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四)

合集下载

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四)

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四)

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卷四)
一、A1
1、下列与滑脉的主病无关的是
A、痰湿
B、阳虚
C、实热
D、食积
E、妊娠
2、以下不属结脉所主病证的是
A、阴盛气结
B、气血虚衰
C、寒痰
D、食积
E、瘀血
3、以下不属代脉所主病证的是
A、脏气衰微
B、痰湿
C、疼痛
D、惊恐
E、跌仆损伤
4、以下哪项不属于促脉所主的病证
A、气血停滞
B、脏气衰败
C、痰食停滞
D、阳盛实热
E、寒凝肝脉
5、与湿邪为病相关的脉象是
A、濡脉、弱脉
B、缓脉、虚脉
C、缓脉、细脉
D、细脉、弱脉
E、虚脉、细脉
6、痰饮证的脉象多见
A、弦脉
B、细脉
C、芤脉
D、革脉
E、缓脉
7、气血两虚证所见脉象中不包括
A、弱脉
B、细脉
C、微脉
D、缓脉
E、虚脉
8、气滞血瘀的痛证可见哪种脉象
A、革脉
B、紧脉
C、滑脉
D、实脉
E、涩脉
9、以下何脉不主食积或宿食
A、紧脉
B、促脉
C、滑脉
D、结脉
E、涩脉
10、肝胆病的脉象常为
A、长脉
B、滑脉
C、洪脉
D、弦脉
E、数脉
二、B
1、A.浮脉
B.长脉
C.革脉。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以下哪一个不属于中医基本理论的内容?A. 五行学说B. 阴阳学说C. 八纲学说D. 脏腑学说2.中医基本理论中,阳对应的属性是?A. 寒B. 热C. 阴D. 湿3.中医基本理论中,病因学说主要包括以下哪一项?A. 六淫B. 五劳七伤C. 精神因素D. 饮食不当4.中医中,人体的防御系统被称为?A. 免疫B. 抵抗力C. 气虚D. 抗生素5.中医中,主要用于养生的方法是?A. 针灸B. 推拿C. 草药D. 饮食调养6.下面哪一种中药性质味道偏寒凉?A. 附子B. 生姜C. 人参D. 枸杞7.中医理论中,脉搏的数量和质地反映了哪一方面的情况?A. 中药的煎煮时间B. 病情的变化C. 饮食的调节D. 灼烧伤的程度8.下面哪一项不是中医的四诊之一?A. 望诊B. 问诊C. 听诊D. 切诊9.中医中,主要通过哪些方法辨识病情?A. 洗澡B. 摸诊C. 闻诊D. 拉诊10.中医基本理论中,气血的生成与哪一脏腑的功能相关?A. 心脏B. 肺脏C. 肾脏D. 肝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中医基础理论中,阴阳学说的原理和应用。

【答】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它以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来描述万物变化。

阴阳是根据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关系进行划分的。

阴阳学说的应用包括诊断、治疗和养生等方面,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来维护身体健康。

2.中医基础理论中,五行学说的原理和应用。

【答】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它以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元素来描述和分析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的原理包括相生相克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应用于中医诊断、治疗和药物选择等方面。

3.中医基础理论中,脏腑学说的原理和应用。

【答】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体器官为基础,研究脏腑之间的生理和病理关系。

脏腑学说的原理包括脏腑功能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它应用于中医诊断、辨证施治和养生等方面。

