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金融考研:学长的396复习经验
金融硕士考研:396备考必备知识点

金融硕士考研:396备考必备知识点金融专硕考研备考除了需要备考政英数之外,专业课中关于369经济学类联考的知识也是需要准备的。
如果你已经决定在2016年考研,如果你也已经决定报考金融硕士,那么小编这篇关于369经济学联考的知识点整理一定可以帮到你。
Ⅰ.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包含内容1、数学基础(70分)2、逻辑推理(40分)3、写作(40分)一、数学基础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中的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经济分析中常用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概念。
试题涉及的数学知识范围有:1、微积分部分一元函数的微分、积分;多元函数的一阶偏导数;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
2、概率论部分分布和分布函数的概念;常见分布;期望值和方差。
3、线性代数部分线性方程组;向量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矩阵的基本运算。
二、逻辑推理综合能力考试中的逻辑推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综合和判断,并进行相应的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
试题内容涉及自然、社会的各个领域,但不考查有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也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
三、写作综合能力考试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通过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种形式来测试。
1. 论证有效性分析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的题干为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分析其中存在缺陷与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围绕论证中的缺陷或漏洞,分析和评述论证的有效性。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文章根据分析评论的内容、论证程度、文章结构及语言表达给分。
要求内容合理、论证有力、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2.论说文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
每次考试为其中一种形式。
2019考研:金融硕士专业课如何备考才能得高分?

2019考研:金融硕士专业课如何备考才能得高分?编辑:凯程静静学姐金融专业相对比较实用而且好就业,是如今考研界备受考研同学青睐的专业之一。
考研专业如何备考复习是19年考研同学都有的疑问,下面分享一下金融说是的备考技巧,以及如何处理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学习关系等。
先学公共课,再学专业课该学员的专科和本科都学的是金融专业。
在这里首先提醒考生的是,在选择专业时,是否已想好要学习金融专业。
因为金融专业课程专业性较强,无论是专科还是本科,至少分别有5门课程与其他专业不兼容,若通过这些课程后,再选择改专业,就得不偿失。
在选好专业后,建议考生先选择公共课,主要还是以防考生在学习过程中改专业,因为绝大多数公共课是通用的,基本不存在“白学”的情况。
在通过公共课后,可选择经济类专业统考的课程,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例如,金融专业专科段的“经济法概论”、本科段的“市场营销学”等。
接下来就可专心致志地准备专业课的学习了。
先熟读教材,再理解内容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在学习自考课程时,教材是最重要的学习工具,考试内容都在教材里。
拿到教材后,考生要通过翻看目录、大纲等,对该门课程有一个初步了解。
前面说过,由于金融专业课程专业性较强,加之大部分考生未在金融机构工作,无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将教材内容消化。
这就需要考生对教材有充分的了解,才能理解各知识点的内容。
因此,熟悉教材很重要。
其实,考生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途径,将所学习的内容进行理解和巩固。
如“货币银行学”等教材中,有M1和M2两个重要概念,即广义和狭义货币供应量。
考试时,出题人通常会通过多选题的方式,考核考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和区分。
大多数考生会选择背书,而我是通过浏览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和阅读新闻的方式记住了它们。
人民银行在网站上定期发布的相关统计报告中就有M1和M2.这样一来,将死知识变成活知识,而且还有数据作为支撑,理解、记忆就更容易了。
先列出架构,再找出重点通过熟读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教材在编写上是有规律的,即能模块化地介绍这门课程。
人大金融硕士考研逻辑等部分的复习经验

人大金融硕士考研逻辑等部分的复习经验感谢凯程郑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一、396经济类联考综合的难度两年来似乎都不大,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要在复习的时候适当深入一些:1.数学——《同济高数》《李永乐线性代数讲义》《经济应用数学基础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袁荫棠》教材不重要,主要是知识点,因为几乎所有的数学类教材都会覆盖这些知识点的。
对照大纲把知识点圈出来就可以看了,为了防止难度加深,适当的扩展几个知识点并稍微加大一点难度。
数学主要就是多做题,由于考试时数学的内容相对来说确实简单,所以没必要太深究,基本教科书的课后题水平就足够了,然后整理一下需要的公式,最后不要忘了把数学三中的经济数学问题看一看。
总体来说,数学考察的是应用,即作为一种基本工具的使用,所以很多定理的证明与推导可以少看。
2.逻辑与写作——向MBA的难度看齐这两科的复习最好能够和MBA难度差不多,因为MBA联考的难度肯定大于396的难度,同时MBA联考的参考书籍也有很多。
逻辑的话,我听得是陈慕泽的公开课,在网上免费下载的,好像是叫鲤鱼网之类的,听完后就把历年MBA真题做一做,时间充足是又买了人大出版社的模拟题,逻辑主要是有两类题,一类是完全凭借个人能力解题,另一类则是高度具有技巧的题目,所以主要是通过看教程把后一类的解题方法学会与掌握,对于第一类的题目,要经过反复练习总结,慢慢就会找到感觉的。
MBA联考是30个逻辑题每次,396考试一次只有20个而且难度稍低于MBA,所以MBA的做题练好了,就足够了。
时间上的话,大约1分钟一个题,MBA考题控制在半小时做完,396的话就会连涂卡加检查半小时左右。
要留足时间给写作,时间还是有些紧,我们考场就有一个人考396没做完,然后痛哭流涕的。
写作我听的是赵鑫全的公开课,用的教材就是赵鑫全编的机械出版社的MBA写作教材,写作分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
论证有效性分析具有很强的模版性,在开始时主要练习寻找文章中的错误点,中后期再开始套用模板。
经济类综合能力396题型

