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语文期末复习学案合集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全套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全套学案目录必修一第一单元1. 沁园春长沙 (6)2. 诗两首 (13)3. 大堰河——我的保姆 (20)单元质量评估 (26)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 (33)5.荆轲刺秦 (42)6.鸿门宴 (52)单元质量评估 (61)第三单元7.纪念刘和珍君 (66)8.小狗包第 (73)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79)单元质量评估 (86)第四单元10.短新闻两 (93)11.包身工 (100)12.飞向太空的航程 (108)单元质量评估 (118)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 (127)奇妙的对联 (135)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1)44名著导读《论语》 (153)第1课沁园春长沙【学习导航】1、通过诵读,感知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
2、品味关键词语,再现生动鲜明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歌的主旨和意味。
3、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培养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4、感受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和革命壮志,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培养健康全面的审美情趣。
【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他的代表词作有《七律•长征》、《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采桑子•重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
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高度结合,多表现革命生活中的大事,从中折射出的昂扬斗志、意气风发的革命情怀是毛泽东诗词的特点。
【资料链接】1、毛泽东诗词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主义者,他在诗词中热情地讴歌革命的人生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
在毛泽东诗词中讴歌人生的革命理想,战胜困难的警句,时时出现,美不胜收。
语文复习必修一教案

语文复习必修一教案教案标题:《语文复习必修一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必修一中的重点知识点和技能,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提升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复习必修一中的重点知识点,包括词语的理解、句子的分析和篇章的解读。
2. 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本《必修一》及相关辅助教材。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阅读材料和写作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本单元的复习有何期望和困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复习重点知识点(20分钟)1. 复习词语的理解:通过课堂讲解和例句分析,复习本单元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的拓展运用。
2. 复习句子的分析:通过课堂讲解和例句分析,复习本单元中的重点句式和句子结构,并引导学生进行句子的变换和拓展。
3. 复习篇章的解读:通过课堂讲解和篇章分析,复习本单元中的重点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篇章的解读和分析。
三、阅读理解训练(25分钟)1. 提供一篇与本单元相关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分组讨论学生的答案,并进行答疑和讲解。
四、写作训练(25分钟)1. 提供一个与本单元相关的写作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写作。
2.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思路的整理和组织,提供写作指导和范文示范。
3.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修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最新-高三语文必修1课时复习导学案5 精品

3、大堰河——我的保姆学习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
2、了解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诗的运用和作用。
3、感知大堰河的形象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4、学习、把握诗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1、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
学习难点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本学案的内容共分两课时。
应在反复朗读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然后针对某一具体段落仔细推敲,体会作者抒情方式与写作手段。
第一课时学习小目标1、了解创作背景及作者资料2、完成字词练习3、初步感受文意,体会诗歌的节奏与韵律特色4、反复朗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学习重点初步感受文意,体会诗歌的节奏与韵律特色、学习难点划分层次,归纳层意课前预习教材助读1、走近作者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他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
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
1932年回国,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国运动被捕,在狱中开始诗歌创作。
其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礼赞》、《古罗马的大斗技场》。
2、了解背景艾青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
据说艾青出生后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
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中抚养。
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
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
艾青后来说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他,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规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
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
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高一的语文复习教案(5篇)

