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沉醉东风曲牌格律
元散曲四十五个常见曲牌格律实用谱

四十五个“常见曲牌”格律实用谱(一)笔者在《常用曲牌的统计分析》一文中(见中华诗词网及有关网络),用统计分析方法界定出在元朝元曲中:01、最流行曲牌有12 个。
这12 个曲牌以它们出现的频率依次是:1 蟾宫曲(折桂令)2 湘妃怨(水仙子)3 寿阳曲(落梅风)4 清江引5 朱履曲(红绣鞋)6喜春来(阳春曲)7 寨儿令8 朝天子9梧叶儿10沉醉东风11小桃红12 殿前欢最流行12个曲牌作品总量占《全元散曲》总量的52.13%。
流行曲牌有17 个。
这17 支曲牌,除了上面的12 个曲牌外,它们依次是:13一枝花14普天乐15金字经16天净沙17满庭芳流行曲牌17 个作品总量占全元散曲》总量的65.57%。
02、常见曲牌有45 个。
这45 支曲牌,其明细和次序可见《常用曲牌的统计分析》文章中的列表。
常见曲牌45 个作品总量占《全元散曲》总量的91.46%。
四十五个“常见曲牌”及其作品,特别是最流行的十二个曲牌,它纪录了元散曲的基本面貌和基本特征。
对于当代的散曲创作者,有必要深刻认识和透彻掌握这四十五个“常见曲牌” 、特别是最流行的十二个曲牌的格律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的认识元散曲的音乐特质与文学特征,才能在不逾矩的前提下,创新与创作当代散曲,以达传承之目的。
(二)笔者在《四十五个“多见曲牌”格律》一文中(亦见中华诗词网及有关网络),以《康熙曲谱》为依据,用现代语言符号,将这四十五个“多见曲牌” 格律一一列出,以求诠释这些曲牌的特征与要求,为当代散曲创作提供方便的参考工具。
但《康熙曲谱》给出的格律是以最基本、最常见、最典型的唱段为范本,给出的格律要求。
至于多家的变通格式并没列出。
因此,《康普》具有极大的史料价值、研究价值;但按此谱创作却有困难。
故这以《康熙曲谱》为蓝本的《四十五个“多见曲牌”格律》,应看成是一种曲谱的“理论谱”格式。
(三)笔者这次核定的《四十五个“常见曲牌”格律实用谱》,便是在《四十五个“多用曲牌”格律》“理论谱”的基础上,以网上推荐的元散曲曲谱为依据,并参考《北曲新谱》、《太和正音谱》、《北词广正谱》、《北词简编》等谱,并均核定其例曲样作,终合而成。
关汉卿曲二首

元曲:宫调+曲牌+标题
【双调· 寿阳曲】山市晴岚
代表作家作品:(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倩女离魂》 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
1958年,被世界 和平理事会确定为 “世界文化名人”, 德烈耶夫说:“关汉卿的著作已 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 经成为世界文化宝库的组成部分, 成为整个进步人类的财富。” 隆重纪念。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 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 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 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 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既有皇亲国 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 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 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 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 人民的反抗斗争。慷慨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 卿剧作的基调。在关汉卿的笔下,写得最为出色的 是一些普通妇女形象,窦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 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各具性格 特色。
关汉卿(约1225—1300), 号已斋叟(一作已斋,又作 一斋),大都(今北京)人, 一说祁州(今河北安国)人, 我国古代杰出戏曲家和元 代著名散曲家。元代杂剧 的奠基人和中国古代戏曲 艺术范式的开创者, 元代 “本色派”散曲的一面旗 帜。 苏中友好协会理事会主席安
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 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 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 《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散曲现存套数12,小令35,其中散套【南吕】 《一枝花· 不伏老》是其代表作。关汉卿散曲中最值得注意 的,是他自写身世、抒发胸中抱负的作品,如〔南吕· 一枝 花〕《不伏老》套数写得诙谐老辣,笔力横肆,充满自负、 自嘲、自乐的情趣,不但是研究关汉卿生平思想的重要依 据,也是元代散曲中不可多得的名篇。如: 【南吕一枝花】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 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 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diān) 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 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 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 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 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
元散曲四十五个“常见曲牌”格律实用曲谱

