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技术报告

合集下载

地形图测绘报告模板

地形图测绘报告模板

地形图测绘报告模板1. 研究背景在各种领域,地形图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工具。

地形图可以用来帮助人们理解地形的变化,包括地势、高度、斜坡和陆地上的特征等。

因此,制作一张准确的地形图对于各种领域都至关重要,包括土木工程、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等。

2. 目的和范围本文档的目的是提供一份地形图测绘报告模板,以帮助制作者报告地形图中的重要信息。

本文档的范围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地形图,包括数字地形图和传统地形图等。

3. 测绘方法本文档中所介绍的地形图测绘方法可以分为传统和数字两种方式。

3.1 传统方式传统方式是指使用传统的地形测量设备,如登山杖、三角板和测距轮等,进行地形测量。

相对于数字方式较为繁琐,但是传统方式的精度更高,同时也可以对于一些特殊的地形进行精细测量。

3.2 数字方式数字方式是指利用各种地形测量软件,如AutoCAD和GIS等,对地形进行数字化处理。

数字方式的效率更高,且处理结果也可以更直观地呈现,但是其精度不如传统方式。

4. 数据处理方法在地形图测量过程中,处理数据的方式也可以分为传统和数字两种方式。

4.1 传统方式传统方式的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筛选、数据编辑和数据分类等。

数据筛选是指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原始数据,如高度、斜率和地形变化等。

数据编辑是指在筛选出的数据基础上进行剪裁或调整。

数据分类是指将筛选出的数据进行分类,如海拔、坡度和土地类型等。

4.2 数字方式数字方式的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处理软件的选择、数据格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等。

数据处理软件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制作者的实际需求,如ArcGIS、QGIS或Global Mapper等。

数据格式的选择主要包括栅格和矢量两种格式。

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主要包括分类法和光谱法等。

5. 地形图制作方法根据测量和数据处理的结果,制作地形图的方法也可分为传统和数字两种方式。

5.1 传统方式传统方式的制图主要借助于地形测绘设备进行实地测量,再通过计算和绘制地形图进行制作。

XXXX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1:2000地形图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XXXX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1:2000地形图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来凤县2015年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革勒车片)1:2000地形图测量技术总结报告来凤县2015年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革勒车片)1:2000地形图测量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审核人:目录第一章测区概况 (2)第二章基准 (2)第三章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2)第四章作业技术依据及成图方法 (2)一、作业的技术依据 (2)二、成图方法 (3)第五章控制测量 (3)第六章地形图测绘 (3)一、地形图数据采集的方法 (3)二、碎部数据采集的内容及表示方法 (3)三、地形图的编辑与绘制 (13)第七章保证措施 (14)一、质量保证措施 (14)二、安全保证措施 (15)三、工期保证措施 (16)第八章精度统计及质量评价 (16)一、图根点 (16)三、地形图 (17)四、质量评价 (17)第九章提交成果资料 (17)第一章测区概况为满足来凤县2015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受来凤县国土资源局的委托,乡豹子沟、镇南、陈家沟等12村2015年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进行1:2000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测区面积108km2。

革勒车乡位于来凤县西北部,东与三胡乡交界,南与旧司乡相连,西与大河镇接壤,北与咸丰县毗邻,地跨东径109°09′—109°18′,北纬29°29′—29°38′,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4.5公里,总面积125.3平方公里。

全乡耕地面积20426亩,其中水田12377亩,旱地8049亩。

乡域内地势呈北高南低,境内群山起伏,溪沟纵横。

土地肥沃,气候湿润,农业盛产水稻、玉米、薯类、豆类等粮食作物和烟叶、茶叶、魔芋、黄连、白术、桔梗、半夏、杜仲、黄柏、干鲜果等经济作物。

全乡现辖革勒车、岩板、豹子沟、陈家沟、镇南、正坪、桑树坪、大地垅、三房沟、土家寨、古架山、葩坪、堰塘、天上坪、板栗坪、白果、桐麻、长太坪17个行政村,167个村民小组,5438户,20421人,居住着土家、苗、汉等8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70%,属典型的少数民族乡。