高一的语文复习教案(5篇)高一的语文复习教案(5篇)高一语文教案应该怎么写。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高一的语文复习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的语文复习教案(精选篇1)一、导入(请学生欣赏两首诗)投影(一)垓(gaī)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zhuī)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学生默读理解。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
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
“逝”,奔驰。
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
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
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
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投影(二)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学生默读理解;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
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
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自主探究:1、谁可以来介绍一下本文故事发生的背景?2、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谁?他们身边有哪些人?分别起什么作用?3、故事复述:越详细准确越好。
(同桌之间复述,推荐代表复述)4、你在本文中发现了哪些成语?它们的意义有没有什么变化?5、你认为本哪些知识点很重要?二、作家作品司马迁(公元前145或前135~前87?)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字子长。
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父司马谈,汉武帝建元、元封之间任太史令,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养的学者,对司马迁后来所从事的事业都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全册合集

第一模块(主题)一、课标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必修课程的学习主要有以下要求: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4.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5.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6.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7.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8.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9.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10.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爱与亲情课文导读本单元主要围绕着爱与亲情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描写不同的家庭关系和亲情的表达方式,让我们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以及亲情所带来的温暖和力量。
同时,本单元还涉及到人物对于困境和挫折的应对方式,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研究目标- 了解文中人物的家庭关系和亲情表达方式- 掌握并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爱与亲情- 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成长课前预在上课前,我们建议你先阅读下面的内容,对本单元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阅读教材中的课文:父亲的爱、满江红、春、茉莉花开、从军行- 阅读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如家庭关系和亲情的名人故事、亲情小说等课堂研究在研究本单元课文时,我们将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你的研究效果:- 阅读课文时,注意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互动,理解他们之间的亲情表达方式- 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成长过程,思考他们面对困境时的选择和应对方式- 课后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对于亲情的理解和体会研究反思本单元的研究主要围绕家庭与亲情展开,通过阅读和分析文本,帮助学生们增强对于家庭的重视以及对于亲情的理解。
同时,通过文本中人物的经历与成长,引导学生思考自己面对困境时的选择和应对方式。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希望学生们能更加感恩家庭的温暖,珍惜亲情的呵护,并在成长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坚强和有爱心。
课后作业- 完成课文及相关题的阅读与思考- 思考并写下你对于亲情的理解和体会- 阅读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扩展对于亲情的理解和认识参考资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材- 亲情小说、名人故事等相关材料。
语文必修一学考复习学案汇编人教课标版版教案

学考复习教案必修一章首品悟人生没有乞丐利从南站送完朋友回来,蒂了一个故事:一个下着毛毛雨的正午,里的乘客稀稀落落的。
在站,上来了一残疾的父子。
中年男子是个盲人,而他不到十的儿子呢,只剩下一只眼睛稍微能看到西。
当子往前开,小男孩张口了:“各位女士先生,你好,我的名字叫姆,下边我唱几首歌大家听。
”接着,小男孩用子琴自自唱起来,孩子的歌声有天然童音的甜美。
正如人所料的那,唱完了几首歌曲后,男孩走到,开始“行乞”。
他走到人身,叫一声“先生”或“小姐”,而后静静地站在那边。
乘客都知道他的意思,但每个人都装出不理解的子,或干脆扭看窗外面⋯⋯当小男孩小手空空走到尾,利旁的一位中年女尖声大嚷起来:“真不知怎么搞的,的乞丐么多,上都有!”一下,几乎全部的眼光都集中到残疾的父子身上。
没想到,小男孩竟表出与年极不相当的冷峻,一字一地:“女士,你了,我不是乞丐,我是在唱。
”【思悟一】人生没有乞丐,只需希望在。
面的窘境,只需心永朝着太阳,那么每一个清爽的清晨,翻开窗,你就会你的窗前有一美的花放,个世永着希望的序曲。
希望就在你的掌心,只需你愿意将它播种,而且用一的心作土壤,用一种著的信心把它灌,它必然会生根、芽,开出美的花,你也将收秋季的果。
【思悟二】能够不是人,但心灵要与他等高;能够不是英豪,但心灵要与他等高;能够不是智者,但心灵要与他等高。
所低微者,不是指成就、地位的低下,而是指心灵低微致的人品的低下;所高者,也其实不是指一个人功可遮天盖地,而是指心灵高而成就人品的崇高。
小男孩身上真切体了种人品的高。
教材知梳理第一元一、内容回、《沁园春·沙》上写景,一个“看”字,七句,描了橘子洲美壮的暮秋风景,并即景抒怀,提出了“茫大地,主沉浮”的。
下回与友一同从事革命活的不平庸月,形象地归纳了初期共主士雄姿英的斗貌和英气派,地出了“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己任、敢于蔑反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青年革命者。
、《雨巷》写得委婉朦。
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5篇

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5篇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5篇高三语文的教案怎么写。
