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定律 决策篇1
管理者必看的十三则管理定律

管理者必看的十三则管理定律基本的管理学定律一、墨菲定律墨菲定律: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比如你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是你房间的,一把是汽车的,如果你现在想拿出车钥匙,会发生什么?是的,你往往是拿出了房间钥匙。
"墨菲定律"产生于美国,据说事情发生在1949年。
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地说了句玩笑话:"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
"这句笑话在美国迅速流传,并扩散到世界各地。
在流传扩散的过程中,这句笑话逐渐失去它原有的局限性,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一个最通行的形式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诞生于20世纪中叶,这正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真正成为世界主宰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处处弥漫着乐观主义的精神:人类取得了对自然、对疾病以及其他限制的胜利,并将不断扩大优势;我们不但飞上了天空,而且飞向太空。
我们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世界的面貌,这一切似乎昭示着:一切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无论是怎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总能找到一种办法或模式战而胜之。
正是这种盲目的乐观主义,使我们忘记了对于亘古长存的茫茫宇宙来说,我们的智慧只能是幼稚和肤浅的。
世界无比庞大复杂。
人类虽很聪明,并且正变得越来越聪明,但永远也不能彻底了解世间的万事万物。
人类还有个难免的弱点,就是容易犯错误,永远会犯错误。
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世界上大大小小的不幸事故、灾难才得以发生。
近半个世纪以来,"墨菲定律"曾经搅得世界人心神不宁,它提醒我们: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我们将要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
事故照旧还会发生,永远会发生。
"墨菲定律"忠告人们:面对人类的自身缺陷,我们最好还是想得更周到、全面一些,采取多种保险措施,防止偶然发生的人为失误导致灾难和损失。
管理定律完整版

第一编领导素养蓝斯登原则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点评: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卢维斯定理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H·卢维斯点评: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看到很糟。
本特利论断领导并不是个别领导人的事务,从根本上说,它是集团的事务。
提出者:美国政治学家阿瑟·本特利点评:职为公职,当奉公尽职;权非私权,勿行私害权。
皮尔斯定理意识到无知才使我们充满活力提出者:美国贝尔电话电报公司实验室著名科学家,“卫星通讯之父”约翰·皮尔斯。
点评:意识到无知,是有知的开始。
怀特定律领导在群体外的声望有助于巩固他在群体中的地位,而他在群体中的地位又提高了他在外界的声望。
提出者:美国社会学家S·怀特点评:内得外无失,远服近自安。
蜕皮效应许多节肢动物和爬行动物,生长期间旧的表皮脱落,由新长出的表皮来代替,通常每蜕皮一次就长大一些。
点评:能不断超越自己,才有希望最终超过别人。
克里奇定理没有不好的组织,只有不好的领导。
提出者:美国军事家克里奇点评:好领导是好组织的塑造者。
忠诚定律忠诚起自上层。
提出者:英国德尔塔工业金融公司前总裁L·凯特寇德点评:没有相互信任,不可能有相互忠诚。
特里法则承认错误是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源泉。
提出者:美国田纳西银行前总经理L·特里点评:改正错误是走向正确的第一步。
比伦定律若是你在一年中不曾有过失败的记载,你就未曾勇于尝试各种应该把握的机会。
提出者:美国考皮尔公司前总栽F·比伦点评:害怕失败,即等于拒绝成功。
统御克里夫兰法则成功的领导艺术的标志是,当事成之后,被领导者均认为"事情是我们自己做的"。
提出者:美国政治学家H·克里夫兰点评:最高明的领导,能使下属自己领导自己。
管理的几个定律

管理的几个定律
1.帕累托原理:管理者应该关注能够带来最大效益的20%的问题,而非花费过多时间和资源去解决无关紧要的80%的问题。
2. 墨菲定律:如果有可能出错的事情,它就会出错。
因此,管理者需要充分考虑事情可能出错的情况,并制定应对措施。
3. 布鲁克斯定律:不要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引入更多的问题。
管理者在解决问题时,需要充分考虑解决方案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并尽量避免引入新的问题。
4. 麦克唐纳定律:管理者应该尽量避免快速决策,因为快速决策通常会导致低质量的决策。
相反,管理者应该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出明智的决策。
5. 帕克森定律:工作会膨胀到可以填满所有可用的时间。
管理者需要充分利用时间,避免浪费时间,并制定明确的时间安排和计划。
- 1 -。
管理活动决策的原则

