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基础参考书目和考试大纲
金融学考研各院校参考书目汇总

上财金融的考试科目包括英语、政治、数学和金融学基础。
其中,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考数一还是数三;“金融学基础”包括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宏观金融(国际金融与货币银行学)、微观金融(投资学与公司金融)三部分,各部分各占比1/3。
上财金融以前是参加全国金融联考的,但是现在不再举行,上财去年的招简里给出了金融考试大纲(可以去上财网下载),但没有给出参考书目。
根据往年经验,给出以下参考:1、《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七版)》范里安,格致出版社,2009年2、《宏观经济学》曼昆(Mankiw),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国际金融学》奚君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4、《货币银行学》(第二版)戴国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投资学》金德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公司理财》(原书第7版)斯蒂芬. 罗斯等,机械工业出版,2007年北大2014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考研出现重大变革,专业课初试报考科目更正为《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投资学》及《公司理财》,由于该院校从来不指定任何参考书,根据跨考考研论坛网友的备考经验,考研网为大家推荐以下书目,仅供参考。
初试教材:《公司理财》,机械工业出版社,罗斯等著;《投资学》,机械工业出版社,博迪著;《国际金融》,中国发展出版社,吕随启等著;《货币银行学》,中国发展出版社,刘宇飞著;《计量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古扎拉蒂等著。
复试教材:《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张元鹏著《宏观中级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张延著《政治经济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崔建华,聂志红著《经济学教程——中国经济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刘伟著人大一、人大金融学考研考什么?据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金融学无研究方向,初试科目为:(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复试笔试科目为:货币银行学、公司财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证券投资学,外语。
金融学基础参考书目和考试大纲

