络,所有节点处于同一个冲突域,该网络当中仍然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当一个节点发送数据时,所有的节点都能够接收到。 2.下列关于集线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分数:2.00) A.通过在网络链路中串接一个集线器可以监听该链路中的数据包 B.集线器基于MAC地址完成数据帧转发√ C.连接到集线器的所有结点属于一个冲突域 D.连接到集线器的结点发送数据时,将执行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解析:解析:集线器工作在OSI物理层,无法识别设备的mac地址。 3.下列关于局域网设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分数:2.00) A.中继器工作在MAC层√ B.连接到一个集线器的所有结点共享一个冲突域 C.交换机在源端口与目的端口间建立虚连接 D.网桥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帖转发速率和帖过滤速率 解析:解析:中继器是物理层的连接设备。其原因为:①中继器只能起到对传输介质上信号波形的接收、放大、整形和转发的作用;②中继器的工作不涉及帧结构,不对帧的内容做任何处理。 4.下列关于局域网设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分数:2.00) A.中继器只能起到对传输介质上信号波形的接收、放大、整形与转发的作用 B.连接到一个集线器的所有结点共享一个冲突域 C.透明网桥一般用在两个MAC层协议相同的网段之间的互联 D.二层交换机维护一个表示MAC地址与IP地址对应关系的交换表√ 解析:解析:二层交换机维护一个表示MAC地址与端口对应关系的交换表。中继器与集线器均工作在物理层,其中中继器用于远距离数据传输当中的信号整形与放大,集线器是局域网连网设备,采用集线器互连的设备处于同一冲突域中,透明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能够实现两个MAC层相同的网络进行互联。 5.下列关于局域网设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分数:2.00) A.连接在二层交换机上不同VLAN成员之间可以直接通信√ B.中继器可以用于连接物理层协议相同的局域网缆段 C.连接到一个集线器的所有结点属于一个冲突域 D.三层交换机是具有路由功能的二层交换机 解析:解析:二层交换机上不同的VLAN之间逻辑隔离,不能互相通信,只有通过路由器,或采用三层交换机才能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6.使用Sniffer在网络设备的一个端口上能够捕捉到与之属于同一个VLAN的不同端口的所有通信流量,该种设备是( )。 (分数:2.00) A.二层交换机√

2017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2017年9月三级网络技术知识考点 1.弹性分组环(RPR)中每一个节点都执行SRP公平算法,与FDDI一样使用双环结构。传统的FDDI环中,当源结点向目的结点成功发送一个数据帧之后,这个数据帧要由源结点从环中回收,而RPR环限制数据帧只在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的光纤段上传输,当源结点成功发送一个数据帧之后,这个数据帧由目的结点从环中回收。 RPR采用自愈环设计思路,能在50ms时间内,隔离出现故障的结点和光纤段,提供SDH级的快速保护和恢复,同时不需要像SDH那样必须有专用的带宽,因此又进一步提高了环带宽的利用率。 RPR将沿顺时针传输的光纤环叫做外环,将沿逆时针传输的光纤环叫做内环。内环和外环都可以用统计复用的方法传输IP分组。 2.RAID是磁盘阵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磁盘存储容量但是不能提高容错能力。 3.目前宽带城域网保证服务质量QoS要求的技术主要有: 资源预留(RSVP)、区分服务(DiffServ)和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4.无源光纤网PON,按照ITU标准可分为两部分: 1、OC-3,155.520 Mbps 的对称业务。 2、上行OC-3,155.520 Mbps,下行OC-12,622.080 Mbps的不对称业务。 5.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WLAN、WiMAX、WiFi、WMAN和Ad hoc等。 6.802.11标准的重点在于解决局域网范围的移动结点通信问题; 802.16标准的重点是解决建筑物之间的数据通信问题; 802.16a增加了非视距和对无线网格网结构的支持,用于固定结点接入。 7.光纤传输信号可通过很长的距离,无需中继。 Cable Modom使计算机发出的数据信号于电缆传输的射频信号实现相互之间的转换,并将信道分为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 ASDL提供的非对称宽带特性,上行速率64 kbps~640 kbps,下行速率500 kbps~ 7 Mbps。 802.11b定义了使用直序扩频技术,传输速率为1 Mbps、2 Mbps、5.5Mbps与11Mbps的无线局域网标准。 将传输速率提高到54 Mbps的是802.11a和802.119。 8.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 9.水平布线子系统电缆长度应该在90米以内,信息插座应在内部做固定线连接。 10.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专门为利用有线电视网进行数据传输而设计。Cable Modem 把用户计算机与有线电视同轴电缆连接起来。 11.服务器总体性能不仅仅取决于CPU数量,而且与CPU主频、系统内存、网络速度等都有关系。 12. 所谓"带内"与"带外"网络管理是以传统的电信网络为基准的利用传统的电信网络进行网络管理称为"带内",利用IP网络及协议进行网络管理的则称为"带外",宽带城域网对汇聚层及其以上设备采取带外管理,对汇聚层以下采用带内管理。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等级考试/备考辅导 2017年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计算 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大型机阶段(经历四小阶段它们是取代关系)、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和互联网阶段(Arpanet是在1983年第一个使用TCP/IP协议的。在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2、计算机种类: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 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 3、计算机的公共配置:CPU、内存(RAM)、高速缓存(Cache)、硬盘、光驱、显示器(CRT、LCD)、操作系统(OS)

