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济乡代口小学校情简介
青山绿水享寄宿,绿色成长添色彩

青山绿水享寄宿,绿色成长添色彩发布时间:2022-11-09T03:41:58.91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78期作者:任龙[导读] 根据寄宿制学校的特点,把“课后服务”概念延伸为“寄宿生活服务”,致力于安排好每一项课堂以外的活动,营建在校24小时浸润式教育环境。
北京市怀柔区宝山镇中心小学101411宝山镇中心小学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北部深山区,是一所完全寄宿制小学。
在逐步深化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学校不断摸索课后服务经验,将课后服务与寄宿生在校教育教学一体设计,五育并举安排课外育人活动。
根据寄宿制学校的特点,把“课后服务”概念延伸为“寄宿生活服务”,致力于安排好每一项课堂以外的活动,营建在校24小时浸润式教育环境。
一、专心做好“家常菜”:建立“在校一日生活表”丰富的在校学习生活安排,能够保障学生的减负提质。
自落实 “双减”政策以来,学校施行了住宿生一日生活三唤醒。
即:清晨安排30分钟晨练,早餐时听30分钟的中英文儿童歌曲;午休后上课前10分钟习字;晚饭后30分钟自主文体活动,穿插错峰安排观看党史纪录片。
以上内容突显课外时间的身体唤醒、知识唤醒和头脑唤醒。
每天住宿生活中都有一些碎片时间,学校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倡导开展全时段阅读。
以“悦,读促成长,书香飘校园”为主题,从丰富宿舍图书柜到建立班级“读书成长册”,从按需求购置图书到专人开展阅读指导,努力创造阅读条件。
学校对班级阅读情况进行评比,每周一旗下荣誉时刻进行表彰,每月评选书香班级,学期末评选书香家庭。
学校把住宿生的身心健康当成头等大事来抓。
开展了嵌入式健体活动,保证每天2小时以上健体时间。
除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外,还安排了一个晨练和两个大课间活动。
且着力建设好学生的精神家园,办好“宝山七娃电视台”,校园电视台节目主体是宣传学生的在校生活情况,选取学生喜闻乐见、教育意义深远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小学生活的美妙。
每两周播放一次,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其中,在常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之外,又打开了一个新的心育窗口。
农村小学学校简介范文

农村学校简介范文**中心学校是我县一所老牌农村小学。
学校现有在校教职工 78人,有在校学生1200余人,其中留守学生近千人。
学校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布合理;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心理咨询室、活动教室、留守儿童之家等各室设备齐全。
满足留守儿童开展各种活动,是学生活动的乐园。
安全是学校工作的始终。
学校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轻松掌握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懂得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道理。
学校是学生温暖的家。
留守儿童之家主活动室布置得温馨、大方,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深受学生喜爱。
图书室、阅览室藏书丰富,定时开放。
音乐室里,钢琴、电子琴、音响等设备齐全,室内布置得体。
文体活动室是孩子们跳绳、踢毽子,开展文体活动的场所,无论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愿意在这里一试身手。
书画活动室是书画兴趣小组孩子们在课余时间里修身、养性、提高技艺的好地方。
课外活动,孩子们聚集在这些活动室里,在老师的指导下,或对弈,或挥毫,或翩翩起舞,或纵情歌唱,想起父母时还可以随时与远在他乡的父母在网上见面、谈心,让亲人分享学校生活。
学校还配备了专门的心理辅导室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各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的心理问题进行专门的诊断,并及时给予疏导,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生营养餐实施以来,学校的食堂管理规范,饭菜营养搭配合理,学生就餐文明、有序。
教室书声朗朗,墙报翰墨飘香,琴房歌声嘹亮,活动丰富多彩,校园健康快乐——这就是每天的麦元中心学校,留守孩子温暖的家。
我校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隶属于安新县大王镇总校,招生范围为大王、小王、南河三个村,辐射人口5126人。
她始建于1945 年8月,至今已有63年历史。
全校占地面积971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75平方米。
现有9个教学班,在校生275名,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教职工21名,学历达标率100%。
近年来,村两委千方百计筹措资金85万元,学校自筹资金十余万元,完成了学校校舍建设,配备了充足的教学仪器和电教设备,达到或是超出了国家、省规定的农村小学标准。
小学简介 (八篇)

