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要点

合集下载

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天体运动
1.地球自转和公转
2.昼夜交替原理
3.四季更替原理
4.节气的作用
二、天气气候
1.气温、气压、湿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风的原因和分类
3.云的形成和类型
4.天气预报的作用和方法
三、生物多样性
1.动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
4.灭绝和濒危物种的保护措施
四、生活中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1.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2.常见物质的分离方法
3.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4.常见化学反应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
五、家庭和谐
1.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2.文明用语和行为的重要性
3.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素质
4.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六、安全知识
1.交通安全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2.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原则
3.身体卫生的保护方法
4.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以上就是三年级科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掌握基础概念和原理,理解其实际应用,重视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培养探究和创新意识,同时注意实践应用和生活实用。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1. 物体的性质
- 物体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

- 物体可以具有不同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大小、质地等。

- 物体的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

2. 空气和水
- 空气是我们周围的气体,我们无法看见但可以感受到。

- 空气可以通过吹风筒、风车等实验来观察其存在。

- 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

3. 物体的运动
- 物体可以做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 物体可以做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

- 物体在运动中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4. 动物的特征
- 动物可以分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
等不同类别。

- 动物可以通过形态特征、生活性、食性等进行分类。

- 动物具有生长、繁殖、呼吸、运动等基本特征。

5. 植物的特征
- 植物可以分为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和水生植物等不同类型。

- 植物通过根、茎、叶等器官进行生长和吸收养分。

- 植物通过花、果实等结构进行繁殖和传播。

6. 食物的营养
- 食物可以分为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

- 食物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

- 不同种类的食物对人体的健康有不同的影响。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
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科学上册资料

三年级科学上册资料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观察动物知识点第一课鲫鱼与青蛙1动物的动体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逐渐长大为成体,有的动物幼体和体形态变化不大,有的动物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青蛙和鲫鱼生活的环境有什么不同?(答:青蛙小时候生活在水里,长大后生活在陆地;而鲫鱼终生生活在水里。

)3、青蛙和鲫鱼的外形有什么不同?(答:青蛙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四肢三部分,而鲫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青蛙的身体表面裸露,而鲫鱼的身体表面有鳞。

)4、像青蛙一样的动物属于两栖类;像鲫鱼一样的动物属于鱼类。

5、两栖动物的特征:皮肤裸露,能分泌黏nián液,幼体生活在水里,用鳃s āi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用肺呼吸。

鱼类的特征:终生生活在水里,多数鱼身体表面有鳞,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6、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娃娃鱼(大鲵)、蝾螈等;常见的鱼类有:鲑鱼、鳜鱼、鲫鱼、鲤鱼、鲢鱼、草鱼、黄鳝、泥鳅等。

2 蜻蜓与麻雀1、蜻蜓和麻雀的翅膀有什么不同?(答:蜻蜓有2对翅膀,翅膀薄而透明,有脉纹,无骨骼;而麻雀只有1对翅膀,翅膀厚,有羽毛,有骨有肉。

)2、许多动物具有与蜻蜓或麻雀相似的特征。

例如,蜜蜂、蝴蝶等与蜻蜓一样,具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膀,它们属于昆虫;啄木鸟、翠鸟等像麻雀一样,身体表面覆盖羽毛,具有一对翅膀等特征,它们属于鸟类。

3、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鸟类的特征:身体表面有羽毛,恒温,卵生。

4、常见的昆虫有:蜻蜓、蝴蝶、苍蝇、蜜蜂、蚊子、蚂蚁,蝗虫、瓢虫、萤火虫等。

常见的鸟类有:翠鸟、太阳鸟、戴胜、麻雀、乌鸦、喜鹊、蜂鸟、猫头鹰、燕子、鸡、鸭、鹅等。

5、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种类繁多。

有些昆虫对人类有害,我们要消灭,有些昆虫对人类有益,我们要保护。

6.蝙蝠不是鸟类,属于哺育动物。

3 壁虎与小猫1、壁虎与小猫都生活在陆地上,都能用四肢行走。

2、像壁虎一样的动物属于爬行类;像小猫一样的动物属于哺乳类。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最全整理)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最全整理)