三亚市田独镇西南1;1000地形测量技术报告

三亚市田独镇西南1;1000地形测量技术报告

一、概述受**市城市规划信息中心的委托,**市纬通测绘队承担此次地形测量任务。

测区位于**市田独镇西南,迎宾大道与海**线公路之间的糖房村、干沟村、榆红七队、榆红八队、高园村一带。

测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面是糖房、干沟村搬**置新村,中部为农田,西南面分布多个自然村植被茂密。

我队于 2008 年 5 月底进场至 2008 年 6 月9 日完成外业工程。

作业中投入 GPS 4 台 , 全站仪两台,出动人员 4 人。

测量范围: **市迎宾大道与海**线公路之间糖房村、干沟村、榆红七队、榆红八队、高园村一带。

测区面积 1.4KM 2 。

共完成工作量如下: 1 、布设一级GPS 点十二个。

2 、 1 ∶ 1000 地形图共 1.4km 2 。

二、前期资料收集 **市城市规划信息中心提供的测区影像图。

测区地形图分
《工程测量规范》
( GB50026-93 )。

幅标准及接图方式。

三、作业依据 1 、
以下称《规范》。

2 、《 1 ∶ 500 、 1 ∶ 1000 、 1 ∶ 2000 地形图图式》( GB/T7929-1995 )。

3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CJJ73-97 )。

以下称《规程》。

四、平面及高程系统平面 : 采用**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09 ° 45 ’。

高程 : 采用 1985 国家高程系统。

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

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

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1一、实习目的本次地形测量实习的目的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动手能力,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决实际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以及更好地掌握所有学习过的理论知识。

二、实习任务1、以5秒网中各点为已知点布设单一导线(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

要求导线边为6到8条,边长为100米到150米左右,具体操作过程如下:一是野外选点、埋设标志(木桩及铁钉),画观测略图;二是利用经纬仪进行测角,致意左右角,要求测水平角及垂直角,记录要清楚,特别是觇标的高度及仪器的高度要即使量取、三是室内进行解算,求出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三角高程)。

2、以四等水准要求测设水准网,高程系统采用1956不黄海高程系统。

水准点起算为丹东市规划设计院三等水准网点,校墙角III-3(高程为13、430米)3、利用已布设的导线点进行图根二次加密:布设单三角形交会、侧方交会、前方交会、后方交会,各作出一个点并进行解算。

4、测绘山地地形图,比例尺的1:500(根据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定)三、仪器设备1、水准测量:DS3水准仪、水准尺、尺垫。

2、经纬仪导线观测:DJ6光学经纬仪、全站仪、花标、钢卷尺。

四、测区概况本次实习区域为校外实习基地,其地势较为平坦,其中部分地区为耕地、厂矿、居民区、坟地。

植被种类较少,无大型野生动物。

山路略为崎岖,给我们的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五、技术要求1、水准测量:⑴方法采用S3水准仪、中丝法、配合木质双面水准标尺、观测顺序是后-后-前-前或黑-红-黑-红,要求尺子三丝能读数。

⑵每测段进行往返测。

往返测限差:仪器检校i角⑶注意事项:①各测段采用测站数必须是偶数站,观测时打伞,记录时须将观测者、记录者、测站的起点及终点、日期书写清楚。

②前后尺读中丝时,须调平符合水准气泡,尽可能使前后视距相等,保证测站只有一次调焦。

③每站记录员计算完毕,确认无误后,允许观测仪器搬动,后尺方可前移,此时响应前尺变为下一站后尺,不得移动。

数字地形测图实习报告(3篇)

数字地形测图实习报告(3篇)