经济类综合能力396题型1. 引言经济类综合能力396题型是一种常见的考试形式,旨在评估考生在经济学领域的知识和能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这种题型,包括内容、难度、解题技巧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全面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种类型的考试。
2. 内容概述经济类综合能力396题型通常由多个小问题组成,涉及到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和概念。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货币政策等。
每个小问题都需要考生结合相关理论和知识进行分析和回答。
3. 题目难度经济类综合能力396题型的难度较高,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这种题型也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解题技巧为了应对经济类综合能力396题型,考生可以采取以下解题技巧:4.1 熟悉基础知识首先,考生需要熟悉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各个领域的理论和概念。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4.2 阅读理解在解答题目时,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内容,并确保充分理解问题的要求和背景。
只有全面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才能够给出准确和完整的答案。
4.3 运用经济学原理在回答问题时,考生需要运用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
可以结合已有的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还应该注意将经济学原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给出具体而又合理的答案。
4.4 思维清晰、条理清楚在回答问题时,考生需要保持思维清晰、条理清楚。
可以采用逻辑推理、图表分析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思路和分析过程。
同时,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5. 总结经济类综合能力396题型是一种考察考生经济学知识和能力的重要形式。
考生在备考时,需要熟悉题型的内容和要求,并通过系统学习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同时,要善于运用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并保持思维清晰、条理清楚。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相信考生一定能够应对这种类型的考试,并取得好成绩。
2019吉林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分享

2019吉林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分享初试初试满分为500分,其中,政治100分、英语一100分、经济类联考150分、431金融学150分。
1、政治:不需要用本科所发课本,买肖秀荣全套就可以了。
不需要太早开始,8月开始即可。
可以在8月份看一遍精讲精练,边看边做精讲精练后面的题,这一遍算是熟悉考研政治所涉及的内容。
如果在看这一遍的时候觉得自己看书脉络不清晰的话可以找视频看。
9月份开始做精讲精练对应的1000题,9月中旬大纲出来后需要按照大纲做相应调整,把不需要考的划掉不用再去复习,把重点的地方着重看与理解,做完1000题后,去买风中劲草,时事政治,肖8,肖4,蒋5,任4这些书,可以在淘宝下预订单,确保书出版后很快就能收到。
1000题第一遍做完后每天应该去背几页风中劲草,看看时事,还有之前的一些错题,等到肖8肖4蒋5任4拿到后应该每天再做一套卷子(只做选择题)。
11月底开始好好背大题,包括掌握具体的答题思路以及熟记内容。
肖8大题的解题思路应该多去看看,其他卷子上的大题就大概浏览,考前一天把大题再背背,选择题里的易错点再过一遍就可以了。
2、英语一:需要买张剑黄皮书1997—2017的真题、王江涛作文、恋练有词单词书、田静语法书。
单词方面每天背一定量就行,可以自己安排。
语法方面前期看的新东方田静的视频,后期就多翻翻笔记。
考研英语重点是在阅读,应该保证每天一篇文章,从1997年开始,包括做这一篇阅读里所包含的题,背阅读文章里不认识的单词,对于熟词僻义要格外注意,弄清楚阅读里的每一个长难句,阅读每天要保证做一篇,截止考前,多做几遍。
翻译,完形填空,以及那道10分的阅读考前2.3个月大概练练就行,也可以找视频看看思路方法。
作文也是考研英语的重点内容,我们对于大作文还相对比较熟悉,而对于小作文来说,就不太熟悉了,所以对于大小作文都要重视,作文10月份开始背,大概每天背1篇,背的差不多后开始总结自己的模板,后期把自己的模板背熟即可。
396高分复习经验