2020年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库及答案

2020年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库及答案

2020年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库及答案一、A型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疠气形成的社会因素:A.战乱不停B.气候反常C.社会动荡不安D.生活极度贫困E.工作环境恶劣2.下列哪一项是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A.整体观念B.辨证论治C.辨证求因C.试探反问E.详问发病经过3.下列哪一项血的病理变化与脾胃虚弱有关:A.血虚B.血瘀C.血寒D.血热E.血脱4.下列哪一项是气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A.动力B.原料C.动力和原料D.气能化津E.气能生精5.下列哪一项是五行相生的次序:A.木→土→水→金→火→木B.水→火→金→木→土→水C.金→木→水→土→火→金D.土→金→水→木→火→土E.火→金→水→土→木→火6.下列哪一项对人体的滋润作用较为明显:A.精B.津C.液D.阴液E.血7.下列哪一项属于肾的生理功能:A.运化水液B.通调水道C.主宰全身水液代谢D.为水液运行之道路E.贮尿、排尿8.寒痹又称痛痹,主要反映了哪一致病特点:A.寒为阴邪B.寒邪易伤阳气C.寒主收引D.寒性凝滞E.湿性重浊9.瘀血在舌质上表现为:A.舌质紫暗B.舌质淡红C。

舌质淡白D.舌质鲜红E.舌质红绛10.疫疠之气流行,“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起着主导作用的是:A.正胜邪负D.正气虚衰C.正邪两盛D.邪气致病E.正气未虚11.“至虚有盛候”,其疾病的本质属:A.实证B.虚证C.虚转为实D.实转为虚E.虚实错杂12.《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男子“五八”的生理表现是:A.面始焦,发始堕B.面皆焦,发始白C.筋骨劲强,真牙生而长极D.天癸至,精气溢泻E.发堕齿槁13.某些疾病,常反复发作,而在未发作阶段全无症状或体征,几乎与常人无异。

此属下列中何种类型:A.病已痊愈B.原发与继发C.卒发与徐发D.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期反复交替E.复发与休止交替14.素患眩晕,突然昏仆,鼾睡,左半身不遂,属于:A.徐发B.伏而后发C.并病D.继发E.复发15.由实转虚的机理,主要在于:A.胃气虚弱,饮食减少B.中气不足,抗邪无力C.中气不足,脾失健运D.误治,使病情迁延E.邪气亢盛,损伤元气二、B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A.阴阳二气的交感B.阴阳二气的制约C.阴阳二气的运动D.阴阳二气的平衡E.阴阳二气的互根1.万物发生和变化的根源是:2.实现阴阳交感的基础是:A.心B.肾C.脾D.肺E.膀胱3.答案中哪一项为“君主之官”:4.能“主二便”的脏腑是:5.水谷精微的转输最主要依靠哪一脏:A.肝与脾B.心与肾C.肺与肾D.肺与脾E.肝与肾6.“水火相济”说明哪两脏的关系:7.“乙癸同源”说明哪两脏的关系:8.“金水相生”说明哪两脏的关系:A.汗出恶风B.皮肤干涩C.狂躁妄动D.下利清谷,小便清长E.下利粘液,小便浑浊9.火热之邪致病可见:10.湿邪致病可见:三、D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阳盛则热属于下列中哪几项:A.阳偏盛B.阴阳偏衰C.实热证D.虚热证E.格阳证2.过逸是指:A.长时期不参加劳动B.长时期不进行体育锻炼C.患病适当休息D.长时期脑力劳动E.长时期足不出户3.下列病机与病证中哪两项相互有关:A.阳盛格阴B.真寒假热证C.阴盛格阳D.虚热证E.寒实证4.气虚致血瘀者,最适宜的调理方法是下列中哪两项:A.补气为主B.佐以养血C.活血化瘀0.佐以活血化瘀E.佐以补气5.六腑的生理特点可概括为:A.泻而不藏B.满而不能实C.藏而不泻D.实而不能满E.以补为用6.原有疾病“少愈”,进人病理静止期,从正邪相搏角度言,其病理一般是:A.邪气炽盛B.余邪未尽C.正气已虚D.正气已复E.邪正俱实7.淖,夜亏损可引起血的哪几种病理变化:A.血燥B.血热C.血虚D.血瘀E.出血8.下列中哪两种为顺应肺的生理特性的治法:A.补气升提B.宣肺散邪C.苦温燥湿D.降气宽胸E.甘寒生津9.《内经》和李时珍分别称脑为:A.神明之府B.五脏六腑之大主C.髓海D.元神之府E.精明之府10.下列经脉与循行部位,哪两项有关:A.心经B.肾经C.连目系D.抵小腹E.经乳头四、X型题(每小题1分,共5分)1.下列哪几项属于津液的范畴:A.人体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B.涕液C.人体的血液D.汗液E.尿液2.汗出过多,可以损耗下列中哪几项:A.气B.血C.精D.津液E.营气3.脏腑气机升降运动的规律体现出下列中的哪些特点:A.升已而降B.降已而升C.升中有降D.降中有升E.升降出入4.以下关于“六腑”的说法,哪些欠妥:A.六腑都直接与水谷接触B.六腑为“泻而不藏”之腑C.大多为中空之脏器D.参与水谷的消化或传导E.“满而不实”为六腑生理特点5.下列六淫病邪中,哪些可与湿邪相兼:A.风邪D.寒邪C.燥邪D.火邪E.暑邪五、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饮食偏嗜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偏嗜饮酒三个方面。