4、计算机的指标:位数指CPU寄存器中能够保存数据的位数、速度(MIPS、MFLOPS)指CPU每秒钟处理的指令数通常用主频来表示CPU的处理速度、容量(B、KB、MB、GB、TB)、数据传输率(Bps)、版本和可靠性(MTBF、MTTR)。 5、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人工智能、网络应用。(补充实例) 6、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具有原子特性(芯片、板卡、设备、网络)与软件系统具有比特特性。且它们具有同步性。 7、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奔腾32位芯片,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奔腾采用了RISC和CISC技术(技术特点10个请看书P8) 8、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安腾是64位芯片,主要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安腾采用简明并行指令计算(EPIC)技术9、主机板与插卡的组成: (1)主机板简称主板(main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由5部分组成(CPU、存储器、总线、插槽和电源)与主板的分类 (2)网络卡又称为适配器卡代号NIC,其功能为:(见书 P11) 10、软件的基本概念:软件由程序(功能实现部分)与文档(功能说明部分)组成。软件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 CSMA/CD发送流程为: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冲突延迟、后重发(随机延迟后重发)。 以太网的核心技术是随机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即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方法、他的核心技术起源于ALOHA 网(无限分组交换网)。 进行冲突检测的两种方法:比较法和编码违例判决法。 以太网协议规定一个帧的最大重发次数为16,>16次,则进入“冲突过多”结束状态,当某个节点完成一个数据帧的接收后,首先要判断接收的数据帧长度。 以太网将接收出错分为:帧校验出错、帧长度错与帧位错。 CSMA/CD在网络通信负荷较低时,表现出较好的吞吐率与延迟特性,当通信负荷增大时,由于冲突增多,网络吞吐率下降,传输延迟增加。 在以太网结构中,1字节的帧前定界符的结构为10101011. 目的地址与源地址长度均为6B(48bit),即6个字节,1字节=8bit。 目的地址第一位为0 第一节点地址该帧只能被目的地址所指节点数接收。 目的地址第一位为1 多点地址该帧只能被一组节点接收。 目的地址全为1 广播地址,该帧将被所有节点接收。