第一单元认识空气一、空气占据空间吗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把一个袋口打开、口朝下的塑料袋快速移动后握紧,塑料袋会鼓起来,这是因为塑料袋装满了空气。

3.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实验时,放一小块泡沫在针筒里会看得更清。

推动活塞,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小,松手,活塞回到原来的位置;用大一点力气推动活塞再松手,活塞会反弹回原来的位置。

4.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轮胎、充气床垫。

二、空气有质量吗1.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

(2)按“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2.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3.17世纪,伽利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4.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 克,相当于3 枚回形针的质量。

5.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空气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

三、热空气和冷空气1.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流动。

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2.取暖器、热气球、孔明灯等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3.制冷空调或冷藏柜应放在房间的上方,这样可以让空气自然下降,降低室内气温;取暖器或暖气片应放在房间的下方,这样可以让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4.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5.自然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6.制造风的方法:扇扇子、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7.空气的性质: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但空气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有质量、可以流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一、土壤的成分1.土壤的含义: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水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之中。

冰是一种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的雪也是固态的冰。

2、测量水温的方法: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面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在100℃不变。

水变成水蒸气体积会大大增加。

4、使用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想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很烫,不能用手触摸。

5、水温在0℃或0℃以下,水就会结冰,体积增大。

同样,当温度上升到0℃以上,冰就会融化成水,体积减少。

6、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是水的三种存在形态,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在一定条件下,冰、水、水蒸气可以互相转化。

7、能够溶解于水中的物质有很多,如白糖、红糖、食盐、小苏打、碱、味精等,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通过对比实验,我们知道在同样多的水中,食盐比小苏打溶解的要多。

8、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常用的方法有搅拌、加热、碾碎。

9、食盐和沙混合在一起,我们利用水,通过过滤和蒸发的方法能将食盐与沙分离。

10、与水一样,生活中很多物质的大小、形状、颜色改变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11、生活中大部分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会把乒乓球顶回原形。

12.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干了、湿的手干了是由于水蒸发了。

13.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干了、衣服晾干了、煮食物时水烧干了等等。

14.我们可以用加热、加快空气流动的方法让水蒸发得更快。

15.冰融化的时候,周围的温度会随着降低,因此,炎热的夏天,人们可以用冰块降温。

16.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用磁铁进行分离,也可以先倒人水中,再把浮在水面的木屑分离开来,再把水过滤分离得到铁屑。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一、我看到了什么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放大镜)是用来进行科学观察的一种工具。

二、校园的树木1.大树生长都需要的条件有(阳光)、(水)、(空气)。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一棵大树可以分成三部分(树冠)、(树干)和(树根),树冠的形状可以分为:(三角形)、(圆形)、(半圆形)和(扇形)等几种。

4.用(图画),(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5.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答:树的相同之处:(1)他们都长在泥土里;(2)生长都需要阳光、水、空气;(3)都有树干、树冠、树叶;树的不同之处:(1)树冠有大小;(2)树干有粗细;(3)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4)结的果实不一样;(5)叶片不一样。

6.远远看去,一棵大树的外形是怎样的?有哪些部分组成的?答:从远处看树木,看到的树的整体形态,一般树的形状有树冠,树干,树根组成,从近处观察树的各个部分,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7.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答: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重复按压,在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色彩。

9.我观察的大树:我观察的大树它有五层楼那么高,树干很粗,用双臂刚好抱住。

树皮是银灰色的,摸上去有些粗糙,树枝上还有几只小鸟在鸣叫。

树叶的形状像个爱心,闻起来没有任何味道。

这是一棵杨树,已经在学校里生长了十几年了。

三、大树和小草1.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2.我知道树是(木本动物),草是(草本动物)。

3.在校园、郊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它是一年生杂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4.你知道哪些小草的名字?答:狗尾草、蒲公英、车前草、含羞草,指甲草等。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第一单元复习要点1、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2、我们观察一棵树一般用到了看、闻、摸、听、量等方法。

看颜色、形状、大小;闻气味;听声音;摸粗糙、软硬;量粗细、长短等。

3、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

4、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5、我们可以用拓印的方法获取树皮的纹路: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6、大树和小草的不同点是:大树高大、木质茎、寿命长;小草矮小、草质茎、寿命短。