2020年中西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四)

2020年中西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四)

2020年中西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四)一、A11、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A、精B、气C、血D、津E、液2、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中的是A、精B、气C、血D、津E、液3、精的本始含义是指A、脏腑之精B、基本物质C、血液津液D、水谷之精E、生殖之精4、精的功能包括A、濡养脏腑B、化血C、化气D、化神E、以上皆是5、“身之本”指的是A、心B、肺C、肾D、精E、气6、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法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养气7、“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A、气能生血B、气能化津C、气能摄血D、津能载气E、津血同源8、津液的丢失必然会导致气的损耗,说明了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津能生气D、津能载气E、气能摄津9、观察“虚里”的变化,可以了解下述什么气的盛衰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10、由水谷精微之气中精华部分化生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11、元气运行的道路是A、脉外B、三焦C、心脉D、胸腔E、全身12、生气之源指的是A、肝B、心C、脾胃D、肺E、肾13、生气之主指的是A、肝B、心C、脾胃D、肺E、肾14、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不易逸出脉外体现了气的A、推动与调控作用B、温煦与凉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15、易于感冒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A、推动与调控作用B、温煦与凉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16、主管生长发育是气的A、推动与调控作用B、温煦与凉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17、推动人体生长发育,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生理功能是气的A、中介作用B、固摄作用C、防御作用D、推动与调控作用E、温煦与凉润作用18、元气生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是A、肾中精气B、水谷精气C、清气D、脏腑精气E、以上均非19、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20、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21、具有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和官窍生理活动功能的气是A、宗气B、元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22、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关系到A、宗气的生成B、元气的生成C、营气的生成D、卫气的生成E、中气的生成23、影响宗气盛衰的因素是A、心与肺的功能活动B、肝与肾的功能活动C、肺与肾的功能活动D、肺与脾的功能活动E、肝与脾的功能活动24、贯注于心肺之脉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25、具有行血气作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26、具有司呼吸作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27、与语言、声音、呼吸强弱有关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28、膻中又称作A、气海B、血海C、髓海D、水谷之海E、经脉之海29、营气的分布特点是A、上出息道,下走气街B、熏于肓膜,散于胸腹C、与血同行,环周不休D、行于脉外,布散全身E、通过三焦,流行全身30、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A、心、肝、脾B、肺、肝、肾C、肺、脾、肾D、肝、脾、肾E、心、肺、肾31、生气之根指的是A、肝B、心C、脾胃D、肺E、肾32、具有固摄、中介、温煦与凉润功能的是A、精B、气C、血D、津E、液33、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总体的外在表现是A、精B、气C、血D、津液E、神34、与血生成无关的脏腑包括A、心B、肺C、肝D、脾胃E、肾35、与血液运行相关的脏腑包括A、肝B、心C、脾D、肺E、以上皆是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