说下396,396是我用功很少的科目。
仅仅比政治多点。
分数125,虽然不高还算满意。
掌握方法对396来说很容易拿个满意的分数。
396. 396综合----数学,写作,逻辑。
人大396综合11年第一次考,湖大等几个学校12年第二次考,好像也就是六七个学校。
明年考的学校应该更多,但考试内容、难度应该基本固定了。
396就是跟风会计硕士弄出来的,数学难一点,逻辑题目少点,难度一样,写作基本一样。
所以考396的也要多去会计MPACC论坛转转。
数学:今年的考的很简单。
不仅考纲报考的内容简单,而且题目跟课后习题差不多。
我当时复习的时候,看了考纲内容的相关章节,然后做了几遍课后习题。
也担心考的会有点深度,但是专业课太多,实在没时间,赌了一把,赌对了。
我感觉,数学的难度,明年跟今年的差不多。
可以按照12年大纲,相关章节看看就可以了、可以不用看全书,如果到时候13年考纲出来了,真的考试内容有变更,再复习相关章节也不晚,反正难度就那样。
如果你不放心,时间也多,从头到尾捋一遍数学也不错。
考试用书,课本+习题册。
如果不放心,弄套数三的李永乐那本复习全书看看。
逻辑跟写作,只说下我怎么复习的。
我用的书是机工出版社的那个逻辑跟写作分册。
有人说赵鑫全的逻辑精典跟写作精典好一点,没用过,不知道情况,但是封皮真心差不多。
淘宝搜一下机工写作或者机工逻辑什么都出来了。
刚刚开始看逻辑的时候真心烦啊。
什么联言、假言。
必然P,可能非Q。
什么上反对、下反对、什么削弱加强的。
直接做题吧,作错的还不知道错哪。
写作还好一点,看得懂书。
但是费半天劲,有效性论证分析还是难搞。
所以推荐去看下视频。
自己看书累,而且摸不到窍门。
逻辑视频推荐饶思中老师的,写作赵鑫全的好一点。
老饶湖南人,说话声音蛮搞笑的。
赵鑫全虽然听着有点娘,但是挺有东西的。
饶老师的逻辑讲的真心不错。
看了以后真心恍然大悟,原来逻辑这么简单。
老赵的有效性分析讲的也不错,听了以后差不多有做题的思路了。
金融硕士考研:396经济类联考写作冲刺“五段论”

金融硕士考研:396经济类联考写作冲刺“五段论”396经济联考综合能力是为了招收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及资产评估硕士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联考科目。
作文是考研同学都畏惧的考题,纵观近些年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测试科目中写作部分的命题,其命题还是有规律的,但是也非常灵活。
所以大家在备考时也要注意积累一些合适的写作素材。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写作冲刺“五段论”。
第一段,(100字)首先,简略的引用原文,作为一篇完整的文章,应该让看的人明白你的论证从何处引申和展开的,否则,好像是无病之呻吟,所以,思路应该是:在文章开头用100字以内简洁的引述原文,抛出自己的观点。
第二段,(100字)破题,对材料有简单的分析和引申,强化观点。
第三段,(200字)正面论述,通过3个短暂的排比例子,(最好古代,近代,现代:比如论坚持和毅力,李白若没有“铁棒磨成针”的精神,何来“斗酒诗百篇”;杜蒲若没有“读书破万卷”,何来“下笔若有神”,马克思若没有四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何来资本论之闻名与世。
再如:论修养方面,试想,孔子若不注重修身,何以成为圣人,受世代敬仰;战国四公子,若不注重修身,何以有门客四千,大家都愿意为其舍生取义。
)第四段,(200字)反面论证,如上面的论述展开,列举3个例子。
比如,周幽王、商纣王若不贪恋酒色,何以成为千古罪人而遭人唾齿;秦烩、高俅若不残害忠良,何以成为佞臣而遗臭万年;成克杰、胡长青若不贪欲堕落,何以成为国家的罪人而抱憾终身。
第五段,(100字)点击材料论点,展开号召和呼吁,说明这中情况既然如此重要,那么,作为我们现代化的建设者,国家的栋梁,没有理由漠然处之,我们责无旁贷,“天载其苍,地屐其荒,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锦,来日方长”、“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以个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扶中华千百年不倾之大厦”。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
在此建议:正反面的字数和重点与否,根据自己的观点和题目要有所侧重,多用三句排比,语言尽量短小精悍,最好有时能形成对仗,多使用反问句,或者假设,比如:试想,若没有,何以。
369经济学联考综合复习经验分享