小学简介(一)XX市XX小学始建于1952年,前身是墟沟大巷小学,占地面积9804平方米,位于连绵起伏的云台山脚下。
学校依山傍海,环境优美,曲径通幽,芳香四溢。
一年四季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
现有30个班,1654名学生,95名教职工,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名,获市级以上荣誉30余人,区级荣誉60余人。
学校先后获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和谐教育工作先进集体,XX市示范型窗口学校,XX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XX市德育亮点学校,XX 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XX市教科研先进单位,XX市“生本教育”实验基地,XX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XX市乒乓球、羽毛球传统学校,XX市绿色学校……是XX市东部滨海城区教育系统一道亮丽的风景,是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信赖的东部城区第一所省实验小学。
学校立足“生本教育”,秉承“以人为本,以爱为源,为学生成长奠基,为教师发展铺路,为学校发展改革”的办学理念,围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条主线,用先进的文化激励人、塑造人、感染人,用科学的理念引导人、启发人、陶冶人。
全面推进课程体系优化、师生发展评价、德育领域拓宽、“全效课堂”打造、校本教研提升五大工程,努力让我们的校园成为学生扬起生命风帆的港湾,成为学生温暖快乐的港湾,成为学生多彩激情的港湾,让所有的孩子发挥他们的所有潜能并能变成一个会学习的人。
目前,学校正沿着“生本教育”理论的指引,行走在寻“未来教育”之根的道路上。
着力营造一个飘逸着浓郁书香的校园,充满诗意的精神家园,自由、和谐、情智共生的希望之园。
xx市小学简介(二)xx小学始建于1989年。
学校位于xx小区的中心,占地18亩。
现有教学班34个,学生XX余人。
校园布局合理,环境整洁优美。
高标准的塑胶操场和图书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功能教室、科学实验室、少先队活动室、教师电子阅览室等专业教室一应俱全。
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学术精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秋雨无情

秋雨无情,人有情
近日,秋雨绵绵,位处湖北最边远的乡镇---------湖北口乡。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一到秋天,,天气稍有变化,孩子们上学、放学都会受到影响。
湖北口乡中心小学的全体老师抱着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联系所有学生的家长来校召开家长会,主题是:关于孩子上学、放学途中的安全。
不少家长没有认识到孩子安全责任的重要性,在召开了家长会以后,部分家长表示:老师比家长想得周到,老师比家长对孩子更负责任,有这样的好老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推卸呢!学校老师的细心让所有的学生、家长感到:在校有老师,放学有家长,这样的学样是我们真正理想中的学校。
让学校成为这群农村娃的幸福去处

让这里成为农村娃每天的期待惠济区弓庄小学是黄河岸边的一所农村小学,在校生不足500人,在职教师15人,代课教师6人,其中省级骨干1人,市级骨干3人,区级名师4人。
去这所学校如果不提前联系,是很难找到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所农村小学,在郑州市教育质量健康体检中几年来的数据都是可喜的,都能证明这所学校的师生、家长是满意的:该校、该区及郑州市部分教育质量健康指数:以上这些数据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这样一所农村小学,偏僻的几乎找不到,可是连续几年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都高于惠济区、郑州市的多所学校,他们是用什么方式“贿赂”学生和家长的?难道他们有让学生、家长幸福的“法宝”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法宝一:开展“课外阅读”让教师、学生踏进幸福之门2008年,这所仅拥有300多名学生的农村小学已经获得多项省市级荣誉。
然而这所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总还觉得学校缺点什么?孩子们还缺点什么?这一直是他们的一块心病。
就在这年春天,惠济区教研室到各校调研,这所学校当然是惠济区迎宾路中心学校的首选。
调研时,这所学校的校长真诚的咨询教研员情况如何?其中有一个教研员反馈说到:“整体感觉还不错,但和城市学校相比总觉得还缺点什么?”“缺什么?”校长迫不及待的问。
这不正是他们想的吗?“应该是学生的气质,你们太像农村娃了,并不是农村娃不好,很朴实;但是城市的孩子们让人看着更舒心,眼睛更能放光。
我们农村现在条件不差,学生家庭生活条件也相对提高了,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能像城市的学生一样有气质呢?”教研员说。
一番话说到了校长的心里面,什么样的孩子是有气质的呢?他们领导班子、全体教师讨论,最后一致认为:健康、勤奋、自信、活泼是小学生有气质的基本要求。
那怎么样让他们的农村娃变得有气质,眼睛放光呢?他们处在农村,交通不便,社会上的文化资源他们没法很好的利用。
从哪儿突破呢?没有很好的答案。
这个心结一直记在校长和全体教师的心中。
学校简介(声音)