2020年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库及答案

2020年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库及答案

范文2020年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库及答案1/ 82020 年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库及答案一、A 型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疠气形成的社会因素: A.战乱不停B.气候反常 C.社会动荡不安 D.生活极度贫困 E.工作环境恶劣 2.下列哪一项是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 A.整体观念 B.辨证论治 C.辨证求因 C.试探反问 E.详问发病经过 3.下列哪一项血的病理变化与脾胃虚弱有关: A.血虚 B.血瘀 C.血寒 D.血热 E.血脱 4.下列哪一项是气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 A.动力 B.原料 C.动力和原料 D.气能化津 E.气能生精 5.下列哪一项是五行相生的次序: A.木→土→水→金→火→木 B.水→火→金→木→土→水 C.金→木→水→土→火→金 D.土→金→水→木→火→土E.火→金→水→土→木→火 6.下列哪一项对人体的滋润作用较为明显: A.精 B.津 C.液 D.阴液 E.血 7.下列哪一项属于肾的生理功能: A.运化水液 B.通调水道 C.主宰全身水液代谢 D.为水液运行之道路E.贮尿、排尿 8.寒痹又称痛痹,主要反映了哪一致病特点: A.寒为阴邪 B.寒邪易伤阳气 C.寒主收引 D.寒性凝滞 E.湿性重浊 9.瘀血在舌质上表现为: A.舌质紫暗 B.舌质淡红 C。

舌质淡白 D.舌质鲜红 E.舌质红绛 10.疫疠之气流行,“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A.正胜邪负 D.正气虚衰 C.正邪两盛 D.邪气致病 E.正气未虚11.“至虚有盛候”,其疾病的本质属: A.实证 B.虚证 C.虚转为实 D.实转为虚 E.虚实错杂12.《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男子“五八”的生理表现是:3/ 8A.面始焦,发始堕B.面皆焦,发始白C.筋骨劲强,真牙生而长极D.天癸至,精气溢泻E.发堕齿槁 13.某些疾病,常反复发作,而在未发作阶段全无症状或体征,几乎与常人无异。

2020年中西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四)

2020年中西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四)

2020年中西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四)
一、A1
1、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
A、精
B、气
C、血
D、津
E、液
2、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中的是
A、精
B、气
C、血
D、津
E、液
3、精的本始含义是指
A、脏腑之精
B、基本物质
C、血液津液
D、水谷之精
E、生殖之精
4、精的功能包括
A、濡养脏腑
B、化血
C、化气
D、化神
E、以上皆是
5、“身之本”指的是
A、心
B、肺
C、肾
D、精
E、气
6、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法的理论基础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养气
7、“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化津
C、气能摄血
D、津能载气
E、津血同源
8、津液的丢失必然会导致气的损耗,说明了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津能生气
D、津能载气
E、气能摄津
9、观察“虚里”的变化,可以了解下述什么气的盛衰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脏腑之气
10、由水谷精微之气中精华部分化生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脏腑之气
11、元气运行的道路是
A、脉外
B、三焦
C、心脉。

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卷四)

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卷四)

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卷四)一、A11、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厥证的病因A、情志内伤B、体虚劳倦C、亡血失津D、饮食不节E、感受暑热2、厥证的基本病机是A、气虚下陷,清阳不升B、气机逆乱,升降乖戾C、痰随气升,上蒙清窍D、失血过多,气随血脱E、气血凝滞,脉络瘀阻3、厥证的主要治疗原则是A、开窍化痰B、回阳救逆C、醒神回厥D、开窍辟秽E、益气回阳4、下列哪项不是气厥实证的特点A、面赤唇紫B、头晕头痛C、脉沉而弦D、呼吸气粗E、突然昏仆5、下列哪项不是血厥实证的特点A、舌质暗红B、突然昏仆C、脉弦有力D、面赤唇紫E、目陷口张6、下列哪项不是血厥之虚证的特点A、口开手撒B、汗出肢冷C、痰涎壅盛D、面色苍白E、声低息微7、下列哪项不是厥之实证的特点A、声高息促B、眩晕昏厥C、面红气粗D、脉洪大有力E、口噤握拳二、A21、赵某,女,46岁。