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8、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9、木本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10、草本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小麦、向日葵。

11、根据生存环境的不同,植物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2、陆生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等。

13、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荷花。

14、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

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15、为什么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因为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部分的海绵体充满空气。

16、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17、叶的结构:植物的叶一般由叶柄和叶片组成,叶片上面有叶脉。

18、叶也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

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

19、植物的叶同样都有生长、衰老和死亡的完整过程。

20、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21、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2.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科学仪器。

3.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一般选择没有阳光直射、通风的地方。

4.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液面。

5.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通常用八个方向来表示风向。

北风是从北向南吹的风,东南风是从东南向西北吹的风。

6.风向标是测定风向的科学仪器,风向标箭头的指向就是当前的风向。

7.可以借助指南针确认方向。

8.风力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

我们一般根据风速的大小把风力分为18个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为17级。

9.气象台用风力计来测量风力的大小。

10.生活中,我们通常通过观察户外物体的状态来估测风力的大小。

0级烟柱直冲天,1级轻烟随风偏,2级轻风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枝摇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摇,6级举伞步行难,7级迎风走不便,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级、12级陆上很少见。

11.云块占全部天空面积的多少叫云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量来描述天气。

晴:云量不超过二成;少云:云量不超过四成;多云:云量不超过八成;阴天:云量超过八成。

12.降雨量是指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没有蒸发、渗透、流失而积聚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根据24小时的总降雨量可以分为6个等级:小雨0-10、中雨10-25、大雨25-50、暴雨50-100、大暴雨100-250、特大暴雨250以上。

13.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4.某地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冰雹等统统融化为水的量,称为该地一年的总降水量。

制作简易雨量器,需要准备平底直筒的透明杯子、透明塑料尺、双面胶等。

15.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

16.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17.防范暴雨的方法:①关注气象部门关于暴雨的最新预报②在房屋门口或地下是出入口放置挡水板或沙袋③及时清理城市、小区的排水设施,保持排水管道畅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
1、(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2、大树由(树冠、树干、树根)三部分组成。

地球上的植物一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部分)组成。

3、拓印树皮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白纸上反复按压,再用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4、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木质的干,一般是多年生的。

5、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同,叶片不一样。

6、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7、观察大树用到了(放大镜、软尺、蜡笔、白纸等工具)。

8、比较大树和小草的相同与不同。

9、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10、除了水葫芦、金鱼藻以外水生植物还有(水花生、浮萍、莲、荷花、菱、菖蒲、茭白等)。

11、比较水葫芦与狗尾草(也就是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的不同与相同)相同与不同。

12、水葫芦的特点:生长在水中,叶柄膨大有气囊,能浮在水面上;有根、茎、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需要阳光、水和空气等。

13、植物的叶一般有(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4、叶是(有生命的)。

新鲜的叶是(活的),落叶是(死的)。

15、植物的一生大约经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6、植物按生存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
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8、世界上最大的花叫(大王花)。

19、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比较叶片的大小。

20、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属于草本植物。

21、植物的一生经历:种子——生根——新芽出土——子叶张开——长成幼苗——出现花蕾——开花——结果——果实成熟。

第二单元知识点:
1、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要做到:(1)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

(2)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他们的生存环境。

(3)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2、蜗牛的身体包括:头、腹、尾、壳、触角、眼睛、嘴等组成。

3、蜗牛没有脚,蜗牛的足叫(腹足)。

蜗牛主要靠(腹足)爬行。

4、蜗牛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活。

蜗牛休眠后要唤醒它,可以把它放入(水中)。

5、蜗牛用(气孔)呼吸,从(肛门)中排出粪便。

6、蚯蚓由(口、体节、环带、刚毛、肛门)组成。

蚯蚓的身体摸起来总是(湿湿的)。

7、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但是蚯蚓怕水,所以别把蚯蚓长时间放在水里。

8、比较蜗牛与蚯蚓的相同与不同。

9、蚂蚁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3对(或6只)脚。

10、蚂蚁是怎样进行信息交流的?(或为什么不要随便干扰蚂蚁?)
蚂蚁在行进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线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