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谢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莅临我
校指导工作,不当之处请您谅解。
微机室微机达60台,教师专用手提电脑40台,专业办 公机10台,学校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设信息技术课,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环境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每 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共享文件夹,实现资源共享、信 息流通和数据传输,丰富了教学资源,给教育教学提 供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建有内容
丰富,展示师
生风采的学校 网站。网站有 学校概况、校 园文化、教育
成果展示
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级规范化学
校‛ “市、区级文明单位‛、
‚市级体育、艺术2+1特色学 校‛、‚区级体育艺术2+1示范
化学校‛、‚市、区级环境育人
先进学校、德育示范化学校‛、 ‚区级四德工程示范化学校‛、 ‚区级信息化先进学校‛,在文、 体活动中均获区和街道一等奖, 连续十年被评为区级教学工作先 进单位,连年被街道办事处评为
开展并实施四德工程,效果明显。并被市中区宣传部、 市中区教育局授予‚四德工程示范化学校‛称号。
教育教学
近年来,沙河子小学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教育局、教研室教育教学 工作会议精神,以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基础,以优质的课堂教学为中心, 以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心理品质为重点,促进全面育人的办学思路,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五种精神,四个创新‛ (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 遵纪守法的自律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师生精神面貌新,校园环 境美化新,文化育人氛围新,课堂教学改革新)为办学目标;以‚为学 生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而工作,培养有尊严、有修养、会学习、会生 活的人‛为办学理念;以‚今天送我一个孩子,明天还你一个栋梁‛为 育人理念;以‚夯实基础,全面发展---两功一建设(教师基本功、学生 基本功、校园环境建设)为工作思路;以‛质量立校、教研兴校、特色 强校‚为教学思路;办成‛规范+特色‚学校,培养‛合格+特长‚人才。
学校简介范本

学校简介范本篇一:学校简介范文扬帆起航迈向理想——记奋进中的杨林小学当初升的朝霞正绽放着灿烂,当晨雾和炊烟在田野上轻轻飘散,在天门城区的东岸,在武荆高速连接线、汉旺世纪城的身边,有一所书声朗朗、生机盎然的学校,这就是天门市杨林办事处杨林小学。
走进杨林小学,便有一股蓬勃之气、书香之气、自然之气迎面扑来。
学校占地面积187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
校园布局合理,绿化环境优美。
有教学楼、学生公寓楼、新竣工的学生食堂,环境优雅;新建成的极富弹性的红色塑胶跑道有利于师生运动与健身;展览室资料齐全,琳琅满目;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微机室、美术室、音乐室,应有尽有,并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杨林小学现有教学班9个,在校学生300余人,专任教师23人。
其中市级骨干教师6人,省级教育学会会员2人,湖北省教研教改先进个人1人,县级优秀教师2人。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精湛。
学校从课堂入手,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合一”的现代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经过多年的打拼,学校已实现了第一个目标——“平安杨林小学”,正朝着“品牌杨林小学”迈进。
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先进党支部” “全面工作先进单位” “教研教改先进单位”“体育示范学校”“ 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改革的是课堂,成长的是教师,受益的是学生。
近三年来,学校有教师20多人次在省、市、县三级优质课、论文比赛中纷纷获奖;熊梦茜、肖雨涵等多位同学获书信、书法、演讲等奖项。
发展的是体育,提高的是素质,提升的是品位。
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开齐开足课程,开展阳光运动,增强师生体质。
早操、晨练少有间断,大课间、体育课百花齐放,篮球、足球你争我抢,跳绳、踢毽子遍地开花。
每天锻炼一小时,师生快乐满校园。
学校将以昂扬的斗志,卓越的风采,展示学校魅力,提升办学品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杨林小学将乘上理想教育的巨轮,正扬帆起航,开拓奋进,迈向学校教育理想的彼岸。
学校基本情况简介