一个完整的说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内容、还要注意指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精选篇1)我们的母语重情性、重意会、重简约、重自悟,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理应重情性、重意会、重简约、重自悟。
语文与生活天然联系在一起,语文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
学生用情感领悟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熏染着学生的情感;学生用智慧解读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提升学生的智慧;学生用心灵品味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雕琢着学生的心灵。
因此,母语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中的一股甘泉。
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
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
因此,课的境界乃是无课。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
“以情带读”的“情”,是融合了思想、智慧、体验、想象、灵性的情,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是求真、向善、爱美的情。
以情带读,带出的是饱含深情的读、是全神贯注的读、是多元感悟的读、是个性飞扬的读、是融会贯通的读、是出神入化的读。
以情带读,还自然带出读的技巧、读的节奏、读的旨趣、读的韵味、读的神采。
语文学习,是学生以原有的认知经验和人生体验为基础,对文本主动加工并重新建构的过程。
古人有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正所谓“一轮皓月当空照,千江有水千江月”。
把课文读通,对多数学生来说并非易事。
朱熹有言:“凡读书,须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语文期末复习学案合集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学案【学考目标】1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如词的基本知识,第一单元诗歌作者及其相关作品。
2 背诵第一单元的诗歌。
3 能积累赏析诗歌的基本要点,如意象,意境的想象,艺术手法的运用(借景抒情,象征,对比,渲染等)。
《沁园春长沙》【自主复习】①字词积累沁(qìn)园春:词牌名。
漫江:满江。
百舸(gě):舸,大船。
霜天:指秋天。
寥廓(liáokuò):指宇宙的广阔。
苍茫:旷远迷茫。
峥嵘(zhēngróng):不平凡,不平常。
意气:这里指意志和气概。
另可作贬义,指只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
挥斥方遒(qiú):遒,强劲有力。
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粪土当年万户侯:意思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
粪土,名词的意动用法,把……视如粪土。
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爵,这里指大军阀、大官僚。
浪遏(è)飞舟:遏,阻止。
②文学常识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词最初称为或,是配音乐的。
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
③诗句默写1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
,。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达标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橘.子洲()百舸.()惆.怅( ) 寥.廓()携.手()遒.劲()峥.嵘()遏.制()沁.园春( )2、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百舸.(gě)橘.子洲(jú)遒.劲(qiú)B峥嵘..(zhēngróng)携.手(xié)遏.制(è)C漫.江(màn)寥.廓(liáo)挥斥.(zhì)D惆怅.( chàng) 稠.密(chóu)苍茫.(máng)3、下列各项词语字形有误的一组( )A百舸橘子洲遒劲飞翔B峥嵘携手砥柱遏制C漫江急躁廖廓挥斥D惆怅讴歌稠密苍茫《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自主复习】①文学常识1.徐志摩,笔名,,著有等诗集。
2.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人,主要诗集有《》,《》,《》,《》。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艾青原名,他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1929赴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国运动被捕,在狱中开始诗歌创作,1935年10月出狱,次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受到文坛重视。
艾青的主要作品有《欢呼集》《黑鳗》。
【达标检测】1. 注音撑.着()彳亍..( ) 颓.圮()青荇.()沉淀.()漫溯.()笙.箫()团箕.()佝.偻()火钵.()忸怩..()炖.肉()瓦菲.()冰屑.悉索()荆棘..()关云长.()碾.了三番()2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撑.着(zhǎng)彷.徨(páng)寂寥.(liáo)篱.墙(lí)B彳亍..(chìchù) 凄婉.(wǎn)颓圮.(pǐ)迷茫.(méng)C河畔.(pàn)青荇.(xìng)长篙.(gāo)荡漾.(yàng)D斑斓.(lán)沉淀.(dìng)浮藻.(zǎo)榆阴.(yīn)3.下列各项词语字形有误的一组()A彷徨颓圮河畔色彩斑斓B竹篙漫溯凄婉惆怅而归C笙箫繁衍彳亍稠密D记载哀怨寂廖碧波4.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A典押diǎnyā忸怩niǔniè凌侮língwǔB叱骂chì醉酒zuì咒语zhòuC拥抱yōngbào 娇美jiāo 漂泊piāoD荆棘jīngjí辉煌huīhuáng 荡漾.(yàng)5.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酱碗抚摸凋花扭扣B棺材叱骂漂泊咒语C菜蓝辉煌凌侮凄苦D青苔虱子围裙瓦霏必修一第二单元复习学案【学考目标】1、领略古人的卓越才华和高尚品德,欣赏和借鉴其叙事的艺术。
2、掌握一些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3、掌握古文翻译的方法,从通,雅,达三个层面去不断完善句子的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自主复习】文言知识积累一、文学常识《左传》又名《》《》,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史书,相传为末年所著。
它善于描写战争和外交辞令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
写人简而精,形象栩栩如生。
《左传》和《》、《》都是为《春秋》作传,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