四十五个“常见曲牌”格律实用谱(一)笔者在《常用曲牌的统计分析》一文中(见中华诗词网及有关网络),用统计分析方法界定出在元朝元曲中:01、最流行曲牌有12个。
这12个曲牌以它们出现的频率依次是:1蟾宫曲(折桂令)2湘妃怨(水仙子)3寿阳曲(落梅风)4清江引5朱履曲(红绣鞋)6喜春来(阳春曲)7寨儿令8朝天子9梧叶儿10沉醉东风11小桃红12殿前欢最流行12个曲牌作品总量占《全元散曲》总量的52.13%。
流行曲牌有17个。
这17支曲牌,除了上面的12个曲牌外,它们依次是:13一枝花14普天乐15金字经16天净沙17满庭芳流行曲牌17个作品总量占《全元散曲》总量的65.57%。
02、常见曲牌有45个。
这45支曲牌,其明细和次序可见《常用曲牌的统计分析》文章中的列表。
常见曲牌45个作品总量占《全元散曲》总量的91.46%。
四十五个“常见曲牌”及其作品,特别是最流行的十二个曲牌,它纪录了元散曲的基本面貌和基本特征。
对于当代的散曲创作者,有必要深刻认识和透彻掌握这四十五个“常见曲牌”、特别是最流行的十二个曲牌的格律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的认识元散曲的音乐特质与文学特征,才能在不逾矩的前提下,创新与创作当代散曲,以达传承之目的。
(二)笔者在《四十五个“多见曲牌”格律》一文中(亦见中华诗词网及有关网络),以《康熙曲谱》为依据,用现代语言符号,将这四十五个“多见曲牌”格律一一列出,以求诠释这些曲牌的特征与要求,为当代散曲创作提供方便的参考工具。
但《康熙曲谱》给出的格律是以最基本、最常见、最典型的唱段为范本,给出的格律要求。
至于多家的变通格式并没列出。
因此,《康普》具有极大的史料价值、研究价值;但按此谱创作却有困难。
故这以《康熙曲谱》为蓝本的《四十五个“多见曲牌”格律》,应看成是一种曲谱的“理论谱”格式。
(三)笔者这次核定的《四十五个“常见曲牌”格律实用谱》,便是在《四十五个“多用曲牌”格律》“理论谱”的基础上,以网上推荐的元散曲曲谱为依据,并参考《北曲新谱》、《太和正音谱》、《北词广正谱》、《北词简编》等谱,并均核定其例曲样作,终合而成。
中国散曲群第52期笔会[双调?沉醉东风]
![中国散曲群第52期笔会[双调?沉醉东风]](https://img.taocdn.com/s3/m/e630376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9.png)
中国散曲群第52期笔会[双调•沉醉东风]中国散曲群--第52期笔会主持人 : 刘艳琴朝承露风情万种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苏轼《海棠》)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杜鹃口血能多少,恐是征人泪滴成。
(杨万里《晓行道旁杜鹃花》)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
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贯云石《[双调·清江引]咏梅》)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
(如晦《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
逃禅老笔应难画,别样清佳。
(景元启《[双调]殿前欢·梅花》)。
虽然花开没有百日红,但她“独立疏篱趣未穷”“散作乾坤万里春”,“惹得诗人说到今”,引人幽思遐想。
本期笔会吟咏一种花。
曲牌:[双调•沉醉东风]曲谱:[双调·沉醉东风]小令兼用。
首二句对。
首二句可为×仄平平厶上(平)△,×平×仄平平△。
三、四句可作五字句,亦对。
第五句可为×××、仄平平去。
(来源:中华诗词论坛中华散曲版《北曲小令参考谱》)谱:××仄、平平厶上(平)△,××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上)△,×××、平平去上(平)△。
(说明:北曲小令参考谱中第五句不韵,今据《北曲新谱》加上,如此,本谱为七句六韵。
)曲例:张可久[双调·沉醉东风]林君复先生故居,苏子瞻学士西湖。
六月天,孤山路,载笙歌画船无数。
万顷玻名富贵偏生贫寒地,体弱娇能治百病。
一枝两萼恩爱深,教世人什么叫生死相许,微风过香浸心脾,阵阵都是故园音璃浸玉壶,夕阳外荷花带雨。
题目自拟。
时间:2019年4月1日——4月15日含苞季、风剥雪捂南广勋(北京)[双调•沉醉东风]玉兰花含苞季、风剥雪捂,绽放时、孑立身孤。
常见词牌韵律及格式大全(附其名词)