类型字段值等于Ox0800,表示网络层使用IP协议。 数据字段的最小长度为46B,最大长度为1500B。 以太网帧的最小长度为64B,最大长度为1518B。 10Base-T RJ-45接口连接非屏蔽双绞线。 10Base-5 AUI接口连接粗同轴电缆。 10Base-2 BNC接口连接细同轴电缆。 域名解析是将某一域名映射为相应的IP地址。 ATM采用的传输模式为同步串行通信,使用的是信元传输。 物理地址或硬盘地址(MAC)固化在计算机的网卡中。 硬盘地址通常称为MAC地址、物理地址或以太网地址。其长度为48位。 传统局域网技术是建立在“共享介质”的基础上的。 典型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有CSMA/CD、令牌环和令牌总线。 无论局域网的传输速率提高到多少,以太网帧结构都是不变的。 10Base-T标准定义了介质独立接口(MII),将MAC子层与物理层分隔开。 10Base-Tx和10Base-Fx都是一个全双工系统,每个节点同时以100Mpbs的速率发送与接收数据。 10Base-Tx支持2对5类非屏蔽双绞线(UTP)或2对1类屏蔽双绞线。 10Base-F4支持4对3类UTP,其中3对用于传输,1对用于冲突检测。

201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真题及答案

(如有雷同不要介意) 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我国互联网界曾发生所谓3Q大战,根据你的了解它们发生在哪两个公司 (D) 之间? A.3Com与百度之间 B.3Com与腾讯之间 C.奇虎360与百度之间 D.奇虎360与腾讯之间 (B) (2)我国早期批量生产的计算机是 A.103计算机 B.104计算机 C.DJS-130计算机 D.PDP-130计算机 (C) (3)关于客户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智能手机不能用作客户机 B.平板电脑能用作客户机 C.笔记本电脑能用作客户机 D.高端台式机能用作客户机 (B) (4)关于笔记本电脑配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必须用Intel双核奔腾芯片 B.通常有多个USB接口 C.内存不超过1GB D.一般用nVIDIA网卡 (C) (5)关于软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系统软件比应用软件更贴近硬件

B.软件由程序代码与相关文档组成 C.共享软件都是自由软件 D.数据库软件是应用软件 (D) (6)关于多媒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熵编码属于有损压缩 B.源编码属于无损压缩 C.有损压缩的压缩比小 D.无损压缩是可逆的 (B) (7)关于OSI参考模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OSI参考模型由IETF制定 B.按功能可以分为7个层次 C.OSI的含义是操作系统互连 D.详细定义每层的实现技术 (D) (8)在TCP/IP参考模型中,实现可靠到端通信的层次是 A.数据链路层 B.物理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A) (9)以太网帧的地址字段使用的是 A.MAC地址 B.IP地址 C.域名 D.端口号 (B) (10)关于无线自组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是一种对等结构的无线网络 B.需要基站的支持 C.在军事领域中有较多的应用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模拟164

三级网络技术机试模拟164 上机题 1. 已知数据文件IN8 2.DAT中存有300个4位数,并已调用函数readDat()把这些数存入数组a中,请编制一函数isValue(),其功能是:求出这些4位数是素数的个数cnt,再求出所有满足此条件的4位数的平均值pjz1,以及所有不满足此条件的4位数的平均值pjz2,最后调用函数writeDat()把结果cnt,pjz1,pjz2,输出到out82.dat文件中。 例如:5591是素数,则该数满足条件,计算平均值pjz1,且个数cnt=cnt+1。 9812是非素数,则该数不满足条件,计算平均值pjz2。 注意:部分源程序已给出。 程序中已定义数组:a[300],b[300],已定义变量:cnt,pjz1,pjz2。 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读函数readDat()和写函数writeDat()的内容。 试题程序: #include<stdio. h> int a[300], cnt=0; double pjz1=0.0, pjz2=0.0; int isP(int m) { int i; for (i=2; i<m; i++) if(m%i==0) return 0; return 1; } void jsValue() {

} main ( ) { int i; readDat (); jsValue(); writeDat (); printf ("cnt=%d\n满足条件的平均值pjz1=%7.21f\n不满足条件的平均值pjz2=%7.21f\n", cnt, pjz1, pjz2); } readDat ( ) { FILE *fp; int i; fp=fopen("in82.dat","r"); for (i=0; i<300; i++) fscanf (fp, "%d, ", &a [i]); fclose (fp); } writeDat () { FILE *fp; int i; fp=fopen("out82.dat","w"); fprintf(fp,"%d\n%7.21f\n%7.21f\n",cnt,pjz1,pjz2); fclose(fp); }