管理活动决策的原则管理活动决策是组织中领导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组织中,决策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整体运营和发展的方向。
为了做出明智的决策,管理者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
下面将介绍一些管理活动决策的原则:1. 透明性原则决策的透明性是指在做出决策过程中确保信息对所有关键利益相关者都是透明可见的。
透明性原则的基本理念是,透明决策有助于建立信任,促进合作,减少不确定性。
管理者应该确保在决策前充分共享必要的信息,并保持沟通畅通。
2. 参与原则决策需要促进内部外部相关方的参与和沟通,在制定决策之前获得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参与原则有助于获取更全面、多元的观点,增加决策的可行性和成功性。
管理者应该积极地邀请其他人参与决策过程,并尊重他们的意见。
3. 风险管理原则在做出决策时,管理者需要充分考虑潜在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原则强调在决策中考虑可能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管理者需要在决策过程中评估风险和可能的后果,以确保决策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4. 综合原则管理决策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法律等多方面因素。
综合原则强调在做出决策时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寻找最佳平衡点。
管理者应该充分了解决策所涉及的各种方面,做出全面综合的决策。
5. 持续改进原则决策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持续改进原则要求管理者在做出决策之后进行评估和反馈,并根据反馈结果不断优化和改进决策。
管理者应该不断学习和调整自己的决策方式,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结语管理活动决策是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
遵循上述原则可以帮助管理者做出更明智、更有效的决策,推动组织的发展和创新。
通过透明、参与、风险管理、综合和持续改进等原则的指导,管理者可以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更好地处理决策,实现组织的长期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管理决策的规范

管理决策的规范管理决策是指在组织中做出的关于资源配置、任务分配等方面的决策。
规范的管理决策对于组织的长期发展和运转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管理决策规范的原则和实践。
1. 制定明确的决策标准在做出管理决策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明确的决策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基于组织的价值观、战略目标和绩效要求等。
通过制定明确的标准,可以帮助管理者在做出决策时更为客观和准确。
2. 充分搜集信息在做出决策之前,必须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充分的搜集和分析。
包括市场趋势、竞争动态、内部资源状况等多方面的信息。
只有对这些信息有充分了解,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3. 考虑多种解决方案在做出决策时,不要只考虑一种解决方案,而是要尽可能考虑多种可能性。
通过比较不同的方案,可以找到最适合组织的决策路径。
4. 考虑长期影响管理决策往往会对组织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在做出决策时必须要考虑长远的影响。
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未来的发展。
5. 与团队协商决策在做重要的管理决策时,应该与团队成员进行充分的协商和沟通。
通过团队的智慧和经验,可以得到更全面的思考和更好的决策结果。
6. 追踪和评估决策效果做出决策之后,还需要对决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追踪和评估。
通过不断的反馈和调整,可以及时纠正决策偏差,以确保决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结语管理决策的规范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通过遵循上述原则和实践,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做出明智的决策,推动组织的长期发展和稳定运行。
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提高管理决策的质量和效率,为组织带来更好的绩效和成就。
管理学决策的六个原则

管理学决策的六个原则一、前言管理学决策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涉及到企业的未来发展和利益最大化。
在决策过程中,管理者需要遵循一些原则,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六个管理学决策的原则,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进行决策。
二、原则一:确定问题在进行任何决策之前,首先需要确定问题。
这个问题必须清晰明确,并且符合实际情况。
只有确定了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三、原则二:收集信息在确定问题之后,需要收集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包括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和数据;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状况、竞争对手情况等。
收集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问题,并为后续的分析提供依据。
四、原则三:分析信息在收集了足够的信息之后,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
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比如SWOT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等。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并为下一步制定方案提供依据。
五、原则四:制定方案在分析了信息之后,需要制定方案。
制定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能脱离实际。
同时,在制定方案时还需要考虑多种情况的可能性,以便在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调整。
六、原则五:实施方案在制定好方案之后,需要将其付诸实施。
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种细节问题,并且及时调整。
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风险控制,以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七、原则六:评估效果在完成了方案的实施之后,需要对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比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等。
通过评估可以得出结论,并为下一步的决策提供参考。
八、总结以上就是管理学决策的六个原则。
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企业管理领域,也适用于其他领域。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并且能够让大家更好地进行决策。
管理制度决策要点

管理制度决策要点一、管理制度决策的重要性管理制度是组织内部规范和约束行为的体系,它直接关系着组织的运行效率和员工的工作质量。
有效的管理制度决策能够帮助组织规范行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绩效,增强组织竞争力。
同时,制度决策还有助于减少管理层的主观干预,提升企业运作的透明度,增强企业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
因此,制度决策对组织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制定管理制度决策的原则1. 从组织整体利益出发管理制度决策要从整体利益出发,考虑整个组织的长远发展和利益最大化。
不能只考虑某个部门或某个人的利益,而忽视了整个组织的利益。
2. 兼顾员工利益管理制度的决策要兼顾员工的利益,尊重员工的权利,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只有员工的利益得到保障,他们才会更加积极地为组织做出贡献。
3. 依法依规制定管理制度的决策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社会公共道德,尊重职工的基本权利,符合国家制定的政策法规。
4. 严谨科学制定管理制度的决策要严谨科学,充分调查研究,理性决策。
决策者要有充分的数据支持,并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论证,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5. 民主公开制定管理制度的决策要民主公开,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形成决策的过程要公开透明,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6. 灵活适应随着市场环境和组织发展的变化,管理制度的决策要灵活适应,及时调整和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其与组织的目标和战略一致。
三、管理制度决策的主要内容1. 岗位设置及职责划分管理制度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设置和职责的划分,清楚岗位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和协作关系,避免工作职责的重叠和责任的不清晰。
2. 绩效考核制度实施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够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竞争力。
3. 奖惩制度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能够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能约束员工的行为,减少违纪和违法行为,保障组织的权益。
4. 决策权力和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决策权和责任,确保决策的科学合理,避免出现责任的推诿和模糊不清。
60个经典管理学定律