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812金融学基础参考书目和考试大纲发布时间:2010-07-14金融学基础分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宏观金融(国际金融与货币银行学)、微观金融(投资学与公司金融)三部分,各部分各占比1/3。
参考书目为:1、《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七版)》范里安,格致出版社,2009年2、《宏观经济学》曼昆(Mankiw),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国际金融学》奚君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4、《货币银行学》(第二版)戴国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投资学》金德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公司理财》(原书第7版)斯蒂芬. 罗斯等,机械工业出版,2007年考试大纲为:微观经济学部分:一、消费者行为:预算约束、消费者偏好与效用函数、消费者最优选择、需求、斯勒茨基方程、消费者剩余二、不确定性:期望(预期)效用函数、风险规避、风险性资产三、生产者行为:技术、成本最小化、成本曲线、利润最大化、企业供给四、竞争性市场:市场需求、行业供给、短期均衡、长期均衡、经济租金、竞争性市场中的税收与税负转嫁五、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定价、价格歧视、自然垄断、寡头产量竞争、产量合谋、产量领导者模型、价格领导者模型六、博弈论基础:支付矩阵、纳什均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七、一般均衡:交换经济均衡、帕累托有效、均衡与效率(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和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八、外部性与公共品宏观经济学部分:一、国民收入核算与国民收入恒等式二、IS-LM模型1、收入与支出2、IS-LM模型3、IS-LM模型中的财政、货币政策4、开放经济下IS-LM模型政策效应分析三、总供给与总需求1、总供给与总需求2、失业与通货膨胀四、经济增长1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2、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五、消费1、持久性收入消费理论2、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行为六、投资1、基本投资理论2、投资的Q理论七、经济周期1、价格错觉模型2、实际经济周期模型3、粘性价格模型八、宏观经济政策争论1、积极与消极政策2、政策时滞与政策效应3、规则与相机抉择国际金融部分:一、国际收支及宏观经济均衡1、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各种国际收支理论2、国际收支分析方法、国际收支性质上的不平衡及其成因、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3、国际收支的弹性论、吸收论、乘数论和货币论4、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方法及其效能5、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部与外部均衡、米德冲突、丁伯根法则和政策分配原则、斯旺模型和蒙代尔模型6、中国的国际收支二、外汇、汇率及汇率制度1、外汇的概念及货币的可兑换性、汇率的标价方法及货币的升值与贬值、汇率种类、外汇风险、外汇市场的概念、主要的外汇交易2、汇率的决定基础、各种汇率决定理论、各种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防范方法3、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购买力平价论、利率平价论、货币论(灵活价格货币模型和粘性价格货币模型)、资产组合论4、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及中间汇率制度5、最优货币区理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三元难题、外汇干预6、中国的汇率制度三、国际储备和国际货币体系1、国际储备的内涵、国际清偿力、国际储备的规模与结构管理2、多种货币储备体系的成因和特点3、国际金本位制度和储备货币本位制度的运作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其崩溃、买加体系的成因、欧元区的形成和发展4、中国的国际储备管理和人民币国际化四、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1、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构成、发展过程2、国际资本市场的涵义和优势3、国际货币市场以及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经营活动、优劣及其影响4、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类型和动因、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和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形式和特点5、货币危机的基本概念及其成因、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基本机理和经济影响货币银行部分:一、货币、信用与利息1、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的起源和发展、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货币的层次2、信用:信用的产生与发展、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各种主要的信用工具、信用的作用3、利息与利率:利息本质的理论、利率的种类、利率的作用、利率的决定、利率的结构二、金融市场1、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分类、金融创新2、货币市场:特征、主要工具3、资本市场:特征、主要工具4、其他金融市场与工具:金融衍生产品及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三、金融机构体系1、商业银行:产生与发展、主要业务、经营管理、巴塞尔协议2、投资银行:产生与发展、主要业务、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3、其他金融机构:存款型、契约型、投资型、政策型4、中央银行:产生与发展、主要业务、性质与地位、职能与作用5、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金融危机的原因与表现、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主要措施四、货币理论与政策1、货币供给:商业银行存款创造、基础货币、货币乘数、乔顿模型、内生性与外生性2、货币需求: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传统货币数量说、流动性偏好理论及其发展、现代货币数量说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菲利普斯曲线、单一规则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的度量、成因与治理、通货紧缩5、金融与经济发展:金融抑制、金融发展投资学部分:一、证券市场和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1、基本概念、证券市场的要素及运行(1)证券、投资、金融市场、各类金融工具的概念、特点与分类(2)证券市场主体、证券市场中介(3)证券发行与交易的方式和运行规则2、证券投资收益和风险(1)证券投资收益和风险的种类(2)各种收益率的计算(3)投资风险的衡量二、证券投资组合管理1、多样化与组合构成(1)有效集及无差异曲线(2)最佳资产组合的选择和投资分散化2、有效市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有效市场理论(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3、因素模型与套利定价理论(1)因素模型(2)套利定价理论4、资产配置三、投资工具分析和投资业绩评估1、股票、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1)股票定价模型与股票投资分析(2)债券定价分析与债券组合管理(3)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与管理2、期权和期货(1)期权和期货的原理、功能及品种(2)期权定价模型与期货价格决定(3)期权和期货的交易机制、交易策略3、投资绩效评估公司金融部分:一、公司概论与资本预算1、公司概论:公司制企业、公司治理、公司目标、净营运资本、财务现金流量2、资本预算:净现值、股利折现模型、NPVGO模型、投资回收期、内部报酬率、盈利指数、约当成本法3、风险分析与资本预算:决策树、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盈亏平衡分析、蒙特卡洛模拟、实物期权二、资本结构与股利政策1、资本结构:MM定理1、MM定理2、有税收的MM定理、财务困境成本、权衡理论、优序融资理论、米勒模型2、杠杆企业的估值:加权平均资本成本、APV估值模型、FTE估值模型、WACC估值模型3、股利政策:股利无关理论、股票回购4、长期融资:IPO折价之谜、私募股权资本、长期负债发行、银团贷款、融资租赁、经营租赁三、短期财务规划、现金管理与信用管理1、短期财务规划:经营周期、现金周期、可持续的增长率2、现金管理与信用管理:鲍莫尔模型、米勒-奥尔模型、最优信用政策、平均收款期四、企业并购、破产与重组收购兼并、协同效应、购买法、和解与破产、破产概率的Z值模型。
《金融学综合》考试大纲