常见词牌韵律及格式大全(附其名词)忆王孙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重元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
雨打梨花深闭门。
如梦令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乌夜啼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中平中仄平。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生查子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点绛唇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
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古曲《【双调】沉醉东风_倩人扶观璚》(作者乔吉)原文全文

【双调】沉醉东风_倩人扶观璚
乔吉[元代]
倩人扶观璚华
珠滴沥寒凝碧粉,玉珑璁暖簇香云。
仙裙翡翠薄,宫额鹅黄嫩,牡丹也不敢称尊。
倚杖来观海上春。
比锦缆龙舟较稳。
泛湖写景
干办出苍松翠竹,界画成宝殿珠楼。
明玉船,描金柳,碧玲珑凤凰山后。
一片晴云雪色秋,白罗衬丹青扇头。
题扇头隐括古诗
万树枯林冻折,千山高鸟飞绝。
兔径迷,人踪灭,载梨云小舟一叶。
蓑笠渔翁耐冷的别,独钓寒江暮雪。
关于作者
乔吉(1280?~1345)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
一称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太原人,流寓杭州。
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说他“美姿容,善词章,以威严自饬,人敬畏之”,又作吊词云:“平生湖海少知音,几曲宫商大用心。
百年光景还争甚?空赢得,雪鬓侵,跨仙禽,路绕云深。
”从中大略可见他的为人。
剧作存目十一,有《杜牧之诗酒扬州梦》、《李太白匹配金钱记》、《玉箫女两世姻缘》三种传世。
双调·沉醉东风

•
——关汉卿
小令(一宫调一曲子)
散曲
《天净沙·秋思》 《山坡羊·潼关怀古》
唱
元
曲
套曲(一宫调数曲子)
《高祖还乡》
杂剧 (散曲+“科”+
“唱白+”)演
散曲:金元时代兴起,由词演化而来 的一种歌曲,体式和词相近,供清唱 吟咏之用,以抒情为主,世称清曲, 较多的使用口语。包括小令和套曲。
•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③着别离泪。
•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④,
• 痛煞煞⑤教人舍不得。
• 好去者⑥望前程万里。
• 【注释】 • ①咫(zhǐ)尺:形容距离近,此处借指情人的亲近。 • ②月缺花飞,比喻情人的分离。 • ③阁:同“搁”,放置,这里指含着。 • ④将息:调养身体。此为“保重”意。 • ⑤痛煞煞:非常悲痛。 • ⑥好去者:好好地去吧。
对比鉴赏
《沉醉东风》是言情之作,与一般的送别抒情诗词相比 较有何特色?请从内容与表现手法两方面加以说明。 (柳永《雨铃霖》为例) 明确: ①从内容上看,这首散曲虽然跟一般送别之作一样出现 依依不舍的送别情境,抒情主人公有“痛煞煞”的表现, 以及对友人“保重将息”的叮咛,但没有一般送别诗词 那种卿卿我我、缠绵悱恻的悲伤和压抑(不像柳永词中 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那般浓浓的伤感), 而是以“好去者望前程万里”积极之语激励对方,以体 现一种昂扬向上、充满自信的情调,这与一般的送别之 作所营造的感伤、不舍气氛是有区别的。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睢景臣
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这 差使不寻俗。……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 的绸衫,畅好是妆么大户。
[耍孩儿]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妇,胡踢蹬 吹笛擂鼓。……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 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
元杂剧宫调和曲牌详录(三)