369经济学联考综合复习经验分享科目:396经济学联考综合数学教材肯定是要看的,我总共看了两遍。
教材的选择参考数三。
至于课后题,肯定要做啊,我做了两遍。
(做几遍你自己定啦)我有一份需要做哪些题的文档,需要的请看文章最后。
李永乐的书,我没做过,现在想想也没必要,上面的内容太难了一点,请你考虑效率和性价比,别以为题做难了就好,还要腾出时间给其他科目的。
另外机工出了一本《数学精点》,我很不幸地买来做了,烂的没话说,还那么贵。
我还是给大家推荐跨考的《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核心笔记:数学》以及《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60天攻克800题:数学》吧。
这两本其实都够了,好歹做个两三遍多好啊,我当时实在没时间只做了一遍,当时觉得这么好的书,我为什么没有早点遇到,后悔的要死……(好在最后考的题不难)。
数学我的付出非常多,非常重视,不过今年出题老师手一抖出了史上最简单(?)的题目,害得我一边做一边怀疑我的做法到底对没对。
关于《数学精点》,其实也不是一无是处。
书的后面有十套模拟题,当时很好的解决了我的题荒难题。
这十套题,要在70分钟之内做完一般不容易,所以对锻炼解题速度和打击自信还是有帮助的,倒不是说有多难,只是有的题有点怪,题量也偏大,对锻炼计算能力也是有帮助。
所以,到后面没题做的小孩,做做这个也不错~另外关于数学,麻烦你一定要动笔自己做,直到把答案做出来为止,有的人眼高手低,以为看看就知道怎么做,这样是最危险的。
计算能力不是你想想就有了,需要踏踏实实用笔来积累。
另外限时也很重要!逻辑机工的《逻辑精点》和《逻辑分册》这个没话说吧。
话说今年还有原题的好么。
前期把逻辑的一些基础知识学习之后,在后期基本就是保持每天1个小时的时间(最后缩减为45分钟),做题,订正,看解析。
考前最担心的就是逻辑,因为按理说396的题应该是越出越难,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年出的很简单,逃过一劫……不过这两本书是肯定会很早就做完的。
所以后期我买的《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逻辑精选600题(20套全真试卷及详解)》周建武的书,还算有用,基本都是掐时间做,然后订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金融考研:学长的396复习经验
感谢凯程微光老师
396确实比数学三简单很多,同样150分,其中数学70分,逻辑40分,写作40分。
复习方法:
逻辑部分20道选择题,一道2分,感觉有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题都是原题,包括396、199和MBA的题,赵鑫全的《逻辑精点》《逻辑分册》,396的逻辑比199的逻辑更偏重论证逻辑。
具体学习之前,可以先做一两套199和396的真题,对比一下两者的不同,然后在看书的时候有所重点,不要在不考的题型上浪费时间。
总之,历年真题很重要!
作文部分,分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部分,前者有固定的答题模板,掌握模板后加以练习就可以了。
后者近几年偏重于对社会热点的个人见解,别写跑题就问题不大。
参考用书有赵鑫全的《写作分册》,此外还有王诚和陈君华的书,口碑也不错,还有一个《田然讲写作》(素材挺多的,比较适合199的论说文,可以参考一下)
数学部分,虽然比数学三简单,题都是高数里最基础的部分,但我个人感觉,一年比一年难,不要被最初几年的真题难度所蒙蔽。
从高数教材开始看,做课后习题,看了《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核心笔记》《60天80题》,机工出版社的《经济类联考高分速成》还有周建武的20套模拟卷。
396数学部分的灵魂就是《核心笔记》!一定要多刷两遍,《60天800题》偏难,《高分速成》偏简单,周建武的每一套的题感觉都差不多,做几套就行了。
做题不要贪多,一定要把基础打好!
396参考书目:
数学:高数教材《经济类联考核心笔记》、《经济类联考60天800题·数学部分》、《高分速成》机工版、《数学精点》机工版。
《核心笔记》至少刷两遍,其他练题用,视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成度,自行取舍。
逻辑:赵鑫全《逻辑精点》、《历年真题详解》(对于历年真题,不同的出版机构给出的答案和解析可能不同,没必要太纠结)
写作:赵鑫全《写作分册》(里边有论证有效性分析和作文的讲解)
综合用书:周建武的20套模拟卷(后期练题用)、赵鑫全会有一个最后四套卷,可以做一下以及各种其他的模拟卷、押题卷等
TIPs:
396的考试时间很紧张,所以数学基础一定要打好,得给作文部分充分时间,字写得好看一点挺重要的。
真题不用全留着最后做,在整体学习之前先拿两套看看考题风格和学习重点。
考前几天会有各种押题,所以手中的资料能提前看就提前看。
对于金融,除了系统地复习教材之外,平常可以关注一些金融相关的公众号,比如央行观察、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姜超宏观债券研究、华尔街学堂、Wind咨询等,个人还比较喜欢“齐俊杰看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