《金融学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这门课程的考试目的是测试考生对于与金融学和公司财务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保证被录取者具备基本的金融学理论素质,为研究生阶段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金融学基础。
考试内容包括金融学和公司财务。
二、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本科目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
满分150分,其中金融学部分90分,公司财务部分60分。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题型为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和论述题。
三、考试内容第一部分金融学一、货币、信用与金融货币与货币制度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信用与信用形式利率及其决定二、金融中介金融中介体系存款货币银行中央银行与金融基础设施三、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及其要素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衍生工具市场金融市场国际化资产组合、资产定价与资本结构互联网金融四、货币均衡与宏观政策现代货币创造机制货币供求与均衡开放经济的均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五、金融发展与稳定机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金融监管第二部分公司财务一、公司财务概述什么是公司财务财务管理目标二、财务报表分析会计报表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三、折现与价值现金流与折现债券的估值股票的估值四、资本预算投资决策方法增量现金流净现值运用资本预算中的风险分析五、风险与收益风险与收益的度量均值方差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无套利定价模型六、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贝塔( )的估计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资本结构七、有效市场假说有效资本市场的概念有效资本市场的形式有效市场与公司财务八、公司价值评估公司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三种方法的应用与比较。
金融学考试大纲

金融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金融学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金融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金融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一)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的职能与本质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理解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材料的确定。
货币单位的规定。
本位币与辅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
准备制度。
3、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的特点与局限性。
金银复本位制的类型(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及其优缺点。
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与崩溃原因。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与优缺点。
(二)信用与信用工具1、信用的含义与形式信用的本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让渡。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形式的特点与作用。
2、信用工具信用工具的特征(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
商业票据(汇票、本票)的含义、种类与特点。
银行票据(支票)的含义与种类。
债券的分类(按发行主体、偿还期限、计息方式等)与特点。
股票的含义、分类与特点。
(三)利息与利率1、利息的本质与计算利息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单利与复利的计算方法。
2、利率的种类与决定因素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的换算。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
影响利率的因素(平均利润率、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通货膨胀预期、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国际利率水平等)。
3、利率的作用利率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调节社会资本供给、调节投资和消费、调节社会总供求)。
利率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对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对个人的储蓄和消费决策的影响)。
(四)金融市场1、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与分类金融市场的主体(资金供给者、资金需求者、中介机构、监管机构)。
金融市场的客体(金融工具)。
金融市场的分类(按交易对象、交易期限、交易场所等)。
2、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的特点与作用。
上财806金融学基础参考书

上财806金融学基础参考书《金融学基础》是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本书为该课程的参考书籍。
通过学习该课程与参考书,了解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和金融产品的特征,对于培养学生的金融思维与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金融学基础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
金融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统计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们能够了解金融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框架,为后续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本书的特点是生动丰富的案例分析。
在《金融学基础》这本参考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将抽象的金融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金融学原理在实际市场中的运用,加深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认识。
这种案例式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参与,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并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本书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金融市场作为金融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对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本书,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结构、运作机制和交易规则,以及各种金融产品的特点和功能。
这对于学生们未来从事金融行业的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并为其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指导。
最后,本书强调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金融学作为一门前沿性学科,知识体系庞大且更新迅速。
学生们应该具备不断学习与适应新知识的能力,并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
本书在内容设计上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对现实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与思考,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金融学基础》这本参考书的内容生动、全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该课程与参考书,学生们能够建立起对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全面认识,增强对金融市场的认知,并培养自主学习与综合运用能力。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考试大纲(2020年最新版)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考试大纲(2020年最新版)第一章金融市场体系第一节金融市场概述掌握金融市场的概念;熟悉金融市场的分类;了解金融市场的重要性;掌握金融市场的功能。
掌握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概念、特点和分类;熟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熟悉直接融资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第二节全球金融市场了解全球金融市场的形成及发展趋势;了解国际资金流动方式;熟悉全球金融体系的主要参与者。
了解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主要组织。
了解英、美、香港为代表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结构和金融监管特征。
第二章中国的金融体系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第一节中国的金融体系了解建国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熟悉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了解影响我国金融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
了解金融中介机构体系的构成;掌握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主要金融中介机构的业务;了解我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行业基本情况;熟悉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架构;了解“一委一行两会”的职责;了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
了解中央银行的业务(资产负债表)和主要职能;熟悉存款准备金制度与货币乘数的概念;掌握货币政策的概念、措施及目标;掌握货币政策工具的概念及作用原理;熟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了解我国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背景和主要政策措施;了解我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资本市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实践措施。
第二节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掌握资本市场的分层特性及其内在逻辑;掌握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结构与意义。
熟悉场内市场的定义、特征和功能;熟悉场外市场的定义、特征和功能;熟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概念与特点;熟悉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概念与特点;熟悉私募基金市场、区域股权市场、券商柜台市场、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的概念与特点。
了解我国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政策背景;熟悉科创板重点服务的企业类型和行业领域;熟悉科创板的制度规则体系;掌握科创板的上市条件及上市指标;掌握科创板制度设计的创新点。
431金融学考试大纲