60个经典管理学定律管理学定律是指经过实践和理论总结,适用于管理领域的一系列原则和规律。
这些定律在实际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处理日常工作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60个经典的管理学定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管理学的重要原则。
一、目标与规划定律1. 帕累托定律:20%的投入可以产生80%的成果。
2. 管理倒金字塔定律:高层管理者需要具备全局视野,低层管理者关注具体细节。
3. 头皮为焦点定律:领导者应始终关注核心问题,不被琐事所困扰。
4. 三原则定律:确定目标、明确路径、实施绩效评估。
二、人力资源管理定律5. 派克定律:20%的员工经常创造80%的价值。
6. 彼得定律:员工在晋升之后,能力和职位的不匹配将导致业绩下降。
7. 马斯洛需求层次定律: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才能提高其工作效能。
8. 激励契约定律:员工通过工作获得报酬,同时公司也希望员工做出贡献。
三、领导与沟通定律9. The Rule of Seven Plus or Minus Two:人们的注意力只能同时集中在七个左右的事物上。
10. 格雷特辛定律:沟通的重要性取决于信息的完整性和特殊性。
11. 聚焦法则:领导者要聚焦于价值最大的领域,让团队发挥最佳状态。
12. 激励定律:不同员工有不同的激励方式,个性化激励能够提高员工积极性。
四、组织管理定律13. 二八法则:20%的员工做80%的工作,20%的产品带来80%的利润。
14. 铁三角定律:项目的成功需要充足的资源、合理的时间和高质量的工作。
15. 喜马拉雅效应:组织中的人员自然层级,能力最强的人处于最高的位置。
16. 斯拉奇效应:组织中的低效员工会拖累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五、决策与风险管理定律17. 庞贝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小小决策的错误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重大后果。
18. 六顶思考帽:在决策中运用不同角色的思维方式,提高决策质量。
19.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市场竞争的五个要素,帮助决策者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研
艾格尼斯定律
万物易进不易出。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W·P·艾格尼
斯
点评:没有超脱其外的本领,一旦
深入其中便难以自拔。
特伯论断
在数字中找不到安全。
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W·S·特伯
点评:数字是死的,情况是活的。
奥巴特定律
解决任何问题都需要与具体的可靠的事实打交道。
提出者:加拿大管理学家S·奥巴特
点评:一旦掌握了事实,事实便能
替你作结论。
卡蒂埃定理
当你只有一个念头时,你那个念头也许是最危险的念头。
提出者:法国哲学家埃米尔·卡蒂埃
点评:如果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么
这条路往往是死胡同。
摩斯科定理
你得到的第一个回答,不一定是最好的回答。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R·摩斯科
点评:刨根得根,问底知底。
沃尔帕特定理
超凡的结论需要超凡的证据。
提出者:英国科学知识普及委员会前
主席刘易斯·沃尔帕特
点评:不踏在事实之上,任何结论
都是站不住脚的。
威斯考特定理
任何关系都不可能提供你的完整的自身体验所需的一切,许多重要的回答来自我们自己而非别人。
提出者:美国精神病学专家D·威斯考
特
点评:要尝出真味,须用自己的舌
头。
电通原则
若无闻一知十的睿智与才能,即须发挥闻一知一的注意力与责任感。
提出者:日本电通公司
点评:要有好悟性,须有好耐性。
反刍效应
偶蹄类的某些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反回到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
点评:事前多反思,事后不返工。
升化效应
固态(晶体)物质不经液态直接变为气态。
点评:见识是常识的积累,经验乃
经历的升华。
预测
博尔斯定理
决心源于有眼力。
提出者:美国就业指导专家L·N·博
尔斯
点评:要有眼光,先开眼界;欲具
胆略,先练胆识。
丁伯根定理
研究未来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推测最有可能出现的未来,一种方式是讨论最值得期望的未来。
提出者:荷兰经济学家J·丁伯根
点评:最有可能出现的,往往并非
最值得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