三级网络技术归纳知识点

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小汇总 计算类选择题 1.问传输速度 ①OC-3=155.520Mbps; ②OC-12=622.080Mbps; 方法:这类题目只需要记住OC-1=51.84Mbps即可计算。 2.求交换机带宽 ①一台交换机具有48个10/100Mbps端口和2个1000Mbps端口,如果所有端口都工作在全双工状态,那么交换机总带宽应为()。 A)8.8Gbps B)12.8Gbps C)13.6Gbps D)24.8Gbps ②两台交换机分别有16个和8个100/1000Mbps全双工下联端口,它们的上联端口带宽至少为()。 A)8Gbps和4Gbps B)16Gbps和8Gbps C)32Gbps和16Gbps D)64Gbps和32Gbps 方法:题目中不管要求交换机总带宽还是上联端口带宽,均用公式:端口数*端口速率*2(不同层级的互联是1:20,汇聚层→核心交换层是1:20,同层还是1:1)。 3.系统可用性 ①系统可用性99.9%→停机时间≤8.8小时; ②系统可用性99.99%→停机时间≤53分钟; ③系统可用性99.999%→停机时间≤5分钟; 方法:记住系统可用性与停机时间的对应关系; 4.子网掩码 IP地址块10.15.15.136/12的子网掩码可写为()。 A)255.224.0.0 B)255.240.0.0 C)255.255.128.0 D)255.255.0.0 方法:/12代表是子网掩码的前12位为1,后20位是0,所以子网掩码的十进制表示为255.240.0.0。

5. IP地址块聚合 ①问聚合后的地址块 方法:将3个IP地址转化成二进制,相同位保留,不同位取0,然后在转换成十进制即可得出聚合之后的地址为192.67.159.192/26 ,子网掩码是/26,则主机位占6位,可用的IP地址数是26-2(全0和全1)=62个。 ②若某大学分配给计算机系的IP地址块为202.113.16.128/26,分配给自动化系的IP地址块为202.113.16.192/26,那么这两个地址块经过聚合后的地址为()。 A)202.113.16.0/24 B)202.113.16.0/25 C)202.113.16.128/25 D)202.113.16.128/24 方法:3个IP地址转换成二进制直接聚合,方法见上; ③IP地址块202.111.15.128/28、202.111.15.144/28和202.111.15.160/28经过聚合后可用的地址数为()。 A)40 B)42 C)44 D)46 方法:这类题目答题方法见无忧通关班课程第三章内容讲解

三级网络技术考试大纲(2018年版)

1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 网络技术考试大纲(2018年版)基本要求 1.了解大型网络系统规划、管理方法; 2.具备中小型网络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 3.掌握中小型网络系统组建、设备配置调试的基本技术; 4.掌握企事业单位中小型网络系统现场维护与管理基本技术; 5.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 考试内容 一、网络规划与设计 1.网络需求分析。 2.网络规划设计。 3.网络设备及选型。 4.网络综合布线方案设计。 5.接入技术方案设计。 6.IP地址规划与路由设计。 7.网络系统安全设计。 二、网络构建 1.局域网组网技术。 (1)网线制作方法。 (2)交换机配置与使用方法。 (3)交换机端口的基本配置。 (4)交换机VLAN配置。 (5)交换机STP配置。 2.路由器配置与使用。 (1)路由器基本操作与配置方法。 (2)路由器接口配置。