数字地形测图实习报告(3篇)数字地形测图实习报告(精选3篇)数字地形测图实习报告篇1一、引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数字化测图以其测图精度高、数据采集快,产品的使用与维护方便、快捷、利用率高,广泛用于测绘生产、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部门,并为广大用户所接受。

它能够更方便传输、处理、共享的数字信息,通过控制图形图层数据将用户所需专用信息输出来,即数字地形图,为信息时代地理信息的发挥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实习目的这次实习目的是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全部知识,掌握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与内业作图方法。

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实际成图技能。

三、实习地点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四、作业原理数字化测图的主要作业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

本次在实习中测图采用的方法为地面数字测图,利用全站仪进行野外数字采集,在内业计算机上采用CA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成图。

在本次作业中采用CASS软件进行内业处理。

五、内容为期一个月的数字测图实习已经结束了。

在这些天的实习过程中,虽然感到好累但我的收获的确不小,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zl/转载请保留测量学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

实习初期我们首先用的是GPS控制测量,我们班的每一组用学校所给的控制点,用GPS仪器进行数据采集,GPS仪器给我们带来一种现代高科技的感觉,也让我们看到了测量专业在这几年中发展有着质的飞跃!它只需要几台仪器同时开机,同步接收卫星信号收集数据,然后同时传到计算机中就可以。

所以说开始时GPS测量还是比较轻松了~GPS测量结束后老师给我们分配了两天的水准测量,因为水准测量是我们学习测量这个专业的基础,我们自然就操作得很好,这次用的水准仪还是那种自动整平的,用起来速度也就快了,我们小组要测的地点是V1到铜矿岭。

地形测量实验报告总结(3篇)

地形测量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地形测量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地形图的比例尺、坐标系统、等高线等基本概念。

2. 测量仪器的使用:学习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常用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3. 外业测量: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获取地形点的坐标和高程。

4. 内业计算:根据外业测量数据,进行坐标和高程的计算,绘制地形图。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了解实验区域地形特点,熟悉测量仪器操作方法。

2. 水准测量:选择合适的水准路线,安置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

3. 角度测量:利用经纬仪,进行水平角和垂直角的测量。

4. 距离测量:使用钢尺、皮尺等工具,测量地形点间的距离。

5. 数据处理: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地形点的坐标和高程。

6. 绘制地形图:根据计算结果,绘制地形图。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准测量结果:通过水准测量,获取了地形点的高程,为绘制地形图提供了基础数据。

2. 角度测量结果:通过角度测量,获得了地形点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绘制地形图提供了空间信息。

3. 距离测量结果:通过距离测量,获得了地形点间的距离,为绘制地形图提供了距离信息。

4. 数据处理结果: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了地形点的坐标和高程,为绘制地形图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5. 地形图绘制结果: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绘制出了地形图,直观地反映了实验区域的地理特征。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了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了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

2. 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各种问题,通过相互讨论和请教指导教师,最终解决了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验结果表明,地形测量在工程建设、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地形测量是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重要内容,也是测绘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实习,我旨在了解和掌握地形测量的实际应用,提高测量技能,增强地形测量的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包括实地实践和数据处理两个环节。

1.实地实践实地实践是地形测量实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了解地形测量的工作流程。

我们小组选择了一片农田进行测量。

首先,我们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了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

然后,我们使用全站仪进行现场测量,标注了测量基准点,并围绕基准点进行了详细的地形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各种测量技巧,并及时校正测量误差。

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地形测量实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得到最后的地形图或数字高程模型。

我们使用了专业的测量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首先,我们对测量数据进行了筛选和过滤,去除了不可靠的数据点。

然后,我们使用插值算法处理了数据,得到了平滑的地形曲面。

最后,我们绘制了地形图和等高线,并生成了数字高程模型,以便进一步分析和应用。

三、实习体会通过此次地形测量实习,我对地形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首先,我学会了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并掌握了一些常用的测量技巧。

在实地实践中,我发现操作全站仪需要耐心和细心,一丝的误差都可能影响到最后的测量结果,因此我更加注重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其次,我熟悉了地形测量数据的处理流程和方法。

