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选段及解析——《荀巨伯不弃友》8.24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阅读理解及答案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阅读理解及答案以下是作者整理的《荀巨伯远看友人疾》阅读理解及答案(共含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荀巨伯远看友人疾》阅读理解及答案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③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⑤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
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⑥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
②值:适逢,碰上。
③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④败:毁弃。
⑤既:已经。
⑥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
【问题】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友人有疾,不忍委之(2)吾今死矣,子可去(3)荀巨伯远看友人疾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1)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8、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2分【参考答案】6、(1)抛弃、放弃(2)离开(3)病(共3分,每小题1分)7、(1)毁弃了道义来求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所干的吗?(2)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竟然入侵讲道理的地方。
(共6分,每小题3分)8、道义至上,诚信第一。
(2分,抓住“讲信誉,诚信”这一要点即给满分)篇2:荀巨伯远看友人疾阅读答案荀巨伯远看友人疾阅读答案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注:①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义士。
②胡贼:古代的一些汉人对北方匈奴族人的'蔑称。
11.选出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世说新语最著名的10则

世说新语最著名的10则
摘要:
1.荀巨伯探病友
2.汉武帝乳母犯事
3.管宁割席绝交
4.钟会撰述志士仁人
5.阮籍猖狂
6.谢安应对子弟
7.王导教子
8.曹操赠衣
9.吕安题字
10.嵇康与钟会论琴
正文:
一、荀巨伯探病友
荀巨伯从远方来探视生病的朋友,恰逢胡贼围攻这座城池。
朋友劝荀巨伯离开,但荀巨伯坚守道义,选择留下来。
贼兵闯入城池,荀巨伯以自己的生命为朋友担保,感动了贼兵,使他们撤退。
二、汉武帝乳母犯事
汉武帝的乳母尝因外犯事,武帝欲申宪。
乳母求救于东方朔,朔教乳母在武帝面前屡屡回顾,激发武帝的回忆。
武帝念及乳母的哺育之恩,最终赦免了她。
三、管宁割席绝交
管宁与华歆共席读书,因华歆贪图名利,管宁割席与之绝交,表明自己守道的心志。
四、钟会撰述志士仁人
钟会撰写一篇关于志士仁人的文章,表达了自己对道义的追求和忠诚于国家的精神。
五、阮籍猖狂
阮籍借醉猖狂,以抒发自己对世俗的不满,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人物个性。
六、谢安应对子弟
谢安教导子弟要有仁爱之心,以宽容和智慧应对世事。
七、王导教子
王导劝诫儿子要有节俭的美德,自己身体力行,成为家庭的榜样。
八、曹操赠衣
曹操赠送衣物给一位穷困的士人,体现了他的仁爱之心和知人善任的眼光。
九、吕安题字
吕安拜访朋友,见其家中有俗物,遂题字以讽。
表现出他对世俗之物的厌恶和坚守道义的决心。
十、嵇康与钟会论琴
嵇康与钟会论琴,借琴音表达自己对世俗的淡泊之情,以及对道义的执着追求。
世说新语佳句摘抄加赏析

世说新语佳句摘抄加赏析1. 《世说新语》摘抄+赏析一、荀巨伯 1、正文: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人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值:遇到。
胡: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统称。
贼:对敌人的蔑称。
郡:指郡城。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 语:告诉,对……说。
今:将,很快,时间副词。
子:您,对人的尊称。
去:离开。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yé)?” 2、【译文】荀巨伯从远地来看朋友的病,正遇上胡人的贼兵攻打郡城。
那位朋友对巨伯说:“我快要死了,您可离去。
”巨伯说:“(我)从远地来看望您,您要我离开,违背正义而求得活命,难道是我荀巨伯的所为吗?" 贼兵已经进城,到了那位朋友家里,对荀巨伯说:“大军到了,一郡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敢于独自停留?”荀巨伯说:“我的朋友有病,不忍心抛下他,我宁愿用我的身体代替朋友的生命。
" 贼兵相互说:“我们这班人是无义之人,进入了讲正义的地方!”于是退兵而回,全郡都得到保全。
3、【简析】本篇选自“德行”门。
它记叙了荀巨伯为了保护病友,不肯“败义以求生",愿以“身代友人命”,感动得贼兵羞愧退走的故事,歌颂了荀巨伯忠于友情,重义轻身的可贵品质。
二、新亭对泣 1、正文过江诸人,每至美日。
辄相邀新亭,藉(jiè)卉饮宴。
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皆相视流泪。
唯王丞相愀(qiǎo)然变色曰:王丞相:指王导,字茂弘,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晋元帝时任丞相。
愀然:神色严肃的样子。
“当共戮(lù)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2、【译文】过江来的诸位名士,每到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总是互相邀请到新亭,坐在草地上饮酒会宴。
有一次,周颉坐在正中,叹气说:“(这里的)风景(与洛阳)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山河有异啊!”大家都互相望着流眼泪。
只有王丞相神色严肃地说:“我们应当共同为朝廷尽力,收复中原失地,何至于像囚犯似的相对流泪!” 3、【简析】这则故事反映了西晋灭亡后逃往江南的士族官僚,对丧失国土,偏安一隅形势下的不同态度,一种是周颉的忧郁感伤,一种是王导的奋发自信。
【2017年整理】世说新语经典故事