宜阳县三乡镇小学基本情况简介三乡风景秀美、历史悠久,地处连昌河冲积谷地,故又名昌谷。
境内有光武庙、五花寺塔、竹阁寺等古建筑群落构成了汉唐、宋金文化为基本内涵的人文型旅游景区,“汉刹云山”、“唐宫烟水”位居宜阳县古八景之列。
宜阳县三乡镇西村小学,位于古镇三乡镇中部靠西,乃唐代诗人李贺故里,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是一所成建制小学公办学校。
受先贤教育思想的影响,这里尊师重教之风盛行,文化底蕴深厚。
学校占地面积5050平方米,建筑面积1110平方米,现有6个教学班,157名学生,10名教师,中级以上教师4名,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
近年来,我校争取上级扶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目前学校仅有教学楼一栋。
三---六年级教室安装了班班通电化设备,改造线路,目前学校有县电教馆配置的一个美术室,还无其他功能室。
学校把特色文化建设做为规范办学、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突破口,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效,从细节抓起,构建和谐校园。
建设校园外部文化,扩大知识视野,营造出“一草一木皆育人,每时每刻皆育人”的环境文化氛围;建设班级文化,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增强班级活力,凝聚班级向心力;建设办公室文化,提高教师精神追求,明确努力方向,美化办公环境;建设学校制度文化,以规范制度促教学,提高管理上水平;建设学校礼仪文化,通过各种仪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强化责任意识,促进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文明习惯;建设学校文艺生活文化,丰富师生课外文化生活,培养学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特长。
学校把规范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做为学校的核心工作来抓,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规范教师行为,培养学生行为习惯,认真落实学校常规管理,使学校各项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学校领导班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对照自己分管的工作,依据标准细则,积极思考,认真完成,规范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学校教育教学能够遵循教学规律,能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教师敬业爱岗,学生积极向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德智体美劳等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树立学校良好的教育品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济乡代口小学校情简介
一、基本情况
柘城县惠济乡代口小学创办于1949年,是一所普通小
学,位于柘城县惠济乡代口村。
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
在校学生80人。
教职工18人,其中专任教师18人,
16人高于国家规定学历要求,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
100%。
中小学一级教师12人,占75%,中小学二级
教师6人,占25%,市级以上骨干教师2人,占11.1%。
二、办学达标情况
1、校园校舍
(1)学校占地面积3668.75㎡,人均45.85㎡;学校建筑面积1084.25㎡,生均13.55㎡。
(2)体育活动用地:学校操场占地面积1000㎡,人均12.5㎡,现有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各1个,1个1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
2、装备条件
(1)学校建有音乐教室、计算机教室、美术教室、多功能室、
科学实验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各1所,
(6)教学及辅助用房:普通教室6间,辅助用房3间,基本满足办公需要。
(7)厕所一所,面积90㎡,男蹲位9个,女蹲位12个达到上级规定要求。
3、教育质量
学校始终把抓教育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
适龄少年入学率达100%,巩固率100%,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100%,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上升,多次得到县教委和中心校表扬。
三、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把安全稳定当做第一要务,办让家长放心的教育。
(二)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积极推动新课改,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体做法:
1、抓德育管理,做好管理育人
2、抓行政管理,做到服务育人。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到环境育人。
4、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做到教书育人。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对照上级要求,直面我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的问题,加快发展步伐。
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惠济乡代口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