由于情志不遂,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拳握,呼吸气粗,或四肢厥冷,苔薄白,脉伏或沉。

治法宜A、补气回阳B、开窍,顺气,解郁C、活血顺气D、补养气血E、行气豁痰2、贺某,女,54岁。

缘于暴怒,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舌黯红,脉弦有力。

辨证属于A、气厥实证B、气厥虚证C、血厥实证D、血厥虚证E、痰厥3、刘某,女,62岁。

平素多湿多痰,恼怒之后突然昏厥,喉有痰声,或呕吐涎沫,呼吸气粗,苔白腻,脉沉滑。

治疗首选方剂为A、五磨饮子B、四味回阳饮C、通瘀煎D、导痰汤E、神术散。

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四)

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四)

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四)1、六经由表入里传变的次序是A、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B、太阴→少阴→厥阴→太阳→阳明→少阳C、太阴→太阳→少阴→阳明→厥阴→少阳D、太阳→太阴→阳明→少阴→少阳→厥阴E、太阴→阳明→厥阴→太阳→少阴→少阳2、内伤病传变的形式包括A、脏与脏传变B、脏与腑传变C、腑与腑传变D、形脏内外传变E、以上皆是3、“吐下之余,定无完气”说明了A、水停气阻B、气随津脱C、津枯血燥D、津亏血瘀E、血瘀水停4、津液耗损导致血行瘀滞不畅的病理变化称为A、津枯血燥B、水停气阻C、气随津脱D、血瘀水停E、津亏血瘀5、血脉瘀阻,血行不畅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水液停聚的病理变化称为A、津枯血燥B、水停气阻C、气随津脱D、血瘀水停E、津亏血瘀6、不属于气机失调的病理变化是A、气脱B、气滞C、气逆D、气闭E、气虚7、气大量丢失的病理变化为A、气虚B、气滞C、气逆D、气闭E、气脱8、气逆最常见的脏腑是A、肺、胃、肾B、心、胃、肝C、肝、胃、肾D、肺、胃、肝E、肝、肺、肾9、气不摄血多与哪一脏的功能失调有关A、肝B、心C、脾D、肺E、肾10、“寒从中生”的主要机理是A、肺气不足,寒饮内停B、胸阳不振,阴寒内盛C、痰湿内阻,从阴化寒D、脾肾阳虚,阴寒内盛E、恣食生冷,寒伤中阳11、下列哪项不是阴虚风动的临床表现A、筋脉拘挛B、手足蠕动C、低热起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四)
一、A1
1、“五神脏”配属正确的是
A、肝藏志
B、心藏魄
C、脾藏魂
D、肺藏魄
E、肾藏神
2、脑主司感觉运动,有赖于
A、脑髓充养
B、营血充养
C、肾精充养
D、肝血充养
E、脾精充养
3、与女子胞关系最紧密的是
A、冲脉
B、肝经
C、脾经
D、肾经
E、阴跷脉
4、“髓海”指的是
A、骨
B、胆
C、髓
D、脑
E、女子胞
5、化生“天癸”的物质基础是
A、肝血
B、肾精
C、脾气
D、肺阴
E、心血
6、“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指的时间是
A、女子二七
B、女子七七
C、女子四七
D、女子五七
E、女子六七
一、A1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素问·宣明五气》论:“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人的感官位于头部,与脑相通,依赖脑髓的充养才能发挥感觉运动功能。

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女子胞与冲、任、督、带及十二经脉,均有密切关系。

其中与冲脉和任脉联系最紧密。

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

冲脉与肾经并行且与阳明脉相通,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与女子月经排泄关系密切,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与足三阴经相会,能调节全身阴经,为“阴脉之海”。

任脉又与胎儿孕育密切相关,故有“任主胞胎”之称。

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脊髓上通于脑,脑由髓聚而成,故称“脑为髓海”。

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天癸,是肾精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一种精微物质,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女子月经来潮及排卵、男子精气溢泻,因而具备生殖能力的作用。

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