《世说新语》故事(现代文)1、陈仲举礼贤陈仲举(陈蕃)的言行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楷模,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
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
主薄说:" 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 陈仲举说:" 从前,周武王乘车经过贤人商容家门口,俯首而立。
敬贤礼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有什么不应该呢?"2、泰山桂树有客人问陈季方(陈谌):" 您的父亲太丘先生,有何功德而负天下盛名?"季方回答说:" 我爸爸就像生在泰山角落的桂树,上有万仞高峰,下有万丈深渊;上承甘露浸湿,下被渊泉滋润。
这时候桂树哪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所以我不知道我爸爸有什么功德。
"3、割席分座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
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
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 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4、急不相弃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
王朗却说:" 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 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
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
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 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
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5、王祥事母王祥侍奉后母朱夫人很谨慎,家中有一棵李树,结的果子很好,后母就让王祥一直看着它。
一天突然风雨大作,王祥抱着李树哭泣不已。
王祥曾在床上睡觉,后母进来躲在暗处想砍死他,恰好王祥起来撒尿,后母只是砍到被子上,没杀成王祥。
6、郗公吐饭郗公(郗鉴)在永嘉丧乱时,避居乡下,很穷困,甚至要挨饿。
乡里人尊敬郗公的名望德行,就轮流给他做饭吃。
世说新语的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的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的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下面是世说新语的原文及翻译,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陈仲举礼贤1.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②,登车揽辔③,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④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⑤所在,欲先看之。
主薄⑥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
" 陈曰:" 武王式商容之闾⑧,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注释」①陈仲举:陈蕃,字仲举,东汉末年人。
与窦武等人谋除宦官不成,被害。
②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言行成为当时人们的楷模。
③登车揽辔:指为官上任。
辔(p i ):马缰绳。
④豫章:汉代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⑤徐孺子:豫章郡隐士。
⑥主薄:掌管文书的官吏。
⑦廨(xi ):官署。
⑦武王式商容之闾:武王,周武王。
式,同" 轼" ,车前作扶手的横木,此为动词,意思是乘车时双手扶轼,以示敬意。
商容:殷商时期的贤哲,老子的老师。
闾:里巷的门。
「译文」陈仲举(陈蕃)的言行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楷模,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
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
主薄说:" 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 陈仲举说:" 从前,周武王乘车经过贤人商容家门口,俯首而立。
敬贤礼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有什么不应该呢?"二鄙吝复生周子居①常云:" 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②,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③!"「注释」①周子居:周乘,字子居,东汉末年贤人。
②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末年贤人。
③鄙吝:粗鄙贪婪。
已复:竟然。
「译文」周子居(周乘)经常说:" 我只要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黄宪),粗俗贪婪的念头就又萌生了。
"三汪汪如万顷之陂郭林宗①至汝南,造袁奉高②,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③;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④。
文言文阅读《荀巨伯探友》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友 人 语 巨 伯 曰/吾 今 死 矣 /子 可 去。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 (4分)
(1)吾今死矣,子可去 离开
(2)贼既至
已经
(3)遂班军而还 于是
(4)一郡并获全 一起
(1)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朋友有病在身,我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生 命换朋友的命。 (2)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
4.你从荀巨伯的身上学到了些什么?请写出两点来 。 (2分)
坚守信义,对友忠诚,舍生取义等
5.胡贼“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 的是什么?(3分)
胡贼受到教育,被荀巨伯的精神感动;
突出荀巨伯舍生守义的精神。
文言文阅读: 《荀巨伯探友》
探望 生病
对……说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胡贼攻 ,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离去开。巨伯曰:“远来 ,子令吾去,
来
பைடு நூலகம்
难道
做
已经
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
“大军至, 郡都尽空。你汝何男子,而敢独停止留?”巨
伯曰:“友人有疾疾病,不忍丢委弃之,宁宁愿以用我身代友人
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
于是 返回
一起 保全
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荀巨伯到远方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 来攻城。友人对巨伯说:“我是快死的人了,你赶 快走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探望你,你却 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求生,难道是我荀巨伯所能 做得出来的吗?” 等到贼兵来了,问荀巨伯说: “大军一到,全城的人都逃走了,你是什么人,竟 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友人有疾 病,我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 的生命!”贼兵听了相互说道:“我们这些无义的 人,竟然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于是调动整 个军队回去了,全城因而得以保全。
【荀巨伯阅读答案】荀巨伯文言文阅读答案