2  (3)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4)RIP动态路由配置。 (5)OSPF动态路由配置。 3.路由器高级功能。 (1)设置路由器为DHCP服务器。 (2)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 (3)配置GRE协议。 (4)配置IPSec协议。 (5)配置MPLS协议。 4.无线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 三、网络环境与应用系统的安装调试 1.网络环境配置。 2.WWW服务器安装调试。 3.E-mail服务器安装调试。 4.FTP服务器安装调试。 5.DNS服务器安装调试。 四、网络安全技术与网络管理 1.网络安全。 (1)网络防病毒软件与防火墙的安装与使用。(2)网站系统管理与维护。 (3)网络攻击防护与漏洞查找。 (4)网络数据备份与恢复设备的安装与使用。(5)其他网络安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2.网络管理。 (1)管理与维护网络用户账户。 (2)利用工具软件监控和管理网络系统。(3)查找与排除网络设备故障。 (4)常用网络管理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五、上机操作 在仿真网络环境下完成以下考核内容:1.交换机配置与使用。 2.路由器基本操作与配置方法。 3.网络环境与应用系统安装调试的基本方法。4.网络管理与安全设备、软件安装、调试的基本方法。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考试时长120分钟,总分100分。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模拟371

三级网络技术机试模拟371 上机题 1. 已知数据文件IN.DAT中存有300个四位数,并已调用读函数readDat()把这些数存入数组a中,请编制一个函数jsValue(),其功能是:求出千位数上的数减百位数上的数减十位数上的数减个位数上的数大于0的个数cnt,再把所有满足此条件的四位数依次存入数组b中,然后对数组b的四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最后main()函数调用写函数writeDat()把数组b中的数输出到文件OUT.DAT 中。 例如,9123,9-1-2-3>0,则该数满足条件存入数组b中,且个数cnt=cnt+1。9812,9-8-l-2<0,则该数不满足条件忽略。 注意:部分源程序存在文件PROG1.C文件中。程序中已定义数组:a[300],b[300],已定义变量:cnt。请勿改动数据文件IN.DAT中的任何数据、主函数main()、读函数readDat()和写函数writeDat()的内容。 [试题程序] #include int a[300],b[300],cnt=0; void writeDat(); void readDat(); void jsValue() { } main() int i; readDat(); jsValue(); writeDat(); for(i=0;i<cnt;i++)

printf(“b[%d]=%d\n”,i,b[i]);void readDat() { FILE *fp; int i; fp=fopen( "in.dat","r"); for(i=0;i<300;i++) fscanf(fp,"%d,",&a[i]); fclose(fp); } void writeDat() { FILE *fp; int i; fp=fopen("out.dat","w"); fprintf(fp,"%d\n",cnt); for(i=0;i<cnt;i++) fprintf(fp,“%d\n”,b[i]);fclose(fp); } 答案:void jsValue() {int i,j; /*定义变量*/ int a1,a2,a3,a4; int temp; for(i=0;i<300;i++) {a1=a[i]%10; /*数位分解*/ a2=a[i]%100/10; a3=a[i]%1000/100; a4=a[i]/1000;