《元曲选外编》1.双赴梦(关汉卿,关张双赴西蜀梦,1页)。
第一折:仙吕——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醉中天、金盏儿、醉中天、金盏儿、尾。
(韵:齐微)。
第二折:南吕——一枝花、梁州、隔尾、牧羊关、贺新郎、牧羊关、收尾。
(韵:江阳)。
第三折:中吕——粉蝶儿、醉春风、红绣鞋、迎仙客、石榴花、斗鹌鹑、小上楼、幺、哨遍、耍孩儿、三、二、收尾。
(韵:歌戈)。
第四折: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滚绣球、叨叨令、倘秀才、呆古朵、倘秀才、滚绣球、三煞、二、尾。
(韵:尤侯)。
2.拜月亭(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7页)。
楔子:仙吕——赏花时、幺篇。
(韵:家麻)。
第一折:仙吕——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醉扶归、后庭花、金盏儿、醉扶归、金盏儿、赚尾。
(韵:齐微)。
第二折:南吕——一枝花、梁州、牧羊关、贺新郎、牧羊关、斗虾蟆、哭皇天、乌夜啼、三煞、二煞、收尾。
(韵:江阳)。
第三折: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呆古朵、倘秀才、滚绣球、伴读书、笑和尚、倘秀才、叨叨令、倘秀才、呆古朵、三煞、二、尾。
(韵:车遮)。
第四折:双调——新水令、驻马听、庆东原、镇江回、步步娇、雁儿落、水仙子、胡十八、挂玉钩、乔牌儿、夜行船、幺、殿前欢、沽美酒、阿忽令。
(韵:先天)。
3.裴度还带(关汉卿,山神庙裴度还带,18页)。
第一折:仙吕——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哪吒令、鹊踏枝、寄生草、后庭花、青歌儿、尾声。
(韵:皆来)。
第二折:南吕——一枝花、梁州、隔尾、牧羊关、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贺新郎、哭皇天、乌夜啼、煞、尾声。
(韵:齐微)。
第三折:正宫——端正好、滚绣球、醉太平、倘秀才、呆骨朵、倘秀才、脱布衫、小梁州、幺篇、叨叨令、塞鸿秋、倘秀才、滚绣球、煞、尾声。
(韵:萧豪)。
楔子:仙吕——赏花时。
(韵:江阳)。
第四折:双调——新水令、庆东原、川拨棹、殿前欢、乔牌儿、水仙子、雁儿落、得胜令。
(韵:真文)。
4.哭存孝(关汉卿,邓夫人苦痛哭存孝,42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调沉醉东风曲牌格律
(实用版)
目录
1.介绍双调沉醉东风的曲牌格律
2.分析双调沉醉东风的词牌结构
3.说明双调沉醉东风的韵律特点
正文
一、双调沉醉东风的曲牌格律
双调沉醉东风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曲牌,属于北曲双调中的一种。
它的格律严谨,要求在词句、字数、句式和韵律上都要符合一定的规则。
这些规则为写作者提供了一个既富有挑战性又具有趣味性的创作空间。
二、双调沉醉东风的词牌结构
双调沉醉东风的词牌结构为四句一组,共两组。
每组四句中,第一句和第三句要求对仗,第二句和第四句要求对仗。
这种结构使得词句在音韵和意境上都呈现出一种对称的美感。
同时,这种结构还有助于作者在表达情感和描绘景物时,更加层次分明地展开叙述。
三、双调沉醉东风的韵律特点
双调沉醉东风的韵律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每组词句中,第一句和第三句的末尾字要求押韵。
这种押韵方式有助于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音韵效果,使整首曲子更加和谐动听。
2.每组词句中,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末尾字要求平仄对仗。
这种平仄对仗的方式有助于增强词句的节奏感,使整首曲子更具韵律美。
3.在整首曲子中,要求偶数句的平仄相同,奇数句的平仄相同。
这种平仄排列方式有助于形成一种稳定的韵律框架,使整首曲子更加和谐统一。
总之,双调沉醉东风作为一种具有严谨格律的曲牌,其词牌结构和韵律特点为写作者提供了一个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创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