二、词类活用1、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____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_______3、因人之力而敝之 _ _________4、且贰于楚也_____ ____________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6、夜缒而出________ ___________7、与郑人盟____ ________8、共其乏困_______9、越国以鄙远10、朝济而夕设版焉1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12、邻之厚,君之薄也三、通假字1、无能为也已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2、共其乏困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3、失其所与,不知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4、秦伯说,与郑人盟_ 同__________________四、古今异义词1、贰于楚也(句中义:今义:数词二的大写)2、以为东道主(句中义:今义:泛指主人)3、行李之往来(句中义:今义: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4、今有急而求子(句中义:今义:儿子)5、越国以鄙远(句中义:今义:粗鄙、低下)6、以烦执事(句中义:今义:掌管某事的人)7、亦去之(句中义:今义:与“来”相对的动作)8、微夫人之力(句中义:今义:妻子的尊称)五、文言虚词而夜缒而出:而,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而,今急而求子: 而,朝济而夕设版焉: 而,以敢以(之)烦执事:以,越国以鄙远: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之夫晋,何厌之有?: 之,将焉取之: 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之,焉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焉,焉用亡郑以陪邻: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焉,六、特殊句式【达标检测】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并指出其用法。
以其无礼于晋晋军函陵师必退,公从之是寡人之过也子亦有不利焉唯君图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失其所与吾其还也2、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用法与意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敢以烦执事B、越国以鄙远C、焉用亡郑以陪邻D、阙秦以利晋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B、敢以烦执事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4、写出下列各项中虚词的意义。
以乱易整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以其无礼于晋因人之力而避之,不仁焉用亡郑以陪邻公从之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之是寡人之过也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夫晋,何厌之有具告以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箕踞以骂曰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5、翻译下列句子,是特殊句式的指出其句式类型。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是寡人之过也。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6)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7)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荆轲刺秦王》【自主复习】文言知识积累一、文学常识《战国策》是一部体史书,是末年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 2. 日以尽矣3.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5. 图穷而匕首见6. 秦王还柱而走7.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四、古今异义词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今义:鼻涕)2、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今义:货币)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古义:;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5、诸郎中执兵。
(郎中:古义:;今义:称中医医生)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古义:;今义:垂手拿着)7、断其左股。
(股:古义:;今义:量词。
)五、文言虚词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之奈何乃为装谴荆轲乃令秦武阳为副为变徵之声又前而为歌曰嘉为先言于秦王曰愿举国为内臣使子婴为相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军中无以为乐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六、特殊句式1秦王购之金千斤2人不敢与忤视3荆轲有所待,欲与俱4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5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6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7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达标检测】一、回顾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荆轲和而歌应和士皆垂泪涕泣流眼泪B、太子迟之认为迟缓,意动用法请辞决矣辞别,告别。
C、北蛮夷之鄙人卑鄙小人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皇上(指秦始皇)D、断其左股大腿诸郎中执兵宫廷的侍卫2、下列加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又前而为歌曰B、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皆白衣冠以送之C、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D、仆所以留者事所以不成者3、对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秦王还柱而.走②图穷而.匕首见③(秦王)乃以.手共搏之④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A.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今行而无信信:相信。
B. 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
表示轻微的转折。
C.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喜欢,高兴。
D. 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
二、翻译下列句子。
(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2)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三、默写易水诀别一段。
《鸿门宴》【自主复习】文言知识积累一、文学常识《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作者是(朝代)伟大的家、家、家。
《史记》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下讫,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为十二《》、三十《》、七十《》、八《》、十《》等,共130篇。
鲁迅曾赞誉《史记》为“”。
二、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
2沛公左司马使人言项羽曰:……3沛公欲王关中。
4不可不语吾得兄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