431金融学考试大纲# 431金融学考试大纲金融学作为一门研究资金的流动、分配和管理的学科,对于理解现代经济体系至关重要。
431金融学考试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学习框架,以确保他们能够掌握金融学的核心概念、理论和实践技能。
以下是考试大纲的详细内容:一、金融学基础知识- 货币与信用:了解货币的职能、货币供应的层次、信用的形式和作用。
-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分类、功能、参与者以及市场机制。
- 金融工具:包括债券、股票、期权、期货等金融工具的特点和交易方式。
二、利率与风险管理- 利率理论:利率的决定因素、利率的种类及其影响。
- 风险与收益:风险的类型、度量和风险管理的基本策略。
- 投资组合理论:资产组合的构建、分散化和优化。
三、金融机构与市场结构- 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银行的职能、业务和监管;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角色和业务。
- 金融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的分类、特点和效率。
四、公司金融- 公司价值评估:财务报表分析、公司价值的估算方法。
- 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资本结构的决策、资本成本的计算。
- 股利政策与融资决策:股利政策的制定、融资方式的选择。
五、投资学- 投资决策:投资评估的标准、投资组合的选择。
- 行为金融学: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学基础、市场异常现象。
六、国际金融- 外汇与汇率:外汇市场的功能、汇率的决定因素和影响。
- 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原因和影响。
- 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类型、原因和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七、金融监管与伦理- 金融监管:金融监管的目的、原则和方法。
- 金融伦理:金融职业道德、伦理冲突的解决。
八、金融创新与技术- 金融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创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 金融科技:金融科技的发展、区块链、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九、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具体的金融案例,加深对金融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十、考试形式与评分标准-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
《金融学》科目考试大纲

《金融学》科目考试大纲根据教育部《金融学课程教学要求》的规定,金融学课程作为经济金融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面向21世纪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金融学课程主要研究对象是货币、信用、银行、金融调控的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研究范围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金融领域。
教学内容主要涵盖金融基本范畴,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宏观均衡与货币政策、金融与发展、开放条件下的金融活动与协调五大方面,内容包括货币概述、信用与资金信贷、金融机构概述、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政策性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市场与金融交易、金融监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交易与外汇风险、国际储备等。
基于该课程基础性、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学生必须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从而为后面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根据上述的规定,本大纲规定以下原则及考试内容。
一、考试目的通过金融学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货币的基本理论、信用与利率理论、货币的供给理论、货币的需求理论;了解和熟悉银行、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和主要业务;并在此基础上掌握金融宏观调控的基本方法。
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命题要求命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指定的参考书及资料为基本内容,既重视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较好地考核学生运用技能的综合能力,根据该门课程的特点,本考试的形式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
从总体来说,客观试题约占总分的百分之四十,主观试题约占总分的百分之六十。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考试内容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之间是递进等级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财经大学812金融学基础参考书目和考试大
纲
金融学基础分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宏观金融(国际金融与货币银行学)、
微观金融(投资学与公司金融)三部分,各部分各占
比1/3。
参考书目:
1、《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七版)》范
里安,格致出版社,2009年
2、《宏观经济学》曼昆(Mankiw),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国际金融学》奚君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4、《货币银行学》(第二版)戴国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5、《投资学》金德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6、《公司理财》(原书第7版)斯蒂芬.罗斯等,机械工业出版,2007年
考试大纲:
微观经济学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