【荀巨伯阅读答案】荀巨伯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下边古文,回答文后问题
荀巨伯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
一郡并获全。
1.分别选出对加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贼既至
[ ]
A.遇到说既然
B.正当告诉既然
C.正当说……以后
D.遇到告诉……以后
(2)而敢独止班军而还汝何男子
[ ]
A.停住回、还你们
B.停留回、还你
C.停留胜利他
D.停留胜利他们
2.“远来相视”与“贼相谓”两句中的“相”字用法是相同,还是不同。
3.选出对下列翻译正确的项(1)子可去
[ ]
A.你可以到那儿去
B.你可以离开
C.你可以去了
(2)不忍委之
[ ]
A.我不忍心委托给别人
B.我不忍心去求别人
C.我不忍心扔开他不管
(3)一郡并获全
[ ]
A.全郡的群众都得到保全 B.全城池完好地保全下来 C.并且全郡都获得了完整
:
答案:解析:
1.(1)D;(2)B
2.不同,前一个是一方对另一方,后一个是“互相”。
3.(1)B;(2)C;(3)A
内容仅供参考。
《世说新语》故事精选7则

《世说新语》故事精选7则1.为友舍命的荀巨伯荀巨伯从远方来探视生病的朋友,恰逢胡贼围攻这座城池。
朋友对荀巨伯说:“我现在快要死了,您可以赶快离开。
”荀巨伯回答道:“我远道而来看望您,您让我离开,败坏道义而求生,哪里是我荀巨伯的做法!”贼兵已经闯了进来,对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之人都逃避一空,你是什么人,竟然独自留下来?”荀巨伯说:“朋友有重病,我不忍心丢下他,宁愿用我的身躯替代朋友的性命。
”贼兵相互转告说:“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却闯入了有道义的国土!”便撤退回去。
全城人的生命财产都得到了保全。
2.“汗出如浆”与“汗不敢出”钟毓、钟会兄弟二人从小便有好名声。
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到此事,告诉他们的父亲说:“可以让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下令召见。
召见时,钟毓满脸是汗,文帝问:“你的脸上为什么出汗?”钟毓答道:“我战战惶惶,吓得汗出如水浆。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回答说:“我战战栗栗,汗都吓得不敢出来了!”(“战战栗栗,汗不敢出”)3.咏絮才女谢道韫东晋太傅谢安下雪天召集家人,与子侄们讲论诗文义理。
过一会儿,雪下得很紧。
谢安兴致勃勃地问道:“白雪纷纷好像什么?”(“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子谢郎说:“在空中撒盐的景象差不多可以相比。
”(“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说:“不如说它像柳絮凭大风而飞起。
”(“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笑,十分快乐。
4.孙皓即席作《尔汝歌》东吴末代皇帝孙皓被晋俘获之后,晋武帝问孙皓:“听说你们南方人喜欢作《尔汝歌》来戏弄人,你会不会唱呢?”孙皓正在喝酒,听了这话,就举杯劝晋武帝饮酒,说道:“过去和你是邻居,现在给你作臣子。
向你敬上一杯酒,祝你活上一万年!”(“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
上尔一杯酒,令汝寿万春!”)因对人称“尔”“汝”含不敬意味,故武帝听了,很后悔让他作歌。
5.杀人劝酒的石崇与冷血的王大将军石崇每次请客宴饮,常叫美人劝酒;客人有饮酒不干的,就让人把美人斩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家”就能上的学而思培优学而思在线北京小高年级小美老师《世说新语》十日谈(09)——保住一座城,还能有这样的操作?
资料整理:学而思在线宁老师
一、原文——《荀巨伯不弃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③,子令④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⑤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⑥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⑦?”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⑧曰:“我辈无义⑨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⑩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二、注释
1、值:适逢,正赶上。
2、胡贼:胡人。
胡,我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和西域各少数名族的泛称。
贼,强盗,对入侵者的贬称。
3、相视:看望你。
4、令:让。
5、既:已经
6、一:全,整个。
7、独止:一个人留下。
8、相谓:互相说话,即对同伙说。
9、我辈:我们。
10、无义:不懂道义。
11、遂班:撤退。
12、郡:这里指城。
13、子可去去:离开
14、一郡并获全:全:保全。
并:都15、汝:你16、班军:退军
三、译文
有一次荀巨伯千里迢迢去探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刚好碰上外族敌寇攻打那座郡城,朋友就劝巨伯离开,说:“我马上就要死了,您还是离开这儿吧!”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您,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换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得出来的事情吗?”最终没有离开。
郡城陷落后,敌寇进了城,很奇怪荀巨伯还呆在这里,就问他:“我们大军一进城,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竟然还敢一个人留下来?”巨伯回答道:“我的朋友生了病,我不忍心丢下他一个人,如果你们非要杀了他,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来抵换。
”敌寇听后内心大受震动,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入这个有道义的地方。
”于是就撤军而回了,整个郡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四、主旨
本文通过描写荀巨伯千里迢迢探望朋友,胡人攻占下来了城池的情况之下,依旧为了朋友选择留下,最终打动了胡人的故事,表现了荀巨伯是一位坚守信义、大义凛然、对友忠诚、舍生取义、重情义、把情意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人。
五、小宁老师有话说
人生若能得到荀巨伯这样子的一位朋友,那在朋友层面上,便足矣。
当然,这种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除此之外,在荀巨伯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生中的一种坚守,这一种坚守是超越了生命的,它可以是为了友谊,也可以是为了梦想,也可以是为了其他心之所向的东西。
在这一种坚守之下,人们仿佛穿上了最厉害的铠甲和有了最锋利的武器,这也是为什么胡贼入侵以后又退军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