2018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看书第一遍: 仔细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字;结果:知道大纲就行。第二遍: 详细,理解,标出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解决所有课后题。 第三遍:理解所有内容,熟悉课本T做历年真题前4套T结合真题看课本T做剩下几套真题T看书、真题T过关。 自2018 年 3 月的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采用16 年版新版笔试教材,部分内容有改动;上机考试采用在xp 操作系统下VisualC++环境的C语言编程,您可以认为无变化;另,考试大纲没有变化,虽然称16年新大纲,但继续 采用的13年版(您也可以认为是08 年版)考试大纲。 笔试教材部分变动主要如下: 1、删除第七章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但大纲上明确表示有这一章,不敢保证不考,所以您应该有保留旧版本教材的必要); 2、拆分第五章因特网基础为第五章第六章; 3、原来第六章网络安全顺延到第七章,部分内容有更新; 4、改动第八章网络技术展望为网络应用技术(组播技术、P2P网络、即时通信系统、IPTV、VoIP、网络搜索技术); 5、其他章节部分有改动,比例约为20%;不影响以前的知识点。 6、笔试教材习题改动较大(新版习题也将是09 年3 月考试的重要题目); 7、虽然新教材部分变动,如您能保证自02年笔试历年真题都会做且理解,保证您2018年9月及格,但更好成绩需要您努 力。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 分析:考试形式:选择题和填空题, 6 个的选择题和 2 个填空题共10分,都是基本概念。 1、计算机的四特点:有信息处理的特性,有广泛适应的特性,有灵活选择的特性。有正确应用的特性。(此条不需要知道)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大型机阶段(58、59年10 3、104机)、小型机阶 段、微型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和互联网阶段(Arpanet 是 1 969年美国国防部运营,在 1 983年正式使用TCP/IP 协议;在1991 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 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即全功能连接或正式连接;1993 年WW技术出现,网页浏览开始盛行。 3、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CAD, CAM CAE CAI, CAT卜人工智能、网络应用。 4、计算机种类: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 巨型机。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有大屏幕显示器)、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PDA等)。服务器:按应用范围分类:入门、工作组、部门、企业级服务器;按处理器结构分:CISC、RISC、VLIW(即EPIC)服务器;按机箱结构分:台式、机架式、机柜式、刀片式(支持热插拔); 工作站:按软硬件平台:基于RISC和UNIX-OS的专业工作站;基于Intel和Windows-OS的PC工作站。 5、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1)字长:8个二进制位是一个字节。(2)速度:MIPS: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M:百万;MFLOPS单字长 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3)容量:字节Byte用B表示,1TB=1024GB? 103GB^ 106M衣109KB~ 1012B。 (4)带宽(数据传输率):bps。(5)可靠性: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来表示。(6)版本 6、微处理器简史:Intel8080 (8位)T Intel8088 (16位)T奔腾(32位)T安腾(64位) 7、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奔腾32位芯片,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奔腾采用了精简指令RISC技术。 (1)超标量技术: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其实质是用空间换取时间;两条整数指令流水线,一条浮点指令流水线。 (2)超流水线技术: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机器在一个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操作,其实质是用时间换取空 间。奔腾采用每条流水线分为四级流水: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和写回结果。(3)分支预测:分值目标缓存器动态的预 测程序分支的转移情况。(4)双CACHED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存储。(5)固化常用指令。(6)增强的64位数据总线:内部总线是32位,与存储器之间的外部总线增为64位。(7)采用PCI (外围部件接口)标准的局部总线。(8)错误检测既功能用于校验技术。(9)内建能源效率技术。(10)支持多重处理,即多CPU系统;目前的CPU由提高主频到多核处理。 &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安腾是64位芯片,主要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安腾采用简明并行指令计算(EPIC)技术; 奔腾系列为32位,精简指令技术RISC;286、386复杂指令系统CISC。奔三增加了:SSE StreamingSIMDExtensions 流式的单指令流、多数据流扩展指令。 9、主机板与插卡的组成: (1)主机板简称主板或母板,由5部分组成(CPU存储器、总线、插槽、电源)与主板的分类(cpu、插槽、T、X)。 (2)网络卡又称为适配器卡,代号NIC,其功能为:a:实现与主机总线的通讯连接,解释并执行主机的控制命令°b: 实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如形成数据帧,差错校验,发送接收等。c:实现物理层的功能。 10、jsj 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具有原子特性(芯片、板卡、设备、网络)与软件系统具有比特特性;且具有同步性。 11、软件的分类:按用途: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最核心部分)、应用软件;按授权:商业、共享、自由软件; 12、软件开发:软件的生命周期中,通常分为三大阶段,每个阶段又分若干子阶段:

三级网络技术第6章(与书本知识完全符合-个人整理-强烈推荐)讲解学习

第六章Internet基本服务 6.1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应用软件之间最常用、最重要的交互模型是客户机/服务器模型。Internet中提供的Web服务、E-mail服务、FTP服务等都是以该模型为基础。 6.1.1什么是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⒈应用程序之间为了能顺利地进行通信,一方通常需要处于守候状态,等待另一方请求的到来。在分布式计算中,这种一个应用程序被动地等待,而另一个应用程序通过请求启动通信的模式就是客户机/服务器交互模式。 ⒉客户机和服务器分别指两个应用程序。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服务请求,服务器做出响应。客户机, 接受服务的应用程序;服务器,提供服务的应用程序。如图显示了一个通过互联网进行交互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型。在图中,服务器应处于守候状态,并监视客户机的请求。客户机发出请求,该请求经互联网传送给服务器。一旦服务器接收到这个请求,就可以执行请求指定的任务,并将执行的结果经互联网回送给客户机。 Internet 6.1.2 客户机与服务器的特性(相对而言,服务器的对硬件资源及软件资源都 有一定的要求,而对客户机通常要求相对简单) ?服务器程序特性 ?一种专门用途的、享有特权的应用程序,专门用来提供一种特殊服务 ?能够同时处理多个远程客户机的请求 ?在一台共享计算机上运行 ?被动的等待客户机的通信请求 ?需要强大的硬件和高级操作系统支持 ?客户机程序特性 ?一个非常普通的应用程序,在需要进行远程访问时临时成为客户机 ?一个用户服务可以随即开始和停止运行 ?在用户计算机上本地运行 ?主动地与服务器程序进行联系 ?不需要特殊硬件和高级操作系统

6.1.3 实现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标识一个特定的服务。 由于一个主机可以运行多个服务器程序,因此,必须提供一套机制让客户机程序无二义性地指明所希望的服务,这种机制要求赋予每个服务一个唯一的标识,同时要求服务器程序和客户机程序都使用这个标识。互联网中TCP 或UDP 通常使用端口号作为自己特定的标识。 二、响应并发请求。 客户机发起请求完全是随机的,很多可能出现多个请求同时到达服务器的情况。因此,服务器必须具备处理多个并发请求的能力。服务器有两种实现方案。 ⒈重复服务器:该方案实现的服务器程序中包含一个请求队列,客户机请求到达后,首先进入队列中等待,服务器按照先进先出原则顺序做出响应。 ⒉并发服务器:并发服务器是一个守护进程,在没有请求到达时,它处于等待状态;一旦客户机请求到达,服务器立即为之创建一个子进程,然后回到等待状态,由子进程响应请求。当下一个请求到达时,服务器再为之创建一个新的子进程。其中,并发服务器称为主服务器,而子进程称为从服务器。 三、服务器程序的安全问题 服务器的地位特殊,需要经常读系统文件、日志文件等,必须承担实施系统访问和保护策略。 6.2 域名系统 ⒈在TCP/IP互联网中,可以使用IP地址的32位整数来识别主机。虽然这种地址能方便紧凑地表示互联网中传递分组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但IP地址太抽象了(4个十进制整数),人们更愿意利用好读、易记的字符串为主机指派名字。于是,域名系统诞生了。 ⒉实际上,主机名是一种比IP更高级的地址形式,主机名的管理、主机名-IP地址映射等是域名系统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⒊用域名来影射IP地址,IP地址影射物理地址。 6.2.1互联网的命名机制 ⒈互联网提供主机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用户更方便地使用互联网。一种优秀的命名机制应能很好的解决以下3个问题:①全局唯一性②名字便于管理③高效地进行映射 ①全局唯一性:特定的主机名在互联网上是唯一的。 ②名字便于管理:能够方便地分配名字、确认名字和回收名字。 ③高效地进行映射:IP 地址与域名之间存在映射需求。高效的命名可高效映射。 ⒉命名方法: 一、无层次命名机制 ⒈在无层次命名机制中,主机名简单地由一个字符串组成,该字符串没有进一步的结构。 ⒉无层次名字的管理与映射很简单 ⒊但随着互联网中主机的增加,这种命名机制的缺点就明显得表现出来,名字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单一管理机构的工作负担越来越大,无论是在每一网点维护一个名字-地址映射表副本,还是采用集中式单一映射表都是低效率的。它只能适用于主机不经常变化的小型互联网。 ⒋目前,无层次命名机制已被层次型命名机制所取代。 二、层次型命名机制 ⒈层次型命名机制就是在名字中加入层次型的结构。在层次型命名机制中,主机的名字被划分成几个部分,而每一部分之间存在层次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