通过数据处理软件,我学会了如何处理测量数据并生成地形图和数字高程模型。

同时,我了解到数据处理的每一步都需要仔细思考和严谨操作,否则会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最后,我认识到地形测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地形测量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工程的基础内容。

准确的地形测量可以为城市规划、工程施工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因此对于地形测量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总结通过本次地形测量实习,我不仅掌握了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总结(精选多篇)

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总结(精选多篇)

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测量实习报告:实验四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及地形图认读12实验四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及地形图认读一、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全站仪的构造和主要功能,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

2、了解地形图的内容,学会判读地貌和地物,并掌握地形图的应用。

二、要求1、了解全站仪的构造和主要功能,熟悉全站仪主要部件名称和操作,练习使用全站仪测定角度、距离、高差等。

2、理解等高线的概念,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区别各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各种地形;初步掌握地形图地物的判读、确定点的高程、两点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角。

三、仪器工具1、全站仪、反射棱镜、小钢尺、温度计,气压计、记录板。

2、1:1000或1:2014地形图一幅,直尺、量角器等。

四、实验时间2学时,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地形图认读各1学时。

五、方法与步骤(一)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1、安置仪器:在指定点位上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棱镜高。

2、认识仪器:指出全站仪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3、角度测量:先将全站仪设置成角度测量状态,盘左瞄准起始目标,将起始读数置零(或所需数值),然后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终了目标读出并记下显示屏上的数据,终了读数减去起始读数即得半测回角值。

倒转望远镜用盘右位置瞄准终了目标,读出并记下显示屏上的读数,然后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起始目标,读出并记下显示屏上的读数,盘右的终了读数减去起始读数得下半测回角值,两个半测回角值的平均值即得一测回角值。

4、距离和高差测量:先将全站仪设置成距离测量状态,输入仪器高,棱镜高,棱镜常数、气象要素,然后瞄准棱镜中心按测距键,约4秒后显示所测距离(按斜距键,得二点间斜距;按平距键,得二点间平距;按高差键,得二点间高差。

)(二)地形图认读地形图上的地物地貌是用各种符号表示的,国家颁布的地形图图式是地形图1符号的统一规定,要读图必需认识图上符号,地形图使用者应当备有一本图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昌平黄平西侧路地形图测量技术报告
一、工程概述:
昌平黄平西侧路工程1/500地形图测绘,由北京京昌工程测绘技术有限公司承接。

测量成果用于该地块的规划道路施工。

工程于2016年5月4日开工,2016年6月20完工。

本工程测区位于昌平区白各庄,测区以棚户区及林地为主,交通便利,通视条件困难,地下管线错综复杂。

二、执行的标准、规程:
1、采用北京市地方坐标系和北京市地方高程系;
2、《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T73-2010;
3、《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4、《北京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B11/T 339-2006);
5、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1:500、1:1000、1:2000、1:1万地形图图
式》。

三、工程实施情况:
1、控制测量:工程由第二作业组承担。

平面控制采用中海达V8 CORS RTK 系统,并使用CORS参考站,在测区内布设图根级控制点KZ1-KZ6等6个控制点,每点均重新初始化观测两次,每次观测坐标较差不超过2cm。

满足精度要求,可以使用。

内业处理取中数作为控制点平面坐标。

高程控制以控制点KZ1、KZ6为已知点,沿图根控制点布设一条附合等外水准线路,内业经严密平差后满足精度要求,可供测图使用。

2、碎部测量:外业采用徕卡TS02型、莱卡TS30全站仪采集碎部数据,内业采用威远图CITOMAP2.0软件数字化成图。

四、提交成果:
1:500 地形图蓝图4份,光盘1张。

五、工程总结:
整个工程项目完成较好,各项成果资料经检查满足规范要求,可提供设计使用。

书写报告人:苑静飞
2016年6月2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